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梅州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梅州是广东省最大最重要的茶叶产区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发展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当地所发展的客家茶文化景区休闲度假旅游业独具特色,品味很高,在国内外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一篇: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梅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梅州属粤东北山区,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结合自身资源准确定位,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存在的问题;路径选择;梅州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关于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是出现于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提供与文化、艺术、娱乐的附加值相联系的商品与服务的产业。”我国学者认为,创意产业从文化产业演变而来,是对文化产业的超越。根据我国情况,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几类:广告、建筑设计、电影、电视、音乐等艺术创作;时尚设计、网站软件开发、书籍创作及出版、艺术表演等。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由此可知,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顯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二、梅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

梅州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世界客都”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加快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观园,把文化产业发展为壮大山区经济的重要产业。

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人文秀区”,是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聚集地。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具有浓厚教育、文化色彩的名人故居。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黄遵宪故居,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近代著名教育家、诗人、爱国志士丘逢甲故居;当代客家最优秀人物叶剑英元帅故居等等,闻名遐迩。

客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独特的内涵和韵味,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拥有深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因此梅州文化呈现出山水文化、名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史迹文化等多元化的特点。

(二)政策优势

早在2004年,梅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梅州”的若干配套经济政策》,提出大力发展客家文化产业。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和2010年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精神;梅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梅州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梅州市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发展客家文化产业”是梅州市当前时代的选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梅州将以“打造全国知名文化产业城”为目标,梅州将以客家文化为核心,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转移,抓住国家发展十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机遇,建设中国首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三、梅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起步晚,发展观念落后,政策体系不完善

梅州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相比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文化创意产业在梅州地区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与实践都比较缺乏。从而导致实际决策的有关部门对文化创意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更遑论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在梅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包括财政、法律、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当前,梅州政府仅仅出台了一些产业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管理、法律保障等政策体系还有待建设或进一步地完善。

(二)市场准入受限影响了产业向纵深处发展

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目前国家在一些领域还设置准入限制。市场准入历来是社会等外来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道大门槛。梅州文化市场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官方化运作,企业办文化还在进一步探索完善之中,行业垄断和管办不分的问题还有待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梅州现行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也有待进一步梳理,清晰明确的“投资路线图”才是真正吸引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的“定心丸”。在这种市场准入有限的情况下,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弱、小、散、乱”的阶段,旗舰型企业还未发育成长,产业集聚区还未真正形成。

(三)缺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和资金

高投入、高产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特点。梅州在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中,整个产业能融资的渠道很有限。文化创意企业作为新兴产业,绝大多数企业资产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为主,固定资产有限,产业风险较大。同时市场上行业标准不一,没有建立起权威的行业资产评估公司,没有有效的信用担保人,引导企业发展的知名品牌也不足,再加上项目投入回报周期长,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相对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瓶颈至今仍然是众多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瓶颈。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梅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梅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十分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使许多文化创意产品游离于市场之外

产品的价值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实现。作为一个高投入、高回报、周期较长的新兴行业,最经济、最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应该是在专业细化分工的基础上,借助发达、成熟的中介服务和商业模式对产业链条中的若干环节进行串联,由中介组织协助承担市场开拓等环节的工作。然而由于中介服务的欠缺,梅州绝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要承担从产品的研发到市场营销等所有环节的工作,往往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有相对成熟的中介组织,市场中介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开发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四、梅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基础——产业发展环境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除了高效的政府服务、良好的基础设施、公平的市场准入等各个产业普遍需要的环境之外,良好的创业氛围、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勃发生机的必要环境。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和吸引人才集聚。文化创意产业与一般产业的最大不同点就是突出人的创造力和集聚力,因此,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运输、电讯、规则制定等,还要提供创意的基础结构,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吸引有创造力人才的愉悦宜人且充满文化享受的生活环境等。

2、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包括网络信息平台、投资咨询平台、知识产权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展示交易平台、研发设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为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引导创意产业的集聚,促进创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减少企业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因而有必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3、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适度给予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上的倾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出台优惠政策、实施扶持机制,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并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维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立业基础。创意只有在获得知识产权后,才可能形成产业。一方面,要增强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在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上,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盗版行为,为梅州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5、拓宽投、融资渠道

