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学语文》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的优秀期刊之一,自1958年创刊以来创造了辉煌业绩、发挥了巨大影响,如今她已风雨兼程走过了50个寒暑春秋。2007年12月6日,由湖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学语文》创刊50周年暨叶圣陶题词30周年座谈会”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篇1:

讲、训、研并举,促教师专业发展

近日,阿盟教研室联合内蒙古教研室,请来了中国教育學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讲学团,在阿盟一中和阿左旗九中成功举办了“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西部行’讲学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来自全盟的200余名蒙、汉授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为期两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两天中,阿盟推荐的六位初、高中教师上了公开研讨课,中语会的专家及自治区语文教研员作了细致点评。北京丰台区第十八中学的孙衍明和来自天津实验中学的于金倩老师分别为大家讲了示范课,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管然荣为大家现场说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资深编辑、编审,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管然荣,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田万隆分别就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教学设计的尝试、语文教材的解读、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微型课的设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做了专题报告。阿盟教研室张淑玲主任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并对全体语文教师就加快自身专业化发展步伐提出了殷切希望。

这次活动,充分利用全国中语会的人才资源和学术资源,搭建了阿盟与发达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让阿盟语文教师分享到了全国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对全面提升全盟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刊通讯员/李海燕)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篇2:

回眸与展望

《中学语文》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的优秀期刊之一,自1958年创刊以来创造了辉煌业绩、发挥了巨大影响,如今她已风雨兼程走过了50个寒暑春秋。2007年12月6日,由湖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学语文》创刊50周年暨叶圣陶题词30周年座谈会”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湖北大学有关领导、杂志社数任主编、编委以及湖北省部分语文教育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喜迎《中学语文》50华诞,共话刊物今昔,展望未来愿景。

一、庆贺:热情洋溢

座谈会由湖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边湘义主持,她对座谈会的圆满召开表示了祝贺,对出席座谈会的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为《中学语文》的发展而辛勤耕耘的编辑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湖北大学副校长周积明教授亲临座谈会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学语文》的诞生与成长得到了许多大师的关怀与扶持,茅盾先生曾为杂志题写刊名,叶圣陶先生曾为杂志题词:“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这一教育箴言早已成了杂志办刊的指导思想;《中学语文》创刊50年来让无数人受益匪浅,让广大语文教师获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启迪;《中学语文》一直致力于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改,注重自身文化品位和思想含量的提升,虚实结合、雅俗共赏,在国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为湖北大学赢得了荣誉。

湖北大学著名学者朱祖延教授、原湖北省教研室教研员雷秋山先生、左兵先生、江汉大学韦志成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陈菊先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胡明道女士、省市教研员蒋红森先生、冯长林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文勇先生等到会祝贺,并作了精彩的发言(详下)。东北师范大学朱绍禹教授、扬州大学顾黄初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邢福义教授、黄曼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陶本一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以及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单位发来了贺词,对《中学语文》创刊50周年暨叶圣陶题词30周年表示了祝贺。

