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2022-04-2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应得到重视。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和谐因素,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1:

和谐文化的扩散特征

[摘要]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思想道德基础。因此,从文化地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十六大之后和谐文化扩散特征对于包括和谐文化在内的我国主流文化更好地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和谐文化的扩散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以网络、电视等新型信息传播载体为媒介;时间轴扩散分为三个阶段,扩散类型以传染扩散为主,兼具刺激扩散;空间扩散受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但城乡差距显著;等级扩散表现为中央到地方、官方到民间两个等级跨度;和谐文化的传播扩散存在文化势差障碍。

[关键词]和谐文化;时间扩散;空间扩散;等级扩散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缓慢,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党和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命题也相应提出,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于社会发展与和谐文化的传播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社会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1],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先进文化能否快速、有效地扩散并被大众所接受,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和谐文化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正确引导和谐文化的传播极为重要。

一、和谐文化时间扩散

(一)起源与发展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传播在政治因素主导的作用下,利用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互联网等在全社会迅速传播开来。和谐文化的传播是和谐文化从文化创新者向大众进行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动态传播过程。其传播在时间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和谐文化由高层次文化源头进行创新,对我国传统和谐文化要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中心位于北京,通过多样的媒介方式向外扩散。主要表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电视、网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均明确指出和谐文化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并且突出强调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对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做出具体部署。这一阶段还表现为高级学者对和谐文化的一系列概念和内涵的深度解读,以高校教授发表和出版的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实体和网络的文章、书籍为主要形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哲学研究室主任张小平主编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阶段和谐文化的接受者主要为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普通民众尚处于了解和兴趣阶段。

第二阶段。和谐文化传播到基层文化工作者和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之后,由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双管齐下”,对和谐文化进行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社会环境因素较好的社会公众群体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个人将作为早期接受者,并成为“示范者”,扩大和谐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型的传播和谐文化的全国巡讲、政府和民间和谐文化传播组织的建立。例如2007年由人民网、和谐中国网等主办的“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2009年)的建立等均推动了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的进一步传播。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反映社会、家庭等和谐的个人事迹,早期接受者所产生的示范效应(道德提高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的和谐),使更多民众开始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标准,和谐文化传播进入民众对和谐文化的评估和实验阶段。

第三阶段。在大量先进事迹、政府及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影响下,和谐文化的传播完全进入基层,由基层率先理解和谐文化的民众以及和谐文化的模范人员向其他民众传播,掀起和谐文化的基层学习热潮。这一阶段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基层人员的“言传身教”,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和谐文化进社区、和谐文化下乡、村镇道德模范评选等基层民众自发组织的活动。

(二)和谐文化的扩散类型

和谐文化的传播方式明显地表现为传染扩散和刺激扩散。第一、二阶段表现为传染扩散,对于高层的和谐文化理论,地方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自主地、直接地接触和谐文化理论,主要传播内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视频、音频讲话和文字读物;第三阶段在传染扩散的基础上增加刺激扩散,表现为和谐文化理论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变异。和谐文化理论直接向普通民众传播存在障碍,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进行表现形式上的变革,保留了和谐文化的精髓,改变了和谐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使其更适于在基层传播,如民众自创的和谐歌、和谐快板、八荣八耻歌等各种宣传和谐文化的艺术文化活动都能让民众直接接触和学习[2]。

二、和谐文化空间扩散

(一)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

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发源地是北京,但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为电视和互联网络,因此距离因素在扩散过程中的影响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仍然为政治因素,该因素使得和谐文化的出现、和谐文化在空间上的扩散达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同步。如十六大、十七大做的关于和谐文化的重要讲话依靠电视和网络的直播以及全国各个层级的国家机关的在线即时学习,能够同步传播。此外,和谐文化的主题网站—和谐中国网建立之后,各省均创建了本省的和谐文化网站或者政府门户网站的和谐文化板块,能够让民众获取和谐文化的相关信息。因此,和谐文化空间扩散的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3]。

