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实务论文

2022-05-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际贸易理论实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下,带来了外贸、航运、金融类人才需求的增长,本文试着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上着手,基于课程的三大环节理论、政策、实务,研究出一套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为外贸行业输送毕业即可就业的人才。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摘 要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可谓同步发展,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及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很少有把国际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并且从国际分工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解释。本文从分工的视角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分工视角;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相互关系

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创立、演进及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国际分工理论也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本文首先对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进行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而后,从四个方面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内在关系。

一、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

对于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本文是根据不同的经济时期及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分工理论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和新国际分工理论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进行梳理。

1.分工理论形成时期

该时期研究者认识到了分工必要性,从人的能力出发认为分工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把分工同生产率增长、成本降低及国际竞争联系起来。该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用柏拉图、色诺芬、威廉·配第。他们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分工的认识进行了阐述。

2.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

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对分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影响、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机理探究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思想逻辑是,分工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产生报酬递增,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依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分工深化,分工与经济增长也互为因果。因此,分工和专业化应该成为经济研究的重心。

3.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

该时期,人们认识到了分工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更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马歇尔、萨伊.穆勒等。

4.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

新兴古典经济学时期,认为分工与生产率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把分工与报酬递增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分工的深化有利于报酬递增。并且经过了众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成功的以分工的演进为主线来论述经济发展及其各个侧面,并在新的框架下重新组织了现代经济理论,使分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大大提高。主要代表人物有阿伦·杨格、霍撒克、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和黄有光、博兰等。

5.国际分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市场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垂直解体的趋势。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是面对新的分工及贸易现实而产生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克西特、格罗斯曼、克鲁格曼、海尔普曼。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1.分工理论的逻辑思路在贸易理论中沿用

这个一点我们可以从古典贸易理论中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创立过程中看出,绝对优势理论是主要是沿着分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报酬这两个分析思路展开,而当交易活动超出一国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会出现。国际贸易模式是两国各自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国际贸易理论与分工理论同步演进

当分工理论刚刚被提出时,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的许多功能外包给专业化的市场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组织呈现出垂直解体的趋势。一种新的分工方式——产品内分工快速发展,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种分工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成为分工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此时,新贸易理论作为一个研究产业间贸易的理论横空出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额,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国际分工理论演进有着相同步伐。

3.国际分工理论的提出者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者

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在国际分工理论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大多也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比如古典贸易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新贸易理论的提出者保罗·克鲁格曼,同样也在分工理论的发展演进中发表过重要言论,而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位主要贡献者海尔普曼,也曾在分工理论中做出巨大贡献。再如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杨小凯。

4.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国际贸易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理论中贸易的起因大多是因为两个国家中要素、资源等的不同产生了分工,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不同国家专业化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进而贸易产生。同时,分工的细化还会促进贸易的发展。而反过来,贸易贸易也可是分工的原因,贸易最初的形式是以物易物,及把A地富有的资源卖到B地,而B地必然是在该资源上非常稀缺;同样,把B地富有的资源卖到A地。随着贸易的展开,A地会发展起以其富有资源的产业,B地发展以其富有资源的产业。这样,分工就在A、B两地了。贸易的不断加深,两地的分工也不断加深,发展到极致是两地专业化生产其富有资源的产品。

三、总结

由国际分工理论的演进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始终处于并行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在分工理论中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国际贸易理论中大多蕴含着国际分工理论的思想在其中,或者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分工理论在贸易理论的拓展,国际分工理论是在贸易中的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相互成为其产生的原因,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明亮.分工理论:从古希腊思想到新国际体系的研究述评[J],产业评论,2010年5月第3期。

[2]张红霞,赵丽娜.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1月第24卷第6期

[3]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苏万录,(1989—)山东泗水,男,兰州财经大学 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

