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和谐校园德育论文

2022-04-28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高校和谐校园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色彩,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高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高校和谐校园德育论文 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之构建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高校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高品位的校园人文氛围,构建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温馨家园,更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和谐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高庆(1965- ),男,河南鄢陵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与高职教育教学。(江苏 南京 2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立项课题“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a/2006/01/0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高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文化机构,发挥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等重要作用,是知识、文化和技术的重要集散地,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更是实现高校稳定安全的首要条件。

一、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文化内涵

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是指以和谐为思想核心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特征,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发展为目标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包括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作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和内在规定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馨人的书香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既是高校的发展目标,也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是党和人民对高校的一种期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去教育师生,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稳定功能,从而形成全校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校的凝聚力;树立全校的和谐理念,培育全校的和谐精神;形成全校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校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全校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校的和谐心态。

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做到“三个坚持”

1.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坚持开放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开放、交流是保持主流文化生命力的源泉。高校校园文化一方面应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社会各种大众文化,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在接纳、倡导社会大众文化时,应进行批判性的、有选择性的吸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抵制腐朽思想和腐败思潮的侵蚀,并从中不断调整、充实和丰富自己,从而生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以适应时代要求和校园自身的内在需要。

2.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坚持规范性与渐进性的统一。高校校园文化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或以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和各种制度规范,有意无意地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个体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并非行政力或人为强制的,更多的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必须紧紧围绕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指导,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与人格意识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有机结合、真正融合,是人类现代文化发展的总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规格日益从单一专业性人才向具备综合素质的宽基础人才转变。这一人才规格的转化,要求高校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校园文化正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最佳契合点。因此,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眼于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加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精神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大力开展专家学者系列讲座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造通畅、丰富的途径和平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代表先进文化与引领多元文化的关系。始终不渝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光荣义务。高校既承担着孕育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同时又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责任。为此,在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执政党的远见科学地判断校园内多元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善于顺势而上,有所作为,在引领校园多元文化的进程中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执政党的胸怀主动驾驭和正确认识现代科技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择其善而从之”,同时以自信的心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我们要以执政党的宽容鼓励支持校园文化创新和多元文化的竞争,在创新中体现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在竞争中凸显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

2.正确处理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与满足广大师生多种文化需求的关系。满足广大师生文化需求是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为此,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和预见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的丰富性,加强对各种新型文化表现方式和载体的研究;要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的增长,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尊重和包容广大师生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在文化创新和文化继承方面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要尊重和理解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的多元性,在倡导和支持“雅文化”发展的同时,引导和规范“俗文化”的有序共存。

3.正确处理好加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与促进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的关系。意识形态具有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强大功能,基于此,在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坚决抵制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倾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增强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好方法是把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全校师生能够接受的对象物。为此,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充分反映广大师生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作为评价标准,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为不懈追求,着力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力行三大文化建设

(一)道德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

“德者,才之师也”,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道德文化无疑要被提升到更高的地位。高校建设道德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灵魂、优良校风学风的基石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道德基础,影响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校园氛围。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容易让人忽视和淡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甚至不能很好地区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合理界限。这就需要我们强化教师和谐育人,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

2.大学生受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观、文化取向多元化的影响,道德观念呈现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自我教育方式开展德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思想基础。

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契机,深入开展组织“我身边的荣辱事”主题活动,使大学生观察生活,对比行为,批判丑恶,赞美美好。

“感恩”教育是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学校、爱集体、爱班级和爱家庭、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的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在感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不断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担当责任。

网络是高校道德文化建设的又一个育人阵地,在网络上定期展开以道德为主题的大讨论;组织学生社团,创作以校园道德行为为主题的剧本并进行会演,让学生在参与和观看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二)文体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活力之源