(二)城乡差距显著

在我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城乡信息资源分配不均。和谐文化的空间扩散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距。和谐文化在城市的传播速度和深度都较农村高,虽然通过电视媒介,城市与农村能够较为同步地获得和谐文化的基本信息,但是对于和谐文化的深度解读和传播落后于城市。以和谐中国网为例,该网中有两大板块,“和谐城市”与“和谐村镇”。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21日),两大板块中和谐城市条目下关于和谐城市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共有28页196条,而和谐村镇条目下关于和谐农村建设的新闻通讯信息仅有12页84条,两者的信息量相差1倍。地方省区的和谐网也表现出同样特点,和谐四川网中和谐城市板块信息为327条,而和谐村镇信息仅为112条。再以“和谐中国万里行”为例,“和谐中国万里行”活动从2007年10月10日起先后在江苏宜兴,上海,辽宁大连、凤城、宽甸、鞍山,河北张家口等地由多领域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为期20天的巡讲,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巡讲活动的地点多数位于县级以上城市和大型企业。巡讲活动结束后,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和谐中国万里行”在城市巡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带进农村进行和谐文化传播。由此可见,和谐文化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城乡差别显著。因此,对于和谐文化传播的城乡差别,政府、民间文化传播组织应向农村倾斜。

三、和谐文化等级扩散

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表现出明显的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等级扩散特点。这种等级扩散表明和谐文化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多,是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这种方式有利于和谐文化快速传播,但是对深度扩散不利,并且在由高级文化工作者组成的传播者与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接受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势差。这种文化势差的存在虽然是和谐文化能够传播的前提,但现实中更多地成为了和谐文化传播的障碍。因此目前和谐文化的等级扩散方式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需要增加等级反馈机制,使得和谐文化更利于民众接受,并能对和谐文化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在和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和谐文化能够向下传递的前提是上一等级能够对下一等级产生示范效应,即文化传播的比较优势以及文化能够衍生出经济效益,两者结合能够对区域产生综合社会效益示范效应。如果这种前提无法实现,则和谐文化的传播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被庸俗文化所替代。

这就需要完善和谐文化的传播扩散体系,增加第二等级即将基层文化工作者纳入和谐文化传播等级体系中并独立出来,使其作为沟通官方和民间的桥梁,缩小创新源同传播对象的文化势差。此外,还需要增加第四等级即文化传播企业的介入,对和谐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前景进行评估,并投入物质要素,推动和谐文化的传播,使传播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应注意,文化传播企业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谐文化的内涵,准确挖掘和谐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而不使和谐文化像我国某些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在商业化过程中畸变,是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该进行积极干预的。

和谐文化的宣传内容应体现和谐文化的魅力,让百姓对和谐文化感兴趣,其宣传的重点不在于和谐文化的理论、内容等公理性的东西,而在于和谐文化能够使人怎么样,即人们运用“和”的理念之后能够怎么样。例如,宣传“家和万事兴”,前期重点不是让人学如何“家和”而是让人知道“家和”的结果,即“万事兴”,即通过“万事兴”这一美好愿景让人对“和谐文化”中“和”的理念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让百姓真切地了解“和”的理念给人带来的好处。

作者:王殿明 张佳卿 路紫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2:

对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思考

【摘 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应得到重视。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和谐因素,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精神资助 民族医学院校

民族医学院校的生源多来自老少边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较高,他们不仅要面对物质上的贫困,更要面对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消息闭塞、学习时间久、学业任务繁重等问题,存在更为突出的精神贫困问题。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而学校对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资助的社会效应,对他们的内在理想追求、身心全面发展不够重视,使学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不能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在重视解决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贫困问题。

一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重要意义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的实践。关注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教育学生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贫困锻炼能力、磨砺意志,消除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消极影响,重塑健康的人格,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2.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

