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农业发展

2022-08-04

第一篇:乡村特色农业发展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许多地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石榴红村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受自身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该村目前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石榴红村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政府引导、建设资金筹集的“四结合”模式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可持续发展

本着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自己家园的原则,武汉市从2005年5月20日起正式启动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该计划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计划从全市2087个村中挑选110个作为试点。该计划把试点村从建设类型上分为三种:一是拆村新建型;二是整治提高型;三是旧湾改造型。石榴红村在该计划中被列为整治提高型,即对原有的房屋、道路、绿化等进行改造整治,使其达到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的要求。

一、现状、措施与效果及成功经验 1.现状

石榴红村位于武汉慈惠街道办事处最西部,南临汉江,北连107国道和汉渝铁路,西与新沟农场接壤;该村占地面积200亩,民房73栋,公房1栋,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居民总户数73户,共210人,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从黄鹤楼出发到该村只有约20公里的路程,离武汉市区距离适中,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措施与效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并成为“新农村建设湖北省示范村”。石榴红村已经整体改造成徽派建筑,并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将村民原来的住房统一改造成了旅馆,同时,请高校一些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关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还通过建立“厨嫂协会”提高了农民的厨艺水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石榴红村各个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1)村容村貌。石榴红村住房原为普通农村房屋,已经破旧不堪,政府按照徽派建筑的模式及“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先对该村中间20户左右的旧房进行改造,再对两边50余户旧房进行改造。目前,该村已基本全部改造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鲜明,古朴和谐。

(3)村民收入。石榴红村从2005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开始接待游客,7天接待游客人数达3500多人次,旅游收入达4万元,户均创纯收入1200多元,其中,纯收入最高的一家达3000元;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该村的年人均收入已达7000元以上。 (4)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在统一改造的过程中,村内增添了医务室,并配备了专业的医务人员,每户都享受了合作医疗,低收入者和五保户人员也全部享受了社会保障。 3.成功经验

石榴红村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新农村建设这两大历史机遇,还在于实事求是地利用、分析和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总结起来,石榴红村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积极引导。为了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结合成都红砂村、上海前卫村等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石榴红村自身的条件积极地向村民宣传乡村旅游方面的知识及现实和长远的利益。

(2)建设资金筹集模式。石榴红村在建设资金上按照街队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市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四结合”模式进行筹集。目前,整个石榴红村建设投入资金已达600多万元,其中,街、队、农户出资298万元,引进外来资金320万元。 (3)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石榴红村是一个以培育和种植绿色蔬菜为主的农业自然村,本身无先天的可供旅游开发的旅游资源,同时,该村人均地较少(不足1亩)且建设资金缺乏,受这些条件的限制该村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是,该村又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及绿色蔬菜的优势,而且该村村民居住集中,政府利用这些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政策支持和适中的资金投入,使石榴红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4)村委会始终坚持。在石榴红村改造之初,大多数村民是反对的,村委会在这时候一家一户地进行了耐心的疏导,通过让村里老党员先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式引导村民,其他农户在看到开展“农家乐”的农户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之后,纷纷加入到改造的行列。

二、目前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发现该村的农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单纯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既开展“农家乐”又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户和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其中,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户,这充分证明了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目前石榴红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问题主要有: 1.根本性问题: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项目的开发问题

“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具有审美、愉悦价值和旅游功能,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要素(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石榴红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缺乏可供旅游的自然资源,目前,只有统一改造后的徽派建筑,景点少而单一,而石榴红村一大优势和特色——绿色蔬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旅游服务项目是指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娱乐等,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面。这方面,石榴红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休闲娱乐项目不足和场所的闲置浪费,例如发展之初投资兴建的休闲娱乐场所“亲江乐园”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关键性问题

(1)缺少“品牌”效益。石榴红村目前最大的特色是统一的徽派建筑,没有发挥该村绿色蔬菜的优势、没有突出“农”字,缺乏自己的“品牌”。据调查,很多游客反映该村许多“农家菜”没有“农家味”。

(2)对政府和旅游时间的依赖性过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石榴红村发展的保证,但是,长期下去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来石榴红村的游客主要集中在“五一”和“十一”长假期间,平时游客较少。 3.次要性问题

(1)交通问题。目前,石榴红村有一趟公交车与外界联系,单线一天4趟,没有到达武汉中心市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旅游资源和服务项目开发完善之后将逐渐凸显出来。

(1)农民利益的协调问题。在发展初期,为了实现公平,村委会存在对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平均分配客源的问题,重视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但是,随着农民市场意识的提高,效率问题将逐渐凸显出来。

三、相关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区都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陆益龙,王成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J].江淮论坛,2007,(4). [4]张俊卫,党淑英.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7,(9). [5]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6]佟玉权.品牌化营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走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

第二篇:恩施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之思考

(讲稿提纲)

杨跃红

休闲农业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要目标,横跨农村

一、

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我国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双能驱动的有效载体。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态特征

(一)相关概念

1、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3、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住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特征

1、以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旅游必须以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乡村旅游也如此。旅游资源主要有地理景观类(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岛礁)、水域风光类(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类(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气候与天象景观类(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类(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类(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类(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从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等等,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是利用村寨遗迹和民族风俗、农业产业,进行旅游化打造,同时还必须有土地资源可利用建设配套设施。

2、以乡村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乡村休闲度假比城市和专业的度假区有特殊体验和优势,当前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在观光上可能难与景区媲美,但利用气候和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参与性、自助性的资源,又有超越景区的独特优势。利用乡村的空气优良、环境宁静、民风淳朴、活动安全、食材优质、参与性强等,建设乡村休闲度假区,成为观光农业的主导。恩施州应重点打造高山消夏度假区、漂流度假区、吸氧洗肺度假区、硒谷疗养区、土家美食体验区、土司文化体验区、地道药材康疗区、山地运动区、影视剧拍摄区、文化创作区等等。

3、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核心。要围绕农业观光基地建设、加工体验、产品销售,以及住宿、品赏等,延伸产业链条,把田园、山村、农家、加工场铺,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农业产业链旅游区。恩施州重点要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走特产开发之路。如打造茶叶、水果、药材、花卉、山药、莼菜等产业旅游区等。

4、以乡村娱乐休闲业态为特色。娱乐休闲业包括健康美容、健身娱乐、文化创作、文化展示、文化表演、大众娱乐等。恩施州的乡村娱乐休闲应重点打造民俗礼仪、民歌民舞、农耕体验、农事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山地运动等,充分利用山水、植被、古村寨、歌舞、美食资源。如农民生产、生活、婚俗礼仪体验等等。

5、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乡村观光农业因其区位和旅游服务之需,必须建立相配套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旅游地产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户房地产,以地产保障和提升农业、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经营效益。

6、以一定的配套设施为保证。建立旅游度假区,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解决好用水、供电、交通、医疗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如厕、环保、标识系统、食宿等服务设施。