文体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极具吸引力和开拓潜力的部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的需求,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激情在文体文化建设中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高校团学工作应契合时代变迁,跨越代沟隔阂,贴近学生实际,根据学生主体意识突出、参与性强、需求多元化、崇尚流行、追求时尚等特点,将时尚元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形成“好标新立异、擅不拘一格”的工作特色,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愿参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使青年学生的创造力竞相迸发,使之成为“和谐校园”的“精气神”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活力之源。例如,不断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办好“读书节”,整合经典古诗文朗诵比赛、读书知识擂台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其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变校园为“读书育人”的圣地。在大力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同时,“零距离”引导大学生前卫的表演形式、另类的街舞,为其提供专注培养自身兴趣、自主运筹策划、展示才艺、张扬个性的舞台。根据时节,精心策划和设计品牌活动群,构成以女生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新生节和寝室文化艺术节为主体的主题活动节,节节相扣,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女生节,不仅展示感性美,更能丰富知性美,以“我眼中的美丽女生”演讲比赛、女子排球赛、手工艺作品展评等传统赛事倡导女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新生节应依托军训,适时组织艺术团慰问演出、拔河比赛、合唱比赛和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使新生能尽快地融入新环境。这样既能丰富新生的新学期生活,又在新面孔前充分体现出校团学系统的战斗力和魅力。寝室文化艺术节应本着“将文化请进寝室”的宗旨,使之超越单纯的竞赛,强化寝室间的联谊,把情感因素融入文化活动中。这样既能丰富寝室生活,又能锻炼寝室的凝聚力。学生社团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生力军,是体现学生兴趣爱好走向的窗口,其运作状态能较好地体现出团委的管理水平和引导理念,也最能锻炼学生的协调策划能力。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文化的多元化,都极大地鼓舞学生成立或加入各种社团。团委要顺应形势,割弃一味讲求人多排场大的偏好,培育品牌社团,规范大社团,鼓励小社团,控制“高大全”,扶持“小精专”,指导社团发起者根据社团主题开展名副其实的活动,从而增强社团的纯粹性和纯朴度,使社团在宽松的氛围和规范的管理中各自找到良性发展、茁壮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社会实践文化建设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拓展

社会实践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涵养和能力素质。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将无法很快融入社会,不能为社会所用。高校在开展“三下乡”“走进社区”“挑战杯”和手拉手活动的同时,还应通过团学系统和院系二级管理机构,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与相应机构合作,实践其所学专业知识。如金融专业与银行、会计事务所,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与旅游景点和酒店,法律专业与律师事务所和法院等。

总之,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这样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高度重视物质基础育人的“硬实力”,更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育人的“软实力”,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从战略高度为高校育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高校要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组成部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高品位的校园人文氛围,构建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温馨家园,更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梁亚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校园文化建设[N].甘肃日报,2006-11-29.

[3]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12-28.

[4]李四平.大学文化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6-05-24.

作者:高 庆

高校和谐校园德育论文 篇2: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论略

[摘 要]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文化色彩,是整个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高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论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在时代前列,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而民族高校作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作为浓缩了的民族大观园,其教学、研究和学校文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其校园文化具有特殊性。文学人类学家认为,人们所习惯的行为,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深入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与人文本,德育为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民族高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因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特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何以成为可能,是缘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缘由:

(一)民族高校的民族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顾名思义就是民族高校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民族性。不论是学校建筑风格,还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成分,还是各民族同学所举办的民族活动等等,无不展现出民族高校的民族性特征。正是这些特色,民族高校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的人才、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对外展示民族政策和交往、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特色的物质文化提供有力的素材,加深各民族彼此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

(二)民族高校的文化多元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这样海纳百川的一个大舞台上,充分展示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而在不同民族学生组成学校主题的民族高校里,表现出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相对合理性,因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多元性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如西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占大多数,但是维吾尔族和藏族是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民族,维吾尔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背景的民族,该民族在食物等方面有所禁忌,性格较为内敛;而藏族则是信仰佛教为背景的民族,性格较为豪放。维吾尔族和藏族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互相尊重、相处融洽,充分说明了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可以看出民族高校多元的文化形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助于提高本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高校的综合性有利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

在民族高校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彼此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冲突。美国教育人类学家迪西认为,学校是促进一种符合和支持主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与社会目标的教育。民族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渗入不断进行着综合,使各种不同的冲突得到协调,使各种文化朝着社会主流文化趋同,同时又不失其特性。民族高校所提倡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正是基于以上缘由,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以及高校和社会所关注,并且为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提供可能。

二、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方面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面临一系列挑战

第一,校园制度文化虽较为完善但缺乏人文关怀。校园制度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民族高校建设制度文化,目的是为所有学生和教师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但是部分民族高校在出台各项规章制度时,没有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不高,缺乏民族特色,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各民族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能被激发和调动,制度规范不能内化为各民族师生员工自觉意识,不能很好的运行和执行,不能很好的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作用。

第二,校园精神文化内容多样但挖掘不充分。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良好的精神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实现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精神文化主要表现的内容众多,如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等等,但是部分民族院校虽然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内容很多,但是每个内容所彰显的内涵并不清晰,并没有达到校园精神文化的效果,不能完全潜移默化的影响各民族师生们的观念和行为,育人功能弱化。

