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儒家文化论文

2022-05-0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韩剧儒家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热播的现象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比较研究极为匮乏。论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和韩国留学生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方法,比较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评价及偏好情况,并探索韩剧广受欢迎的原因。中国应借鉴韩剧的成功经验,创作出更多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电视剧。

韩剧儒家文化论文 篇1:

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典范

摘要:“韩剧热”指一种发生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高温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以电视剧为主的韩国大众文化在中国的火爆。论文对当今文化语境进行了考察,从“中韩文化的相近性:韩剧热播的深层文化动因”、“跨文化传播:中韩文化契合的完美体现”这两个视角,得出了“韩剧热”现象持续高温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韩剧热”现象;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

一、“韩剧热”: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语境不仅作为背景,而且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霍元甲》、《上海滩》、《血疑》、《阿信》、《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等港台剧、日剧、美国电视剧在中国掀起的收视热潮已经让我们领教了全球化带来的“裹挟性”力量,而在文化全球化这样的整体氛围中,《爱情是什么》、《蓝色生死恋》、《可爱先生》、《爱上女主播》、《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明成皇后》、《人鱼小姐》、《加油,金顺》、《大长今》、《宫》、《咖啡王子一号店》等韩剧迅速在中国荧屏上流行起来。

1997—2004年这段期间,中央电视台就先后播出了《爱情是什么》、《初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真相》、《奔》、《孪生兄妹》、《四姐妹》、《看了又看》、《明成皇后》、《人鱼小姐》、《黄手帕》等韩剧。一些地方电视台也陆续播出了《天桥风云》、《星梦奇缘》、《爱上女主播》、《蓝色生死恋》等韩剧。

2002—2004年,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播放过韩剧,2002年,中国内地播放67部韩剧,2004年,仅中央电视台就引进了3部。据央视索福瑞市场调查公司《从收视率看韩剧之热播》的研究报告称,我国电视台2004年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107部来自韩国,占总数的165%,央视8套(电视剧频道)有57%的引进剧来自韩国[注: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央视8套午后的“环球影院”,晚间的“海外剧场”也曾循环连播韩剧。

较高的引进率和较广的播出率,使韩剧的收视率不断高涨。在2004年排名前10位的引进剧中,韩剧就占了7部。央视8套播出的《看了又看(团圆篇)》以29%的收视率占据榜首,而2—5名也分别被《看了又看》的其余4部占据。

2005年,湖南电视台引进并首播韩剧《大长今》,创内地电视剧收视率新高,平均收视率达到345%,平均收视份额达到153%,居全国、湖南全省及长沙三个市场同时段的第一位;自当年9月1日该剧开播以来,湖南卫视在晚间时段,收视率比以前增加了三倍。中央电视台几乎同时播出韩剧《加油,金顺》,也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收视亮点。《大长今》将近年来涌动的“韩流”推向了一个辉煌顶峰。《大长今》前年在韩国播出时,收视率超过50%;央视索福瑞对全国31座城市的数据调查显示,《大长今》的整体观众总量超过了163亿,在中国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韩剧热”。

2005年10月间,新浪娱乐频道实施了一项题为“您是韩剧迷吗您怎样看待‘韩流热’”的大型调查,截至同年的10月18日,在56006名参与者中,81%的人承认自己喜欢看韩剧,近半数人表示在所有引进剧中优先选择收看韩剧[注:新浪网《您是韩剧迷吗您怎样看待“韩流热”》, http://entsinacomcn/v/2005-10-14/2045865849html。]。据2006年央视索福瑞最新数据显示,尽管与过去相比韩剧有退潮现象,但仍然占有178%的电视收视率[注:谢耘耕、倪握瑜《2006中国电视报告》,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5344765html。]。《My Girl》、《宫》、《咖啡王子一号店》等新近的韩剧依然是不断掀起收视热潮。

“节目的优劣好坏,离不开观众的品评、反应;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节目的生死,所以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电视中所作的改变:改版甚至成为电视节目安排中的一窝蜂现象。” [注:宋家玲《影视艺术比较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这句话告诉我们,评价电视剧的过程当中收视率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不能以一部影视剧的收视率多少来评判它的价值高低,但韩剧能够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占领我国影视文化市场的主要阵地,至少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思量。或许正如麦克唐纳所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注: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1页。]因此,我们更不能以精英的眼光或经典的尺度去感知这股“韩流”的冷暖。但同样让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的是,韩剧所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和文化思想的冲击又确实如一股潜流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

二、中韩文化的相近性:韩剧热播的深层文化动因

美国文化学者伍兹从文化变迁方式的角度阐释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他认为文化的变迁事实上是采取四种方式进行的,渐变、发现、发明和传播[注: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所谓的渐变就是从细微到重大、从局部到整体逐渐积累起来的,包括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所引发的文化的变迁;发现则是对文化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东西的重新认识,进行类似福柯的知识考古之后而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发明则是在基本没有明显预示的情况下,对现在所有的文化、自然环境进行所谓的“偶然性并置” [注:同上,第23页。]而产生的崭新的变化;传播则是纯粹外来的东西通过自然的或人为的手段为现在的文化主体所接受,从而引发文化的变迁。美国传播学家约翰·坎顿认为:文学与艺术(特别是小说和电影)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萨姆瓦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模式[注: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电视剧正是文学、艺术和生活的最好结合,它源于生活,却又做了文学加工、艺术的提升。电视剧是最能包容和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各方面尤其是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层面的产品,而同时它又是不能随意本土化的产品,一部电视剧一旦完成,基本的内容、情节、人物、场景等等都无法改变,只有配音能改动,但配音不能改变整个作品的风格以及它的文化内涵。电视剧和电影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和电视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和电视自身新的特性。” [注: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而电视剧与电影又不同,电影故事浓缩,时间短暂,能包容的文化内涵极其有限,较之电视剧更易于被接受。而电视剧需要观众有更多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欧美电影在中国的风靡,却很少看到欧美电视剧的流行。

