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认识音乐教学论文

2022-04-2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审美认识音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感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后期音乐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掌握良好的节奏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措施进行浅析。

审美认识音乐教学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新时期,国家对于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愈发重视,高职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培育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审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放松精神和心灵,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提升其注意力。目前,很多高职的音乐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文章对高职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促进高职音乐教学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我国的高职音乐教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音乐教学理论和实际不符合等情况,导致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的问题频繁出现。对此,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案,从而促使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一、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教学问题

第一,音乐教学缺乏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二是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而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又包含几个部分: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开展音乐表演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赏析。只有在教学当中完整地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被称作完整的音乐教学。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只是在进行基本的音乐欣赏教学,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缺少音乐教学实践,再加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没有得到提升,难以对当前的音乐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音乐教学总体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第二,音乐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师在设置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时,更加偏向于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音乐赏析,音乐赏析也只是片面注重完成本堂课的音乐认知目标,根本没有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三,音乐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音乐课本没有进行更新,音乐教学内容过于传统,缺乏新意,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没有积极地对音乐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不断提升的音乐审美,导致当代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音乐教学方式过于落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下:一是教师对本堂课所要学的音乐作品以及作者进行详细的介绍;二是组织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三是让学生讲解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属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没有新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枯燥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中抹杀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放弃对于音乐的创新,导致高职音乐教学课堂变成单一的音乐赏析课堂。

(二)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态度问题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属于小众专业,学习的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技术型专业。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老师对于学生的专业课往往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对于音乐和其他非专业课则要求不高。随着新时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压力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随之增加,只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上,从而忽略了音乐学习。学生心中也认为音乐教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重视专业课程,轻视音乐选修课的观念,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音乐学习是在浪费时间,选择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出现逃课、旷课的现象,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态度十分敷衍,导致高职音乐教学无法获得学生的高度配合以及全心投入,学生始终无法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

(三)高职院校自身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出现音乐教学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职院校本身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学校甚至忽视音乐教学,导致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置十分不合理。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学课程都是选修课,在课程的安排上,时间相对较少,教学目标没有办法完成,教学实践活动也无法开展。此外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与音乐教学相关的教学器材十分匮乏,教师无法为学生实际演示,音乐课程教材、教学软件及设施也不够完善,导致音乐教学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需要教师一个人负责乐器展示和音乐课程教学,缺少音乐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无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高职院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学,需要提高音乐教育的地位,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明确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性质和定位,高职院校需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让音乐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和提升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计划安排当中,管理层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思维,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当中积极作为,建立和完善高职音乐教学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协调专业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专业教学与音乐教学共同发展,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更加注重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组织音乐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学生的音乐比赛和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天赋的平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学习并不是无用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当中,促进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完善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设备

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对音乐教学课程的安排一定要做到合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音乐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不再仅仅重视专业课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完成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不再成为只会学习理论知识的书呆子。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生活,通过音乐放松心情、表达情绪、释放压力,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加积极主动,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明确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音乐教学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职院校还需要对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给音乐教师配备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多的音乐器材,方便音乐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实践自己所学音乐知识的机会,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三)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和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有效地丰富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形式,创建更加多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与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学习,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组织歌唱活动,让学生自由地选取演唱歌曲,让学生的音乐天赋得到展现、演唱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新形势下,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出现了许多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教授古板的歌曲,还需要丰富和创新自己的音乐教学内容,让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广泛、新颖。例如,教师可以对流行的电视剧歌曲、综艺节目歌曲等进行分析和鉴赏,引发学生关注和认同。在音乐教学中,也可以使用一些较为新奇的乐器进行演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带给人的愉悦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熟练地运用教学设备,采用投影设备播放歌曲、MV,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结语

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和音乐教师以及学生高度重视。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教学改革中深入研究,积极作为,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实现更高质量的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谭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J].黄河之声,2019(12):109.

[2]刘红凤.刍议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方法[J].家庭生活指南,2019(7):202.

[3]馬二红.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艺术品鉴,2019(15):135-136.

[4]周丽萍.略论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参花(下),2019(5):144.