(二)民族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下,民族高校开放程度增加,其负面的文化、社会现象等对民族高校消极影响日益加深,阻碍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第二,民族高校教育对象大多是少数民族,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时并没考虑这些特殊因素,趋于与非民族院校一致,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第三,民族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无论是在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都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稳定缺少了文化这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针对民族高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其民族高校能够找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道路。

三、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取向

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很重要亦很迫切的问题,针对以上民族院校在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给予充分的认识的同时,更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实际需要,通过切实的实践取向促进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

(一)物质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及物质基础,校园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直接通过不同的物质层面表现出来。而高校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高校景观建设和标志性文化建设等方面。民族高校作为区别于非民族高校的院校,物质文化方面具有非民族高校的一般规律,又有区别于它们的特殊性。民族高校发展特色物质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调动民族大学生求真向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滋养民族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灵,积淀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和谐发展。

(二)精神文化方面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第一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观念态度、人文素养、校园产品、校园精神。民族高校发展学校的精神文化:首先要突出民族特性,促进民族大团结;其次着力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弘扬民族精神;最后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制度文化方面

积极倡导和强化民族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构建,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族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单位,其管理制度带有浓厚的文化和民族气息,这样民族高校制度文化应运而生。提升民族高校的制度文化的构建,要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开展。首先,要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和完善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修改,不断完善。最后,要保持制度的公开性,严格执行加强监督。可以说,一所学校制定与执行什么样的制度,推行什么样的育人政策和管理策略,即存在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四)行为文化方面

民族高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不仅仅要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方面着手,更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即所谓的行为文化。民族高校要千方百计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达到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目的,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成长,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民族深受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丰富文化,要多开展各民族相关的活动,曾强其参与的欲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促进各民族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并且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体育是他们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如同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借助这种形式,开创校园特色文化氛围的新形式。西北民族大学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健康和影响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庆祝活动、举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以及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的知识竞赛等。

总之,发展民族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要将时代的特点和民族特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即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校园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培养出更合格优秀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3).

[5]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贾伟(1984-),女,汉族,河南漯河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贾伟 贾小爽

高校和谐校园德育论文 篇3:

与时俱进构建高校和谐德育

摘要:高校和谐德育理念的提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界定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实践意义和目标实现的概念并统一思想,对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构建高校和谐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和谐德育 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以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的理念来开展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

“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高校和谐德育理论的提出正是迎合了时代潮流和现实需求。和谐德育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2]高校和谐德育的提出,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回应。

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

1.实施和谐德育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以人为本,对于高校德育建设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即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思路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高校德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2.实施和谐德育就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德育和智育是辩证的统一体,智育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德育对智育的发展起着方向和动力的作用。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动力。

3.实施和谐德育,就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和谐性和实效。实施和谐德育,应将“知、情、意、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高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这四个环节和谐统一的程度。注重以传授道德知识为基础,以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以培养道德意志为保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3]

二、构建和谐德育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构建和谐德育系统既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1.构建和谐德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与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要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等。过去我们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 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着眼于“管理学生”,在工作手段上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而从和谐德育这一新理念出发, 则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

2.构建和谐德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这是从党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4]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德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和谐德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促进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和整体进步并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

3.构建和谐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需要培养造就和谐的人,和谐德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处理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复杂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德育的主要内容与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主题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和谐德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在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协调行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主力军。

三、和谐德育的目标实现

高校采取何种方式,通过何种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高校实施和谐德育的关键所在。它是联系整个德育过程,使德育主客体得到沟通,将主体的和谐意识转化为大学生的和谐人格的桥梁。面向大学德育对象的和谐目标,大学实施和谐德育基本理念以及德育主体的和谐素质,为实现高等德育过程的和谐目标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也只有使高校德育过程在和谐的机制中运行,才能使和谐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1.高校是社会的细胞,高校德育是包容在社会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因此,在高校实施和谐德育必须以高校德育为主导,协调好学校德育,家庭影响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的育人系统。

2.德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与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实践中的两种形式、两个过程,二者统一于高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德育的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想教育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德育活动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相和谐,这是高校实施和谐德育的核心所在。

3.高校和谐教育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高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视为高校德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高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高校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师生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 有利于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高校和谐德育的实现必须通过德育的和谐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要以和谐的理念来指导德育工作,以和谐的思维来开展德育工作,以和谐的标准来检验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1).

[2]詹万生.和谐德育论[N].光明日报,2006-03-22.

[3]詹万生.中国德育全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171.

[4]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01-17 (1).

作者:李 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论文下一篇: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