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2-09-12

现今, 语文教育界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呼声很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是要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胆识;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具有创新能力,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教育的应然境界。古今中外, 对这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北宋的张载说:“学贵心悟, 守旧无功”。即, 学习中最可贵的是要有心得体悟, 沿守旧的结论就没有新的功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辅导者, 激起学生的首创性和探索性。”这对教师提出了要求, 首创和探索就需要创新精神了。伟大的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是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把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看得这么重要, 是有他切身体会的, 他的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他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之上的。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 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这些都说明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首先, 要让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知识愈广博, 愈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思维, 也愈容易取得成果。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 要注重方法的选择运用。梁启超先生说:“教员不是拿已得到的结果教人, 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由教育方面看, 不单是知识内容有价值, 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的方法也是有价值的”。这里的“方法”说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是只备“教什么”, 而是要备“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琢磨“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要反思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教师自己先体验到了思维的艰辛与欢乐, 才会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学生, 知道怎样帮助、引导、启发学生, 让学生知道怎样学, 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结论。现在教改中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 如学生主体意识、教学民主意识、平等对话意识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积极、自主、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美国的教育中就是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 我们有时说, 美国的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 其实他们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还要注意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 如强烈的好奇心, 高昂的情绪, 坚强的意志, 合作的意识, 独立的精神等等。陶行知说:“古语说, 穷则思变, 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 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1]这些心理条件, 也需要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培养, 保护。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只注重智力因素, 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成就的取得, 往往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再次, 还要注意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要让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验证新知识, 通过新知识反思旧知识, 不迷信书本现成的答案。孟子说“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张载说“学贵须疑”, 这都是说读书学习应有质疑的习惯, 鼓励学生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要大胆质疑, 不要死读硬记, “要教育学生深信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思考 (德国, 第斯多惠) ”。让学生有一种胆识, “我是学生, 我怕谁”。这种怀疑精神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始, 鲁迅先生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 而并不下断语, 这才是缺点。”怀疑还只是提出问题, 验证怀疑的价值所在, 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小心求证, 就是广泛搜集资料, 筛选信息。发现自己的怀疑是错的, 就要勇于承认错误, 一旦发现自己的怀疑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就要不辞辛苦, 勇敢钻研, 这个阶段也许是漫长的, 但也许紧张的思考后会有灵感出现, 产生顿悟。切记, 这个阶段教师应给学生以应有的帮助和鼓励, 要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成功的喜悦, 这会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情绪, 以为和现成结论唱反调的就是创新, 于是出现了主观臆断, 望文生义的所谓“成果”, 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出奇的想法, 老师一时反应不过来, 也给以不恰切的评价。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灵感的火花, 需要老师加以保护, 但评价要准确, 不可虚夸, 创新可能会有灵感直觉的因素, 但长期的艰苦劳动的功夫是不可忽视的, 这也是需要让学生必须注意的,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并非重在结果, 而应重在过程, 重视培养学生大胆的怀疑精神, 强烈的好奇心, 敏锐的观察力, 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的不间断锻炼, 进而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并非是一定让学生真有什么“首创”成果, 得出什么惊人的“首创”性的结论, 但是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具备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就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 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平等意识, 培养学生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 坚持不懈的习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们要将学生塑造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人, 教师自己也应是勇于开拓, 富有胆识, 不畏权威, 意志坚强之人。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去体验探讨的苦乐, 相信, 我们的学生会因为我们的教育而成为最有力量的人的。

摘要:本文简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条件,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意识,知识,胆识,怀疑,探讨

参考文献

[1] 创造宣言[A].陶行知全集 (第四卷) [C].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中小型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下一篇:现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