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

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心理教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确保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会出现偏差,为大学生今后的成长保驾护航,对于学生的心智成熟、潜能激发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就现阶段来看,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大学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学生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及时采用新颖的教育理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本主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引言

大学阶段是完善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就大学生的现状来看,还广泛存在较大的社会心理问题,例如学习适应、社交恐惧等,辅导员如果使用传统的教育手段进行心理教育无疑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辅导员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结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辅导,确保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不会出现偏差,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从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情况来看,完全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不仅要培养起强健的身躯,还要塑造其健康的心理,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秉持以人为本的辅导理念,将辅导内容细化到学生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具备不畏艰难、勇于探究、自强自信的精神,为今后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和职责义务打下基础。

1.完善学生个性和心理。传统教育思想灌注使得学一味按照教师的方式被动成长,其心理成长和可塑性遭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大学生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心理教育,就充分扭转了这种片面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完成自身人格的塑造,为他们将来迈入更加广阔的天地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阶段学生思维和人格的培养对其将来的发展有着影响,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能让学生具備较强的分辨能力和价值观,为其培养出良好的素质和综合性思维打下基础。心理教育也可以理解为疏导学生的情绪、引领大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控制水平以及完善自我意识有着重大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

1.心理适应问题。当代大学生主要群体是95后和00后,这部分群体由于生长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使得他们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于90后,这一代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在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十分脆弱的,强大的外表和敏感的内心形成了一个矛盾体,其心理特征极易受到同学、辅导员及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2.社交心理障碍问题。社交障碍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尤为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在“封闭式”的校园中,严重缺乏社会交际,心理普遍存在胆怯、敏感、自卑、封闭、害羞、自傲及敌意等心理障碍,进而导致其社交意识淡薄,社会交际能力较差,难以和同学之间搞好关系,这一现象不仅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其今后步入社会。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以人为本,采用细致的心理辅导方式。大学辅导员首先要采用更加精细的心理辅导工作方式,高校教师和领导层要进一步关注青年学生的发展,学生才教育的核心对象,基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用更加亲切热烈的方式服务于学生,将工作重心放置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成长体验当中,把心理辅导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中去。此外,辅导员也可以借鉴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逐一的心理辅导,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或者心态出现偏差,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到心理辅导工作当中,比如当下较为流行的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倾听方法以及正向引导和积极暗示等,这些咨询方式都能在传统理性分析基础上,发挥出其特有的情感功能,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理,使心理辅导人工作变得更容让人接受,并将这一方式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消除大学生的社交恐惧心理,提升其自信心。

2.优化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体系。大学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热爱的社会或者班级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让这些活动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多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要利用主题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增强骨干学生的觉悟,让这些优秀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实现大学生的引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方位发展。

四、总结

大学时期是塑造良好人格的关键时期,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心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承担着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任务,所以,大学辅导员要深刻意识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从根本上确保学生的全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190.

[2]黄志军.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4(02):63-64.

作者:姚艺龙

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篇2: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摘要: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体育拓展训练;社会心理能力;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内容被简化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体育课程资源也大多集中在学校,学校外的家庭、社区、社会教育体育被排斥在外,游戏化、多样复杂的体育被浓缩在平面的有限课堂空间之中,难以实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课堂的要求,联合国(UNESCO)提倡连接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为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体系,课堂开设的形式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着挑战,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与成败,要使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首先必须从转变思想和观念做起,从我国国情和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建立现代体育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为契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素养教育。新《指导纲要》指出:“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拓展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2]。

我们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吸取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摈弃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依据现代教学思想,大胆改革体育教学模式,1995年完成“单元选课制”的改革,学生可以在“单元内”自行选择教学内容;1997年实施“周选课制”的改革,实现学生选课“三个自由”;2000年开始推行“学分制下的分层教学”,在“三个自由”的平台上与学分制全面接轨[3],经过实践,我们认为还应拓展体育课堂外的体育资源,开始研究 “大学生户外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探究式、自主体育学习,把它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健康,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多方面的需求,实践证明该实验改革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手段,极大地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符合新《指导纲要》提出的拓展体育课程内容,实现课内、校内外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基本精神。

