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探讨

2022-09-11

作为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现代化智能工具,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须掌握并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显然已经成为其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带来了不良影响。

1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 材内容陈旧 ,缺乏应有的 “实践性 ”特点

作为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教材为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提供了基本载体,但是,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属于改版后的本科教材,教材未能充分突出高职院校所要求的“实践性特征。教材内容陈旧,多数还未进行更新,学习内容依旧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Office“老三篇”。

1.2 实验室教学环境有待完善

为了培育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训练。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为了适应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这一特征,应每年从财务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专门负责加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教学环境。

1.3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近年来,随着扩招力度的加大,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显著滑坡。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由于不同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高职院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4 教 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即理论+实践。教师仅仅关注Windows操作、文档编辑、表格制作等教学内容,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

2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对策

2.1 科 学选择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面向的是高职院校的所有学生,在选择教材时,必须兼顾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需求,其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教育,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是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选择教材时应做到如下几点:(1)语言清晰明了、概念准确易懂;(2) 教材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基础知识, 还包括实践技能;(3)教材应采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所编写的理论知识型内容应通过简明叙述的方式,同时,注重知识深度与广度,辅以图像等直观、易懂的形式,以便学生掌握所编写的操作型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的方式,明确操作思路和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操作训练;(4)教材的内容应和最新技术相同步,以防学生所学内容落伍,部分章节中应介绍最新IT内容 ,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需求。

2.2 加强实验室教学环境的建设

为了培养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必须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教学环境, 使师生能够随时获取课堂所需内容和信息;还需提供稳定、高效的教学平台,利用这一平台便于师生交流。加强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工作,确保所配备的软硬件设备支持课程软件。同时,应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为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用机环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学习,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3 从学生特点出发 ,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间计算机水平及思维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设计,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完成自身认知水平的重构。可以将教学过程分成两大层次,一是基础层次,二是提高层次,例如Excel教学中,基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Excel表格基本知识与技能, 可以自学软件, 并完成知识迁移; 提高层次则要求学生实现基础层次目标后,可以综合、有效地运用所学各项技能,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教师在布置课堂及课后作业时,可将其分为必做与选做两种,前者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 选做则要求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完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

2.4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应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1)项目教学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项目,由学生独立进行学习行为的组织和安排,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困难,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兴趣,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讨论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以小组为单元开展积极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质疑和启发,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相应的章节,在教学前提出本章节的重点问题,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通过讨论熟悉知识,掌握教学内容;(3)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为基础,提出教育情境,不设特定解决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充当设计者、激励者等角色,鼓励大家开展讨论,当教学内容进行到某一阶段,教师应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案例,其中包含解决案例所需的知识点、操作步骤等,并穿插重难点知识点及操作技巧,将独立的知识点相互串连,使学生逐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结构具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3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已开展了多年,但在教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面均存在诸多有待改善之处,在日后教学工作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求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如何使高职学生具备完整、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是摆在高职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教学方式的对策,以逐步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原则分析下一篇:论高职高专教学方法于教学手段上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