二、回眸:春华秋实

在《中学语文》步入“知天命”之际,回溯她50年所走过的峥嵘岁月和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中学语文》现任主编潘纪平教授在其主体发言中全面总结了《中学语文》的办刊历史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充分肯定了历任主编的辛劳与功绩。他说,杂志创刊于1958年,开高等师范院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先河,在语文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叶圣陶先生于1977年12月为刊物复刊题词,开启了杂志的新纪元。孙昌前同志任主编时为刊物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此后,邓先正先生、徐涛先生、舒怀先生都为杂志的发展留下了精彩的篇章。90年代初邹贤敏先生接任主编,他以宏阔的视野、前瞻性的思考、扎实的工作作风,使杂志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董明旺先生任主编时为刊物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探索。《中学语文》自1995年到2005年间,共举办6次大型演示报告会,专家报告与教师演示共达60余场,参加教师多达13000余人;举办各种作文比赛、论文比赛、读书比赛共计7次,参加教师、学生多达170000余人。迄今为止,411期的杂志共发表教师论文15000余篇,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丰富的活动和较高的质量为杂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如果说《中学语文》见证了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发展,那么莅临会议的诸多专家学者便是《中学语文》成长和发展的见证者。我国著名古典文献学家、湖北大学朱祖延教授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是杂志1958年创刊时的见证人,当时我是中文系主任,罗大同是语文教学法教研室主任,杂志就是在罗大同等老师的主持下创刊的。那时恰逢‘武汉师专’改为‘武汉师院’,我们中文系底子薄,缺乏著名专家学者这样一些‘大拇指’,但大家心情舒畅、意气风发、齐心合力,将有限的力量牢牢攥成了一个‘大拳头’。凭着这股子劲,刊物越办越红火,后来还得到了许多名家的关心,臧克家先生曾给刊物赐稿,叶圣陶先生也给刊物题词。50年几度风雨,几度变迁,好多一路走来的语文期刊都放弃了,但我们的杂志却坚持了下来,成为中文系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朱老还特意为《中学语文》50岁生日赋诗一首:“解惑稽疑若有神,笔端舌底可生春。绣成烂漫花千朵,总把金针度与人。”原湖北省教研室资深教研员雷秋山先生也回顾说:“这本刊物一开始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本语文教师的贴心杂志,一本面向实际的杂志,它充分体现了教学实践,因此很快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它越办越新,传播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杂志组织的一些专题,如‘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单元教学’、‘语感教学’、‘美育教学’等等,这些专题当时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动力。《中学语文》就是这样与时俱进、推波逐浪,推进着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改革。”

应邀出席纪念会的杂志社历任编辑心旌难平、思潮翻涌,为了这本厚积薄发的教学刊物,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他们又因为这本刊物坐到了一起,相见已白头,几许沧桑,几多感慨,溢于言表。前主编江柳先生说:“‘文革’之后,一切凋零,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师很少,并且急需知道如何去教,于是我们编辑部上靠中央政策、省教研室,下靠广大语文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主动到下面去听课,了解老师和学生的需要,支持老师们进行教改,并鼓励他们把教改经验写成文章投给《中学语文》,结果很受大家的欢迎。由于我们的努力,到1987年时刊物的总发行量达到13万份,堪与上海的《语文学习》、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媲美。那时编辑部人手少,但经济压力小,我们团结协作,反而激发了动力和活力,把刊物由武汉推向全国,影响甚大。”江老已是80高龄,回忆起《中学语文》在山东曲阜的光辉岁月依然激动不已。他说:“1986年我们杂志在曲阜举办中学语文教改讲习班,曲阜市长亲自抓管,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多达1300余人,其中有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著名教师于漪、钱梦龙等人,还有我们湖北的洪镇涛、胡明道和韦志成。这次讲习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不但扩大了杂志的社会影响,而且使武汉的语文教育思想闻名全国。”前主编邓先正先生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纪念会,可是有些曾经共同战斗的老同志离开了我们的队伍,杂志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归功于他们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刊物初创时就面向一线教学,头几期就刊有钟祥文教局和新洲教研室的文章,后来我们还得到了秦牧等名家的赐稿。由于编辑部所做的一些开创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刊物的发行量日趋增大。杂志还在社会活动中扩大了自己的影响。”邓老还为杂志的诞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杂志刊行如稼穑,耕耘沐雨卅春秋。镇涛语感奇葩艳,显驹文成硕果稠。沙里淘金欣有得,梦中解惑乐忘忧。‘两为’‘双百’冲天翼,开拓创新赖壮猷。”《中学语文》凝聚着一代代办刊人的心血,前主编邹贤敏先生生动再现了办刊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说:“我1992年到杂志社工作,那时刊物正面临着猛烈的市场冲击,但我们依然坚守杂志的独立品格,在求生存、求发展和守护传统、守护人文精神中寻求一种平衡。在其他刊物纷纷向世俗低头、向金钱屈膝之时,我们编辑部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一个人固执地战斗,将困难看成动力而不是包袱。在这种劲头下,我们迎着改革的主旋律,一步一步使杂志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海外。”