民族医学院校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健全管理机构,完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拓宽资助渠道,形成以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为龙头,奖助学金、特困补助、缓交学费相结合的“奖、贷、助、补、缓”多元助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怀与资助,从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到精神生活层面,是对物质资助的有益补充,是对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其表象是学生自身要素的不和谐,但从深层意义来说,它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家庭的和睦;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它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医学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建设力量,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内在需求,对新医改的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

精神贫困是指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主要反映人的追求、信念价值的理性范畴。通过座谈和访谈得知,民族医学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主要有:

1.存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老少边区,经济窘迫、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现实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低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想法,害怕与人交往,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很敏感,存在因家庭极其困难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但是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愿望,因某些特定的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他们有获得别人支持和帮助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心理危机导致身心健康状况不佳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人的全面心理状态相联系,和人的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因为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饮食质量和数量往往不能满足生理的正常需求,同时,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时刻困扰着他们,面对现实的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多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困惑和迷茫,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了如抑郁、心慌、头痛、心悸、睡眠障碍等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业。

3.嫉妒、逆反心理严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学业、能力、就业等方面的弱势而承受了比其他医学生更大的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认识产生偏差,他们感觉自己与别人之间有着巨大的物质生活差异,要顺利完成医学学业存在很大的困难,较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别人的憎恨,导致极端的嫉妒心理。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这种嫉妒心理得到了强化,转而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了对社会的叛逆心理,表现出退学、自杀、伤人等极端行为,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 与时俱进地开展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应与时俱进,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和谐的理念,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出发,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形成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从根本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1.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康观念“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小康社会中“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的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过程注重人的精神需要,注重对人的关怀。民族医学院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和谐发展极其重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工作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做到资助的同时育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2.融入和谐因素

在和谐的环境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得以唤醒和尊重,体验美好、崇高、快乐和成功,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患之间“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创建和谐校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

3.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环境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家园。围绕“以医为荣、以仁为怀、以尊为上”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救死扶伤”的神圣,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使命感,培养仁爱之心、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消除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视贫困为个人发展的良机,关爱自己、关爱别人,尊重、珍惜生命。

缓解经济困难,并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部价值所在,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精神扶助,以人为本,高扬关爱与温暖,提倡和谐与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是民族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孟祥军.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神资助”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44

[2]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

[3]余德华.从UPI透视当代贫困生的精神世界[J].教育与现代化,2006(2):64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何彦妮

和谐社会的哲学研究论文 篇3:

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

[摘要]本文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针对当前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这一新概念。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应该体现教育价值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文章全面分析了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

[关键词]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人本思想工作理念方法论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相对传统的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的,它是指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是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方法。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高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教育观,它主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哲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

一、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研究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科学。本体论是哲学研究的基础。所谓本体论,简单地讲就是存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谁为先、谁决定谁的问题。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首先表现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的看法,这种看法的正确与否,与其所站的立场、坚持何者为“本”是紧密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指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国家的立场,以国家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为政治服务;第二阶段,是指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社会的立场,以社会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阶段,从21世纪开始(具体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这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人的立场,以人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张发掘和提升人的价值,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泛政治化、工具化、功利化的特点,它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功能和个体价值,它是适应计划经济、精英教育的需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随着本世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问题”。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这种认识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来讲,进了一大步。但是,他们所认识到的“人”,仅仅是指大学生,因此这种认识仍然是片面和狭隘的。我们认为,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中的“人”,是指大学人,是高校中人的“类存在物”,是生活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人的“社会存在物”,这里既包括大学生,又包括教师、管理者、服务人员。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综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构建了两个价值目标,一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二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本质上讲,这两个目标可以归结为一个目标,那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了大量篇幅表达了新的历史观关于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1],“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解放的条件下才能消失”[2],“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恩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他们又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些人得到发展,另一些人得不到发展,而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此外,他们还认为“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发展如果“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的发展”。[4]马、恩的这些论述,说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与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关于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维惯性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不尊重人的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差异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主导作用;有些高校始终没有脱离“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有些高校把党校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教育与高等教育混为一谈;有些高校不管不问学生的需要,过多地强调政治观点、远大理想等大道理的教育。二是片面强调大学生主体性,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以学生为本,忽视了教职工的主体性。因此,有些高校在注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太重视对教职工的教育、关心和发展;有些高校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作用,结果“这使得对人的全面教养、对人的灵魂原本起着整体作用的教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的任务,某一个或一些教师的任务,某一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时段里进行的事情”。[5]这些不良现象的客观存在,迫切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回归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本位上来。

