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2023-01-12

第一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

巴黎一个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个浪漫的城市。带着对这个城市的憧憬我打开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这本书。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作者林达带着一本写“革命”的文学名著雨果的《九三年》奔赴巴黎。而我则随着他在法兰西的城堡、广场、宫殿、教堂、博物馆里,咀嚼着文化的成果、品味着艺术的盛筵,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悟着前人在血与火中凝成的思想与智慧。

我随着组长林达走访巴黎的大街小巷,感受巴黎的人文气息。林达边走边讲,从西岱岛到卢瓦河,从凡尔赛宫到伏尔泰咖啡厅,从卢克索斯方尖碑到先贤祠,从这些地方透视历史。

但在这个我所向往的城市中,到处都弥漫着恐怖的血腥味。

我想,最最震撼我的,我们所学习到的法国大革命———那个令人惊叹,令人感受到的法国革命的成功与正义的胜利。居然是被割裂的历史,发现教材中被歌颂的革命背后,有那么残酷血腥的史实,居然有“及膝的血污”。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是我们学的历史就好像恐龙过海,只剩下骨架失去了血肉。

十月革命的成功是没错,但让我震惊的是人性的转变。“三年前的革命,是以攻打和摧毁巴士底狱,救出七名囚徒作为开端,三年后的革命深入,共和国的成立,是以变学校,教堂为监狱,私刑屠杀千名无辜囚犯作为标志的,做这两件事情的,同样是巴黎民众。”1789年,当人们攻进巴士底狱时,发现里面只关了7个人,革命者没有通过审判程序就放了这几个人。随后,革命的狂潮陷入民众**,试图恢复社会秩序的革命者也被打倒。解放战争进入了“雅各宾”恐怖时期。监狱重新开始建造,里面关满了未经审判的不同政见者,新制度承诺的公平、正义不见踪影,相反司法愈见黑暗。许多人未经审判即被推上断头台。作出这些事情的,同样是三年前的革命群众。有区别的,是原来最应该被同情的底层民众,变身为原来他们最恨的人。

社会进步,靠的是一群不安分的人。比如发明创造,比如革命。但是,不安分源于追求自由、公正;永远和不文明无关。甚至,群众暴力也于事无补。就像中国的文革,多少人因为这一次文化的摧残,使自己的家人、生活甚至整个人生笼罩上里一层阴影。

但不残忍的革命还叫革命吗?那充其量是改良,当改良改变不了局势,革命不必要吗?但革命的残忍必须有个尽头,此时,改良能以柔制刚扼住住革命的残忍吗?历史留给我们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无产阶级的慈爱”;剥夺有产者的资产,就是实现“平等”;对别人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就是“自由”。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那是行不通的。那到底能用什么来结束恐怖?读到书的最后一章,我找到了答案,那是良知,只有良知。

因为他们胜利了,所以渐渐的他们放弃了他们对是非功过的判断。因为只有向着之前胜利的方向进军才可以继续。他们只记得信仰,他们不再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认为只要这样走下去,胜利就一直是属于他们的。

良知,在人类进步的路途上,被丢弃了多久。

第二篇:带一本书去巴黎 读后感

带一本书在身边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感想

作者林达带着雨果的《九三年》,穿游于塞纳河畔,穿梭于法国大街小巷,寻找法国当年的遗迹,仔细倾听历史带来的各种声音,对革命的反思,对艺术文化的赞颂,让读者的心在他的笔下,缓缓地疼痛,细细地叹息。 对已一个不甚熟悉法国历史的我来说,法国经历得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波旁王朝以后,不断地革命,不断地建立共和国,到现在已是第五共和国。法国所曾经历过的暴动和混乱,是我以前所未想过的。但是,无论当时多么地混乱,民众多么地不理性,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似乎从没中断过。或许,这得益于法国人或巴黎人骨子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崇拜。 在法国路易王朝时期,虽说路易王朝对言论自由的困惑一直萦绕心中,但还是放松了言论自由政策。法国思想家以笔作枪,不断地攻击和讽刺路易王朝的统治者和摄政者,虽然被逐出巴黎或送进监狱,但起码的生存权并未剥夺,流亡在外或是在狱中,还可继续创作,也就是可以继续骂当时的执政者。并且,过不了多久,这些思想家就又可以回到巴黎,回到太阳底下,继续光明正大地写着,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在书中,作者提到的伏尔泰便是这样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当权者也想着要把他们严惩一番,但是,这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阻挠。这些人便是当时的贵族。思想家们提出的观点,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新鲜的,是刺激的,但另一方面又深深切中了他们的要害。因此,贵族们对思想家们是又爱又恨,“这种情况简直就像一个小孩子在那里着迷地玩火”。