2005年12月19日,美国热门电视剧《疯狂主妇》在央视8套海外剧场闪亮登场。然而,这部全美收视冠军、艾美奖大赢家的片子在中国却惨遭滑铁卢,央视索福瑞测评的当期电视剧收视率显示,《疯狂主妇》未进前十名,在南京、上海等地收视率也奇低,在南京未能进入前40名,尼尔森收视率表上竟然没有数据显示;据估计,《疯狂主妇》在浙江省的最终收视率只有05%的平均成绩,而目前国内电视剧的收视率平均在三四点,这些都与该片在美国的轰动形成强烈反差[注: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与之相比,此前播出的长达158集的韩国电视剧《看了又看》却使许多观众意犹未尽、欲罢不能。这部讲述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电视剧被安排在深夜时段播出,可在该剧播出的3个多月里,却吸引了无数观众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到后来重播的收视率也达到近三个点。如此看来,美剧《疯狂主妇》根本无法同《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之类一放再放、收视依然不错的韩剧热潮相抗衡,时髦靓丽的美国主妇彻底输给了婆婆妈妈的韩国主妇们。

对于《疯狂主妇》的不太受欢迎,或许有删节、配音、播出时间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疯狂主妇》在美国走红是因为它集中展示的是谋杀、家庭暴力、婚外情、同性恋、吸毒、自杀等在美国非常普遍和尖锐的社会现象,而这类社会现象对于保守的中国社会有着一定的距离,中国观众看这样的内容,自然缺乏共鸣和体验,所以无法提起兴趣。而韩剧《看了又看》展现的是百分之百韩国家庭的普通生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豪华的场景,娓娓道来的是几对年轻人在追求理想爱情中的欢乐和苦恼以及生活中婆媳、夫妻妯娌之间相处的矛盾和无奈。这些平淡朴素的琐事,却也是中国家庭经常发生的事,所以让中国观众感到特别亲切,就像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处处流露出令人感动的亲情与温馨,同时蕴涵着做人的道理,符合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观、道德观。比起另类的美国主妇,韩国主妇家中发生的事情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因为中韩文化本就同源,非常接近,很多观念和想法都相似。

韩剧不仅生动逼真地再现了韩国的风土人情,而且以讲故事见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总是留有悬念,让观众欲罢不能,情不自禁一集接一集看下去。然而,韩剧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基础还是中韩文化的相似性,“韩民族一直是在憧憬和模仿中华文化,甚至有时候在批判和反抗中国文化中发展自己的文化。” [注:李相勋《作为一种融合文化的“韩流”及其人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当代韩国》,2004年第1期。]韩国文化在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中韩两国之间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两国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中韩两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两国国民有着一样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有着相似的姓氏名字。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建筑,韩国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韩国同中国一样,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因此韩国人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中国人都很相近。这是中国观众容易接受韩剧,“韩流”得以顺利登陆中国的“先天条件”。上个世纪的中国,历经了“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两场运动对以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以韩剧为代表的“韩流”文化中,我们看到传统的道德观对韩国国民的约束力还是很大,他们提倡长幼尊卑秩序,尊师重教,甚至“三从四德”也还有相当市场。韩剧往往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文化精髓演绎得炉火纯青,韩国国民对“万世师表”孔子更是敬仰有加。这些正是今天的中国所缺失的。有人说,当今韩国人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儒教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韩剧就是以中国文化征服了中国市场,以中国文化“打败了”中国人。更有人认为,今天的韩国是古代中国的活化石。[注:詹小洪《“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当代韩国》,2007年第1期。]

不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中国对韩国施加过广泛的影响,但今天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又超越了中国,这使一些民族主义情绪较重的年轻人心目中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然而在观看一些韩国历史剧时,这种失落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慰藉。多部韩剧反映了历史上的韩国从文字、制度、礼仪到建筑全方位深受中国的影响。大到朝鲜李朝对明代中国实行“事大主义”,很长时间内两国存在一种朝贡关系,每年李朝要派使团向中国朝廷纳贡。历代的皇位继承需要得到中国朝廷的册封认可,韩国也像中国一样实行科举制度等等。小到在普通老百姓家庭生活中,也将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儿童启蒙教育,客厅里也挂着中国字画。这一切都会使中国观众在潜意识中对自己民族历史上曾有过的强盛产生自豪感。人们认为,就像今天“韩流”猛烈横扫中华大地一样,过去“汉风”也曾席卷过朝鲜半岛。眼下,两国正进入“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的时代。

传播学多年的研究一再表明,传播是双向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受众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传播效果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面对外来文化时,受众是主动而积极的。他们理解文本、建构意义的行为是在已定的文化语境中与文本进行的“协商”,这一协商过程相当细腻复杂。我们固然不应该把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估计的过于乐观,但也决不能忽视受众的反省批判能力,他们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外来文化操纵与“洗脑”功能的抵抗,往往比想象的高得多。欧美电视剧因为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异而遭遇文化屏障,韩国电视剧却正好因为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中韩两国在文化根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都存在着相通性而被中国观众接受和认可。

三、跨文化传播:中韩文化契合的完美体现

我们看好莱坞大片,或许只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一个故事,因为其中的内容和观念也许都离我们太遥远。而我们看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则会幻想那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我们会感动、共鸣,因为那些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所以,韩文化的扩张比欧美更迅速也更有影响力。而这一局面不仅我们始料未及,恐怕韩国人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东方文化的统一性使得其文化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长驱直入,这与韩国和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融合紧密相关。韩剧成功打入中国市场,是一次跨文化传播行为的胜利,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找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

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只要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时,就发生跨文化的传播[注: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2页。]。此时,在一种文化中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另一种文化中解码,因为两种文化在行为和赋予意义的方式方面必然会有差异,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传播的困难。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注: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9-100页。]也就是说,文化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而是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后天习得的,由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共同建构,具有符号性、模式化、整体性、地域性的特点。文化对跨文化传播情境的影响程度由文化间的差异程度决定,如果两种文化之间有较多的相似性,两者在传播行为、概念意义和内容上也更相似,解码的结果与原始信息编码时的内涵就更近于一致。跨文化传播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发生,可以在文化差异极大的人之间,也可以在同一主流文化中的不同亚文化群体成员之间发生。[注: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6页。]比如中美的文化传播就属于前一情境,而中国和韩国间的文化交流就是东方文化的亚文化群体间发生的情境。

