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鉴赏作业资料

2023-05-24

第一篇:影视文学鉴赏作业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选修课——影视文学鉴赏复习资料 (1)

影视文学欣赏复习试题

一、影视的主要镜头与景别

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六种。

1、大全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2、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3、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4、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 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5、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提示信息,营造悬念,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

6、大特写仅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突出某一拍摄对象的局部。一个人的头部充满银幕的镜头就被成为特写镜头,如果把摄影机推的更近,让演员的眼睛就充满银幕的镜头就成为大特写镜头。大特写的作用和特写镜头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艺术效果上更加强烈。在一些惊愫片中比较常见。 二,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 “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

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 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 三, 蒙太奇的概念和功能

蒙太奇: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1、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2、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3、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四, 世界电影史与流派

世界电影史分为三个阶段:电影的形成期(1895-1927)电影的成熟期(1927-1945) 电影的发展期(1945—现在),代表人物有乔治·梅里爱、埃德温·鲍特、格里菲斯等。

主要的流派有:左岸派、印象派、先锋派等 五, 中国电影史

回顾中国电影一个世纪的发展,不由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具有全球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一百多年前,1895年电影在西方发明。这不仅是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而且也是清朝政府在战败之后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一年。自从1895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视觉技术的发展与中国这个正在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事件的联系日趋紧密。1896年8月,西洋影戏在上海的徐园上演。

接着来到上海的放映人是美国的利卡尔顿,1897年他带来爱迪生公司的电影在茶馆和游乐场所放映.此后直到1949年,中国放映的大多片子为外国电影,放映场所先是在茶馆后是在影戏院。外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90%,居于主导地位。人们不难料想,好莱坞电影是风头十足。

1905年,任景丰在他的北京的照相馆里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定军山》。他拍摄的是著名演员谭鑫培所表演的京剧。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

同年,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庄子试妻》。它成为最早在国外放映的中国电影。由此可见,中国电影从诞生之初便是跨国资本的产物。

在以后的岁月里,中国的民族电影是在引进的西方的电影技术、意识形态、艺术手段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壮大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电影变成为国有企业。电影制片厂不再为私人所有。它们经过重新组合之后形成一个新的国家电影工业。整顿调整后形成的一些大制片厂有: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它们都受到文化部和宣传部的监控和领导。国家对于电影的生产与销售拥有绝对的权利。电影常常成为政治宣传与灌输意识形态的工具。国内外影片都受到严格的审查。允许中国观众观看的外国电影主要都来自于社会主义国家。好莱坞电影实际上已从中国消失。

第五代导演在毫不留情的文化批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种"自传民族志".中国的民族电影是民族的自我反观。

1988年,张艺谋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西方电影节上荣赝大奖,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一般来说,80年代的中国新电影基本上是一种民族电影,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文化批评"。电影是那一时期席卷全国的知识话语与批判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而要求有新的理论描述。它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过程,并且在全球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条件下逐渐成为跨国电影。 六, 中国电视的发展

1、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在 1958年5月1日开始播出,同年6月15日,即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2、1958~1966年,仅北京电视台就播放了几十部直播电视剧。

3、“文化大革命”使电视剧的发展陷于停顿。中国唯一一部电视剧:《帝国主义的反修斗争》

4、中国第一部连续剧:《射雕英雄传》(1976年)1976年后,中国电视剧取得长足的进步

5、1980年,中国第一电视剧奖:飞天奖创建

6、1981年播放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后十八年》。1985年年产电视剧一千多部,其中有许多上乘之作,如单本剧《新岸》、《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等,连续剧《武松》、《今夜有暴风雪》、《寻找回来的世界》、《四世同堂》等。

7、中国的电视剧蓬勃发展1980年~1999年

注解: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和连续剧是台湾中视在1969年播出的晶晶,而不是一口菜饼子,在1958年到80年前是大陆红色电影的高潮时期,我们和香港一样,是80年后才开始涉足电视剧。

电影与电视的功能

主要有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正确认识电影的群众性,是正确认识电影的社会功能的前提。电影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电影具有认识价值和教育作用,要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培养一代新人,这是社会主义电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电影是一种直观现实,是一种生活观照,但这种现实和观照是通过一幅幅动态画面所构成的银幕形象表现出来的。电影的真和善是与美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是一种艺术美,人们通过欣赏来接受它。片面强调电影的教育作用,忽视电影的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片面强调电影的思想性,忽视电影的艺术性,本身就是没有群众观点的表现,也是违背艺术规律的。 1,电影《夏天协奏曲》

简介:2006年夏天,清苦学生林明宽(张睿家 饰)在网络上看到全台湾钢琴大赛第一名的陈文青(林逸欣 饰)心生好感。而后阿宽见到了来金门过暑假的小青,机缘巧合,两人相识。那个夏天阿宽和好友沙虫(李嘉文 饰)载着小青,游遍了金门风光,在阳光和星空下看见金门的美丽,也一同感受了初恋的酸甜青涩。小青喜欢用手机纪录拍照,一切深刻的画面都纪录在手机里。小青每天练琴的时候,阿宽就在屋外聆听,那是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小青跟阿宽过完最美好的暑假,承诺回去后会天天给阿宽E-mail,也承诺明年夏天,会回到他身边!从此每天接收E-mail是阿宽最期待的事,第二年夏天钢琴声果然再次响起,可阿宽却觉得这个小青有所不同。直到有一天阿宽和沙虫经过墓地,看到小青的墓碑,死亡日期竟然是2006年10月18日。原来是回金门养病的小青后来去世了,要求葬在金门,就是为了不让阿宽像夫妻鱼一样逝去,还找双胞胎妹妹小静代替她回E-mail及暑假如夏日精灵般回金门。