多元投资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梅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發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这种相对单一的格局对于做活、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都是一种局限。因此,应该加快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民资、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文化创意企业。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创业投资、证券融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从而实现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实力。

(二)准确定位——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1、利用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客家文化旅游产业

深度开发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建设“梅赣龙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圈”和“梅潮山海文化生态旅游圈”,打造梅县雁洋旅游度假线、名人名居旅游线,五华、兴宁、丰顺温泉养生线和蕉岭、平远秀美山水线,利用好梅州的绿色生态资源,依托揭阳国际机场带来的交通便利,围绕客家文化、生态环境、红色历史、养生保健的四大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的客源,大力发展具有寻根寻祖、名人名居、探奇探秘的梅州特色的旅游产业。将经典线路与赣南、闽西主要景点连成一片,引领客家地区及海西经济区的特色旅游发展。

特色文化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依托载体。梅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这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内容,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梅州“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中心”、“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州麓湖山国家级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正逐步形成。

适应文化旅游产业的配套性需求,盘活客家传统剧目资源,创新山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扶持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等文化艺术团体,创作一批有代表性的、融合客家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山歌、汉乐、船灯、木偶戏等艺术精品。扩大梅州具有客家特色文物及工艺品的展出市场,展地可以利用有代表的客家围龙屋,通过将客家文化产品与旅游市场相结合,满足游客体验丰富客家文化的需求,提升梅州文化旅游业全面发展。

2、整合区域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根据《梅州市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和即将出台的《梅州市“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市区县结合各自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使集聚区发挥集聚效应,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例如,梅州市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和建设国家级“梅州麓湖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工作,作为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可以参照迪斯尼动漫文化模式发展。例如,梅县可以结合旅游产业,走雁南飞式的客家文化与精致管理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兴宁市可以通过打造“神光山旅游休闲文化区”,推动兴宁市的温泉度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大埔以高陂陶瓷为基地,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平远可以依托南台山卧佛和五指石,打造卧佛宗教文化和自然休闲旅游的山水文化等。

发展特色品牌,强化区域旅游文化品牌意识,对梅州雁南飞旅游度假村5A旅游景区和客天下旅游产业园、雁鸣湖、灵光寺、叶帅纪念园等4A旅游景区等区域特色品牌的发展,要政策倾斜,使文化创意元素及产品进入园区、景区,促进文化产业品牌的提升,提高特色品牌的价值。

3、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具有客家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设计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突出客家特色文化元素,重点发展动漫设计、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广告等领域,为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注重与海内外设计界进行广泛合作,引进一流设计人才,开发客家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纪念品,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注入新的活力。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快推进“千佛塔旅游宗教文化区”、“麓湖山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林风眠艺术创作园”等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构建梅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激活文化、娱乐、艺术服务的市场需求。

通过组织或引进广州、佛山、珠海、增城等珠三角发达市的文化(创意)企业来梅州考察采风或建立梅州分公司,对梅州丰厚的客家文化进行挖掘、创作、加工和营销上市,如各种类型的围龙屋、传统的戏曲、文艺、艺术作品、历史传说、名人典故等文化产品做成文化产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如合作、合资、合股、共同开发)等,进行有效开发,做大做强产业链,推动梅州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4、拓展市场,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交易平台

要鼓励支持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重视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中的引导与媒介作用,不断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渠道的有效畅通。充分利用政策税收等杠杆,积极鼓励支持民间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中介服务媒介机构,鼓励其独立开展文化经纪、代理、包装、推广、咨询等方面的业务。不断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引导管理工作,鼓励制定自律性的行业公约,使中介组织在行业自律、协调、维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多渠道开展对外文化创意成果交流活动,要在企业界、文化界和民间等各领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通过世界客商大会、海峡两岸客家文化高峰论坛和客家文化博览会等,加大品牌推介。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特色品牌活动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各行业和园区积极举办各类文化创意活动、赛事、论坛、会展,逐步培育一批特色展会活动,不断提升梅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蔡洪杰.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

2、林建.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0(8).

