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

2022-04-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云南香格里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的“香格里拉”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

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 篇1: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文章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价值以及少数民族健身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保护发掘、产业辐射等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策略,希望为健身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少数民族;健身文化;旅游资源;有机融合

中国有众多少数民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前进,中国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众多的健身文化资源。如何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加以保护传承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首次以政策性文件对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与保障。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文化产业设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少数民族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该区域内少数地区将生态环境、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等与旅游资源实现有机融合发展,形成“体育+旅游”或者是“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与保护,更加能够实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从而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软实力。

一、少数民族健身资源的文化价值

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健身文化是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少数民族历史繁衍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文化价值。少数民族的地域特点、繁衍生息的区域环境以及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背景等因素,造成我国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同时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健身文化正是这种文化差异的一个缩影。无论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形式怎样复杂多变,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健身价值、育人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是统一的。尤其是现代西方竞技体育价值的不断异化,大众科学健身的不断倡导实施,人们逐渐开始呼吁健身文化育人价值的本性回归。多元化的健身文化日益被倡导,少数民族健身特殊而宝贵的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一)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民族性价值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民族性价值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的传承方面。众所周知,我国各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鲜明的文化差异也促使少数民族健身项目形式的多样化,多样的健身项目同样也带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另外,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多由民族宗教活动、少数民族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往往是各民族文化崇拜的一种表达,也是民族价值的一种体现。

(二)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精神价值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萌芽于祈福,发展于祭祀。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不仅是本民族精神的教化,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凝聚。少数民族健身文化中的精神凝聚,也是少数民族思想的具体表现。民族思想的具象通过族人的不断繁衍生息,健身文化的传承、内化、积淀最终形成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核。这种文化内核一旦形成,对本民族的聚集、族心的凝聚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对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情感的固化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健心价值

这里的“健心”需要从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双重性来看。首先是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价值。健身强调的是“野蛮其体魄”。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健身项目多源于生产劳动,少数民族生活艰苦,促使人们在与自然环境斗争的过程中要有强壮的体魄。因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健身项目主要的功能是强筋健骨。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健身项目源于祭祀、祈福以及婚嫁。这类健身项目具有鲜明的节日氛围,主要的功能是娱乐。

二、少数民族健身资源的优势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升。体育健身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在社会中被提升到很高的地位,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处偏远地区,自然风光秀美,很多地区尚处于原生态。随着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稳步向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深化。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局限于自然风光的秀美,这必将会导致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底蕴的缺失,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使人们在欣赏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文化知识,参与健身、健心的体育活动,将单纯的欣赏游变成广泛参与的文化游。可以说,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为旅游注入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不仅提升了旅游的竞争优势,也提升了旅游的文化软实力。

三、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策略

(一)强化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人才培养策略

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作为发展保障,即便旅游产业有迷人的风景、丰富的资源,也不能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要想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问题。这里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还要具备旅游产业相关的知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旅游产业和科学的旅游管理。历史经验证明专业化的人才是旅游经济提升的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讲,旅游经济比拼的实际上就是旅游人才的实力。专业化人才的匮乏是目前我国整个旅游行业所面临的窘境。因此,少数民族健身资源要想實现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相关部门可以依托体育院校和旅游院校联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依据市场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的侧重点应当放在传统体育健身文化项目开发利用以及旅游产业中传统健身产品的开发运作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健身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形成少数民族健身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的辐射作用

旅游产业可以是多个行业协同发展的产物。良好的旅游产业可以带动区域内交通、餐饮、住宿、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健身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其自身的辐射效应,少数民族健身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在带动传统的交通、餐饮、住宿、服务业的基础上可以辐射到体育产品制造行业、体育竞赛产业以及医疗养生产业等。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在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很强的辐射效应,快速地带动区域经济的提升。这种低耗型的绿色产业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

(三)着重发展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中的保护与传承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保护、传承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散的关键,也是提升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大众认知的重要途径。国家不断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低,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现有的保护开发项目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健身产品的需求,深化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传承已经迫在眉睫。少数民族传统健身文化具有族群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那么在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过程中就不应打破这个壁垒,应保持这种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可以建立以村寨为基本单位、以民族图腾为保障的特色融合旅游,打造“一村一品,一寨一形式”的原生态特色健身游。这样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的多样性,也提升了少数民族健身资源的保护与普及程度。

