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

2022-04-2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之一,是当前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首先探究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并分析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明确反腐新常态背景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与作用。

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 篇1: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摘 要】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推行多年,但如何改变传统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实现新形势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是当前推进新课改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人以新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认真熟读有关教材教法,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力求高效课堂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反思总结。通过长期跟踪落实,现在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日渐凸显,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主体性得到加强,课堂效果大为好转。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自从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推行历史新课改以来,全省广大考生们从中都获得了很多的“实惠”。事实证明,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尽管她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历史教师,面对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我们只能乘势而上、鼓起勇气接受更大挑战而丝毫不能有任何退缩和回避。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树立课改新理念,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此,本人试结合几年来自己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积累及对当前新课改理念的理解,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树立课改新理念

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是对过去教材、大纲的简单“修饰打扮”,不是谋求外表上的哗众取宠,而是体现在新课改的精神和内容上。这种“新”理念蕴含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内容、新思维和新策略(脚注1)。以人民版为例,我们通过熟悉新教材后可以发现它与旧教材存在着明显变化:旧教材具有繁、难、偏、旧现象;新教材以专题为依据,注重历史线索,中外史相结合(先中国史后世界史),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旧教材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活动主体,学生则为活动的客体,这样的教学环境显然不利于新课程的改革推行,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程环境中,由于当前历史教材版本多,但历史课程标准只有一个,因而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就可灵活选择、使用教材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独立自主式、也可以是合作探究式,这就有利于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实质性转变。可见,树立课改新理念是做好今后課改工作的先决条件。

二、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平等中的首席”

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默契”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了许多更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不仅要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也要促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历史,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历史,由过去重教师的“教”向今后重学生的“学”转变。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就要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一个能展示个性的平台,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讲、记向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转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必须一专题九第三节“走向多极化”的教学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此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燎原之势”。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交替之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却出现重大波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宣告失败了吗?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吗?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思考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特点及产生的后果,然后由学生分析得出影响苏联解体有历史、现实和外部因素,正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才最终发生解体。那么,苏联解体后,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怎样?“事实胜于雄辨”,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而能从苏联解体中进一步总结出经验并吸取其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将进一步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因而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将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这样,通过教师角色置换,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既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培养了能力,又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升华,真正实现了新课改中“三维”目标的统一。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是课改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展“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听记—背诵—练习—再认或再现”的简单重复。由于传统教材理论的深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传统教学较显乏味、沉闷,这样的教学,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当前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从当代教育理论看,“教学”是“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拥有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海洋里自由遨游。这次课改就是力图将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向全方位培养人的方式转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破解学习上的一些“疑难杂症”,并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学完人民版必修二经济模块后,对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可进行一个专题小结。根据小组合作探究的规划,首先,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在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其次,要求学生在课后应认真通读、复习教材,反思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这一过程中苏俄(联)有哪些主要领导人,各有哪些主要成就,如何科学评价他们,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等等。带着这些疑问,课后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合作单位,主动收集材料,并能运用所学历史观点加以取舍、加工、归类、整理,这样,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便结出了“智慧之果”:甲同学说,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解体,苏俄(联)主要有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五位领导人,他们为使苏俄(联)早日进入社会主义并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乙同学们接着说,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果断停止使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实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同志执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它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曾一度发挥巨大作用,但该体制在后期却失去活力,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在位时虽然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改革均未走出困境,直至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完全解体而告终。因此,从发展历程看,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丙同学认为,综观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成功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的正确途径,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时事求是,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最后,丁同学补充说,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体制的终结,社会主义运动并未结束;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充满艰难而曲折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实践证明,这种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们逐步由“让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转变,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只需点到为止,学生们就能心神意会,真正体现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可见,在历史新课改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四、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新课程改革,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也将与学生共成长。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就必须一改过去单一的知识结构,并构建起多元化的知识体系,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在这方面,“向学生们学习”,也是弥补教师自身素养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向学生学习尤其是学习他们接触的最新信息技术等知识,既可填补教师文化上的空白,又可满足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师生间的距离将更加亲近,教学互动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总之,新课程改革从2009年实施到现在,她一直带着鲜活的新理念,向我们走来并将一直走下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才能实现教师教学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脚注2)。唯有如此,这样的课改才能继续推向深入,这样的课改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脚注1、2出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4月第1版

[2]参考书目:人民版必修一、二、三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2008年6月第1版

作者:李林芳

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 篇2: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之一,是当前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首先探究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并分析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明确反腐新常态背景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反腐新常态;严明党纪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54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发表了讲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条——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全方位的治国理政方略,表明了反腐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1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依据

