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建设管理指南

2023-06-15

第一篇:中医医院建设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外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外科专业管理者加强外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外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在外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外科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外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外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外科应开设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耳机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具备提供外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应当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外科病房应当设臵普通病房、观察室、抢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医特色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中医特色治疗室应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

第九条 中医医院外科设备设施配臵,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医用微波治疗仪、中药熏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在此基础上应配备多功能艾灸仪、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医用臭氧治疗仪、腿浴治疗器、足疗仪等设备。诊疗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外贴敷、箍围、切开、结扎、引流(药捻、扩创、导管等)、砭镰、垫棉、熏洗、熏蒸、溻渍、灌注、灌肠、挂线、拖线、蚕食、缠缚、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涂擦、针灸、耳穴治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及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等操作规范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等外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外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外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外科医生应接受过中医外科专门培训,掌握中医学和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外科常见病种(病证)和优势病种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掌握常用中药内服方剂100首(见附件2),熟悉常用中药外治方剂20首(见附件3),掌握外科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当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外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外科疾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外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中医外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外科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外科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外科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外科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外科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外科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外科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外科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外科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外科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外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外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外科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外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外科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经历,二级中医医院外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外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进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经典、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外科疾病防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外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外科护士应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外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外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外科护士长是外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外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3年以上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外科护士长应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5年以上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外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外科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具备常见、多发外科疾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具备开展疮疡疾病、乳房疾病、瘿瘤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外伤性疾病、男性前阴病、急腹症等外科疾病的常规诊疗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外科疑难、急危重症研究和诊治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医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医诊疗特色技术项目,如贴敷、箍围、切开、引流(药捻、扩创、导管等)、结扎、垫棉、熏洗、溻渍、灌注、灌肠、挂线、拖线、蚕食、缠缚、涂擦、针灸、耳穴、穴位贴敷及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时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外科应当根据专科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中医医院外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外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外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外科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外科疾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外科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外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外科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塑像或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外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外科疾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 一贯煎(《柳洲医话》) 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二妙丸(《丹溪心法》)4.二至丸(《证治准绳》)5.. 二仙汤(经验方) 6.八珍汤(《正体类要》) 7.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 十全大补汤(《医学发明》) 9.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 三妙丸(《医学正传》) 11.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12.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4.大承气汤(《伤寒论》)15.小柴胡汤(《伤寒论》)16. 五神汤(《外科真诠》)17.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18. 五苓散(《伤寒论》)19. 五子衍宗丸(《医学入门》) 20.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21.六一散(《伤寒标本》) 22.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24.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2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27.平胃散(《医方类聚》引《简要济众方》)28.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29.丹栀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0.归脾汤(《济生方》)31.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2.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 33.四神丸(《证治准绳》)34. 四妙散(《外科精要》) 35.四妙丸(《成方便读》) 36.四逆汤(《伤寒论》) 37.四逆散(《伤寒论》)38.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39.乌梅丸(《伤寒论》) 40.猪苓汤(《伤寒论》) 41.白虎汤(《伤寒论》)42.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43.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 44.瓜萎牛蒡汤(《医宗金鉴》) 45.右归丸(《景岳全书》)46.左金丸(《丹溪心法》) 47. 左归丸(《景岳全书》) 48.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9.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5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5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52.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5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54.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55.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56.竹叶黄芪汤(《医宗金鉴》)5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5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59.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60.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61.附子理中汤(《三因方》)62.附桂八味丸(《崔氏方》)63.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64.金铃子散(《袖珍方》引《圣惠方》)6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6.抵当汤(《伤寒论》)67.神功内托散(《外科正宗)》68.茵陈蒿汤(《伤寒论》)69.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70.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71.香砂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2.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73.消疬丸(《外科真诠》)74.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5.逍遥蒌贝散(经验方)76.透脓散(《外科正宗》)77.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78.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79.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80.真武汤(《伤寒论》)81.桂枝汤(《伤寒论》)82.顾步汤(《外科真诠》)83.清营汤(《温病条辨》)84.清骨散(《证治准绳》)85.黄连解毒汤(《外台》引崔氏方)86.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87.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88.麻黄汤(《伤寒论》)89.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90.银花甘草汤(《外科十法》)91.麻子仁丸(《伤寒论》)92.理中汤(《伤寒论》)93.普济消毒饮(《东恒十书》)94.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95.增液汤(《温病条辨》)96.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97.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8.痛泻药方(《丹溪心法》)99.酸枣仁汤(《金匮要略》)100.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件2