开放式结尾,小青去世了,阿宽心中无法忘却小青,双胞胎妹妹小静也喜欢上了阿宽。又一个暑假来了,小静又来到了金门,沙虫也喜欢小静.. 影评:安静的文艺片,一直是我所钟情的,图的就是戴着耳麦,眼神定格在画面中的那一刻,这一刻,没有战争,没有厮杀,没有血腥,就像电影中所诉,桃花源记的感觉..《夏天协奏曲》——情节不是最煽情,创意不是最新颖,结局也是预料之中,却让我相信,一个夏天的真爱,原来是可以胜过一辈子的等待。 2,电影

《密码疑云》

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女特工达莎(安娜斯塔西娅·扎沃洛纽克 Anastasiya Zavorotnyuk 饰),受命在恐怖组织首领扎法德的武装基地担当卧底,逐渐获得信任,得知扎法德即将实施一起全球性恐怖计划——犯罪组织已在四个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内秘密安放了四枚遥控核弹,几乎可以破坏整个亚欧大陆。然而扎法德却突然被同伙巴特杀死,并被盗取了引爆密码。达莎又受命联络一位法国银行家路易斯(文森特·佩雷斯 Vincent Perez 饰)一同阻止阴谋。两人在追查的途中,达莎的恐怖分子身份不料引起了美国中情局的注意,跨国追查遇到重重阻碍。然而就在达莎击毙恐怖分子巴特之后,核弹危机竟然仍未解除,事态远比想象中复杂

影评:俄罗斯的女特工受伤之后在沙漠里碰到了美国大兵,一直把女特工当成是恐怖分子的美国人决定干掉她。不过当她身后出现俄罗斯的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美国人的口吻立马变了:“不,我不打算和俄罗斯人战斗,先生。”最后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特工离开,美国人还不忘敬礼……或许这就象征了俄罗斯人思维中他们和美国人的关系,经过冷战之后,现在的俄罗斯有点像电影结尾的那位女特工,能力超群但是伤痕累累,面对美国的时候难免力不从心。但是只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做后盾,那么美国人就不敢胡思乱想,甚至还要向他致敬。其实这也是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正在成长的国家心中的价值观,除了俄罗斯,还有我们自己。如果你随意去任何一个军事论坛,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想法。只有经济实力是不够的,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让人屈服。 3,电影 《恋爱操作团》

如何对心仪的他或她正确的表达出心中所想,且被成功接受,这是个困扰无数陷入爱情漩涡中男男女女的问题。而“大鼻子情圣恋爱操作团”则专门为应对这个问题而诞生。其创始人邴勋(严泰雄 饰)之前经营剧团,相信爱情也可以按照剧本有条不紊的进行。恋爱操作团接到的第一个任务被顺利完成。从打造男主角的形象,到摸清女主角的想法喜好,最终帮助男主角告白成功。一切都在设定的剧本里。紧接着,恋爱操作团迎来的另一位顾客尚勇(崔丹尼尔 饰),他心仪的女孩熙中(李敏贞 饰)恰巧是邴勋的前女友。于是难题展开,一方是自己的顾客,应该竭尽全力的服务;另一方面,看着自己的前女友和别人愈走愈近,邴勋心里很不是滋味。设定的剧本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原来恋爱无法操作……

影评:结局也算出人意料了。 故事借用大鼻子情圣,看这版法国电影的时候我还挺揪心的,最后西哈诺抱得美人归我是由衷的高兴。 不过男主也说了,那样也太明显了。 很多细节跟前阵子的法国片《芳心终结者》挺像的。不过那个是一个男主通过各宗浪漫的手段追到不同的女人,然后让她们意识到现男友的不好,从一段关系里解脱出来。也是团队作战, 所以就有很多笑料。 还有《全民情敌》是有点像了。总之,韩国电影的优点基本都有了。感情细腻、细节丰富、又有很多笑料,每个演员都很出彩。好片子。 4,电影 《倾城之泪》

简介

第一滴泪:罹患骨癌的美丽少女给力妹(周冬雨 饰)不曾被病魔吓倒,她以乐观的精神感染着医院内每一个病人。在她的感召下,本该阴郁忧伤的医院犹如人间天堂。这天,身患脑癌的富二代游乐(李治廷 饰)入住医院,他绝望愤怒的情绪很快就被给力妹及小朋友的笑容所消解,医院成为他们人生最后 的快乐驿站;

第二滴泪:培育过无数人才的信义音乐学院面临破产,为了挽救学校,同时了却亡妻的心愿,陈校长决定召集毕业的学生回校召开一场音乐会。曾与同学——现今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杨琳(梁咏琪 饰)谈过恋爱的丁大可(任贤齐 饰)奉命邀请杨琳出席;

第三滴泪:底层小青年陈升(窦骁 饰)经过艰苦打拼,终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当他准备迎娶苦恋多年的女友小彩(陈乔恩 饰)之时,一场意外突然发生。

