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

2022-04-2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摘要: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以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为例,从模因论视角着重探析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以期对其他大学的校训制定和修改有所启发。

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 篇1:

论《大学》的文化精神与当代意义

摘 要: 本文强调了《大学》文化精神的精髓,论述了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具有的独特功能,并论述了其与当代社会的密切关系,指出了《大学》的文化精神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大学》 继承和创新

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又往往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广大民众、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儒家经典《大学》源于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逐步蜕化、发展、建立成为以人的道德理性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集中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而“三纲领”与“八条目”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这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大学》的关键所在。《大学》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建构了一套关于民众主体应该如何修养好自身品行的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实质上就是凸显了孔子长期倡导的人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仁”,“仁”成为人生命本质的性。从作为生命本质的性,孟子又进一步传承了孔子提出的人生命之内的“仁”,阐释为每一个人应该可以把握的“心”。这些观点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所倡导的思想价值、人格理念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如今这些观点是我国文化建设和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一、《大学》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格理念,强调了高尚的人生观,强调了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本质。

《大学》中“明明德”倡导人们以自觉地显发自己的明德为本,不被心理或生理的冲动或欲望所遮蔽牵引。人人天生即有光明澄澈的心灵,都可自作主宰;又因个人在气质上有所差异而有殊别,所以,立人之道,并非去宰制他人、为他人安排一切,而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文章指出,礼乐教化,可以启迪他人自觉,使他人自作主宰,去除物欲,不断提升民众主体的德行,显发天赋的光明的心灵,这就是“亲民”。从“明明德”到亲民,了无间断,使心灵所具的天理,普遍地、具体地呈现于人伦日用之间,令万事万物无一不恰如其理,而皆臻至于极,这就是“止于至善”。由道德来教化人心,以正风俗民情,使民众“有耻且格”地安分守己正是《大学》弘扬儒家博施济众的思想成就,亦是在事功上的崇高人格理念的集中体现,成为人们立身、处事的准则,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相吻合。它尤其强调了在我们这个思想大活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应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去引领社会风尚,从而形成凝聚全民的民族文化理念。《大学》中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及“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用了物事对举的阐释方法,其中“物”是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格物”即是感通于心、身、家、国、天下,对心、身、家、国、天下发生作用,亦即发生修、齐、治、平之“事”的效果。所以,“格物”内可明体、外使人与物及事上的感应,能通内外,冀望人与人的互相影响的互动过程通向“至善”的境界。正是《大学》中这些被升华了的文化精神不断打造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纽带,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流精神。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大学》依然以它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言形式来传扬文化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新思想新视点的思考,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透视世界各类跨文化现象,并促进世界优秀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融会发展。

二、《大学》中简明清晰地论述了构成个人修身自我完善的各个向善要素的基本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大学》中明确地论述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以“明明德于天下”为“至善”,把最高的价值追求落实在天下每个人的“明德”之中,使其内在化、精神化;文中还强调“正心”,以“正心”为修身的主要手段,而“正心”又包括“诚意”与“致知”两个方面,“诚意”由内而外,“诚于中,形于外”,表现为内在自觉活动;而“致知”,主要是针对“礼”的“知”,它由外而内,以外在的“知”(礼)使心得到充实、安顿。总之,文章反复论述与提升修身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与道德自律,并且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是齐家治国的根本途径,对中华民族的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文化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塑造作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完善后客观上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石。因为《大学》中倡导的人生观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实践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文化定势,中国文化精神的许多内容意义都是在《大学》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三、《大学》倡导了一种振兴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奉献精神,也成为儒家精神的核心之一。

几千年来《大学》一直从某个角度塑造并影响着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积淀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中国有一条古训,即“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正是对《大学》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忍辱负重,继往开来,正是《大学》文化精神最为生动和传神的写照。它使得中华民族在思想、信念及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强化了民族主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并且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前仆后继、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就是最真实的证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还有助于强化民族精神文化,强化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现代的文化精英更需要在《大学》文化精神的激励下,为实现宏伟理想、为发展繁荣中国而努力。纵观中国历史,《大学》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德治资源之一,在今天人们借鉴世界进步文化,融会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并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发挥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

