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为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师行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师行为失范是相对于教师教育规范而言的,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中认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价值生命中真善美的外在显现,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了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认知储备。

第一篇:教师行为论文范文

论教师拖堂行为

就一般意义讲,拖堂指的是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束时仍不终止教学活动而挤占学生课余休息时间的现象。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系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影响着学生对教师及学习内容的情感态度,若不及时调整克服教学行为方式;完善其教学行为系统,将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其求知欲。在此旧话重提,旨在期盼更多的教育界同仁能站在不同的视角与更高的认知层面重新审视拖堂这类看似平常的教学行为表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拖堂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以便探寻出有效克服良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一、拖堂带来的主要危害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基础上,发现拖堂带来的危害性不可小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不利于学生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的形成

课堂教学提倡师生民主互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师课堂上重引导启发,唤起学生主动求知、自觉学习,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教师课堂上实施教学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做法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不仅教学内容要引起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本身也作为学生的认知对象不可避免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拖堂,挤占那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损害学生的“权益”,那么在大力弘扬人本主义、张扬个性、发扬民主、关爱学生、追求平等教育理念的今天,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独立性与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更多的是想得到平等、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爱,极力摆脱束缚其自由独立的羁绊与种种精神枷锁,极力反对单边行为中思想与行为的不民主,对高高在上的教师的权利型做法表示反感与抵触。显然,对教师拖堂这种“平常”事,实质是专制行为的翻版、不民主工作作风的体现,不仅会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身体力行”地教会学生损人利己、自我中心、专制蛮横等不民主作风的逐渐养成,最终将学生引向自我欲望膨胀、民主意识匮乏的边缘。

2 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学科教学的任务在于“在授予学生一定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显然,寓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主渠道之中去实现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问题,也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介,采用的各种教学方式以及呈现出的每一种客观现象等不同物质形态都将作为学生的心理之源,引起学生心理的产生和变化,若“源”物质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合拍对路,那么学生就得到一种满足感,自然就高兴愉快,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师生间心理彼此交融、心理距离缩短、课堂心理气氛和谐融洽,学生感到精神振奋轻松自如,在学到知识技能、提升能力与创造力的同时会拥有一种健康的心境。反之,若引起学生心理产生与变化的客观物质形态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背道而驰,形成需求反差,学生就容易产生出消极乃至对抗的情绪状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休息时间,影响学生课后或课间日常琐事的解决,影响学生对下堂课的准备,增加教学内容加重学生心理负荷,导致学生心理上对课间或课后自由支配时间的预期与单边强加的“受控”形成心理反差,显然会激起学生的不清情绪,长此下去,会导致课堂心理气氛日趋紧张,师生心理距离拉大,学生厌学敌视心理增强,心理压力加大,学习兴趣衰减,压抑焦躁不安,随老师拖堂次数的增多,越发加重着这种负性心理,最终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积成。笔者在几次问卷调查中都发现有80%-90%的被试不同程度地对教师拖堂这一做法表示不满,初中生当时就可能表现出不满情绪和相关迹象,高中生的不满情绪相对不易外显。天长日久,随学生不满情绪态度的长期积淀,会演变出敌对仇视心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由自主地产生泛化效应,导致与周围环境不能和谐共生,制约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3 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与学习质量的提高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师生间、生生间、学生自我内在之间的多边交流过程,是多边主体相互启迪、相互激励、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过程,是人格碰撞、思想精神相互贯通的过程。教师如若在教学过程中不及时克服拖堂现象,较长时间侵害学生的“权益”,势必降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度,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形象,师生间原本融洽的关系势必被破坏,师生间产生隔阂,心理距离拉大,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学生心理上对教师的不接纳自然会演绎出学习动机的丧失,对学习内容的乏味,必将降低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影响其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再有,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角度来讲,学生学习的注意持久性有一定的时间限度。拖堂超出了学生注意的持久时段,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一相情愿的事,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动力退减、注意力分散,并让教学信息交流的环节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信息交流通道受阻,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当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还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连续影响,因为教师拖堂的不良偏好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形象,引起学生对教师的重新审视,改变了昔日对教师的良好形象与情感态度。学生对教师情感态度的改变自然伴随着产生对学科内容学习动机的衰减和学习积极性的降低,影响对整门学科的学习效果。加之,拖堂要增大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导致学生身心疲惫,接受系统对教学信息的有效选择品质和容量都将下将,并且还容易对已接受信息产生抑制,到头来欲速则不达,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拖堂行为主要成因剖析

