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分析论文

2022-05-0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案编写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英语课堂教学中却缺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中存在的误区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最后阐述了矫正误区的策略。

教案编写分析论文 篇1:

走出教案撰写误区,张扬教师个性

摘要:教师教案编写的好坏,不在于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管理,而在于在钻研教材、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寻求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把教师从过于标准化、格式化、刻板的教案编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用更充分的时间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案编写形式,使教案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实用性,逐步走出教案编写的误区,张扬教师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教案编写;误区;形式;教学个性

在深入到乡村学校搞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多数教师把工作时日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编写教案上。于是我翻阅了不同学科几个教师的教案,教案纸都是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要求,就连写教案的时间都是统一的。而且多数教师教案上的内容与参考书上的内容大体一样。可见,教师的教案不是教师自己通过钻研教材后写出来的,而是照抄了参考书或其它资料上的内容。从教案上很难看出教师钻研教材后创新性的备课心路,缺乏个性化的语言和教学思路。我带着几个问题走访了几位教师,了解备课及编写教案的情况。通过访谈,得出的结论是:1.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案纸上规定的几步去备课写教案,否则就是不合格教案,拿到上边评比也得不了好的等次。教案要求很繁琐,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教师产生厌烦心理;2.备课、写教案要依据教材、课程标准,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等,这些我们都清楚。但就是这些繁琐的要求和规定,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细致地研究教材,探索教法。迫于无奈,只好东抄西拼把教案写出来,实用性不强;3.写一篇教案,至少需要一到两小时,期间,还要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参加学校其他活动等。一天下来,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甚至教案还得拿回家去写。

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是通过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考虑教法、学法等一系列问题而采取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师培养未来发展的人的心路体现。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灵活性。

然而,就目前而言,在教师教案编写与管理上存在很多不科学的问题,出现了诸多误区。一是过于标准、格式化。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几步走,缺一不可。如要求教师写教案必须做到:整册教材分析、单元材材分析、本章节教材分析、教学计划、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八股”式的做法。二是过于刻板、具体化。每一步怎么做,每一步怎么写都有严格、具体的要求,哪一步走不到,都视为不合格。三是限制过严、缺乏个性。由于条条框框的限制,教师在编写教案过程中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张扬自己的个性,很难体现自己个性化的教学特点,限制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现代化、生活化越来越强,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我们不能一味地强求教师长年累月地埋头苦写,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写教案上。这样,只能是为完成任务而写,为应付检查而写。致使教师不去钻研,不求创新,不求效果。写出来的教案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从参考书抄到教案纸上的,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千人一面。没有自己创造性的思想和观点。写的一套,做的一套,做与备、写与讲两张皮,使用价值不高,缺乏个性化,缺乏创新。这样的要求,扼杀了教师钻研教材、备课、讲课等诸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限制了教师思维扩展的空间。教师教案的好坏,不在于写的工整与否,不在于写的字数多少,更不在于规定的格式和严格的规定。而在于在钻研教材、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寻求一种创新性的方式方法,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把教师从过于标准化、格式化、刻板的教案编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用更充分的时间去研究、探索、创新。让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编写形式,使教案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实用性。逐步走出教案编写的误区,张扬教师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提纲式教案。教案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写教案,必须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在此基础上,把课堂上所要讲的、练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按先后顺序、轻重缓急一一列举出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逐一落实。

2.要点式教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看看本节课哪些是重难点,哪些内容需要了解,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哪些能力需要重点培养,哪些技能需要重点训练等,以要点的形式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针对容易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依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掌握、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3.批注式教案。有经验的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使用、学法的指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树,没必要每篇、每章、每节都重复写教案,可把教学法、重难点、师生活动方式、方法在课本上做关键性的批注和提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效果更好。

4.点线式教案。把一篇课文或一个章节当中的知识点排列出来,看看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清哪个知识点是对另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哪个知识点是由另一个知识点演变而来的,使知识点排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链。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创新,去逐个突破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形成一个系列。

5.图表式教案。在研究学段教材、单元教材、章节教材的基础上,找出贯穿其中的知识系列、重点、难点、关键点,明确教材的目的和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程度,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用图表的形式整理出来,既直观明了,又便于操作,更便于学生理解。

6.补救式教案。针对前几节课或一个单元当中的一节内容,在课堂上没有处理到位或没有点透、讲透,或学生理解不深、掌握不扎实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反思、归纳、总结,诊断出问题所在的症结、大小、程度,深入分析,看都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分别采取什么方法去补救,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7.流程式教案。按照教学内容的编排,知识点的分布,然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题的设计等进行整合。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设计成一个流程表或流程图,把各个步骤的内容用箭头标示出来,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都一目了然,省时、快捷、效果好。

