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巨大髓脂瘤CT诊断(附3份病例)

2022-09-14

1 临床资料

例1:女, 58岁, 左中隐痛4个月, 血压正常, 尿常规及内分泌检查正常, 体检:左上腹触及包块。B超示左肾上腺区及左肾区见巨大类圆形肿块, 肿块轮廓清楚, 内部呈强回声, 后方有轻微衰减表现。CT扫描表现为左肾上腺区域巨大混杂密度的肿块, 边界清楚, 有包膜, 包含有低密度脂肪组织CT值为-64~-114Hu, 其内夹杂云絮状、条片状略高密度“软组织”影, 其CT值为2~15Hu, 最大截面为8.4cm×10.0cm, 病灶上缘达第二肝门处, 下缘达左肾下极水平, 周边脏器受压向外侧移位。右肾上腺形态、大小正常。增强扫描脂肪组织不强化, “软组织”即骨髓成分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增强幅度CT值均小于20Hu。CT诊断:左肾上腺巨大髓脂瘤。

例2:男, 60岁, 因直肠癌术前常规B超检查偶然发现肝右后叶有略强光团反射.内部回声均匀, 边界清楚, 包膜完整。B超诊断:肝右后叶实性占位.性质待定。CT检查:平扫见右侧肾上腺区域有约11cm×12cm×19cm大小呈分叶状的等、低混杂密度肿块, 内有软组织密度的条状分隔, 肿瘤边界清楚, 有完整的被膜包绕。肿块由脂肪组织 (CT值-70~-110Hu) 和软组织 (CT值13—30Hu) 2种成分构成, 脂肪成分为主, 下腔静脉受压向前、内移位。肝右后叶、尾叶受压向外、前移位。增强扫描见肿块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而脂肪成分区域无强化。CT诊断:肾上腺肿瘤, 以髓性脂肪瘤可能性大。

例3:男, 43岁, 因右腰部阵发性疼痛而来本院就诊。查体:肥胖, 高血压6年, 右上腹压痛, 右肾区叩击痛。皮质醇18.64μg/d L。手术标本:右侧肾上腺区12cm×10cm×7cm肿块, 有完整的包膜, 和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伴有少量出血。病理诊断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伴出血。

2 讨论

2.1 肾上腺髓脂瘤是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

也称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或骨髓脂肪瘤, 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和骨髓成分按不同比例混合构成, 据Dieckmann及Olsson报道, 该病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 年龄分布17~93岁, 以50~59岁较多见。常为单侧, 右侧多见, 双侧同时发生少见[1], 病灶大小不一。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 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肾上腺网状内皮细胞或肾上腺皮质内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在某种因素刺激下, 促使其分化为脂肪和骨髓造血组织[2]。大部分髓脂瘤临床上均无明显症状, 有症状者多为肿瘤增大时压迫周围结构引起腰部或上腹疼痛。有的病例出血、钙化和 (或) 骨髓组织占据肿瘤的大部分, 则可表现为软组织肿物, 这时与肾上腺其他实性肿物不易区分。极少数情况下肺癌转移至肾上腺, 恶性肿瘤将腹膜后脂肪裹入形成一脂肪肿块, 酷似髓脂瘤, 诊断时应加以注意。

2.2 鉴别诊断

本病通常为CT检查时偶尔发现, 大部分病例CT形态几乎呈特征性的, 可独立作出诊断。少数不典型病例需与下列疾病鉴别[3]: (1)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二者CT形态和表现基本一致, 鉴别之关键在于定位, 如果病灶确定在肾上腺, 则肯定为髓性脂肪瘤;反之, 如起源于肾脏, 则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个别病例可作血管造影。临床上有无血尿病史也有参考意义。 (2) 肾上腺腺瘤:部分较小的功能性腺瘤密度低, 可呈负CT值, 但一般不低于-10Hu, 且肿瘤直径一般<2cm。其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可供鉴别。 (3) 肾上腺脂肪瘤:罕见, 为均一的脂肪密度, 有包膜, 边缘光整清楚, 无钙化, 易诊断。

摘要:左肾上腺区域巨大混杂密度的肿块;结果:肾上腺髓脂瘤是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

关键词:肾上腺髓脂瘤,巨大,CT诊断表现

参考文献

[1] 郑敏文, 葛雅丽, 宦怡, 等.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2, 18 (11) :966.

[2] 苏建堂, 尤国才, 眭元庚, 等.肾腺髓质脂肪瘤 (附9例报告) [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l, 22 (1) :23.

[3] 邹新农, 方向明, 钱艳萍, 等.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6 (1) :32~3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热门文章

肾上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