跨文化传播中,信息源和接受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因而各自受其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所以社会—文化因素成为跨文化传播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产生误解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跨文化交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越多,他们在交流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或文化曲解就越少。当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的文化差异增大时,误解的可能性无疑就更大。” [注:关世杰《跨文化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两种文化差异越小,共同的意义空间就越大,交流的障碍就越小,彼此就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中西文化的差异大。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西方则把上帝看作一切的主宰;中国文化重直觉,尚事功,西方文化则重思辨,尚超越;中国重礼制轻法制,西方则重法制轻礼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所以中国人重视群体价值,而西方传统文化精神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所以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中国人对家庭和社会是一种责任,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在脑中根深蒂固,父母和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哪怕子女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和父母仍不分彼此,并且把赡养侍奉父母看作应尽的责任。西方人对家庭和社会则是一种需要,子女一到成年,就要自力更生,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后,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不存在要赡养父母的说法,更不可能几代同堂了。中西文化的不同还表现在饮食、穿着、教育、艺术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就不容易被中国人接受,或许他们先进物质的东西进来了,文化内核却去掉了,变成了适应中国口味的西方文化。

相比之下,韩国文化更容易被我们认同,并且保留了原汁原味。韩国传统文化根基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两国文化同根同源,价值观点、生活方式也大体一致,因此,蕴涵着深厚韩国传统文化的韩剧在中国播出时,在中国观众中有非常大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感知是社会—文化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感知的相似性,使得同一文化内共享意义成为可能。[注:拉里·A·萨姆瓦、理查德·E·波特、雷米·C·简恩《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在理想的跨文化情境中,传播双方应该能有相似的经验和共同的观念。然而,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却是彼此经验的歧异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则无疑成为感知趋同的重要砝码,韩剧在中国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韩文化的相似性。

中韩两国的文化交往自古有之,可谓源远流长。首先,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人文意义上看,中国和韩国都如此接近。历史上,中国曾居于东亚文明的中心位置,强大的文化辐射力量,使韩国从汉字、民族服饰到姓氏等方面,都因袭传承着中华文化。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从战国时代起,两国人民就互相往来,甚至互有迁移。唐宋元明清等历代迁居朝鲜半岛的移民,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直至李朝时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无不打上儒学思想的烙印。当前,韩国主流文化所推崇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准则基本上源自孔子的儒家思想。尽管现在有不少韩国人改奉了基督教,但儒教也并没有丧失其影响,因为它所倡导的那些精神原则,已深深地内化为韩国民众的基本价值观念。

儒教曾被奉为韩国的“国教”。朝鲜王朝引进儒家思想后,将其与本土的传统思想结合,在教育、礼仪、行政管理等方面系统地推行了一整套儒家传统,并作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加以巩固,从而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韩国人把孔子尊为“万世之表”,每年都要举行纪念孔子的大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伦理思想是韩国人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孝顺长辈、尊老爱幼被视为高尚的品德。儒家的基本理念:“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伦常”、“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诸如此类的观念已深深植根于韩国文化之中。不仅老一代遵守传统的规范礼仪,年轻一代也由于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韩国,老人和男子仍居于家庭生活的中心地位,婚姻也仍然以父母之命为主;媳妇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严格使用敬语;严格遵守为父母守孝三年的制度,长子在三年丧期内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必须到父母灵前焚香哀泣,每年的忌日、生日、春节和中秋节,要到坟前隆重祭奠。这些在韩国电视剧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韩剧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在那些西方童话故事般的剧情里,渗透着东方的传统礼仪和家庭伦理观念。韩剧文本中所蕴藏的韩国社会文化,就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的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这样的家庭伦理剧,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符合中国观众的家庭伦理观念。《看了又看》中,郑银珠和朴基正的关系不被基正家认可,银珠就一次次上门给长辈请安、送礼物以请求同意。好不容易银珠被基正家接纳后,金珠和弟弟基丰的恋爱关系浮出水面,却再次在朴家掀起轩然大波,因为金珠是银珠的姐姐,如果和基丰在一起便成了银珠的弟妹,朴家不能容许这种违背长幼伦常的事情发生,所以坚决反对。该剧就在一个个矛盾中向前推进,看似婆婆妈妈的平凡生活,却蕴涵着韩国深厚的儒家文化及其与现代社会的摩擦和撞击。《蓝色生死恋》、《悲伤恋歌》、《对不起,我爱你》等爱情剧,演绎的是男女主角不离不弃、坚贞不渝的爱情,与中国古代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异曲同工。《玻璃鞋》塑造了一对父母双亡的苦命姊妹花,她们的一系列遭遇表达了贫贱夫妻间坚贞的爱情、父亲姊妹间共患难的亲情。《黄手帕》中的女主角紫英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她忍辱负重,温柔贤惠,处处考虑他人,只是因为对方长辈不同意,就选择躲避男主角执着的爱情,甚至不惜放弃生命以让对方死心。《爱情是什么》中也是如此,强调长幼有序,长辈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女儿相亲,看中男孩,但若要结婚,不仅要征得父母同意,还要征得奶奶的同意,否则就不能谈嫁娶之事。《浪漫满屋》虽是一部现代青春喜剧,却也没少了儒家礼仪文化,女主角韩智恩第一次到男方家,因为不懂礼仪,没给家中最高长辈奶奶行跪拜大礼而受到斥责。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许多美好的传统也随之丢失了,“吃老”、“啃老”、“打老”、“骂老”、“弃老”、拐卖妇女、虐待儿童等事件在诸多媒体上屡屡曝光,传统的礼仪、谦卑也被张扬跋扈的厚黑学所取代。韩剧所体现的儒学经典和传统美德正好弥补了中国人岌岌可危的道德意识,它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召唤着那些已经丢失或正在被抛弃的美好传统的回归。