3、徐晓金,张惠珍.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2).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彭玲 古广胜

第二篇:广东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探索

摘 要:梅州是广东省最大最重要的茶叶产区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发展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当地所发展的客家茶文化景区休闲度假旅游业独具特色,品味很高,在国内外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今后还应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深入挖掘客家文化,重视客家休闲茶叶和茶文化乡村旅游,突出“休闲到梅州,围龙屋里茶飘香”意境。

关键词: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深度开发

梅州,旧称嘉应州,今为地级市并辖梅江区、兴宁市及梅县、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平远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85万km2,人口约460万,其中市城区人口35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山区,属于“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同时,梅州也是广东省最大、最重要的茶叶产区和出口基地,具有发展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区域优势,发展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独具优势,本文仅此略陈管见。

一、发展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生态环境宜茶宜旅

所谓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而茶文化生态旅游是基于旅游者以生态文明观到自然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的茶业产区,再以茶为主题的旅游过程中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有关的茶环境、茶资源和茶文化的过程,是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新发展[1]。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则是指在客家地区尤其是客家名茶产区所进行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以欣赏客家茶区茶田园风光、领略客家茶文化、体验客家人与自然、客家人与茶区茶园之间的协调和谐关系。梅州地处南岭山脉与武夷山、玳瑁山、博平岭等山岭交错的地带,形成北部有大山横亘、东南有莲花山脉屏障,周境群山环抱,内部低山丘陵起伏,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星罗,整体上北高南低的山丘型盆地地貌格局。境内有石窟河、汀江、梅江等河川流经并总汇韩江东流入海,将兴宁、梅县、蕉岭、汤坑等300km2以上宜农盆地贯联。区境基本上位处北面归线20°30'与北纬25°纬线之间,又有近海的地理优势,属中低纬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温润、降水丰富、無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高,而且又有南岭山脉阻挡冬季寒流侵袭、东南莲花山脉屏障夏秋间的南来台风深入的优越气候环境。全境森林植被覆盖率在65%以上,山丘区发育有红壤和黄壤,pH值多在5-6.5之间,形成了特有的优质茶园生态系统,有利于优质名茶培育。同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四季花开不断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宜于旅游活动的发展和人类居住。其蕉岭县于2014年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和世界长寿科学认证委员会正式授予“世界长寿之乡”称号,也是中国第四个“世界长寿之乡”,从而为其打造健康长寿茶文化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经济环境能满足旅游者好奇心、求知欲的心理需求

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原动力即源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梯度力。梅州市属于“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据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教授对客家社会分类并以县域为单位而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两类,前者是指整个县域95%以上是客家人,后者是指仅有部分客家人分布。据此衡量,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及其邻近地域集中有33个纯客住县[2],可见享有“客都”之称的梅州确是名副其实。在我国汉民族的六大民系(北方主体系、西南系、越海系、湘赣系、闽海系或称福佬系、南海系或称广府系)中的客家,是形成最晚而最具特色的一大民系。客家先民原为中原汉人,为躲避历史时期中原地区频繁发生的战乱和灾荒,求得一个较为安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魏晋至明清,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举族南迁活动,几经辗转最后来到闽粤赣边的大山之中。在极为艰险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中,凭借其所拥有的中原先进文化/家族血缘群体精神,以及聚族而居、聚族抗争、聚族开拓外部世界的优势,在继承中原汉文化古风和吸取当地土著文化精华同时,也创造了其自身的博大精深客家文化[3]。但由于其内部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别,以及客家先民迁移聚集的时序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以赣州为中心的“赣南”、以汀州(今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南”、以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北”的三大客家主区域和闽南、粤北两大客家次区[3]。而梅州则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如客家民居赣南的土围、闽西南的土楼、粤北的五凤楼、独梅州以围龙屋见常等。

