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论文

2022-04-1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

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论文 篇1:

多模态教学下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选择与使用

摘 要:多模态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反射,活跃课堂气氛,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本文在多模态教学下,讨论如何在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选择与使用上遵循“忠于原著,旨在创新”的原则,帮助师生克服学习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难关。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原则

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法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多模态的教学方法。20世纪末期,国外教育组织New London Group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认为借助视频,图片,声音等不同符号的多种途径,实现特殊语境下知识的传递。语言的习得得益于外界信息和意义的氛围,多模态的文本内容呈现会刺激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家作品,启发学生领会文学知识,但这对普通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多模态教学的语篇范本——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得到了重视,虽然这并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但只要教师把握选材和使用的尺寸,坚持“忠于原作,旨在创新”的原则,最终能够提高鉴赏水平和扩大文化视野。

一、选择影视作品的原则上

一般来说,影视作品改编有三种:“强调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细节开放改编而整体框架风格与原著一致的框架式改编,以及以原著为素材、放开手脚大胆创造的自由式改编”。作为多模块教学形式的影视欣赏,直观有力地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关系变成立体的画面,在导入部分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传统观念上,教师往往优先原汁原味的教学材料,舍弃后期改动较大的影片。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贴合原作的影视作品理应受到重视,但笔者认为,另外两种素材也是具有可用性的。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成熟独立的人格,可以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接触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其中语言文明、发音地道纯正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都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如果影视作品中出现不合适的内容,教师可选择利于课程的部分视频,布置阅读文学著作与影视作品对比的作业,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论文,影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差异和创新,加深学生对原著的印象,结合时代特征,发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

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等文学名著,已拍摄过多年代、多版本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多的改变,教师可直接推介给学生观看。再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从首次电影版的《无头骑士》(1992),迪士尼动画版本(1958),到影片《睡谷》(1999),再到美剧《断头谷》系列,改动巨大,和原作毫无关联,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参考相关论文,比如《评小说<睡谷的传说>与电影<断头谷>》,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故事情节上有一些改编,但与时俱进地再现了欧文原作的特点,给学生以启迪。

二、使用影视作品的方式上

大多数学生在英美文学选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晦涩难懂的生词,冗长的句子和篇幅,复杂的人物关系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而影视作品营造出的多模态语篇,精彩的台词对白,演员生动的表演,将这些都浓缩在镜头前,尤其是忠于原作的作品,全面地描绘出原书的精要,学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把握经典选段,又能掌握整本书的线索概要。很多学生还会不满足于影片,想要阅读原文,一探究竟。因此传统的文学课会组织学生观赏完整的影片,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不能过多的使用。教师可采用影视作品中的静态图片,在PPT中简单的说明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介绍作品,明确主题任务,可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完成设置的各项任务,理解名著内容的练习,还可进行角色扮演、台词配音和戏剧表演等课外活动。

另外教师选定或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片段等多模态形式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当堂观看全部影片耗时的问题;还可剪辑简短的视频、音频片段,在授课中或课外在线平台播放。邀请爱好或擅长多媒体技术的学生,按照布置的任务单自愿地帮助制作或拍摄视频。其中忠于原作风格的可用来做课堂教学材料,旨在创新的则可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范本,供学生交流互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有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阅读英美文学名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英美文化的精华。传统的教学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作品的过程变得枯燥难懂。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选读片段偷工减料,十分被动,甚至只为考试范围做准备。结合现状,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改编或翻拍后,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单一教学模式,起到了引导、辅助和深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钫.论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5):63-66,76.