为了远离拖堂,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深入剖析拖堂产生的主要成因及其根源。笔者在对相关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因如下。

1 课前准备不充分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如果对学习者因素分析不够,未找准其起点学习能力,就将出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给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造成困难和压力,阻碍教学的信息交流通道,影响正常教学进程,可是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又迫切希望把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也就只好采取单边行动——拖堂;如果课前未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难免有失偏颇,并且也很难将教材内容熟练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很难保证课堂教学严谨有序、高效运作,不可避免出现教学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影响重点与非重点、主要与次要教学环节的有效把握,导致平均使用力量和本末倒置,浪费有效的教学时间,导致拖堂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课前对教具、实验器材的准备不充分或没有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引起拖

堂的产生,比如在物理课教学中,如果课前未对涉及的器材一一进行试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有的器材用不上,影响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如果课前未亲自操作,在课堂上可能出现操作失败或实验结果出现意外,这些情况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导致课堂出现尴尬的局面,耽误课堂教学时间。

2 课堂偶发事件的驾驭能力不强

学生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个体。作为教师课前应尽可能考虑到课堂上将出现的方方面面,但是任何教师都不能在课前穷尽预测课堂上出现的种种可能。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有的教师能够泰然处之,艺术化地将其处理好,不影响教学进度;而有的教师由于驾驭能力不高,面对偶发事件,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或绕开它,被卷进偶发事件之中而不能“自拔”。师生间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偶发事件上,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和教学进度的减慢,而教学计划的执行与实现的愿望又促使教师不得不拖延教学时间来弥补课堂上遗留下来的教学任务。

3 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大

课堂教学中若就事论事,学生常常对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感到枯躁乏味。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就要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或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但是如果对采用的事例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大,教育性不强,或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缺乏严格考究,那么就将事与愿违,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内容,偏离教学方向,不能实现教学目标,这也就无异于用“法定”的教学时间去作无效的劳动,导致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课堂上的深化、扩展与发挥是具有方向性的,否则反倒成为滋生拖堂的土壤。我们一部份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拖堂,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课堂教学中随意性太大所致。

4 教师不良个性倾向在教学中的反映

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风格已形成共识。但是有的教师由于受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健全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体现出相应的个性化的倾向性,诸如行动迟缓、做事拖拉疲塌、事事力求面面俱到不分轻重缓急或性子急遇事不冷静,强迫自己要当即处理好发生的事,这些个性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就啰嗦重复、填鸭说教、下“暴风雨”,不能放手让学生主动求知,常常让学生处于被支配控制的状态。总之。教师个性品质的不健全也是引起他们在教学中拖堂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发教师拖堂行为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个性品质不健全等因素都可能是其产生的诱因。不同的教师产生拖堂的原因不完全相同,有的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因素,有的可能是两个或多个方面的因素所致,但不管是基于何种因素导致拖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思想落后,不能很好适应当今青少年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是拖堂等不规范教学行为产生的根源所在。

三、不断提升职业素质。自觉远离拖堂行为

为了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系统,彻底消灭拖堂及其一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行为。为此,我们教师要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寻找出产生不良教学行为的真正原因。前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对不同的教师尽管产生拖堂及其他一些不良教学行为的原因有所不同,但要自觉有效遏止这些不良教学行为,都必须立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结构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自身的职业水平。

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有赖于用实际行动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一是争做学习型教师。面对“终身教育”理念的产生、学习型社会的来临,教师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重大,社会对其要求也更高,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教育科学理论,做到在知识结构上推陈出新,让自己永不落伍。二是做研究型的教师。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会不断出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若用常规方法解决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站在研究者的角度从研究的视角加以解决,倘若没有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行吗?显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力不从心之感。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若不断进行这样的研究实践,不仅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自身研究水平,也一定会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三是做服务型的教师。教育是服务性的事业,学校为学生、为社会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其直接实施者是我们教师,若要提高其服务质量,就必须转变观念,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时时处处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提供所需的服务,积极为学生做好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好学生的“勤务员”,如果我们教师不断投身到为学生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学生在接受服务、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一定会得到我们教师高尚人格力量的启迪、熏陶与鼓舞。

