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的德育教育探析

2022-09-10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新时代, 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所以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有坚持科学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才能解决其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走出一条全新的高校德育道路,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1 目前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支柱的构筑, 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高校的德育各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1.1 传统教学观念严重

当前, 我国高校德育的观点、内容、方法和人们的道德规范仍然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忽视德育的倾向, 特别是对新形势下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使政治观念淡漠、理想信念迷失、金钱至上和唯利是图成了当今大学生人生信条中的一部分, 这就势必导致社会公德失范、大学生品德素质低下, 从而无法实现高校的德育目标。

1.2 呆板的德育模式

学校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 而且德育的方法过于单一。通常以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 教师在课堂上道理讲得多, 管教得多, 而对学生启发却很少, 教学形式呆板, 缺少灵活性与创新, 德育工作虽然按教学要求和计划去做了, 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的道德有失规范, 价值观念不正确, 人格缺陷也就日趋明显。

1.3 德育评价缺乏科学性

德育工作是为了解决的是人们“知行统一”的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 是检测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而目前许多教师将德育简单地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上面要求什么老师就做什么, 考试手段仍是高校德育评价的主要方式, 考试分数成了绝对的依据和量化指标, 这种做法严重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将使德育的结果与德育的目标产生偏差而脱节, 最终将无法发挥出高校德育应有的作用。

2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的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应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 不断创新德育模式,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1 与时俱进, 改变德育观念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高校德育的前提和先导。观念的转变必然会促使高校德育目标、课程、方法等的改革。作为塑造人的德育应该从传统的道德教育中走出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 和谐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这也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时代气息和学生的思想脉搏, 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加深认识,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以“三全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 使高校德育工作满足新知识时代的需要, 促进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2.2 创新德育方式, 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面对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劣的新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降低道德素养, 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必须得到有效的改变, 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误区, 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先进教学经验,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学生的眼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的、开放式的德育模式, 让学生从封闭式的课堂中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实践中, 亲身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 尝试进行道德抉择, 从而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和领悟, 最终形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品质。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

高校的德育评价中, 要针对重理论水平、轻德育实践的错误倾向, 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新体系, 而是将理论考试的成绩与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自我测评、同学和老师测评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既保证了客观性原则, 也使德育评价体现出全面性;既肯定学生的优点, 也指出了错误, 使学生的道德、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 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德育评价的诊断反馈作用和激励、监督作用, 总结经验教训, 取长补短,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4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

德育的效果和影响力与德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高校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不断扩招, 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这给德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要求他们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要求和新形势、新情况变化的需要。因此, 高校必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的力度, 整合学科建设、理论教育与日常教育资源, 使高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

德育教师也应随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 学习、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 博取众长, 并按照知识型、学者型的模式去改造或塑造, 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2.5 积极开展校园文明创建活动, 优化育人环境

高校应注重文化建设, 重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文化娱乐场所, 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 发挥这些场所在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让高校文化指引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3 结语

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禁锢学生、束缚学生, 而是“以人为本”,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创造力、判断力以及独立人格。因此, 高校的德育工作应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 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构筑精神支柱, 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高校的德育工作的效能,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摘要:德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人类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使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 高校务必努力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营造和建立起良好的高校德育氛围,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进而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基础。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 奚媛媛.论高校德育环境的和谐建设[J].江苏高教, 2009, 6.

[2] 张建梅.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之思考[J].大众商务 (下半月) , 2009, 11.

[3] 张秀春, 何佳芮.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制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下一篇:浅谈“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