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发展论文

2022-05-07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素质教育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是课程的基础。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课上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本文主要讲述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条件下对高中化学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等教学策略,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素质教育发展论文 篇1:

培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重视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最为重要。因为未来是个复杂多元、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而挑战中就要承受各种心理压力,比如逆境、失败、错误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

然而,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诸如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这些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过度焦虑;学习不专心用功,怕吃苦,贪玩好耍,懒于独立思考;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一蹶不振;在群体生活中极为自私,对相关活动不热心;对公众舆论毫不在乎,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等等。我们从大学生马加爵、药加鑫犯罪的事实中就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当代学校教育失策之处。

二、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中学生心理障碍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后天的,有主观、客观的,就一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与其心理发展关系甚大。家庭的政治态度、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等都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纠纷、父母亲离异,使子女心灵受到创伤,造成孤独、抑郁和焦虑;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其观点、态度、方法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走上犯罪。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溺爱或苛刻,都可能使孩子形成骄横娇气或压抑封闭的心理。

(二)学校方面。中学教育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谈举止对学生心灵来说无疑是阳光雨露;良好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优美的环境,无不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相反,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都会伤害学生。如讲课乏味,搞疲劳轰炸,处事不当,待人不平,讽刺挖苦,侮辱人格,打击报复,体罚,等等,必给学生带来超负荷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或变态心理。有的学校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扼杀学生的创造个性,剥夺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学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加剧了学生恐学、厌学、不学的不良心理。

(三)自身心理。处于青春期前后的中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发展,进入“躁动期”、“心理断乳期”、“自我觉醒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他们的独立意识、批评能力、自制力等都有所发展,往往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可成人们却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所以就出现了中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代沟”现象。这个时期,我们若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沟通与引导,就很可能使他们产生过度抑制、兴奋或盲目冲动的心理障碍。

(四)社会生活。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经历、遭遇、突发事故等也会导致心理障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从中获得虚拟世界里的快乐与满足;因做错某事而留下抹不去的阴影,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并不可怕,因为他们心地单纯、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促进其逐步完善、健康发展。

三、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针对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要有的放矢,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中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教师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爱即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爱自己的专业,有一颗敬业之心,更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当然,教师必须具有健康心理及其相关知识,才谈得上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问题。

(二)营造良好氛围。这里的良好环境既包括学校环境,又包括家庭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我们美化校园,有文化长廊、字幅标语、绿茵草坪、宽阔球场、花园亭廊等。学生一入校就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同时,搞好班集体环境氛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教师既要对学生加强疏通工作,又要与家长协调,帮助家长改变教育子女方法,比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必然会收到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良好效果。

(三)开展多彩活动。培育中学生的健康心理,还应重视实践活动。学校应开展好讲演比赛、文娱表演、体育竞赛、特长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胆识,发挥长处,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感、自信心,消除懒惰、消极、孤独及焦虑的心理障碍,使之感受到集体的温馨与生活的快乐。还要多开主题班会,认真选好主题,设计好开会的程序,从心理健康角度入手,针对学生日常交往中、日常生活中、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采取讨论辩论、自由发言等方式,阐明观点,明辨事理。

(四)注重个性特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个体存在着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认知因素包括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的差异;人格因素包括人格类型、人格优劣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心理差异或者说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材施教,达到“长善救失”,促进智能、个性和谐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的目的。

总之,培育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应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郑万荣

素质教育发展论文 篇2:

素质教育发展条件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是课程的基础。在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课上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本文主要讲述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条件下对高中化学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及与生活的联系等教学策略,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如何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条件下,实现高中化学教育的优化,是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调整教学理念与策略,改变以前古板生硬的教学方法,面对新的形势,通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质教育发展条件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展开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注重的是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化学课中,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的基础,普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黑板前讲着书本知识,学生在讲台下听讲,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无趣,以至于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表现的不积极。可实际上,化学是充满着神秘色彩与科学趣味的,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条件下,课堂的氛围得到了改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了化学课程的价值。通过将素质教育融入到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兴趣明显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所以,发展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改革具有很大作用。