(四)打造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與旅游资源融合的品牌

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而少数民族健身文化更是独具特色,所以对于现有的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我们不仅应该保护、传承,更应充分发掘其价值,而不是仅仅让其作为一种民族娱乐项目而慢慢消失。近几年国内外旅游行业发展较快,少数民族健身文化不仅可以借助旅游资源来打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创造价值,同时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环节。对于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应该重点打造其民族品牌特色,深入挖掘传统健身文化的底蕴和灵魂,建立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体系。另外,借助旅游业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加大对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宣传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健身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让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品牌走向世界,让全世界更多的人领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西方体育健身价值的异化以及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更加关注具有独特魅力的少数民族健身文化。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旅游资源的平台,形成健身资源与旅游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发展,促使健身文化资源成为少数民族区域旅游行业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社会机构应该深刻认识到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用创新的思维协同各行业各部门积极开发健身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出绿色、协同发展的少数民族健身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的生态系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忠良.武陵山片区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2]朱施成.产业化进程中民族体育的传承保护机制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6(3).

作者:史强 孙靖皓

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 篇2:

从迪庆香格里拉旅游发展看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 要】云南香格里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形成的“香格里拉”模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典范。黔东南州与迪庆香格里拉有相似之处,黔东南州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了条件,从文化旅游的角度考察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二者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香格里拉模式; 黔东南州;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开发

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迪庆州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迪庆州立足香格里拉品牌,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建设,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逐渐形成,香格里拉品牌挤身全国旅游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曾荣获“年度最具活力的旅游地区”奖等荣誉。

2011年,据核算,香格里拉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3863万元,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42.6%,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次61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59 %,其中,国内旅游总人数为548.29万人次,增长37.9%;实现旅游总收入581152万元,同比增长25.84%。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为366660万元,增长43.26%。2012年,香格里拉县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757.21万人,完成旅游业总收入70.41亿元,同比增长21%。

二、黔东南州旅游发展成就

三、香格里拉和黎平发展旅游业相同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都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是发展旅游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极富特色的、深藏文化底蕴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是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

(二)民俗文化独特

民俗风情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这些人文资源的发掘、整理,创作,传播,给旅游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快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特色经济。

(三)政府的推动

“旅游兴州”、“旅游兴县”、“原生态黔东南” 等一系列宣传会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香格里拉和黔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建设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不同层面,开发推出更多的旅游文化项目,深化民间歌舞文化、民间节日文化等项目。在努力营造旅游精品的同时,要着眼于产品的多样化,针对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参与体验的需求特点,形成档次与规模相结合、数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能一拥而上,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按照已经制订的总体规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和滥用资源。不要为了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而一味追求热闹、好玩、新奇、刺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造成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

(三)优化整合资源,走联合开发之路

对区内的旅游资源也要进行特色定位、资源整合和联合开发,明确各村寨的功能和竞合关系,确定各村寨最适合发展的文化旅游类型,实施串联组合开发,设计循环旅游路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区,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四)加强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对各种旅游要素进行综合开发和统筹安排。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人性和接待条件,优化景区之间和景区内部的交通。同时,还要尽快改善接待条件,尽快改变住宿设施落后的局面,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肖潜辉.黔东南州旅游调研报告 [R].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2003,8.

[2]李再勇.黔东南州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R].凯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2003,9.

[3]龙彦青. 快速发展中的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存在问题研究 [R]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2012,9

作者:吴蕾 鲁茸央宗

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论文 篇3:

近二十年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评析

【摘 要】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二十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成果的收集和整理,文章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原真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及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等四个方面展示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同时,还从理论体系建设、跨学科比较研究、民族志的写作范式、研究范围以及学术服务社会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作 者】谭志满,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刘双燕,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讲师,硕士。湖北恩施,445000

民族村寨因其社区的“地方性”和文化的“传统性”满足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们对“去中心”和“地方性”的诉求,因而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游客的青睐。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或为了达到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或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等目的,纷纷利用民族村寨文化资源发展以村寨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旅游观光产业,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关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概念的一致意见。通过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我们可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界定为一种以某一村寨的民族文化为基础,从某个角度或以某种方式产品化体现民族村寨文化的内涵和表征,吸引游客前往民族村寨旅游的特殊旅游形式。从1954年起学界就开始对旅游进行研究,现已产生研究文献近百万篇(部)。民族文化旅游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对它的研究开始起步,截至目前也有研究文献近2万篇。作为一种特殊民族文化旅游形式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虽然已经过近20年(1996—2014年)的发展,但现有研究成果数量却并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民族村寨”和“文化旅游”为主题共检索到学术论文74篇,其中52篇出自“中国学术期刊出版网络出版总库”,19篇出自“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另外3篇出自“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本文将对收集到的相关领域学术成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统计分析

