冠心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论文

2022-04-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冠心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的积极意义。方法本研究抽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护理模式。在出院及出院半年后,分别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效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论文 篇1: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成为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1 。以往的研究,一直强调冠心病在老年、男性多发,女性被认为有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是冠心病的低危人群,往往忽略了对女性冠心病群体的研究。在一些先前的临床试验研究中,男性往往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据此得出的结果作为标准写入指南,指导不同性别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女性是否适合这些标准,却一直缺少系统的评价2 。流行病学资料已经证实,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确实较男性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绝经前女性不会发生冠心病3 ,更不能忽视了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生率的急剧升高的现象。与男性冠心病相类似,女性多数冠脉事件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往往存在一个或以上的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因此,提高人们对女性冠心病的认识及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有很大的必要4 。尽管这些研究有许多新进展,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探讨。

1 高血压

有文献报道高血压是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尽管高血压在年轻女性中少见,但高血压却是最强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之一。其作用机制在于高血压引起血管内膜上皮细胞层的机械性损伤,进而导致功能丧失,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5 。妇女健康研究证实,高血压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10倍6 。

2 糖尿病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资料证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 ,其严重程度可减弱甚至抵消女性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起着重要作用。Kannel8 报道,对于冠心病的发生,<45岁的糖尿病女性人群冠心病死亡率高于男性。

3 血脂异常

冠心病的基础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目前一致认为,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不是高水平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预测女性冠心病更重要的因素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既能起到“清道夫”的作用,又能够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且还具有抗氧化的功效,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其对女性的重要性大于男性。同时也有大量研究证实血浆高甘油三酯(T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0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以促使发展成为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4 吸烟

研究显示,近期吸烟史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5%全年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前吸烟,95%青年患者为目前吸烟11 。女性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存在被动吸烟的比例高达40%,这些导致女性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增加69%。研究证实,戒烟成功后冠心病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其风险也减低,戒烟超过20年时其风险降为吸烟人群的3%12 。

5 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数量和作用缺陷在女性冠心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病理学研究表明,绝经前妇女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脂质泡沫细胞,纤维组织含量少,这种斑块进展迅速,容易破裂,斑块不稳定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13 ,预后往往较差。近期研究表明,雌激素可刺激内皮细胞RAGE的表达,进而加剧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炎症,促进绝经期前合并糖尿病的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增加14 。

6 情绪

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情绪既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15,16 。焦虑抑郁和冠心病的发生呈现相互诱导、相伴而生的特殊相关性17 。一项关于绝经前期超重妇女的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与内脏脂肪面积相关,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抑郁与冠心病的关系18 。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抑郁患者常伴有焦虑而且持续分泌儿茶酚胺,交感神经激活,诱发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从而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病事件19 。

7 性格

A 型行为被认为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868年,德国医生就注意到冠心病患者大都有较高的成就欲望、富有挑战和竞争精神,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等行为特点,这些行为特点被称为A型行为模式20 。A型性格可以引发负性情绪效应,使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的发生21 。

8 代谢综合征

WISE研究提示,代谢综合征是女性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22 。Olijhoke23 等认为,代谢综合征加剧了血管的损伤,并且成分越多,其血管病变越严重。Golden24 等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各个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相对于男性,肥胖和腹部脂肪堆积对女性冠心病危险更高。体重指数较理想值每增高1%,男性与女性冠心病危险分别增加3.6%与3.3%;体重每增加1kg,男性与女性冠心病危险分别增加3.1%与5.7%25 。

9 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炎症时相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者3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CRP水平正常者增加5倍,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7倍26 。作为炎性因子中重要的标志物之一,它可以使内皮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27,28 ,引起动脉内膜的损伤,促使局部补体的激活增加,导致斑块不稳定,加重了组织的损伤,此外,还可以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吸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启动凝血过程,最终导致了斑块和血栓的形成。

10 冠心病家族史

Philips B等29 报道,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着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家族史可能通过遗传基因的传递使这些与遗传相关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升高,相互作用,加剧冠心病的发生机会。

11 血红蛋白

近年来,血红蛋白(HGB)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成为众多临床研究的热点及焦点。ARIC研究显示,低血红蛋白水平(男性<130 g/L,女性<120 g/L)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0 ,对于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的解释。可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贫血的发生,影响到内皮祖细胞,从而使内皮细胞的修复受到影响,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