8.专题式教案。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让学生创新性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总结方法、得出结论、掌握规律。编写教案时,一要注意专题研究的程序,各程序间要自然衔接,紧密结合。二要注意研究问题的梯度,设计的问题应该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三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思考、参与提问、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9.疏理式教案。此种教案更适合于复习课。就是把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一册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各章节之间、各单元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分类、归纳、总结、疏理,编写成一个知识系列,依据不同知识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形成学习能力。

除上述教案形式外,还有探究式、互动式、问题式、反思式等几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教案是教师为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而设计的一种教学蓝本,不同的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这种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也都体现在教师的备课和编写教案的方方面面。因此,对教师教案的设计和编写不能强求一致,统一管理。要多鼓励教师去研究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多鼓励教师去研究教材,找出教材中的知识系列和能力训练系统,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多鼓励教师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把它们转化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多鼓励教师去探究、去创新,走出编写教案的误区,张扬教师教学个性,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

作者:郝 杰

教案编写分析论文 篇2:

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的误区与矫正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英语课堂教学中却缺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中存在的误区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最后阐述了矫正误区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案编写 误区 矫正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现代意义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案内容应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读写译课程,充分体现个性化,又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写的能力;既要保证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因此,从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教案编写应该与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对比,把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法作为教案编写的重要环节,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和设计。把这种构思的轨迹,设计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再灵活地运用于课堂。然而,一直以来,不少英语教师都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教案设计单纯理解为机械式的流程图: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s—Teaching steps—Homework.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1.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中存在的误区揭示

精心编写教案,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特点、水平、授课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使教案既保证英语教学计划的完成,又使课堂活动有序进行;既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又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然而,在实践中,英语教师的教案编写中却存在种种误区,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1目的不明确。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写不写英语教案照样可以上好课,英语教案组织无关紧要,有的不愿写英语教案或只写提纲。不认真钻研和处理教材内容,把教材内容一味地按顺序照写在教案上,完全是抄书背书式。此外,由于以往的教案,往往多偏重于教学内容而轻视教学活动的设计,使英语教师误以为写教案就是把一次课所要讲授的知识加以收集和整理后记录到教案纸上。因此,有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书,对教材内容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必要年年写新教案,只要在原有教案的基础上每年补充一些新知识、新进展,删掉老化、陈旧内容就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2方法不恰当。有些英语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实行“教案搬家”或抄备课手册或抄优秀教案选或抄别人教案的方法。有的英语教师虽有教案,却不按教案组织课堂教学,只用于应付检查。此外,由于英语教师对教案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有些英语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只注意知识的罗列而不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即只注意了“教什么”而忽视了“怎么教”。结果,把教案写成了讲稿,成了课本知识的浓缩或者干脆把教案写成了讲授提纲,导致教学中重难点不明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不得力,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没有有机地统一起来,导致事倍功半,严重削弱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1.3评价不科学。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教案过于注重书写和形式,因此,在考评时,往往凭着书写工整、结构完整、环节清楚、字数多少、板书设计、教学随笔数量等来评定教案。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本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有个性的教案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肯定和倡導,“逼迫”英语教师随“大溜”,不敢站到英语课改的前沿,久而久之英语教师的教案就还原到管理者的意识上来,迎合管理者的要求。此外,在形式上,目标、重难点、提问、板书、课时、教具等均作统一要求。不考虑英语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英语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了抄写,失去了教案设计的本意。

2.高职院校英语教案编写误区的矫正策略

2.1改进教案编写理念,提高教案编写质量。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面对出质量、出人才的需求,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堂,益在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要有一份实用的教案。所以,英语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必须求真务实,将工作的重点由应付检查转移到扎扎实实地钻研教材和精心备课上,深钻细研,从大纲、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板书设计等抓起,力求细、实、活。要以钻研教材为主,以写教案为辅,先钻教材,后看教参,而且教参仅供参考,既要备教师怎么教,又要备学生怎么学,杜绝抄袭教案,杜绝做教案作业,杜绝撰写不实用和低质量的无用教案。

2.2创新教案编写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由于工作量较大,负担较重。要从繁重的教案撰写劳动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改进方法,在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取巧”。根据英语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出质量高、效果好的教案。如卡片式教案、补充式教案、旧教案翻新甚至课本旁注释式教案等。为了减少编写教案时重复、繁琐的过程,还可编写提纲式、要点式的简案。此类教案,从形式上看,环节是少了一些,文字是短了一些,但效果要强于作业式教案。此类教案中有新的见解,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简案编写既可在教学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又可节约时间用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鼓励教师创新出成果。

