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思考:推动创新城区发展

2022-10-19

1引言

当前是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正由增量利用向存量利用转变, 城市发展的驱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城市发展的指导理念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发展协调新机制,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构建具有发展活力的城市群关键在于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主城区。有效整合现有的城市空间资源, 盘活主城区, 进而带动整个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关系到能否实现城市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能否顺利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4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创新城区崛起:重构美国创新地理版图》研究报告, 对近年来发达国家大都市发生的创新企业向中心城区集聚现象及所形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组织进行研究, 提出了“创新城区”这一经济地理学概念。创新城区是集聚高端研发机构、企业孵化器及促进机构、企业集群和创业企业的城市空间, 具备物理空间的紧凑性、交通的通达性、技术的网络性, 以及居住、办公与零售功能的混合性等特点。表现出对50年来以郊区选址、空间隔离、汽车通勤、忽略综合服务功能为特征的“硅谷”创新空间模式的颠覆。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与我国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高度契合, 为我国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 创新城区的发展理念与当前我国指导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新理念高度契合, 为推动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二, 创新城区模式为我国建设紧凑城市、实现土地等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实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第三, 通过创新城区建设可以形成集聚经济, 吸引各领域和行业的公司、企业家、技术工人、研究人员、投资家跨行业汇聚, 催生新创意、新发明、新产品、新业态, 产生更多有竞争力的公司, 提供更多高质量工作岗位, 实现包容性增长, 避免两极分化。

2 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就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新理念引领城市发展, 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就要以全面创新为动力促进城市发展, 推动城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就要以深化改革为引擎,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提高城市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效率。

2.1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要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 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 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2.2 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提出了城市发展要走节约紧凑、绿色发展的新要求。一是要按照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求,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二是要最大限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建设低能耗的低碳城市。三是要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建设绿色生活城市。

2.3 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 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要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向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转型, 就必须改变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发展动力必须由土地、资本等物质要素的投入为主, 转向以制度创新、科技与文化创新等智力要素的投入为主。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通过改革推动的制度创新, 挖掘城市管理、城市资源配置、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潜力, 激发城市创造活力。

2.4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 统筹调动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积极性。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要坚持协调协同, 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 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二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 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3 创新城区与我国城市发展契合点

创新城区是发达国家城市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实施的去工业化政策使城市制造业向外转移, 出现产业空洞化现象, 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大城市病, 城市地价房价高起, 交通拥堵, 居住成本居高不下, 对人才和企业产生挤出效应, 亟需提高城市包容性和发展活力。进入21世纪以来, 政府调整城市发展策略, 从土地利用、住房保障、人才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综合施策, 推动城市创新从科技园阶段向创新城区阶段发展, 引领城市创新从郊区向城市中心区发展, 形成新的城市创新地理空间。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短板以及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与发达国家构建创新城区的实践具有很大的共性, 创新城区的理论和实践与我国城市发展理念、目标、措施和成效等方面高度契合, 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3.1 理念的契合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主要包括创新城市、低碳城市、新城市主义等理念。创新城市理念与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它针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寻求创造性的解决策略, 强调技术、文化、艺术等的创新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至关重要性。低碳城市理念与我国绿色城市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和生活中, 在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崇尚节俭理念, 能够以较低水平消耗能源和排放二氧化碳。新城市主义与我国共享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高度契合, 它倡导重塑多样化、人性化、有活力的综合性混合社区, 主张社区紧凑的建筑布局、宜人的步行空间、可识别性的公共空间、清晰的邻里结构、混合容纳的服务功能与居住类型, 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收入人群的需求。

3.2 目标的契合

当前我国城市追求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 强调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 调动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的积极性,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创新城区发展目标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发达国家在新城市主义、创新城市、低碳城市等理念的引导下, 为解决郊区化蔓延、城市发展失衡、社会阶层分化、持续环境破坏、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协调发挥城市规划和市场力量的作用, 提供紧凑型混合型社区, 完善和利用公共交通设施, 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回流城市中心, 实现发明和创意的商业化, 创造新的企业和就业机会, 促进城市均衡发展和经济增长。