经典论著《大学》内容严谨、体例完整,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尤其是“三纲领”中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已经成为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终极目标。尽管全文不长,仅有短短两千余字,然而它却富有永久生命力,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正源于此,《大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自宋代列入“四书”以后,其影响力更为巨大。最近出土的郭店竹简中许多观念范畴都与《大学》相近,为今天重新理解、探讨《大学》内容及思想地位提供了重要材料。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中国文化精神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更需要的是充分重视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选择、融合、批判的过程中对精髓予以积极的弘扬。《大学》思想的深刻精辟,不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在我国当代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上应当具有重要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J].新华文摘,2006.11.6.

[2]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杜,1987.

[3]韩卫东.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理论前沿,2007.7.

作者:姜 葵

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 篇2:

例谈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

内容摘要: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以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为例,从模因论视角着重探析如何打造强势校训模因,以期对其他大学的校训制定和修改有所启发。

关键词:模因论 大学校训 强势模因

一.引言

《辞海》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而校训对应的英文译名是“school motto”。其中“motto”翻译为汉语是“座右铭”,是指个人、组织等引以为自我警诫的短句,代表着精神、意志、信念等,一般以排比形式出现。学校、国家、城市、公司、家族等都可能有座右铭,当中学校的训词称为校训。(转引自维基百科)

从中英文对于校训的定义来看,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对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总之,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鉴于校训对于学校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已经从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李承先、徐辉[1]1-6从大学校训和大学理念的关系角度入手,着重论述了以道德为核心的大学理念在大学校训中的体现;胡刚[2]68-70总结了大学校训的句式特点和功能;王庆华、张庆彬[3]7-12从功能语法的“评价系统”视角对中外大学校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从模因论角度分析大学校训。所以,我们接下来将从模因论角度来探析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以期对高校打造强势校训模因,营造积极向上、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有所启发。

二.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传承规律的一种理论假设,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来解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进化和传承的规律。模因论的核心概念就是“模因”。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4]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模因(meme)。该词在拼写上模仿了基因(gene),词源上它来自希腊词语“模仿”(mimeme)。现在几本主要英语词典都收录了该词。其中,牛津英语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 esp.,imitation.(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得到传播)。美国韦氏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an idea, behavior, style or usage that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ithin a culture.(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散播开来的思想、行为、格调和习惯)。而道金斯的学生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kemore)进一步发展了模因理论,指出,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任何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更多的接受和使用,它就可以成为模因[5]66。可见,模因既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也是一种信息单位。“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6]32。根据布莱克摩尔的观点,人脑中有许多潜在的模因,每种模因都为抢夺在人脑中的复制机会而斗争,只有成功的模因才能获得被不断复制的机会传播开来成为强势模因,而那些失败的模因则被淘汰。事实上,判断成功模因的标准有三条: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delity)。長寿性是指模因在模因库内存留很久,也就是模因能在纸上或者人们的头脑中流传的时间很长。多产性是指模因的传播速度快和传播的范围广。模因的多产性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它的存活价值。而复制的忠实性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保留原有模因的精要,而不是丝毫不发生变化[7]131-133。语言模因在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而具有模因的选择性、复制的周期性和传播的变异性特点[8]83-85。

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Francis Heylighen,1998):

(1)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并进入宿主的记忆。被呈现的模因要得到同化,就必须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指的是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指宿主能将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接受”则是某个新的思想或现象能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2)记忆(retention)。模因在宿主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通过感染宿主使自己得到传播并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就越大。记忆具有选择性,所以只有极少数模因才能被保存下来。(3)表达(expression)。模因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话语是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其它常见手段有文本、图片以及行为等。(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传播需要看得见的载体和媒介,它们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免表达内容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工艺品或光碟等[7]133-134。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方式。布莱克摩尔指出,模因基因型传播包括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