作者:苏万录

第二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 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下,带来了外贸、航运、金融类人才需求的增长,本文试着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法上着手,基于课程的三大环节理论、政策、实务,研究出一套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为外贸行业输送毕业即可就业的人才。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方法 剧本式

A Study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aching Methods

JIANG Cheng

(Tongji Zhejiang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51)

Key wor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aching methods; script type

目前高校经济与管理系里各个专业分别都开设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受众面广,但教法陈旧。面临着国贸专业学生多半缺少实践操作锻炼,和其它经管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兴趣度不高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三大环节——理论、政策、实务设计出一套适合现代学生的本课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度,对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1 理论环节

1.1 剧本式教学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理论部分涉及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前两部分通常都是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往往是学生听得累,不易集中注意力,老师缺少和学生互动也不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而这部分又往往是考证和考研的相关内容,因此可以尝试用剧本教学法,把每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作为剧本里的角色,按照时间顺序,每个人物的出现都带出一个理论的提出,即生动又形象地把这部分内容串联在一起。角色分别为重商主义代表托马斯·孟、绝对优势论代表亚当·斯密、比较优势论代表大卫·李嘉图、相互需求论代表约翰·穆勒、要素禀赋论代表赫克歇尔-俄林、里昂惕夫之谜代表里昂惕夫、英国工人和葡萄牙工人。第一幕,托马斯·孟出场,他主张奖出限入,最好是不买只卖,不主张两国交换货物,假设英国工人就生产毛呢,葡萄牙工人就生产酒,那么在托马斯·孟的观点下,两国如果需要对方的商品却无法进行交易,就引出了第二幕亚当·斯密出场。接着四位重要人物陆续出场,对前一位观点提出质疑和改进,两国工人在他们理论下进行生产和贸易往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加深了印象又提高了兴趣。

1.2 视频教学法

这部分教学因为内容较枯燥,偏理论,现在学生受电子媒体的影响较深,因而在课堂里放一些视频可以吸引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音响和视觉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贸易的起源、发展过程。例如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很好的素材,让学生了解贸易的发源来自海上贸易及物物交换的需要,也可以顺便了解九大强国的历史。教师课堂上可以截取一些片段播放,并附带讲解。因为一共有12集每集有45分钟多的时长,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因而可以作为学生课下的延伸学习。学生课外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或者阅读解说词来增加对本课程的兴趣。

1.3 小组演讲法

谈成一笔跨国贸易,需要知己知彼,通过了解贸易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法律,可以有效地促成一笔贸易的顺利进行,为学生今后在贸易谈判、磋商等环节中打下基础。因此可以安排5~7人为一小组,自行确定准备进行贸易的国家,查找该国家相关贸易的背景资料,制作PPT和拟演讲稿。教师在课堂上安排15分钟左右时间,让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该国与我国的外贸关系、商务注意事项等内容。之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并对该小组的演讲做评价。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打分制度,最后以一定比例计入期末考核成绩。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政策环节

2.1 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政策部分主要涉及WTO、关税、非关税壁垒。这部分内容如果简单地介绍概念,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相关政策对贸易进行的影响。可以结合热点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比如讲到WTO的时候,就可以事先给学生一些有关上海自贸区落成后,政府发布的一系列开放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红利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入世后的逐步放开以及顺应形势的发展,使学生体会到最新的贸易动态。

2.2 基于问题的学习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自己通过学习书本内容和网上查找来解决,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提出为什么各国要设置不同的贸易壁垒,有些是明文规定,有些隐蔽性很好。学生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应对和避免这些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3 小课题讨论法

此时,学生已经对贸易理论与政策有了一定的掌握,需要顺势活学活用一下,因此安排一个学期中加分环节,可以使学生继续保持对这门课的热情。当下学生网购使用频繁,教师选取和课程贴近又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海外代购话题,引导学生从为什么海外代购会出现,有哪些形式,有哪些渠道,代购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否合法,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分析。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以Word或PPT形式发到老师邮箱。老师从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在课堂上分享。这个过程是学生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还有这个角度可以分析啊”,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激起学生之间你追我赶的势头,同时也是老师向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了解学生兴趣点,乐于接受的授课模式。通过这个任务可以给一些平时课堂发言少,胆子不大但有想法的学生一个激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3 实务环节