3.3 成效的契合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发达国家创新城区建设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形成集聚经济, 吸引各领域和行业的公司、企业家、技术工人、研究人员、投资家跨行业汇聚, 将创意商业化, 共同投资于新发明, 生产新产品, 产生集聚经济效应, 催生更多有竞争力的公司和高质量工作岗位。二是培养出众多企业家, 成为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中坚。三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有助于减少贫穷和减轻社会不平等。四是紧凑型的创新城区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实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五是有利于增加城市公共收入, 实现城市财政平衡。这为我国实现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充满希望的前景。有理由相信, 按照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我国能够有效激励各方面积极性, 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高效集约利用城市资源, 推进城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的解决, 实现城市创新发展和包容增长。

4 构建我国创新城区策略

构建创新城区符合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 是解决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突出问题的可行途径。应当按照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要求, 汲取国际上创新城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城市实际, 发挥我国发展创新城区的有利条件, 选择好适于我国情况的创新城区模式, 构建有效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4.1 我国构建创新城区的条件

城市的产生源于要素的集聚, 当人口、资源、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大量集聚的时候, 城市就获得了率先发展的条件。然而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使主城区产生各种城市病, 传统产业的衰退也使得主城区创新活力不足。不过主城区资源配置优于周边区, 只要锐意改革, 措施得当, 就能够减轻各种城市病的影响, 发挥资源优势,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1) 主城区有大量的存量土地资源

城市存量土地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由于历史和市场原因遗留下来的, 与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结构、功能不相适应的一部分用地。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由于产业发展和迁移而遗留下的工业仓储用地;二是由于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城中村;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不充分的土地;四是闲置的建设用地。可以按照构建创新城区的思路, 通过调整土地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来盘活这些存量土地资源, 用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新兴产业基地, 吸引人才、企业、投资[[[]詹长根.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J].国土资源, 2005 (08) :19-20.]]。

(2) 主城区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住房资源

主城区有很突出的区位优势, 公共交通便利, 出行方式选择多样化, 医疗、购物、教育等配套设施完善。主城区住宅供给丰富多样, 房租相对合理, 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居住条件。可以按照构建创新城区的思路对主城区的老旧住宅进行改造更新, 维修好房屋, 改善物业服务, 改善住区内外路网, 提供人性化的步行、骑行、公共交通方式, 为形成集聚创新经济提供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条件。

(3) 主城区有许多研究型单位

主城区发展时间较早, 驻有许多研究院所、大学、医院等研究单位, 是知识、人才、创意、发明的出产地。如果按照创新城区的要求, 为这些单位和人才提供了发明和创意转化的条件, 就能建立创新生态系统, 产生新的产品、企业和业态, 形成创新经济, 产生带动作用。逐步带动相关配套、销售、服务企业的发展, 形成竞争力很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 促进整个城市产业结构迭代更新。

4.2 选择创新城区模式

创新城区包括枢纽型、城区更新型、城市化科技园区型三种不同的类型。构建创新城区一方面需要借鉴国际创新城区的建设经验, 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 采用合适的创新城区模式。

(1) 枢纽型模式

“枢纽型”创新城区是指围绕研究院所、大学、医院、企业等支柱型创新机构, 在周边形成大规模混合功能开发区域, 包括参与创新过程及商业化运作的全部相关机构、延伸企业、中介机构、辅助企业以及商业服务等所形成的综合群体。该类型的创新城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 其中核心机构发挥着引领作用。这种模式适用于直辖市、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 它们拥有支柱性创新机构、良好的基础设施、商业化运作的支撑单位, 通过改革体制、调整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包容性等措施, 可以加速发明和创意的市场化, 提高企业效益, 提供高质量工作岗位。反过来也能催生新的发明和创意, 形成产品产业迭代更新的良性循环。