12 尿酸

NHANESI研究32 发现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明显关系,是女性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很低,沉积于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损伤,促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促使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形成。此外血尿酸还可促使脂质的氧化,伴随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13 纤维蛋白原

既往大量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增高是冠心病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作为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33 ,FIB为一种急性相血浆糖蛋白,参与体内的免疫活性和炎性反应,还可特异性地与糖蛋白Ⅱb/IIIa受体相结合,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参与血液凝固34 。

14 胆红素

Schwertner等35 1994 年首次提出低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胆红素是一种天然有效的生理性内源性抗氧化剂36,37 ,它可以减轻自由基损伤,阻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抑制免疫和炎症,从而起到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8 。Hunt等39 研究发现,低胆红素水平可以增加人群冠心病的发生危险。

15 静息心率

静息心率增快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心率的增快与内皮细胞功能、血管顺应性及僵硬度、动脉硬化、心肌损伤、心率失常、冠状动脉切应力及冠状动脉板块的稳定性均有直接影响40,41 。心率增快使心肌氧供减少,氧耗增加,产生有害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引起血管壁剪切力及外周阻力增大,加剧了对斑块的冲击力,斑块的破裂机会增加,造成血栓的危险42 。此外,还发现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与过快的静息心率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43 。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预防女性冠心病发生的重要性,积极控制“三高”,宣传戒烟活动,控制紧张焦虑情绪,培养良好的性格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早期血清学检查筛选、观察、监测,控制危险因素,必要时给予药物辅助治疗,采取综和防治措施,以降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社会。

参考文献

[1] De S, Searles G, Haddad H. The prevalence of cardiac risk factors in women 45 years of age or younger undergoing angi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undiagnosed chest pain 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2, 18(9): 945~948

[2] 陈韵岱. 关注女性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特殊性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2): 113~114

[3]Yusuf S, Reddy S, .unpuu S,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rt 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risk factors, and impact of urbanization J.Circulation, 2001, 104(22): 2746~2753

[4] 孙欣, 柴凤云. 绝经期前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 44(9): 1056~1058

[5] Kannel W B. Risk stratification in hypertension: new insights from the Framingham Study 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0, 13(S1): 3S~10S

[6] Matthews K A, Kuller L H, Sutton~Tyrrell K, et al. Changes i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during the permenopause and postmenopause and 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in healthy women J.Stroke, 2001, 32(5): 1104~1111

[7]童钟杭.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 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 3(2): 1~2

[8] Kannel W B. CHD risk factors: a Framingham study updates J.Hospital practice (Office ed.), 1990, 25(7): 119~27, 130

[9] McQueen M J, Hawken S, Wang X, et al. Lipids,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s as risk marker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a case-control study J.The Lancet, 2008, 372(9634): 224~233

[10]Carr M C, Brunzell J D. Abdominal obesity and dyslipidemia i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mportance of type 2 diabetes and familial combined hyperlipidemia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J.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4, 89(6): 2601~2607

[11] Mann J I, Vessey M P, Thorogood M, et 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wome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ral contraceptive practice 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75, 2(5965): 241

[12]He Y, Lam T H, Jiang B, et al. Passive smoking and risk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women who never smoked J.Circulation, 2008, 118(15): 1535~1540

[13]Chen L, Chester M, Kaski J C. Clinical factors and angiograph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CHEST Journal, 1995, 108(2): 364~369

[14]Tanaka N, Yonekura H, Yamagishi S, et al. 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s induced by the glycation products themselve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hrough nuclear factor-κB, and by 17β-estradiol through Sp-1 i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J.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0, 275(33): 25781~25790

[15]Pedersen S S, Smith O R F, De Vries J, et al. Course of anxiety symptoms over an 18-month period in exhausted patients po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8, 70(3): 349~355.