思想家和贵族的相互往来,也确实促进了王朝的开明,也启迪了民智,为解放民众思想铺下了道路,也深深影响了接下来的法国轨迹。

相对于路易王朝,中国古代的文人可就没有这个运气了。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流派繁多,但是到了秦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需要,百姓就开始遭殃了。话不能乱说,书不能乱写,更不能有异端思想,不然,一不小心,连脑袋都掉了。而在清朝,在“康乾盛世”,在封建专制主义达到最顶峰之时,文字狱更是兴起得“如火如荼”,空前绝后。君主要的是听话的臣民,而不是老找茬的臣民。通过大兴文字狱,压制那些不听话的人,尤其是文人,给天下人来个大大的警示。就这样,老百姓所有的怨言和不满,都被硬生生地压下,被“康乾盛世”景象所掩盖。老百姓在长期的被压制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思想上对皇权的恐惧,对自由平等的不信任,也就造成他们对革命的袖手旁观。

正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才使得鲁迅发出“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先要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作出弃医从文的决定。鲁迅希望用手中的笔,化成利刃,把国民的思想刺醒。

《药》,老百姓愚昧地相信血馒头可以治病,而对于为他们争取利益,自由的革命烈士的死,只是又增添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这样一群人,能让革命者不寒心吗?在这样的氛围下,革命能成功吗?

思想不解放,就难以革命,但一旦思想偏位,革命也会变味。 就如法国一七九三年九月那场血腥的运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那固然是好事,但是,这场运动却是违背了其原本的意志。九月大屠杀举着“革命”的旗子,喊着“革命”的口号,却充分地暴露,释放出了人的兽性。

记得以前在历史书上,这场运动被评价为“起义的胜利摧毁了数百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了三年来的君主立宪制”。

如果我没有看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的话,我真的会单纯地赞扬这一次革命,为革命的巴黎群众喝彩,也会认为路易十六在断头台上结束他的生命,是法国制度和革命一次重要的转折。然而,历史书却掩盖了最残忍,最不人道,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部分历史真相。

巴士底狱,这座在世界人们心中恶名昭彰的监狱,在路易王朝的后期,已经是名不符实了。当巴黎民众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一举攻下巴士底狱时,里面只关押着七名囚犯,而这七名囚犯却很有可能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相比之下,在一七九二年,却有着更多的人被关了起来。由于太多的“反革命者”,本来的监狱已经塞不下了,因此,连学校,教堂都变成了监狱。这些被随意抓起来的“反革命者”,在这些监狱中,被毒打,被杀戮。我不知道其他人如此一对比,会有何感受,但我自己就觉得很绝望,感到透不过气来,感到历史的车轮又一次往回压,而且压得鲜血淋漓,触目惊心。英国驻法大使说了一句话:”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一句疑问,带有一种悲戚的心情,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悲惨状况。让我无语的是,法国革命“三巨头”中的两位,丹东和罗伯斯比尔,后来竟以“反革命者”的身份,都是被巴黎群众推上断头台。这些都是对“革命”充满狂热的巴黎群众的行动。我只能说:没有最狂热的革命,只有更狂热的革命。

有人说,历史是后人评价的。但是,我们所学的历史,把真相掩去,是为了什么?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辩证地理性地去看待历史,而不需要过多的赞颂。可是,回顾我自己走过的二十年,耳边听到的,眼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和谐之音,幸福之象。但是,我知道,在这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所知的真相,而这部分真相,又是最残酷的,就像法国的九月屠杀一样。

因此,我很很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掩盖历史,为什么要美化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欺骗后人。我认为,勇敢地面对历史的真相,才可以看得更清,走得更好,难道不是吗?好汉做事勇承担,学会承担历史真相的承重,学会面对历史真相的残酷,这样,才能不纠结于过去。可能,这才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真正成长吧。