3.1 项目化教学法

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相当于一票贸易的整个工作流程,书本里面涉及的知识点又多又细,不易掌握,而实际的外贸工作中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会用到,因此教师可以化繁为简,为学生精炼出常见的常用的知识点和一些需要注意的贸易细节。以往,教师大多按照书本章节顺序教,学生被动地记忆,学完之后仍然不知道完成一笔贸易需要如何操作,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个环节的时候,可以试着就按照实际贸易工作流程来,把一笔贸易划分为四个项目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完整性、连贯性。项目一,贸易准备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上主要通过公司官网或者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网络交易平台发布企业所售商品信息广告,寻找意向客户;线下主要是通过参展、布展,直接在会场与意向客人洽谈业务,也可以发展后续线上业务。项目二,交易磋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主要环节。在这个项目过程中主要锻炼学生的报价、成本核算、商务函电等技能。项目三,合同签订:这个过程包含如何签订有利于所在企业的条款,例如选取什么贸易术语,什么运输方式,哪种保险种类,哪里仲裁等。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规避风险意识和合作协调能力。项目四,合同履行:这部分主要涵盖了运输、投保、报检、制单四个典型步骤。学生通过跟进一单业务了解所要接触的几个主要部门和任务环节,从中掌握完整的工作流程。

3.2 情景化教学法

在项目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情景化教学法,就是设置线上线下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完成发布货源,寻找客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引进的模拟平台上,查找货源信息,制作货品广告,研究市场行情,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寻找目标客户。也可以分别在教室空的区域,进行实际的场地布展,选取金额小的货品例如文具类商品做产品宣传和业务洽谈。在项目二、三、四中,可以通过分设出口企业、进口企业、船公司、货代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以及海关、检验检疫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局,并安排学生轮流承担某一部门的职责,经过几个来回学生可以从模拟的场景中,对整个贸易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3.3 软件模拟演练法

学生可以在学校购置的外贸模拟平台上,对具体的过程进行演练,如何拟定合同,填写各种单据,在目前电子化贸易推广的时期,让学生在电脑软件平台上多次练习电子单证的制作过程,将大大缩短他们日后进入外贸企业的实习时间。通过软件平台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程度,可以通过提交后自行查找错误点,及时改正,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学生的自主性。

4 综合

4.1 课证融合

为了使学生增加就业砝码,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例如国际商务师、外销员、单证员、报检员、跟单员和物流师。会计类可以报考外贸会计、涉外会计。英语类可以报考剑桥商务英语BEC。学生可以通过考证来带动平时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4.2 商务大赛

高校可以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的商务技能大赛,从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外贸人才参加市级、省级的比赛,从中可以让本校学生与外校学生交流学习,并有机会去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参观学习。

4.3 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一门涉外性的课程,教师可以尝试双语教学,让学生准确地了解实际贸易流程用语。高校也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一些日语、韩语、越南语、印度语等小语种的学习,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外资企业工作做好语言准备。

4.4 校外实践

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定期安排学生去相关单位实习,并从中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场所。

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需要,几种教学法并用,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彦.会计类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法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 孙艳,吕玉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