(一)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近20年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96至2009年,研究成果数量少,呈波动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成果数量迅速增加,呈急剧上升趋势(表一)。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在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异质性体验”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供自己支配的收入和休闲时间增加,使人们有条件开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提倡破除中心、尊重多元、确认地方知识和保护传统。[1 ]74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下,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起来了,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之前研究成果数量少,且呈波动上升趋势,是因为这一阶段研究者均从各自经验出发,分别在小范围内探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相关问题,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以后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2009年9月8日国家民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2年12月10日国家民委又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这两份文件说明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制定了相关实施计划,有利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发展。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服务现实,学术界加大了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力度。

(二)文献的作者单位分布情况

这74篇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西南地区的高校(表二)。从这些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不均衡现状,首先是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校之中,其他行业的研究者较少;其次,这些高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而我国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的高校研究人员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关注很少。这种不均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研究者拥有人才、设备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他们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大了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另一方面在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政府能够较早认识到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成功的社会实践,给当地高校的研究人员提供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学术研究的机会。

(三)文献内容所涉区域情况

这74篇论文内容涉及的主要区域集中在贵州、云南、四川三个地区,他们的论文数量之和占了总量的71.6%(表三)。论文涉及地区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有其必然性。首先是因为这三个省内不仅少数民族数量多,而且很多属于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如贵州省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共分布有5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云南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特有民族有15个;四川省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14个。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这三个省内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开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先天有利条件;其次,这三个地区已经把旅游观光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并引导企业和社区居民投入到当地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之中,实践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三个省在发展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障碍需要克服,成功的经验也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推广,因而学者们必然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这三个省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加大研究力度。

二、近二十年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主要内容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递增,质量逐步提高。随着研究方法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近20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原真性问题的研究

“原真性”一词起源于欧洲,用来表示宗教经典和宗教遗物的真实性。博物馆是文化遗产领域内最早使用“原真性”一词的机构,主要用它来鉴定艺术品的真伪以及判断物品的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 [2 ]麦肯莱尔在《舞台的真实性》一文中首次将原真性这一概念引入旅游动机之中。[3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游客就是为了追寻原真性的民族文化而来,越是具有原真性便越具有吸引力。在文化旅游中,判断原真性的标准便是看是否符合当地的传统或风俗。目前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四个角度对原真性进行理解和阐释。[4 ]可见,原真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固定的标准可以操作,从不同的个体、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情境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

如何理性地看待民族村寨文化的原真性?张河清、陈韵分别通过对皇都侗寨旅游客体原真性和皇都侗寨旅游体验的原真性进行考察,认为原真性是影响旅游体验情感的一个因素,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5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只在乎“真实的”感受,并不会对真实性做出具体的区分。旅游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感知“真实”符号。“真实”符号感知的越多,游客对旅游评价越高。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和延续与民族村寨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开发的旅游产品必须具备传统内涵、现代特征和吻合现代游客需求三个属性 [6 ]。适度的商品化无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游客需要适当的思考而不是沉重的民族文化反思。旅游业应该以娱乐化的方式利用民俗文化的外在和表层上的东西,使游客获得审美体验。 [7 ]

(二)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带来影响的研究

随着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不断发展,它给民族村寨带来的影响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进行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1. 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积极影响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东道主和游客都有积极的影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东道主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首先,强化社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和其民族身份的认同,杨慧[8 ]和杨桂华[9 ]在各自的研究中都认识到了旅游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身份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这两个方面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田敏提出民族旅游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保护。 [10 ]王国祥指出旅游开发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 [11 ]林锦屏以云南丽江古镇为例,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丽江古镇优秀的东巴文化的传承。 [12 ]何景明指出旅游业在选择性的强化当地传统与文化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 [13 ]岳坤认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动力和舞台。旅游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强大和复兴。[14 ]路幸福、陆林认为村寨旅游中的“舞台化”有利于保护传统村寨的文化特质和空间特质,有利于提高居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15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游客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在:游客亲身参与观察异民族的民族风情、风貌、文化习俗,对建立民族平等、保持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等观念有极大的益处,能够提高游客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1 ]134。

2. 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消极影响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消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改变了社区的结构和当地人的价值观。罗永常认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会降低民族文化认同感、改变民族村寨村民的价值观和村寨内的传统社会结构、粗俗化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走向消亡。 [16 ]杨昌儒、潘梦澜发现贵州的民族村寨旅游改变了社区居民的民族认同感和传统价值观、逐渐解体了传统社会的结构以及肤浅化和庸俗化了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 [17 ]其次,徐赣丽[18 ]和艾菊红 [19 ]认为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降低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贺能坤指出旅游开发引起了民族文化的外层、中层和内层的消极变化。 [20 ]再者,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还对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吴其付认为旅游的发展一方面改变了羌族村寨原有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又不重视社区居民在公共空间中的传承作用,导致空间文化缺乏其原有的生态,影响了本村寨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21 ]