中医医院外科常用中药外治方剂目录

1.太乙膏(《外科正宗》)2.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3.冲和膏(《外科正宗》)4.红油膏(经验方)5.生肌白玉膏(经验方)6.黄连膏(《医宗金鉴》)7.生肌玉红膏(《外科正宗》)8.黑布膏(经验方)9.金黄散(《医宗金鉴》)10.玉露散(经验方)11.青黛散(经验方)12.升丹(《医宗金鉴》)13.白降丹(《医宗金鉴》)14.黑虎丹(《外科诊疗学》)15.生肌散(经验方)16.八宝丹(《疡医大全》)17.平胬丹(《外科诊疗学》)18.海浮散(《外科十法》)19.清凉油乳剂(《医宗金鉴》)20.红灵酒(经验方)

第二篇: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精)

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 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 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儿科管理者加强科 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 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 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儿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应用药 物和技术开展疾病诊疗工作, 注重突出中医特色, 充分发挥中医 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儿科的 指导和监督, 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儿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保 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 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保证医 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 科室功能相适 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诊疗工作有效 开展。

第七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开设普通门诊, 三级医院应当设 置急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专病门诊、中医健康咨询门诊、普通 儿科病房、新生儿病室或病房,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儿科 ICU 。 第八条 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 (有条件的可以 设置儿童活动区域 、诊室、隔离诊室、中医外治室(推拿、针 刺、灸疗、贴敷治疗、药浴等 、雾化吸入室等,各区域布局合 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 院感染管理要求,根据儿童特点注意设施应该保护儿童安全。 中医医院儿科病房应当设置中医外治室。

第九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 合理 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中医医院儿科设备设施配置, 应当与医院级别、 科 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 1要 求。

设置病房的,应当配备儿科专用急救设备及药品等。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 医疗安全。

中医医院儿科开展小儿推拿、小儿针刺、小儿灸疗、中药敷 胸、中药敷脐、中药熏洗等相关项目的,应当建立儿科常用诊疗 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儿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 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儿科医师队伍中,高级、中级、初级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当合理。年龄构成应形成老、 中、青基本均衡,应力求在不同年龄段均无人才断档现象。对于 本科室的优势病种 . 和重点病种,均有连续的梯队。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儿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儿科专门培 训后掌握中医学和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 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 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和基本诊 疗技能,掌握常用中药方剂,要熟悉中药方剂 300首,掌握 100首(见附件 2 ,掌握儿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当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 对 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 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 统的中医诊疗思路,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应当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 基

础上, 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备对少 见儿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疑难、 危重病儿的能 力,具备对本科室患儿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 力。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儿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 的转科后, 在儿科上级医师指导下, 重点培训儿科常见病的诊断

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和基本诊疗方法、儿科 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 进修、 跟师学习等 方式, 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 西医诊疗技术方法、 新技术新方法、 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等, 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 并掌握一 项以上中医儿科专病或证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 学 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儿科病和疑难、危重病 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

第十六条 儿科主任应具有从事儿科专业 5年以上临床工 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二级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应当 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 任或系统接收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或以上其他类别执 业医师担任, 三级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应由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或系统接收过中医药 专业知识培训(2年或以上其他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儿科执业医师人数在 8人以上的, 应建 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 应当在专业领域有一定 学术地位, 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从事中医儿 科专业临床工作 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 色的传承和创新及本科室的学术发展方向。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儿科的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儿科专

业 10年以上,二级中医医院应具有中级以上、三级中医医院应 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 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 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中医儿科病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 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 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应全部系统接受中医知 识与技能培训,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 时间不少于 100学时。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儿科护士应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儿 科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 法,掌握儿科中医护理常规和儿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儿科病康复和健康指导, 应当按医嘱执行 中医儿科外治治疗。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儿科护士长是儿科护理质量的第一 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具有 3年及以上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三级中医医院应由具备 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具有 5年及以上儿科临 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儿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 促进中医 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