[3] 曹杰.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

[4] 蔡茂森,李永.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蒋诚

第三篇:国际贸易理论与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内容提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被授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 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 数学 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 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 把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不仅在他的新贸易理论中引进了 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虽然克鲁格 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但其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 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 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从区域非均衡层 面为劳动力 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通过这一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 持机制,而模型的逆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克鲁格曼的金 融学研究背景,使其对历史上两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 回味。克鲁格曼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对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社会不平 等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金融 危机 贫富差距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 析贸易 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克鲁格曼1953年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在纽约的郊区长大。197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哲学 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在白宫任经济顾问。曾先后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 00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至今。1991年38岁的克鲁格曼获得了颁发给40 岁以下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他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 爱将。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 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无论是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国际金融领域都留下了他 经典的足迹,几乎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读过他的《国际经济学》,这已成为国际 贸易方面教科书的不二选择。他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紧跟时事且文笔清晰流畅,为广大 读者喜闻乐见。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也被称为继凯恩斯之后 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他有10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国际贸易再思考》、《萧条经 济学的回归》、《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汇率的不稳定性》、《预期消退的年代》 、《美国怎么了?》、《流行国际主义》、《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 等。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克鲁格曼2008年之所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就是表彰他在分析贸易模式方面所做 的贡献。那么,何谓贸易模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谁与谁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什么东西。国 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有的是由于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结果,有的归因于不同国家间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的是因为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和使用中的 相对密集程度不同,还有一些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每个 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 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在李嘉图的贸易模式中,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产 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而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 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 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就相对低一些,反之,则高一些。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 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 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这一理论似乎能解释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然而, 新的挑战又出现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出现了相对于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模式 的越来越大的偏离,即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 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时,国际贸易不仅在不同 行业中发生,而且在同一行业和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国际贸易,这在发达国家之间更是 如此。这一类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多或少既出口又进口相同的产品。比如,瑞典现在既出 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国只能出口纺织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本不能出口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就是说,已有的理论已无 法完全解释新的现实。

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 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 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在这篇文章中,克 鲁格曼提 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把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 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指出,“新的模型让我们完全明白:不断下降的成本是贸易和从贸易 中获利的独立源泉。同时也使我们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由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共同决定的 贸易世界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2]。他认为“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 能生产的 产品种类和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但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能形成一 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该世界市场当然比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都要大。各国也因此从限 制中解脱出来,在一个比贸易前要窄的范围内从事某些产品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同时, 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种类。因此,即使国与国之间 没有技术上的差别,贸易仍为互利性的生产提供了机会”[3]。克鲁格曼不仅在他 的新贸易 理论中引进了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 。例如,一些美国人想要欧洲生产的宝马摩托车,而一些欧洲人则喜欢美国生产的哈雷戴维 森摩托车。这样,宝马和哈雷戴维森都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构建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并降 低成本,使欧美消费者均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诸多选择。可见,新贸易理论既能够解释产业 内的国际分工,又吻合了现实中的贸易模式。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断地受到越来越多 的品牌诱惑。当人们满足了食品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以后,似乎会更倾向于选择消费的多样化 和消费的变化,而选择消费的多样化,会希望产品种类越多越好,但从生产者来看,规模经 济会因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如何解决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 这就是通过贸易使两难冲突的折衷余地增加。虽然,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 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非所有企业 都会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很难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有的企业则在市 场竞争中规模扩大了。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因为,每个产业中有很多差异化的产品,两国之间可以基于规模经济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产 业内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不表现为某个产业的只出口不进口,而是表现为出口大于进 口的净出口,使H-O模式与克鲁格曼模式浑然一体。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有助于我们 认识 到,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很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因此,中国今 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很多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而纺织品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品出 口很可能会减少。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还告诉我们,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 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如何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如何扩大内需,如何使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者