2.3优化教案考核方式,注重教案实用效果。学校内部,要遵循教育规律,改进英语教案考核方式,制订出科学可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案。要坚决摒弃一看数量,二看环节,三看书写规范的非科学性评价体系。课备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是看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运用是教案的生命。只要通过精心、扎实的课前准备,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达到提高讲课质量、学生素质的目的来编写教案的方法就是切实可行的。如:旧教案上备新课,新教案书写时每页的竖行三分之二备新课,三分之一留空白,第二次上课时备新课,旧教案上写好课后记载等未尝不可。根据英语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成绩评选出免检教师教案。这样,不但减轻了英语教师写教案的负担,避免了做教案作业的机械性、繁琐性,而且有力地调动了英语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和钻研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莫春娇,何新凤.教案编写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J].教育与职业,2007,(23).

[2]陈华忠.直面教案编写的误区与对策[J].吉林教育,2006,(11).

[3]缪红梅.教案编写应该灵活多样[J].中小学管理,2006,(05).

[4]于书颖.中学英语教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J].辽宁教育,2002,(Z1).

[5]马红薇.写好英语教案的必要性及原则[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2).

作者:刘志强 余海林

教案编写分析论文 篇3:

论国家精品课程对高校年轻教师成长的促进

[摘要]文章针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对高校年轻教师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国家精品课程对年轻教师的成长促进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的示范作用、远离教师成长“近亲繁殖”、一门课程的阐述及教案编写三个方面,提出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三点建议:反复查阅和观摩同一类型课程资源、辩证地运用国定精品课程以及年轻教师之间应相互探讨同一类型国家精品课程。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年轻教师;成长;促进

[作者简介]谢泳涓,贺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广西贺州542800

一、对国家精品课程的再认识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200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仍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指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它设立有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共151门,2004年共300门,2005年共299门,2006年共374门。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同年5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正式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提出利用5年的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前精品课程称号分为三个层次: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应在省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专家组织)精品课程基础上产生,省级精品课程应在校级(院级)精品课程中产生。取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首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品课程称号,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优秀课程,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二是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再由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及有关专家组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教育部直接推荐。因此,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设立了精品课程委员会,各高校也从2003年起开始评选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从教育部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到各高校都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

二、对高校年轻教师的再认识

年轻教师,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一般是指相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而言的、年龄较小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刚毕业的、没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但作者认为,除了普遍的观点之外,另一种年轻教师是指年纪不轻,而且已经参加工作多年,但是对当前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说,却是全新的,如在一些地方院校比较常见的现象——从中学、中专等教学领域或其他非教学领域进入到高校教学领域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这些教师都应该归人高校年轻教师的行列。笔者所要分析的高校年轻教师的内涵包括这两种意义上的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作为一个高校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要尽快掌握教育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年轻教师的成长体现在理论上的成长和技能上的成长,即在校期间所学的宽广转变为所从事学科的纵深,这是理论上的成长;而技能上的成长体现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对教学设备设施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精品课程是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以网络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同时受益很多人,不受传统的“老带新”的人力、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充分体现了网络所特有的优点。因此,国家精品课程是高校年轻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它体现为国家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上的示范作用、远离教师成长“近亲繁殖”、一门课程的系统阐述及教案编写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上的示范作用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上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技能“输出”环节,也是评价一位教师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取现场听别的教师授课来提高和完善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受听课者与授课者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国家精品课程就很好地给年轻教师一个学习、提高和完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榜样,可以把与自己所上课程相同或相近的国家精品课程下载,然后自己或者与同事反复观摩、学习、讨论和推敲,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比,看看哪个地方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方法可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从而达到快速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语学科来说,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中国教师的教学上,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在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格的高校中,外教的资源相对来说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因此,外教的课集中在口语和听力两门课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对于外语的学习来说,外教的课集中在口语和听力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是正确的安排,但是仅仅停留在口语和听力两门课上则显得过于单薄,对学生及教师的成长都不是最有利的,这也实属无奈之举。但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综合性的课程如《综合英语教程》(目前这套教材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被选择度可以说是最广的,仅以此为例),在精品课程网上,除了有申请学校中国教师的示范课外,我们还可以找到申请学校外教示范课录像资源,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课堂示范,而是不少于三个教师的课堂示范。

另外,同一门课程一般来说不止一个学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年轻教师有更多版本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这对广大年轻教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不可错过的学习资源。

2.远离教师成长“近亲繁殖”

在高校中,有一种被称为“老带新”的年轻教师成长途径,通常是指由一名或多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学历较高的教师指导一名或多名年轻教师,指导者通常先设计明确的年轻教师发展需求、规划专业、成长途径等目标,然后制定指导的计划,安排活动,包括对这门课程的系统理解、这门课的教学设计、每单元课程的设