在《带一本书去巴黎》中,有这样一个人,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马勒泽布。马勒泽布在路易十六时期,是一位出版发行检察官,他思想开明,在乱世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在路易十六统治时,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保护了《百科全书》以及背后一大思想家。《百科全书》是什么书?它是一本“激发思想”,“煽动革命”,“是革命前的革命”的书,对于路易十六来说,就是反书。但是,在大革命时期,当“革命”要处死路易十六的时候,他是唯一的一个主动站出来,要为路易十六辩护的人。结果可想而知,在当时那几乎疯狂的情况下,巴黎民众在砍下路易十六的头时,也顺便砍了他的头。难道,马勒泽布他不知道这样子做,已经是亲手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吗?他知道,他清楚得很,但是,他心中的良知,他对正义的理解和维护,都使得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了。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马勒泽布,让我们后人回顾这一部分历史时,心中满是盈盈的感动。

我想,人类的历史之所以一直在前进,就是因为我们有许许多多像马勒泽布那样的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还是会逆流而上,不会违背自己的心,去附和那些已经几乎失去理智的人。

说到这样的人,我还想起另外一个人。他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我们的中国人。他,名字叫约翰·拉贝。在日军轰炸南京,一直到一九三八年,他都留在南京,保护南京那些底层的贫穷的人民。从防空洞到建立保护区,从在南京保护他的中国人到回到德国后揭露日军在南京惨无人道的暴行,他都无不尽力而为。拉贝本是德国纳粹党员,本可以在日军拿下南京之前离开战乱的南京,本可以对南京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有很多很多的本可以,但是,他没有。为此,他受到盖世太保的迫害。战争结束后,却又因为纳粹的身份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伟大的人,带个我们的那种人格魅力的震撼,感动,是我们人类精神文化的精粹。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跟随着作者拜访雨果、伏尔泰、路易、拿破仑,游览巴黎圣母院,皇家小教堂、各种古堡、凡尔赛宫、国会大厅,穿过巴黎的大街小巷,遇到巴黎的活雕像,会突然感到巴黎之所以是巴黎,而不是纽约,不是广州,不是东京,就是因为它有着这一段历史,这一群人物。

第三篇: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后感750字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书的第一章节,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开始阶段,作者叙述了书的来历,“那是一个书荒严重的时候,书一开卖就被风卷残云般迅速瓜分,一本不剩。那已经是20世纪的70年代了,卖书卖的就像大灾之年开仓赈粮,也实在是现在社会难得的一景。我就在这样的抢购风潮中,抢回了这本《九三年》。必需品的严重缺乏会对人造成精神方面的损伤,其后果是一种轻度的精神不正常。”我想,那时候的中国正在经历惨痛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对那些知识分子的残害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对文化自由之风是那么的遏制,这与法国的自由之风是怎样的一种对比,是怎样的一种反差。

随后,作者写到巴黎的建筑,从拯救巴黎的奥斯曼到西岱岛、教堂、安布瓦斯的古堡再到凡尔赛宫的国会大厅和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以及加纳瓦雷历史博物馆及协和广场上的卢克索方尖碑以及其他种种种种,无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仿佛我已游历了上上个世纪法国的大巴黎一样,那会的巴黎充满革命气息,浪漫主义,自由的氛围浓郁无比。

雨果是写历史小说的。他写的小说往往远及中世纪。他的《九三年》其实是发生在179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作品的描写对象,远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之前,是对整整一个世纪前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目睹的一段中国历史,已经在各种文人笔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30年的时间积淀还嫌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再等待经历70年的风雨淘洗?假如是这样的话,希望在我们的下一个70年中,历史的真实素材能够被发掘和完整保存,而不是如已经过去的30年那样,往往是在做相反的事情。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是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缩影。踏上巴黎的街石,看着他完整的古都风貌,我们会感受到一些他们的历史观。

大量幸存于大革命和战火的古建筑群,却在和平时期被拆的片瓦不存,怎不叫巴黎人一想起来就痛心疾首呢?这让我想到了解放前的北平,那会为了北平的古建筑的存留,国共两党精诚一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战火下的北平和平解放,那会的毛主席也说过:“北平若能和平解放,善莫大焉。”可是,后来呢,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说拆哪就拆哪,建筑大师梁思成下跪祈求,才仅仅只保留了前门等极少数的原始古建筑,原来的那些古城墙,战火中尚未被损伤,却也在和平时期被拆掉,这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

不只是北京,全国各地多少优秀的古建筑,在和平时期,被拆、被毁,这与巴黎是多么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吧!