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工作理念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体现在高校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其它工作都是“育人”的组成部分,任何工作都应该为育人服务;在“育人”目标中,要把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因此,概括起来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学的教育思想,是在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当前,这种理念在实践中远没有形成,育人中心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为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和措施上均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指挥棒存在一定的偏差。各高校非常重视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但没有把教学工作最终落实到育人的根本任务上来。二是不少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存在功利倾向。他们把上规模和层次作为中心,把争取科研经费和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作为中心,甚至把建新校区和盖大楼作为中心,就是不把育人作为中心,因此出现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等怪现象。三是经费和人员上得不到保障。按教育部规定,高校用于德育的教育经费不得少于14%,但是到目前为此,绝大多数高校达不到这个标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人数、待遇在不少高校也没有得到落实。四是有些高校的领导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没有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甚至挤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很多客观原因,但关键在于认识和理念。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出发,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是育人为本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我们可以看到,育人是学校的任务之一,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规格的要求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今天的高校虽然普遍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但是无论其属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的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仍然是其首要的根本任务。因此,高校必须确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确立“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的思想,不能把学校办成高等职业训练所。所以,一定要把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林卢卡斯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的大学校长们都确立了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地位自然会得到保障。

二是德育为先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用人单位一致反映,大学生首先要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在这方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讲得更为透彻、生动,他指出:“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教育首先是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人格、思想品质养成的事业。因此,我们说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全面素质的培养比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难、更根本、更重要。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大学生高尚人品、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

三、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经过抽象概括出来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学理论,着重回答的是“应该怎样去做,如何去干”等实践及应用的问题。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谓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职责;所谓全过程育人,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担负着育人的任务;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网络内外的各种资源育人。

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认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横向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纵向涉及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支离破碎的水平上,对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从精、气、神的调养上给予根治。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阵地建设力度还不够;经费投入还没有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所有教师、所有管理人员、所有教育环节、所有课程都担负着育人重任的责任意识和有效途径还没有形成。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以机制创新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意见》明确指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都肩负着育人职责。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是明确的,现在关键的是如何在高校真正落实。目前,各高校虽然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但是由于这些机构在高校属于非常设机构、非实体性机构,因此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各方面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路,在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下属学工处、校团委、招生就业管理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等四个实体部门,主任委员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这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这样就从体制上克服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相脱节的现象,同时也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实践教育相对独立,难以渗透、融合,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育全过程的弊端。

二是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队伍。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哪个人的事。就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而言,它涵盖学校所有与育人有关的各项工作,应包括全体教职员工,应该贯穿和渗透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因此,只有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运作,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才能形成合力,创造最佳的育人绩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工作是两个重要的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的运转状况和水平集中了体现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面貌。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按照大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思路,以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型的学生政工干部队伍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新路子。目前,该校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学生政工干部兼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工作的制度,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政工干部同时具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研究者的三重身份。这样,克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教育与管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与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的有机结合,大大扩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范围,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拓宽了发展道路。

三是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适应大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元性、多样性等特点,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途径,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为此,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制定了有关“三育人”、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三风”(教风、机关作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文件,明确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履行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能发挥育人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航空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文化结合起来,把以雕塑、路名、楼名等为主要内容的显性文化与以校风、教风、机关作风、学风等为主要内容的隐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把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校内教育资源与校外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坚持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8.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6,51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5]朱小蔓.德育,教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4-06-04.

作者:王国炎 陈爱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日贸易关系探讨论文下一篇: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