计、教案的编写、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的驾驭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等,要求指导教师开放课堂教学,支持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观察(即听课),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上的困难,分析年轻教师存在的问题,掌握年轻教师成长的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向。因此,这种“老带新”就是一种典型的教师成长近亲繁殖。

显然,“老带新”有利于提高年轻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和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然而,要很好地执行“老带新”导师带教计划,需要这批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学历较高的教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常常转移了直接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也就是会直接影响这些导师们的课堂教学。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中长期的“老带新”活动,很多是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专业引领。横向互动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因而更需要专家等高一层次的人员指导与带领。这个要求对于师资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而言,在它们的仍是那种面对面的“老带新”方式中是很难实现的。这种“近亲繁殖”会促使学术基因单一化,对于滋生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不利的,容易削弱校园内的教学创造力和学术创造力。

国家精品课程就能很好地让年轻教师专长远离“老带新”造成的“近亲繁殖”。从取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途径来看,一是首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品课程称号,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优秀课程,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二是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再由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及有关专家组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教育部直接推荐。可以看出,国家精品课程的获得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由下而上经过层层筛选、然后在推荐名单中评选、评选后在网站上公示,最后才会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分高职高专层次课程和本科层次课程。

总之,结合“老带新”的直接指导和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在国家精品课程引领下的高校年轻教师将比以往更加快速地成长。

3.对一门课程的阐述及教案编写

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教学。由于国家精品课程确定所要求的多程序和高规格,因此也注定了这些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术权威性,从2003年到2006年(公示中的)国家精品课程来看,对一门课程的阐述,可以说是全面、详细、综合,代表了高学术的一门课堂教学课程。如一门外语的精品课程,基本上都包括这门课程的简介、示范教学与课堂实录、学术讲座与研究报告、教学参考与活动资源、教师介绍、教学模式、教学大纲、专家师生评论、师生交流园地、评估和考试、课堂活动任务与指导、课文录音MP3、网络工具下载、与本门课紧密相关的网络资源链接等等。这些涉及了现实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的研究与讨论等等可能出现的任一教学环节。经过对2003~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研究,发现不少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就是该门课程所用教材的编写者,由于教材编写及修订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编写者在这本教材上花的时间和研究要比其他研究者多得多,也应该深得多,因此对此课程的阐述也比别的研究者要全面、翔实、综合。

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地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更加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教案的编写是对课程理解的细化和清晰化。国家精品课程对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案的编写。虽说教案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和规格,但是它有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安排、课后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对教案的编写可以按教材编写的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规定,也可以按实际安排的授课时间来编写,也就是以每一次课为一单位进行编写。对于不是年轻的教师而言,教案的基本构成部分和编写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是既熟悉又不可或缺的,但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校所学的(有些甚至是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从来就没有编写过教案)或者到了高校“老带新”的导师所讲的,与国家精品课程所展示的相比,在科学性、规范性与直观性方面是明显地存在不足的。

四、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应注意三点

1.下载同一类型课程资源并反复查阅和观摩

年轻教师在利用国家精品课程来促进自己专业技术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仅是查阅及下载某个学校某个教授某一门国家精品课程,而应从完全与自己从事的课程开始查阅及下载,然后扩大到尽量多的相类似的相关的精品课程。也就是说,以一门课程为中心,然后把学校数量和课程相关性作为两个坐标轴进行扩大,从中完善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提高技能,最后回到把自己的课程推向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在下载时涉及多学校多课程,并且在查阅和观摩同一类型课程资源时要反复进行。

2.辩证地运用国家精品课程

年轻教师如果在国家精品课程网中找到一门课程与自己所上的课程完全一致,那是最好不过的,可以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对照、思考和借鉴,但是这也是要提醒年轻教师的地方,特别对于同课程同教材的情况,由于年轻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国家精品课程主持或参与教师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所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建构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更应该注重辩证地运用,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

3.年轻教师之间应相互探讨同一类型的国家精品课程

年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向自己周围的年轻同事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之间的专业切磋、合作、经验、教训等方面更容易以平等的关系来进行,而且年轻教师之间对于同一类型国家精品课程的探讨效果与非年轻教师之间的探讨不同,年轻教师之间的探讨更趋向于平等的人际关系,而后者则趋于表面平等而实际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平等的关系中,因此二者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不一致的,只有在同一水平层面上进行的探讨,才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和碰撞产生更多的智慧火花。

[责任编辑 陈梅云]

作者:谢泳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法治研究论文下一篇:战略网络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