(三)主要类型

1、景区或者城郊依托型。就是在景区附近或者城市郊区,建立起服务景区或者城市市民的出游服务的功能区,成为重要的旅游服务区或者旅游功能完善区。

2、生态农业产业型。这里的“生态”,不仅仅是植被的意思,而是指与种养业相匹配的和谐的美丽的产业形态。即建立农业产业链形态的旅游区。

3、乡村休闲农业型。即以乡村农业为依托,综合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立起的休闲功能为主的旅游区。

4、家庭休闲农场型。即农场型农业,配臵休闲旅游功能的旅游区。如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牧场、家庭渔场、家庭茶园、家庭创意粮田和果园等等。

5、古村寨和民族风情型。就是以观赏古村寨和体验民俗为重点的旅游区。

6、特殊环景资源体验型。以特有资源为依托,建立旅游区。利用地域性气候和资源(高山气候、水资源、植被资源、矿场资源等等),建立特殊的旅游区。

7、现代都市型生态科技农业示范园型。运用科技手段和特殊设施,建立现代具的有景观性、科技性、高效性的产业园,引领有机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的示范园。

二、恩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资源分析

(一)资源丰富。从我州旅游资源总的来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大美江山、植被丰茂、文化厚重、气候优良。其亮点可以用十句话来概括:“四江三山”构成大气地貌山川;诸多地质之最的大器景观;区域小气候的大爽气候环境;珍奇丰茂的大观物种生态;养生康体的大补风味美食;绚丽多彩的大雅历史文化;乐观豁然的大礼风俗文化;独特的大统历史治权制度;惊艳世界的大美歌舞文化;独具匠心的大工遗址文化。

(二)环境独特。中国地理标志区,恩施是中国地势

二、三级阶梯过渡带,长江三峡以西的喀斯特地貌带;恩施地处北纬30度的纬线上,中国优良的植被区,长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区,国家限制开发功能区;国家武陵山扶贫开发区,中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集中居住区。有“华中植物园”、“鄂西林海”、“烟草王国”、“世界硒都”、“祖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的之称。从农业角度看,特色农业优势明显,乡村景观和文化丰富。

(三)前景美好。恩施州旅游资源好、环境好,交通便利,市场预期好,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极具美好前景。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探索

(一)案例分析

1、咸丰县麻柳溪旅游区:麻柳溪村位于咸丰县黄金洞乡,正努力打造宜居名村、旅游名村、产业名村、生态名村、和谐名村和文化名村,距黄金洞集镇4公里,距咸丰,利川,恩施城区各50公里左右。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该景区旅游茶叶产业和羌族村寨,旅游开发获得了成功,但目前服务功能和景区的承载能力还比较弱。

2、恩施市枫香破旅游区:枫香坡生态旅游区位于恩施市芭蕉乡。以其特有的侗族文化、茶叶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地理优势,积极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集山水旅游、田园观光、文化娱乐、农事体验、侗家餐饮于一体,让人耳目一新。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差,度假功能和承载能力弱,仅仅发挥了农家乐的功能。

3、利川苏马荡旅游区:位于利川市谋道镇旁,距利川市48公里。苏马荡地处长江南岸,海拔1500米,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森林密布、风情独特。该景区充分利用夏季凉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旅游度假,大力开发旅游地产。但规划滞后,没有按旅游度假区的标准来建设,基础设施不匹配和度假功能弱,基本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存在的问题较多,经营风险大,未来品质提升难。

4、建始县小西湖旅游度假区:小西湖位于建始县花坪乡,充分利用高山气候,依托黄鹤桥景区和清江旅游景区,以及区域产业,建设旅游度假区,建有旅游接待宾馆、别墅群、大型演艺广场、娱乐设施及体育设施等,小西湖度假村地势高低悬殊,山地多层性突出,海拔1400米,夏无酷暑,是消夏避暑的理想选择。但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区域承载能力较弱。

5、宣恩县千户土家旅游区:位于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村,依托椒园镇水田坝片区特色民居和庆阳古街土家特色建筑,全力打造的以民俗风情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农家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区。目前旅游承载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较差,市场开拓不够。

6、宣恩伍家台旅游区:宣恩县伍家台村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有着1900多村民的小山村。伍家台村盛产茶叶,曾获清乾隆皇帝赐匾“皇恩宠锡”,使伍家台贡茶声名远播。独特的手工制茶技艺代代相传,生产的茶叶更是畅销海内外。在宣恩昌臣茶叶公司的规划和推动下,将茶园变成了公园和旅游景区,在茶区建起了游步道及配套的茶楼、茶叶博物馆,建设起点高、观赏旅游性强,茶文化浓郁,但旅游茶品不丰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市场和旅游创建不够。至今还不是A级景区。

(二)开发思路

乡村和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坚持“区域统筹规划、突出地域特色、综合立体开发、强化要素功能”的开发之路。这里以四川省成都的“五朵金花“景区为例,来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成都的三圣乡有五个小村庄,他们把景观建设与旅游要素建设、农业产业与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建设与文化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在高起点统一规划下,实行连片开发,注重文化品牌的提升,走以旅促农,农旅互补之路,利用农业产业建设成”五朵金花”国家4A级景区。红砂村建设“花香农居”,幸福村推出“幸福梅林”,驸马村推出“东篱菊园”,万福村推出“荷塘月色”,江家堰村推出“江家菜地”。形成五大产品,共同构成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区。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就是要把乡村和休闲农业变成农业大观园、生态会客厅、聚会大本营、美食嘉年华、特色购物村、艺术新载体、科普大课堂。促进城乡融合和农业与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

(三)产品类型(1)

1、自然景观类。就是依托“山、水、林、田、路”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山水村寨”、“水上人家”、“山巅土家”、“洞穴部落”、“林海栖息”、“天然氧吧”、“梯田漫步”、“世间天路”、“鸟语花香”、“林荫恋歌”、“鸟巢人家”、“悬崖氏族”、“五彩花间”、“梧桐栖息”、“鸳鸯戏水”、“水上画舫”、“渔家灯火”、“藤蔓倒影”、“溪流吟唱”、“阳光沙滩”、“穿越瀑布”、“百鸟园”、“蝴蝶谷”、“洞穴大鲵”等等。

2、人文景观类。就是利用歌舞、诗歌、楹联、风俗、礼仪、传统工艺等,打造旅游产品。如“龙船调故里”、“龙船竟渡”、“黄四姐探源”、“叭一口”、“土家竹枝词”、“土家诗林”、“天天女儿会”、“土家打喜场”、“出嫁感恩曲”、“山歌好比清江水”、“摆手源”、“土家情歌会”、“豁达毕兹卡”、“歌舞人生”、“巴蔓子”、“土司印象”、“土司家宴”、“土家故事会”、“西兰卡普”、“如花西兰”、“哪门搞起”、“登山背篓”、“清江放排”、“千古纤夫”、“震撼号子”、“欢乐山谷”、“巴东竹枝词公园”、“巴东三峡诗词古街”等等。

3、遗迹景观类。就是依托和解读古村寨、历史遗迹等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万户土家”、“千户侗寨”、“苗家古寨”、“土家大院”、“唐崖土司”、“容美土司”、“南佛第一窟”、“荆南雄镇”、“丛林土家”、“女儿寨”、‘“女儿村”、“女儿城”、“女儿庄”、“四姐大院”、“诗画土家”、“风雨桥歌”、“毕兹卡语言村”、“覃氏家园”、“日白村寨”等等。