[16] 李星, 徐文君, 卢建华, 等. 冠心病预防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9 (6): 70~72

[17] Vogelzangs N, Seldenrijk A, Beekman A T F,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ersons with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0, 125(1): 241~248

[18]Lee E S, Kim Y H, Beck S H, et al. Depressive mood and abdominal fat distribution in overweight premenopausal women J.Obesity research, 2005, 13(2): 320~325

[19]Rozanski A, Blumenthal J A, Kaplan J.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J. Circulation, 1999, 99(16): 2192~2217

[20] 医护心理学M .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21] 王国富, 梁振洲. 冠心病 A 型行为干预前后血液指标检测J.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9, 19(5): 61~64

[22]Lerman A, Sopko G. Women and Cardiovascular Heart Disease: Clinical Implications From the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ISE) StudyAre We Smarter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6, 47(3s1): S59~S62

[23] Koren-Morag N, Goldbourt U, Tanne D. Relation between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Stroke, 2005, 36(7): 1366~1371

[24] Golden S H, Folsom A R, Coresh J, et al. Risk Factor Groupings Related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s on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J. Diabetes, 2002, 51(10): 3069~3076

[25] Kim K S, Owen W L, Williams D,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BMI and Conicity index on predic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Annals of epidemiology, 2000, 10(7): 424~431

[26]Mendall M A, Strachan D P, Butland B K,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relation to total mortality,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men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 21(19): 1584~1590

[27] Devaraj S, Xu D Y, Jialal I. 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implications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therothrombosis J. Circulation, 2003, 107(3): 398~404

[28] 薛茜, 赵宝民, 邹玉安. C 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5): 505~507

[29] Philips B, de Lemos J A, Patel M J, et al. Relation of family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ial calcium in various age and risk factor groups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7, 99(6): 825~829

[30] Sarnak M J, Tighiouart H, Manjunath G, et al. An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2, 40(1): 27~33

[31]Kip K E, Marroquin O C, Kelley D E, et al. Clinical importance of obesity versus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ardiovascular risk in women a report from the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ISE) study J. Circulation, 2004, 109(6): 706~713

[32] Choi H K, Ford E S. Hemoglobin A1c, fasting glucose, serum C-peptid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relation to serum uric acid levels—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J.Rheumatology, 2008, 47(5): 713~717

[33]Mosca L, Banka C L, Benjamin E J,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women: 2007 updat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7, 49(11): 1230~1250

[34]Collaboration F S. Plasma fibrinogen level and the risk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nonvascular mortality 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5, 294(14): 1799~1809

[35] Schwertner H A, Jackson W G, Tolan G.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Clinical chemistry, 1994, 40(1): 18~23

[36] Stocker R, Glazer A N, Ames B 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lbumin-bound bilirubin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7, 84(16): 5918~5922

[37] Stocker R, Yamamoto Y, McDonagh A F, et al. Bilirubin is an antioxidant of possible physiological importance J.Science, 1987, 235(4792): 1043~1046

[38]Alcaraz M J, Fernandez P, Guillen M I.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of the heme oxygenase-1 pathway 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03, 9(30): 2541~2551

[39] Hunt S C, Kronenberg F, Eckfeldt J H, et al. Association of plasma bilirubi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egregation of bilirubin as a major gene trait: the NHLBI family heart study J.Atherosclerosis, 2001, 154(3): 747~754

[40]Giannoglou G D, Chatzizisis Y S, Zamboulis C, et al. Elevated heart rate and atherosclerosis: an overview of the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8, 126(3): 302~312

[41] Hsia J, Larson J C, Ockene J K, et al. Resting heart rate as a low tech predictor of coronary events in wome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9

[42] 吴学思. 心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7): 601~602

[43.] 黄元铸. 心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4(6): 574~576

作者:陈志杰 肖文良

冠心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论文 篇2:

健康管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的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降低危险因素的积极意义。方法本研究抽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模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护理模式。在出院及出院半年后,分别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效果。另外,对其生活习惯健康程度,亦从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这几方面评价。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析健康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临床症状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结果两组患者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实验组更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熟知率为83.63%,对照组为61.82%。而实验组的服药依从率为87.27%,对照组为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第12周、第24周、第48周,两组患者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方面都是呈逐渐评分增高趋势的。实验组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48周内,复发率为12.73%,而对照组为3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够提高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且能够明显降低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熟知情况,促进患者生活习惯更加科学合理,在临床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有优势。