在克鲁格曼关于“生产规模的增大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 品”假设下,他解释了即使有同样生产要素结构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产生贸易,后来他发现这 两个假设也能够应用于经济地理这一经济学分支的研究上。这一发现,使兴趣广泛的他又将 经济学的边界拓展到地理学的领域,促成了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个经济学分支的融 合。众所周知,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新兴经济学分支,是在传统经济 地理学中加入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垄断竞争因素,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新领 域。克鲁格曼指出,当两国或者两个地区在各个方面都相同,而仅仅人口规模不同的情况下 ,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更能实现规模生产所需最佳规模,因此产品价格能够更低,也能付出 更高的薪水。这就会造成劳动力进一步向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这一观点似乎较好地解 释了城市化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也是其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雏形。1980 年克 鲁格曼又撰文提出了“本国市场效应”概念,认为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生产要素 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在“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品”的条件下,“本国市场效应”使得 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会有更高的真实工资水平,并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品种,从而吸引劳动 力向已经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甚或可能导致中心-外 围体系的形成。11年后,克鲁格曼又发展了这一理论。“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 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 从区域 非均衡层面为劳动力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4]这一模型的核心 是,企业 愿意把生产区位选在最大的市场,从而节约销售运输成本。而市场的规模,依赖于居民的数 量和其收入水平。这种机制会产生制造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外围模型。它可以通 过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城市集聚;又会通过市场拥挤效应,使集聚在中心城市 的企业竞争加剧,利润减少,迫使企业重新选择区位,搬迁到外围区域,形成中心-外围模 型的逆转。通过中心-外围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持机制,而模型的逆 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这一机制支持着在世界各地随处可 见的爆炸式的城市化过程,期间,快速增长的巨型城市为人口越来越被减少的外围所环绕。 可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城市集聚理论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东部地区三大城市 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两次金融危机的预言者

虽然克鲁格曼主要是由于“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其实他在国际金融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 区理论,开创了汇率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金融学的研究背景,使保罗•克鲁格曼对历史上两 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回味。当90年代上半期西方发达 国家纷纷出现经济衰退,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面临经济负增长的困境时,东亚经济却一枝独秀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世人不得不对东亚刮目相看,各国强烈感受到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舆论惊呼:东亚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经济重心将由欧美向东亚转移。 而他却于1994年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针对世界银行给予亚洲经济增长以“东 亚奇迹”的评价,激烈批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资本和劳动力 要素投资拉动,而不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仅靠大投入而不进 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是“建立在浮沙 之上,迟早幻灭”。克鲁格曼的这番言论曾激怒了李光耀、马哈蒂尔等领导人,也引起了经 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争论。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 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当时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撰文,对克鲁格曼的文章作了回应。笔者 也曾在《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上撰文《试论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兼析东亚奇迹 是否虚幻》,批驳了克鲁格曼的观点,然而,随着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克鲁格曼的“ 预 言”成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99年,他的新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问世,该书对墨西 哥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曾指出:“ 短期中的现实世界正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到需求不足。日本发现,传统 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无法起到足够的作用。这种问题可以发生在日本,我们敢肯定欧洲经济, 乃至正在膨胀的美国经济就不会陷入类似的陷阱吗?”[5]今天回过头来重温这句 话,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2003年,克鲁格曼曾在其出版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中抨击过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 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 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2006年2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 上撰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他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 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这种“超消费”是通过向日本、中国和中东 石油国家借债的方式来完成的,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 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 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2008 年8月15日,克鲁格曼又在当天的《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 格会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 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他认为,正是布什推行了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才催生了此 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其实,在2006年2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他就撰文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在克鲁格曼看来,这场金融危机和上世纪90年代 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同样严重的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某些方面可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最 近,他还抨击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就像“用金钱换垃圾”。他认为,除 非联邦政 府为它所购买的资产支付远高于市值的价格,让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捡个大便 宜,而由纳税人承担代价,否则,金融体系仍然会因资本短缺而陷入瘫痪。如果政府准备向 金融机构提供资本,它应该得到出资方有权得到的东西,即所有权。这样,如救市计划奏效 ,收益不会全归最初把事情搞杂的那些人。