成药辨证使用率、 中医治疗率、 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 数的比例、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 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注重继承创新中医传统诊 疗技术, 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中医诊 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具备常见病、 多发病中医药 诊治的能力, 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儿童肺系、 脾胃系等常见病证 的诊疗。 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 开 展疑难及急危重症的儿科病的诊疗工作。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开展雾化吸入、推拿、罐疗、 外敷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中药灌肠、针灸、 药浴、中药熏蒸、中药香囊等中医外治服务项目。

第二十七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制定常见儿科病及本科室 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 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及 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当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 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 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应 当在保持现有传统特色制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制剂, 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儿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 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并适合儿童特点。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儿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 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儿科的环境形象建设, 应通过内部装 饰, 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儿科病的理念, 宣传中医药防治儿科病 的知识, 介绍中医药防治儿科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 彰显中医药 特别是本科室防治儿科病的特色和优势, 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 氛围。

宣传知识、 介绍方法和彰显中医特色的具体内容, 应依据季 节及突发流行疾病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儿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 内容,可以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有关中医儿科历史人物、典故、 漫画、卡通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 等方法,内容注重突出中医科普知识。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儿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按照相关要求 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中 医临床科室以儿科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 由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医医院儿科设备配备目录

一、二级中医医院儿科设备配备目录

小儿监护仪、小儿脉氧仪、小儿呼吸机、小儿吸痰器、儿童 智能测量仪、经皮给药治疗仪、小儿雾化治疗仪、电测听器、新 生儿抢救台、婴儿培养箱、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新生儿黄疸治疗 仪、新生儿微量输液泵、儿童智能测量仪

二、三级中医医院儿科设备配备目录

新生儿抢救台、 新生儿监护仪、 婴儿辐射保暖台、 婴儿培养 箱、小儿脉氧仪、复苏器、婴儿呼吸机、小儿吸痰器、医用婴儿 氧舱、新生儿微量输液泵、新生儿听力筛选仪、经皮胆红素测定 仪、 新生儿黄疸治疗仪、 经皮给药治疗仪、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小儿雾化治疗仪、婴儿计重计、新生儿淋浴设备、儿童智能

测量 仪、小儿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小儿呼吸机、小儿吸痰器、胆红素 测定仪、小儿雾化治疗仪、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经皮给药治疗 仪、儿童智能测量仪

附件 2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八珍汤(《正体类 要》 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 4.人参五味子汤(《幼 幼集成》 5. 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 6. 大补阴丸 (《丹 溪心法》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8.大青龙汤(《伤寒 论》 9.小青龙汤(《伤寒论》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 略》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12.五皮饮(《中 藏经》 13.五苓散(《伤寒论》 14.五虎汤(《证治汇补》 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 民和剂局方》 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18.匀气 散(《医宗金鉴》 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 20.六君 子汤(《世医得效方》 2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22.甘 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3.右归丸(《景岳全书》 24.左 归饮(《景岳全书》 25.归脾汤(《正体类要》 26.四神丸 (《内科摘要》 27. 生脉散 (《医学启源》 28. 白虎汤 (《伤 寒论》 29.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30. 当归四逆汤 (《伤 寒论》 3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32.异功散(《小儿 药证直决》 33.导赤散(《小儿药证直决》 34.防己黄芪 汤(《金匮要略》 35.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 36.杞菊 地黄丸(《医级》 37.连翘败毒散(《医方集解》 38.远志 丸(《济生方》 39.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0.沙 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41.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42. 补 肾地黄丸 (《医宗金鉴》 43. 附子泻心汤 (《伤寒论》 44. 附 子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5.青蒿鳖甲汤(《温病条 辨》 46.固真汤(《证治准绳》 47.知柏地黄丸(《医宗金

鉴》 48.金匮肾气丸( ) 《金匮要略》 49.金沸草散( ) 《南阳 活人书》 50.炙甘草汤( ) 《伤寒论》 51.泻黄散( ) 《小儿药 证直决》 52.定痫丸( ) 《医学心悟》 53.参苓白术散( ) 《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 54.荆防败毒散( ) 《摄生众妙方》 55.茵 ) 陈蒿汤( 《伤寒论》 56.茵陈理中汤( ) 《张氏医通》 57.保 ) 元汤( 《博爱心鉴》 58.保和丸( ) 《丹溪心法》 59.宣毒