影评 现在的电影宣传什么都敢说,又是“史上最感人的爱情催泪大戏”,又是纸巾紧俏的。要是只听这些口号而不看影片,你都感觉中国电影已经走出宇宙了。从整体上看,这部影片就是三个学生短片组装起来的失效的“催泪瓦斯”,刻意而又矫情的情感故事在试图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暴露了叙事乏力这一致命的缺点。

5,电影

《喋血孤城》

简介

1943年,侵华日军为了挽救必然失败的命运,挥军进犯湘西北军事重镇常德。驻守当地的国军第74军57师临危受命,八千代号虎贲的将士在师长余程万(吕良伟 饰)带领下,准备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决一死战。

战云密布的前夜,连长冯宝华(袁文康 饰)推迟了与未婚妻婉清(安以轩 饰)的婚事以全力备战,同日军有国仇家恨的当地苗族青年黄二虎(谢孟伟 饰)踊跃参军,敌兵未至,常德军民斗志已燃!然而在日军的优势火力迫压下,德山与河伏先后失守,常德成为一座孤城。余程万下令全师与城共存亡,虎贲将士在毒气与炮火中与日军展开一寸寸土地的争夺。最终57师用覆亡的代价谱写下抗战史中不朽的一页。

影评 这真是一部寂寞的影片,不管是片中人,还是院线里,好像萤火在黑暗中,倏忽寂灭。

90分钟,干净利落的节奏,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还是勾人,因为真实。

彼时的常德,孤城一座,彼时的中国,已经退无可退。

没有人能跟我解释,偌大的影院,为何是这么小的一个厅放映,而且一天只有一场。而那些喜剧片、那些敢死队,别人的故事就那么热闹,场次那么多,颇有夜夜笙歌的味道。

听说全国都如此。那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那么多事情解释不了,就像我们无法明白彼时常德四周的援军为何迟迟不至。就像片里的余成万将军说“友军观望,援军不至”。

他比烟花还寂寞,8000子弟兵剩下不到300,奋力突围之后还被判处死刑,幸有六万常德民众为其签名求情,幸有张恨水的《虎贲万岁》,解放后,悄无声息地去了香港,死在了几个小毛贼枪下。

片里的那个清俊的小连长,可以无牵无挂地死去,不用背负太多地黑暗,不用想太多,只是自觉为民族尽忠,死后还有佳人陪伴。

而真实的版本是,参加过常德保卫战的一个军官,解放后被判反革命罪,大半生的牢狱,家破人亡,出狱后遁入空门,常去当年战友的墓地流连,喃喃自语,无人可解

他比烟花还寂寞。

今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人是十六万,比去年多了一万,不少是青壮年。

今年,悼念南京大屠杀的人是三百人,其中还有一百是从日本飞来的反战人士。

无语,他比烟火还寂寞。

而我们呢,浑浑噩噩,犹是春闺梦里人。 6,电影 《奇幻人生》

简介 他——Harold Crick(威尔·法瑞尔 Will Ferrell 饰)是一个国税局的审计员,每天过着极具规律性的单调生活,一把旁白的声音却打破了这一切——他发现耳边常常响起某个人的说话,她能洞悉自己每日的生活规律,甚至能预测他不久将来的死去,他深深惶恐。

她——Karen Eiffel(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 饰)是一个作家,性格悲观颓唐,从来不让笔下的主角逃过死去命运,正为如何安排主人公死得伟大而烦恼。她不知道,笔下的那个男主角,和现实生活的他完全重合,而男主角死去的剧情,将一一在他身上应验。

然而,当他得知自己的人生被他人设计,但可以死得其所获得生命的价值时,他再也没有惊恐和反抗,而是坦然接受这一切。他的选择让作家开始了新的顿悟,故事也随之峰回路转。

影评

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对这电影的喜爱,从片头精准的计数搭配着巧妙的卡通“注释”开始,我就知道这是符合我胃口的。音乐、俏皮的闷不住找乐子的数字们,痴癫的艾玛•汤普生,谨小慎微的法瑞尔,老道的达斯汀,都是我中意很久的了。

生活原本就索然无味,小说家基本的职责就是制造惊喜,读者也许可以循着作家已成签字的笔墨去改造生活,这当然是皆大欢喜。可是无厘头的发现作者与圆形开始共同创造着故事,哈罗德提供最井井有条、毫无新意的素材,也就提供了一万个惊喜登场的空洞。而伊芙,则在这样规整的白板上,狠狠地、卖力的、淘空自己灵魂的花费笔墨打下一个又一个痕迹,让这条笔直的线开始变得曲折有趣、凹凸有致。

Little did he know,他毫不知晓。心里在说,Oh, my god, son of bitch~这不是以前学英语最讨厌的倒装句么?现在却显得那么的曼妙有趣。哈罗德毫不知晓,有人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他的人生,决定他的生死,伊芙也毫不知晓,她书写的是真实的人生,并要决定他的生死。上帝的wristwatch拨错了,让哈罗德听见那充满修辞的他本人的人生注解。感叹的是编剧,可以让原本令人纳闷的骑单车的小孩、巴士司机,合乎时宜的出现,又能顺其自然的完成伊芙要哈罗德,这个男主人公死去的结局里。伊芙的所有小说主人公都得死,她对死亡是如此着迷,千方百计的此岸沿着,对前面生活细节冗长、细微但甜美的描述,就是为了让他死去。也许,就是因为她没发现自己对生活的畏惧、对真实的畏惧、以及对无畏的畏惧。无畏的哈罗德在看完“他”的小说之后(伊芙最后描述他死去的章节是草稿)平静的接收着,告诉她应该这样写完,主人公只有这样死去才是一部杰作。然后第二天“以身赴死”。这样才令伊芙发现,写作并非是那么的无关痛痒。没错,你描述他人的人生,别总是说得很轻松。

最终哈罗德没死,不然就不称其为喜剧了,伊芙终于换了一件女人味的衣服,终于有点女人味的开始和人打交道,并且心存感激了。哈罗的成全了伊芙让她变得鲜活,伊芙成全了哈罗德让他still alive,编剧成全了我们的慈悲,这个故事成全了这部影片,故事中的故事成全了这个故事,生活本身是谁成全了谁?

