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中欣赏文章的美趣艺术魅力

2022-09-25

一、陶醉在文章的美感氛围中——文章的美读

文章, 不论是文学体裁, 还是实用文体, 都是读者的审美对象。其中, 表现了突出的艺术特征的文学作品, 如小说、诗歌、散文、剧本, 向读者展示的是艺术美, 读者便以其艺术美为审美对象;而表现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特征的部分实用文体, 如议论文、科技说明文, 向读者展示的是科学美, 读者便以其科学美为审美对象。既然文章都是读者的审美对象, 那么, 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文章, 即美读, 从而让读者陶醉在文章的美感氛围中, 那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1、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文章, 就要充分领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例如:读《一件小事》, 就要去充分领受文章所描写的车夫形象所体现的品质美和精神美, 去充分领受文章“即小见大”, 运用对比来突出主题的构思美和结构美。读《向沙漠进军》, 就要去充分领受文章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哲理美, 去充分领受文章准确解说、严密分析、层层深入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2、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文章, 就要陶醉在文章的美感氛围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先生念书, “大声朗读着:——‘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坐皆惊呢……;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而且每每“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如果除掉文章对先生的讽刺意味, 其实先生这时读书, 已经是完全陶醉在文章的美感氛围中去了, 去充分领受文章的美去了, 乃至“微笑起来”、“仰起”头、“摇着”, 还“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几乎到了忘掉周围一切的境界。这样读书, 就其读法而伦, 我们认为肯定是有好效果的。当今青少年, 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忘掉一切的读书呢?

3、用审美的眼光去阅读文章, 就要去寻找文章的美点。

文章的美点包括两个方面, 即内容和形式;而具体讲, 又有整体和局部的分别。也就是说, 寻找文章的美点, 不仅可以去寻找内容美, 而且可以去寻找形式美;不仅可以从整体去看, 而且可以从局部去看。也就是说, 不仅可以看整篇, 而且可以看几段、一段, 几句、一句, 甚至一个词语、一处标点, 都可以去发现美、寻找美。如果我们真能这样去读文章, 我们就可称得上是“登堂入室”了。

例如:阅读作家管桦的哲理小品《奔》, 抒发了作者“站在飞驰于长江的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思。长江的滚滚东流, 太阳的不断西行, 峡谷的陆续后退, 夜晚的逐渐到来, 都在作者的眼里形成了一副副“奔”的美景。而正是在这“奔”的美景中, 作者得到了“无尽的追求”, “从不折回”、“充满生命”、“更加奔猛”的深刻启示, 并获得了“一个永恒的伟大思想:给万物以生命的光明是灿烂的。而黑暗是孕育着那无比硕大太阳的母腹。”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这样, 蕴涵在文章中的内容美, 不是非常需要我们去充分领受吗?文章摆脱了“见景写景, 即景抒情”的窠臼, 从感受出发, 以哲理为纲, 或正面写, 或侧面写, 或用比喻, 或用拟人。把描写、抒情、喻理巧妙地揉合在一起, 充分显示了文章的形式美。

二、陶醉在文章的情趣理趣中——文章的趣读

不论什么文章, 都是要表情达意的, 这样, 文章就往往含有一定的情趣或理趣, 阅读这些文章, 发掘其中的情趣或理趣, 你就会感到趣味盎然。如《春》, 写“盼春”、“绘春”、“赞春”, 均充满了情趣;《记一辆纺车》, 写纺线劳动、纺线竞赛, 处处闪耀着“跟困难做斗争, 其乐无穷”的理性光辉, 充满了理趣。阅读这些文章, 陶醉在文章的情趣理趣中, 自然是一种高级享受。趣读文章, 即有趣地进行阅读, 陶醉在文章的情趣理趣中, 显然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然而, 趣读文章, 即有趣地进行阅读, 还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 不论读什么文章, 均采取一种有趣的阅读方式, 也就可以读得兴致勃勃。当然, 有趣的阅读方式有很多, 这里择要介绍几种:

1、看题悬想。

即拿到一篇文章, 先看题目, 不忙看正文, 看了题目后, 即进行悬想: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写的?怎么样开头好?怎样展开好?怎样过渡?怎样结尾?用什么笔调?悬想之后, 再看正文, 把正文拿来与自己的悬想对照, 看有无吻合, 有无差异, 有无近似, 为什么会造成吻合、差异、近似, 这样, 你就会感到非常有趣。

2、由尾及头。

即拿到一篇文章, 先看结尾, 再推究文章可能怎样开头, 怎样展开, 然后再去看开头、看展开, 这样, 你也会觉得有趣。

3、处处设疑。

即在阅读文章时, 注意处处提出疑问, 从结构上讲, 为什么要这样开头?不这样开头行不行?为什么要这样展开?不这样展开行不行?为什么要这样结尾?不这样结尾行不行?从语言上讲,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语调?不采用这种语调行不行?为什么要运用这样一些语言形式?不运用这些语言形式行不行?等等, 通过设疑解疑, 你肯定会觉得趣味无穷。

4、故唱反调。

即在阅读文章时, 故意站在作者的对立面上, 或横挑鼻子竖挑眼, 或故意说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 这样在心中与作者争辩, 最后找出合理的解释, 这样, 你也会感到趣在其中。

5、演讲朗诵。

即在阅读文章时, “自命不凡”地把文章拿来演讲或朗读, 在演讲或朗读时, 要学着名家的风范, 充满自信, 满怀激情, 绘声绘色, 这样, 你同样会获得无限的趣味。

例如:阅读黎军的《公主》 (英译) , 读这篇文章时, 宜采用“看题悬想”法。先自己进行一番构思, 再读原文, 由于原文采用了“悬念”构思法。这样, 很有可能出现自己的构思与原文构思大相径庭的情况, 从而产生对原文构思的巧妙拍案叫绝, 如此以来就会感到趣味盎然。再如:阅读郁达夫的《为己与为人》。读这篇文章, 我们可以采用“处处设疑”法。从内容上讲,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与别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写法上讲, 文章是怎么写的, 语言有什么特色, 等等。处处设疑, 思而解之, 便可获得无穷乐趣。又如:阅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演讲中, 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 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 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巧上, 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 是值得探讨的。文章开篇, 开门见山, 别致新奇。既然是悼词, 一般来说, 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 一反常规, 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 先声夺人, 直趋主题。“这几天, 大家都晓得, 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演讲者一开始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最卑劣最无耻”、“失掉良心的中国人”、“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是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 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 是支持革命的。内容表达形式多变, 各个小节都以其各自的形式为主题服务, 思路清晰, 脉络分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避免了繁杂拖沓之感, 而且另有新意。所以, 读这类文章时, 我们可以采用“演讲朗诵”法。因为文章富有哲理, 感情深沉, 语言精美犀利, “忘情”地朗诵, “投入”地表演, 绘形绘声绘色, 必然会得到许多乐趣和感触。

现代美学还认为, “审美感受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文章的艺术性, 就会产生新的审美情趣, 从而感受到文学独特的魅力。

摘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本文主要从文章的美读和文章的趣读两方面出发, 谈谈如何在阅读中提高对文章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关键词:阅读鉴赏,美读,美感,趣读,情趣,理趣

参考文献

[1] 《一件小事》鲁迅《呐喊》 (1918年至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 .

[2] 《向沙漠进军》竺可桢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01年11月出版)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酒店英语情境教学模式探析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