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围后时代”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创新设计

2022-09-11

城市中封闭住宅小区的增多, 给城市的道路规划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住宅区域由于公共设施众多, 如何进行门禁类的公共设施的设置, 如何解决小区内外的交通拥堵问题, 如何进行人车分流, 控制噪音, 设计导向, 都是进行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创新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1、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现状分析

城市中封闭式住宅小区, 相对开放小区, 更为安静, 封闭的管理带来的是安静的建筑环境, 让人能够产生安逸、舒适、稳定的感觉。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中, 封闭住宅早有先例, 例如中国传统住宅----四合院, 就是一个典型的以住宅为基本结构的单元体, 四合院周边的巷、街都是开放的构造。随着社会的变迁, 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四合院也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类似于四合院这样的封闭式住宅, 以多层、高层封闭小区的形式出现, 院墙转换为了小区的围墙, “围合式”住宅小区成为了普遍采用的小区设计形式, 具体表现为采用围墙将住宅小区封闭, 门口设置门禁, 通过这种管理, 小区居民能够出入, 小区外的人不能随便出入, 给居住在其中的人以安全感, 物业管理也较为简单。但是, 这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和住宅设施的设计, 在大型城市中, 跨越街区较大, 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较多, 已经逐渐显露出不适宜的迹象[1]。

2、拆围后开放住宅小区创新设计

将封闭住宅小区开放, 是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已经采取的设计模式, 这一模式旨在探索开放型的住宅小区。美国的开放住宅的结构, 使得住宅小区的道路与城市道路融合, 能够形成清晰连贯的道路规划体系。拆围后, 新的开放式住宅, 形成了新城市主义的文化理念。

拆围后, 小区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缓解, 开放住宅小区的道路体系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融于一体, 使得交通车辆和道路行人分别拥有自己的道路, 能够在道路和住宅小区之间自由穿行。

开放式住宅小区, 使得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邻里关系得到了缓解, 城市道路畅通, 路网密集, 拥堵的现状得到了改善[2]。

拆围后, 开放式住宅小区的活力得到了提升, 城市街道的空间骤然扩大, 各种公共设施被布设在街道的两侧, 交通顺畅, 购物方便, 服务空间和体系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拆围后, 开放式住宅小区在城市管理建设成本上得到了降低, 解决了传统封闭小区管理简单的问题, 使得社区的内部规划元素的使用, 能够与城市的结构相互独立, 同时还满足小区内部的需要。公共设施不需要重复建设, 物业管理成本得到了降低。减少了传统粉笔住宅社区基础设施、人员调动依赖于城市政府统一行为的问题, 从社区服务的标准出发, 真正能够维护城市安全, 方便居民居住和出行。

3、拆围后时代住宅小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国人的传统观念上进行心理学的分析, 小区开放后, 一些设施从私有变成了公共, 很可能会出现排斥的心理。心理上的排斥感通过设计难以弥补。这是由于归属感、私密性、安全感使无法弥补的。

再就是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公共化, 意味着小区内部的专属花园、公园都要成为共有, 开发商投资巨大, 园林景观精心设计, 一下子就要成为共享的资源, 这对于原有的封闭小区的居民无疑是损失, 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 如何将城市绿化和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加以协调?拆围后时代的住宅小区, 开放道路后, 公共交通将得到缓解, 主干道路与小区的内部道路都会增多, 但是如何解决道路之间的冲突问题, 一旦道路增多, 交通噪声也随之而来, 如何处理呢?对于道路的整体优化如何实现人车分流?社会车辆进入小区之后, 停车位紧张是必然的结果, 如何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 特别是自行车和电瓶车等非机动车辆如何安置?

另外, 由于拆围之后, 公共设施将有所改变, 原有的门禁管理要变更为楼道管理和街道管理, 门禁管理虽然简单, 但是对于不法分子确实有阻挡的作用, 一旦放开, 或者改为街道管理, 物业对于社区的安全管理范围将缩小, 单纯依靠宣传社区问题难以达到较高的安全性[3]。拆围后, 小区的内部交通公共设施将于城市交通公共设施接轨, 这就要对原有的小区公共设施进行重新的设计和规划, 但是小区的公共的场所已经很小, 再加以改造如何保证公共设施、场所会不会受到侵袭和损坏?如何将公共场所、设施和物业服务之间的界限进行划分, 共享的公共设施如何管理?开放后的小区的安全问题如何顾及?这都是拆围后开放住宅小区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拆围后时代的住宅公共设施设计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4、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创新设计思路

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 一般由文化、娱乐、休闲、商业服务、安全、交通等设施构成, 位于的出入口或者道路两侧, 生活服务中心的位置应设置在的中心路段、出入口, 位于住宅的底层或者独立的地段, 娱乐休闲设施应设置在居住区域的边缘, 较为僻静的地段, 不应布置在城市干道的附近, 并与住宅保持距离。公共建筑要与开放空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与现有的地方景观元素和标志物协调一致, 合理分析各个设施之间的潜在功能练习, 通过便捷的路径强化练习。交通网络衔接应予步行街区合理分布, 优先考虑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路径的环境优美和舒适。小区的设施要达到国家标准, 形式要简单[4]。

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是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的。但是中国文化的细胞始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照搬外来设计风尚是难以在国土生根发芽的。如何将文化细胞的中国元素始终作为小区公共设施的设计思路的基本, 并受到居民的尊重和肯定, 是每个设计师所要深入思考的。期待小区设施的规划设计中, 能够更多地融入人性化的产品思路, 向着健康、安全、完善的居住艺术的方向发展[5]。

结语:

随着我国的封闭社区建设的形式和功能的改进和完善, 快速城市化的背后, 隐藏着众多的社会环境和交通问题, 实行住宅小区的管理, 从单位大院到街区制, 从原有的小区道路变更为公共道路, 从围墙的局限到多个街区, 优点在于地域内的道路系统得到了优化, 交通拥堵状况将被大大改观, 住宅内的公共设施与城市的公共设施将实现共享, 但是问题也是并存的。拆围后, 公共设施的共享化能否真正为不同的人群服务, 公共设施的设计能否满足城市大发展的需求, 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否动态发展、因地制宜, 这都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以重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拆围成为了中国城市规划中的一个特有的名词。而且由于拆围工作中牵扯到的社会问题、公共设施问题、交通问题等相互交织, 因此, 针对矛盾进行分析, 采取创新设计加以解决成为必须要行极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大型城市, 汽车拥堵现象严重, 城市道路的规划已经出现了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矛盾。另外, 大量封闭住宅区也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公共设施的的设计, 要面对的是社区的规划, 更是社区综合体的规划。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关键词:拆围后时代,住宅规划,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

[1] 雷健.拆围·吹响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集结号[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10) :55-61.

[2] 刘力皲, 张牧时, 邓靖雯等.论小区拆围对居民小区治安管理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 2017, (23) :217, 226.

[3] 吴晓林.“街区制”的下一个路口[J].决策, 2016, (4) :35-37.

[4] 海玮.长沙:机关大院变身市民公园[J].城乡建设, 2016, (5) :23.

[5] 株洲:“拆围透绿”的先行者[J].城乡建设, 2016, (5) :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医疗器械经销商的营销战略下一篇:美国宇航员成功在空间站培育出第一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