1实验设计

1.1教学目标以融入自然,陶醉自然、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个性解放、交流互动、增进友谊为目的,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控制情绪、人际关系、缓解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能力。

1.2实验设计内容本实验的教学训练内容紧扣“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目标,“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课程实验的出发点,从拓展学生校外体育课程出发,丰富和补充校内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下体育的功能,因势利导,根据环境条件进行设计和组织户外体育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拓展训练包括单纯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1.3实验程序第一阶段训练:选拔队员,基础知识、拓展训练项目培训,共同设计校外训练课程;

第二阶段训练:双周日户外体育生活训练实践,包括定向运动、登山行走,复杂地形穿越等体能训练训练中增强学生体能,塑造坚忍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的毅力、耐力和承受挫败的心理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训练:大学生暑期体育夏令营,采用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体验、互助发现等体育综合教育方法教学。

第四阶段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科目:包括战胜恐惧的跨桥、勇攀高峰,挑战极限的登高、空中跳杠,飞跃自我、信任背摔、攀登天梯等,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坚强的心理防线,高尚团结的协作精神,积极探索心理教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有效的心理素质训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自愿报名的78名大学生,男54名,女24名。

2.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

2.2.1调查法问卷内容从高校体育课程内涵、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内容与方法等的认知态度、效果、观念等方面来设计。

2.2.2实验法将理论研究的具有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特色和符合体现《指导纲要》要求的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验,为确立有理有据的教学观点提供帮助。

2.2.3文献资料法选择近期发表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理论专著及论文加以研究,并把部分论点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3实验测量指标体能指标、社会心理能力指标。

2.4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在SPSS for Windows 11.0上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实施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成效分析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认识、课程内容、形式、能力等方面客观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表1),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内容、形式及安排持积极肯定性(很满意、较满意)评价者分别为90.5%、85%及83.4%,中性(认为一般)意见为7.1%、7.1%、9.5%,负性(不满意、较差)评价者分别为2.4%、7.9%、7.1%,说明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情感心理健康,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上给予很满意或较满意的积极肯定性评价,认为这种体育课程新颖独到,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表明训练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正确理解,否则会导致认知偏差,出现心理问题,通过训练课程中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体验等方法,学生了解特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结构,正确认识体育功能和自身健康知识的促进,结果也表明认为自己情感心理和健康知识学习收获明显的分别为64.7、80.9%,中性的占32.4%、17.8%,收获较少的不到4%,总体效果满意达到95%(表1),说明学生需要一些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有内在的需求,需要学校体育的加强,不能回避大学生健康知识和体育能力不足,加强内涵教育,本课程设计无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尝试。