(三)茶文化资源丰富且地域优势明显

梅州地区的原住民为畲、瑶等山住民族,善于种茶,所产畲茶久负盛名。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畲物”条载:“永安罗坑一带多畲物,其茶尤善。茶又以洪畲所种尤善”;又云“洪畲茶,今最贵[4]”。综观梅州客家著名茶产区,历史上均为畲族人种植和加工,从而为客家名茶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历史时期的梅州的茶叶生产遍布市境山地丘陵区,至清代便相继形成了九大名茶产区。如梅县阴那山和清凉山的绿茶、五华县天柱山的绿茶、丰顺马图山的绿茶和谭山的水仙茶,平远县锅管炒清茶和南台绿茶、蕉岭县黄坑绿茶,以及大埔县西岩乌龙茶等地方名茶。尤其是梅县清凉山所产绿茶、以条索紧结、匀整油润、香气清高馥郁、汤色碧绿清澈明亮、滋味清香爽滑等形质特征而在国际市场上华侨华人中享有盛誉,产品热销东南亚各国。建国后梅州的茶叶生产有很大发展,如在广东8个产茶地级市中,2011年梅州茶叶种植面积(16.4万亩)、产茶数量(1.13万吨)中分别占有全省的26.42%和20.65%;在“2011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梅州市大埔县的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埔县康达茶业有限公司分别位居第57位和70位[5];在广东茶产“三强”中梅州独占其二,可见其重要地位。梅州的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奇,仅就其山水风景资源就有阴那山、王寿山、铜鼓嶂—八仙山、神光山、南台山、双鬓山、七目嶂等名山。而且名山中拥有灵光寺(阴那山)、神光寺(神光山)、万福寺(阴那山)等名寺。历史的经验表明“名山名寺出名茶”,梅州地区也确是如此。如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记载:“州境山高露,故产佳茗,并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味清冽,似龙井”[7]。另据有关资料显示,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的历代僧人都在寺庙前栽培茶树、加工制作茶叶,从而传达了梅州寺庙“禅农一体”、“禅茶一味”的信息,表明了梅州客家茶文化资源丰富,且集中分布于名山名寺分布区域,为其茶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客家茶文化生態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布局合理、选址科学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宣传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发展茶文化,以促进茶叶生产的一种最佳经营模式。在布局上,首先要求有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茶及其茶叶产地,最好是名茶生产基地;其次,有客源市场条件,故而要求其相关茶文化生态旅游企业布局在大中城市周边或客源条件好的风景名胜区周边;三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特别要求其优美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茶文化氛围浓郁的人文环境,而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企业就应布局在客家文化底蕴丰厚且保存良好的区域。环顾梅州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企业布局基本上都符合这些条件。如梅县雁洋镇的雁南飞茶田休闲度假景区,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和最具经营效益的以茶为主题旅游景区,就选点布局在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阴那山,离梅州市城区也仅46km。广东省茶行业著名龙头企业梅县华银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高品位茶园生态旅游景区也同样选建在阴那山区。阴那山位于梅州北部山区,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150余km,山顶五峰均是海拔1000m以上的高峰,其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297m。山体屹立于梅江盆地北部边缘,峰峦叠翠,终年烟云变幻,冬季山顶还有积雪。广东著名佛教寺庙灵光寺就坐落于半山腰海拔500m处,并有种植寺庙茶的历史和与客家文化相融合的“茶禅一味”文化,目前阴那山还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之一。

(二)以名茶生产为依托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以茶区怡人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彩人文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茶叶生产经营社区为载体,以茶叶种植采摘、加工、交换和各种茶事活动和茶文化旅游为内容的生态旅游方式。其茶叶生产与茶文化旅游相辅相承,融合发展。梅州市是历史上著名的名茶产区,现代梅州名茶立足于以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其主攻方向,以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产业和精品名牌产品为重点,以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为前提,在政府主导、龙头企业统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下,茶叶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首先,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如表1:

其次,茶叶品质与质量不断提升。全市主营茶叶种植加工,流通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已有16家企业的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5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在21个广东省名牌(农业类)产品中,其中茶叶类占有其九。其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西竺牌西岩单从茶还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几年来还有35个茶叶产品在全国各类名优茶评审会中获得金奖[7],从而提升了梅州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创造了核心前提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涉茶休闲旅游企业有20多家,以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最具经典性,是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定的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乃至成闽粤赣边客家中心区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典范[8]。