最后一如既往的温馨提示 :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琐碎,这样那样的关爱,这样那样的缘分会拯救我们的性命,要做就做那种连上帝都不忍心他死去的人。每个演员都那么精准,包括最后那个麻木的医生……如果颁发最佳演员奖,我会颁给那个可爱的、不说话却暗自抱怨着的、用自己的方式顽抗着烦闷的生活的,最后却在紧要关头牺牲自己堵住主人的动脉而救了哈罗德一命的手表,它是那样的有人情味,并且勇敢~~甚至胜过人类,它教唆哈罗德去挣脱规矩的铁链,促成了这一系列美好。

硬要说遗憾,就说最后霍夫曼跳入泳池时的一身赘肉,让我唏嘘扼腕——他真的老了。 7,电影

《台北飘雪》

简介

来自青岛的女歌手May(童瑶 饰)因不幸失声突然从唱片公司和媒体视线中消失,出走的May在陌生的菁桐小镇遇见了奔忙的青年小莫(陈柏霖 饰),小莫为人仗义,将烂醉的May搀扶到旅店,又为其找到了暂居之所,May在小莫朋友的店中找到了一份临时差事,虽然偶尔有人偶尔认出她或是骚扰,但这份工作缓解了May对制作人阿雷(杨佑宁 饰)的思念。另一方面,阿雷对May失踪的关注很快被忙碌的工作所吞没。小报记者杰克接受上峰任务,一路追查May的下落,并渐渐接近了避世中的May。小莫与May的情愫在滋长,但是他发现,这次旅行所包含的意义令May难以触及

影评

这部影片与其说是清新文艺的爱情片,我更想用湿润来形容它,春季里,有些干燥的季节,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总给人一种干旱之后有了雨露滋润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电影里中台北的雨季感染,更是那种感情基调,温暖的,淡淡的,有一种露珠的感觉,透明的不染一尘。 8,电影《美丽人生》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由罗伯托·贝尼自编自演,讲述了意大利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影片笑中有泪,将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转化为一个扣人心弦的悲喜剧。影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头衔及多个国际大奖。

人们这样评价这部影片:“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一副医治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在第7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丽人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戏剧片配乐三项大奖,一举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的黑马。像这种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集中营中悲惨生活的电影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辛德勒名单》。然而天性乐观幽默的意大利电影艺术家出人意料地从陈旧的创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鲜的东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丽人生》,即在充满鲜血和死亡的集中营里找到了一种美丽。

影评

刚看完美丽人生,哭得稀里哗啦。我看电视电影一般不怎么被感动,因为现在充斥荧屏的所谓催人泪下的故事要么是费尽千辛万苦才在一起的男女主人公其中一个身患绝症而亡的韩剧,要么是单亲家长含辛茹苦养大非亲生儿女而其亲生父亲或母亲在孩子长成之后又突然出现产生各种纠葛的逻辑性极差的国产电视剧。前者乏味,后者怪异。印象中只有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候才哭得像这次这么凶。

美丽人生是以二战为背景的。男主人公是个犹太人,所以他在那个时候的命运可想而知。他和小儿子跟所有的犹太人一样,被关进了集中营。他一直告诉儿子他们是在做游戏,只要积够1000分,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天真的小孩子相信父亲的话,一直按照父亲的指示进行着一场生死游戏。而最终,这位伟大的父亲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儿子和妻子的安全。整部电影中,父亲总是一副开心的面孔,用愉快的语调向儿子描述“好玩”的游戏,殊不知屏幕外面的观众早已泣不成声。

第二篇:影视文学鉴赏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文学专业设置的一门选学课程,旨在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传播学的日益发展,作为传播艺术的电影、电视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使文科学生、甚至使理工科学生也对影视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概况和它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正是为了适应这种时代需要,本课程讲授中外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之能够进行较专业的影视文学批评和影视评论文章的写作,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任务

本课程由电影篇和电视篇两部分组成。在电影篇中讲授中外电影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在这演变过程中对电影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着重阐述电影艺术的一些基础理论,并结合我国当代电影的实际现状对其作出评价;电视篇介绍中国电视剧的总体发展概貌,同时对当下电视剧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对电视纪录片中深受百姓喜爱的个别有特色栏目进行介绍。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多观看影片和电视剧;掌握电视的基本原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影视作品用影视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密切关注当代影视发展的走向。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师主要讲授中外电影、电视发展概况和影视艺术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学生思考、欣赏和分析能力。组织学生观赏一定的优秀影视节目,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写成书面作业,养成学生好学深思的学风,提高学生分析、评论的写作能力。