3.2实验后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明显实验前受试者的身体素质具有相同的基础,经过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表2),表现在俯卧撑(T=2.871,P<0.01)、仰卧起坐(T=3.290,P<0.01)、12 min跑(T=2.174,P<0.05)、肺活量(T=2.892,P<0.01)等变量上差异明显,说明体育生活适应训练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3.3体育拓展生活训练后的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明显加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期望被社会和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能共同分享思想、建立亲密关系、互相帮助,获得情感的相互支持,同时又获得独立,但离开家庭融入到新集体后,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发生变化,孤独感表现强烈、无助,需要寻求中介媒体,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进行再社会化,如果大学缺少学生再社会化中介,大学生会孤独、自我封闭[4],因此,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健康问题也应引起高校体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求干预措施,针对性开展体育活动,挑战自我,勇敢走出狭隘的自我交际圈子,积极参加文体社会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与人交往的技能,有助于我们寻找切实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干预策略,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等社会健康,如新西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注意审视在教学和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从事游戏、娱乐、运动等文化活动期间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思考相互间价值观、态度、行为等身心健康的影响,学生间应增加人际交往技能,进行有效交往,学会评价社会和体育文化因素对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本身具有游戏、娱乐功能,创造了一种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阳光、空气、自然、健身、快乐有机结合,也可以看作人的一种特殊的再社会化教化,在此特定教育过程中,发展体质健康的同时,从心理、意识和行为上接受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去体验快乐,获得和谐的社会健康发展[5]。体育教育的效果评价是推广应用的基础,一般包括过程评价、影响评价、结果评价,体育生活拓展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中长期效果评价,可以进一步证实体育生活拓展课程可有效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促进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实施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课后,结果表明(表3)在自我认识能力(T= 20792,P<0.05)、缓解压力能力(T=6.602,P<0.001)、人际关系能力(T=2.334,P<0.05)、控制情绪能力(T=6.218,P<0.001)、自我监控能力(T=3.387,P<0.01)、自我效能(T=2.860,P<0.05)等社会心理能力上变化显著,表明经过2年的校外体育生活训练课,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健康明显加强,获得情感的相互支持,表现为同学主动互相交流,情感留恋,拉近心理的距离,合作竞争力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

3.4实施拓展体育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良好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减少或缓解心理问题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验结果显示2年体育生活训练体验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心理压力,促进了相互理解与信任,形成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和谐、信任的良好关系。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与心理健康关系是密不可分的[6,7],拓展训练是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具有良好的培训效果[8],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生活训练可以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能合理解决冲突和挫折,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代偿失调,使人理性看待生活中问题,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大家共同体会生理、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和心理激情动员,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下,大学生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形成心灵上的感应和精神升华,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经过2年的体育生活训练,结果显示(表4):大学生在人际敏感(T= 3.241,P<0.05)、抑郁(T= 2.814,P<0.05)、恐怖(T=3.212,P<0.05)、偏执(T=3.450,P<0.01)上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表明体育生活训练课有助于心理健康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4结论

1)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2)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3)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

4)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惠红,朱伟强,等.“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31-33.

[2] 季克异,季浏,等.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研究概述[J].中国学校体育,2003(1).P:50-51.

[3] 杨剑.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4):121-124.

[4] 张力为,主编.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汪晓赞.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70-72.

[7] 白莉,等.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20-122.

[8] 张惠红,等.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5):136-140.

作者:杨 剑 常 波 田 宝

大学生社会心理论文 篇3:

大学生考试作弊社会心理解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作弊的手段、范围、信息、动机等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作弊的心理亦愈趋复杂。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对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功利心理与从众心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高校在育人理念、评价体系、课程体系与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社会心理 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愈演愈烈,作弊的心理亦愈趋复杂。考试作弊虽发生在校园内部,但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笔者在CNKI期刊网上以“主题”为检索项、“大学生考试作弊”为检索词,对1979~2011年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16篇相关文章。但是,在结果中以“题名”为检索项、“社会心理”为检索词,仅搜索到3篇相关文章。可见,直接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并不多。因此,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提出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变被动消极地惩罚治理为积极主动地疏导预防。

一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作弊也在“与时俱进”。作弊手段从偷偷摸摸的小纸小抄发展到计划周详的无线电传送;作弊范围从个别越轨辐射到集体越轨;作弊信息从遮遮掩掩演变到肆无忌惮,布告栏上、厕所墙边,各类考试的“考前考中答案”伴随考试的临近“如约而至”,更有大学生从事着所谓的“兼职”工作,为提供答案的机构与学生之间达成作弊合约;作弊动机复杂化,由过去的求及格到求高分、求公平等。而考场上,宽松的考风考纪亦让人唏嘘叹惋。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考生之间的挤眉弄眼、互塞纸条或索性比对手势交流答案等,各种情况层出不穷。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可见,考试作弊正抽离于道德底线的束缚,“自然而然”地内化为大学生技能的一部分。但是,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自然而然、不羞不耻。根据马跃的调查,62.9%的大学生反对考试作弊,认为作弊行为是不诚实、自欺欺人的表现;50%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感到羞愧、内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31.7%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后又会陷入后悔、矛盾之中。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持否定态度,并绝大多数在考试作弊后会产生内疚与矛盾的心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其行为存在严重的一致性。