《中学语文》不仅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园地,也是培育语文教育专家、学者的摇篮。江汉大学韦志成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胡明道女士先后发言,从一个作者的角度倾情回忆了他们与刊物的不解之缘和精神之恋。韦志成教授说:“杂志对我有恩,她鼓励、培养了我。我在中学教书时曾对语文美育有一些思考,于是就写了一篇论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一代新人——中学语文美育教学探索》,后来江柳同志把它发了,结果引起了很大反响。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学语文》上接连发表了《诗歌美育》、《小说美育》、《戏剧美育》等一系列文章,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后来《语文教学通讯》还因此把我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介绍。”洪镇涛老师也非常感激杂志对自己的培植和扶掖。他说:“1992年在武汉市第七届教育年会上,我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的误区》,当时邹贤敏主编认为很有新意,就把它发出来了,结果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并引发了长达两年的全国性大讨论。后来洪山区为此专门组织了语感教学实验区,《中学语文》也热心参与支持,以专辑形式发表实验基地的成果,使语感教学的成功经验辐射全国。1996年杂志联合七个单位为我举办了‘洪镇涛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研讨会’。1997年我的‘本体改革’思想在深圳的成功实验也得益于它的支持。杂志也曾联合开明出版社等单位倡导‘本体改革’,推动了语文本体教学研究中心的产生。”胡明道老师则以微观的画面展现了自己与《中学语文》的情谊。她说:“在曲阜讲习班上课时心情惴惴不安,多亏了编辑部徐涛老师的鼓励,杂志主办的这次活动也使我有机会第一次在全国性的演示报告会中展示自我。我的一些文章在它上面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奖励。”

五十载披寒历暑,让人们看到盈车嘉穗。谈及《中学语文》的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与会代表赞誉有加。韦志成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是一个平台,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尽显才华;《中学语文》是一个号角,引领着教师们以改革的姿态投身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是一个园地,培育着我们民族的语文教育理论。总之,她以其战斗的风格、求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成为了语文教师心中最可信赖的朋友。洪镇涛老师也认为,《中学语文》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峰,不断掀起语文改革的浪花,为民族语文教育做出了贡献。它所刊登的叶老的题词成了语文教学前进的航标,指引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华中师范大学陈菊先教授说,《中学语文》在一个个教育改革的潮头中乘风破浪,奠定了自己坚实的地位。它造就了大批语文教育研究的新人,也成了广大师生摄取营养的园圃。原湖北省教研室的左兵先生指出,《中学语文》为语文教育界贡献了三大湖北特色,即:“本体论”、“学长论”和“美育论”。华师一附中语文教育专家文勇老师则说:“《中学语文》的影响是很大的,我在东北师大的阅览室里就找到过它。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最近还托我给他邮寄最新的几期。”

谈起《中学语文》成功的办刊经验和长盛不衰的原因,与会代表更是感慨万端。邹贤敏先生将其归结为两点:①坚持面向中等教育,它是杂志生存的土壤;②依靠高水平的特级老师,他们是杂志的品牌,使杂志和教研人才之间形成一种“双赢”局面。左兵先生则认为,杂志的成功与其主编、社长是学者型的编辑人员是分不开的,他们用敏锐的学术眼光去发现、培养有后劲的教研人才,使其成为杂志优质稿源的支撑。

三、展望:再铸辉煌

列宁曾说:纪念一个纪念日最好的内容就是想着未来的任务。与会代表对《中学语文》寄予了厚望,他们纷纷建言献策,真切希望她能够在新世纪的晨曦中不断超越自我,蒸蒸日上,再铸辉煌。