素质教育发展条件下的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发展下的高中化学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导着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并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引入了新型的启发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得到的实验结果对结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高中化学“生锈的铁钉”的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讲解中,将生锈的铁钉投放到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液体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在完成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着指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了对应的实验结果,每个小组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发生的种种现象都让学生眼前一亮,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这样做,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对化学探索的兴趣,更能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高中的化学课上通常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着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下面专心的听,往往忽视了对化学实验的注意[1]。比如高中化学必修一中“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书上讲的是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会进行。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就忽略了加热的条件,无意识的认为该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如果学生不自己动手实践,无法从主观意愿上了解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因为在学生的认知中金属与酸要么直接反应,要么就不反应。所以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做过实验以后才对加热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做实验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使化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学生也可以对无在课堂上动手完成的实验以及实验现象产生一定的了解,方便日后的记忆与理解,对其化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如自制水果电池、香蕉与未成熟的水果放一起、干净的铁钉生锈等等,以便让学生感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中化学课而言,由于其具有抽象性特征,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课堂上可以完成的基本理论实验来说,教师要尽可能的通过实验将结果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比如“水是否导电”实验,教师让学生先对问题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的结果后,教师通过对饮用水、蒸馏水、盐水分别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只有“纯水”也就是蒸馏水是不导电的。通过学生对实验结论的直观认识,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达到了深刻理解与牢记的作用。

联系实际认识化学

化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而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化学课堂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时,就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醋与酒。通过学习醋酸与乙醇的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广泛的使用醋与酒。例如在炒菜时,料酒与醋的作用就是可以生产有香味的酯。再比如教师让学生了解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掌握石油分馏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石油的裂解与裂化知识点相结合[2]。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其对新知识的记忆程度加深。让学生充分了解并认识到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结:素质教育的展开对高中化学的影响极为重要,不仅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还需要教育部门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将书本理论与实际生活完美结合,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高了高中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志文 . 基于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究[J]. 新课程, 2017(11)34.

[2]王培明. 素质教育形式下如何搞好高中化学教学[J]. 新校园:理论版, 2010(6):128-128.

作者:马俭

素质教育发展论文 篇3:

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 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并树立正确育人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园本教研力度。本文以幼儿园教研工作为出发点,从七个方面来探讨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素质教育;园本教研;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提升

科学合理调配课程设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技能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几年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在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前教育特点、转变教育方式、加强幼儿园教研工作等方面摸索出了几点方法,下面来具体阐述。

一、从园本课程出发,制订明确而具体可行的教研目标

教研目标是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我们制定出来的目标不仅要体现《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反映正确的幼儿观、教育观,而且还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往幼儿园的教研目标存在著较为空泛的现象,这样的教研目标大而空,目的性、计划性不强,活动内容较分散,教研活动往往很难具体操作,教师常常感到不好把握,无所适从。这样的教研目标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按照教研活动安排教师本来想讨论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却由于个别观点的误导使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了场地,即开始谈论幼儿园的场地该如何设置,甚至谈及幼儿园的大型器械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一起剖析讨论,最终排除干扰,确定了具体可行的教研目标。

二、树立正确育人观念,把教育幼儿做人放在首位

开展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对“人才”这一关键性目标的认识,同时必须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幼儿和对待幼儿的问题。每个人也都不可能成为“完人”,所以我们要使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发展,首先要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为其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人才培养最首要的问题是使幼儿懂得做人,懂得做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尤其应把培养幼儿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

三、树立“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要引导幼儿获得多方面发展的知识与经验,要组织幼儿主动地进行探索[2]。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创设各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境,使幼儿在各种情境活动中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同性质的交往活动能为幼儿获得不同的经验、不同的知识和不同的能力打下基础。例如,对数的认识与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具体操作过程获得;而另一种经验与知识的获得则依赖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即必须经过成人讲解传授社会约定俗成的知识、概念,再经过自身活动与反复实践、领悟才能逐渐形成,如对纪律的认识、对礼仪的培养等。

四、在教研活动中突出以实践为基础、以研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教研组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研究、教育。因此,要从实践中找出问题,不断进行理论概括,将教师已有的认识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内化知识储备与技能,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3]。例如,以往的幼儿园教研活动方式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教师被动地接受。而现在经过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个特点,即注重“研”字,采取大家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方法。下面就以一次活动为例具体阐述。

(一)为了了解原有经验和教师之间的认识差异,我们以幼儿园平时活动中的场景为案例: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小朋友欢欢一个上午都低着头,走过去发现欢欢原来在衣袖中放了一个熟鸡蛋,她一直在精心地照看这个鸡蛋。经过李教师耐心地询问和了解,欢欢终于说出了她这样做是她想让鸡蛋孵出一个可爱的鸡宝宝!

