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共卫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从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入手,从经济学的角度规范分析了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理论依据和所应达到的两个基本效应——支出效率和公平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状况,得出对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公平效应以及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评价,并由此从相关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篇:公共卫生论文范文

浅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促进作用

摘 要:以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经验,并通过资金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促进作用。结果:通过相关管理手段,合理分摊项目经费,提高项目经费成本核算手段,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各项目均衡发展,同时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加强基本公共卫生网底建设。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监督资金整个使用过程,做到专项资金专项使用,才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积极性,搞好团队建设,更好地为一方百姓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均等的、更精细化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

郫县犀浦镇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123344人、41115户,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从中央到地方为50元/服务人次,2016年为55元/服务人次(其中家庭医生5元)),从该辖区情况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每年达到600多万元,并随着服务量的变化,资金量在不断增加。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2015年以前为十一项,2016年增加到十二项)该中心配备了48名基本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并随时根据工作需要加配兼职人员。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这么大资金量和团队,就对如何管理资金,用好资金提出了要求,并通过资金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近年来对专项资金管理,积累了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经验,并通过资金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截止2016年该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达到如下效果: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健康档案使用率90%;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辖区内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6%,居民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6%;免规规划合格接种率98.69%;户籍儿童儿童管理率100%,非户籍儿童管理率95%;戶籍早孕建卡率达98.6%,流动早孕建卡率达95.3%;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4.7%;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32%,高血压控制率达62%;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0.5%,糖尿病控制率达60.5%;重性精神病患者在管数为502人,患者管理率达90.28%;传染病管理率100%;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为100%。要认识到资金管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促进作用。本文以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总结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几点体会。

一、制定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制度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制定专门管理制度。根据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和成卫发[2011]716号文件要求制定《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该专项资金必须设置专帐管理收支,明确资金报销审批程序、明确使用该资金购置卫生材料、物资、固定资产等管理办法,明确了会计核算方法,明确了项目资金分摊权重及分摊方式,进一步强调医疗设备、房屋维修、无形资产购置、罚款、违约金、赔偿金、滞纳金、各种赞助捐赠等不得列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支出。为资金使用指明了方向,也正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该管理办法执行,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历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检查和审计中未发现一起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二、建立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度根据下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量、工作侧重点编制每个服务项目资金预算,并根据当年实际下达工作任务实时调整预算。各项目经费又分为人员经费、药品支出、(指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检查药品如酒精、消毒),卫生材料支出(直接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卫生材料如注射器、棉纱、口罩等),其他材料支出(除药品、卫材以外如健康档案表 、袋、资料等),维修费用支出(指基本公共卫生办公用具维修等,不得含房屋维修),其他公用经费开支(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非财政资本性支出(指非财政资金的资本性开支,如只有资金购置基本公共卫生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支出(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体检,使用基本公共卫生资金购买医疗服务)。资金预算编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目均衡发展,并保质保量完成当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收支核算体系,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成本核算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如何管好用好每年600多万的专项资金,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收支核算体系,并通过资金支出核算完善项目资金成本核算,为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1.收入核算科目设置:在一级科目“财政补助收入”下设置“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收入”二级科目,用于财政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收入核算。

2.支出科目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医疗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医疗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基本公共卫生支出”、“重大公共卫生支出”、“其他公共卫生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支出”、“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在社区和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支出科目下设置:“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等;在人员经费、药品支出、卫生材料支出科目下按照基本公共卫生十二项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再按照经济科目、功能科目进行核算。借助财务软件,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支出实现了六级科目核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支出核算系统,也为基本公共卫生各项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通过近几年成本核算,可以分析各项目总成本走势和次均成本变化,也为历年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项目占比制定提供了财务依据。