二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解析

社会心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如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以及群体心理(如集体心理、民族心理等)。考试作弊虽然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现象,但是却深深打上了社会现实的烙印,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偏常态发展。根据曹汉斌等人对兰州市五所高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发现,65.3%的人认为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理会导致作弊;82.8%的人认为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作弊;75.7%的人认为“你抄我也抄”的从众心理会导致作弊;60.2%的人认为怕吃亏、求公平的心理会诱发作弊。笔者认为,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是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急功近利心理的重要因素;而怕吃亏、求公平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从众的主要心理。因此,笔者选取功利心理与从众心理这两大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进行深入解析。

1.功利心理

随着社会发展的纵向深入,市场经济的利益至上、功利主义、竞争机制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信仰体系。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思想的浸染。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接触到的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考试,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本身并不是诱发考试作弊的原因,考试成绩带来的功利结果才是导致考试作弊愈演愈烈的罪魁祸首。美国著名学者Samuel Messick也指出:“考试的形式并非是冲击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主要原因,考试成绩的用途才是重要的。”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推免资格等方面占据绝大比例。学生能否获得上述荣誉与经济资助最终取决于考试成绩的高低。以奖学金评比为例,考不出好成绩就意味着无法获得理想的奖学金等级,一分之差,千元之别。经济利益的悬殊驱使更多的大学生铤而走险。同时,“唯分数、唯学历”的社会评价体系也变相地助长了考试作弊的风气。在这种功利机制的综合作用下,考试作弊不是为了及格,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GPA与名次、为自己的简历“贴金”、为迎合社会“唯分数、唯学历”的人才评价标准、为毕业深造和走向社会增加筹码。

功利必然以实用为前提,无实用意义必然不会功利。“新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反映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实用心理动因。学生通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步入高校,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却没有获得行业领域所要求具备的精深专业知识。专业口径窄而不精,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课程对未来就业不会起到实际效用。因此,他们对大学课程抱着“消极无用”的观念,平时不会认真学习现行课程体系下安排的教学内容。当考试临近,又迫于考试通关的压力而选择作弊。有研究表明,当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对以后工作没有实际作用或作用不大时,发生作弊行为的概率就会增加,而当他们认为所学课程对以后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时,发生作弊行为的概率就会减少。可见,功利实用心理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重要社会心理动因。

2.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的影响下采取趋同于多数人的认知或行为的表现。大学生考试作弊也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导向。笔者认为,怕吃亏、求公平心理是诱发大学生考试作弊从众的主要心理。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开始并不想作弊,甚至对作弊恨之入骨。但当他们发现自己通过勤奋努力换来的成绩却不如那些平时不努力、靠考试作弊成功的同学的成绩好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平衡,尤其当赞美与荣誉赋予这种结果时,内心的不平衡会得到无限放大,促使这部分大学生加入考试作弊的队伍。美国心理学家Adams也指出:“人们总是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到的报酬与另外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同的人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的比值相同,双方就有公平感。反之,就有不公平感。一旦有不公平感,人们就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取更多的报酬。”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各项学业较为优秀的大学生身上,他们平日专心学习,对学业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当他们的努力成果在不公平的环境下未能转化成合理而应有的价值时,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导致没有付出也会有回报甚至是高回报的虚伪现象在大学校园内频频上演。有大学生反映:“考试时大家都作弊,谁不作弊谁吃亏”;还有大学生以作弊成功四处炫耀,嘲弄作弊未遂的同学“没本事”。这种黑白颠倒的是非观混淆了大学生的认知与判断。于是,规矩的学生也开始攒动,开始学着不规矩,并最终选择了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这种不公平,从而丢失了自己既有的原则与正义。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与其行为的相互矛盾反映了大学生认知的严重失调。为了消除由认知失调引起的不适感,部分大学生通过改变自己既有的认知,例如,从持有“考试作弊是一种可耻行为”改为“考试作弊是为了求得公平、避免吃亏,并不可耻”,从而实现认知协调。但是,用这种非理性的求公平行为回应自己所认为的“不公平待遇”,实质上深深地伤害了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情操与公平正义。