[2]刘丹.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3]张会萍.英美原版电影与网络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05-306.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奥利匹克学院)

作者:程晗

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论文 篇2:

论影视作品对名著的改编

摘 要:通过对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的探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条件都不断发展的今天,那些曾经的名著经典在近些年来为什么被越来越多地搬上荧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股改编热潮?而那些经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市场利益驱动的今天,又是否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是否可以真正体现出其所欲表现的艺术价值,对我国今后的电影电视事业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影视作品;名著;改编

当你打开电视机观看影视剧作品的时候,不知你会否发觉有越来越多题材迥异、类型多样的影视剧作竞相搬上荧屏,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一方面使广大电视观众有了更多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满足着不同层面受众的审美需求。如若你再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它们大都出身于“名家”。像《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同名小说改编,《阿Q正传》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雷雨》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边城》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红高粱》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半生缘》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等等。

一、名著“改编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市场因素

按理说,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条件都不断前进的今天,影视作品的创作也应是不断发掘潜力、推陈出新的,然而,近些年来一些曾经的名著名篇却被越来越多地搬上荧屏,成为导演和编剧们争相改编的新宠。且不说有多少部名家名作已被改编成影视剧作,也不说这些被改编的作品的成与败,单就这一现象便足以令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股名著改编的热潮?

文学界和影视界的专家学者存在不同意见。执导电视剧《啼笑姻缘》的著名导演黄蜀芹认为,名著相继被搬上荧屏,说明名著有其独特的魅力。电视剧比文学、电影等艺术形式更容易使名著得到传播,也可以使名著更好地传承下去。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尖锐地指出,名著改编之所以会成为一股热潮,是因为目前缺少优秀的原创作品。编剧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名著,恰恰说明当下文艺工作者进取心的丧失和创造力的贫乏。另外,汪教授指出,人们热衷于与现实生活差异较大的名著,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上的“陌生感”,这也是名著以多种样式被不断演绎的原因之一。中山大学中文系黄伟宗教授则认为,改编之风盛行,是影视作品市场需要越来越大的结果。根据最近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受经济利益驱动”(67.2%的观众提及)和“跟风”(51%的观众提及)是近年来出现“经典著作改编热”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程度与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一些美的事物的欣赏水平也有所要求,这便无形当中给改编者增加了压力,因为一部由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作,要想既要“叫好”,又要“叫座”实在是令创作者们最头疼的事情。作为改编者无论从对原著的选择,到改编的方式、方法,甚至包括是否忠实于原著作品,他都不可能脱离市场经济这一轨道而独行,毕竟,满足广大受众的审美口味,迎合市场利益需求是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改编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简单说,倘若没有了票房,又何谈盈利呢?

(二)受众因素

近日,在某网站上就有一道关于“衡量名著改编成功的标志是什么”的多选题,其中,70%的人认为衡量名著改编的标志是观众满意度高;55.2%的人则认为是忠实于原著的程度高;49.8%的人认为是收视率高;仅有5.4%的人认为名著改编只要能为观众提供娱乐就可以了;同样只有3.4%的人认为这类作品只要跟着收视效果走,保证收回投资就可以了。

由此看来,这种名著改编热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大众文化日益勃兴的背景下,在改编时选择适合的媒介并适应大众的需要就成了改编者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而穿越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一系列古典小说名著,民众认知程度高,为人耳熟能详,在当代社会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这种经典名著改编热的现象也是当今影视作品市场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与其让舞台和荧屏被胡编滥造的戏说剧、言情剧给占领,还不如多一些名著改编的剧目,至少名著的文学价值还能使改编后作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

二、名著改编及改编的关键

多少年来,“忠实于原著”一直是改编的基本原则,同时,它又是改编的一种实践。比如,英国的电影改编者,常常把是否“忠实于原著”作为衡量改编成败的尺子。改编莎士比亚的作品,历来有人主张神圣不可侵犯。著名编剧兼制片人麦克·比克特改编《仲夏夜之梦》时场景的安排、语言的节拍、诗句的速度,几乎一切保持原样,全剧只删去在舞台上可行,而在影片里显得重复的几句台词。法国导演布莱松改编《乡村牧师的日记》时,更是把“忠于原著”的原则推向了极致。他决定逐字逐句完全忠实于贝尔纳的小说,以画外音作为讲故事的主要手段,让牧师在写日记的时候以画外音的形式把内容读给观众听。巴赞对于布莱松的这一改编方法是十分赞赏的。