三.从模因论角度探析校训模因“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根据判断成功模因的三条标准: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cundity)、复制的忠实性(copying-fidelity)[4],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属于成功语言模因。首先,它具有长寿性的特点,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 ---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行---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至善--- 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9]可见,该八字校训皆来自传统儒家经典,在中国文化模因库内已经留存很久,在纸上或者人们的头脑中流传的时间已足够长,可谓是长生不老。至于多产性是指模因的传播速度快和传播的范围广。模因的多产性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和它的存活价值。我们姑且不提现在国内掀起的国学热,单看中国各个高校校训训词,这八字四词的校训出现频率极高,足见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因此,该校训符合多产性的标准。而复制的忠实性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保留原有模因的精要,而不是丝毫不发生变化。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用“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取“笃行”二字是引导师生员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以“至善”二字勉励师生员工追求人格、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校训四个词语中,“厚德”突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博学”是求学、治学的目标;“笃行”强调的是重视实践、知行合一;“至善”则是人格与学识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也是教育所能达到的最高理想[9]。该校训既保留了传统儒家经典的精髓,同时又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赋予了它独特的历史使命,即对学校师生提出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纲领性要求。在这则校训中,儒家经典与大学教育有机结合,组成了新的校训模因复合体,成为一个强势模因。但是,要保持校训这种强势地位,更好地发挥校训的功能和作用,学校领导和师生还需要遵循模因生命周期规律,做许多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Francis Heylighen,1998):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而且,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复制环路,选择在每个阶段存在,一些模因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10]40。

山东理工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属于二言四句校训,简洁凝练,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同化模因宿主(学校师生),进而被其记住。对于校训模因的表达和传播,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把校训放置在醒目的标志性地方,当作隐形课程和文化名片。如山东理工大学正门迎面立了一块校友捐赠的校训石,沉稳大气醒目,时刻提醒师生要以八字校训鞭策自己。(2)将校训印刷在各种出版物和校徽校标上,当作宣传广告。(3)利用各种讲坛和场馆等舆论阵地诠释并宣扬校训的精神内核。如将校训当作接待来访宾朋的宣讲内容、新生入校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网页、校标、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和毕业证书等。[11]34总之,学校师生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校训,践行校训,使其入眼入耳入心,进而转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人。

四.结语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山东理工大学校训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炼精华,注重弘扬儒家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将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打造了立意高远深刻、措辞简洁明了的八字强势校训模因“厚德、博学、笃行、至善”。该模因的确立和传播对于其他高校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承先、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6.

[2]胡刚.大学校训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8-70.

[3]王庆华、张庆彬.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校训意义研究---“评价系统”视角[J].外语教学,2013,(6):7-12.

[4]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谢朝群、何自然. 语言模因说略[J]. 现代外语, 2007,(1):30-39.

[7]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 安徽工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85.

[9]山东理工大学校训释义.http://www.sdut.edu.cn/782/list.htm[EB/OL]. 2016-12-02.

[10]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9-42.

[11]王春喜、程斯辉.中外大学校训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7,(3):31-34.

(作者介绍:晏刚,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张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晏刚 张健

大学文化精神探讨论文 篇3:

高校青年教师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发扬

摘要: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精髓,我国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形成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但是受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不断嬗变的影响,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本文立足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传承的现实,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青年教师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

我国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在教育家和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并得到了传承。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主体,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主导者,理应在继承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方面发挥中坚作用。但是受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不断嬗变的影响,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一、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及其传承

我国的大学教育发轫于19世纪末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到民国时,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办学实力的大学。在近代高等教育初具规模的同时,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也得到了确立。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私立高等教育前期以政治为价值取向,后期以经济为价值取向;官办高等教育以科技为价值取向”。如,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指出大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同时,国民政府也注重大学的学术研究功能,以科技为价值取向。这样,对高深学问进行刻苦研究,就被广泛认可为大学的文化价值观。蔡元培还进一步指出,大学应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会升华为一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首先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能力。其表现为以文化知识和文化学养为基础的精神创造能力。”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在新形势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继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