做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历史长河中,只要能不断在“学习、研究、服务”三个领域自我加压,不断投身到“学习、研究、服务”实践领域中去,那么在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同时,其教育观念、教学思想也一定会得到更新,在课堂主渠道的教学实践中也一定会运筹帷幄,拖堂及其他一些低效的教学行为也一定会大大减少。为了让学生能拥有更多自我成长的时间与空间,变学习的过程为享乐的过程、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最大可能地减少甚至杜绝不良教学行为带来的危害,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自觉变换角色身份,争做与素质教育需求合拍的“学习——研究——服务”型教师。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丁志强 张 澍

第二篇: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研究

教师行为失范是相对于教师教育规范而言的,马和民在《新编教育社会学》中认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教师行为是教师价值生命中真善美的外在显现,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了教师之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认知储备。教师只有外在行为和内在素质的协调整合,才能教育出高品位和高品格的学生,达到为人师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农村初中教师在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交往中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与教育规范不相符的行为,影响了教师文化的有效传递,也不利于农村初中教师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 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的表现

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行为失范

从帕森斯的价值取向模式可知: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因此,农村初中教师文化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农村初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师文化在实践层面上的集中、具体的表现。目前农村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材内容的传统呈现方式。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初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口述+板书”的授课方式,这种传统的“口述+板书”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过于简单、呆板,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不能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展示,极大地妨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2)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多地表现出强制性、灌输性。在课堂上,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往往只强调 “教”,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和服从,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中心主义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育。在教学中,教师最容易滋生按统一目标、同样要求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客观上各方面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全是一种授受式的注入教学方式。(3)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本位主义。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目标,每个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课堂上,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教育教学目标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农村初中教师在知识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基本上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把完成知识教学当成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这样的课堂知识教学失去了文化的内涵意蕴,而且连教师自身也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课堂文化荡然无存。

2.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行为失范

由合作行为形成的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主导文化,是在弘扬主体精神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协作文化,教师的合作文化对促进教师群体思维的开放、知识的共享、突破教师保守的文化心态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初中教师基本上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教育教学的任务,与其他老师相互隔离,教师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奉行教学的专业个人主义”的原则,把自己的课堂封闭起来,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处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习惯于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教育难题,化解教育矛盾,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即使有,大多也还是停留在表面,缺乏真诚的合作,“教师不愿意观察和干预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被干预;他们独立自主的处理其教学事物,很少有人过问其行事的方式,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农村初中教师由于处在学校组织的不同结构中,受农村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学科之间分割现象十分严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氛围难以在这种孤立的教学中形成,逐渐地,农村初中教师之间慢慢孤立起来,形成了封闭的环境和心理空间“蛋蒌机构”。

3.教师与家长之间交往行为失范

教育是一项系统、综合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内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校外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行为体现了教师文化,也很好地传递了教师文化,农村初中教育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家长外出务工的较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农村初中教师与家长难以沟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由于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特呈上升趋势,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给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而导致的学习问题,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缺乏完整家庭教育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任务最终将会转嫁给学校,使农村初中教师不堪重负,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感孤寂、道德教化的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心理不健全等问题。由于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孩子心中的疑团与困惑缺乏家长和学校合作有效的化解方式,使农村初中教育留下了许多真空,同时,这也给农村初中教师增加了一份沉重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在双方的理解和沟通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情况,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与家长交往,也就阻断了教师文化向家长、农村社区的有效传递,于是,教师与家长的交往逐渐被边缘化了。

二、 针对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的几点思考

1.教师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地对传统的教师文化进行超越,在不断地扬弃传统教师文化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形塑与新课程文化相一致的教师文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变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都是在课程文化重建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结果,反映了教师文化重建的过程。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教育观和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国农村初中教育要改革,学校要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而要致力于学校员工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而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教育变革之成败的决定因素都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了推行新课程,必须首先更新农村初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而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因此,能否形塑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导致新课改因条件缺失而停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角色,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活动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从本质上说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而不是专制的、封闭的、经验的。这要求农村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融合现代教师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2.推行师徒制的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型学校