三、课时分配

序号 课题 教学时数

小 计 讲 课 鉴赏评论 一 第一章 电影先驱人物 2 2 二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 2 2 三 第三章 电影成熟兴旺时期 2 2 四 第四章 蒙太奇和电影剪辑 2 2 五 第五章 长镜头和空镜头 2 2 六 第六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电影艺术关系 6 七 第七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上) 4 八 第八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下) 4 九 第九章 电视纪录片的群体创伤 6 合 计 32 20 12

四、教学内容

2 2 2 4

4 2 2 4 第一章

电影先驱人物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推动电影艺术向前发展的几位著名的早期电影工作者,通过掌握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从而理清中外电影发展的大致历史线索。 (二)学习内容

1.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梅里爱 (1)了解梅里爱早期电影的成绩与缺陷。 (2)识记梅里爱的主要电影。 2.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

(1)了解格里菲斯的电影和他的蒙太奇形式。

(2)理解《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运用的艺术手法。 3.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 (1)了解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2)评价爱森斯坦电影的艺术成就。 4.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1)了解卓别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夏尔洛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2)理解卓别林电影对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 (3)了解卓别林电影的主要特色。 5.现代电影之父——奥逊·威尔斯 (1)了解奥逊·威尔斯的杰出才能。 (2)理解《公民凯恩》的艺术成就。 6.中国电影先驱——张石川、郑正秋 (1)识记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电影。

(2)了解张石川、郑正秋对中国电影的开拓意义。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发展 (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电影形成、发展和早期阶段电影的历史现状,掌握当时爱国人士的电影理论

主张和当时左翼电影运动对电影发展的影响。实事求是地评价左翼电影运动的历史功绩。 (二)学习内容

1.艺术和科学的结晶。

(1)一般了解电影的诞生过程。

(2)识记对电影的诞生有重要作用的科学家。 2.中国电影的萌芽

(1)识记中国早期电影和导演。 (2)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复杂现状。 (3)了解鸳鸯蝴蝶派电影。 3.鲁迅与电影

(1)了解鲁迅对电影艺术的主要见解。 (2)了解鲁迅和电影的关系。 4.左翼电影与人民电影的兴起

(1)一般了解左翼电影运动开展的历史背景。

(2)掌握左翼电影运动的巨大历史功绩并作出评价。

(3)识记左翼电影运动期间拍制的电影和左翼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 第三章

电影成熟兴旺时期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外电影是如何走向成熟、兴旺的,理解戏剧化电影观念的兴起对电影发展的影响,掌握电影形态和风格的变异以及支持这种变革的相关理论从而把握电影的发展走向,并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技的介入对电影带来的影响。 (二)学习内容

1.电影的成熟和兴旺

(1)了解美国电影趋向成熟的主要原因。

(2)识记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和当时中国的主要电影和导演。 2.戏剧化电影观念的兴盛 (1)了解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2)一般了解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3)识记当时有名的好莱坞电影。 3.写实主义思潮的兴起

(1)了解写实主义电影兴起的原因。 (2)理解巴赞等人的理论主张。 (3)理清写实主义电影的历史发展。 4.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电影

(1)了解现代派哲学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它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共同的特点。

(2)在了解弗洛伊德和存在主义思想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3)了解现代主义电影的主要特征。

(4)识记我国在八十年代之后出现的优秀影片并能结合影片具体分析。 5.高科技电影的崛起

(1)一般了解高科技在电影上的应用。 (2)识记高科技拍制的电影。 第四章

蒙太奇和电影剪辑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蒙太奇的形成过程,明确蒙太奇和人的视听间的心理、生理关系,在理解蒙太奇的本质基础上熟悉蒙太奇的种类。 (二)学习内容

1.蒙太奇的由来与发展

(1)了解蒙太奇产生、发展的经过。

(2)识记对蒙太奇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2.蒙太奇与视听注意机制

(1)了解蒙太奇与入的视听间的生理、心理关系。 (2)理解蒙太奇在艺术中的广泛应用。 3.蒙太奇的本质及其界说 (1)理解蒙太奇的本质。

(2)通过对电影的总体结构、段落结构和镜头结构的分析理解电影的时空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时空的结构方法。 4.蒙太奇的诸种形式

(1)了解蒙太奇的主要形式。

(2)能举例说明蒙太奇的各种形式。 (3)能具体分析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第五章

长镜头的空镜头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长镜头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长镜头的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巴赞对长镜头理论的贡献;理解空镜头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并了解新时期我国在长镜头和空镜头运用上所取得的成绩。 (二)学习内容

1.长镜头的产生

(1)了解长镜头产生的技术条件。

(2)识记电影史上善于运用长镜头的几位著名导演。 2.长镜头的效能

(1)理解长镜头的作用。

(2)能结合影片举例说明长镜头的各种作用。 3.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1)理解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2)对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作出评价。 4.中国的长镜头探索

(1)了解中国电影长镜头运用的逐渐深入。

(2)识记中国新时期运用长镜头理论来拍制的电影。 5.值得关注的空镜头 (1)理解空镜头的概念。 (2)理解空镜头的作用。

(3)欣赏理解电影史上的典型空镜头。 6.“十七年电影”空镜头运用的特征

(1)了解“十七年电影”空镜运用上的语用特征。 (2)了解“十七年电影”空镜运用上的不足。 7.新时期空镜运用的艺术特征

(1)了解新时期空镜运用的艺术特征。

(2)能结合影片对新时期空镜的艺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第六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电影艺术关系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电影的诞生和科技有密切关系,现代科技进步不仅在技术上给电影艺术带来深刻革命,甚至在意识形态上也有所冲击,考生能客观辨证地评价科技给电影艺术带来的利弊。

