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风险探析论文

2022-04-28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证券公司风险探析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基金行业空前繁荣的背后,各种风险和隐患也如影随形,风险控制问题已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基金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類型和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制约其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证券公司风险探析论文 篇1:

论我国创业板退市新政与公司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并指出其所面临的退市风险的现状,然后对我国创业板退市新政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在阐述了我国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公司风险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创业板 退市 公司风险管理

一、创业板市场及其退市风险概况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或者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指股票交易市场之外,专门为暂时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其高成长性及高科技含量的特征,必将面临比主板上市公司更大的风险,其中退市风险是其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所谓退市,即是指上市公司由于各种法定的原因,其股票不再具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格,从而退出证券交易所的一项市场管理制度。在我国主板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违规或该退市的公司不退市,只会将风险传递给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助长了投机炒作的市场风气,以致绩优股的内在价值得不到市场充分体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因此,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具有比主板市场更高的风险,深交所于去年十一月份发布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退市新政),以实现其对上市公司激励和优胜劣汰的作用。

二、关天退市新政的评价

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其IPO与退市机制都十分完善,两者更是相得益彰,让投资者受益。从行为分析与蛛网博弈路径来看,创业板退市新政出炉至少有三个积极的作用。第一,退市机制的推出,不是为了限制创业板,而是为了更好的让发展,让其做大做强;第二,创业板退市新政的出炉,将会让不合格的公司直接淘汰,这会给市场释放出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利好于股票市场长期的发展;第三,创业板退市机制的推出,意味着管理层着手于我国股市机制的改革,这也意味着市场规范性的提升,必将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我国股市,这也是为了未来的国际板做准备。

与原来的退市制度相比,此次深交所公布的退市新政,主要是新增了两个退市的条件、缩短了现行两个条件的退市时间,并且废止了创业板退市过程中的退市风险警示阶段,采取直接退市的规定等。尽管如此,这些条件大部分仍显宽松,不仅很难触发也轻易被操控。比如,审计报告为否定或拒绝表示意见、未改正财务会计报告中的重大差错或虚假记载、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中期报告、公司解散、法院宣告公司破产、公司股本总额出现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等条件基本上不会出现。再比如公司连续亏损、追溯调整致使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布谴责三次、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股权分布或股东人数不符合上市条件、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等条件,虽然可以看做是硬性指标,但是其中某些条件仍然有被人为操控的或将。因此,退市新政条款仍然较为宽松。

三、公司风险管理措施

创业板是给创业期企业提供投融资的市场,投资的是未来,风险非常大。创业期企业的不确定性大,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产业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都会对弱小的公司产生重要影响。公司风险是创业板市场最大的风险。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主要是由于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一旦公司退市,将会面临资金缺乏,融资困难会很大。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对积极应對,谨防退市。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改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和股权结构;第二,加强建设创业板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第三,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有效避免财务危机,避免被终止上市的风险;第四,增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

四、小结

创业板的推出对我国高科技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机会,对完善我国创业投资体系也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从国际社会看,除美国NASDAQ市场外,韩国、澳大利亚、欧洲以及我国香港的创业板走势难以令人满意。退市新政的出台有利于抑制过度炒作,打击内幕交易,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此外,为了保证创业板市场的健康运行、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其风险控制是首要的任务之一,所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退市风险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永森.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初探[J].中国金融,2009年第8期

[2] 李东卫.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建议[J].金融与财会,2009年第4期

[3] 李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财税金融,2009年第6期

[4] 陈家洪.道德风险与创业板制度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l):47-50.

作者:何颖

证券公司风险探析论文 篇2: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基金行业空前繁荣的背后,各种风险和隐患也如影随形,风险控制问题已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基金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類型和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制约其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基金行业在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资产规模上看,截至2009年底,60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各类资产达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而过去10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68%,已成为国内证券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然而在基金行业空前繁荣、持续高温的背景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所也面临着日渐增大的各种风险和隐患,流动性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风险正不断累积。实际上,一方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长期以来都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更是与资产规模、投资业绩等一并构成体现基金公司实力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更是频频提示基金公司注意风险控制,要求基金公司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到“事关生死存亡”的重要程度来加以关注。可见,如何全面梳理基金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类型,加强公司风险控制力建设已就成为我国上至学术界、下至实务界热议的重要问题。