发 ) 表汤( 《痘疹仁端录》 60.都气丸( ) 《医宗金鉴》 61.真武 ) 汤( 《伤寒论》 62.逐寒荡惊汤( ) 《福幼编》 )63.健脾丸( 《医 方集解》 64.射干麻黄汤( ) 《金匮要略》 65.凉膈散( ) 《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 66. ) 凉营清气汤 《喉痧证治概要》 67. ( ) 消 乳丸( 《证治准绳》 68.消疳理脾汤( ) 《医宗金鉴》 69.涤 ) 痰汤( 《严氏易简归一方》 ) 70.益脾镇惊散( 《医宗金鉴》 ) 72.调元散( 《活幼 71.资生健脾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 心书》 73.桑菊饮( ) 《温病条辨》 74.桑螵蛸散( ) 《本草衍 义》 75.桑白皮汤( ) 《景岳全书》 76.通窍活血汤( ) 《医林 改错》 ) 77.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 ) 78.黄连温胆 汤( 《六因条辨》 79.黄连解毒汤( ) 《肘后方》 80.菟丝子 ) 散( 《医宗必读》 81.银翘散( ) 《温病条辨》 82.麻杏石甘 ) 汤( 《伤寒论》 8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伤寒论》 84.清 ) 宁散 《幼幼集成》 85. ( ) 清胃解毒汤 《痘疹传心录》 86. ( ) 清 热泻脾散 《医宗金鉴》 87. ( ) 清瘟败毒饮 《疫疹一得》 88. ( ) 羚 角钩藤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89.琥珀抱龙丸( ) 《活幼心书》 ) 90.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 91.普济消毒饮( 《景岳全 书》 92.温胆汤( ) 《世医得效方》 93.犀角地黄汤( ) 《备急 千金要方》 ) 94.缓肝理脾汤( 《医宗金鉴》 ) 95.解肌透痧 汤 《喉痧症治概要》 96. ( ) 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 97. ( ) 缩 泉丸( 《校注妇人良方》 98.增液汤( ) 《温病条辨》 99.镇 ) 惊丸( 《医宗金鉴》 100.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第三篇: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熏蒸(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电针治疗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能分析康复评定结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能掌握康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开具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熟悉中医特色疗法,对康复科常见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对常见的疑难病与难治性功能障碍形成系统的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能够及时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康复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疑难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并能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进行临床科研设计,领导下级医师进行康复医学科的科研工作发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康复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康复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常用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并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1)及康复科常用技术(见附件2)。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康复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康复科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重病症的诊疗技术方法,掌握国内外康复学新进展。

中医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应系统接受康复治疗技能的培训,具备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在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实施。

第十六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有从事康复相关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康复相关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康复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和实施。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康复科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康复理论素养、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康复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做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名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在护理人员培训中,要注重专科特色,培养符合科室需要的专科护理人才结构队伍。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应熟悉康复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康复科常见病与不同功能障碍的基本护理和方法。应经过康复科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本科疾病常用护理技术;基本了解康复科特色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是康复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要积极应用中医康复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康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非药物疗法)应用、辨证论治优良率、中医治疗率、中药辨证使用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康复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康复特色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院的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作好准备。

中医医院康复科诊治疾病以脑病、骨骼肌肉系统疾、老年病为主,具备相应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诊治能力。二级医院应能对科室常见疾病的康复诊疗工作。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建设专病门诊,并能开展康复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同时根据临床工作开展相关临床科研工作。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采取适应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

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疾病的中西医诊断、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手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基础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的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针法、灸法、传统手法、传统功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

第二十七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八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疗,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康复诊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重视传统功法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康复理论、技术方法、康复用具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区域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传统康复疗法、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区域。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康复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的理念,介绍康复技术和家居环境改良方法,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摆放人体骨骼肌肉系统模型,悬挂经络、穴位等相关知识的挂图等,设立康复预防常识宣传栏,开设橱窗、展柜、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方法。

六、附则

第三十四条 中医医院康复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康复防治疾病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六条 民族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和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3%),二级中医医院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队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当合理。应当力求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医生均应接受过规范化中医肿瘤专科训练,掌握中医肿瘤学和肿瘤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掌握常用中药方剂200首(见附件2),掌握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当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应当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疑难肿瘤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诊疗方案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肿瘤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肿瘤的诊断标准、基本诊疗方法、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和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跟师学习、进修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熟悉中医肿瘤学新进展。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肿瘤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中医肿瘤学新进展。

