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法为依托,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2022-09-10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即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的行为。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有利于发展儿童智力,使其获得思想熏陶。 因此,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 因此,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 下面,笔者将具体谈谈如何以方法为依托,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1范读后仿读

摹仿是儿童的天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范读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阅读文本中的情境,学生通过摹仿,形成了自身语感的训练和积累, 朗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范读可采取三种形式:

1.1先范读后讲解

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上课伊始,教师用精彩的范读内容(“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营造悲凉的气氛,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使学生仿佛进入了当时的情景,奠定感情的基调,接下来再深入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会水到渠成了。 先范读后讲解的方式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

1.2边讲解边范读

如《小鹰学飞》中,当小鹰第三次飞上高空,喘着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低年级的学生对省略号的含义把握不准,读得不得要领。 于是笔者先对课文进行疏通,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懂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小鹰飞得很累,累得说话都喘不过气来了。 然后教师进行范读,学生自由练读,经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掌握了方法,读得绘声绘色。 边讲解边范读适合于范读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1.3讲解后范读

如《台湾的蝴蝶谷》这类写景状物的具有一定欣赏性、品味性的优美文章,其第三段“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 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写得尤其优美灵动,范读时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静静地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进入一种美的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2音乐中“美读”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播放语速、情感、语调都十分标准的课文录音,都能让孩子得到一些朗读的技巧,从而培养语感。 而播放音乐对渲染情境是一种重要手段。 在朗诵过程中不同的语言文字配上合适的音乐,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朗读的状态,找到朗读的节奏,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体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音乐的选择,除了以课文内容为基本参照物外,则应考虑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将音乐与文字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形成通感,在朗读时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鲜花和星星》夜晚部分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夜的钢琴曲》,老师范读这首儿歌,想象夜晚的景色,宁静柔美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浮现。 伴随着音乐,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朗读起来才会更加生动而富有情趣。

3角色中“演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人物内心,增进角色体验。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或多或少都给我们留下一些“空白”,我们要借助那些“空白”给学生创设一个展开想象、表现想象的舞台,让学生感受最朴实的语言,想象文字描绘的形象,在自己体会的情景中朗读文字。 学生想象丰富,朗读自然出色。 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中小鸟和小树告别一段时,笔者这样指导朗读的:“可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短暂,转眼冬天快到了,小鸟来和小树告别(播放小鸟叫声),告别时,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然后让同桌扮演角色,想象一下好朋友告别时不舍、牵挂的情景,再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小鸟, 体会小鸟这种矛盾的心情, 重新读这段话。 可见,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加强体验,转换角色,闭眼想象,让学生自己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朗读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有深度。

而且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表演,想象力丰富,设计加动作表演读课文某一环节,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孩子们手、眼、 脑并用,全方位感知课文。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极富童趣。 此时,教师不妨放弃繁琐的讲解,让学生揣摩文中角色的心理,演一演,说一说,会取得极佳的朗读效果。 如读《北风和小鱼》 一文时,学生戴上了头饰,分别扮演北风、青草、梧桐树、鸟儿、小鱼,学生在表演中揣摩人物的神态语气,时而骄傲,时而害怕,极富感情色彩。 这样,在读中演,演中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增强了朗读表达的效果。

4学会朗读小技巧

在文本朗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小技巧”,如“闪光的金子”该怎么读呢? 老师要在范读后让学生体会“的”是轻声,一定要读得又轻又短, 一般都跟前面的词连得比较紧密。 还有 “房子”、“裙子”,这些“子”在这个词的末尾,一般都是轻声,要读得短促;比如儿化音,教师也要告诉学生儿化音的一般发音方法; 读完“儿”前一个字时,舌尖顺势上翘,快速带过。 比如,句号之后的停顿一般比逗号长,段之后的停顿更长。 再比如,遇到翻页,一定要让学生先把中指放在翻页的后面作好准备,读到要翻页时, 快速记住最后几个字, 用准备好的中指提前翻页, 否则就会断句。 这种朗读方法或小技巧是学生良好朗读习惯养成的助推剂, 掌握了这些小技巧有助于朗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5多种形式朗读

教师还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一个接一个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可采用范读指导;表达欢欣喜悦,适合集体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用个别读;气势恢弘的最好齐声读;细节的刻画可自由读;层次递进的可接力读;角色对话,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文字变成秀美的山水,变成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总之,作为教师,在小学低年段朗读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范读后仿读、音乐中“美读”、角色中“演读”、学会朗读小技巧、多种形式读,以这些方法为依托,让学生爱朗读,会朗读,在读中有所积累,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摘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以方法为依托,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朗读,方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4″套管井电缆输送射孔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下一篇: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漫谈

热门文章

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