在我国,夏衍的改编理论对改编者有重大影响。他主张“忠实于原著”,主张“不伤害原作的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但他同时又提出改编“必须在某些带有关键性的问题上做一些必要的修改,也就是所谓必要的革新”。他改编《祝福》、《林家铺子》就是本着这一原则进行的。说到对鲁迅小说《祝福》的改编,他甚至显得小心翼翼,“稍加一点也是战战兢兢的”,而说到对《林家铺子》的改编,则不讳言“对林老板这个人物也有点小的改动”。对这点“小的改动”他是这样辩护的:为什么改编鲁迅就一定战战兢兢,改编茅盾就可以理直气壮?我想这个由夏衍表现出来的矛盾行为,恰恰暴露了所谓“忠实原著”的虚伪性。不是所有原著都应该被忠实的,应该被忠实的,只有那些被我们视为经典,戴着神圣光环的作品,可见,忠实原著也并不是一个客观标准,忠实的程度是要视原著在我们心中的神圣地位而定的。拿鲁迅和茅盾相比,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鲁迅当然更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前一阵子由李少红执导的《橘子红了》,把一本4万字的小说改成了25集长篇电视剧,随着电视剧《橘子红了》的播出,很快使一些人大为不满,因为这是一部4万字的自述式作品,要把它拉长25集,改编者需要增加许多东西,不可能完全忠实原著,甚至完全不能忠实原著。按照这些忠实论者的逻辑,不忠实原著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在这方面《橘子红了》受到太多的指责。同样,电视剧《我这一辈子》播出后的反响,相对《橘子红了》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对改编后作品的意见很快就在媒体上反映出来。有人认为这部电视剧“顶多半个老舍”;有人批评该剧“不过打着老舍的幌子”。一些评判意见中,老舍之子舒乙的意见最具代表性。最初,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我这一辈子》,只是说在所有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中最令人满意的是《四世同堂》,因为它绝对忠实原著。实际上,他在这里已经暗示了对《我这一辈子》的不满,其原因显然是《我这一辈子》没有忠实于原著。因此,这种脱离原著的改编,要特别小心,艺术形式可以改,但必须非常忠实于原著。其实,通过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不大容易讨好的。任何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要避免观众拿原作和新作做比较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有一本名著高高的悬挂在我们头顶。在那些捍卫传统的人看来,经典名著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是不容置疑的。

当然,“忠实于原著”的提法并不意味着限制改编者应有的创作自由。忠实不是亦步亦趋地完全照搬,它同样需要大胆的虚构、独特的发现和不拘一格的风格。说到这里便不能不提及,在“第五代”导演中,张艺谋和他的电影。张艺谋步入影坛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争论正酣之际,当陈凯歌等人要尝试摆脱文学的时候,张艺谋一直坚信电影应与文学保持密切的关系,他强调电影“离不开文学这根拐杖”,并坦言自己“离不开小说”,由他所导演的成功之作都是根据当代作家的优秀小说改编而成的。从他改编的第一部处女作《红高粱》开始,张艺谋就不是个“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者,他不仅要把小说拍成电影,更要把它们拍成“张艺谋电影”。为了使他的影片极富视觉冲击力,强烈地表现那种源自生命深处的感性精神,张艺谋对原著的情节结构做了很大的“手术”。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按照原著的叙事重心拍下去,很可能拍成了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那么就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电影《红高粱》了,对于这部电影,我所要表达的方式就是要像小说那样“唱一支生命的赞歌”。

所以说评价改编是否成功的核心尺度不应是忠实原著的程度,而应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与原著有关联又有别于原著的新作品,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原著精神,吃透原作,熟悉作品表现的时代风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脱离了对小说本身的理解,改编只是对原作的一种模仿和克隆,那它还如何吸引众多艺术人才为它奉献毕生的艺术才华?我想,这无论是对于观众还是对于原作来说都是一种亵渎。因此,所有改编或多或少总要对原著有所改变并作出新的解释。舒乙所谓“必须非常忠实于原著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俗话说,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这句话来形容名著改编,我觉得最恰如其分。

