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这两大难题横亘在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只有想办法将它们解决,才能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1:

大学体育略论:学科定位、时代担当及课程价值

摘 要:参考德日等国学科划分机制,文章提出体育学科应从目前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发展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认为体育和哲学、文学、艺术一样,是一门普适性学科,旨在“求乐”;我国大学体育具有光荣的时代担当,承担着本该由城市、社区、个人共同承担的义务;大学体育课程应从关注“身体”的“生物学”目标转向关注“人”的“人文主义”关怀,体育课的至高境界是在“形而下”上锻炼学生的身心,在“形而上”上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学科定位;时代担当;课程价值

Brief View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Orientation, Contemporary Obligation and Curriculum Value

ZHANG Xin-k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Jiangsu 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orientation; contemporary obligation; curriculum value

1 对“体育学科”的认识

1.1 问题的提出 所谓学科,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学问性质而划分的门类”[1]。而“学科门类,是因人类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拓展,为方便知识的分类研究对学科进行归类的结果”[2]。世界各国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各不相同。在我国,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学科门类划分,共有13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3]。这13种学科门类,又分别包含若干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

囿于智力、体力、学制和年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专业一般只能是某一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甚或二级学科,如工学中的机械工程、理学中的天文学、农学中的园艺学等。这些学科或专业成为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和技能养成的直接客体,为学生学习本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实现平台。“学生在学习阶段与其它学科或专业是否有关联及产生什么样的关系”、“体育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在人才培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是2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1.2 体育学科的普适性 作为留学德国八年,学习过工科与文科的大学校长,本人借助于多年治学治校的经历,分析认为:在13种学科门类中,有4类具有特殊性。这4类学科不但具有自我独立的学科体系与学科特征,同时还对其它学科产生影响与辐射作用,其规律和内容不仅对本学科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其它学科的人才培养上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直接、间接或迂回式的“启迪”、“折射”、“熏陶”、“陶冶”等影响,可以称之为普适性的学科。这4门学科分别是哲学、文学、艺术和体育。

哲学的目的在于求真。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理性之精品”[4],是对人类精神中最根本问题所作的终极回答,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没有哲学的头脑是没有灵魂和方向的头脑,哲学的作用对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文学的目的在于求善,善是社会意志的一种体现,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宣扬善而鞭笞恶,充分表现文学对生活的态度,并以生活的真实内涵来感化人,使人得到善的启示。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家国叙事之史、厚德载物之善是从文学作品以及其衍生物中获得并受益的。艺术的目的在于求美,艺术的规律就是美的规律,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美是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美就不可能有艺术,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理想描绘,这种描绘能使人产生一种对理想事物,亦即对美、精神的纯洁所怀的强烈愿望”[5]。大学生每天不但接触美,感悟美,而且时时刻刻被艺术“美化”着。

对哲学、文学和艺术3门学科追求真善美的论述,教育研究者已有阐述,但对体育学科的定位尚未达成共识。体育的目的在于什么呢?体育的目的在于求乐。体育作为一项富有多种艺术因素之美的人体运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娱乐性,不仅使肌体得到强健舒展,同时让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都沉浸于快乐之中。通过体育活动,身体健美、心理愉悦、意志坚定、品格高雅,为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无穷的动力和支撑。

1.3 体育学科的独立性 哲学、文学和艺术追求的真、善、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乐则是追求和实现这些终极目标的手段、支撑和态度。从微观上讲,体育学科是实现强身健体、快乐身心之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学科;从宏观上讲,体育并不孤立,而是与自然、人文、社会学科等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着的学科,是关乎民族体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学科。所以体育学科和哲学、文学、艺术一样,是门大学问、大学科。

我国最新的学科门类划分将哲学、文学、艺术单列为十三大门类之一,而体育学科仍处于教育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德国已将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十大门类之一,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也有将体育设置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做法。而在我国,正如艺术前些年被归入文学大类,随着人们对艺术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艺术欣赏、追求程度的广泛普及,2011年终于把艺术单独划分成一个学科门类。随着体育对改善国民体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不断凸显,以及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大众化和日常化,在我国,体育学科由一级学科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但是可能的、必要的,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2 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2.1 中西方对大学体育的理解 对于“学校体育”,正如“学校教育”、“普通教育”等概念一样,中西方对其理解不谋而合,内涵皆集中于中小学范畴。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即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6]。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体育应当从小抓起。因此中西方对于中小学体育是具有相同见解的,并且无一不将中小学体育作为重要的课程来实施。然而,对于“大学体育”,中西方则理解不一。