第十六条 科主任应当由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并具有从事肿瘤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及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科主任应当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科主任应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2人以上的,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当在肿瘤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肿瘤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学术继承人应当从事中医肿瘤科专业5年以上,二级中医医院应具有中级以上、三级中医医院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经验传承、中医肿瘤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学习。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应全部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应熟悉中医药治疗常见肿瘤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肿瘤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肿瘤科中医护理常规和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肿瘤康复指导。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是肿瘤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应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当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完善激励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常见、多发肿瘤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诊疗。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疑难和危重肿瘤的诊疗工作。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常见肿瘤病诊疗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诊疗特色(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康复养生等);特别是在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第二十七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制定常见肿瘤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诊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具体内容应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肿瘤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肿瘤科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塑像或照片、张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多种途径与方法。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肿瘤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肿瘤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亦可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配备目录

钴60放射治疗机、超声聚焦刀、氩氦刀、射频肿瘤治疗仪、微波热疗仪 附件2

中医医院肿瘤科常用方剂中药目录

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 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5.肾气丸(《金匮要略》) 6.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8.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真武汤(《伤寒论》) 10.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11.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12.八珍汤(《正体类要》) 13.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14.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15.十枣汤(《伤寒论》) 16.小青龙汤(《伤寒论》) 17.小建中汤(《伤寒论》) 18.小承气汤(《伤寒论》) 19.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20.大青龙汤(《伤寒论》) 21.大承气汤(《伤寒论》》 22.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2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24.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25.三仁汤(《温病条辨》) 26.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27.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28.茵陈蒿汤(《伤寒论》 29.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四逆散(《伤寒论》) 31.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四神丸(《证治淮绳》) 33.一贯煎(《柳洲医话》) 34.丁香散(《古今医统》) 35.小蓟饮子(《济生方》) 36.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7.乌头桂枝汤(《金匮要略》) 38.乌梅丸(《伤寒论》) 39.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40.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41.木香顺气丸(《沈氏尊生书》) 42.木香槟榔丸(《医方集解》) 43.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44.五苓散(《伤寒论》) 45.五皮饮(《中藏经》 46.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47.止嗽散(《医学心悟》) 4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49.六一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50.化积丸(《类证治裁》) 51.化肝煎(《景岳全书》) 52.丹栀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3.玉女煎(《景岳全书》) 54.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55.龙胆泻肝丸(《兰室秘藏》) 56.石韦散(《证治汇补》) 57.左金丸(《丹溪心法》) 58.左归丸(《景岳全书》) 59.右归丸(《景岳全书》) 60.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四妙丸(《成方便读》) 6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 64.代抵当汤(《证治准绳》) 65.白头翁汤(《伤寒论》) 66.白虎汤(《伤寒论)) 67.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6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69.归脾汤(《济生方》) 70.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71.圣愈汤(《医宗金鉴》) 72.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73.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 74.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75.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 76.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7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78.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 79.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0.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81.竹茹汤(《本事方》) 82.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83.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 8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5.交泰丸(《韩氏医通》) 86.补肺汤(《水类钤方》) 87.补肝汤(《医宗金鉴》) 8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9.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90.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1.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92.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93.杏苏散(《温病条辨》) 94.吴茱萸汤(《伤寒论》) 95.连理汤(《张氏医通》) 96.沉香散(《金匮翼》) 97.良附丸(《良方集腋》) 98.何人饮(《景岳全书》) 99.启膈散(《医学心悟》) 100.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1.附子粳米汤(《金匮要略》) 102.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103.泻心汤(《金匮要略》) 10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105.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10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107.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8.参附汤(《妇人良方》) 109.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0.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111.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112.炙甘草汤(《伤寒论》) 113.柴胡清骨散(《医宗金鉴》) 114.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15.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16.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117.实脾饮(《济生方》) 118.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119.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120.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121.栀子清肝汤(《类证治裁》) 122.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123.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124.胃苓汤(《丹溪心法》) 125.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 126.香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7.保和丸(《丹溪心法》) 128.保真汤(《十药神书》) 129.保元汤(《博爱心鉴》) 130.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131.济川煎(《景岳全书》) 132.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133.养心汤(《证治准绳》) 134.桑杏汤(《温病条辨》) 135.桑菊饮(《温病条辨》) 136.桑白皮汤(《景岳全书》) 137.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8.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 139.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140.桃仁红花煎(《素庵医案》) 141.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142.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 143.柴枳半夏汤(《医学入门》) 144.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145.涤痰汤(《济生方》) 146.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47.益胃汤(《温病条辨》) 148.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149.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150.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152.清营汤(《温病条辨》) 15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154.清燥汤(《脾胃论》) 15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156.清金化痰汤(《统旨方》) 157.清肺饮(《证治汇补》 158.清骨散(《证治准绳》) 159.理中汤(《伤寒论》) 160.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16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162.黄芪鳖甲散(《卫生宝鉴》) 163.银翘散(《温病条辨》) 164.麻黄汤(《伤寒论》) 16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166.麻子仁丸(《伤寒论》) 167.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168.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169.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170.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171.越婢汤(《金匮要略》) 172.越鞠丸(《丹溪心法》) 173.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174.葛根汤(《伤寒论》) 175.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176.暖肝煎(《景岳全书》) 17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178.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179.增液汤(《温病条辨》) 180.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181.橘皮汤(《千金要方》) 18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83.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184.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185.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 186.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187.沉香化气丸(《证治准绳》) 188.阿魏丸(《博济方》) 189.消瘕汤(《辨证录》) 190.加味枳术丸(《医略六书》) 191.消积丸(《圣济总录》) 192.白豆蔻散(《奇效良方》) 193.橘核丸(《医学心悟》) 194.消瘿散(《证治准绳》) 195.昆布丸(《太平圣惠方》) 196.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 197.息贲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198.半夏汤(《圣济总录》) 199.牛蒡子散(《太平圣惠方》) 200.大黄茯苓丸(《产科发蒙》)