三、我国由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发展现状

近一段时间,由名著改编的现实题材的影视剧目,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情瞩目,唤起了许多共和国同龄人的怀旧情怀,也引起广大青少年观众的浓厚兴趣。这部分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作涉及社会生活领域广泛,主题多样深刻,类型丰富而不乏创新。例如:表现农村现实题材作品《插树岭》、《圣水湖畔》、《都市外乡人》;表现工业和改革题材的作品《大工匠》、《铁色高原》;还有就是表现革命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历史的天空》、《亮剑》、《暗算》等等。这些作品的涌现,说明我国影视剧创作在审美形式方面日趋成熟,通过一些新事物、新人物、新思想的变化,给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激情和灵感,配合好的制作班底,利用自身的地域文化优势,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战略相结合,创造出一大批优秀国产影视剧。这也预示了我国影视剧创作在审美形式上自觉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让主流价值观在好看的形式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将成为我国影视剧创作和市场运作过程中一个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电影与文学改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作者:孙志远

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论文 篇3:

互利与互动

【摘要】目前根据现代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影响与普及较为明显,合理而适时的利用影视作品的服务于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使两者互利互动,是提高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文学经典影视作品互利 互动 文学素养的提高

高校教育的改革,其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改革。把教学改革确立为高校整体改革的核心环节,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高校管理观念和发展观念。针对人文社科类学生的教学改革,早在1996年教育部副部长周清远先生就认为“从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出发。以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精神和文化現象的科学,就文学来讲,其实也是人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它以人为描写对象和研究对象,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体系。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电影电视作品和文学经典作品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而二者不同的艺术形式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在高校从事文学课程教学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当下炒作效果明显、收视率极高的影视作品的效应和影响与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欣赏结合起来,优化教育方式,使教学活动的活泼生动,促进受教育者的人格、精神、道德、文化和审美素质的全面发展。

面对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影视作品并非原汁原味的文学经典,影视作品的观赏并不能代替文学经典的阅读,因此,从弘扬中国文化的角度,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和文学经典的教学应合理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两者互利互动。当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应该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和接收者(教育的接收对象)的心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文学经典的尴尬局面

文学经典作品是文学史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从事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学欣赏习惯和角度的转变,文学经典的阅读往往使学生难以找到现场阅读的快感,也难以产生共鸣和随之而来的强烈兴奋。加之各种复杂的心态和传媒的发达。在目前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已不再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也就影响和弱化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要求,这一结果造成的是文学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典原著被束之高阁,经历了历史考验与沉积的经典面临着冷遇的尴尬局面。

另一种现象却极易引人注意,即根据一部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却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很快成为学生谈论的热门话题。甚至学生认为,观看了影视作品就不用再看文学原著了,于是。原汁原味的文学名著不再被人们关注。

二、学生的心态及现状

经过高考准备的挤压,学生在中学教育中既获得了相对全面的历史知识背景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又有了一定的感知、分析及创作能力。进入大学后,新的环境、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新奇、兴奋中一下子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文学专业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对专业的适应过程)心态也随之放松;同时,大学教学中所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各种资格证的考试,也使学生的精力分散;还有新鲜时尚的生活,光怪陆离的社会事件,也占据了学生一些接收信息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难以静下心来系统地、有计划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加之影视作品的各种影响,必然会分散学生的视线,吸引学生的目光。多种多样视觉花样的轰炸,使文学名著本来刻意努力为之的形象失去了吸引力和冲击力,影视作品一方面不断强化视觉刺激,另一方面,它也钝化了人们对种种新奇独特形象的视觉反应,使人们面对语言文字出现了冷淡。麻木,无动于衷的现象。

其实关于视觉的作用问题,亚里士多德早就创立了一套感官等级制度。在这套制度里。他和柏拉图一样推崇视觉。如他在《形而上学》中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所以。在大学教育中特别是文学形象地传达过程中,就应该有效利用视觉艺术,以遵循人类接受的思维规律。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教学。

三、影视作品的各种效应

我们还应更科学的关注社会生活中带来的各种效应:

1、媒介效应

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影视作品都企图以强大的媒体宣传攻式而扩大其知名度,借此提高收视率。“炒作”成为很多影视作品的一条妙计,投资方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围绕着影视作品的方方面面大力宣传,使影视作品先声夺人。这种特殊文化语境下,从前自视清高的作家,也耐不住文学的清贫与寂寞,被动得接受电影、电视的青睐转而向电影、电视暗送秋波,毕竟电影、电视带给作家的名利不是文学本身可以望其项背的。

2、偶像效应

年青人的审美趣味、求新、求奇、追逐时尚,对媒体的宣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媒体对演员的阵容的宣传,偶像的影子带动了一批“Fans”,这也正是炒作者的初衷,于是。影星、影迷的互动,使影视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或多或少会给现实生活带来一些痕迹。

3、艺术效应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长篇巨制的古典文学名著和白纸黑字的传统形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引起人们种种的热情了。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带来的丰富性和生动的视听效果。影视作品艺术的视觉叙事特点,给人各种感觉直接带来刺激,造就一种现场的新感觉。同样能够让人的灵魂得到一次触动,精神得到滋养,人格逐渐完善,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要求。同时,影视作品能在一两个小时内让人们了解故事,获得一种愉悦和满足,也能使人们的心态放松从而得到身心的调整与休息,带来一种愉悦和休闲。

4、再现效应

影视作品可以将古今中外.宇宙天地,真实、生动地再现在人们面前,它的可信度、还原性、直接性,更加明显,能够集中在百十分钟内持续地刺激人的各种感官,调动人的各种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观众在观看中形成的认同感,它打破了现实过程中人物之间存在的距离,自我与影片之间的疏离消失了,观众几乎要融入到影片当中甚至变成它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现象的分析可以感到,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给文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观赏。增加对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从而促使他们回过头来自觉地去阅读原著,体现了一种学习阅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恰恰相反,使学生误以为这就是原著本身,而避开甚至舍弃某一个作家的某种作品的阅读。使学生难以真正地去体味、感知一个作家的风格,感知其语言艺术的魅力,并通过文学展开丰富

的想象,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历去丰富文学作品,从文学中激发起来想象力,投入能动的艺术欣赏再创造的过程里,使艺术的感觉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有效的利用当下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促进文学课程的教学,正确的引导学生加强对两种艺术门类的理解在目前是一个重要契機,教师必须有清醒的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的课堂中实现。

四、文学经典与影视作品的互利与互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考虑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而是用闪动着的图像来考虑。考虑成熟后,再转成语言和数字符号。”“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审美过程中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过程最基本的品质。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拓宽人的想象空间,利用人的想象使人产生丰富的创造力,是对人的思维的解放。一个人如果只注意发展逻辑思维,那是片面的,容易犯机械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全面提高思维的素质。因此,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想象和创造领域是相通的,合理地利用两者的关系,应该能相助相长,达到互利与互动的效果。

影视教育能够营造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体系,逐步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各方面的现代化。影视作品的感官刺激,往往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文学经典来说。影视作品可以产生增值效应。关键是如何利用?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收集信息,注意影视作品在改编创作中导演的意图和拍摄过程中的变化与创新,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教师自己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次,向学生播放根据名著经典改编的电影或电视,推荐并介绍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区别和鉴赏两种艺术门类间的各自的表现特征和手段,如果能在播放影视作品的同时。将文学名著现场读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名著语言的魅力,了解每一个作家语言的特征,感受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张力,同时,了解影视画面的构图特点、色彩使用手法,音响、镜头变换等多种艺术的特点;这种对比往往更容易加深学生感官印象,会给学生的感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还应该回到现代文学的课程讲授上,遵循原著,介绍文学经典,这样。影视作品的介绍既不脱离文学经典名著,又能使学生感觉到两种艺术门类问的不同的叙事手法,可谓相助相长。一举两得。

总之,在高校文学教育中,视觉素养的教育应该与语言形象素养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情感和智力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平 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案例教学儿科护理论文下一篇:文学语言的对偶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