作者单位: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作者:祝玲

审美认识音乐教学论文 篇2: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措施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感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后期音乐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掌握良好的节奏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以及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节奏感 培养措施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为重点内容,从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出发,制定科学、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1 音乐节奏感概述

节奏具有引导人们进入韵律活动的作用,给人带来自由、舒适的感觉,从而使人从紧张的状态中得到缓解。音乐节奏感通常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在没有节奏组合声音中个体能够自主的对其声音进行组合,形成节奏。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即音乐本身就呈现出一种节奏,个体要通过个人的感觉来体会节奏,从而对声音的力度、长短等进行辨别。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性

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音乐教学的开展需要从培养节奏感着手,由于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关注和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文章本部分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阐述。

2.1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处于初期,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缺乏生活阅历。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着较强的想象力,从而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避免使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保证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节奏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获得一定的乐感,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判断能力。

2.2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相比较于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难在体会到音乐当中的情感,只是跟随着音乐的律动来做出反应,缺乏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若音乐教师在课堂授课教学中并未关注和重视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只能够依照自身对音乐的盲目感受进行学习,不仅难以感受和体会到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也难以掌握相应的音乐相关知识。而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熟悉音乐的基调,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2.3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歌词、节奏以及旋律是音乐的重要部分,通过三者的有效结合进而形成了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节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的演唱要通过节奏发出的声音。而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不仅能够有助于了解歌曲的基调,同时能够对帮助进一步掌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此外,音乐能够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因此音乐节奏感教学能够对学生有着熏陶的作用,疏导学生的心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独立性较强,儿童在学习音乐知识前缺乏较为扎实的音乐基础,但是儿童的学习和探究欲望较强,其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从基本内容着手,教学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进而培养儿童良好的节奏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挖掘儿童的潜能,提高音乐素养,保证教学质量。

3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现状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小学阶段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节奏感培养教学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足,且存在着多方面客观因素阻碍着学生节奏感培养教学的开展,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本部分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阐述。

3.1 对学生节奏感培养不够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对音乐教育逐渐重视起来,进一步优化音乐教学模式。然而,我国教育受到应试的影响,同时音乐教育发展较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包括家庭和学校忽视了音乐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等文化科目上,此外,音乐课程只停留在简单的唱歌,对乐理、乐感等方面的教学涉及较少。小学音乐课程数量较少,课程时间不足,导致小学音乐教师难以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同时,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也更多的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或是单一地要求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并未对音乐节奏感进行教学。学生、教師、学校、家长等众多群体对于学生节奏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是学生音乐节奏感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3.2 音乐节奏感教学条件落后

根据我国当前小学阶段实际情况,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不是出身于音乐专业,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甚至有部分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理论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从而不利于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此外,我国诸多小学内部音乐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没有和教学相匹配的乐器,教学质量低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音乐教学条件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与水平的基础条件与因素之一,一旦教师本身专业素养能力不足的同时面临着教学条件落后的情况,就会严重阻碍到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3.3 音乐节奏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不能仅仅向学生灌注理论知识,要从音乐的本身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乐感。但是目前音乐节奏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和实际相结合,没有充分发挥先进教学工具的作用,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单一传统的音乐节奏感教学方式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降低,打击学生节奏感培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降低了节奏感培养的效果。音乐节奏感教学方式与手段较为单一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当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客观条件不断创新和应用多元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节奏感培养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节奏感培养的效果。

4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措施

上文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这些不足与问题来自于多个方面,且均会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带来消极与不利的影响,只有根据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地培养措施,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4.1 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要将教学和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音乐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提高学生接受音乐知识的水平。小学阶段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小学生智力发展不够成熟,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够深,使得学生很难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有着较全面的理解,因此若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时仅仅只通过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开展教学或是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学生往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节奏感。同时,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较为缺乏,对音乐教学兴趣不高,导致音乐教学效率不高,教师教学开展面临着较多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验证,增强了对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小鼓响咚咚时,可以使用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播放关于敲鼓的视频,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到鼓声,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着鼓声摆动自己的身体,从而使得学生的节奏感得到锻炼,进一步理解了音乐的律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开展竞赛,让学生跟随着鼓声进行摆动,哪一组跟得上节奏就获胜,进而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然而,教师在选择生活实例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选择学生常见并感兴趣的例子,从而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音乐也会有更深的理解,防止因生活实例选择不合理,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阻碍了小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4.2 利用乐器优化教学,提高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要充分的意识到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虽然理论知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节奏感也很重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节奏练习。通过使用乐器来进行节奏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乐器有了基本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此外,由于乐器本身的特殊乐感能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到节奏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描述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人体验,就会造成学生对节奏理解比较浅,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打击乐器音乐伴奏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节奏使得学生的体验感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很难对音乐有较深的理解。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枯燥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而使用乐器讲解节奏感,使得学生能够对节奏感有着更深的体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简单的音乐片段,鼓励学生使用乐器击打乐器,进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音乐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乐器使用习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向学生适当的讲解乐理知识,要协调好练习和知识的讲解,提高教学效率。