[关键词]健康管理;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危险因素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对于该类人群,不仅对医疗机构,对每个家庭都应共同重视。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常因为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导致。冠心病(CHD)在老年患者中就有较高的发病率,它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内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有医学统计称,该类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仅低于恶性肿瘤。且该病与”三高症”有着密切联系,对其他慢性病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群体在逐年增长,且发病趋于低龄化,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近几年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造成。为了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从增强科学生活意识到熟知健康保健知识等方面,探讨健康管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36:19,年龄46-79岁,平均(61.2±8.2)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的26例,中学学历为24例,大学学历为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38:17,年龄48-78岁,平均(60.3±7.9)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的25例,中学学历为23例,大学学历为7例。所有均被确诊,符合WHO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制定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建议》标准,排除存在严重心律失常等干扰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每位患者及家属均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监督并认证符合要求。这两组各项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交付给患者及家属医嘱,并说明每项生活饮食禁忌、适当运动等注意事项,告知定期检查,在出院后随机进行访问。

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建立一个优良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因此在本科室由护士长做组长,统筹负责培训团队人员。不仅要求每位护理人员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会与家属、患者沟通,从语气到肢体语言,都应该本着服务患者的宗旨。对突发事件,镇定自若,能够随机应变。在经过严格的考核和互评后,达标的护理人员才可加入到这个团队中去。

为了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到两名科室领导进行监督,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然后针对患者,先对该组患者进行档案建立,根据不同患者文化水平设计健康管理方案,这样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合理的沟通方式。为了提高知识传播的趣味性,可采用灵活的多媒体手段对冠心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普及该病的患病因素及基本的处理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好能够让更多的家属参与进来,这样更能够增强患者的求知欲,提高自律的氛围。

由于得冠心病的多数为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衰退对疾病的敏感度较弱,就有可能许多症状无法及时报告和沟通。因此在解释病症时,负责人员需要跟患者明确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应对措施。在治疗过程较长的情况下,药物作为较为保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必须要保证其发挥效用。因此,需要较强的服药依从性。帮助患者熟悉用药方法及剂量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在生活中,尤其是出院后,许多患者及家属的警惕心降低,致使患者许多还未培养固定的习惯又前功尽弃了。为了能够巩固治疗效果,需要配合饮食及作息维持治疗效果。膳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粗纤维食物,避免高油高盐高脂食物。如多摄入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还可以摄入鱼虾类,紫菜或菌类。而且适当运动亦非常有必要,在患者身体力行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如跳跳广场舞等,伴随着音乐又可使心情放松,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另外,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缺乏青壮年的恢复能力,更容易造成其他复杂的并发症。及时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康复氛围,监督患者改去不良习惯非常有必要。在出院后保证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可以依靠定期的电话随访,甚至家访达到。然后在干预实施第12周、24周及48周后,进行治疗依从性和生活习惯评价。治疗依从性效果由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与服药情况对比。冠心病知识问卷由本次护理团队出,以基础知识为主。

1.3疗效判断

治疗依从性效果指标:冠心病知识的熟知率、服药依从性。其中冠心病知识的熟知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积分的方式,总分100分,分别分为四个等级,优(100~85)、良(85~70)、中(70~60)、差(<60),分数达到>60分,即评为熟知。服药依从性根据是否按时服药及按剂量服药分为依从、较为依从、不依从三种情况。

生活习惯评价评分: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每项20分,总共100分,分数越高,生活习惯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录入各个调查问卷的数据后,筛查可疑数据与无效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CHD患者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观察组的优良率为58.19%,而对照组为43.73%,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更高。总体看熟知率,观察组为83.63%,对照组为61.82%,亦是观察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0,P=0.011)。见表1。

2.2两组服药依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87.27%,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P=0.007)。见表2。