(二)学习内容

1.电影的诞生和四次变革

(1)了解电影的诞生和科技的关系。 (2)一般了解现代科技在电影上的应用。 2.现代科技革命给电影带来的挑战

(1)了解现代科技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 (2)识记用高科技拍制的科幻电影。 3.电影与文化的渗透

要求考生理解电影与媒体的互为关系。 4.当代电影艺术价值的迷乱

(1)理解高科技带来的当代电影艺术价值的不足。 (2)公正评价高科技给电影艺术造成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上)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剧走过的风雨历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演变,理解每一阶段中的中国优秀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二)学习内容

1.电视剧是新兴的荧光屏上的剧种

(1)理解电视剧是荧屏上的一种新兴产物。 (2)了解电视剧的发展过程。 2.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

(1)识记每一时期(初创期、停滞期、恢复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中国代表电视剧。 (2)理解发展期、成熟期的几部优秀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中国电视剧发展论述(下)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剧发展的现状,重点掌握几部较有影响的中国电视剧,对中国电视剧所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能作出适度的评价,联系目前电视剧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批评 。

(二)学习内容

1.名著改编电视剧

(1)了解中国四大古典名作改编成电视剧的成功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 (2)识记由四大名著改编成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摄像、主演等。 2.单本剧和短篇电视剧

(1)了解几部优秀短篇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2)分析优秀短篇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3)理解单本剧和短篇电视剧的特点。 3.惊人的电视剧数量和亟待提高的质量

要求考生了解当前电视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4.提倡短剧和单本剧

(1)了解短剧在当代兴盛、跌落和振兴的过程。 (2)理解提倡短剧的深刻意义。 5.增强电视剧中的声音表现力

(1)能结合实例分析声音在电视剧中的作用。 (2)了解影现中声音的构成元素。 第九章

电视纪录片的群体创伤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状况,理解南北两个创作群体各自不同的风格,了解个别纪录片栏目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情状。 (二)学习内容

1. 南北两个创作群体的比较研究

了解南北两个创作群体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不同美学主张。 2.第一个每日播出的纪录片栏目《生活空间》

了解《生活空间》栏目的特点。 3.《京城百姓家》的方向性启示

了解《京城百姓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独特性。

五、课程建议与教学参考书目

1. 高鑫主编,《影视艺术欣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

2. 陈宇锴 王志敏主编《电影鉴赏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

拟订人:王新菊

2004年12月 审核:吴益群

第三篇:影视鉴赏作业

任何一部艺术作品都试图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影视作品亦不例外,课上,老师通过对作品的读解把握和主题揭示,深刻而明了的阐述了电影的主题,尽管每个人在赏析时对主题读解和把握可能有所差异,但老师所讲解的知识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毕竟我们自己看过一部电影之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上课却不可儿戏,我深信老师是在查阅众多资料的基础上来给我们讲课的。

一部电影,最勾引人的非情节莫属。对情节结构的把握 ,直接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成败。

成功的电影,能用最简炼的语言介绍银幕故事,能对全片的情节结构准确把握。了解全片情节的起点和终点,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走。上课时所选的电影,我不知道是老师自己的喜爱,还是教务处的要求,总觉得上课放的电影太过古板,对情节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一部电影看完,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学生群体没什么吸引了。教学要看对象,电影其实是最吸引年轻群体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花大把的金钱和时间去电影院。当初选这门课的时候,还是带着憧憬的,但是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当然,不是说,让老师放一些哗众取宠的电影,毕竟这是上课。但是可以稍微现代一些,有看点,才有吸引力。 其次,影视鉴赏,鉴赏人物也是其中重中之重。21世纪的明星效应,已经不言而喻了。一个国际巨星,代表的是高票房,高收入。所以,在中国,大部分的群众都是随着媒体和舆论走。我们,也是如此。一部作品,真正的鉴赏,是需要分析主次人物及他们的关系,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把握和分析人物关系发展中的矛盾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式,他们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关联的。年轻人喜欢看名人,男生喜欢美女,美女喜欢看帅哥,因为抢镜,有效果!在这样热血的年纪,我们的鉴赏能力明显是脱节的。看完,有时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看完一部电影,自然会有感想,想要有写作的欲望。查了下资料,专业术语称之为“视听语言的初步读解 ”--对影像的读解主要包括画面、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等;对声音的读解主要包括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等;还有蒙太奇以及表演、细节等的读解与分析。初涉影视艺术,要学会对语言的读解和分析,要善于抓住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段落,或他们在开头、结尾高潮中的综合运用。以上为影评写作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一列出并不意味着考试必须面面俱到,影评写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倡在相对完整(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看完这段文字,觉得有点头晕,其实满明了了,却做不到这种程度。在我的思想里,影评应该是随性而至的,想说什么,就说点什么,在自己的记忆里留下一些痕迹,而不是字字句句的解读。我没有那种专业性的眼光和文笔,也么有那种耐心。

总之,影视鉴赏应该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课,希望老师将继续加油,把它打造成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一句话电影评价

《满城尽带黄金甲》:挣扎过,还是深渊,父王,母后,儿臣唯一死! 《山楂树之恋》:纯爱,恋歌,一曲回肠,绕梁三日。

《我的父亲母亲》:初恋这条小路,我们始终手牵手,一路相伴。 《金陵十三钗》:还是那个南京,风尘,女子为战,撑起一片天! 《泰坦尼克号》:荡气回肠的海夜,一男一女,一生不悔! 《十面埋伏》阴谋下的真爱,更令人动容。