4、气候利用类。就是利用气候环境,打造休闲度假产品,卖山水、买气候、买空气。如“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工场”、“恩施候鸟客寨”、“四季村寨”、“鸟巢人家”、“悬崖村寨”、“森林部落”、“养生大都会”、“世外桃园”、“人间银河”、“土家月宫”、“数星寨”等等。

5、特殊资源类。利用特有生物资源、矿产等有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世界硒都”、“品硒世界”、“茶海土家”、“牡丹花苑”、“百里樱花”、“桃李漫天”、“杜鹃万倾”、“葡萄乡村”、“正月看灯”、“二月问柳”、“三月观雪”、“四月满山红”、“五月龙舟”、“六月荷塘”、“七月水仙”、“八月桂香”、“东篱菊隐”、“十月稻香”、“冬月狩猎”、“腊月泡汤”、“水车世界”、“一步一景”、“十里浪花”、“百步穿杨”、“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暗香盈柚”、“人参鸡汤”、“黄连浴池”、“湿地摆渡”、“温泉泡吧”、 “利川大草原”、“咸丰花海”、“利川水杉公园”、“建始葡萄酒庄园”、“来凤杨梅恋歌”、“宣恩白柚欢乐园”、“恩施城郊山地运动公园”等等。

6、农事资源类。根据农事劳作和农耕器具,打造旅游产品,形成体验运动和活动,如“榨油作坊”、“泥彩世界”、“欢乐水车”、“葡萄果酒坊”、“千针万线”、“糍粑大赛”、“夯土磊坝”、“抬工号子”、“秋千倘佯”、“天梯攀月”、“农事技能大赛”、“纤夫溪”、“背篓登山队”、“远去的马帮”、“打杵豪情”等等。

7、农业资源类。就是把农业产业基地当成景区来建设,形成观赏性强的风光农业。农业资源类的开发可思考“四尖引领(舌尖农业、指尖农业、鼻尖农业、脚尖农业)、三色优先(黑色农业、紫色农业、彩色农业)、五农整合(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如,“十里茶海”、“十里藤桥”、“老家竹园”、“菊花山庄”、“百里梨园”、“葡萄村庄”、“山花烂漫”、“药香千里”、“药用植物园”、“有机植物园”、“生物灭虫园”、“地道植物园”、“养生植物”、“食药五性五味园”、“本草纲目园”、“土家滋补园”、“苗家药园”、“老种子园”等等。

(四)产品类型(2) 在恩施州度假的十八方式:

1、吸氧洗肺--森林度假。

2、加油人生--硒疗度假

3、馋嘴咀嚼--美食度假

4、游泳戏水--漂流度假

5、追月叙旧—怡情度假

6、沐浴风情—民俗度假

7、采茶拾菌--农家度假

8、融入自然—运动度假、

10、野趣横生--露营度假

11、天地相融—仁者度假

12、水天一色--智者度假

13、武陵明珠--医疗度假

15、净心问道—祈祷度假

16、追问天地—科考度假

17、清江壮歌--红色度假

18、走进土家--节庆度假

(五)开发方向

1、找依托:依托大景区,形成资源和产品的互补;依托城区和集镇,互补要素功能,提升人气;依托度假,充分利用气候和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依托景观农业,把农业观赏性体验性产品发展旅游业;依托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

2、重农味:把农业和乡村业态转化旅游业态,这种旅游业态的根本属性还是农业和农村,其开发和建设要注重“农味”,形成吃—传统地道恩施土菜;住—古朴而又现代的乡村野奢乡居;行—绿色生态乡径;游—美丽自然和乡愁之景;购—有机恩施特色产品;娱—农趣活动、农耕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民族体育等体验性娱乐活动的农味十足要素系列产品。

3、求配套:建立起“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设施,达到有游览产品,能住一定规模的游客,有较大规模的特色餐饮小区,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大巴通行和泊车的条件,有特色鲜明的娱乐活动和购物设施及产品。

4、讲标准:坚持景区和星级宾馆、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等标准,比如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省级5平方公里以上;过夜游客的人天数不低于2.5天,省级不低于2天;国家级住宿接待能力床位数不少于2000张,省级不少于1000张,度假区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2;过夜客的人天数与年旅客总人数比例不低于50%;省外游客不低于50%;省级不低于40%,总游客量国家级50万人次,省级25万人次。住宿设施中三星级(含三星)以上宾馆占总接待能力的50%以上。

5、有规模:就是要达到接待能力强,游览和体验有丰富产品,能接待大型团队、有过夜和度假的环境及吸引力,解决好住宿、就餐、停车、如厕、通信、就医等问题,特别是要有一定规模游览和娱乐等体验型基础设施和设备。

6、会促销:确定好产品主题,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建立好产品销售政策和机制,吸引销售商的积极性。

7、建机制: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其产品是利用资源和转化产品,往往市场主体多,投资主体多,农户自建设施和自由资源利用,以及政府建基础设施和投资商开发建设等多元投资,怎样进行产品建设,经营管理?建立投资共同、管理共同体、经营共同体、回报共同体、风险共同体的机制是此类业态建设与经营必然机制。

(六)相关问题

1、统一规划。乡村旅游和观光旅游,资源多,但往往等级低,分布分散,必须进行区域开发,特别是产品和线路的打造,必须寻求差异化和互补性,因此规划尤其重要。

2、政府作为。政府必须起到统筹发展、推动发展的作用,解决好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市场主体、产品建设协调、建立管理机制等任务。

3、企业做主。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体责任,以企业投入为主。

4、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中,农民往往都是资源持有者,也是要素补充者和投资者,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参与。

5、客源合作。乡村旅游最大的困难就是市场在哪里?寻找市场、寻求客源的途径在于强化与客源销售商的合作,形成经营和利益共同体。

6、政策和项目支持。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渠道,国家在产业上有一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比如农业部门、发改部门、劳动就业部门、旅游部门有一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但往往是奖励性和弥补性的政策,主要投入渠道还是靠市场主体和利益获取者。发展乡村和观光农业的最大困难在高质量的产品打造难和建设资金难。这里就破解建设资金难谈点我的看法。办法一,资产轻化:轻资产开发(联合开发与消费投资),轻化资产消费(产权式托管与非产权式租赁),轻资产运营(非核心业务外包与众筹),轻资产扩张(如股权收购、分时度假、候鸟养老)等灵活的经营机制。方法二,取整合政策支持:基本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水电优惠政策等。公共政策支持,包括农村畅通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扶贫开发、民族宗教、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农村书屋、农村信息化、旅游标准化等。产业政策支持,包括农机补贴、良种补贴、设施农业、林下经济、菜篮子工程、农产品储运等。特色政策支持,包括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星级农家乐以奖代补、新农村示范点以奖代补、景区以奖代补、巾帼示范基地、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法三,引商引资引智引能人。