第五篇: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急诊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急诊科是中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是开展急诊急救、危重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是独立于内科之外的1级科室,实行24小时开放。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硬件设施和基本技术建设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急诊科要具备与中医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急救、危重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 急诊科应当24小时开设相关专业的急诊,二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有条件可开设重症监护室;三级医院应当设置急诊门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急诊病房。 第八条 急诊科应当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相关要求进行布局设置。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均应当设置中医综合处置室,并保证24小时中药饮片剂的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急诊煎药室。

第九条 急诊科应当在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础上,根据当地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 急诊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应当在卫生部颁布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基础上,达到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见附件1)准要求。

设置急诊煎药室、中医综合处置室的,应当配备煎药设备、拔罐、刮痧板、针灸等。另外,急诊药房应当储备足够数量用于急救治疗的中药针剂。

第十一条 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 2

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对于急诊门诊、抢救室、留观室、重症监护室、急诊病房应当实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科室情况,应当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抢救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处置程序、绿色通道制度及流程、急诊请示报告制度、急诊医疗诊治知情签字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6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技术人员。

第十三条 急诊科医师队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当合理。年龄构成应形成老、中、青基本均衡,应力求在不同年龄段均无人才断档现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梯队,而不出现人才断层。

第十四条 急诊科医生应当接受中医急诊科专科训练,掌握中医急诊学和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必须通过规范化培训,应掌握本学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疗方案,掌握中医急诊基础知识(如熟悉常用中药方剂300首掌握100首(见附件2),熟悉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当在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临床常见急诊病症形成较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一定的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急诊救治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或主任医师: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应用中医理论处理急诊疑难病症、危重病的能力,具备对本学科常见病症诊疗方案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五条 急诊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在急诊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本学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和基本诊疗方法、急救技术,中医急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研修班、专科进修、跟师学习、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重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新技术新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中医急诊学科科学研究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

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跟师学习、主持不同级别科研课题等方式,重点培训解决急诊疑难、危重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开展中医急诊学科常见病症临床难点的科学研究。掌握中医急诊专业最新学术动态。

第十六条 急诊科主任应具有在中医院急诊科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应当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可以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当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急诊科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八条 急诊科的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急诊科工作6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第十九条 急诊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经验、中医急诊病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十条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一条 急诊科护士应掌握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急诊科中医护理常规和急诊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急诊护理指导。

第二十二条 急诊科护士长是急诊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 5

上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应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5年以上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 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率、急重症抢救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病死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完善激励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四条 急诊科应当注重继承创新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 急诊科应当具备常见、多发急症重症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各相关专科的常见急症、病症的诊疗。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疑难病症及危重病的临床研究。

第二十六条 急诊科应当制定常见急诊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第二十七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八条 急诊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

