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写作能力论文

2023-02-10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无数的语文教师为之殚精竭虑、苦苦求索, 而不少学生仍然谈“写”色变, 视之如洪水猛兽。如何方能改变这一现状, 使学生“会写”“擅写”“乐写”?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作了如下尝试。

1 注重积累, 建构作文素材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作文的症结往往在于脑中空空, 缺乏写作的素材。根治此症的处方只有一个——积累。

1.1 观察生活, 丰富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 自然要说某种的话, 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在初中阶段,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可见, 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应有特定的对象;观察应结合思考展开, 由表及里,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学生及时作好观察记录。方式有:写观察日记、制作观察卡片、录像、摄影等, 每有一点所见所闻所感, 都用笔记下来;每一次为美景所迷、为真情所感、为他人所启都在心中细嚼静思;每一件引发关注的身边事、每一部风靡的影片、每一本打动你的书籍都议一议、评一评、辩一辩。这样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我们何患无话可说、无文可写?

1.2 广泛阅读, 厚积薄发

中职生作文时语言贫乏是一大通病, 因此, 仅有生活的积累显然不够, 还必须注意语言的积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那么在课内外阅读中我们应积累那些知识呢?1) 名言、警句、谚语、广告词、歇后语、顺口溜, 歌词等;2) 优美的诗、文名句, 如《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语言;3) 典型的人物和事迹,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等名著中的人物及其事迹, 成语故事等。在积累时绝不能死记硬背, 应当深入体会和玩味, 反复咀嚼, 消化吸收。只有这样, 在作文时这些素材才能信手拈来, 为己所用。

2 放飞想象, 获取写作灵感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每一个孩子生来便是想象家, 他们的想象总是出人意料、给人惊喜。没有想象的人生是灰色的, 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的。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翅一旦奋飞, 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学生的想象力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培养。记得在教学汪曾祺的《五味》一文时, 讲到“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 他的爱人是南京人, 嘱咐他带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 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 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这一情节时, 大家哄然大笑。笑过细想, 在我们重庆也有这个的臭豆腐, 大家一下子就打开了话篓子。教学戴望舒的《雨巷》, 讲到“丁香”, 学生自然联想到娇嫩的鲜花。每每此时, 我总是与学生们共同放飞想象, 问他们:由丁香花你会想到什么?“想到花自飘零水自流。”“想到林黛玉、病西施。”“想到漂亮、柔弱。”“美好的愿望。”想象的闸门一打开, 你会发现你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放飞孩子的想象, 在他们奇异的想象里, 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如此丰富, 他们对生活如此热爱!

此外, 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想象, 比如续写《藏羚羊跪拜》的结局, 发挥想象为《鸿门宴》另写一个结局, 扩写古诗等。每讲一篇有写作契机的文章时, 我总会留出时间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象写一写, 不经意间完成了放飞想象的写作小练习。每有一次这样的作文, 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 学生的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创新的嫩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引导学生抓住特征、关联、神似, 从声、形、色、泽、质、天气、时令、环境等进行合理的想象, 掌握这样的规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文章, 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写作这片让广阔的天空高飞, 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真正“神游其中”。

3 我手写我心, 抒发真性情

人们常说:“心口如一, 言文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道出了写好作文的真谛。写作应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真实的反映。但是, 俗语云:“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的见闻大多类似。要在平常普通中写出精彩, 关键在于要融入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倾注自己的情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谈到:“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多, 生活面窄, 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指导, 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情感积淀越来越深厚, 在写文章时才有真情实感。教材中的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示范。如李商隐在思念时写下“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月光寒”其实是诗人因与恋人分开而倍觉冷寂, 从中可以窥见作者那难抑的如潮思念。再如同样是“秋”, 马致远写出了游子对故土断肠的思念;刘禹锡写出了“秋日胜春朝”的励志昂扬;杜甫写出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的苍凉沉痛;王维写出了“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的清静、清爽、宜人。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融情于事, 以情感人的特点, 才能明白何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罗曼·罗兰说过:“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 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我们作文, 要写出诚实的, 自己的话来。”“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见, 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总之,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 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 学生的作文之路才会变得更加平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终南山》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及其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