四、切实做好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及时到位村级配套资金,巩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底建设,让辖区内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从2009年开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配套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也强调了村级配套资金使用,但实际工作中基本忽略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一般都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完成,因此也忽略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资金使用。从2015年开始实施镇村一体化,打开了镇村资金使用的思路。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服务中心根据镇村一体化思路,制定了镇、村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情况分为城乡居民和城镇居民,其中城乡居民服务人口49567人次,城镇居民服务人口73777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驻地村医至少签订30%以上工作任务,驻地村医不能完成的工作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由于没有驻地村医服务,这部分工作全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明确了工作任务后,进一步推动镇村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绩效考核,通过每月绩效考核及年末考核排名,及时拨付村级经费,2015及2016年应拨付村级经费236.82万元,实际拨付236.82万元,保障了乡村医生现金性待遇,落实了乡村医生保障性待遇,同时极大提高了乡村医生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标。

五、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公共卫生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横向交流学习,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并不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管、督导和检查,及时纠正资金使用中的问题,保障资金合理使用,保障资金专款专用。

六、结语

通过郫县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经验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是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保障,也直接影响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效果,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了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卫生工作。

参考文献:

[1]庄霞.浅议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与核算.卷宗[J], 2014(12):261-262.

[2]曾芳.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作者:叶旭红

第二篇: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研究

摘 要: 文章从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入手,从经济学的角度规范分析了公共财 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理论依据和所应达到的两个基本效应——支出效率和公平效应。在此 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状况,得出对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 效率、公平效应以及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基本评价,并由此从相关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

关键词:公共卫生 公共财政 效率 公平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为保 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发展中也逐渐暴露 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公共卫生资源在配置上缺乏效率,在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地区、城乡和 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等。这与中央关于建设“全民健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 相悖的。因而,我们需要在广泛、深入了解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现状的基础之上,明确具 体目标、制定发展战略,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做出有意义的工作。因 而本文将对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公共财政支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的公共卫生财 政支出在资源配置上是否是有效率的,在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配置上是否是公平的,并针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评价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支出效率的理论分析

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直接出发点在于解决资源配置在市场失灵下的效率问题。 即政府作为公共卫生产品的提供者来解决由市场提供的不足问题。因而,公共財政在公共卫 生领域的支出效率至少包括了以下三方面涵义:

第一,总体上政府的卫生支出应在一国卫生总支出占主导地位,以确保具有公共品或准 公共品性质,又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和避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dead weight loss)。

如图1所示,假设市场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在没有政府干预下,市场 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m,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g。由于医疗 卫生服务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或准公共性),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市场失灵问题 ,使得同一价格之下,政府的供给数量将高于市场的供给量,即Sg将位于Sm的右方。从微观 经济学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来看,图中阴影部分即是由市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 品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第二,政府的卫生支出结构本身应达到有效的配置效率。政府卫生支出的投向应以投资 公共产品、创造有利公共卫生条件和矫正外部效应等公共性更强、社会效应更大的公共卫生 服务为主,而不是其它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项目上(如公费医疗),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政府 卫生支出达到最优的配置效率。

这可从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和福利理论上得到说明。①如图2 所示。假设政府的卫 生支出在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以公费医疗为主)中分配,图中横纵轴分别代表 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PP线代表政府的卫生支出在两种服务的生产中所能 达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U代表社会无差异曲线(soc ial indifferent curve)。因而,在PP线上所有可能的生产组合中,只有PP线与U线(U2) 的切点E处才是政府卫生支出在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之间最有效的配置效率。对 非公共卫生服务的过多投入(如图中的F点)只会带来效率的缺失和社会福利的降低。

第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出结构本身也应达到有效的配置效率。即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的投向应以公共性更强、社会效益更大的防治防疫事业和妇幼保健事业为主,适当减少医疗 机构补贴的数额。经济学上的理由同上。

(二)公平效应的理论分析

经济学家对公平的定义是与收入分配相联系的。在一般意义上可将公平区分为两种原则 ,即:机会均等(process equity)和结果平等(outcome equity)。另WHO和International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SIDA)认为,公平性指生存机会的分配应以需要为导向 ,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②这两种公平观反映到公共卫生财政支出领域,就要求全体社 会成员获取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数量和质量具有均等性。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 ,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不管是高收入人群还是低收入人群,人人都能均等地享受 基本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而不取决于其支付能力。