4.3 节奏训练强化教学,促进学生节奏感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进入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得教学更加便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音乐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教师要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上向学生播放一些有着较强节奏感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的感受音乐中的韵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除此之外,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保证了教学效率。例如,在开展我国国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演唱版本,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演唱版本自我感悟,体验其中的区别,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表达自己对节奏感的分析,从而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发展。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小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不够,出现对节奏感把握不准确的现象较为正常,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及时的给与学生鼓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4.4 引用肢体语言,丰富儿童的体验

人们通过肢体语言能够表达自身的思想,有效的将自身的情感进行传递,此外,肢体语言可以对音乐节奏进行表达,即使儿童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能够对肢体语言有着很好的理解。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肢体语言的方式,促进儿童对音乐更好的理解,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音乐节奏,使得儿童进一步把握节奏感,促进幼儿节奏感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小足球赛》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多次展示歌曲,鼓励学生进行学唱,使得学生能够对歌曲的旋律更加熟悉,进一步感受歌词的含义。随后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变化来进行节奏训练,并使用肢体语言,体会歌曲节奏并使用点头、拍腿等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节奏。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节奏感较强的歌曲,进一步使儿童感受音乐节奏,并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充分的表达。通过该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儿童的听力,促进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4.5 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儿童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儿童有着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同时其控制力和专注能力较差。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避免出现课堂走神的现象,阻碍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了教学形式,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儿童的音乐节奏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為儿童准备游戏教具,包括筷子、盒子等,也可以将教室的物品作为教具,儿童自主的选择工具,并自由的进行组合,随后播放音乐,儿童使用自己选择的工具击打出节奏进行伴奏。音乐教师也可以引导儿童演唱节奏感较强的歌曲,并使用教具进行伴奏,从而提高儿童的节奏感,使得儿童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儿童在游戏中节奏感逐渐得到了提升,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促进儿童的发展。

5 结语

简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儿童节奏感的培养,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从而主动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此外,可以展开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儿童节奏感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养,保证儿童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蒋珊.非洲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如何运用非洲鼓与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节奏感[J].黄河之声,2020(10):112-113+115.

[2] 张惠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20(01):199-200.

[3] 张小磊.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J].北方音乐,2019,39(24):178-179.

作者:黄力新 熊英超

审美认识音乐教学论文 篇3:

浅谈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摘 要:情感是人类体会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对人的认知、心态、人格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对音乐情感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促进学生运用音乐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本文在阐述高校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音乐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情感;教学

1 高校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意义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之一,在人类心理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对于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教学与情感培养是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的,有效和合理的情感教学会给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态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教育枢纽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正面临着知识转型期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而情感教学不但能够指引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失败,同时,能够使学生在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中,经得起成功与失败的考验,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情绪乐观积极、性格开朗等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品德完善的重要条件,而情感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此外,音乐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审美性、情感性,实现人对自身的完美塑造。音乐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它以音乐自身所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的深厚的精神内涵。而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仅仅用纯技能知识性培养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做法,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和畏惧情绪。事实上,高校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以及知识结构等各方面日益成熟。因此,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产生情感呼应,兴趣得到提升,他们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也不断在积累,他们认识音乐、评价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同时,在高校中实施情感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学习不同音乐作品中不同的音乐情感,感受不同音乐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思想得到净化,从而是大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发展自身的个性与人格。此外,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音乐作者的一种情感寄托,因此在高校中实施音乐情感教育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等各方面更早的成熟、独立。音乐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各种感情,进而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与斗志。因此,在高校中实施音乐情感教学,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很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1]

2 高校音乐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音乐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音乐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合理不仅仅是高校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整个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不合理的音乐课程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了高校音乐情感教学的质量。音乐课程的设置主要还是依据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高校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现今时代,我国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还是不完善,音乐情感教学的音乐作品受到了限制,学习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只是依据课程要求及教学目标设定,而不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不是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要来设定的。此外,许多高校仅仅是将音乐课程设置为一门选修课,这种现象在现今高校比较普遍,学校对音乐情感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对音乐情感学习的忽视。众所周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必须课。因此,音乐课程及其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音乐情感教学的实施。