7、保护环境,建设洁净村庄(家园)。全国各地成功的典型、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是能否持续发展、保持市场旺市的关键,也是恩施乡村旅游的优势和隐忧,恩施生态和环境十分脆弱,环境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部分区域农民的卫生要求低、生活习惯差。因此建设生态健康乡村旅游、生态健康观光农业,是产业发展和景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8、融合载体,共同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要结合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星级农家乐建设共同推进。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地。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真正“游”起来,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有新载体。

附:有关政策支持文件目录

1、2012年2月28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持续发挥示范创建的带动作用。

2、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第三篇: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讨

中共浦北县委党校

陈贤东

【摘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是适应当今市场需求,推进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以“旅游+”来引领农村经济产业融合,对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产生强力的拉动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关键词】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转型

今天的城市高楼林立, 生活节奏紧张,人们生活空间日趋缩小,环境污染也在加速。节假日公园和风景区人满为患,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和旅游的心理需求,迫切需要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休养健身的愿望。农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也日益凸显。因此,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复合型、集约化的多业态现代农村经济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产生强力的拉动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一、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形势

(一)国外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兴旺发达

英、法、德、美、日、荷兰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通过政策支持

1 和扶持、引导,利用良好的农业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开发休闲创意农业,带动了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功能多样化发展。其发展模式主要有5种:一是创建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创建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西欧各国的葡萄酒庄就是最好的案例;三是创建教育农园: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特别是台湾生态教育休闲农场,通过创建植物迷宫、昆虫养殖教育、花木标本、采酿蜂蜜和花粉、田园餐厅、农庄木屋等多种项目,寓教育与游玩于一体,很受游客欢迎;四是创建森林公园:选择现有的环境条件较好的林区,划出一定区域建设森林公园,保护环境,涵养水源,清洁空气,维护生态,同时可拓展休闲观光、野外运动、娱乐健体;五是创建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农村生活气息。

(二)国内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周边迅速兴起。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有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预见,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型业态必将获得快速发展。如山东、江苏、

2 浙江、四川、湖南等省通过发展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茶叶作物,创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俗园、果蔬品尝园等,使农业不仅仅是提供农产品,还可以提供休闲、观光、娱乐、科普、体验、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了农业发展模式转换。

(三)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初见成效

广西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为抓手,推动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到2016年底,全区创建并通过验收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0个,创建农家乐4000个,乡村旅游点1100个,休闲农业园630多个,年接待游客5280多万人次,对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成为带动农村就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如南宁市的“美丽南方”、玉林市的“五彩田园”、贵港市的“荷田水乡”、防城港市的“东兴万尾村”、钦州市的“九百垌生态农庄”等。

二、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案例分析

(一)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较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了蔬菜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生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高效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蔬菜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3 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5万多亩,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其次是开展技术创新与推广,创建科技示范园、展示馆,拓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基础上,坚持引进与开发、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了大棚滴灌、臭氧抑菌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生物组培等30多种种植新模式,全市的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不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还拓展了蔬菜产业的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现代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二)广西南宁市创建的“美丽南方” 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较好展示了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南宁市西乡塘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地处邕江北岸石埠半岛,距南宁市区10公里,南宁市江北大道与005县道连接贯穿其中,是著名作家陆地先生创作的小说《美丽的南方》故事背景所在地,自然风光优美,四季花果飘香,历史留痕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先是以创建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依托。示范区的创建由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配合协作对示范区内道路、水利、电力等公

4 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给予扶持建设。总规划面积为23650亩,其中核心区4450亩,拓展区为6200亩,辐射区为13000亩。示范区总体布局为一村二廊三园四产业,即提升改造一批美丽乡村,打造两条景观长廊(邕江滨水和生态农业景观长廊),建成三大生态园(生态菜园、四季花果园和水上乐园),形成四个特色产业(蔬菜、水果、花卉、水产)。建成柏油道路61公里,拥有4000多个停车位,30多家农家乐,1家大型餐厅,2个山庄。

其次是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整个“美丽南方”片区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流转土地8000多亩。目前已入驻了30多家企业,已建成灵湾菜园、水上乐园、胤龙百果园、洛克玫瑰庄园、在望水果园、凤凰园、葡萄园、台湾水果园、木兰园、荷园、吉泓竹园、万骏城卡丁车乐园、中良太空园、文莱苑、和美航空飞行基地等10多个主题园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村庄乡村旅游发展。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不仅每年坐收丰厚的土地租金,部分村民还可以就地在公司里打工领取工资,实现了由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

再次是注重挖掘乡村旅游元素,使景观与文化相融合。西乡塘区政府对忠良屯内96栋古宅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进行院落原貌恢复,达到“一院一景”的目标。对新村126栋新宅进行风貌改造、水质治理、村容村貌美化,对示范区内的忠良村实施乡风文明“四大文化”工程,大力发掘土改文化、弘扬知青文化、保护古建筑文化和 5 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修缮土改历史展览馆、知青园和农具展示室,把景观与文化相融合,提升了“美丽南方”的吸引力。

走进“美丽南方”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小桥流水、田园生态。市民可以骑马赏花、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是一个集休闲农业、旅游观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科技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区。2015年参观人数达65万人次,产品销售及旅游收入4035万元。忠良屯村民人均纯收入高达1万多元。2015年10月美丽南方忠良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5年12月美丽南方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5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案例剖析说明,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一是政府引导、整合多种资源集中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引入新型市场主体,植入市场运作机制;三是扶持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模式,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四是发掘乡村文化底蕴,培育乡村文化元素;五是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开展宣传、营销,结合景区特色,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多措并举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有效达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三、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

6 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农村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挖掘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效益,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2016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特征。因此,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域,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例如,贵港市覃塘区利用“覃塘莲藕”这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以龙凤村、姚山村为核心,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荷美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3000多亩,带动全区发展莲藕3.4万多亩,并以荷为媒,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发掘了十多个景观景点。每年7月,核心区几千亩荷花盛开,景区同时开展系列活动,壮丽而盛大的景致吸引了数以万计游客,近三年来,“荷美覃塘”核心示范区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还有荔浦县创建的花卉苗木特色产业示范区,兴安县创建的灵渠葡萄产业示范区,恭城县创建的柿园柚园产业示范区,忻城县创建的蓝莓山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浦北县创建的佳丽特色水果核心示范区等等,这些成功案例有许多值得学

7 习、借鉴的经验做法。

1、政府引导,保证基础设施投入。政府整合多部门资源支持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等综合措施,将示范区的水网、电网、路网、通信网、互联网、停车场、旅游公厕、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好。

2、市场主导,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招商力度,引进工商资本成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示范区生产、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示范区培育发展一批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创建示范区的关键。

创建示范区,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培育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创建示范区,要加强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连结农户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注重发挥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

3、科学规划,保证项目建设的持续性。科学制定示范区规划,系统规划好示范区的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基础设施以及产业选择、创建模式、建设时序。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思路,谋划项目建设工作;提高规划的超前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一张蓝图绘到底。

4、统筹协调,兼顾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着力解决示范区谁来

8 种地、种谁的地、怎么种地等问题,探索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模式,积极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区,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农民增收受益。