二、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状况的实证分析

按照WHO提供的指标体系,卫生总费用分为公共卫生支出和私人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 出包括社会保障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和外援卫生支出。在我国,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预 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③其中,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又以卫生事业费为主。本 文 所指的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即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中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政府预算卫 生支出中用于公共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的经费。

(一)公共卫生支出的效率检验

1.总体上看,政府卫生总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得不到有效的提供,存在效率扭曲和 社会福利净损失。1978-2004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35.44亿元增长到1293.58亿元,增长接近36.5倍。④但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1978年的32.16%下降为2004年的17 .04% ,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47.41%下降到17.04%,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34%上升到53.64% 。同时,虽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4%上升到2004年的5.55%,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从0.97%下降到0.81%。⑤我国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 这种 变化情况直接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居民开始成为卫生支出的主 要负担人。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不断减少,而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断加重。

2.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投向存在资源配置错位问题,没能使有限的政府投入达到最优 配置效率,社会总福利存在改进的可能。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上看,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而公费医疗开支则在 逐渐增加,从1978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25.01%(其中,在1996-2002年间,这一比例一直 维持在30%左右),也就是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有将近25%到30%被公费医疗花掉。 公费医疗费用的增加意味着政府有限的卫生支出中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对一小部分人的临床 服务上,而使全民受益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则相对减少,这种支出状况大大扭曲了资源 的配置效率,通过重新分配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可以增进社会总福利。

3.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方向同样存在资源配置错位问题。 从卫生事业费⑥的分配情况来看,具有很强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性的防疫费和妇幼保 健 费投入不足,而对医疗机构补贴比例过高。另外, 据统计,2000年国家卫生事业费中防治防疫事业费和妇幼保健经费总共只占18.8 % ,比医 院经费低25.9%个百分点。⑦

(二)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问题

1.地区差距。。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省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就取决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越强、人均GDP越高的省份,居民获得卫生公共服 务的水平越高。由此导致了我国地区间卫生支出的不公平性。

我们可以从人民健康水平、财政能力、卫生健康投入和卫生服务可及性⑧等四方面 看 地区间的差别。有关数据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民健康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平均预 期寿命越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越低的地区,其医疗保健支出也相应越少,所拥有的卫生 服务可及性也越低。说明我国地区间卫生支出差距显著,且与其健康水平的要求不相对应, 不公平性较为明显。

2.城乡差距。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城市经济,导致财政支出、尤其是公共服务 方面(包括卫生)的支出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

首先从卫生健康投入方面看,城市和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绝对差距自1990年以来不断增 大,由1990年相差120元增加到2004年的960.3元,⑨并成不断上升趋势。其次,从人民 健 康水平、财政能力、卫生健康投入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四方面来衡量,2004年,农村婴儿死 亡率、孕产妇死亡均是城填的近2.4倍,而农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却仅是城镇的1/4,在卫 生服务可及性方面,城填是农村的近4.4倍。

注:每千人醫疗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是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按市 县区分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据计算得到。

3.阶层差距。 从不同的收入阶层来考察,这种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差距也较为明显。根据卫生部有关 城市和农村不同收入组的平均收入、平均消费支出及其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方面的调查显示 ,⑩在城市地区,收入在1000元以下人群是严重收不抵支;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群 是 收入略低于支出;收入在2000元以上人群基本上都是收大于支。进一步考察医疗保健支出占 总支出的比重,我们发现,收入越低的群体,这个比重越高。在农村,年人均收入在500元 以下人群严重收不抵支,收入在500-1000元收入组人群收入略低于支,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 人群收大于支。同城市一样,农村居民中收入越低的群体,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越高。按收 入五等份分城乡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来考察,也说明了这种阶层的差距,城市地区,高收入户 的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支出是低收入户的4.2倍;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达到2.87倍。(11) 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导致其公共卫生支出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虽然我国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公共卫生支出政策的转变是不完整的。通过本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 政策的缺陷具体表现在:支出政策在宏观经济层面的效率问题;财政支出在地区、城乡、阶 层分配的公平问题,以及支出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与影响问题。