第四篇:时尚外衣下的沉重历史——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有感

时尚外衣下的沉重历史

——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有感

《带一本书去巴黎》,刚开始看到这个书名时,以为是一本充满小资情调的游记,心里颇有点不屑。翻开阅读时,才知道完全不是。林达带的这本书是雨果的《九三年》,一本讲述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著作。虽然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你觉得鸡蛋好吃就行,没必要认识那只生蛋的母鸡。话虽如此,我还是想了解一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有趣的是,原来作者不只一个人,“林达”这个名字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写的美国三部曲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他们因此被誉为是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带着这样的印象,我看完了这本书。

巴黎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是时尚之都,站在浪尖上引领时尚的潮流;是浪漫之都,充斥着香水与玫瑰的罗曼蒂克。今天,我们印象中的巴黎,就是如林达书中所说的,被冲刷掉百年尘垢后崭新洁白的巴黎圣母院外墙。而且,各种各样的现代艺术装饰着巴黎,几乎让人遗忘了她曾经的历史。就如人们慕名而去的卢浮宫,吸引大家的是她的珍贵的展品,而不是她作为王宫身份的历史。

林达叙述关于法国的历史,尽量用平和、不带个人主观感情的笔触去描述,但阅读的人,还是觉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在叙述中,林达经常提到“革命”这两个字,有时候还会简略提一下中国的“革命”,与法国的革命稍稍做一下对比。生长在一个革命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件沉重的事情,不是吗?

林达带着雨果的《九三年》去寻访历史。在他们看来,巴黎圣母院、凯旋门、西岱岛上的古老建筑、巴士底狱的残留墙砖、无名小巷里阴暗的雅各宾俱乐部遗址纪念牌,都仅仅是表面上的巴黎,他们还看到了这些古老建筑里面隐藏的血腥的争斗。这些文字使我很震撼,因为我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印象,是来自中学时代的历史教材,其中,寥寥几笔就把这漫长的血腥动荡的时代一带而过。大学时,出于对法国历史的兴趣,我阅读了《双城记》、《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作品,对法国这段时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拿破仑、罗伯特比尔、雅各宾派、断头台充斥着我的记忆。但这些都不及林达带给我的震撼。

虽然林达用平实的笔调向我们描绘了西岱岛的监狱、安布瓦斯的古堡前悬挂着的1200具新胡格诺教徒的尸体、卢瓦河的地牢和它的唯一幸存着的维永、巴士底狱,但是,历史事实的沉重却不因为这样而变得轻松。那段探寻自由、民主、人性的过程,在与非理性和暴力的抗争中变得深刻不可遗忘。看着书中所描述的法国大革命,想起千里之外,几百年后发生在中国的那场革命,历史的残酷是如此的相似。

革命,总是以暴力为手段,流血为代价,但是“时代的进步,是向着一个更人性的方向发展”(林达原话),所以有人不禁提出疑问:暴力革命,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就算是在文明的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探讨。因为暴力在今天,依然是一个威胁世界和平,社会安稳的因素。

监狱和地牢是那个时代暴力的帮凶。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所写的两所监狱,一个是卢瓦河的地牢,一个是巴士底狱。人们参观巴黎时,通常都会赞赏恢弘的城堡建筑群,却少有人去关注这个中世纪囚禁着自由的灰黑色的地牢吧。但林达看到了,地牢这作为城堡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最沉重、最触目惊心的一部分。就如雨果所说:“上面一层是地牢,下面一层是坟墓,这两层结构和当时社会的情形相似。”而大名鼎鼎的巴士底狱,里面监禁的

大多是宗教迫害、政治迫害的牺牲品,他们没有获得公平审判的权力,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刑期,看到这些不禁让我们想起《双城记》中被囚禁了18年的梅尼特医生。