(三)完美体现梅州客家地域文化

扎根于闽粤赣边山区的客家人在其特定历史地理环境背景下,创造了以血缘家族为纽带、以地缘为依托而又具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血缘家族聚居的社会制度及围堡式民居形式、以山区小盆地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山地拓植农业及男女同耕的劳作模式,以及特有的以祖宗崇拜为优位的宗教文化、耕读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德为本的价值取向、天地人和的太和境界,崇尚志远的创业信念,吃苦耐劳和开拓进取的强本精神,以及客家特有服饰、饮食、名人故居、古镇古村古集市等,共同熔铸了极具地域和民系特色的客家文化资源。具有客都之称的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更具特色。如其民居,在闽西城堡式土楼基础上创建了建于山坡之上单层集居式“围垅屋”,它依山而建,前低后高,层次分明,显示出客家民居相对自由宽松,具有大家风范的铺展和自由意志的恢宏,较为全面的表达了后期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将梅州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高度融入其中。仍以雁南飞茶园度假村为例,其经营者按照茶区田园风光旅游胜地的发展方向,把昔日5000多亩荒山野岭开发建设成2000多亩优质茶园和400多亩优质水果园,同时配套建设仿客家民居建筑宾馆、茶楼、剧场等高等级旅游设施,并有名贵花草树木点缀其间,处处显示出佳木欣荣、茶果飘香、环境优美的怡人休闲度假环境,也完美体现出了梅州客家文化的深厚内涵。旅游者到景区观光休闲度假可以享受到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环境、岭南客家型园林艺术、精彩的客家歌舞、茶艺表演与可口的客家美食,还可以购买到景区特产名茶和琳琅满目的客家工艺美术品等[9],景区对旅游者的巨大吸引魅力关键是突出了以茶为主题的梅州客家地域文化。

三、对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的思考

(一)强化生态建设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时代使命,也是客家人建设美丽家园的客观需要,更是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客家中心区域山高岭峻,很少平原广陌,陡坡垦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且山地性河流水势湍急,易致暴雨成灾,冲毁田园村落;每当少雨年份又多旱灾。罗香林教授在《客家源流考》中引用民国二十年(1931年)广东省政府建设厅农林局所发布《关于韩梅客地水旱灾情形报告》中所形容:“……森林荒废,不足以涵养水源,河床填高,无法以收容水量,故一旦暴雨,则洪水泛滥,一泻千里,溃决提防,淹没田舍,为害至巨;但数日不雨,则又以山无泉源,河水干涸,高坡田地辄魃之虜,潮梅水旱灾之惨为各江冠,而兴宁梅县大埔三县灾情尤甚”,这就是历史时期梅州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严重水旱灾害的真实写照。建国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在那农业生产“以粮为纲”的时代,毁林梯山为田的情况同样十分严重。即使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大力发展茶、果、药等经济林木而不得不毁掉一些天然林,使得低山丘陵区仍然到处是牛山濯濯,茶叶种植不得不选择梅州市的深山远山之区。为发展规模经济,扩大名茶生产的种植面积,创造更好茶叶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其茶文化生态旅游创造更怡人舒适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强化生态建设,大力整治山河,扩大林地面积,使其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二) 塑造優质名茶品牌