(2) 城区更新模式

这类创新城区通常源于城市老工业区、老的滨水港口工业区或仓储区, 通过产业转型并改造物理空间, 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和城市形态。发达的交通体系、历史建筑的遗存、与市中心的临近性推动着这类创新城区的发展。城区更新模式适用于老工业城市, 这类城市的传统制造业衰退, 有大量的工业用地, 建筑闲置或利用不足。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些闲置土地和建筑被城区包围, 外部的交通、商业、医疗、教育、管理咨询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比较完善, 提供了城区迭代更新的基础条件。通过改革、规划、改造等综合施策, 按不同区位和功能区进行调整, 对土地和厂房进行集中整治和改造, 建立文化创意园区和新兴产业园, 集创意设计和市场转化为一体, 实现老工业区的振兴。

(3) 城市化科技园区模式

科技园最初围绕一些知名大学而创建, 当时远离城市中心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 其区位发生了重要变化, 所在区域逐步变成了城区。通过提高区域内人口和产业密度, 延长产业链,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城市化程度, 完成向创新城区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以高效集约、多元包容、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 避免或减轻各种城市病的影响, 保持城区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

4.3 建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城区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为城市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动力。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提出了解析创新城区的三要素模型, 包括经济要素、物理空间要素、社会网络要素, 这三种要素的集聚地带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以美国纽约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城市推进创新城区建设, 城市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成了可与硅谷媲美的创新中心, 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经验。根据国内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纽约等城市构建创新城区的经验, 按照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要求, 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实际, 我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 形成支持创新的经济环境

支持创新的经济环境包括创新驱动者、创新培育者和社区服务设施三个方面。创新驱动者包括研发机构、医疗机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初创企业、企业家, 他们专注于为市场开发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创新培育者主要包括为创新型经济服务的孵化器、加速器、概念论证中心、技术交易平台、共享工作空间, 这些机构以项目的形式支持创意发明的转化和公司的发展。高校、职业培训企业面向创新经济提供人才和职业培训。法律顾问、专利律师和风险投资公司等也参与梳理各类创意发明, 甄别论证它们的价值。

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医疗诊所、商店、酒店、咖啡馆、小型宾馆、书店、时装店、体育用品店等, 不仅为城区的居民和工人提供生活服务, 而且作为便利社交场所, 为创新活动提供社会互动机会。城市管理者可以在社区更新改造中规划建造一些此类服务设施, 采取减税等优惠措施吸引商家, 以特色的店面和内部环境设计, 吸引居民和创新机构的工人前去消费、游览和交往。

(2) 形成支持创新的物理空间

包括公共领域空间、私人领域空间、以及创新城区内部和外部城区的连接系统三个部分。通过城区更新, 引入创造、设计、发明, 将老旧城区提升为创新活动的实验室。

其中, 公共领域物理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公园、广场、街道等空间资源, 通过配置高速互联网、无线网络、计算机、数字化展示屏等设施, 实现数字化的可通达性, 形成环境技术、数字系统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开展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娱乐活动, 为人们提供见面交往的机会。在这种模式下, 街道也可以转变成生活实验室, 从而灵活地测试新的创新, 包括街道照明、废物收集、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和新的数字技术。公园和广场可以举办广场编程音乐会、创新博览会, 吸引人们参与和互动。

私人领域空间是以新的创造性的方式激励创新的私人拥有的建筑和空间。往往源于传统类型的资产, 如多阶层人士混合住宅、社区服务零售店、研发与办公复合体等, 经过重新设计改造用于服务创新型人群。可以把办公空间改造为多个小型空间, 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供工作、实验、初创公司使用。但是旧的私人建筑的改造有可能带来消防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采取大数据方式, 将城市楼宇数据与所有行政部门的数据打通, 定时排出一个灾难发生概率的序列, 然后集中处理最前面5%的案子。按照国外经验, 这样做可以大幅减少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也可以减少消防人员等公务人员伤亡建立创新城区内部连接、以及创新城区与外部城区的连接。其具体措施包括两个个层次。一是建立创新城区的支柱机构与城区其他部分的联系, 打开该机构的围墙、栅栏等障碍物, 改造建设自行车专用道、步行道、步行街以及活力公共空间等交通系统。二是建立创新城区与外部城区的联系, 避免它成为城市孤岛。具体措施包括配备宽带、公交、自行车、人行道等设施, 提高创新城区与邻近城区的通达性。