《夜宴》:明明谁都无无辜,却,王子,皇后,皇上...结局都是悲剧。 《失恋33天》:失恋没什么人大不了,我们都能找到彼此的唯一。 《逃出克隆岛》:欲望无止境,永生?不可能! 《火星上的秘密》:外太空的科学,始终成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青春,始终都在,那些年,那些美好,我们从没忘记。

《活着》:活着,便是美好,便该珍惜。

《血蟒》:原始的欲望,没了生命,我们还有什么? 《东成西就》:没有最搞笑,只有更搞笑。 《神探》: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搏击俱乐部》:双重人格的迷茫。

《窈窕奶爸》:有这样的爸爸一生呵护,该是无憾了吧。 《医龙》:医生的职责比总统大多了。

《杜拉拉升职记》:职场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

《阿凡达》:工业革命的负罪,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欲望的无止境,通过这部电影为心灵上了一课。

《乱世佳人》:爱和恨可以象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爱和恨也可能只需要一缕阳光就可以消融。

第四篇:影视鉴赏作业

观后感

看了这三部电影,我的内心的确被震撼了,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真的,善的,美的,只是在这个物质横贯的社会,有的人迷失了心智与方向,隐藏了那份与生俱来的真、善、美而已。

贫穷,但却在贫穷中透露着真善美,是我从这三部电影中看到的多个共同点之一,但也许正是因为贫穷,才使主人公们保持那一颗弥足珍贵的的真善美之心。

真,这三部电影不约而同的反应了社会的真真一角,没有童话,没有分外的援助,主人公们或幸或不幸,导演只是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十七岁单车》中的阿贵,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淳朴的小少年,他没有城里少年的那种玩世不恭,不务正业,对他而言,得到一份工作,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能拿到一份可靠的工资,便是很开心,很满足的了,这便是一位也是无数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这一个群体的真实形象。电影《小鞋子》也反应了伊朗下层人民的艰辛的生活,导演以孩童为主角,通过孩童的鞋子而反应了该影片的最最真的特点,因为孩子的言语是最真的,没有人会质疑孩子们之间建立起的友谊会参杂着世俗的污点。阿里和莎拉之间的兄妹之情,老师与阿里之间的师生之情,甚至下等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起的那种情谊都是真的体现。同样《美丽人生》更是真实的向我们反映了二战期间纳粹营的黑暗的一角,但这并是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我想这部影片的主旨是要表现主人公犹太青年圭多在面临灾难时的那种为了孩子,为了妻子以及他人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额人生态度,也许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才会拥有美丽的人生吧,我想当枪声想起的那刻,圭多的内心也一定是安心的。

善,我想《小鞋子》的阿里和莎拉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孩子的心性本就是纯善的,当阿里和莎拉终于找到鞋子的下落,急切的想要拿回时,却因看到那个小女孩的父亲是盲人,而且他们的生活也很贫困时,阿里和莎拉退缩了,这是多么淳朴的心性,阿里和莎拉并没有因为家庭的平贫困而想要要回那本就属于他们的小鞋子,虽然可能以后阿里仍会因为换鞋迟到而被教导主任骂,莎拉以后仍要穿着大小不适的男式球鞋去上课,但是两个孩子在那一刻,都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自己承受。从《十七岁单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小伙子的形象,为了找回单车,他不知所措的四处寻找,影片中的阿贵象盲头苍蝇般奔跑于茫茫的车海中,配以彷徨失落的慢节奏的萨士风音乐,成分的表达出人在丢失单车,也就是他唯一的“希望”后的无助、焦虑与惊惶!这又怎么可能不是具有善的人所能表现出来的表情呢?在《美丽人生》中,面对艰辛的生活,圭多不但没有丧失生的希望,他一边乐观的干着肮脏的工作,一边编造游戏的谎言,这是一种由内心而散发出来的善良的气息。

美,当我看到阿里为了争取给妹妹一双新的鞋子,而努力向前冲刺,却因跑了第一而错失季军的奖品默默地流下两行泪珠时,我笑了,只是笑的很苦涩,仅仅只是想要给妹妹一双新鞋而已,这么简单的愿望对阿里来说却要不可及,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阿里身上所体现的一种真善、纯真之美。同样《美丽人生》中的圭多为了不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不让他过早的了解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圭多和孩子做起了游戏,还声称最后的赢家还可以的到一辆超级坦克,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具有诱惑啊,自此圭

多辛苦却欣然的拌好自己的角色,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甚至在临死的最后一刻还不忘微笑,这是多么凄美的情景,但这笑容却又是那么的能安抚他人的心啊,这其中透露的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伟大的父爱,更是一种对人生美丽的了悟,这是一种超然之美啊!

经典的电影往往能不经意间打开我们心中那或有或无的那份最诚挚的感动,最原始的真善美,在鉴赏的同时,我们或哭,或笑,或感动,或深思,不经意间就会将电影里情节同我们自身,同社会联系起来,进而也升华电影的主旨和自身的思想境界。仔细想想,其实真善美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是需要我们善于发掘,并深深的品味罢了!