一、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类型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识别、量度、评估、防范的方法和措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有助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建立规范和有纪律性的投资流程,是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的重要保障。常见的投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研究与决策风险等

(一)市场风险。包含来自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所投资品种的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宏观因素的变化造成投资组合净值波动的风险,正常情况下,开放式基金的系统性风险由大至小为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配置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而非系统性风险,则是指所投资的单个或某一类品种所带来的风险,如:所投资上市公司业绩造假、变脸的风险,一般可以通过基金投资组合进行充分的分散和消除。

(二)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较为集中或超配某些品种,导致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在短期内难以变现,同时所持有的流动资金又不足以进行正常的调仓或赎回操作而形成的风险,尤其在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交易量急剧下降、投资者赎回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容易给基金管理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常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包括:持股集中度、投资组合数、变现能力等。

(三)内部风险。是指由于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投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风险。具体而言,包括:限于投研队伍的专业素质、风险意识和道德水平所导致的投资决策风险,如研究或投资策略失误、基准选择失误、内幕交易等;限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如由于网络技术水平落后和会计核算不准确所带来的品牌损失风险,由于交易操作中的人为干扰或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操作风险。

(四)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收违约或者所投资债券的发行人违约、拒绝支付到期本息等情况,从而导致基金资产损失。随着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基金日趋成为主要配置品种,以及国内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的继续扩大,与之投资品种相关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这种风险将是基金管理公司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模式进行风险管理,一是独立管理模式,即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结构,做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运作,肩负着公司投资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风险的研究、预警、监控等,其往往存在于对风险管理比较重视、公司架构相对完整、公司运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基金管理公司。二是混合管理模式,是指将风险管理职能依附于其他职能或业务上,如法律事务部门、信用审核部门、投资研究部门等,其往往存在于公司架构相对不够完整、公司规模较小或处于建立初期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多还处于发展阶段,当然这和资本市场本身的特点发展密不可分。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模式的选择、公司架构、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等。具体而言,国内基金公司风险管理存在下面不足:

(一)未形成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基金公司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制度、文化、业务等多个层面进行完善,尤其是企业文化层面。然而,我国基金普遍缺乏上行下效的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包括缺乏同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等文化要素和文化环境,导致管理层无法自上而下的推行公司风险管理文化,企业员工未形成风险控制的自觉习惯,风险管理意识无法融于企业每时每刻的每一项具体工作细节中。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权责对等原则,被赋予的权力和所承担的责任要对等,只有这样企业员工在活动过程中才能正确权衡成功得利和失败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身的行为。然而,尽管我国基金公司大都设立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但是风险管理职责还不够明确,未形成清晰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的执行和监管部门未严格区分,执行、监管集于一身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往往流于表面或成为事后管理。

(三)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强。由于我国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而且往往重视短期收益,而忽视长期经营能力的构建,使得基金公司中投研人员的地位远高于风险管理人员,导致处在弱势地位的风险管理人员,往往难以形成独立的判断,更难以独立执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因而,必须增强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以摆脱外在因素的干扰,离开权利因素的控制或左右,风险管理人员才能大胆地独立思考、独立按照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主导工作、独立地在新的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每一项具体业务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与决策。

(四)风险管理缺乏全面性。在我国基金公司中普遍存在重合规轻投资风险现象。虽然基金的运作是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上,其是规避内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有合规还难以应对基金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更无法对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价,因而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基金长期持续业绩需要科学有效和全面的风险管理。

(五)风险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相较于国外成熟的基金管理公司,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起步较晚,对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实践都还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另一方面,各种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一般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市场数据,使得国外引进的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往往难以完全适合中国市场。因而,如何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开发符合中国特色的模型化、电脑化风险测量技术,进而对风险进行追踪分析和测量,并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的限额,将是我国基金管理公司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考验。

三、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对策

(一)建立健全风险问责制度。行之有效的风险问责制度是构建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的关键。因为,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就不可能建立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制度的。通过建立风险问责制度,一方面,可以督促企业员工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对现行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总结,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从风险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查补缺漏,进而通过制度设计和流程重组进行完善,达到问责有效的效果;最后,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手段,激励员工牢固竖立风险意识,以形成良性的工作循环。具体而言,基金管理管理层因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形成整套风险政策,并进行定期的回顾和评价,从而为风险问责制度的建立、实施和调整提供必要的基础和管理支持。