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很多还是“80后”。这些青年教师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在成为大学教师之前绝大多数在大学里接受培养的时间长达十年(博士研究生学历)。应该说,这些青年教师身上应该有着良好的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大转向,对大学青年教师的改变是巨大的。这表现为,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已经不再是青年教师们唯一追求的价值目标。首先,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较好地认可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也注重物质利益、物质享受。其次,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在一些大学青年教师身上已经淡化了很多,在他们心目中大学职位等同于谋生手段。再次,在一小部分大学青年教师中,研究高深学问被追名逐利取代,呆在大学里图的是中央属、省属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身体留守下掩盖着大学精神的灵魂流失。最后,在私人生活上,不少大学青年教师也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渐行渐远。

三、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碰撞

蔡元培先生提出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的大学理想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当时满清王朝虽已结束,但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文化糟粕依旧强大,抱着“读书致仕”思想读大学的大有人在。又是一个百年过去了,时代在某些事情上出现了轮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世俗功利主义读书观、学问观在高校青年教师中有所抬头。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的分化冲突不是孤立的和自发的,有其产生与发展的深刻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冲突,比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分化冲突,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分化冲突。读完博士以后,走上高校教师的岗位,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在30岁以上,当此时身上没有积蓄,没有自己的产权住房,又面对结婚生子,他们在择偶时从现实考虑,也必定要考虑对方是否有钱、家庭是否有地位。在此情况下,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产生碰撞是一种必然。社会生活日益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元价值观相互交织和相互碰撞,使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失范现象,从而使人们陷入一种价值冲突漩涡而不知所措”。这也许正是高校青年教师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失落的原因。外界可以对此指责,但其发生却不可避免。

四、在碰撞中对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

高校青年教师身上的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碰撞,是时代的烙印,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外界事物变化的一种正常反应。实际上,自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价值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第二次转换,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逐渐孕育生成,成为新型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文化价值观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有对以往文化价值观的继承。

21世纪前半页我国处于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时期,大学在教书育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国家对大学的科技贡献力有着很高的期盼和现实要求,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依然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受自身水平、所掌握的科研资源等影响,要践行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更不容易。但不管怎样,“促进人全面的自主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并以此为准则推进大学内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学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不懈追求”,那么高校青年教师行为的最后归结点也必须是努力地研究高深学问。只有发扬了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大学才能成其为大学,高校青年教师才能成其为老师。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书育人、做好科研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本职和追求,他们的物质欲求要通过教书育人、做好科研来实现。因为大学的属性、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最后价值皈依点是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熏陶和教育就是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大计负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如何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却很值得商榷。高校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院系党委等部门要以身作则,大力发扬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大学文化的传承性是大学文化凝聚功能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部门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感召广大青年教师,高屋建瓴地推进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传播、弘扬。各相关部门要着力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将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全方位发展。

六、结论

我国大学教育自19世纪末期创建以来,奠定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是这种传统的集中体现。虽然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激烈的动荡,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却不断地被传承。青年教师是高校的主要教师群体,也是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主要的传承力量。但是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大转向,悄然地改变着大学青年教师对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态度,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是有很多碰撞的。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互相适应融合,既保留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传统,又能为大学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平.文化资本用来“买”什么?[EB/OL].2008-01-04[2013-08-31].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104/03501905901.shtml.

[3]代丽.浅析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分化冲突[J].中文信息,2011,(11).

[4]张丽娜.论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与引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05).

[5]王立平.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两次转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6]龚克,王泠一.大学文化应追求怎样的价值观[N].解放日报,2012-05-15.

[7]李俏彬.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嬗变与大学文化功能衰微[J].大学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车小庆(1990-),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江南大学教育学原理方向。

指导老师:周萍,研究员,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者:车小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营企业会计核算论文下一篇:初三化学教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