2005年掀起收视热潮的韩国历史剧《大长今》更是把儒家文化对古代朝鲜社会的巨大影响刻画得入木三分。忠孝礼义廉耻这些伦理道德贯穿全剧。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虽然繁琐但却让人舒服:见了长辈要欠身;谈话时须低眉顺眼,不能把口水溅在别人脸上;尽量不大声说话。剧中塑造的各色人物,都打上了儒家文化的深刻烙印。内外兼修的徐长今,稳重内敛的闵政浩,正直坚强的韩尚宫,温柔善良的连生,他们人性的光芒与儒家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对于韩剧来说,“他们在获得和完成现代性的同时,文化上坚持了一种延续性和保守性。这种文化特征,构成了韩剧的叙述基础。长幼之序、孝悌之义、夫妇之伦、儿女之道……它们的故事总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从中引出情节和人物情感的表现。” [注:陈鸿秀《透视韩剧的人文内涵》,《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韩剧正是紧紧抓住东方文化的底蕴:情调是东方式的,谅解、宽容和唯美;伦理是东方式的,忠义、孝顺、诚信。这样的大众文化产品打动了中国观众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剧时的感受往往是:演员的外貌、剧中角色的名字都跟中国一样,符合中国人的欣赏和思维习惯。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和我们的很接近,没有大的差距。而且很多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人家还保持着,觉得很亲切。或者对剧中韩国人的礼仪感触很深:觉得韩剧很文明,很“干净”,讲究礼节、尊老爱幼,很少有色情暴力的镜头。年轻人的爱情往往炽热但纯洁,遵守男女礼仪。老年观众特别羡慕剧中几代同堂的生活,现在中国的年轻一代都不愿和老人住在一起,让他们感觉很孤独。正因为如此,韩剧不但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中年、老年观众的欢迎。

前面提到的《疯狂主妇》的低收视率和众多韩剧的高收视率反映出,中国观众喜欢的还是韩剧。毕竟,西方电视剧中反映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了,看西方的生活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看热闹而已,没有切身的感受。很难引起共鸣,只是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看。但韩剧不同,由于跟中国文化接近,韩剧中的生活也与中国更相近,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更容易产生共鸣。《看了又看》播出时,每天都有无数网友为剧中的人物、情节展开激烈争论:金珠和银珠谁更可爱?胜美和明远最终有没有走到一起?更有观众不满意原有的结局,自己为该剧设计了许多种结局……究竟是什么激起了观众如此的热情?那是因为韩剧看似平淡朴素的生活琐事,却让人感到特别真切,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处处流露出令人感动的亲情和温馨,其中蕴涵着很多做人的道理。中国观众通过韩剧触摸到韩国普通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看到韩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与现代生活观念的冲撞,或许不经意中找到解决自身困境的良药。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韩剧正是反映了韩国人的生活,体现了韩国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已经失去的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韩国还保持得很好,也引起中国观众的羡慕和深思,特别是年纪稍长的一辈。韩国人和中国人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东亚人,姓名的组成也几乎是一模一样。因此,比起西方国家的电视剧,中国观众看韩剧几乎不存在文化障碍。

韩剧打动中国观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上的共鸣,比起西方电视剧,韩剧场景现代,画面时尚,骨子里却很传统、很东方。韩国的家庭伦理剧诙谐中有庄严,严肃中又透着俏皮,它就像韩国泡菜,内容是那么丰腴,味道又是那么醇厚,让人心驰神往。韩剧本身有一种力量,把家事、国事、天下事化作一般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化作茶余饭后的谈资。韩剧通过人物性格变化和情节演进,表现出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传统的角色和生活习惯,从琐碎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细腻的感触中,使观众领略到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反映出古老的生活传统在现代社会思潮冲击下所发生的困惑、变异和新的转机,传统与现代意识有机结合,人们在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享受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亲情。韩剧具有东方式的谅解、宽容以及唯美的情调,体现的是东方的伦理观念,如年轻人要孝顺父母、朋友之间要讲以信义等等,都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韩国影视剧立足韩国,以韩国人自身的具体问题为基础,扩大到亚洲人的普遍问题、全人类的普遍问题,所以能够广泛地引起共鸣,使观众成为参与者,从而开创出开放的文化氛围。

当然,和其他文化之间一样,中韩文化间即便再接近再多共同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正如美国著名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说,在同一文化圈内部又存在着不同于其他的特殊的社会目标,因而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模式” [注: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随着全球性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和其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剧,同源文化的差异性也由此分化和凸显出来,其结果是各民族独有的历史个性和精神气质在这种分化中变得更具魅力。比如说韩国人吃饭时,喝汤咕嘟作响,大声咂嘴唇、打嗝,以显示饭菜好吃得津津有味;而中国人的餐桌礼仪则是尽量不要发出声响,否则会给人留下粗鲁、没教养的印象。文化间有限的差异会给跨文化的传播带来兴奋和好奇,就像人们吃腻了米饭就想尝试面条一样。中韩文化的差异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同,中韩文化同根,因而不会觉得不合口味、食不下咽;中西文化差距颇大,西方的电视剧让中国观众觉得与己无关,比较陌生,对其缺乏吸引力。而韩国文化对我们恰恰是处于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之间,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古老国度,又是一个经济发达的东亚经济强国,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在中国观众心目中,韩国散发着一些神秘色彩,陌生的地方是有吸引力的地方,熟悉的地方让人觉得接受起来特别容易。以往我们对韩国了解不多,韩剧的引进,从接受心理的角度讲,观众首先就有着了解异域风土人情、感受他国生活文化的期待和向往。因为好奇,所以关心,这也为韩剧的热播铺垫了基础。而韩剧也正是通过折射韩国的城市风貌、居住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现代和简单并存的生活方式和独具一格的文化,通过适当的差异感,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好奇心理,提升了情感认同。

与韩剧相反,国内影视剧很多远离观众的心理经验和文化经历。钱权交易,暴力黑幕,狐仙鬼怪,关注普通人心灵与情感的作品相对匮乏。国产电视剧近几年出现大批的跟风之作:历史宫廷、反腐公安或者是对日韩东施效颦的偶像剧,总之什么火拍什么,但又没有突破。《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中指出,根据2002年对33个城市156个频道17时至24时电视剧收视的统计数据,中央级频道和省级卫视频道播出的涉案剧和都市生活剧在现代剧中并列第一,而观众收看涉案剧的时间最多,占收视份额的17%。紧跟其后的都市剧,也多以婚外恋和第三者为主要题材。[注: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题材的单一无疑使观众产生收视疲劳。所以韩剧这种主打家庭伦理和坚贞爱情的电视剧,弥补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空缺。韩剧满足了大众对真、善、美等最基本社会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韩剧的成功很值得我们深思,本应是中国强项的传统文化,反倒成为韩剧拉拢中国观众的利器,让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在韩剧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慰藉。这种“出口转内销”的讽刺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去寻找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郭妍琳)