(二)要注重挖掘多种元素,以提升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1、农业观光园区规划设计要主题鲜明。重视研究探索休闲农业发展规律,加强对休闲农业开发的专业化指导,注重挖掘多种元素,包括乡村风俗民情,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文化艺术,乡村民居建筑,乡村传统劳作等,以提升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园区内景点、景物的布局有条理、有逻辑,防止项目盲目上马、任意开发,注重保护开发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因素,因地制宜开发观光果园、垂钓园、娱乐、餐饮、农耕、驾船、捕捞等,注重度假型民宿农庄、民俗文化观光、农业科普教育等项目开发,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和包装,避免景点重复,形式单一。

2、重点布局规划,打好基础,完善形态,做出亮点。一要拓展农业的多样性。既要注重农业品种的多样化,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蔬等特色农业;又要注重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大力培育农家小院、家庭农场的同时,积极向乡村庄园、乡村酒店、乡村休闲度假区升级。二要提高农业的观赏性。既要有规模化效果,以震撼人心;又要有精致化效果,以静心养心。三要提高农业的体验性。通过设施配套,扩大农业的可进入度和可亲近度,让人充分体会到观赏之喜、采摘之乐和参与之趣。

3、提高园区品位,延展个性化服务。很多休闲农庄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呈现低、小、散的特点,对游人缺乏吸引力。因此,乡村旅游要注重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开发,同时要研究开发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中老年、亚健康人群的服务项目,延展个性化服务。

4、突出休闲创意农业的特色。乡土特性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最大的特色,游客可亲自参加种植、采集、品尝和加工等活动,体验农村风情,也从中收获劳动的欢乐,可以举办一些休闲体验型的专题活动让游客积极参与其中。在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举办采摘大赛,让游客在观景、赏花、摘果、品尝过程中体验田园生活;在美食节活动中,聘请专业厨师现场表演烹调,让游客除了品尝美味佳肴外,还可面对面地学习精湛的厨艺,通过专题讲座让游客获得健康美食的知识。

5、适度开发,保护原有的生态和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的生存之本,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有些休闲农业园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新产品时,忽视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到农村来体验城市生活”,把农家乐搞成人工游乐园,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休闲农业的特色应是“农”字,离开了与“农”直接相关的旅游,也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本色。

10

(三)重视扶持引导,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农旅融合发展创建新亮点。

1、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旅融合发展新亮点,发挥科普、教育功能。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四是利用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基地等向游客、村民普及先进农业技术。

2、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检测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完善基础设施。在休闲农业示范区,将农业、旅游、生态融合发展,集旅游、观赏、休闲、体验、养生、科普等于一体,推动设施装备逐步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无害化安全生产条件,建立齐全的公共设施、管理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配套为村民和游客服务的休闲设施设备等。

(四)着力品牌创建,强化营销推介。

1、树立绿色食品意识。要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追溯制度。充分利用自

11 然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元园区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把生产有机、绿色食品当作示范区的品牌战略。开发生产符合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以及消费价值观的优质农产品,开拓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市场。

2、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品牌创建。品牌是无形资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商标注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名牌实力、名牌形象、名牌认知,积极培育市场认可的名牌。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3、突出宣传推介,着力品牌创建。利用媒体、节庆等宣传平台,大力开展营销推介,打造一批农业旅游节庆品牌,培育一批农业旅游园区品牌,创建乡村旅游模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

(五)谋划业界合作。

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谋划业界合作,就是要推动多部门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升旅游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人气指数,扩大市场份额,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深入实施“旅游+”、“全域旅游”战略,借助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商贸、农业、林业、交通等多部门合作举办乡村文化旅游体验活动,让游客体验欢乐乡村游的乐趣,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做大做强“农旅结合”文章,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旅游业向精品化、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和民俗文化特点,实施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战略,逐步

12 形成了“一县一色、一镇一格、一村一品”的格局。

近年来,灵川县紧紧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多部门合作共建,通过“节庆搭台、旅游唱戏”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姑娘节、桃花节、荷花节、银杏节等颇具地方特色的农业节庆品牌。以节为媒,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全县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洋银杏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海洋银杏林”和“海洋万亩桃花”入选为“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桂林休闲农业四季游精品节点。海洋乡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立足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春赏桃李花开,夏品优质水果,秋看银杏金色,冬观高山雪景”四季旅游品牌,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曹雯;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J];农村经济;2015年05期 【2】袁琳;广西农业“新军团”勃兴供给侧[N];广西日报;2017.04.21;第1版 【3】王文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广西农业发展路径[J];当代广西;2016年11期 【4】陈箐;广西乡村生态旅游聚力前行[J];当代广西;2017年07期

【5】刘珉坤;孙荣蔚;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广西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当代广西;2017年07期 【6】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年04期

第四篇:青岛乡村旅游将实现“一村一品”乡村特色

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

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特色

实现“一村一品”

今年,青岛市旅游局将大力开发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形式多样、产品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乡土性逐渐缺失,是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山东省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谋划发展时不是立足于乡土特色,而偏于“城市化”,从房屋建设装修到菜品设计都追求城里酒店的豪华和气派;同时,乡村游基本停留于观赏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休闲娱乐要素不足,基本处于有农家而无“农家游乐”状态。

从山东省乡村旅游座谈会上获悉,今年,山东省将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进行再研究,提出以富民、农村城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乡村旅游规划的跨越式发展。针对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中暴露的两方面的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意识到,并依托各地特色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尝试和改进。

据悉,今年,青岛市旅游局将通过培养树立发展乡村旅游的模范村、示范户,引导乡村旅游走挖掘资源内涵、突出产品特色的发展之路,大力开发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民俗节庆等乡村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形式多样、产品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乡村旅游规划中心视点:打造乡村旅游“一村一品”,要认真调查当地实际情况,突出自然特色;要重视引进乡村旅游规划专业人员,进行乡村旅游整体的开发、研究等,立足资源优势,搞好规划布局;要调动多方力量,培育农民,发展组织,促进乡村旅游有机体的形成,建立一村一品发展生产经营体系;要进行典型示范,宣传发动,建立一村一品发展舆论引导体系等。

第五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崇左边贸特色乡村

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打造崇左边贸乡村新特色

主笔: 民盟崇左市总支委会

覃孟生等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崇左市来看,近年来围绕做好口岸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两篇大文章”,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攻坚战”,打造沿边特色边贸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民盟崇左市总支凌小将主委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参政议政委员覃孟生博士和其他委员等一行7人于七月初开始对崇左口岸边境乡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题调研。调研活动分别深入崇左4个边境县7个口岸(5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二类口岸)、14个边民互市点,开展专题调研,并派员到凭祥、宁明、龙州、大新等相关口岸进行考察学习。采用实地调研口岸建设情况,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收集各地口岸边境乡村发展经验材料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对乡村振兴在边境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调研情况及实施方案汇报如下:

一、调研背景:

(一)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挥区域优势,顺势而为,努力打造崇左边贸乡村特色新局面。