反腐新常态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的一种状态,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经验和原则。在反腐新常态的背景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新形势下的任务,追溯到党的建设历史中也是有其理论基础的。

1.1 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反腐新常态,即在反腐败领域相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新”字便体现出这种变化,就是将以往的反腐败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之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开展党建工作的一种持久的状态。具体来说,新常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这一点前人已有论述,即反腐倡廉呈现出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政治要求的新常态,作风建设呈现出以落实“八项规定”为主要抓手的新常态,惩治腐败呈现出以“零容忍”为基本态度的新常态。反腐新常态,说到底,就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具体化。从严治党,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严格要求、教育和管理监督,确保党的思想统一、组织纯洁、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坚持从严治党,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使从严治党的内涵更加明了,就是要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党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1.2 反腐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党的建设理论,一直激励和启发党的自身建设,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从严治党的理论共识。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建党理论,这项理论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为后世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渊源。“为保证社会革命取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他们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优势,具有实践的引导性、理论的科学性、组织的先进性和斗争的坚定性。之后列宁的建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他在领导巩固苏维埃政权和筹划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为加强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自始至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提高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水平。他认为,“对党员的惩办应比对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是起码的常识。”治党从严,严惩党内腐败分子是列宁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所在。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表达了对于坚持从严治党理论的肯定,这表明了在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的。

1.3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与从严治党的历史发展

党的历任领导集体对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思想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及其承袭性,既是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表明党的治党理念在几任领导集体的丰富与填充下,不断成熟。毛泽东同志的党建思想中包含着从严治党的思想,他自革命时期开始就注重从思想上严格规范党员群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党建之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搞好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富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思想,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行为,达到管党治党的目的。江泽民同志针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明确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并且在党的十四大把“坚持从严治党”载入党章的总纲。胡锦涛同志也十分重视从严治党,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方针的重要部分,并且促进反腐败斗争的常态化,使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在当前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2 反腐新常态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即当前反腐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提出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增加的第四条,所以这是目前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不仅为反腐新常态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为反腐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反腐新常态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着力点

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角色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目前正在领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这种角色的转换中,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面临着巨大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先进性建设对党和国家全局的影响凸显。从作风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应对执政风险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高度赞赏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他们认为这种先进性“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首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根源于无产阶级先进的阶级特性,并且是对阶级先进性的高度升华。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根本标志是这种先进性,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开展也立足于这种先进性。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保持党的先进性能够进一步推动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反腐新常态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着力点。

2.2 反腐新常态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生态环境

反腐新常态格局的形成将为党的建设创造出一种有利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落实。党作为社会政治组织,其存在与发展,一靠内因,二靠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就是要从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从外部环境来说,就是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出有利于遏制腐败的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里对于防腐败的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内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外监督的日益强化和规范权力运行、遏制腐败滋生的体制机制制度的健全。这就会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制度条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整个党不懈怠、不变质,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政治生态环境。反腐新常态环境的形成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致,也必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3 全面从严治党奠定了反腐新常态下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

对于反腐新常态下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而言,中国共产党肩负新的历史任务。首先,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要担负起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全党需要齐心协力,将所有力量凝聚在一起。这就要求党的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加大从严治党的力度。其次,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戰略目标,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是党的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关键就是需要从严治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恪守党的宗旨,才能领导好祖国的发展。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而且使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规则可以遵循。而要实现依法治国,需要更新党的执政理念,这个执政理念便是围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周围,治国先治党,治党需从严,如此可为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所以,唯有以从严治党加强执政党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3 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与作用

从严治党方针,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得到的重要认识和结论,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在反腐新常态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对党建工作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与作用。

3.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巩固意识形态阵地

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是思想从严。具体来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这种信仰要永不动摇。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这个意义上讲,治党从严有助于从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只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经受住考验。那么同样的,也只有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才能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使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地位。

3.2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作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中严明纪律的重要性。从严治党的内涵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都强调了“严”,即严肃作风、严惩腐败、严格党纪、严密制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面临的形式越复杂,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的纪律,包括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两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纪律是基础,组织纪律是关键,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严明党纪既要强化全党的纪律意识,又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合力形成维护党纪的长效机制。这一目标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的是具有一致性的,而且从严治党的内涵中也渗透着严明党纪的思想,所以说,坚持从严治党,有利于强化严明党的纪律,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的政治优势,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武器。

3.3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增强人民主体地位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方略,从根本上要保证的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实践中应该占据主体地位,对社会这个客体进行改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奋斗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反复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总书记心系人民,处处表现出以人民为主体的鲜明立场,由他领导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治国理政的实践,也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当前重点推进的反腐败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吞,让人民能够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的历史经历,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巩固的过程。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完成党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海良.反腐倡廉步入新常态[N].人民日报,2014-12-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8.