总之,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对民族社区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从目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来看,这两方面的影响会长期共存。

(三)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目的是通过开发民族村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村寨的经济,进而推动整个民族村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肯定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短期内无法消除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给民族社区带来的消极影响。寻找一种既能发展民族村寨经济又能保护民族村寨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学者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提出了几种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的发展模式,如:民族博物馆模式、民族文化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村模式、文化保护区模式和前、后台模式等。(1)关于对民族博物馆模式的研究:民族博物馆是通过收集、展览和研究民族文物和民族传统文化向社会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文化教育机构。此种保护方式属于静态保护,容易陷入缺乏新意的困境,尤其是不能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罗春寒认为民族博物馆容易陷入陈列内容少、更新慢、文物缺乏代表性、文物的安全性欠缺以及硬件设施不齐全和老化等困境中。 [22 ](2)关于对民族文化村模式的研究:徐万邦、祁庆富将民族文化村定义为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实地村落或模型村 [23 ]365。毕天云认为民族文化村分为模型文化村和实体文化村,而且民族文化村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属性。 [24 ]两种民族文化村的发展各有利弊,目前在旅游市场的发展中仍具有极大的生命力。(3)关于对生态博物馆模式的研究:生态博物馆最早建立于法国,后被引进到其他国家。生态博物馆是在民族博物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式的博物馆,它强调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一切文化记忆要原始地保存、“尊重”和“文化交流”、社区居民的亲自参与和管理 [25 ]。在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只有发展文化旅游才能解决生态博物馆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适度的文化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生态博物馆社区的经济发展 [26 ]。(4)关于对民族生态村模式的研究:马晓京提出民族生态旅游村模式。该模式以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前提,遵循小规模开发、限制游客人数、局部开放的原则,选择一些风景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富有特点的民族自然村寨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开发民族生态旅游 [27 ]。民族生态旅游村建设以保留旅游景观的原汁原味为开发前提,以村民为旅游开发主体,将村寨的环境、文化、村民结成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市场,极大地培植了民族传统文化自身保存、发展的功能,达到了民族文化保护的目的。 [28 ](5)关于对文化保护区模式的研究:文化保护区是以政府为主导,采用合法或有效的管理手段,保护和维护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特定区域。[29 ]吕一飞、郭颖提出要建立文化保护区模式。通过划分文化核心区和非核心区,实行游、住分离旅游方式等手段,对摩梭地区的文化进行分区保护。 [30 ](6)关于对前、后台模式的研究:借鉴马康纳的前、后台理论,将民族文化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分别保护和开发的模式即为前、后台模式。 [31 ]前台指的是民族文化展演的舞台,帷幕区是商业化和原生态之间的过渡区,后台则是民族文化核心区。[32 ]文化保护区模式和前台、帷幕和后台模式都是将文化进行分区管理的模式,便于针对性地开发和保护。

生态博物馆模式、民族生态村模式、文化保护区模式其实是在早期的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文化村模式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然提出的这些模式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民族村寨,因此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将这些开发和保护模式与当地民族村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各个民族村寨独有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路径。

(四)关于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运用于管理学科。20世纪90年代中期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学者们引用到旅游产业研究之中。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可以划分出许多利益相关者。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利益相关者的具体构成也会发生变化。国外学者依据利益者相关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划分类别。Jane Robson和Ian Robson认为旅游经营中有12类利益相关者。[33 ]中国学者引入利益者相关理论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也对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胡海燕在研究布达拉宫旅游时将涉及的10个利益相关者分为决定性、可依靠和引起危险3个大类。 [34 ]姚国荣,陆林通过分析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的数据,抽出15类利益相关者,并对他们的关系绘制了图谱。 [35 ]虽然国内外学者的划分类别各不相同,但是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中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

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政府的利益诉求是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财政收入;旅游企业希望借助旅游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利润;旅游者想要获得等价或超额的旅游体验;社区居民希望能够提高收入、提升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和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 [36 ]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内部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使得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李乐京认为一方面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如社区居民、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以及游客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争夺现象;另一方面各个利益主体内部也存在利益冲突,如社区居民之间、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37 ]

目前,学界提出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宋瑞认为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不准确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来明确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角色定位以及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38 ]刘孝蓉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民族村寨旅游中社区居民是活动的主体,应围绕社区居民建立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采用社区增权和社区参与的方式处理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39 ]李乐京认为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应该从调整政府的角色定位、实施有效监控、建立利益主体参与机制和加大社区参与力度三个方面建立更具操作性的利益协调机制。 [40 ]