作者:马建高

韩剧儒家文化论文 篇2:

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状况的比较研究

摘要: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热播的现象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比较研究极为匮乏。论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和韩国留学生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方法,比较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评价及偏好情况,并探索韩剧广受欢迎的原因。中国应借鉴韩剧的成功经验,创作出更多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电视剧。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韩剧在中国的热播还有利于加强两国文化的交流,以促进中国电视剧更好地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播。

关键词:中韩大学生;韩剧;大众文化

作者简介:金志宣,女,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韩国留学生(上海 0040);张国良,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从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的大众文化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1世纪以来,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依然呈现良好势头。韩国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和时尚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大力传播本国的文化,巧妙地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韩流”现象。其中,韩剧(即韩国电视剧)作为一种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风行的文化输出样式,正逐渐走进学者的视线。

通过对中国知网1999—01年的文献进行检索,我们发现,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从韩剧本身的内容出发,以思辨和文本分析法研究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韩剧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韩剧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韩剧中的女性形象等。仅有两篇论文涉及韩剧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中《大学生收看韩剧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1]一文采用调查方法,发现收看韩剧的中国大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认同程度较高,以“向往韩国型”的认同类型居多,而且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收看韩剧及对韩国文化认同方面有显著差异。《韩国影视剧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影响探析》一文分析韩国影视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指出韩剧有利于提高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大学生观看韩剧状况的定量研究极为匮乏,更缺少对于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比较。我们尝试以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的实际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问题可概括为:一、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有何异同?二、中韩大学生对韩剧的评价有何异同?三、中韩大学生喜爱韩剧的原因有何异同?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文本分析方法。首先,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和韩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滚雪球”抽样方式,调查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读中韩大学生各100名,共计00名,回收率为100%(如表1所示)。

其次,以中国热门视频分享网站“优酷网”作为搜集热播韩剧的平台,分析其010年至01年排名前五的热播韩剧,即《城市猎人》、《秘密花园》、《屋塔房王世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与《恶作剧之吻》(相关情况如表所示),探寻它们究竟有哪些特点吸引了中韩两国大学生的收视兴趣。

最后,依据受众调查和文本分析的结果,初步得出结论,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期待进一步研究的深入。

(一)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情况

1大学生看韩剧的接触率。本调查显示,85%的中国大学生看过韩剧,可见观看韩剧的行为相当普遍。我们以卡方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中国大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P值分别为0045和0036,即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程度有显著差异。从性别角度看,女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率更高,达905%,而男大学生的比例为757%。从专业角度看,人文社科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比例更高,达906%,而理工科的比例为7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金志宣,等: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状况的比较研究

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渠道。中韩大学生观看韩剧的最常用渠道均为网络,总体比例高达

表五部热播韩剧简况

作品名称热播时间剧情简况电视剧类型男女1号明星类型拍摄场景作品来源

城市猎人0115一部融英雄主义和爱情题材于一体的剧作爱情剧都市剧当红男星李敏镐/女, 朴敏英主要在首尔日本白条司同名漫画

秘密花园01111一对情侣由于意外互换灵魂而引发了一个浪漫蚀骨的爱情故事爱情剧神话剧当红男星玄彬 /女, 河智苑主要在骊州、济州岛首尔韩国电视剧

屋塔房王世子013朝鲜时代痛失世子妃的王子,跨越了300多年来到1世纪的现代后,邂逅与世子妃长相相似的一个女生而展开爱情攻势的故事爱情剧古装剧当红男星朴有天/女,韩智敏主要在全罗道(广寒楼),首尔韩国电视剧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0108500年前追赶凡人的九尾狐穿越到现代后,引出的一系列故事爱情剧当红男星李胜基/女,甲敏儿主要在首尔,金罗道(海南)韩国电视剧

恶作剧之吻0109IQ00的天才白胜祖和喜爱他的高中生哈妮不得已变为同居关系,从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浪漫爱情故事爱情剧当红男星金贤重/女,郑素敏主要在首尔日本白条司同名漫画

90%,其次为电视(占8%),再次为DVD(约占16%)。就中国大学生而言,使用网络观看韩剧的比例为875%,通过电视观看的比例为91%,另有34%的中国大学生通过DVD观看韩剧。韩国大学生在韩国观看韩剧以电视为主,但作为在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其观看韩剧的渠道也以网络为主(97%),而通过电视收看的比例仅为73%。

3大学生观看五部热播韩剧的情况。在韩国,电视是韩剧播放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版权限制,受众不能上网观看韩剧。因此韩国电视里播放的电视剧,与中国网上热播的电视剧并不完全一致。不过,韩国的一些相关数据表明,上述五部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在韩国的排名也相当靠前。NS Media orea的数据显示韩国010年-地面电视频道010年OP0 节目收视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BFQ][ZW)],《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在010年爱情剧收视排行榜中居第4位,收视率达5%;《秘密花园》在011年爱情剧收视排行榜中居第1位,收视率达314%韩国011年-地面电视频道011年OP0 节目收视率(NS Media orea),http://wwwtnmstv/defaultasp。,《城市猎人》居第5位,收视率达193%。另外,韩国AB尼尔森01年的电视剧收视报告[ZW(][BF]AB Nielsen Media Research-01年韩国电视剧最高收视率,http://wwwagbnielsencokr/。[BFQ][ZW)]显示,《屋塔房王世子》的收视率达15%,在当年爱情剧中居第7位。相对而言,只有《恶作剧之吻》在韩国的收视率较低。可见,中韩两国受众对五部热播韩剧的喜爱程度,可谓大同小异。

本研究比较了中韩大学生对五部热播韩剧的收看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收看率最高的前三名是《城市猎人》(69%)、《秘密花园》(461%)和《屋塔房王世子》(47%),韩国大学生收看率最高的是《城市猎人》(7%)、《秘密花园》(7%)和《我的女友是九尾狐》(68%),排序也十分接近。