“大学体育”在西方语境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相比我国,西方大学体育课程较少甚至不设体育课,体育场所设施也不如我国大学完备,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也为数不多,似乎体育“被边缘化”。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西方大学不重视体育,相反,西方大学师生对体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远高于我国。

西方国家由于优秀体育传统的影响,大多数民众具有强烈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激情,即成人体育教育不囿于大学校园,而突破象牙塔,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社会体育网络。相比之下,大学却失去了在体育学科上独具鳌头的权威,其体育功能完全社会化了,即由城市、社区、俱乐部、个人四方承担。在德国,体育可划分成公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公众体育即群众体育,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以休闲、健身、娱乐、康复等为目标而参加的体育活动,其场所分布在城市、社区、俱乐部还有个人家庭等领域;与公众体育相比,竞技体育参与面较窄,主要是在学校体育和公众体育的基础上,具有专业潜质的人员经过强化训练,身心素质经过系统培养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德国体育的重点已由“校园和课堂”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主要以提高公民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为核心,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7],体育时时刻刻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当中,而不是将体育作为大学应当承担的硬性指标。

2.2 我国大学体育的时代担当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重分数轻技能、重文化轻体质已成社会顽疾,“人人喊打却人人为之”。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空间空前缩小,体育课程不能按照青少年身体机能发育的规律开展,导致中小学体育教育严重缺失,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和政府投资较少,我国公共体育设备设施远不如西方国家完备,因此中小学生校外体育参与度极为有限。

由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缺失和校外体育参与的局限,我国大学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本该由城市、社区、个人共同承担的义务,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来完成“昂贵”的社会任务,国家也无奈地指望大学这“最后一根稻草”强如钢丝,来维系并提升国民的体质和体育发展水平。所以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的大学体育场地设施比较齐全,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到位,每个学校都开设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的、系统的大学体育课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参与体育课程。我国大学体育对国家、社会、城市、社区和公民所做的贡献,虽是现实的无奈,但却是大学的奉献和担当。

我国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大学体育不但承担了社会体育的责任与义务,还起到了带动、辐射社会体育的功能。我国大学体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大学体育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大学生接受学校的正规体育教育,基本上掌握了科学锻炼的技能和知识,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分子,影响和推动社会他人参与体育锻炼;2)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等向社会开放,弥补了社会体育设施不健全的缺陷。开放高校体育设施,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也使得稀缺的体育设备能够为社会所用,在提高全民素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8]。

3 对“大学体育课程”的认识

3.1 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不同时期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1903-1921年大学体育课程‘社会本位主义取向’”;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前期,“课程模式主要模仿‘苏联模式’”;“文革十年大学体育课程价值被严重扭曲,体育课被‘劳动’、‘政治代替’”;“1992年的教学大纲扭转了体育课程的单一功能,从体质、心理、社会三维角度看待体育”;“作为课程价值主体的学生,其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 [9]。传统的大学体育在“体质健康论”的影响下,过分关注体育所改变的生物学目标——身体,而忽视了作为身体主体“人”的需求。步入21世纪后,现代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淡漠于关注自身,而热衷于关注需要,如鲁洁所言:“当今的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 [10]。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体育的认识近年来逐渐发生着变化。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现了健康第一、个性化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文化体育等特色,蕴涵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人文主义价值观,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对人的引导和影响[11]。这正是当下大学体育课程理想的价值取向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在突出学生地位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均得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在理念上近年来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课程设置以“人”为逻辑起点,以成“人”为宗旨和出发点,而非注重成“器”。大学体育课程要真正走向“以人为本”,在理论上要科学完整地认识人,在价值上要充分尊重人,在实践中要全面塑造人。虽然任重道远,但已初显端倪。

3.2 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 大学体育课程的功能从形态上划分,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对体育规则的阐述、对动作要领的演示等,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相关技能并在今后的运动中加以运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情,更快乐了生活。所谓隐性,就是体育课程的辐射、熏陶、启迪、陶冶等作用,是“发韧于体而感悟于心”的“形而上”的作用。对体育课“形而下”和“形而上”2种作用的例证和实证不胜枚举。蔡元培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一文中描绘出“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的理想属性,认为体育实践对人格、服务社会的精神有促进作用。被誉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在担任教务长时就明确告诉学生“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单是要得若干银盾、锦标,除此之外,也可以说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 [12]。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一方面是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发挥“显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更应该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培植大学生社会担当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隐性”作用。因为,没有一种校园课堂在对青年学生的道德、理念、素养教育上能像体育课堂一样,润物无声、身心合一、潜移默化、理实一体。体育课的至高境界应是:在“形而下”上锻炼学生的身心,在“形而上”上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调的是,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实际,体育课应该首先承担或者说亟待承担5个“形而上”方面的任务:公平透明理念的培植、遵守规则意识的强化、合理竞争原则的彰显、担当参与精神的塑造、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