梅州市历史上有八大名茶产品,如梅县清凉山绿茶、兴宁官田绿茶、五华天柱山绿茶、大埔西岩乌龙茶、丰顺马图山绿茶、平远锅笃茶、南台绿茶和蕉岭黄坑茶。但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十分有限,栽培技术水平不高,加工制作技术落后,加上茶叶销售市场时热时冷,使其被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建国后虽经大力发展,也终因投入不足而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茶叶市场对其品质不断提高情况下,还是没有形成全国乃是国际性的知名品牌。然而优质名茶品牌茶是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信誉保证,是质量的标识。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也只有打响茶叶品牌才能吸引游客,真正带动梅州茶产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在目前雁南飞牌、西竺牌、龙星牌、华银牌四大广东(农业类)名牌产品及西岩单从茶国家品牌基础上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并要下大力气推广梅州自己选育出的黄枝香、艺兰香、金黄翠玉等高香型名优茶新品种,建设好茶叶无性繁殖基地;要建设茶叶种质资源圃,尽快复兴历史文化名山名茶;根据国际国内茶叶生产趋向大力发展有机茶,要将现有已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的梅州县华银茶业有限公司、大埔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丰顺凤山茶业有限公司进行全面扶置并支持其做大做强,以发挥品牌带动辐射作用;要组织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实现茶叶技术创新;要扶置和壮大茶业龙头企业,加大品牌整合,并积极宣传推广。茶文化生态旅游更应创品牌,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是目前全国的一张王牌产品,更应做大做强而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三)大力发展休闲茶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其在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国内消费。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10],故而从中央到地方均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如在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县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接着就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的若干意见》(赣府厅发[2011]39)、湖南办公厅关于转化省旅游局《湖南省乡村旅游建设352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函[2010]27号)等回响。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要“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并提出要“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国家农业部与旅游局早在2010年7月就签署了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并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程,每年都推出一批示范县、示范点,并要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名牌,梅州人所创造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就由此获得了国家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殊荣。梅州客家茶文化生态旅游今后其重点就应该放在各方面发展条件都很好、且已初具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上。与其他客家区域相比,梅州有两大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即一是客家民居围龙屋;二是蕉岭“世界长寿之乡”,二者都应融入到其茶文化生态旅游中,突出“围龙屋里茶飘香,长寿之乡茶味浓”意境,塑造出更多更好的休闲茶业与乡村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季维铃.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J].学术

探索,2007(01):137-146.

[2]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52-56.

[3]杨载田,刘沛林.南岭山区传统聚落景观及其旅游开发研

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01):35-39.

[4]梅客.畲瑶对客家山区经济影响述略[J].广西民族研究,

2003(03):95-99.

[5]李欢欢,黄红星,梁俊芳,等.2012年广东茶叶生产发展形势

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3(01):9-11.

[6]梅县程江镇文化站.梅州客家茶文化及其发展[J].广东茶

业,2011(01):13-16.

[7]李国华,谢岳昌,孙中兴,等.梅州市茶业发展现状[J].广东

农业科学,2008(12):186-187.

[8]邓远员,杨载田.历史时期闽粤赣变山区客家的农业拓殖活

动[J].广东农业科学,2011(09):102.

[9]陈百川,筱杜.办好客家夏令营,增强客籍华裔的古老意

识[J].客家研究辑刊,1997(01):2-12.

[10]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2013中国休闲农业与美丽

的乡村建设系列活动论文集[M].北京:中国研究出版社,

2013:1.

(责任编辑:吴 霞)

作者:刘秋华

第三篇:梅州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与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结晶,是地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该文采集整理梅州非遗物质遗产资料,解读梅州非遗的现状,采用区位熵量化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旅游开发非遗的人才开发、市场开发、项目开发和商品开发路径的可行性。开发好非遗旅游项目,将对梅州“世界客都”的城市旅游形象起到内涵深化作用。

关键词:非遗;梅州;保护;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结晶,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特色的记录与表现,同样也可以满足人们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具有审美艺术价值、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经济开发价值。[1]由于非遗所具有的异质性、动态性和脆弱性,决定了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转型上,旅游开发作为一种新手段和推动力,处理得当便会促使非物质文化生存基质走向适宜化,取得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2]

据CNKI数据库显示,近10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旅游”为关键词的研究成果共计2601篇,其中以2015年达到高峰,当年的研究成果就有318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内容而言,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行政管理研究。[3]

众多研究成果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网络信息化建设滞后、保护经费投入不足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细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取得保护与开发二者之间的平衡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背景下,保护性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4]梅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都”,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还未能实现非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从梅州非遗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地非遗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梅州非遗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1梅州概况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境内梅县机场有航线11条,可通航国内外16个城市;有广梅汕和梅坎2条铁路,以及在建梅(州)汕(头)高铁1条,规划建设双龙高铁(龙川至龙岩)、梅广湛高铁、瑞(金)梅(州)铁路3条;有梅河高速、梅汕高速、梅龙高速3条,在建大潮高速、梅州东线、梅平高速、大丰华高速4条。

梅州地势北高南低,兼有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面积1.59万平方公里,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人口543.79万人。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与特征

