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戏曲舞蹈中探索中国古典舞

2023-02-23

华夏文明古国——中国, 她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孕育着中国独特的文化。在这个大的传统文化下, 又滋生了很多具有中国式的艺术文化, 如中国的戏曲、武术、舞蹈等等。在我们这么丰富的文化国度里, 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文化呢, 这是我们每个从事各种领域的工作者一起努力的方向。

目前, 在当代中国的舞蹈发展中, 中国古典舞存在着一种迷失发展方向的局面。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界前辈在50年代提出的一门新的课题, 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 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形式, 形成的一种舞种。那么中国的古典舞在古代时期真的是以这种艺术形式存在的吗?我们还有待考究, 因此,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戏曲中, 寻找答案。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一条血脉, 又是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人生精神的存在形式。它以实际人生活动的戏剧形态, 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许多历史文化特征。它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它并不“早熟”, 但它却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正因为它具有古老性, 所以, 我想从中来探索中国古典舞的身影。

戏曲始终趋于融合, 趋于歌、舞、剧三者的综合, 戏曲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为了能把五光十色的人间生活都铺展于小小的舞台, 也为了使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能在观看戏曲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娱乐。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份中都充分发展, 相互兼容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宋、元以后勃勃兴起的戏曲艺术, 是在继承、融合前代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汉魏六朝再抵百戏的精湛技艺, 隋唐音乐舞蹈的高度成就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素材, 准备了戏曲艺术的各种构件, 舞蹈正是这些构件中的重要构件之一, 从名人姚旅在《露书》中指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也。近世歌舞, 道绝直云戏剧耳”。可见古人已深知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 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中国戏曲当中的戏曲舞蹈隐藏着中国古典舞蹈的身影。如:“云手”、“小五花”、“虎跳”、“前桥”、“翻”等技巧, 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中依然存在于戏曲和中国舞蹈中。这些戏曲舞蹈的动作存在, 说明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形态也是可见而知的。

首先,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依附社会的发展, 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很鲜明的时间性, 我国的舞蹈在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 在远古的商朝中国就有乐和舞的存在了。到了周朝, 就可以根据详细记载看到所谓“大武之乐”的一种舞蹈, 它的一招一式都很清楚。而且还有故事性。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具有着装含故事性的舞蹈, 那么中国舞蹈的发展方向已经明显出现有扮饰人物来表现故事情节的可能了。从秦、汉作为中国戏曲早期渊源起, 经历汉代“百戏”、唐代“参军戏”至宋代“南戏”、元代“杂剧”。随着历史的前进, 也有史实证明戏曲中的确保存了丰富的传统舞蹈。

戏曲舞蹈保留了古代一些传统的舞蹈, 例如袖舞。袖舞的动作不但形象优美, 而且能鲜明地表达各种不同的感情, 盛行于南朝及隋唐各代的“白伫舞”就是以舞袖为主, 而戏曲舞蹈演员所用的长袖, 就不仅是善舞美姿, 更主要的是运用到刻画人物上去, 这是戏曲在继承传统舞蹈上的重要发展, 现如今我们正在发展的古典舞也正是延续了戏曲舞蹈中的这部分特色。因此我认为戏曲中的舞蹈与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古典舞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说, 在戏曲《白蛇传》中, 为了表现扩大了白素贞所倚重的水族群体, 以水族与众神将的对峙烘托白素贞争斗的艰苦, 这种为塑造人物而强化场面的处理, 更令人感受到白素贞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奋力战胜邪恶的不屈精神。

现回头来看, 我国的传统舞蹈, 多半是载歌载舞的, 它本身就具备了表现戏剧情节的因素, 从这些迹象来看, 反映出来的是中国传统舞蹈已经逐渐融入到中国戏曲的表演动作上了。中国戏曲一直延用至今的戏曲舞蹈, 也说明是中国传统舞的一种分支, 也可以代表我们中国古典舞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上世纪中期, 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宝莲灯》、《小刀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舞蹈界认为这几个代表作的风格就代表中国古典舞的风格, 但是我们不能让她原封不动, 不去发展她, 那么她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如果中国古典舞最终发展成现代舞、芭蕾舞那么就没有发展的意义了, 因为不管怎么发展, 都不应丢失自己的风格。近几年, 有一部作品《扇舞丹青》, 真是让舞蹈界为之振憾, 她已经能代表古典舞发展的发展的产物了, 她建立了一种中国人的言说方式, 这种方式把中国古典舞向前推了一大步。再比如《爱莲说》这部作品, 也是古典舞当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作品。它运用莲花的形象来表现中国传统女性“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的品格的美。通过舞蹈把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美”, 还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种文化就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

现在我们的古典舞大都在高难技术上发展, 形成了一种接近杂技式的技术训练, 戴爱莲曾经说过, 杂技舞蹈化是一种进步, 而舞蹈杂技化则是一个退步, 她降低了舞蹈的审美功能。如果中国古典舞真朝这个方向发展, 那简直太悲哀了。我认为中国古典舞可以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 大胆的进行挖掘和尝试。

当然中国古代的舞蹈发展是很辉煌的, 但这种艺术的原始形态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那么如何去发展中国古典舞, 并且为之寻找一条真正与历史相符的发展道路呢?我认为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戏曲中是可以琢磨出一条道路来, 这似乎比当前的一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面貌更能接近中国古代的舞。

可以说这条路走起来是很艰难的, 这需要我们大批的舞蹈家、舞蹈工作者在为古典舞打造一条新的理论道路的同时, 还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 最终使我国的古典舞真正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 更为贴近中国舞蹈历史的, 让她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并且把她的生命一直延续下去……

摘要:中国戏曲是一个值得我们珍惜的文化遗产,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产物。因为她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武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武术和舞蹈中蕴含了大量的舞蹈动作, 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韵律优美的戏曲舞蹈。而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界前辈在50年代研究总结创新出的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舞蹈学派, 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 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形式, 形成的一种舞种。既然戏曲中蕴含着舞蹈, 古典舞蹈中又融合了戏曲, 那么, 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渊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

参考文献

[1] 门岿.戏曲文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克芬.中华舞蹈图史[M].文津出版社.

[3]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

[4] 刘芹.中国古代舞蹈[M].商务印书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预算、政府会计与财政资金绩效——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视角下一篇:云计算环境下隐私保护的现状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