(二)大学生评价韩剧的情况

1大学生喜爱的韩剧之类型。既然大学生普遍喜爱韩剧,那么他们究竟喜爱哪些类型的韩剧?调查结果显示,中韩大学生最喜欢的韩剧,排在首位的都是情感剧(中国大学生99%、韩国大学生6%),其次是喜剧(中国大学生18%、韩国大学生181%)。这两种类型的电视剧凸显了韩剧的优势和强项,也是成功吸引中韩两国大学生的重要原因。010年到01年在韩国热播的韩剧中,排在首位的是周末电视剧和家庭电视剧。这两类的电视剧有很高的人气。此外,周一、二和周三、四的电视剧也被选成有人气的韩国电视剧。根据韩国NS Media orea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如表3、表4所示),010年《秘密花园》排名第7位(8%),《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排第14位(5%),011年播放的《城市猎人》是第17位(193%),而又根据AB尼尔森电视收视数据显示,01年播放的《屋塔房王世子》排第5位(15%)(如表5所示),但是010年播放的《恶作剧之吻》是例外,在韩国的收视率并没有被列入收视榜单。笔者选取的这五部在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上热播的韩剧都是喜剧,且是爱情剧,由此更能印证本次调查的结果,爱情电视剧相对来说更能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大学生认同的韩剧之特点。韩剧进入中国市场最初多为悲剧和家庭剧,篇幅多以百集为单位。近年来,韩剧一改以往悲情冗长的路线,以剧集短小、节奏鲜明、情节紧凑的风格居多,且故事内容不再单一,故事题材更为多样,融入了更多的含意,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通过对五部热播韩剧内容的文本分析,我们从主要价值观、叙事结构、表现技法和演员等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是富含浓厚青春气息的题材。从表面上看,热播op5韩剧的题材、形式丰富而多元,但其深层母题都呈现为青春的恣意与烦忧,都指向对少年情怀的多维诠释。几乎所有偶像剧都将爱情作为叙事的焦点,其间有年少懵懂的爱慕,有纯洁坚定的爱恋,也有多角关系导致的情爱哀伤,但情节主线总是男女主角在经历磨难后,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既给年轻观众一种似曾经历或见证的认同感,又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结局的信念和憧憬[3]。

二是丰富的情感渲染。这5部电视剧虽都有各自的主题和主线,但是情感线的穿插均是不容忽视的。男女主角交错复杂的感情,总是以忽远忽近的关系呈现,让人不禁为他们的感情而担忧,有时又会因其感情的幸福发展而感到一阵畅快。同时,这5部电视剧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配乐的气氛渲染,让剧中情感的抒发更感染人心。

三是独具匠心的叙事结构。比较热播op5韩剧,可以发现,除了内容题材和情感渲染的共通之处外,5部韩剧都具有独特的叙事手法。电视剧的内容大多老套,似曾相识,但是被讲过很多遍的故事在播出时依然吸引观众,其关键就在于,导演巧妙地设定了其叙事结构。这5部韩剧都具有非常特别的、吸引观众的叙事结构,特别是倒叙手法的运用,开篇就能立刻抓住观众的眼球,设置悬念,让人产生继续观看的兴趣。而间接穿插的“插叙”更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一点点地发现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结构之间的奥妙。近年来,电视剧掀起“穿越”浪潮,韩国的“穿越版”电视剧也独具匠心,从《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屋塔房王世子》运用古老传说,主人公从古跨越至今,到《秘密花园》中男女主角被魔法渲染的现代角色置换,这些手法都贴近了现代受众试图改变现状或回到过去的心理期待。因此,从设置悬念入手的多种方式融合的叙事结构,紧扣受众的观影心理,导致这5部韩剧的热播。

四是注重韩国文化的传播。一部成功的韩剧,除了剧情和角色,在画面、音乐、造型等方面的共同发力已成为共识。韩剧一向以精美的画面著称,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影像画面的后期调色,“画面控”们一定会发现,《城市猎人》的画面后期调色处理得非常出色 。《城市猎人》的音乐制作方面也很出彩,任宰范演唱的《爱》,话题效应十足,一经推出就反响强烈,任宰范嘶哑中带着沧桑感的歌声本身就有浓厚的情节感。随后推出的金宝京演唱的Suddenly同样受到热烈欢迎,高亢的歌声如同剧情的进展一样令人热血沸腾。此外,片头曲Its Alright、插曲So oodbye、背景音乐Sad Run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韩剧中有很多特别设计的服装、配饰、电子产品等,这5部韩剧也同样如此。《城市猎人》里,可以看到男主角李敏镐穿的服装很有特色。不仅在韩国,中国也有很多男子穿他的服装。 朴敏英当的是警卫员,因此她穿的衣服都是整齐的女性正装,由此还产生了“金娜娜衣服”的名称。剧中朴敏英的自然发型,也在美发厅里很受欢迎。其他几部热播韩剧也是同样的特点,服装等流行元素都受到中韩大学生的关注。

五是受欢迎的明星演员。韩剧十分注重甄选演员,不仅是演员的个人演技,还包括演员的自身形象,同时也坚持不断选用新人。《城市猎人》中的李敏镐,《秘密花园》中的玄彬和河智苑,《恶作剧之吻》中的金贤重等,都是韩国人气偶像,广受年轻人喜爱。剧集未出,明星口碑早已打响,迅速唤起观众的期待,并形成强大的粉丝团,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推广,获得很高的关注度,这无疑是其后期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韩剧总是选择年轻帅气、成熟又略带可爱风趣的男明星,以及活泼可爱、外表甜美的新晋女明星,演员的年轻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产生交集,大学生在观影时容易产生共鸣并融入影片,从而为韩剧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调查了中韩大学生认同的韩剧的特点,发现中韩大学生普遍认同的韩剧的三个特点为:(1)内容题材(吸引人);()剧中的服装、饰品、食品和拍摄场景(特色鲜明);(3)剧中演员(演技好)(如图3所示)。

受众认知的三个特点与上述5部热播韩剧的五个特点相对照,一致性很强。即:中韩大学生普遍认同,韩剧在“内容题材”、“剧中物品、场景”(与韩国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演员选取”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有趣的是,相对而言,中国大学生更偏好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好剧中物品和场景。通过卡方分析方法检验后发现,“剧中演员”(P=0000)有显著差异,即:中国大学生(58%)比韩国大学生(167%)更看重“剧中演员”。也许,韩国电视剧的演员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显好于中国电视剧的演员,从而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喜欢韩剧的原因。我们询问,“中国电视剧和韩国电视剧比较,更喜欢哪个”?结果显示,中国和韩国大学生都偏好韩剧。韩国大学生百分之百地更喜爱韩剧,而中国大学生“更喜爱韩剧”的比例也达598%。