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13]。21世纪的大学体育如果只专注于成“器”的教育,只专注于“体质论”、“专业论”,只关注校内而非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继续忽视对身体主体 “人”的教育,那么今后,大学体育是否也会“死亡”呢?这是每个有责任的体育人和非体育人都应扪心自问的问题。21世纪是关注人的身心需求和心灵渴求的时代,大学体育只有充满人文关怀才能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生活快乐感。如果我们的大学体育能够做到、做好这一点,不仅是对社会体育功能的一种强大辐射,更是国内大学以有限体育资源完成“昂贵”任务的自豪宣言。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547.

[2] 胡春雷.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3):6.

[3] 教育部官网. 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104/116439.html, 2014-9-6.

[4] 车洪波.论哲学的精神[J].求是学刊, 1997(3):14.

[5]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M].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582.

[6] [英]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4.

[7] 王海源.中德大学学校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14(11):5.

[8] 王保金.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2(3):76.

[9] 龙宋军,彭健民,段健芝.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26(5):38-39.

[10]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19(4):2.

[11] 王震,李竹梅.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J].复旦教育论坛, 2011,9(6):41.

[12]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

[13]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355.

作者:张新科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关于中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问题

【摘要】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这两大难题横亘在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只有想办法将它们解决,才能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所以,本篇文章将对当前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和方法,从而加快改革的步伐,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改革;高校;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中国大学的体育教育改革潜在的问题

1、缺乏基本理论

近几年,我国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大学的体育教育质量依然没有很大的提升,甚至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则是没有一个科学性的、系统性的、权威性的基本理论的指导,这种缺陷是极其致命的。只靠大量引进国外的新概念,使用一些十分牵强的专业术语,有时甚至不惜用杜撰的名词进行组合使用,这种盲目引用丝毫不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概念术语,不仅不能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相反,将使教育体育理论体系变得十分混乱。基本理论知识在十分科学、系统、权威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对实践进行指导,不至于让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如此随意和盲目。正因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基本理论,所以,现代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无法高效有序地开展。

2、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起步晚,“体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就是使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以锻炼身体为唯一目的的课程教学。现如今,大学体育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上,因此,我国必须首先关注到体育教学观念的陈旧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的落伍。今天的大多数大学,体育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遵循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侧重对教学的技能和所能负荷的强度的追求,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按部就班地讲解与示范更是缺乏课程创新的趣味性的表现。这种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和寻找体育锻炼中的娱乐性,使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激发大学生群体对健身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亦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传输和培养。所以,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落伍的体育教学方法阻碍着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3、体育课程的设置与需求脱节

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体育课程是其灵魂。只有将体育课程安排好,才能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但是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普遍陈旧、单调,十分呆板,与大学生的生理需求脱节严重,体现的是科学性和时效性的缺失,并不利于大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一直沿袭从前的以竞技和考核为主的课程形式,引起众多大学生的反感,使得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难以达成,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也难以得到提高。

4、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进行体育选项课的选择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选择的标准,往往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单一的体育选项课不能使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渐发育成熟,但对于事情的判断和思考仍有所欠缺,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仅靠大学生被动接受体育教育,并不能够使他们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

1、创新体育教育指导理论

前面已经谈到,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可提供指导的基本理论,因此,在现阶段推动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于指导理论的创新。只有创新体育教育的指导理论,将其系统化、理性化、科学化,才能拒绝零碎而随意的舶来品,才能拒绝盲目的杜撰现象。哲学作为全部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应该对大学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我们不能忽视哲学思维,应该用哲学思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推翻原来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同时,寻找更符合时代特点的、积极的体育教育思想,使基本理论成为实践的好向导。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体育教育发展的规律,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认识能力,从而提升其思维水平。

2、改变陈旧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方法

从中国的本国国情看,中国的基本国策日益将范围扩大至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所以,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中,应积极破除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大到整个社会、国家,小到政府部门、学校的校领导,都应该端正对体育教育的态度,重视体育教育改革。从而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应使用多套教学方法,告别单一的“教”与“学”,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由此看来,科学合理的课程能够让体育教育不再单调无趣,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3、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

我國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重心应放在体育课程的合理安排和合理构建一整套体育课程体系上,教材的改革要以实用为主,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达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以达到使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还能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起到积极的影响。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喜好,所以,体育教材的制定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多样性和包容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在课程的设置问题上,我们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的时间和内容,要有计划的、充满逻辑性的处理,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质量。