三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考试作弊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动因。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作弊行为应当有较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出建设性建议,变消极被动的惩罚为积极主动的疏导。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高校在疏导大学生考试作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效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应从长计议,从高校的育人理念、评价体系、课程体系及竞争环境等方面提出几点对策。

1.重塑大学育人理念,关怀学生人格完善

大学承载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使命。关于人才的定位,不同的历史时期,标准不同。但是,唯有一点:先有“人”后有“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成才。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易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负面现象、风气的影响,价值观容易扭曲,走入认识误区。在育人理念上,高校现今重“才”轻“人”,缺乏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教育,致使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无力抵挡负面现象、风气对其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的侵蚀,容易随波逐流发生异化。因此,大学应坚守正确的人才观,重塑育人理念。不仅为社会培养高精尖的人才,更要关怀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公平正义感。

2.建立多元人才评价体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功利心理反映了高校、社会单一人才评价体系的弊端。所以,在评价中,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笔者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教育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单一走向多样。“社会在评价学生时有片面性,但是作为高校不能一味迎合社会的需要,在评价学生时应有科学的态度。”高校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时,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为学生提供多次努力的机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过程与目的的关系。对于终结性评价,“能否较多地采取不可能也不必要作弊的考试方式方法,如开卷考试、面试、做学术报告或写小论文之类”,改变一次性的终结考试为多次性、多样化的考试。此外,社会也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文凭、学历社会变相助长了大学生考试作弊风气的蔓延。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已不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其评价体系深受社会评价体系的习染。社会的评价体系与高校的评价体系相辅相成。如果高校不能引领变革,社会依然因循守旧。但同时,如果社会的评价体系发展滞后不前,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也会无疾而终。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建立并真正推行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

3.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读书无用论”反映了高校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但是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议题也是攻关难题。当前高校定位模糊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高专向本科看齐,课程体系偏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无法激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笔者认为,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应适当添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师资方面可配备具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实践能力,切实感受到学以致用,从而改变学生“读书无用”的认识误区。

4.完善考试监督管理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宽松的考风考纪无形中会对考生形成误导。他们会误认为考试作弊在某种程度上是获得了老师的默许,作弊的结果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且当下确有部分新建高校通过非正当途径提升自己的办学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大型考试中监考老师故意“放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各种情况屡见不鲜。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助长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风气,同时也扭曲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应严肃考风考纪,积极完善考试监督管理体系,细化考试作弊惩罚措施,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并对相关监考老师适时组织反作弊培训,时时拉紧反作弊这根“警绳”。此外,在实际监考过程中监考老师要严格执行考试诚信体系制度,考前、考中、考后一以贯之,不给考生造成任何误导信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减少考生因求公平心理而诱发考试作弊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姚利民、丁汀.国外对大学生作弊的近期研究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1999(3):68

[2]马跃.大学生考试作弊心态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3):76

[3]林金辉.论社会心理因素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1(2):14

[4]曹汉斌、周福盛.一份问卷调查所引发的思考——大学生考试作弊社会心理根源解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1):73

[5]魏小强、鲁井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J].高校教育管理,2007(1):70

[6]刘伟利.从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考试舞弊[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2):273

[7]王丽娟.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及其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7(Z1):139

[8]潘懋元.潘懋元文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5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马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机械控制论文下一篇:人民币汇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