2.3两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比较

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从随访的第12周、第24周、第48周时,两组患者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方面都是呈逐渐评分增高趋势的。而实验组的评分与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8周时,实验组各项评分为(17.55±3.11)、(19.29±2.96)、(1.81±3.24)、(17.27±3.18)、(18.89±3.08),而对照组分别为(15.14±3.28)、(16.31±3.11)、(14.26±3.74)、(13.58±2.52)、(17.02±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张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在48周内,复发7例,12.73%,而对照组在48周内,复发19例,34.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P=0.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精进,医疗服务也在共同进步,患者们对其需求也在不断增高。在不断提出新的质疑和需求下,医疗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冠心病(CHD)在老年患者中就有较高的发病率,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内血液流通不畅,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有医学统计称,该类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仅低于恶性肿瘤。且该病与“三高症”有着密切联系,对其他慢性病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群体在逐年增长,且发病趋于低龄化。冠心病有较高的致死率,不仅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亦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该类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早已被提上日程,但是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从宣传力度、随访人员的配制方面,职业技能及专业水平较弱都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最大的程度上维持治疗效果,控制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管理的全面性与深刻性非常具有实践意义。

本研究对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是为了提高患者平时对生活行为习惯调整的自律性,更加增强患者的信心与护患之间的信任。采用形式多样化,内容全面化的教育手段,兼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完整性的科学实践方案,在饮食作息、各项评估与确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做到面面俱到,粗中有细。正如本文所探索的,经过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的随访结果,分析健康管理能够大大提高CHD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熟知情况,实验组的优良率为58.19%,熟知率为83.63%,对照组分别为43.73%、61.82%。在帮助患者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亦能大大提高服药依从率。观察组严格依从为23例,总依从率为87.27%,而对照组严格依从有11例,总依从率为65.45%,两者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更加理想。在膳食搭配、作息合理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酒、精神状态良好五个生活习惯方面,得到健康管理干预的患者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未接受干预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前者在48周内复发率为12.73%,后者复发率为34.55%,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切实落实对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工作后,能够提高平时的生活中患者的自律性,增强其科学配合治疗的方法与信心,明确在遵循每项医嘱时的原因及必要性。及时地与护理人员保持沟通,存有不间断的交流,能够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和沟通质量。在结果中能够明显看到临床效果的改善,患者对服药的自觉性的提高,科学膳食的意识与实践情况的改变,还有烟、戒除酒等不良嗜好的改观。充分为我们提供合理的讯息,即健康管理对提高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风险非常有实践意义。

作者:杨剑 陈智明 温祝杜 罗永光 林盛金

冠心病危险因素健康管理论文 篇3:

您注意健康管理了吗

健康是第一财富,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证。

现代人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竞争和挑战,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断在衰弱、老化,甚至病变。目前,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各种“文明病”、“富贵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巨大人群将对健康管理产生迫切需求。

过去50年,中国在城市实行职工公费医疗制度,而在广大农村人口不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福利。所以,国民所享有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低水平的。随着我国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和家庭的健康问题。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除了以健康的四大基石(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保护健康外,维护健康还有三个要素:足够的健康意识、医疗资源的充分保证、专业的健康管理。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医疗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医疗资源的供给,很难达到人人享有优质医疗保健的服务。参加专业的健康管理,可长期(终生)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判断您的疾病指向,保证您的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在最早诞生健康管理的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目前,有7700万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

健康管理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因此,美国的权威专家预言:“21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

以美国为例,实施健康管理取得了如下好处——

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健康管理参与者与未参与者相比,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这表明健康管理参与者总共每年节约了44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减少了住院的时间

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参与者住院时间比未参与者平均减少两天,参与者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比未参与者平均少509美元。在4年的研究期内,健康管理的病人节约了146万美元的住院费用。

过程慢,但回报快

健康管理是一个慢性过程,但参与者在两年或者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的投资回报为:总的医疗费用净支出平均每年减少75美元。

那么,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呢?

如果您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您可以在当地选择一家应用了健康评估分析技术并可以帮您管理健康的医疗专业机构来实现您的健康之路。

当您决定采取积极行动来管理您的健康时,您已克服了一个最大的障碍,您应为您的健康理念感到自豪。您可能发现健康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超出您现在的需要。健康管理是针对您在未来几年内的健康问题而设计的,请保存好您第一次参加健康管理的所有信息,作为您今后健康管理的基础数据。

您会发现健康管理机构为您构建了一个与医生之间可以长期交流的平台,您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得到咨询答案及建议指导,因为您的个人信息只有您和您的医生知道,因此医生对您的指导是非常个性化的,是针对您的具体情况帮助您解决健康问题的。

作者:罗中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工作室教学现代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