在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使培训内容具有实效性,实施教师校本的专业化培训,是解决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培训运作模式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突出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农村教师的校外教育培训大多是学习和掌握纯理论的显性知识,尽管农村教师理解了新教育理念,而且也有改进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强烈愿望,但是,一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发现自己很难跳出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教师在培训接受的是显性知识,而对另一类缄默知识没有顾及,而缄默知识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和以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来获得,而缄默知识的获得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习与实践,在农村,以教师文化的校本建构为基础,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师徒教育运作模式,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遵照观察→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使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缄默教育知识和技能得到有效的传递。在农村,师徒培训模式的实施可以打破了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的藩篱,营造开放性探究和对话的氛围,使教师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教学智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这样的培训,新手教师在合作与对话中理解、领会隐性实践知识和经验,使新手教师批判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通过师徒教育运作模式在农村学校的有效运作,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农村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建构,逐渐构建学习型学校,最终促进农村初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

3.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建立互动交流机制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使正处在情感性格转折关键期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两个不同的时空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而老师和父母给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此,老师是很难取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加强老师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农村初中教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状况,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并不断向家长输入新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同时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对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发展的严重性,使家长尽量维持家庭教育功能的完备性。同时,使留守儿童家长关心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和精神需求。只有这样,通过与家长的交流,逐步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校老师一道共同培育好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同时农村初中教师文化也能正常地向家长、向农村社区有效的传递,最终会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3-134.

[2] [美]布卢姆.罗黎等译.教育目标分类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9.

[3] 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89.

[4]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外国教育研究,2005(8),7.

(责任编辑刘永庆)

作者:欧小军

第三篇: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理论综述

摘要:本综述回顾运用心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对于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研究。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学者认为,高校教师流动行为产生于工作满意度低落。近来有学者进一步将其扩充,指出工作士气的低落也是高校教师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应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认为,高校教师流动行为是组织内部的推力(如薪资过低、组织文化低落、工作压力过大)以及组织外部的拉力(如提供更好的职位与薪水)共同影响所造成的结果。

关键词:高校教师;流动行为;学术职业

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相关理论为何?高校教师的流动行为与一般组织成员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本研究尝试以心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相关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解,勾勒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理论背景样貌。

一、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

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基于工作满意度,第二类基于工作士气(work morale)。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流动行为是对工作不满意和工作士气低落所导致的,因而相关理论主要聚焦“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士气,从而降低其流动行为”。

(一)工作满意度理论

工作满意度的运作机制可以从Herzberg的激励一保健理论进行了解。

Herzberg在1966年的研究中指出,影响工作是否满意的因素可以分成平行且独立的两类: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和激励因素(motivators)。保健因素包括薪资(salary)等,属于基本需求;而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achievement)等,属于成长需求,能够有效地激励工作效率。

高校教师感到保健需求无法被满足,如收入缩减、高校财政困难等都将导致教师流动行为的产生。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与同事以及领导之间的关系恶化,关系需求无法被满足,这亦会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并进一步导致流动行为的产生;相反,人际关系愈佳者,其流动意愿也愈低。

同样地,高校教师感到激励需求无法被满足,如学术职位晋升受限或无法获得更高声誉也会导致教师离开现有职位。Finkelstein的研究证实,寻求学术活动较佳的环境和专业水准相互匹配的同事是高校教师转换工作的目的之一。

Caplow和McGee的调查结果表明,转换工作的高校教师对原任职高校不满意因素的前三项为缺乏升迁机会、工作量大以及与原任职高校合作不愉快。McGee和Ford则表示,学校声望愈高,教师流动倾向愈低。

根据工作满意度理论,为了留住现有人才乃至吸引人才加入,高校一方面必须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如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以及安稳的工作环境等。另一方面,高校必须重视教师的成长需求,如协助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打造优秀的学术梯队等。