第五篇:影视鉴赏作业——《活着》影评

班级:10营销

(一)班姓名:湛欢欢学号:2010920236

自己是个爱好影视的人,也看过很多电影,老张的电影也有不少, 《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周在影视鉴赏课上看完《活着》,心中滋味百般。它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它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复杂,非三言二语能够诠释清晰的,现仅将自己的几点感悟表述出来吧:

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是现代中国的演变史,虽然故事情节以他及他的一家为主,但反映出来的场景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神化的中国,更让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的年轻人了解什么是文革,这是一个多么混乱和阴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疯狂,在一阵阵风暴中艰难度日,文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灾难,是一场抹灭人性的大洗礼,而这场灾难并非自然引起,是人为的,是一个集权国家的必然结果。作为年青人,是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但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因为种种原因而是那么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担心的是,现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个善于忘却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们更应该了解并牢记这段历史,而这也许是《活着》带给读者的重要启发和引思吧。

在描述苦难时代的背景下,“福贵”老人也经历了人生所有的痛苦,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着人生,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对世道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温饱与一丝的怜悯,

在我们的国家,实则是二重国家,二元制的户籍制度让一个中国分成了城市和农村,而各种不平等制度让广大的农村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农村密不可分,毛主席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改革开放也是源于农村,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农民还是那么苦,农民依然受到某些城市人的歧视和欺凌,他们每年都要为了生计从自己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们骨子里的品质,让他们无怨无悔,当然也无可奈何,而联想到我们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是何其的微少,轻微的挫折就会让我们一些人意志消沉,让我们一些人痛苦流涕,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感叹工作的辛劳与不易,在感叹命运的不幸,一部分则选择了“混”,相比于“福贵”和那些农民兄弟们,我们有资格说我们苦吗,有资格对自己所遭遇的挫折诉苦吗,有资格感叹命运的不济吗,我们不配,当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时,我们滞步不前,我们在犹豫、在彷徨,他们才是真的勇士,才是中国走向成功的生力军,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品性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才是民族希望所在,“公子哥”式的品性只会让我们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我想,余华写这本书的初衷,也许正基于此吧。深层次剖析,我觉得支撑“福贵”老人走过一生的是其对土地的信仰,土地对于一个农人来说,就是命,就是生命意义所在,人有别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信仰更是思想上的升华,人类有了信仰,才能战胜自然,才能避过灾难,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此之广,也说明了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缺少不了信仰,不过,时下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度,部分民众面对日益艰难的生活选择了轻生,选择了侹而走险,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的信任与互助,人性冷漠,这是最可怕的病毒,我们这些年青人不要说崇高的信仰,就是基本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遗忘得干干净净,只一味地崇尚金钱,现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唯剩下金钱与权力了,很多人为了金钱和权力,不惜出卖一切,“笑贫不笑娼”,大多的年青人的价值取向已显得务实而短视,我们实际承载着中国的未来,倘若我们依旧如故,缺乏基本的信仰和不抱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我不能想象中国如何自立、自强与世界民族之林。

《活着》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自身学识的浅陋让我没有更多的感怀罢了,细细观察当前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状态又岂能乐观呢?民主与自由还是遥遥无期,而制度性的腐败已经深入到政体的每一个细胞,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是对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再分配罢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只是富了那些权贵之人,他们通过权力的市场化和对私有资源的垄断、配置让国有资产迅速流入私人腰包,而广大的工人、农民则陷入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中,社会的基尼系数远远大于国际警戒水平,许多工人失业,随着人口高峰的来临,社会面临非常危险的压力,黄、赌、毒、法、黑应运而生,四处泛滥,甚至部分地方政府与黑道相互勾结,以榨取普通市民的利益来达到其富贵的目的;而愈来愈重的教育负担让许多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很少就走上繁重的劳动岗位,教育之于个人或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就已是很好的榜样,这些缺少教育的少年们通过代际的传递,只会让目前已经贫富悬殊的差距越拉越大,最后形成社会的两极,矛盾与对立自然而生;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可以说改革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自然的破坏,很多地方政府只强调经济指标、GDP的完成情况,视自然环境于无物,强制性、愚昧地破坏着本是安宁的天空,虽然政府已经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但真正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又有几个呢?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危害是深远与长期的,它关系到中华民族下一代的生活状态,但没有多少人会考虑这些问题。以上只是我对当前社会的概述性描绘,它并不像某些文人所讲的那样美好,不像某些歌曲所颂扬的那般幸福,他们所看见只是他们的快乐,而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却是很艰难的,面对着当前的社会,我们这些所谓的二十一世纪青年能够盲目乐观,能够无限HAPPY吗?而要改变这些现状,又岂是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呢?我们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并极富热情地关注着这个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或者关爱别人,我想,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能活着就意味着一切将随风逝去,福贵用他尽乎全部的生命历程帮助人们见证了在绝不悲观,绝不放弃,直面命运,笑对人生的态度下,人世间是没有无法逾越的障碍的,无法面对的困难的。命运纵使是苦的,也要全程走完他,用生命意志,用生命惯性坚持着,定要走到最后。《活着》这部作品

使我明白,生活是平淡的,这种平淡不是说生活无聊,无趣,而是指他不是异想天开的一步登天,这种平淡他需要我们懂得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成败得失,懂得我们追求得理想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懂得我们渴望的幸福和羡慕之种种其实就在身边,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活着就是不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心中信念的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相信逆境和磨难不是憾事,相反,他人生最宝贵的营养,因为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懂得成长,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活着,踏踏实实活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汇编下一篇: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