(3) 形成支持创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获得新发现关键信息的重要来源, 是新创意的试验场。按照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频度、相互关系的情感强度、互动行为的互惠程度不同, 社会网络分为“强联系”和“弱联系”。其中强联系发生在有经常的业务和专业联系的公司和人之间, 他们拥有更强的信任, 愿意分享更详细的信息, 更愿意共同解决问题。弱联系发生在不同领域的企业和人之间, 他们之间不经常发生联系。强联系是形成创新驱动环境的重要条件, 而弱联系则是获得新行业信息、得到现有社会网络之外的新合同、新业务的重要渠道。

要形成强联系网络就要加强相近相关领域的联系, 主要包括技术极客 (Tech-regulars) 、技术工作室、专业科技培训会、创新集群专业会议、产业会议与月度例会、企业家博客平台等。要形成弱联系网络就要注重建立新的、跨领域的创新联系。主要方式包括网络早餐会、创新中心、跨行业黑客技术论坛、技术创业课程班、协同工作的跨楼宇公共空间等。

摘要:为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本文解析国外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 总结发达国家构建创新城区的实践成效, 发现它与新时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契合点,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 提出建设我国创新城区进而带动城市创新发展的策略。认为国际上创新城区理论和实践契合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要求, 应借鉴国际经验, 以创新城区理论为指导, 结合我国实际, 大力发展创新城区, 建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城区,城市发展,创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城区的崛起:美国创新地理的新趋势》报告解读[OL].[201802-25].https://wenku.baidu.com/view/e60268226294dd88d1d26b9e.html.

[2] 李健, 屠启宇.创新时代的新经济空间:美国大都市区创新城区的崛起[J].城市发展究, 2015, 22 (10) :85-91.

[3] 李伟.高质量发展有六大内涵[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1-22 (03) .

[4] 钟经文.全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 2017-12-17 (01) .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OL].[2018-02-15].http://www.gov.cn/zhengce/2016-02/21/content_5044367.htm.

[6] 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OL].[2018-02-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2/c_1117545528.htm.

[7] 张孝德.六大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0L].[2018-02-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5/1225/c1001-27977482.html.

[8] 陈昭.创新空间崛起、创新城市引领与全球创新驱动发展差序格局研究.经济地理[J].2017, 37 (1) :25.

[9] 卢婧.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济学探索[D].长春:吉林大学, 2013.

[10] 刘军.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5.

[11] Katz B, Wagner J.The Rise of Innovation Districts:A New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Amarica[OL].[2018-2-18].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6/07/Innovation Districts1.pdf.

[12] 詹长根.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J].国土资源, 2005 (08) :19-20.

[13] 刘芳.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D].上海:同济大学, 2006.

[14] 王松华.以大学为依托的创意城市管理及其操作模式探讨[J].中国物价, 2008 (04) :54-55.

[15] 杨洵.城市更新中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16] 王生洪.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加速新型创新区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3/4) .

[17] Birch L E.From Science Parks to Innovation Districts[OL].[2018-2-21].http://www.penniur.upenn.edu/uploads/media/20150730_From_Science_Parks_to_Innovation_Districts2.pdf.

[18] 赵黎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 21 (1) :98.

[19] Endeavor Insight.New York City is the best role model for other urban tech hubs[OL].[2018-02-21].http://www.nyctechmap.com/nyc Tech Report.pdf.

[20] 周其仁.北京的逻辑: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心[OL].[2018-02-23].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8/01/219528451.html.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设计监理的几点体会下一篇:关于加强社保知识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