为了深化改革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支出政策及其政策效应,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支出。细化预算内容,具体到项目和下属单位, 改变目前资金切块到部门自行分配使用的状况。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对现行财政支出 结构进行调整,削减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增加公共卫生等社会性支出。财政支出的重 点对象包括: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农村公办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等。确保政府卫生支出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使各级政府的卫生支出职责与其财政资源相匹配 。中央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通过完善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 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缩小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地方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水平,充分利用财政分权的优势,研究设立适合地方特色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 准。

3.建立全民医保体系。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其成员国都要为国民建立全面的医保 体系。根据“蓄水升位,平稳过渡”,我国应逐步建立一个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商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低水平、广覆盖”的复 合型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制度。

4.通过在卫生领域建立更加明晰的绩效考核来增加地方政府的可问责性和责任感。这 些标准中不仅应该包括总量目标,对于省级政府,还应包括对其管辖的市、县等基层政府统 一的绩效评价指标。

注释:

①此部分分析参考:苗俊峰.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经济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 6:P9。

②陈家应,龚幼龙,严非.卫生保健与健康公平性研究发展[J].国外医学•卫生 经济分册,2000(17):153-158。

③其中,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计划生育事业费,高等 医 学教育经费,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医学科研经费,卫生行政管理费和其他部门卫生支出等 ;公费医疗经费包括享受公费医疗人员正常的医药费开支,和列入事业编制的公费医疗管理 机构的经费支出两部分内容。

④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有关数据计算得到。

⑤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⑥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主要构成部分。

⑦李蔚东、胡光宇、胡琳琳.卫生与发展建设全民健康社会[M].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4:P135。

⑧这里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代表健康水平,以人均财政收入代表财政能力,人 均 医疗卫生保健支出代表健康投入,以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代表卫 生服务可及性。

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有关数据计算得到。

⑩数据来源:卫生部,《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11)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龚向光.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J].卫生经济研究,2003(9)

2.孟庆跃.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和公共卫生:“非典”防治策略对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 发展的启示.中国卫生经济,2003(7)

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2006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北京 100081)

(责编:纪毅)

作者:刘勇政 张 坤

第三篇:“公共卫生服务券”观察

“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本质目的,更多在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在卫生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医疗卫生领域的行政垄断。但是,在中国,目前来讲,公共卫生服务券的目的更侧重于“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免费”、“福利”性质。

从2007年7月1日起,江西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发放工作,中央、省、市、区共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亿元,为约532万城市居民购买健康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据报道,城市社区居民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35-60岁妇女、低保对象、残疾人等六类人群,持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免费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江西省政府还专门制定了《江西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强调,“服务对象凭服务券,在区(市)卫生局确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自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享受相应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前世”

所谓公共卫生服务券,是指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的有价证券,有资格接受服务券的个体,可以在政府指定的任意一个卫生机构(不论公立、私立还是非政府组织)中“消费”他们的服务券,各机构可以将所接受到服务券到政府相关部门兑换现金。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都是由公立卫生机构或国有医院有偿提供,服务对象不但要向这些机构缴纳一定数量的服务费,并且,政府的公共卫生经费,也不直接补贴到人头,而是以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形式定额补助到公立卫生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卫生机构之间没有竞争意识,有些私立机构即使实力再雄厚,服务再好,也无法享受国家补贴。此外,居民也根本没有选择权,这也是造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医生“脸难看、话难听”原因之一。

从“公共卫生服务券”的特性与功能来看,公共卫生服务券显然脱胎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1955年,弗里德曼在他的文章《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到“如何减少政府干预”时,他指出,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单位,可以通过他的父母给每个孩子一定数额、仅仅用于支付其普通教育费用的券,父母根据他们的选择自由使用这种券,只要所选择的学校能够满足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弗里德曼在传统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添加了学生这一环节,即将传统的补贴转变为:政府按生均教育费用折成教育券→学生得到教育券选择学校→学校获得学生择校交上的教育券→学校再到教育财政部门取得择校生的教育费用。正是这简单的一环,改变了政府、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制衡机制,引发了政府、学校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大大提高了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教育券模型不仅是对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视,同时赋予了所有学生公平的选择机会。

