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的大众诉求与精英诉求的矛盾及解决对策

2023-03-04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1世纪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日益明显。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 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也日益强烈, 高校作为人才的孵化器, 仅仅孵化少数的精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日益坚定, 大众诉求已无可阻挡。然而, 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与大众诉求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解决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与大众诉求的矛盾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1 高等教育精英诉求与大众诉求的两种目标的选择

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不仅掌握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 获得较高的技能和技巧, 达到较高的智力与能力水平, 而且是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又有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 (简称英才) 和一般高级专门人才两种目标取向。前者是精英高等教育的目标诉求, 后者则是大众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英才”具有突出的智能水平和道德修养, 能够在相关领域对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推进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杰出的人才。他们是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主要推进者, 是人类进步的宝贵财富。一般人才, 是指那些在知识素养、智能水平、品德发展方面能够满足某种复杂劳动和特定职业要求的人才, 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精英人才是引导社会进步的人, 一般专门人才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培养精英人才是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目标;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 是高等教育最基本层次目标。

我国20世纪末以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截至2005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 大大超越了马丁·特罗所拟定的15%的大众化指标。短短十余年的时间, 我国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其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然而, 由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消极因素估计不足,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现实问题。

2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矛盾

2.1 弱化了精英教育

2000年以后, 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2002年底实现了15%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上, 我国创造了世界奇迹。每年五、六百万的学生涌入大学, 他们的很大一部分不再是为了获得高深的知识和高级专门技能, 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或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明显增强, 他们开始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 仅仅是掌握他们认为毕业后可以派上用场的一些技能。这与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相违, 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高校也受利益的驱使, 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条件等方面不充足的情况下盲目扩招,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无法培育精英人才。近几年的高校大众化使我国大多数高校基本失去了精英教育的职能。然而,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 我国精英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够。

2.2 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大众化的过程中, 由于数量、规模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相应的教育资源、条件的严重缺乏, 高等教育的质量出现了急速下滑。出现了“研究生相当于本科生, 本科生相当于专科生”的说法。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致命的[1]。正如马丁·特罗所言:“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长, 明显地扩展了大学的规模, 大批出身于下层社会的学生涌进了大学, 从而降低了大学学位的价值, 降低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质量, 加重了大学设施的负担, 同时也降低了教学人员的质量。”[2]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使入校的学生素质下降, 学校不得不对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基本原理、专业素养的培养方面不断降低要求。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学生就业, 课程结构上大量调整, 基础性的课程被删掉, 增加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课程。高等教育的过分得功利化使学校和学生都在应付一些“实用”的东西, 影响学生终生、甚至民族素质的做人教育被严重忽略, 大学沦为变相的“造人工厂”, 大学的神圣和尊严受到挑战。如果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失去了意义。

2.3 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相冲突

我们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大众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逾越了这些规律就会出现相应矛盾。在西方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他们的大众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较自然的过程;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对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实际和大众化进程的规律。马丁·峙罗教授在接受我国厦门大学访问学者邻大光教授采访时候曾经明确地表示“这个划分标准 (指5%、15%、50%的划分标准) 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 或者说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数字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我是在说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 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 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 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3]这充分说明, 15%的大众化指标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并非是一个理想的指标。进入大众化以后, 就要做好相应准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仅表现为规模的扩大, 还意味着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相应变化。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较为漫长, 而且有着成熟的体制、结构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存在着结构、体制方面的诸多弊病, 而且至今不好克服, 这与大众化的进程是不相吻合的。西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民间财力能够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 使大众化进程较为顺利;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主要依靠政府财力, 民间财力的影响有限, 这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缺乏多元的支持。急于求成的心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规律是相冲突的。

2.4 高等教育趋于市场化

前几年, 我国高校进行了一场产业化变革, 这个说法尽管还不十分明晰。从2004年年初起, 教育部一再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教育部历来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了, 就毁掉教育事业了。”事实上, 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段产业化的路子。从通俗的理解, “教育产业化”泛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教育的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市场化。在我国, 以市场为手段来补充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 学生承担了较高的学费、培养费;教师的劳动也以经济收益紧密联系, 课程的设置也以是否适合市场的需求为原则。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倾向较为明显。不管高等教育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与路径, 它都不能市场化;相应地,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不能完全以市场机制为价值导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上, 存在着用发展经济的思路来办高等教育的做法, 这使高等教育过多地跟着市场办学, 从而陷入市场化、经济化的泥淖。这是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潜在的危险。

3 解决高等教育大众诉求与精英诉求矛盾的对策

3.1 高等教育应满足大众化诉求和精英诉求两种选择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诉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为了大众化而大众化, 不能以牺牲英才的培养为代价, 它在满足人们大众诉求的同时, 还必须满足精英诉求。为社会培育英才是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高等教育仅仅是培养一般人才, 高等教育就失去它应有的价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没有也不可能吞噬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数量广泛的一般人才、实用人才, 并不是降低教育的标准, 而是以不同的标准和培养目标满足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多元教育诉求[4]。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是大学应坚守的理想, 过度功利化、世俗化会毁掉高等教育。从诺贝尔奖获得的分布上看, 我国精英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从未来竞争的趋势来看, 我国精英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任何以高等教育的大众诉求为借口, 忽视、放弃精英诉求的规划或设想, 都无一例外地使高等教育步入发展的误区[4]。

3.2 高等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又要超越现实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满足社会需求大量人才和大众渴求知识的必然结果。但是, 高等教育不能脱离传授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人才的方向。高等教育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不能一味地迎合社会和市场。完全跟随社会的需求办学, 就会丧失高等教育的崇高价值。诚如美国学者所言:“大学不是风向标, 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应该是社会的领导者, 而不应是迎合者。高等教育必须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3.3 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发展平衡

高等教育资源仅仅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已过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建设人才, 在知识为主导的社会,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了, 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必然的选择。然而,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英教育的质量为代价。如何解决大众化与精英教育这一矛盾, 在国际高教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路。从发达国家的实际进程来看, 主要是通过建立独立于传统精英大学系统之外的“第二种高等教育”来实现大众化。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德国的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与专门学校和韩国的专门大学等短期高教机构, 以及各种各样的开放大学、无墙大学、远程大学等成人高教机构在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在发达国家中传统精英大学仍在高教系统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并逐步向现代研究型大学过渡, 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极强的科技生产能力, 已日渐体现出这些大学超越传统的仅仅培养精英人才的特点。两种截然不同的高教系统并行不悖, 各按其职能和特点不断发展壮大, 这是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解决大众化教育与传统精英教育之间矛盾的最有效方式。只有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保持适度的平衡, 高等教育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摘要:21世纪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断彰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与大众诉求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解决高等教育的精英诉求与大众诉求的矛盾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矛盾,对策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94.

[2] (美) 伯顿·克拉克[主编], 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50.

[3] 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西安理工学院, 高教研究, 2005 (2) :40~41.

[4] 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试析油库油品损耗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