第二十九条 急诊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在诊疗区和留观区。

第三十条 急诊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宣传中医药防治急诊危重病的理念,介绍中医药防治急危重症的方法及本科室专家特长,彰显本科室防治急危重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六、附则

第三十一条 急诊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二条 民族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中医医院急诊科设备配备目录

一、二级中医医院妇科设备配备目录

吸引设备、供氧设备、多参数监护设备、心脏除颤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多功能抢救床、气管插管设备、转运车、快速血糖仪、冰帽、电子冰毯、微量泵、输液泵、医用冰箱、血压计、体温计、体重计、空气消毒机

二、三级中医医院妇科设备配备目录

中心负压吸引设备、中心供氧设备、多参数监护设备、心脏起搏/除颤器、心脏复苏机、呼吸机、儿童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多功能抢救床、气管插管设备、转运车、快速血糖仪、亚低温治疗仪、冰帽、电子冰毯、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输注泵、医用冰箱、血压计、体温计、体重计、空气消毒机

附件2

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二妙散(《丹溪心法》) 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6.三仁汤(《温病条辨》) 7.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 8.大青龙汤(《伤寒论》) 9.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10.大承气汤(《伤寒论》) 11.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2.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3.小青龙汤(《伤寒论》) 14.小建中汤(《伤寒论》) 15.小陷胸汤(《伤寒论》) 16.小柴胡汤(《伤寒论》) 17.小蓟饮子(《济生方》) 18.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19.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20.五苓散(《伤寒论》) 21.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止嗽散(《医学心悟》) 23.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24.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25.丹参饮(《时方歌括》) 26.乌梅汤(《伤寒论》) 27.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8.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29.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30.玉女煎(《景岳全书》) 3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32.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3.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34.左金丸(《丹溪心法》) 35.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36.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37.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8.四逆汤(《伤寒论》) 39.四磨汤(《济生方》) 9

40.归脾汤(《济生方》) 41.生脉散(《医学启源》) 4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3.白头翁汤(《伤寒论》) 44.白虎汤(《伤寒论》) 45.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4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4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4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49.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50.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51.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52.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53.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5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5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56.导赤散(《小儿要证直诀》) 57.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58.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59.杏苏散(《温病条辨》) 60.吴茱萸汤(《伤寒论》) 61.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62.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6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64.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65.良附丸(《良方集腋》) 66.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67.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68.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69.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70.炙甘草汤(《伤寒论》) 71.参附汤(《正体类要》) 7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3.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74.济川煎(《景岳全书》) 75.真武汤(《伤寒论》) 76.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77.桂枝汤(《伤寒论》) 78.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79.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80.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2.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3.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84.桑杏汤(《温病条辨》) 85.桑 10

菊饮(《温病条辨》) 86.理中丸(《伤寒论》) 87.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88.银翘散(《温病条辨》) 89.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90.麻黄汤(《伤寒论》) 91.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92.清营汤(《温病条辨》) 93.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94.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95.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96.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97.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98.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99.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10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件3

中医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

一、中医急诊医师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独立辨证治疗各种中医急症(如外感高热、胸痹、喘脱、咯血、腹痛、呕血、黄疸、便血、淋证、抽搐、晕厥、头痛等);

(二)掌握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羚羊角粉、猴枣散、三

七、白芨粉、独参汤、生脉饮、参附汤等急救药物的使用,掌握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急救技术;

(三)掌握心脏病和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室颤、宽QRS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等;

(四)掌握创伤的初步诊断、中西医处理原则和基本技能;

(五)掌握急性中毒的诊断和中西医救治原则;

(六)掌握暂时未明确诊断急危重症的中西医抢救治疗技能;

(七)能掌握心肺脑复苏术,气道开放技术,电除颤,溶栓术,动、静脉置管术,心、胸、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腔管放置术;

(八)掌握呼吸机,多种生理监护仪,血糖、血气快速检测和分析。

二、中医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技术和技能

(一)掌握中医医院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二)掌握急诊科内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三)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中西医急救护理和辨证施护;

(四)掌握创伤患者的中西医急救护理;

(五)掌握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掌握针灸、擦浴、刮痧、拔罐等中医急救技术;

(六)掌握急诊各种抢救设备、针灸、火罐等物品及中西急救药物的应用和管理;

(七)辨证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八)掌握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下一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