就此事例,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李老师,面对幼儿的错误认知,你将如何做?”教师经过热烈讨论,大致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法:

1.明确观点。教师在对欢欢的这种精神和想法给予鼓励的同时,搜集有关小鸡孵化的知识,帮助幼儿首先懂得熟鸡蛋是不能孵出小鸡的;再利用多媒体把小鸡孵化过程播放给幼儿观看,使幼儿了解和掌握小鸡孵化的相关知识。

2.利用欢欢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和探究。

3.在此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进行验证。

4.对幼儿敢于实践和敢于探究的行动和想法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幼儿经历这个过程,引导他们探索和总结,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为了让教师在现有的观点与认识的基础上将教育与教育价值联系起来,再次组织讨论:“请大家想一想,在这些教育方法中,哪一种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更有益,更有价值,为什么?”教师进行思考,经过一段时间后,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形成了共同的观点,即幼儿愿意获取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幼儿怎样获取知识比获取怎样的知识更重要,幼儿“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三)为引导教师在新的认识的基础上思考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对于幼儿这样的探索行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以怎样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比较合适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达成共识,即教育要关注幼儿的需求,教师要善于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不同经验水平适时指导,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探究教研活动模式是在“以实践为基础、以研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而且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教师都懂得了“关注幼儿的需求,善于针对幼儿的不同需求、不同经验水平适时指导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研工作“活”起来

在每次活动中,我们都会引导教师分析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幼儿思想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激起他们的研究兴趣,达到教研目的。例如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教师就“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是让幼儿‘看’结果好,还是让幼儿‘猜’结果好?”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一致认为,虽然“看”字和“猜”字只是一个字的差别,但是,从新的教育理念来看,会产生两种不一样的行为和结果。“看”是将幼儿当成观看的人,让他们被动地进行学习,接受教师的实验观点。而“猜”却是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观察,主动验证。可见,“猜”比“看”要好,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这样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六、幼儿素质教育目标具体化

宏观目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操作起来不具体,为此必须把这些目标具体到每个年龄段。例如,培养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和讲卫生习惯这个目标是最基本的,那么,如何在三年中逐步对幼儿提出要求并由低到高达到要求呢?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会把每项活动、每日计划再细化成一项项的小目标,使其变成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如教师会要求幼儿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时洗手而且要会正确洗手,教师会在一日计划或活动计划中明确地写出幼儿怎么做,并在活动中教会幼儿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这样的细化会具体到每一件事、每一次活动中。

七、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第一,教师要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充分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解,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较强的责任感,并把它转化为积极的内在动力。第二,应结合本园情况,制订并吃透全面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方案体系,这是由第一层次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指导的过程。第三,把目标进一步转化为有具体行动的教育过程,即把幼儿共性的最近目标与个别差异性层次目标逐一分解,使目标直接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以促进整体与个别的提高。第四,通过观察和运用各种评价方式,检测幼儿实现目标的能力和幼儿素质的实际水平。这四种转化是对幼儿素质教育理性认识与实践过程的转化与升华的过程,而要真正做到转化自如,必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技能、心理素质等,还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任重而道远。

因此,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需要广大幼教工作者进一步自学领悟课程标准和创造性地实践探索。在教研活动中,每一名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备战的状态,不断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幼儿素质与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是敏芝.如何开展健康领域组教研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11).

[2]陶玉凤.谈幼儿科技活动的组织[J].宁夏教育,2004(11):32-33.

[3]沈心燕.探索以实践为核心的教研方式[J].学前教育,2000(03).

编辑:王金梅

作者:丁艳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政务挑战论文下一篇:档案保密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