(二)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因积极向国际靠拢,建立完善的公司风险治理结构,具体而言包括: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防止内部人控制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在董事会下增设了审计、薪酬和提名以加强风险控制委员会的风险控制职能;其次,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包括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督察员,监察稽核部,业务和支持部门,以及风险绩效评估小组;再次,对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的风险内控职责进行明确,具体规定由哪个部门谁对何种风险、按照何种程序、在多长时间内进行控制,并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测试内部控制是否依然充分有效。最后,建立风险研究部门,对公司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市场环境的变化、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应用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对内控制度进行适时的更新、补充和调整,使其适应基金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法律法规等风险管理要求。

(三)完善公司内部制衡制度。内部制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提高基金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强化岗位分离和和关键岗位的分离和制衡才能真正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具体而言包括:首先,建立风险监察部门优先机制,其监察活动和监察报告直接对董事局和监管机关负责,无须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批准;其次,公司内部投资与交易、交易与清算必须分属不同部门,彼此完全独立,做到办公空间无重叠,业务岗位无重叠,并受风险监察部门监督;最后,建立部门间的制衡机制,根据业务流程和制度规定,部门之间对明显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流程的行为有制止权和报告责任,并直接向风险监管部门报告。

(四)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基金管理公司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一是提升量化指标的可信度,二是提升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即首先,建立的模型首先必须考量公司各业务层次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内部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和承担这些风险的收益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其次,建立的模型必须包含预警功能,这一功能能够及时预警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大小,并根据公司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确定公司可接受的风险规模,进而能够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最后,正确制定公司的风险容忍度,可由最高层确定公司总的风险限度,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使各部门负责人清楚了解其管理负责的额度,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年对各种核心业务的风险容忍度进行检讨和批准任何具体的改变。

参考文献:

[1]肖阳. 论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 社会科学家, 2008, 12:16-18.

[2]唐波. 如何完善我國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 商业时代, 2006, 23:63-64.

[3]尚虹. 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探析. 金融经济, 2008, 2:88-89.

[4]甘爱平, 曲林迟. 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关系引起的风险与防范. 经济论坛, 2009, 4:51-53.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黄昊明 杨图龙 李倩雯

证券公司风险探析论文 篇3:

财务公司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近年来,财务公司总体经营较为稳健,但仍存在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出现下降趋势,不良资产率上升幅度较大、拨备覆盖率下降幅度较大等情况。从财务公司集团定位存在问题、外部监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了财务公司票据业务存在风险,并有针对性提出明确集团定位、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公司;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财务公司为集团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归集、资金结算、资金监控及金融服务四大平台功能作用,其面临与商业银行不同的问题及风险点。

1 财务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2018年末,财务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合计分别为5566295亿元、5261019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比例为229%、213%。财务公司总体经营存在以下特点。

(1)从经营业绩看,总体经营情况稳定,但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均出现下降趋势。

2018年,财务公司利润总额合计100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成本收入比率分别为907%、7234%、796%,比去年同期增长-1151%、-946%、-490%。

(2)从风险指标看,主要风险指标表现良好,但不良资产率上升幅度较大、拨备覆盖率下降幅度较大。

2018年,财务公司不良资产率为046%,比去年同期增长143323%;拨备覆盖率为29285%,比去年同期增长-9256%;资本充足率为2077%,比去年同期增长-072%。流动性比例、拆入资金比例、投资比例分别为6317%、1201%、3269%,比去年同期增长078%、-2618%、-1205%。

(3)从资金运用端看,主要资金运用为贷款和存放同业款项,占比分别为4620%和3840%。

2018年,财务公司资产总额合计55662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5%。其中,贷款余额合计为28409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7%;存放同业款项余额合计为23616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0%。

(4)从资金来源端看,主要资金来源为集团成员存款,占比达9341%。

2018年,财务公司负债合计52610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1%。其中,存款余额合计49140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1%;同业拆借余额合计为52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28%。

2 财务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集团层面存在问题

(1)财务公司经营易受集团发展影响。

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提供财务和金融服务的机构,接受集团的管理,所在集团产业的发展情况影响着财务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风险状况。财务公司主要服务集团成员单位,极易受到集团的行政干预,影响自主经营权。