相比“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同样也是一件特殊的公共产品,有着强烈的“正外部性”。然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却往往遭遇市场失灵,导致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低质量、低效率。现在,政府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券”的形式补贴到“人头”,则不仅使居民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自主消费者,使卫生机构和防保人员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自主生产者,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市场,打破了国家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行政垄断和公私立卫生机构之间的制度分割,促进了卫生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高医疗市场的服务效率。

被异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券”

从教育券到公共卫生服务券,一脉相承的制度理念告诉我们,“公共卫生服务券”的本质目的,更多在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在卫生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医疗卫生领域的行政垄断。但是,目前来讲,公共卫生服务券的目的更侧重于“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免费”、“福利”性质。从江西省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到浙江省淳安县开展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试点等,概莫能外。比如,在《江西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管理办法(暂行)》中,丝毫没有提到类似“促进竞争”、“打破垄断”等说法,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免费”、“保障”等。从江西这个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服务券”的对象和内容也是特定的,比如,公共卫生服务券主要分为四类,儿童保健券、孕产妇保健券、妇女保健券、重点人群保健券,服务券的币值不过10元、12元、20元、28元不等,而且,服务内容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等。这些服务内容所产生的利润和收益,对于那些财大气粗的公立医院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要对他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无疑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我们知道,平等存在着程序上的平等和结果上的平等两种状态。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如果起点不一样,即使按规则竞争,也必然会产生结果上的不平等。目前,我国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看,区域内各卫生机构差距极大,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医疗机构与民营医院、私人诊所之间的实力相差甚远。在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公办卫生机构也享有当然的优先权,有调查显示,中国80%以上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有人指出,中国的公立医院占到了两个体制的好处,他们既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垄断的好处,又占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赚钱的好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垄断,无疑使得他们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占尽了优势。显然,在这种资源禀赋不平等的情况下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券”,公立医院完全可以凭借其“与身俱来”资源优势占据制高点,而其他体制外的卫生机构由于资源少,政府补贴少,获取的公共卫生服务券就更少,最终步入恶性循环。

要使公共卫生服务券发挥其应有的资源配置作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给那些庞大的公立医院“动一动手术”。在中国,公立的大医院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力量,维护市场统治地位,甚至可以滥用权力,迫使医药生产企业、其他小医院就范。对于这种事实,单纯的引入市场竞争,或者,采用一个类似“公共卫生服务券”机会平等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谁最应该享受

“公共卫生服务券”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曾做过一份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约为3.5张;农村千人口,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截至目前,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很显然,在这一方面,农民又一次掉进了“发展中的陷阱”。城乡“生命价格剪刀差”正在越拉越大。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一直以来,政府的拨款都被集中在县级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而且,绝大部分被用于人员的工资。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全球191个成员国卫生系统业绩做出量化评估后,得出一个令中国人汗颜的结论,中国被列为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

谁最应该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券”?这话不言自明,那就是农民。约翰·罗尔斯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公共卫生服务券”作为一项财政拨款制度,它和所有的制度一样,它的灵魂就是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公正。可现在,就拿江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这个“民心工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来说,农民在这一次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中再一次被边缘化。所谓“公共卫生”,本应该“你有我有全都有”。10块钱对于处在贫困中的孕产妇所起的作用,与把它给一个家境殷实的孕产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中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有全国的现代化,同样,农民身体素质差,全国人民的总体素质就不可能上去。因此,国家应该把公共卫生的重点工作放在农村最基层,放在边远贫困地区,因为这才是中国最痛苦、最需要支持、鼓励和安慰的地区。

作者:彭兴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族音乐论文范文下一篇:环保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