其原因何在?中国和韩国大学生总体更喜欢韩剧的主要原因(如图4显示),集中为以下三点:(1)韩剧的内容题材多样化,吸引人,有创意;(2)剧中有吸引眼球的演员;(3)剧中的服饰、拍摄场景等吸引人。另外,剧中传达的价值观念能获得认同,也是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更喜欢韩剧”的原因。

与以上大学生认同的韩剧的特点相似,除了受到共同重视的内容之外,中韩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偏重人(演员),而韩国大学生偏重情境(景物)。

四、研究结论与不足

通过上面的研究与论证,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是印证了“韩流”的汹涌之势,韩国大学生自不待言(无人不接触韩剧),就连中国大学生对韩剧的接触率也高达八成以上。不过,就中国情况而言,存在着女性、文科大学生更偏爱韩剧的现

象;在渠道上,中韩大学生在中国观看韩剧的主要渠道,都是网络,而且中国网络上热播的韩剧,与韩国电视里热播的韩剧,人气指数相当一致,这可能反映了两国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的接近性。与此相关,中国大学生喜爱的韩剧,也有很大的共通性。在内容偏好上,中韩大学生最喜爱的韩剧类型,都是情感剧和喜剧。除此之外,中国大学生更喜欢古装、奇幻、悬疑剧,而韩国大学生更喜欢历史、医患、法政剧。这一差异,或许来源于历史、医患、法政剧等类型要求观众具有更多关于韩国历史和现代社会的知识储备。

其次,热播韩剧内容的特点与受众认同韩剧的特点之间,一致性很强。即:韩剧在“内容题材”、“剧中物品、场景”(韩国文化的传播)、“演员选取”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相对而言,中国大学生更偏好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好剧中的物品和场景。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韩国演员在演技、形象等方面明显好于中国演员,从而获得了中国大学生的青睐。比较中韩两国电视剧的喜爱度,韩国大学生固然百分之百地“更喜爱韩剧”,就连中国大学生“更喜爱韩剧”的比例也高达六成,值得中国电视界深思和反省。中国大学生更喜欢韩剧的主要原因为:“内容题材吸引人”、“演员吸引眼球”、“服饰、场景等吸引人”、“价值观念获得认同”。与大学生认同韩剧的特点类似,除内容外,中国大学生更偏重角色(演员),而韩国大学生更偏重情境(景物)。

我们的研究只是一些初步的结论,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研究的对象局限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韩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所得结论具有不充分性,其中的“韩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这些概念都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样本,且样本量仅有00,其规模都较小,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信度和效度的范围。研究实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希望这些探索性的研究能为大样本的“中韩大学生”韩剧效果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璐,徐芸大学生收看韩剧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007,(1)

[2] 刘永红,王鹤延韩国影视剧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观念的影响探析[J]青年文学家,01,(2)

[3] 李芳青春偶像剧的狂欢与迷茫——解析韩剧的成功之道兼论国产剧的出路[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论文,006

作者:金志宣 张国良

韩剧儒家文化论文 篇3:

浅析韩剧对中国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摘 要: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影视剧市场,得到众多中国女大学生的喜爱,由于该剧种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符合女性的审美要求,而且儒家文化氛围和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等内容深深吸引着女大学生,这才使得它能够在女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广为流行。与此同时,也使她们人生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实践中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正视积极影响,努力消除消极影响,从而促进韩剧受众群体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韩剧;中国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是指大韩民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包括家庭剧、偶像剧、言情剧、穿越剧等多种类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剧进入中国,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占领中国影视剧市场,得到众多中国女大学生的喜爱,并对她们的人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其现状值得研究。

一、韩剧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韩剧初入中国

1992年,中韩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接着,1993年电视剧《嫉妒》在中国上演,成为进入中国的第一部韩剧,但当时并未引起大的反响。直至1997年《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拉开了韩剧流行中国的序幕,并一举取得4.3%的外国连续剧收视率。1998年《向日葵》《再见我的爱》等剧目播出,造就了安在旭、金喜善等第一拨“韩流”先锋,也激发了诸多文化机构引进韩剧的热情,使得在中国播放和上映的“韩剧”逐年增加。

(二)韩剧在中国的急速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大长今》等剧目的热播,韩剧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开始挤占中国电视剧市场,仅2002年,中国大陆引进播放的韩剧就有67部之多。近年来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韩剧热,《城市猎人》《花样男子》《继承者》等剧目受到各年龄段人们的狂热追捧,尤以“90后”女大学生为主。其中演员李敏镐甚至因此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且在中国拿下十几个产品的广告代言,令人瞠目结舌。特别是2013年年底迷你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可以说引爆荧屏,堪称韩剧巅峰之作,再次掀起了收视狂潮,再创韩剧收视奇迹,仅在中国的网络播放量就超过50亿,该剧被网络媒体认为是中国拥有社交媒体以来最被热议的韩剧,不仅在中国两会受到关注,而且被中韩两国最高领导人在重要场合也广泛提及。

二、韩剧在中国女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一)韩剧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符合女性的审美要求

韩国电视剧的作者大多是女性,女性的性格相对于男性而言,细腻、柔软、感性。她们的作品更能表现出对美的需求与感悟,更符合女性的审美,这也正是韩剧在女性中能够得到共鸣的原因之一。韩剧在中国女大学生中流行的又一个原因是韩剧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主题思想较为深刻。众多韩剧中成功塑造了一大批现代社会中共同存在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歌颂人类真善美的同时,也不忘揭露和鞭挞人类的假恶丑。而女大学生涉世未深,其正义感十足,韩剧中这样的描写正好符合了这一阶段她们心中的主流价值观。