(2)财务公司風险集中度高。

财务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在集团成员单位之间进行,成员单位大多数处于同一个行业,风险集中度较高。同时,财务公司的存款和负债等主要业务都在集团内部,存款结构不尽合理,活期存款占比高,在财务公司整体杠杆率较高时,容易触发流动性风险。

(3)部分财务公司资金归集率不高,尤其上市公司资金归集难。

财务公司资金归集能力除了受集团股东利益关系、财务公司产品单一的影响,还受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限制。如根据证监会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存放在集团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总资产金额的5%且不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的50%。

2.2 监管层面存在问题

(1)外汇资金归集受到政策制约,成员单位的对外贸易、对外并购受限。

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规定,财务公司不得从事离岸业务,除了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外,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资金跨境业务。但是随着对集团企业外贸易的增长,财务公司无法通过内部调剂减少集团整体对外结汇、购汇额度,有效降低汇兑交易成本;也无法实现本外币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利于集团实现全面汇率风险管理。

(2)缺少联行清算号,降低财务公司资金结算的效率。

在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功能中,结算集中是极其重要环节。但绝大多数财务公司并未被授予联行清算号,使得财务公司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财务公司在进行内部成员单位的结算后,对外支付仍需依附于银行来开展,降低了结算效率,增加了交易费用。

(3)拥有承销本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券资格,但业务开展仍受限。

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规定,财务公司可以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但国家发改委之后出台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承销本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券,但不宜作为主承销商。此外,根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相关规定,有条件的财务公司在完成市场评价后即可获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类会员资格,但是在首批五家财务公司获得承销资格后,在没有开展承销类会员(财务公司类)市场评价。

2.3 财务公司票据业务亟待规范

(1)财务公司票据线上应答、线下结算的方式容易出现兑付风险。

目前绝大部分财务公司无法通过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的备付金进行清算,而直接在票交所开户,采取“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线上应答、线下另行汇划”的模式,易出现财务公司故意延迟答复导致持票人无法继续追索、未偿付资金但在系统作资金已结清的答复等行为,导致财务公司票据的兑付效率低下、严重损害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信誉。

(2)财务公司承兑的电子商业汇票为银行承兑汇票极易造成混淆。

根据现行规定,财务公司承兑的纸质商业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的电子商业汇票则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相关管理规定对同一主体出具的票据的定性并不完全统一。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本质上属于商业承兑汇票范畴,票据的信用风险依然集中于集团公司内部,将其承兑的票据定性银行承兑汇票,变相提高了承兑人的信誉度。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财务公司方面

(1)财务公司应准确功能定位。

财务公司应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严格定位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发挥企业集团结算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和融资中心的作用,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

(2)财务公司应加强风险集中度管理。

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业务进行风险分散,通过挖掘成员单位的金融需求,拓展业务类型,在监管政策范围内,为子公司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此外,发展较为成熟的财务公司还可积极拓展子公司之外的其他客户群体,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分散客户的集中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3)财务公司应完善内控管理机制。

财务公司应根据行业特点和风险状况,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架构,有效的内控制度,确保所有业务活动置于有效的合规管控之下,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作为法人单位,财务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框架,提高经营独立性,最大限度隔离其自身经营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

4.2 监管部门方面

(1)进一步优化外部监管。

建议允许财务公司加入人民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向财务公司开放支付系统行号,提高财务公司结算效率。有条件地放开财务公司申请承销成员单位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直接債务融资工具资格和即期结售汇业务资格,进一步发挥财务公司金融服务功能。此外,建议对财务公司承兑的票据进行统一认定为商业承兑汇票,有效规范票据市场秩序。

(2)提高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监管部门应强化公司治理方面相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尤其是防范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提高“三会”及专业委员会履职的有效性。督促财务公司保持贷款业务决策的独立性,防止在实际放贷工作中受到企业集团的干预,严格按照金融风险防控要求进行贷前调查和风险分析。

(3)增强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是融合发展的,财务公司相关风险本质是企业集团的风险在财务公司的延伸。因此,为有效反映财务公司的风险状况,建议在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宏观审慎评估等领域应该加强对所在企业集团的各项风险指标的监测,将财务公司的监测延伸至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廖家生.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1-55.

[3]李金宝.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探析[J].商业经济,2019,(06):156-157.

[4]于红伟.财务公司电子票据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9,(20):185-186.

[5]刘延芝.关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及管理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9,(12):103-104.

作者:龙腾云 周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学校语文美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体育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