1、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并随即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导性、方向性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明,实施乡村振兴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产业兴旺,特色小镇建设是产业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不少省份和城市特别是江浙、广东,上海等沿海省区甚至西部地区贵州省等已经在建设特色小镇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市出台了专门针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支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投身特色乡村建设。边境贸易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富民、强国、安邦"的巨大作用,既为国家创造财富,又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广西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门户,研究广西边境贸易的特色小镇对于振兴边境乡村发展意义重大。提案在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贸易以崇左为例的边贸乡村现状之后,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实施对广西边境贸易带来的影响之后,提出了崇左边境乡村贸易发展的路径,即:促进边贸转移升级、努力开拓"一带一路"与东盟市场的平行发展、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特色小镇。自从2017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崇左边境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国家构建“一带一路”向南发展和自治区“双核驱动”、凭祥重点开放开发示范区的批准建设等战略的实施,崇左边境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推动了“兴边富 2 民”。但随着边境贸易不断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如当前崇左大部分互市点(区)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陈旧落后,货场规模小,仓储装卸能力低,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互市贸易“穿岸而过”而很少落地加工,边境贸易缺乏产业链支撑,拉动地方经济作用十分有限,乡村边境贸易如何做强做大集群发展势在必行。

2、政策优势多重叠加:崇左于2003年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辖扶绥、大新、天等、宁明、龙州五县和江州区、代管凭祥市。全市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3万,有壮、汉、瑶、苗等19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88.6%,是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发展起来的边境口岸城市、年轻的国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城市、旅游城市。崇左与越南接壤,沿边、近海、邻首府、连东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崇左成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中越"两廊一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门户的重要节点城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之一,是广西边境线陆路最长的地级市,是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地级市。崇左边贸口岸经济以及生态旅游、环境和谐宜居是崇左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潜力。

崇左目前拥有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中越跨境劳务合作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崇左城市工业区、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等一大批开发开放平台。特别是2017年9月,国台办、国家发改委、

3 商务部联合授予崇左市“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称号,崇左市政府与全国台企联签订《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建设了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崇左产业园,连续成功举办了第14届、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台商崇左行”投资推介会,这些为崇左市加快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沿边企业寻求农业边境合作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大平台。

(二)崇左边贸产业优势明显。

1、边贸乡村边境交易颇具规模: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崇左立足“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做大边贸产业,主推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加快“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龙州水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扩大开放,友谊关公路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扩大开放至浦寨、弄尧两个通道,爱店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已申请自治区验收,硕龙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双边性口岸正待国务院批复。2017年凭祥综合保税区在全国46个综合保税区中排第12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9年稳居全区第一;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成为全国边境小额贸易第一大市。

2、边贸乡村生态旅游颇具特色:崇左边贸乡村深入实施“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左江花山岩画 4 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广西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德天跨国瀑布景区跨境旅游取得重大进展,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加快建设、凭祥市列入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崇左边境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唱响边境乡村“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宜居品牌。

3、边贸产业发展独特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独特。崇左沿边、近海、临首府、连东盟,交通十分便捷。从市中心到中越边境城市凭祥90公里,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90公里,到最近的海港钦州港124公里、防城港130公里,均是由高速公路相连,从凭祥到越南河内170公里,河内到凭祥的高速明年底也即将开通。铁路方面,有国家干线湘桂铁路横穿而过,经凭祥友谊关直通越南首都河内,是广西进入东盟国家的主要通道。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穿过机场,预计2020年通车,届时崇左至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只用20分钟。水运方面,境内的左江3级航道已建成,1000吨货船可直达粤港澳,形成海陆空交通网络。

二是产业园区平台优势明显。崇左市现有崇左城市工业区、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等10个重点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2个,广西A类园区4个,各园区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为产业集聚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 目前崇左同时享有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检凭祥试验区、国家西部大开发、边境贸易及互市贸易、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广西发展战略有关政策,比如,企业所得税减按9%征收;还有

5 国家为支持脱贫攻坚,对在贫困县的企业上市实行免排队的特殊政策,我们有4个县均可享受。

2017年启动建设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崇左产业园,崇左市邀请了广西规模最大的国家甲级建筑设计单位华蓝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规划,核心区总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采取“一园三址”的方式建设,包括三个片区,一个位于市城市工业区,主要立足城市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功能配套,推动产城融合步伐,重点布局综合轻工产业、新能源动力产业、东盟特色食品产业、泛家居产业、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一个位于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立足边境贸易优势,重点布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产业、民族生物医药加工产业;另一个位于凭祥综合保税区,主要依托公铁联运、口岸、保税物流和相关政策优势,重点布局果蔬加工产业、新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 三是社会稳定环境优势突出。崇左虽然地处于边境地区,但是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自2011年以来全市群众安全感6年排广西第一,社会稳定动态八项工作综合总分连续7年排广西第一,连续3届荣获“平安广西先进市”称号,代管的凭祥市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崇左社会安全稳定,成为广西平安建设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在崇左投资有很好的社会环境、治安环境、法治环境作保障。

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崇左市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多人,其中80%是25—50岁的青壮年,本土劳动力资源充足;崇左市外出务工人员达55万人,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就业创业;同时,崇左市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签署了跨境劳务合作协议,设立了包括市本级在内的3个境外劳务管理服务中心,为越南籍务工人员入境提供“一站式”

6 服务,境外边民入境务工停留时间一次性签证为6个月,吸引大批越南务工人员前来崇左市务工,目前有超过5万人次的越南务工人员在崇左工作生活,这些都为大陆及台商企业入驻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崇左市物产资源丰富,口岸优势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美宜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广阔。

二、调研对象范围

分为五个调研对象分别深入:

(一)崇左凭祥市、宁明、龙州、大新(以凭祥、友谊关、水口、爱店、硕龙、平而、科甲等)以边境线0-50公里内的爱店、水口、硕龙等边境村镇为调研重点,调研口岸边境小集市建设,边境特色村镇,沿边口岸乡村为主体;

(二)崇左相关商务局口岸办、海关、工商、税务、北部湾办等职能部门以及边境乡村实际边贸交易数据及加工贸易数据采集;

(三)以中泰(崇左)产业园、两岸经济产业园崇左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含凭祥-宁明贸易加工区)以及爱店、水口口岸经济区、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和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等一系列园区开展专题调研;

(四)赴防城港东兴市以及其他相关口岸进行考察学习。采用实地调研口岸建设情况,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收集各地口岸边境乡村发展经验材料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五)积极主动与物流边贸商协会、企业家联合会、口岸边贸专业贸易机构、口岸边境农村合作社以及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规划研究院、自治区工信委、商务厅、贸促会等交流崇左乡村振兴、口岸边境特色乡村发展策略和实施办法。

三、调研依据

(一)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7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会议2018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5曰17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 2018年6月13日左江日报 《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二)广西发展改革委印发《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以下简称《规划》);崇左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口岸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两篇大文章”,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攻坚战”》

(三)崇左市海关、商务局、边贸协会、物流协会等关于崇左口岸边贸发展状况、边贸乡村互市点发展情况、边贸乡村贸易特色以及分布状况,目前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建议。

四、崇左市口岸边境乡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边贸乡村规模: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崇左立足“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做大边贸产业,主推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加快“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广西凭祥重点开