(二)儒家文化氛围和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女大学生

中韩两国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使以韩剧为代表的韩国主流文化更易被中国女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韩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服饰每集平均好几套,而且都相当精美、剪裁细致、款式新颖,拍摄背景中家居装潢风格的唯美、华丽,甚至街道等场景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引起大学生们的羡慕和憧憬。韩剧中的爱情题材各式各样,情节感人至深、浪漫唯美、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女大学生们正值青春期,一个萌动、懵懂的年纪,在她们看来爱情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神秘、最神圣、最强烈的感情。此时的她们渴望放松,渴望如韩剧般唯美浪漫的爱情降临在自己身上,这也正是韩剧能够在女大学生中流行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韩剧对中国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韩剧对中国女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唤醒传统文化意识。韩剧中不论是言情剧、偶像剧还是家庭剧,或多或少都有对家庭的描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等思想深入到每个形象中。这种对儒家思想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可以唤醒人们对文化、对历史、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如通常对用餐这一情节的交代,都遵从长者为上的原则排定座位,而且对用餐礼仪经常有着详细的描写。

2.提升女性独立思想。早先的韩剧中配角女性大多没有独立的地位,依附于丈夫、家庭而存在。但近几年的韩剧中大量描写女性的独立,开始重视女性的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比如《城市猎人》中的陈世熙这一配角形象,她嫁入官僚世家最终却被赶出来,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宠物店,当起了宠物医生,自信、乐观地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段人生历程。这种故事情节对于女大学生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它能够激发女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生活信念,对女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有利于女大学生自我保护。韩剧中言情剧最为吸引中国女大学生,其中,恋爱观注重唯美、浪漫、含蓄,而不像美剧那样现实、露骨。例如韩剧中对某些亲密镜头会主动回避,对感情流露方面的描写委婉,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少女来说是正确的,一定程度上教会她们选择自重、矜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二)韩剧对中国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盲目崇拜、追星盛行、拜金现象严重。韩剧赢得了中国女大学生的认同与喜爱,尤以“90后”女大学生为主。她们听韩国歌曲,学习韩国语言,花费巨额费用去看自己喜爱的韩星演唱会,省吃俭用攒生活费去韩国旅游,寝室墙壁上随处可见韩星海报,桌上摆满了韩国护肤品、化妆品。韩版服饰成了潮流,“韩范儿”成了她们所向往的风格,纷纷模仿。更有甚者,把韩国“欧巴”(韩语中哥哥的意思)作为择偶标准,去“欧巴”拍电视剧的地方“一睹芳容”,盲目认为只要是“欧巴”无论怎样都十分优秀。

韩剧中塑造了大量的经典形象,这些经典形象的扮演者成为众多中国女性的追捧对象,主力军便是女大学生们,她们盲目崇拜韩星,无所谓品德素养的优劣。部分韩星的行为和韩剧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奢华的物质条件等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剧中奢华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吸引眼球,让人心生向往,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缺乏一定的判断力,盲目地崇拜、羡慕,会使她们的价值观扭曲,出现拜金现象,对其以后的发展不利。

2.韩剧中完美男人、完美爱情的设置误导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韩剧之所以吸引女大学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几乎每部韩剧中都有一个完美男人和一段完美爱情的描写。男女主人公爱得死去活来,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这些完美的背后带给女大学生的是一种婚恋价值观的误导。虽然说艺术源于现实,但它也高于现实。大都是人们对理想或者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所以一般是现实生活中不太出现的。如若经常痴迷于此,会脱离实际,形成错误的或者说不切实际的婚恋价值观,对以后的恋爱、婚姻都会有很不好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整个人生。

3.庸俗、单一的剧情和人物设计容易让女大学生沉溺于虚幻。韩剧中角色的设计大都是灰姑娘、白马王子,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过于理想化,女主人公大多是身患绝症等。如此单一、超乎现实的剧情、人物设计,长时间观看会让女大学生变得浮夸、虚幻、不切实际,与现实脱轨。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整天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会让整个人变得不现实,以致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4.学生耗费大量时间观看,直接影响学业,削弱人际交往能力。韩剧少则十几集多则上百集,剧情叙述讲究细腻,娓娓道来,但比较拖沓。完整观看一部耗费时间较长,女大学生如果经常沉溺于此,必然会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从而直接影响学业。更极端的是,学业目标不明确的女大学生用韩剧来消耗时光,经常足不出户,与人交往减少,客观上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其后果是她们跨入社会时对社会关系的不适应。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得和别人交往。女大学生长期沉溺于韩剧中,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减少了,容易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四、努力消除韩剧对中国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加强韩剧审查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韩剧审查力度,积极引进题材新颖、内容健康,紧跟时代步伐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努力做到正面引导观众。同时引进适合不同受众群体观看的作品,杜绝一切不健康,不利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作品,严把审查关,净化国内观众的眼球。

(二)正确引导、合理监督

客观地讲,韩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学生对某些学科的热情,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就此入手,满足其需求,正确引导。同时需要根据个体的区别和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分主次、分重点地进行引导,切莫犯“一刀切”的错误。结合韩剧剧情变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在校园论坛、贴吧等主页进行正面宣传。从学生的喜好入手,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搭着韩剧的“顺风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女大学生需增强自律意识

女大学生在中国大学中的数量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女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日趋成熟,她们拥有知识,富有激情,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和实现。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女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她们在心智上并未完全成熟,其价值观也处在不断形成和完善的阶段,她们的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韩剧的影响,此危害不容小觑。所以在国家加强审查力度、学校进行正确引导的前提下,最实质性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女大学生要增强自律意识,适度地、有选择地去观看韩剧,这样既缓解了学业的压力,同时也会从中学到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一举两得。

中国女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韩剧之所以风靡,肯定有其原因,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韩剧风靡这一现象,正视韩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学习韩剧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吸纳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引导女大学生观看内容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韩剧,在观看之余书写观后感,让观看变成真正的有价值、有意义,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消遣。

参考文献:

[1]陈淑珍.韩剧对我国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2]冯特.试论韩剧热兴起的内在原因以及韩剧的缺陷[J].工会论坛,2011(1).

[3]葛瑞影,吴翠珍.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时代文学(上),2010(2).

[4]杨智红.韩剧风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3).

[5]胡莉莉.从女权主义视角透视当今中国之韩剧热[J].鸡西大学学报,2010(4).

作者:石雨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政国库改革论文下一篇:工科大学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