三、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在充分肯定学者们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存在起步晚、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之处。针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所处的困境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我们认为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希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学科作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担负学术上的应尽之责。

(一)加强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整的理论体系应包括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概念、研究方法、学科理论以及学科的发展规律等。目前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研究方法和学科理论也是借用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未必完全适合旅游研究;研究者多是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以单个的民族村寨为例进行研究,无法揭示普遍性的规律。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质和量都不高,理论体系不完整。今后,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民族村寨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包含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规律、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内容、学科理论以及学科发展史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理论体系。这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对促进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跨学科比较研究

民族村寨是一个历史文化沉淀区域,不仅拥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应该结合民族学、考古学、建筑学、生态学和艺术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虽然学界均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不过目前真正实践的人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和旅游两个学科领域,其他学科涉及较少,跨学科的研究不多且水平不高。今后,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多学科人员研究团队,汲取众家之长。

(三)规范民族志的写作范式

旅游给传统民族志的书写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不动社区”中人群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传统人类学民族志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背景下的社区是一个“临时性共同体”[41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田野调查对象是流动的人群,带来各自不同的文化,与社区发生短暂的联系后又迅速地离开。游客的这种短暂性和临时性,挑战了传统的民族志的书写范式。当语境发生变化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民族志书写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的科学性。

(四)扩大研究范围和壮大研究队伍

我国当前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涉及区域狭窄,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西南省份,而对同样拥有丰富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的西北、东北、东南、中南以及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涉及较少。另外,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研究者主要来自西南地区的高校。这种研究现状与我国目前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繁荣的现状极不相称,不利于我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今后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一方面除了继续加强对西南地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之外,还要加强对我国的西北、东北、东南、中南和少数民族散杂居的民族村寨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地区、更多学科、更多单位的作者以及更多优秀刊物参与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探讨之中。

(五)加大学术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

学术研究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背景,必须为社会现实服务。比如老一辈的人类学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研究、社区比较、协调发展等成果为解决当时中国的发展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存在许多问题:关注区域的多,关注全局的少;关注学术的多,关注现实的少;提出问题的多,提出可行性方案的少。学界不仅应该关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的学术问题,更应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现实。如何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研究和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研究必须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 曹娟.原真性概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关于“佘家守护袁崇焕墓”案例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3] MacCannell,D.Staged Authenticity: 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9):589–603.

[4] 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6(3).

[5] 张河清,陈韵.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原真性研究——对湖南通道“皇都侗寨”的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2013(7).

[6] 任媛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真实性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7] 乐可敏.我国民俗旅游原真性价值取向下的开发路径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8] 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

[9]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10] 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

[11] 王国祥.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2).

[12」 林锦屏,周鸿,何云红.纳西东巴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5(5).

[13] 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2).

[14] 岳坤.旅游与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以泸沽湖畔落水下村为例[J].民俗研究,2003(4).

[15] 路幸福,陆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舞台化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J].旅游学刊,2007(2).

[16]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17] 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5).

[18]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影响[J].民俗研究,2006(3).

[19] 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

[20] 贺能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09(3).

[21] 吴其付.旅游发展与公共空间的变迁——以阿坝州理县桃坪羌族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22] 罗春寒.成绩背后的危机——全省视角下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未来之路[J].凯里学院学报,2014(1).

[23]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4] 毕天云.试论民族文化村建设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25] 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6).

[26] 张金鲜,武海峰,王来力. 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意义和角色——基于“中国模式”下的生态博物馆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2).

[27] 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2).

[28] 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4(2).

[29] 安颖,张艳秋.试论文化保护区与文化旅游开发[J].北方经贸,2006(6).

[30] 吕一飞,郭颖.论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建立[J].旅游学刊,2001(1).

[31] 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 与符号化旅游[J].旅游学刊,2006(5).

[32] 杨洋. 基于前、后台理论的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模式探索——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5).

[33] Robson J, Robson I. From Shareholders to Stakeholders: Critical Issues for Tourism Marketers[J].Tourism Management, 1996(17):533-540.

[34] 胡海燕.世界文化遗产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想模式研究--以布达拉宫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2006(1).

[35] 姚国荣,陆林.旅游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以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1).

[36] 孙思.都江堰市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37] 李乐京. 民族村寨旅游地利益主体分析及协调策略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2013(4).

[38] 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

[39] 刘孝蓉.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0] 李乐京.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3(11).

[41]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J].旅游学刊,2012(10).

作者:谭志满 刘双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无线通信技术运用论文下一篇:社区文化建设知识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