4、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

针对我国大学生以自身喜好为选课标准的现状,大学体育课程应增设交叉性质的学科课程,不能出现单一的某种项目课程,而是选取一类性质、方法相仿的体育项目让大学生进行同场竞技,避免过于重视技术而轻视理论的现象的产生。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进行团队赛或小组游戏时,不仅能够增加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升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又暴露了许多存在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问题。为使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借鉴国外有关体育教育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有利改革的措施,将对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有着导向作用,必然使改革不断推进,向着远方迈开步子。

【参考文献】

[1] 刘 宇.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D]. 四川大学, 2015.

[2] 范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演变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16.

[3] 王 梅.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D]. 天津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唐溢(1983—),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医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

作者:唐溢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论文 篇3:

基于足球竞赛的大学足球训练模式分析

摘要:足球运动一直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将足球结合至高校体育教育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因此足球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将简要分析现阶段大学校园足球训练和发展的现状,并论述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相关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指出基于足球竞赛的大学足球训练模式的构建路径,旨在提高我国校园足球的创新发展,继而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足球竞赛;大学足球;发展现状;训练模式

一、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现阶段的校园足球在训练中缺少训练目标和大纲,训练活动普遍是根据教师或教练的主观意识及经验进行训练,因此足球训练过程不够规范和系统。并且现阶段的足球训练缺少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技术,训练模式和训练内容的陈旧会影响大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训练效果。而基于足球竞赛的训练模式更是普及程度较低,其中主要表现为足球竞赛系统发展不完善以及足球竞赛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虽然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响应国家发展足球的号召,但是由于各个地区以及学校之家在教学水平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落实期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继而限制了足球竞赛体系的发展。

二、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概述

竞赛是体育运动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促进方式,同时也是检验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合理的竞赛能否促进体育项目的高质量发展。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中,应从竞赛目标、竞赛设置、竞赛形式和竞赛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大学校园足球的竞赛目标设定中,主要为普及发展校园足球,并通过足球竞赛提高校园足球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在竞赛设置中,现阶段的校园足球竞赛缺少科学性和整体性,因此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无法切实实现普及发展和技战术提高的竞赛目标。在大学校园足球竞赛形式中,对于主客场制建立落实不健全,并且由于教学水平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各个学校之间在成绩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在校园足球竞赛管理中,针对竞赛的开展以及比赛过程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并且相应的奖励和整治机制落实不到位,因此健康和公平的足球竞赛机制仍需加强建设。

三、基于足球竞赛的大学足球训练模式

(一)构建竞赛体系,提高足球训练质量

大学校园足球是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校园足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竞赛体制是促进足球进步发展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足球竞赛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比赛阅读能力,并且教练能够通过竞赛发现学生在足球场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构建有效合理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需要改变我国现阶段的需求训练模式,完善大学足球训练基础设备,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关于校园足球建设的号召。并且政府应对高校的足球竞赛体系构建提供资金、技术和师資力量的支持,学校方面应完善校园内部竞赛制度,利用竞赛机制和体系促进校园足球训练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足球能力。

(二)借鉴成功经验,构建高效竞赛体系

在高校足球竞赛体系的构建中,应充分借鉴足球教育发展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我国的足球水平和足球发展相对落后,因此相对于国内的发展而言,国外的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构建质量远高于国内水平。高校在构建竞赛体系时,可以积极的借鉴国外足球教育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并坚持西体中用和扬长避短的原则,结合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社会现状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构建出适合中国足球发展的竞赛体系。借助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校园足球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发展。

(三)师生互动训练,增强训练竞赛趣味

基于足球竞赛的大学足球训练模式构建中,应增加师生互动训练环节,继而提高训练竞赛趣味性和实效性。首先,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构建中,教练应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且在教练的参与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发现球员间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球员针对性的指导。并且教练员亲身示范会使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其次,足球教学的特点是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相互结合,交替循环的过程,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导致其不愿被过多的管理和束缚,因此足球教练长时间和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指挥训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校园足球训练环节中,进行竞赛环节是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并且教练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体育教育的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内容。足球作为世界三大体育项目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因此如何创新发展原有的足球训练模式,提高高校足球教学质量成为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足球竞赛的大学足球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校园足球训练质量,继而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淼.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05):109-114+138.

[2]余丙炎.当代大学校园足球竞赛体制改革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62-64.

[3]张乾.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6):59+61.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作者:金兆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本科毕业生就业医药卫生论文下一篇:中小制造业返工现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