2.1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早在北宋时期,梅州已是客家人较为集中的地区,但真正成为“客都”则是从元代末开始的。久远的历史形成了梅州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7年底,正式公布的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439项(不计重复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市级98项、县级302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5人(国家级7人、省级31人、市级72人、县级195人)、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其中,梅州市大埔县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2018年度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包括: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曲艺和民俗10种。梅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及分布,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二、三、四批名录,广东省文化馆第一批至第六批非遗名录和梅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整理

2.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2.2.1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共10种,梅州有9种,种类丰富。以同是地级市的客家人主要聚集地惠州、河源、韶关和清远作为比较,梅州无论是在种类、数量还是级别上看,都独具优势。以省级以上非遗为例,梅州国家级6个,省级25个,种类9种;惠州国家级2个,省级19个,种类7种;河源国家级1个,省级10个,种类4种;韶关国家级5个,省级14个,种类8个;清远国家级5个,省级19个,种类7种。

梅州非遗的种类偏向也非常明显,国家级的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传统戏剧和传统舞蹈三类藝术性和欣赏性较强的种类;数量最多的集中在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和民俗三类。

梅州非遗项目众多,主要原因有三:一者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梅州大量的文化成果;二者梅州地处粤东山区,远离珠三角经济开发前沿地,为保证文化血统的纯正提供了条件;三者当地对于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可和传承文化的执着为非遗传承输入了内在动力。

2.2.2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态势明显

采用区位熵量化分析梅州地区非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类型非遗的集中程度,公式如下:

Q ij=(G ij /G j )/(G i /G)

其中,i表示非遗旅游资源类型,Q ij为各县区 i 类非遗旅游资源的区位熵,G ij为各县区i类非遗旅游资源的得分值,G j为各县区所有非遗旅游资源的总得分值,G i为全市i类非遗旅游资源总得分值,G为全市所有非遗旅游资源总得分值。

表2显示: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的区位熵在各个县区间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非遗项目各有千秋。区位熵差异最为显著的是民间文学,最高值为5.82,其他7县区全部为0,集聚态势尤为突出。其次,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以类非遗的区位熵差异也比较显著,最大值分别为 2.36、3.30、3.09、2.83、3.30,最小值为 0的县区达到3个以上,集聚态势明显。民间文学高度集中在梅江区,该区作为市区所在地,是梅州的文化中心,也是客家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阵营,以下市话和对山歌为主题的民间文学题材丰富、特色突出;传统音乐高度集中在蕉岭、梅江区、丰顺、大埔和兴宁市,贯穿梅州东西部,各具特色;传统戏剧高度集中在五华、梅江区、梅县区和大埔,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和采茶戏知名度高,文化内涵深厚;传统美术高度集中在兴宁市、五华县和梅县区,这些地区工匠艺人普遍,石雕匠人“五华阿哥硬打硬”,艺术特色鲜明,代表作品丰富;曲艺主要集中在蕉岭、平远、梅县区、梅江区和兴宁市,说明竹板歌流传者众,备受人们喜爱;传统体育与杂技高度集中在平远、梅县区和兴宁市,拳术类型多样,足球运动魅力不减。

2.2.3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基础深厚

文化认同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客家人的文化信仰融合北方汉族文化和岭南土著族群文化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信仰。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根植于百姓生活,山歌一唱大家爱,竹板一打闹洋洋,蒸酒磨豆腐,唔敢逞师傅,元宵看火龙,中秋上歌台,百姓的热情焕发着非遗的生命力。

2.2.4 梅州非物質文化遗产展现形式多样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为例,有山歌节,有山歌擂台,有山歌剧《等郎妹》《山魂》《客魂家风》等,有客家原生态艺术电影《等郎妹》,有电视剧《围屋人家》等。除此之外,还有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山歌进校园、出省出国展演等活动。形式多样,氛围良好。

2.3 梅州非遗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

据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第一批至第五批传承人名单显示,梅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其中国家级4人,最年轻76岁,最年长84岁,平均年龄80岁;市级34人,最年轻43岁,最年长91岁,平均年龄64岁,传承人老年化严重,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3.2 非遗项目资金渠道单一