2.2 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单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限制了高校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现阶段,高校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音乐情感教学而言,这些方法手段显得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主体,学生所学习的基本都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教师没有涉及的知识,学生就无法学得。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老师对音乐作品的简单介绍,并分析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及创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的理解与掌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欣赏与体验得出自己对作品情感的理解,再加上教师对音乐情感教学的缺失,使得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学习更是很少。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并且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与欣赏能力。

2.3 音乐教学中缺乏实践创作

高校的音乐教学中,都存在重知识轻实践与重技巧轻体验的问题。教学以教授音乐技巧与音乐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对于音乐情感的欣赏与体验的教学往往都不是教学的重点,这使得高校无法有效的实施音乐情感教学。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夸大音乐理论与音乐技巧的作用,而向学生灌输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音乐教学中明显缺乏实践性的创作,而这个问题直接使得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情感教学陷入了较大的困境。因此,在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良好发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学习显得明显不足。而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创作是检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机会,它不仅能切实的培养学生各种音乐能力,而且能大大的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掌握,所以缺乏实践创作影响了音乐情感的教学。

2.4 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音乐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情感教学的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高校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音乐视野以及对多元化音乐类型的掌握情况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情感素养等的关键。音乐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音乐的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的培养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在现阶段,高校在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点如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学校仅仅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虽然这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但是在现阶段的这种教学环境与方式下,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音乐教师不仅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其业务水平显得不是很高,而且其教学理念观念也显得相对落后,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其综合素质不高,这成了高校实施情感教学的瓶颈。[2]

3 高校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建议

3.1 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艺术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生活化,音乐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体验、鉴赏、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将课程中做学到的这些能力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起到提升学生日常生活品质的作用。因而要较好地达到这一理念并且有效的实施音乐情感教学,就必须将课堂中所涉及的音乐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情感,进而通过学习、体会掌握相关鉴赏、审美等能力。同时,还应该合理的设置音乐课程,学校要重视起对学生音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尽量把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让学生在态度上就重视对音乐的学习及对音乐情感的培养。此外,还可以灵活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充实学生音乐课堂的内容。

3.2 重视音乐欣赏与体验

高校在实施音乐情感教学时,应该注重对音乐的欣赏与体验,音乐课程应该重视音乐的聆听教导。对于普通高校而言,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认知的同时,丰富学生内在的生活,进而使学生能在内心情感混乱的状态下依然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行。因此,对一般的高校而言,实施音乐情感体验才是教学最首要的问题。而实施音乐体验就要求音乐教师要通过音乐欣赏与音乐体验等手段使理性的情感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进而使学生能够对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及相关行为准则进行思辨、选择、反思,进而培养学生认同、欣赏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在实际中丰富音乐情感教学的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与体验,并且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接受。

3.3 加强学生创作能力的教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写作与阅读是对思考的一种体验,而创作则可以说成是对内在情感的一种体验。只有有了对情感深刻的体验,才能够更透彻的明白、体会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创作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或者他人的作品有效的帮助自己理清情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了对作品情感的深刻理解。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各种真实的内在情感储存下来,然后通过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去检视或者批判自己的情感,最后达到提升情感的目的。加强对学生创作能力的教导,是高校有效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途径之一。此外,还可以通过欣赏、分析他人创作的作品来检视自己内心的情感空白与缺失,进而去获得或改善自己所缺失的情感,使其变得更美好。同时,应该尽量使学生多进行音乐实践,通过实际的参与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与同学的不断探讨,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观念的价值以及音乐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促进学生的实际音乐实践,是提高音乐情感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4 拓展教师音乐视野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课堂已经不再沿袭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现今的音乐教学课堂上,老师只是将其过去所学的知识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高校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过往所学的东西,教师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才能在教学中较好地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现今的音乐类型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也必须接受多元化的音乐类型。这样,在进行音乐情感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与需求,灵活运用教材以外音乐来促进音乐情感的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更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与学习。[3]

4 结论

高校音乐的教学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而对音乐情感的教学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高校必须实施音乐情感教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充分了解音乐情感教学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分析音乐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不断地完善高校音乐情感教学,要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重视音乐欣赏与体验,同时加强学生创作能力的教导,并拓展教师音乐视野来促进高校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锦.浅析普通高校音乐情感教学[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01).

[2] 任晓琳.音乐情感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发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3).

[3] 谢建洲.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3(02).

作者简介:罗庆云(1979—),女,湖南岳阳人,乐学硕士,长沙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及声乐教学。

作者:罗庆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话教学优势探析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创业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