8 发开放试验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启动实施,龙州水口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扩大开放,友谊关公路口岸获国务院批复扩大开放至浦寨、弄尧两个通道,爱店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已申请自治区验收,硕龙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双边性口岸正待国务院批复。2017年凭祥综合保税区在全国46个综合保税区中排第12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9年稳居全区第一;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全国设区市第一位,成为全国边境小额贸易第一大市。

(二)边贸乡村生态特色:

崇左边贸乡村深入实施“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广西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德天跨国瀑布景区跨境旅游取得重大进展,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加快建设、凭祥市列入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崇左边境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唱响边境乡村“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宜居品牌。

(三)发展特色边贸产业支撑:

一是口岸商贸物流产业。崇左是中国口岸最多的边境城市,整个中越边境线一共是1020公里,崇左占据了533公里,广西一共有8个边境县,崇左占据了4个,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二类口岸、14个边民互市点,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所以口岸是崇左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潜力。崇左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9年排名广西第一,去年达到1410亿元,占广西40%。友谊关口岸平均通关作业时间仅为8分多钟,成为广西通关效率最快的口岸。2017年,崇左市主要进出口商品中,第一大类是水果,进出口是235

9 万吨;第二大类是机电产品,包括汽车底盘等一些汽车配件,出口297亿元;第三大类是服装,服装出口173亿元,主要是出口到越南等东盟国家;第四大类是农产品,出口87亿元。广大台商朋友、大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贸易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特色资源加工型、保税加工型、国际产能合作型等口岸加工型产业和商贸物流、跨境电商以及配套的现代服务业。

二是特色食品加工业。崇左是“中国糖都”,年产糖200万吨左右,占广西的1/

3、全国的1/5,榨蔗量和产糖量连续14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糖业全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糖业循环经济不断壮大。2017年9月,崇左市启动建设了广西中国糖业产业园,园区重点发展蔗糖、糖蜜、蔗渣、滤泥生物肥、蔗叶蔗尾饲料加工、甘蔗机械、糖果休闲文化旅游七大系列产品。同时,崇左水果资源丰富,2017年,崇左市水果进出口量235万吨,其中进口201万吨,全国进口2个水果,其中就有1个是崇左进口的。坚果去年进口了21万吨,货值64亿元。海产品,包括三文鱼、海虾、龙虾等冻海鲜产品,进口约300万吨。这些为广大台商朋友、大陆企业发展特色食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是高端木业、家俱产业。崇左是林业大市,2017年全市森林面积1423万亩,农民人均林地7.4亩,共有木材加工企业625家,年生产能力426万立方米。境内广西祥盛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派阳山”牌刨花板是全国十大刨花板品牌之一,主要向国内索菲亚、欧派、尚品宅配等上市公司供货。目前崇左市正着力打造广西崇左龙赞东盟国际林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广西山圩产业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三大高端林业产业园区。

四是资源加工型产业。崇左是“中国锰都”,锰矿储藏量达1.65亿吨,居全国首位,占全国20%。铝土矿、稀土储藏量也十分丰富,膨润土储藏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锰加工

10 企业21家,全部产能达105万吨,产值103亿元。崇左市与中铝集团合作建设崇左稀土高新产业园,中铝稀土年产5000吨稀土项目已建成投产,龙州年产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南国铜业一期工程年产30万吨电解铜项目已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这些为广大台商朋友、大陆企业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五是国际产能合作聚集区。目前,通过中泰崇左产业园、凭祥沿边经济合作区等多区域新能源合作,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天津先进能源合作院、金亚新能源、中电投集团、中能集团、中燃集团等,专门出口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动车至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一带一路”沿边国家。

六是现代特色农业、休闲主题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崇左是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780万亩,农民人均耕地超过4亩,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和亚热带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是崇左最靓丽的名片,全市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优良,空气质量稳居广西前三,有4个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崇左是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之一,是广西首府南宁的后花园。这些自然禀赋,使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得天独厚。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边贸乡村结构单一,质量不高,边境农业贸易额占比不大。2017年,崇左边境农业贸易总额为10.48亿美元,是崇左市边境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崇左市的三分之一不到。边贸农业未形成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不大。二是通过口岸的边贸人流、物流、车流量少。人流、物流、车流是衡量口岸边境乡村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2017年,崇左市口岸农业货运量为25.78万吨、 11 出入境人员31.1万人次。

(二)贸易结构层次较低,特色和优势不明显,缺少产业支撑。一是贸易结构层次比较低,边贸企业少,加工贸易滞后。贸易的商品仍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深加工、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二是贸易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与周边口岸的贸易商品结构雷同。三是缺少产业支撑。口岸边境乡村经济发展与腹地产业、工业园区关联度不够,缺乏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撑和拉动。四是科技合作和劳务合作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口岸边境乡村建设目前主要是国家、自治区投入为主,但口岸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多的是需要地方进行长期、持续的投入。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加上依据现行税收体制,地方无法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中享受增值税分成,导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口岸边境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通往崇左龙州、大新、宁明口岸的公路等级低,口岸货场规模小,通关未能实现科学、规范的人货双通道,仓储装卸能力低等。

(四)口岸通关效率有待提高,边贸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优化。一是在办理通关手续方面,存在程序繁琐,成本过高等问题,通关不够便捷高效。存在部分边贸企业和个人放弃通关,甚至有的转入非法走私等问题,对正常的经贸合作造成负面影响。二是口岸边境乡村金融服务滞后,金融网点直接以人民币交接较少。此外,不能直接办理跨境汇款等业务,大量边贸活动采用现金结算, 12 对口岸经济发展造成明显制约。三是推动口岸经济发展的意识有待提高,沟通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地方政府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边防等联检部门共同推动口岸经济发展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相互间沟通和协调的机制有待完善,相互配合提高通关效率的工作有待加强。

(五)市县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崇左市,但目前以凭祥市以及宁明、龙州为主。三市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口岸及园区的建设进度、质量密切相关。虽然崇左市成立了沿边开发开放区管委会,但市级与县级机构的工作关系、管理权限等没有得到明确,难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有关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前期工作中,如规划、金融、物流、产业营销等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影响了边贸乡村发展的筹备工作。

(六)口岸边境乡村城市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是在思想观念上,长期以来都习惯把“老少边山穷”中的“边”,作为制约和影响崇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忽略了崇左可以作为口岸边境乡村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没能把“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口岸开放程度低。崇左崇左、崇左岸仅为崇左双边性国家一类口岸,尚未允许对第三国人员开发,开放面窄,贸易国别单一。另外,边民参与边境贸易的积极性不高,边贸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带动力不强,导致崇左作为口岸边境乡村城市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六、建议和对策 (一)建 议:

从“农业+沿边”理念向“乡村+沿边”理念转变

1、“农业+沿边”是产业概念,注重的市产业的叠加及整合,而“乡村+沿边”,是根据崇左市“口岸经济的发展需求,是边境特殊地理环境的地域发展概念,强调把边贸乡村看作整体,注重广西乡村振兴实施涉及的各个地域特色和要素整合。实际发展中,乡村振兴与发展,不仅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要关注边贸经济、民生、文化、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环境发展等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关注田园生态链与美丽乡村的打造与重建,关注城乡互动。因此,在布局乡村振兴规划时,特别是在具体操作上,应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从城乡融合发展和优化乡村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两个方面,明确崇左沿边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地域特殊性,进行边贸乡村的新定位,提出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要始终把握一个原则:从“农业+沿边”理念向“乡村+沿边”理念转变。

2、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元年,崇左发展边贸乡村振兴,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延续,我国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崇左是广西乃至我国 “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门户城市,与越南具有较强的经济链接性,切实发挥沿边农民主体作用,避免代替农民选择,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从国内形势看,乡村发展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

14 势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以及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近期,中越高层经济交流频繁,双方寻求合作的态度积极,谋求发展的愿望迫切。今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就在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提出:“中越两国已就扩大‘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框架内合作和加强产能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越方一道,推动双边贸易均衡可持续发展……。”崇左市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越方同级政府间会谈会晤机制,加强经贸合作,稳定贸易关系。从国内形势上分析,我国乡村差异显著,多样性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因而,崇左边贸乡村的振兴规划地域独特,而且边贸经济长期活跃,具有较强的操作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实施对策

1、“边贸乡村+智慧平台”

打造以崇左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沿边农民为参与主体,以产业、产品、资源、文化、金融等整合为核心运作事宜的各类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孵化平台。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时出台针对边贸乡村建设的激励政策,在基础配套设施上向边贸乡村建设倾斜,以沿边产业兴旺、边贸乡村先行为指导思想,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吸引边贸投资者的关注,全面推动边贸乡村的建设步伐。例如:以边贸乡村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手段,围绕乡村边贸互市以及生产生活,实现智慧乡村链接智慧城市。

2、做好边贸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发挥边贸乡村的规划引 15 领作用,规划建设要结合崇左现有资源优势,要以生态优先促进全面美丽乡村建设,以边贸特色文化保护推进乡村文明,以旅游业态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等,真正让沿边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边境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特色等相关产业融合进去,按照“结合实际、利用资源、科学规划、带动发展”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建议实施“驻乡驻村”规划师制度实施,加强政府、市场、技术人员和边民多方合作,把管理和服务不断向边贸乡村基层延伸。我们在以凭祥经济区、凭祥-宁明边合区、中泰崇左产业园、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龙州水口产业园、大新经济园等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中发现,目前不少跨境合作的边贸企业以及沿边乡村,其规划、发展缺乏统一筹划,核心区不突出,基本都是跨境企业、边民互市这样单一雷同的功能。要坚持“特色”为第一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强化组织领导、资本合作、边民受益和政策扶持,确保边贸综合体全面建设合作促进边贸乡村整体经济文化发展,给边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归属感。

3、确立重点特色边贸乡村优先发展,“先行先试”的理念,根据崇左实际,结合现有边境资源,对崇左符合条件的较为成熟的边贸乡村建设项目,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基础配套、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造成崇左“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边贸乡村示范点。例如:

(1) 边贸乡村农事服务以及农民边境互市平台; (2) 边贸乡村农业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3) 边贸乡村农业研发促进培训综合平台; (4) 边贸乡村区域农业物联网发展平台;

16 (5) 边贸乡村泛农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平台; (6) 边贸乡村创建“边贸特色小镇”; (7) 边贸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

(8) 边贸乡村构建“乡村+物流”,落地“乡村物流产业园”; (9) 边贸乡村开发特色农业示范园,打造边境“文旅项目”; (10)边贸乡村加大地理品牌注册,打造“边贸特色品牌”。

4、创建边贸乡村特色产业,延伸沿边乡村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载体建设,积极培育产业链群;培育产业主体,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丰富跨境电商以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做大边贸市场,调整优化结构,迎合垮境市场需求;增强乡村边贸互市能力,提高乡村流通效率。

5、拓展边贸乡村枢纽物流,壮大沿边贸易规模,推进边贸企业特色群集。做响乡村边贸品牌,积极推介特色企业品牌(如红木产业、东盟互助农业、边境旅游等)建设,加强区域品牌宣传保护。做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技能。做好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统筹规划,为边贸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加大精准扶持,通过对沿边平行金融机制的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应用沿边金融区块链技术,提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造血功能;进行沿边政策倾斜,各类扶持性项目要适当降低立项申报门槛,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边境乡村龙头企业。

6、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口岸边境乡村经济发展。一是提升口岸边境乡村功能。积极争取崇左、崇左岸作为特色商品进出口指定口岸,如向国家积极申报在崇左设立东盟牲畜产品进口 17 指定口岸等,争取获得国家更多的扶持政策,推动口岸经济的发展。二是搭建口岸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推进口岸物流业的发展。鼓励国内外物流企业进入,提升服务水平,优先发展包装、搬运、保险等现代物流衍生业,促进口岸现代物流业的快速提升;通过多方位的招商引资,发展边境特色互补的加工贸易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大力培育口岸边境乡村贸易经纪人,培育壮大贸易载体,服务口岸经济。四是探索开展双向互补的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双边的生产技术、土地、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与崇左为主的东盟国家国际经济合作。

7、多渠道推进边贸乡村振兴步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谋定而后动,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层层加码,避免过度举债搞建设,避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搞形象工程堆盆景。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力度。二是向国家建议从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视同国内增值税,地方能够按比例分成。三是充分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口岸边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四是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解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利用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实现沿边公路等级提升,交易仓储设施扩建,互市贸易设施配套等,不断完善各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8、创建边贸乡村绿色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捷化程度。口岸各查验部门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推动通关“一体化”、“无纸化”改革,改进监管模式,创新多部门监管协调机制,提高通关 18 效率,缩短流程时间。建议借鉴其他国内兄弟口岸便捷的通关模式,降低通关成本,增强口岸综合效能,优化通关环境,提高通关便捷化程度。先试先行,积极探索“两国一检”的边贸扶持农民通关的“绿色通道”模式。

9、建议按照一区多园建设崇左边贸乡村特色合作示范区。例如推动凭祥建设10个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以此为核心区,带动崇左沿边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以崇左其他5个工业园区作为边合区的辐射区,享受国家、自治区给予边合区各项优惠政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加强“崇左沿边开发开放新体制新机制新平台”课题研究,按先试先行的原则,大胆创设崇左沿边乡村贸易发展的新平台。

10、构建“崇左边贸乡村农副产品社群销售”特色平台。 创新崇左边贸乡村社群型销售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打通农副产品城乡间的流通渠道。是注重分类施策。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打造具有沿边特色的崇左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扶持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利好政策,并尽快出台地方扶持口岸经济发展政策。一是用好、用活、用足有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二是尽快出台崇左本地的扶持政策。三是向自治区建议大力发展“沿边乡村经济走廊”,提升全区“三区统筹,双核驱动”支撑能力。出台专门支持政策,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畅通沿边通道,搭建跨境经济合作园区,推动全区沿边经济开发的点、线、面的整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校产清查实施方案下一篇:新促销活动总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