非遗保护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每位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补助为2万元/年和3万元/年,政府扶持力度在逐年加大,但仍无法满足非遗项目发展的需要。非遗产业创收方面,非遗项目缺乏文化附加值高的精品,直接导致其长期无法扩大市场份额,产品难以获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从业者也无法从中获得理想的报酬,间接导致非遗传承人的流失。

2.3.3 非遗项目量质未能均衡

统计数据显示出梅州对非遗的重视,非遗申报数量逐年递增,但是其后续传承和发展的质量仍显粗糙。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技艺的理论总结和持续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基于客观的薪资、技艺水平和个人追求,年轻一代多对艰苦的技艺传承工作无感。因此,无论是非遗传承队伍、项目质量和规模,都相当有限,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普遍存在。

3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

旅游开发是提高非遗市场需求的有效方式,通过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更多产业资源,激活非遗内生发展活力,以新的方式走入百姓生活,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5]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1人才开发路径

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实现保护的核心是人。非遗传承人数量少,需要潜心研究,因此,非遗的弘扬需要依靠传承团队的运作。可构建“高校+传承人+导游”的非遗保护团队,鼓励地方高校师者为传承人提供理论指导,共同梳理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探索创新路径;传承人师徒工于技艺,强大传承队伍;导游面向旅游市场,宣传非遗文化。集三方所长集体发力,发扬团队精神。

3.2 市场开发路径

产品开发先分析市场,精准定位后再行研发,做到立体地实现人们的需求。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满足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里面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旅游目标市场中,可把目标市场定位在寻根祭祖团和研学团,前者基于梅州庞大的外出乡贤人士和华侨华裔,他们对故乡有着深深的渴望,有乡愁,更有乡情;后者源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鼓励研学旅游;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两份文件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教育为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据广之旅研学旅行业务调研显示,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规模达到1400万,市场开发潜力大。青少年唯有了解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方可树立文化自信。两者的旅游需求都可以通过非遗的旅游体验项目获得。

3.3 项目开发路径

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对应不同的开发路径。开发创新必须尊重非遗,保存非遗本身的文化环境和语境。客家人的民俗与劳动生产有关,与时令节气有关,与生活习惯有关,不时不食,应时而作,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因此,此种模式在开发中需要避免“过度开发”“泼水节”“火把节”在景点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损害了非遗的性质和风味,也损害了非遗地区人们对节日的神圣感。旅游对非遗的包装和设计也应有“度”,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不能本末倒置,用华丽的包装替代非遗表演的质朴;不可只停留于形式,而要深挖非遗的文化内涵;更不能求利心切,违背非遗的文化品位和工匠精神。

3.4 商品开发路径

用创意不断驱动产品发展,体检经济要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做出精致感。梅州的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特色食品类,显单一,品味不够。需要注意的是,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并非故步自封,因为保护非遗同时要求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生活在变化发展,非遗也应与时俱进。比如,结合非遗文化和“创新性、市场性、科技性、实用性、文化性”的旅游商品设计原则,设计非遗明信片、创意文化用品(钥匙扣、书签、石雕印章、花灯台灯、版画U盘等)、文化家居用品、小型工艺品等,把尺寸缩小一点,素材接地气一点,包装精致一点,让游客“有得带,值得带,带得走”。只有把传统技艺和当下时尚相结合并被大众喜爱,非遗传承才有了意义。

4结语

梅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有"文物由来第一流"之美誉,众多的“非遗”项目生动地体现了地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客家人的精神命脉。在时代变迁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嬗变和自我完善,从而在民族或群体中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上,除了本文所探讨的人才开发途径、市场开发途径、项目开发途径和商品开发途径之外,在实践过程中还会有新的业态形式产生。无论是哪种方式,必须注意的是,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因地制宜,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实现旅游与非遗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荣天,管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4):37-41.

[2] 刘社军,吴必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差异及旅游发展转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01):76-80.

[3]胡晓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进展及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1):55-59.

[4] 许忠伟,林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述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9):18-27.

[5] 张玉玲.非遗旅游:趣相投景无限[N].光明日报,2018-04-09(10).

作者:杨红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生晋升论文范文下一篇:营销方式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梅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