(二)工作满意度理论在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工作满意度理论在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Rosser的研究为代表。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导致高校教师流动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

Rosser以Smart的模型为基础,将组织满意度、薪资满意度(salary satisfaction)和职业满意度(career satisfaction)纳入考察因素,分析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于高校教师流动倾向的影响。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个人层次的因果模型。研究使用的数据库为1999年美国国家高校教师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针对18,043名公立和私立2-4年制高校的全职教师,包含有效问卷12,755份。

Rosser提出的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该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对其工作生活(work life)品质的认知对于整体工作满意度有着正面、直接且关键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倾向。工作满意度高的高校教师较少离开他们所在的高校或者离开学术职业。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则反映出高校教师对其个人工作生活品质的认知较低,容易产生流动倾向。该项研究结果与之前Smart对于高校教师流动倾向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三)工作士气理论

除了工作满意度之外,工作压力会不会对高校教师流动行为造成影响?由于个人心理的复杂性,无法以工作满意度单一指标来完全解释流动行为。为此,研究者逐渐将视角扩大,发现显著影响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其他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和组织承诺,并从工作满意度和这些因素中萃取出“工作士气”,以此更加准确地反映个人的心理过程和讨论高校教师的流动行为。Benge和Hiekey指出:工作满意度是个别员工在特定时间段内态度的总和。虽然工作满意度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时常发生波动,因而有必要用工作士气考察流动行为。

何谓工作士气?Johnsrud和Rosser认为,工作士气是高校教师对于工作生活的认知和态度表现。

Secor指出,造成高校教师士气低落的主要因素在于过大的工作压力或理想破灭。Bowen和Schuster则认为,高校教师士气较低的原因在于工作环境的恶化、教师收入的缩减、学科之间津贴的差别、缺乏职业流动(employment mobility)以及教学与研究的冲突。Kerlin和Dunlap在研究中证实,公立研究型大学紧缩与删减预算会对高校教师士气有负面冲击。

总而言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必须从多个因素探讨工作士气。除了工作满意度之外,这些因素大多可以归类为工作压力或组织承诺,以下将对这两方面做进一步剖析。

1.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对于高校教师流动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作压力越大,流动倾向也越高。Beehr和Newman认为,工作压力迫使工作人员的身心偏离正常状态。

研究证实:当高校教师缺乏晋升机会时,便会选择流动。Allison和Long考察了1961-1975年间274位生物、化学、数学和物理领域高校教师流动的案例,发现流动的助理教授有60%在新任职学校晋升为副教授,流动的副教授也有52%在新任职学校晋升为教授。

晋升的压力使得高校教师选择往名气较小且容易升等的高校流动。流动率最高的助理教授为了晋升,通常往声誉较低的高校流动;而副教授或教授往声誉较低高校流动的案例相对较少。通过由声誉高的高校往声誉低的高校流动,高校教师获得晋升的机会提高了3.5倍。Zhou和Volkwein在分析终身职教师后指出,增加晋升机会有助于降低高校教师流动。

2.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亦被证实为影响流动行为的重要因素。组织承诺的概念起源于Whyte所著的《组织人》一书。由于个人对组织的情感依附会阻止个人离开组织,组织承诺被视为内在的规范力量。组织成员的组织承诺越高,流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低。

(四)工作士气理论在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从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和组织承诺中萃取出工作士气,进而考察其对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影响。Johnsrud、Heek和Rosser向包括一所研究型大学、两所第二类人文艺术学院和七所社区学院在内的十所高校共1293名中层管理者发放了问卷。他们基于回收到的869份有效问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高校教师离开目前任职高校的流动倾向。

Johnsrud、Heek和Rosser提出的模型如图2所示。

除了证实工作士气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倾向,Johnsrud、Heck和Rosser的研究还发现不同组织形态下工作士气的高低亦有所不同,因而组织形态对于高校教师流动倾向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相关理论

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仅仅关注个人心理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因而无法解释高校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或工作士气高的情况下为何还有流动行为。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相关理论则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教师流动行为同时受到组织内部推力与外部环境拉力的影响。