或者我们可以说,暴力的背后,通常都是藏着一颗颗自私、缺乏宽容的心。他们急功近利,只想用疾风骤雨的方式,去取得自己想要的,包括名利、成就和所谓的“社会秩序”。如法国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如中国那场十年浩劫。那些将自己的权益建筑在普通大众的痛苦上的人,不正是一个缺乏谋划耐心的人吗?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可以为更多的人民谋取更好的福祉,但是他们却肆无忌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漠视普通大众的利益,并且粗暴回应他们的要求。

曾经有人设想,如果没有“哪管身后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或者有一个能够果敢推进变革的路易十六,是否就能及时地给民众的权益诉求找到必要的渠道呢?那么不同阶层的人群或许就能理智地坐下来,在彼此的沟通和妥协中,达成一致吧。或许,也因此,那么多人就不用陷入到命运无边轮回的噩梦中,也因此,卢浮宫或许可以在欧洲温和的阳光下更加熠熠生辉吧。但是历史却容不得假设。一轮一轮的悲剧好像排练好的一样轮番上场:前一轮的革命者总是成为后一轮革命者的障碍物而被送上断头台。所有的人都被分成两类:革命者和反革命者。在这种意识下,暴力穿着革命的外衣继续推进。

相对于美国的理性,法国革命是不幸的。但在今天,法国人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自由、平等、博爱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精神。如今,走在巴黎的街头上,除了欣赏作为时尚领头人的现代巴黎,也可以感受一下恢弘的古建筑下蕴含的法国历史意蕴。

生命科学学院 陈浩青

学号:200725025052011年5月24日

第五篇:带一本书去南京读后感2

品读《带一本书去南京》

北京、重庆、杭州、西安、南京……它们饱含着沧桑的历史。这些历史,被人们无数次论起,飘在人们的脑海里。可看完《带一本书去南京》,南京这个有灵魂的城市的历史,流在了我的血液里。

南京,一座别具风韵的城市。

一说起南京,最先让人想起的是“大萝卜”。对,南京城的男人就是“大萝卜”,他们既不是大男人,也不是小男人。他们做起事来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跟这座城市一样,笨拙中显露出豪迈,永远只是喜欢轻松,喜欢大男子主义。南京男人,总之就是粗中有细。

再次感悟南京,心中便留下了南京白话。南京话总被人叫成“南普话”,这当然不是普通话,这只是半严肃、半幽默的意思,外地人到南京游玩,总会认为南京话“蛮”。可南京人改不了。家中谈话说,以表亲切;与店家讨价还价用,以表友好。想当年20世纪之时,南京话与北京话的竞争最热烈,要不是一时出错,今天的北京调就要改姓南了。南京话,蛮中透出点亲切。

南京的历史长河悠久而又精彩。

“千里莺啼二月红,水郭山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总是被人称之为六朝古都,实际上有十次定都。仿佛当这片土地诞生时,就饱含了龙气。小国的虾兵蟹将想移除这片王气,却无能为力,唯独那眼中不容沙子的秦始皇,靠着人多,下令凿通长垄 ,

以消去南京王气,凿后流水贯金陵,始称“秦淮河”。

是啊,这让南京失去了“王气”,让后来在南京建都的皇帝几乎都活不长。

就说说这些人中不寻常的一位吧—朱元璋。朱元璋是南京的骄傲,不为他是从一个要饭的成为皇帝,而是因为他给后人留下了值得回忆的东西:不是古城墙、明故宫、明孝陵,也不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种子,而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梦。一介草莽英雄,拥有的不是一介村夫的莽撞,而是智者的头脑,休养生息,农民愿意开垦了,15年多了

1.8亿万亩良田:改旧换新,制度改头换面,变成了三司,国家安定,统一得到了进一步的统治。

怀旧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使人用现在的时光献给了走去的历史,这种本性也让我回眸过去,去看这本书中的一城烟雨一城风。

到南京去!去阅尽南京历史的沧桑,去感受南京民间的文化,去品尝南京胡同里的美味,去欣赏南京市井的繁华……是啊,是要“带一本书去南京”。

陈昊然

初一<7>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冬休值班人员注意事项下一篇:大学英语精读单词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