如果说克鲁格曼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靠运气的话,那么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不幸 言中”,似乎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预测并非是易事,尤其是对经济学家来说更非易事,有 时会令经济学家十分难堪。那么,克鲁格曼是如何做到如此精准预测的呢?主要是克鲁格曼 掌握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工具:“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和“多重曲线”。拿这一工具来 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就会发现:在房价处于高位的时候,更多的人们纯粹为了投资而买房 ,豪赌价格会继续上涨并在高位抛出。另外一些人则匆忙地买房,因为他们害怕未来房价上 涨会超过他们的支付能力。投机需求导致了房价暴涨并使泡沫出现。当利率提高到某个时点 之后,房价上涨大大超过了购买者的支付能力,房价上涨就会逐渐回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于是泡沫破灭了,原先的高位均衡就转向了低位均衡。

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的性格十分刚直,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有很强的经济洞察力。在公众眼 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2007年,他出版新著《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猛 烈批评扩大贫富差距的美国“保守主义运动”。在他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30年是美 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那时候贫富差距比较小,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享受经济增长和社会进 步的成果。但自从里根上任以来,共和党为富人减税,削减和侵蚀社会福利项目,打击和瓦 解工会,使得美国贫富差距的程度急剧扩大。他引入“比尔•盖茨进酒吧”模型和“中值收 入”概念来解释,为什么美国的GDP在增长,人均收入也在提高,但贫富差距却在急剧扩大 。他指出,GDP很难直接反映大多数人的情况,人均收入也不一定反映大多数人的情况,并 举例加以说明。假设有几十个人在一家酒吧消遣,他们的人均年收入是两万美元。当此时比 尔•盖茨也走进酒吧进行消遣,这时在这家酒吧消遣的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就从原先的两万美 元上升到过亿美元。问题的关键是该酒吧顾客的人均年收入剧增,并不表明他们变得更有钱 了。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问题的本质,他还指出,如果我们难以把关注点放在最底层的居民 身上,至少也要把关注点放在“中间居民”身上。与其用“人均收入”来衡量人们的贫富状 况,不如用“中值收入”来衡量,即盯着从穷到福排在最当中的那个人的收入,好比比尔• 盖茨进酒吧以后,平均收入确实大幅提高了,可是酒吧顾客的“中值收入”却没有多少变化 。

那么,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认为:第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重 复性工作职位的需求减少了。例如,现代办公室里的秘书会因文字处理变得容易而大大减少 ,但经理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减少。第二,美国与低工资国家的贸易,导致美国低技能工人的 工作机会减少了,而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却增加了。第三,CEO的收入成倍地增长。在20 世纪 70 年代,CEO的收入只相当于一般工人的几十倍,而现在已经达到几百倍。这一方面是由于 公司的盈利状况取决于CEO的素质,另一方面则是CEO的跳来跳去,导致管理者的竞争更加激 烈,最终使“最好的”管理者入主最大的公司,薪酬也不断地飙升。他强调,高层薪酬过高 会影响团队的士气,容易引发劳资纠纷,可以通过征税、发挥工会的适当作用来加以解决。 克鲁格曼在《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一书中还指出,贫富差距的扩大,加上社会福利覆盖 狭窄,一定会导致不平等。首先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情况好往往受教 育的程度高。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会带来就业的不公 平,就业的不公平会带来收入的不公平,收入的不公平会带来生活的不公平。其次是居住条 件和居住环境的不平等。在美国,富人往往住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毗邻名校的郊区,而 穷人只能挤在没有名校的没落的内城。再次是医疗保险的不平等。克鲁格曼曾尖锐地指出, 美国不保障国民的基本医疗,这在富国中绝无仅有。他主张要发挥政府的作用,维护好社会 稳定和社会公正;他警示世人不要冷漠对待社会经济不平等议题,以致错失改革良机。

注释:

[1]林发勤,崔凡.克鲁格曼新美元理论及其发展评析.经济学动态,2008(12):80

[2]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 01:80

[3]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海闻,刘伟,秦琦,梅晓 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23

[4]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 (11):90

[5]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辉,王玉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4

(责任编辑:张晓薇)

作者:祖 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