(一)经典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指出,流动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组织内部推力(如组织文化不佳等)的影响,亦受到外在环境拉力(如组织外的薪资福利、晋升机会等)的影响。

提出推拉理论的Bouge认为:人的流动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流动者对于原任职单位以及目标任职单位有着某种程度的了解。基于上述基本假设,流动行为是原任职单位“推力”因素和目标任职单位“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影响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推力因素包括个人发展机会的缺乏、收入的减少等;拉力因素则包括更好的个人成长机会、较高的收入、较好的工作机会等。

(二)推拉理论与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的结合

经典推拉理论以“总体”为研究单位,因而无法解释组织内部不同“个体”流动行为的差异。假如流动行为只是高校教师对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应,那么只要是经济萧条的地区,理应出现大规模向外流动的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应该有其他因素影响流动行为,而个人的工作满意度可能就是被忽略的因素之一。因此,除了将总体因素纳入讨论范围外,还应考察个人认知因素。

至此,强调宏观角度的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相关理论已经与强调个体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相互融合,发展出现代推拉理论。

(三)现代推拉理论在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Zhou和Volkwein在研究内在推力因素和外在拉力因素对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影响时,进一步考察“锁住”的心理认知因素的作用,认为部分推力因素通过工作满意度对高校教师流动行为产生影响。

Zhou和Volkwein的研究使用1999年美国国家高校教师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12,755份有效问卷㈣。在排除非研究型机构以及兼职高校教师样本后,研究母体包含3,467名研究型机构专职教师。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如图3所示:

Zhou和Volkwein认为,促使高校教师产生流动倾向的内部推力因素包含三个方面:个人与家庭特征、组织特征和工作经验。其中,个人与家庭特征和工作经验部分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倾向,而组织特征完全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倾向。外部拉力因素包含五个方面:劳动力市场、待遇(如薪资与福利、晋升的机会)、研究机会、教学机会和家庭考量。

Zhou和Volkwein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内部,资历、工作保障满意度和薪资满意度为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倾向的前三名推力因素。与职称较高的高校教师相比,职称较低的高校教师更加倾向于流动以获得高级职称。而在组织外部的拉力因素中,待遇(终身职、晋升的机会、薪资、福利、工作保障)对流动行为有着显著且直接的影响。

三、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

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揭示了心理过程对流动行为产生的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士气低落导致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产生。但与其他类型组织的成员不同,高校教师更加关注成长需求,因而学术职称晋升机会和更高的声誉是影响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重要因素。

然而,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无法考察组织的外部因素如何影响流动行为,毕竟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和其他组织提供的待遇也是影响流动行为的重要因素㈣。因此,需要结合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考察高校教师的流动行为。

无论是微观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还是宏观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相关理论,目前都缺乏对高校教师流动去向的考察。影响高校教师向管理职流动,向其他声誉更好的高校流动或向国外高校流动,甚至是离开学术圈的因素并非完全一致。因此,有必要尝试结合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和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相关理论的框架,对高校教师流动去向做进一步研究。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相应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使得中国高校教师的流动行为有别于欧美国家。因此,在运用西方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理论分析中国情境时,必须将具有中国本土特点的单位制度纳人考察范围。在适用范围上,侧重微观的心理学视角相关理论可以用来考察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有效性,而侧重宏观的推拉理论则比较适用于考察中国高校教师流动是否均衡。在实际应用中,后者常常受到获取研究资料较为困难等因素的限制。

关于高校教师流动行为,无论是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相关理论还是基于经济学与社会学视角的相关理论,都有必要进一步在中国背景下检验其理论和模型的适用性,并作相应修改以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目前我国学界对于高校教师流动行为的研究还停留在采用历史分析法进行案例研究的阶段,需要更加先进的理论框架以推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经历了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出国风”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下海”(经商)与“孔雀东南飞”(由中西部高校向东部沿海高校流动)阶段后,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目前正处于系统内与校际间的人才竞争阶段。未来随着高校教师市场化平台日臻完善,高校教师流动也将更加多元化,本土高校教师甚至可能会面临国际人才的竞争。研究人员可借由既有的理论框架,对我国高校教师流动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有助于我国高校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流动体制。

作者:陈玉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医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探索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教师行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