潘纪平主编对刊物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他说,《中学语文》在未来面临着新的挑战:①纸质期刊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冲击;②语文期刊的激烈竞争;③应试教育的重压;④体制与编制的亟待完善。对此,他满怀信心地说,杂志将继续秉承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使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文勇老师则提出了自己的期愿。他说,编辑在组稿上应主动出击,穿梭于各名家之间获取有分量的稿子,仅仅依靠“象牙塔”、“书斋”式的办刊模式是不行的;编辑部还必须增加人手,特别是增加“高人”,以增强杂志的哲学深度和理论水准;杂志还可以做些专题性的讨论,比如现在的语文教师读书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是可以组织话题进行探讨的。胡明道老师认为,《中学语文》应该是一座桥梁,把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衔接起来,告诉老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雷秋山先生指出,刊物要面向生活、开拓进取,通过质量赢得老师和学生的心。陈菊先教授建言说,杂志在今后的市场化运作中要警惕向商业化低头,要继续面向整个基础教育,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例如现在的学生学得很累,像这样的问题或许可以多探究一下。洪镇涛老师希望杂志能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坚持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不要被商业化的浪潮所淹没。朱祖延教授也殷切期盼年轻的编辑同志们能传好接力棒,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将杂志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此次座谈会虽然短暂,但气氛热烈、情感真挚、内容丰富。与会专家学者既分享了《中学语文》50载辛勤耕耘的累累硕果,也感到了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更看到了她灿烂的明天。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学语文》将会继续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描绘出更加辉煌壮丽的图景。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陈 枫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篇3:

情境化作文,在引导写作中培育家国情怀

【摘要】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试题,创设情境引导写作,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促使学生增强文体意识。全国Ⅱ卷高考作文,还创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培育家国情怀,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考作文  情境化写作  情境化育人  家国情怀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写作

情境是一种引人设身处地置身其间的环境,是一种蕴含着特殊意味的场合,是一种能引发主体情感体验的氛围,是一种进入特定角色的心理状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创设写作情境,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按照写作指令表达交流。

1.创设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写作时,相当多的学生往往一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就像梁实秋先生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中所描绘的情形,“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对此,梁实秋先生认为解决的办法“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 [1]创设写作情境,有助于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活思维,启发思想,让学生展开思路写作。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创设五个特定情境,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选择写作。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情境,就会有感而发,展开思路,构思写作。

2.创设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李海林老师曾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提倡“真实写作”,“真实写作”包括四个方面: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对象;真实的写作环境;真实的写作成果。[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在演讲稿、家信、书信、观后感或慰问信五个任务中选择写作,有明确而真实的写作任务、写作对象和写作环境,能够引导学生“真实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3.创设情境,有助于促使学生增强文体意识。

古人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文体意识,按照一定的文体规范或格式要求写作。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提供五个特定写作情境,要求学生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或慰問信等实用文体中选择写作。学生如能联想到学过的经典演讲稿或家信书信,就会受到启发,进入情境,按照实用文的格式或文体规范写出感动人心的作文。

二、情境化作文,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考及教育的根本任务。[3]高考作文因其鲜明的人文性,更是承担着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的使命,在引导学生写作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培育家国情怀,致力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要靠环境的熏陶,也靠文化的浸润,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育人。情境化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的这句话就表明了情境的重要作用,孟母三迁就是运用情境教育取得成功的典范。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试题,注重发挥高考作文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全国Ⅱ卷作文试题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考生在五个写作任务中做出选择后,就要置换身份,转换角色,进入情境写作。无论是一百年前“五四”运动时学生集会上的演讲,还是前不久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写的观后感,都会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五四”运动的历史现场,感受“五四”青年的满腔激情,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赤子情怀,唤起学生振兴中华的青春斗志。参加1949年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给家人写信,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给同学写信,会让学生联想到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自然就会激发学生开拓创新建设国家的热情。而2049年9月30日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慰问信,则引导学生展望未来,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报国志,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写作,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注重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梁实秋.梁实秋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2]叶黎明.“真实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兼与李海林老师商榷[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3).

[3]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10-11.

作者简介:

韩亚林(1973年-),男,汉族,甘肃清水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致力于古典诗歌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作文教学研究。

作者:韩亚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语音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当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