[3]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3.

[4]胡永利,曹旭波.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17-1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19.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8]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08-25.

作者:徐娜 蒋辛

列宁体制转换探究论文 篇3:

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创新探微

摘要: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深化高校哲学课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哲学教学改什么和怎么改,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是高校哲学课教学改革中的应有之义。本文就如何创新高校哲学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校哲学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高校哲学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哲学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其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哲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1]哲学教学模式就是在哲学教育观的指导下,围绕哲学理念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由此可见,一定的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与形式的统一。

“传统的哲学教学模式是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继承性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是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形态”。[2]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过程以教师“讲”为主,未能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第二,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线性教学,单纯地从教师“传”到学生“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探讨、反馈,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第三,从教学内容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以教科书为载体,教师往往只重视哲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和实践体验,这样的教学难免理论脱离实际,促使哲学成为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往往产生厌学情绪。

传统哲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种弊端,与当今的教育发展理念极不相称。当代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自身的使命和任务。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继承已有的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因此,在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主旋律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变革传统的哲学教学模式,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哲学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创新哲学教学模式呢?笔者在从事哲学课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

哲学是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本源、存在、发展之过程、律则及其意义、价值等根本问题的体验与探求。哲学是给人以智慧和启迪的学问。要体现哲学的真谛,表现哲学自身的魅力,增强哲学教育的感染力,就必须由原来的“注入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探究式教学。

1.注重哲学概念的动态性与问题意识

任何哲学概念都不是死板的知识,都是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哲学概念时,不是先把概念讲给学生,而是通过举例、故事讲述、提问等形式,让学生在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和系统阐述,从而加深学生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哲学概念及哲学理论本身具有动态性,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理解某一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又要让学生了解某一哲学概念在现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及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发展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在现今我们又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有着怎样的关联?在现代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呢?注重哲学的问题意识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2.侧重于哲学方法论意义的教学

“哲学不是知识教育、技术教育,也不是政治教育,而是人性教育、素质教育、方法论教育”。[2]哲学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即给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例如,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论述了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而且提供给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中心、看本质和主流的方法。在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教师要侧重于哲学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的探讨,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体会、探讨,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注重哲学知识背景的教学

任何理论的创立和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形成的。哲学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例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并不是仅仅把物质的概念讲给学生,而是首先让学生了解哲学物质观的形成过程。在人类哲学思维发展过程中,古今中外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对物质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由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演变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在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对前人物质观的继承与发展。现在国内的哲学教科书关于物质的定义,一般采用列宁给物质下的定义,那么列宁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给物质下的定义?列宁物质定义的现代价值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阐述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二)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理论课教学中备受大家关注和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采用“展示案例——学生讨论(或分组讨论)——学生发言(或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概括”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让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在讲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笔者运用了1997年全球掀起的“克隆风暴”和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大学生演讲时对人类的忠告:“你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体会到了在应用科技的时代,应用技术的人所具有的世界观、科技观和道德观是多么重要。这使当代大学生懂得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与走向成功是多么重要,从而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合理分配教学重点,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的关系。在选取案例时要着眼于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力求选取反映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案例,做到难易适当,而且要坚持适度原则。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具体讲,就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通过引发、促进、支持和指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在哲学课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意识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挖掘研究性题材。研究性题材既可以是教材中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又可以是现实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例如,在《中国哲学史》教学中,在讲授孟子的性善论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孟子性善论的要旨是什么?其性善论的合理价值是什么?其理论的局限性是什么?四川抗震救灾以后引发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的大讨论,为什么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认为人性到底是什么?在现时代我们又如何认识人性?提出这些问题以后,让学生课后去思考,去查阅资料,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概括、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写小论文。这样既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哲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化人,促进人的生命和谐发展。在哲学课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要实现哲学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一定的教学模式是由一定的教育理念主导的,因此,哲学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转变教学观念:(1)由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转变为教学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2)由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转变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由教学只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即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和价值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由教学重结论转变为重过程。与此相适应,还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要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另外,还必须改革考试方式,由过去只重视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的考核转变为着眼于考查学生运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把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哲学课教学模式是多样的,哲学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哲学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待于人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建立.探讨哲学教学模式的转换.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14).

作者:雷红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四位一体人才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