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合同管理贯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是实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目标的基础,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概述,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出发,论述如何保证了工程建设项目按照科学的管理手段顺利进行。

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 篇1:

海外EPC合同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摘 要: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倡议的指导下,国内企业纷纷参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作为总承包商推动建设海外项目。EPC模式是国内企业参与海外工程项目的常用模式之一,其中EPC合同是保障海外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基础,由于海外经济形势、不可抗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海外EPC项目存在较多的风险,尤其是EPC合同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海外项目工程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海外EPC合同风险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了海外EPC合同风险内容,并且提出应对EPC合同风险的有效措施,期望可协助相关企业解决EPC合同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海外EPC;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海外EPC项目具有复杂度高、风险大的特点,但是承包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话语权较多,在管理方面受到的干预相对较少,与此同时承包商企业的项目风险压力加剧。参与海外工程项目的企业需要提高对EPC合同风险的重视程度,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降低风险对项目经济效益的不利影响。目前企业在处理海外EPC合同风险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当明确风险管理的缺陷,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海外EPC合同风险分析

(一)自然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自然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关于海外工程项目合同自然风险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气候,比如温度、暴雨、大风以及其他恶劣天气都是直接影响海外项目实施的重点因素,在海外EPC合同内容中显示的工程价格被默认为承包商已经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后确定的价格,所以气候风险由承包商企业承担。例如笔者曾参与的加拿大项目,业主就提出了零下40度的低温环境要求。第二,自然灾害,台风、地震等影响范围大的自然灾害直接决定项目成功与否,部分海外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则可能导致工程被迫中止,承包商企业对工程开发投入的大型设备无法继续施工,同时还需要耗费资金进行维护,合同风险因此加剧。

(二)社会风险

海外EPC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政府政策变化、项目归属政府办公效率等都是与项目执行息息相关,关于海外EPC项目政治社会风险最不容忽略。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国内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工程地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展缓慢的亚非地区,通过分析当前国际形势,部分海外地区政治局势动荡,整体发展缓慢,导致国内企业的EPC项目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及较高的风险。此外,承包商企业对海外地区法律政策的变化掌握不及时也容易增加EPC合同社会风险。

(三)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涉及通货膨胀、汇率、税收方面,其中通货膨胀方面,海外EPC项目大多处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缺陷,通货膨胀发生概率较大,一旦发生则随之出现工程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急剧攀升,由于EPC合同已经确定总价,物价上升则意味着工程承包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项目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汇率方面,海外发展中国家汇率稳定性较低,EPC项目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通常直接反应在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具体的经济风险也体现在收益、成本方面。税收风险主要是由于在履行海外EPC合同过程中资金下发不及时、税率变化而引发,而且缺乏专业的税务筹划,导致税务风险预测和发现不及时,风险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的产生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业主提供的勘察资料信息不准确,信息深度不足,承包商企业在正式开始工程建设之前,需要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信息进行实地勘察,若是企业的技术不过关则直接影响勘察结果,引发设计失误,增加风险隐患。第二,海外EPC合同中对承包企业的工作范围界定不清晰、不具体,导致承包商企业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与业主存在误差,建设过程中矛盾频发,拖慢工程进度,引发项目风险。第三,技术标准存在问题,一般来讲EPC合同均采用项目所在地标准,与我们所熟悉的国标往往存在差异,若未能吃透这些差异,往往造成返工、延期、罚款的项目风险。第四,合同变更风险,海外EPC项目工程普遍具有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非常容易出现项目合同未覆盖的内容,从而导致设计变更,增加工程建设和管理难度,从而导致项目超预算、超工期。

(五)管理风险

合同管理風险主要是因为海外EPC项目承包企业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风险,海外EPC合同管理体现在招标投标、谈判、变更、索赔等多个环节,鉴于海外EPC项目复杂度高、周期长等特点,合同管理风险较高。在招标投标阶段,企业投标报价缺少相似工程项目作为参考,报价只能根据业主提供的简单信息,因此容易出现报价低于实际成本的情况,最终导致合同价格过低,引发的后续合同风险。在海外EPC项目中企业面对收款风险,其原因是由于业主资金到位不及时、支付能力弱,EPC项目工程规模较大,所需要的资金数目也相对较多,如果业主资金结算不及时势必会导致工期延长,承包企业为了避免这一困境通常选择垫付,导致承包企业内部现金流紧张,企业的其他正常业务开展受限,企业风险压力加剧。此外,海外EPC合同变更款和索赔款的获得一般都非常艰难,且谈判周期长,进一步恶化了项目的回款,甚至因此而发展到仲裁、诉讼的地步。

二、海外EPC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一)健全合同管理组织并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为应对海外EPC合同风险,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首先,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思想,改革传统的粗放式合同管理方法,不断强化合同管理意识,尤其是注重管理海外EPC合同。其次,合理配置合同管理组织的人员,比如引入专职法务人员负责EPC合同的审核,结合EPC项目要求分配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最后,选聘、培养业务素质能力强、沟通水平高、有海外经验的员工参与海外EPC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同时聘请海外EPC项目所在地律师事务所配合参与项目合同管理。

(二)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

海外EPC合同在招投标阶段已经开始生效,通过招投标合同管理可以有效协助企业预测合同风险,并规范报价行为,减少合同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关于强化招投标合同管理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全面且详细的了解海外EPC项目所在地法律环境、政治形势,依据实际情况预测风险,同时深入调查海外EPC项目,深入分析业主的要求。第二,加强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分析,按照既定的审核程序严格审核合同,保证合同合法合规、符合国际行业惯例。第三,完善海外EPC合同评审程序,即明确评审人员组成、明确具体的评审范围、明确考核措施等,要求各级评审人员基于专业角度提出对EPC合同的看法以及风险预测结果。第四,重点分析EPC合同中规定的工作范围、权限、工程进度、付款节点、违约责任等内容。第五,对业主的资金支付能力可委托专业第三方进行资信调查,避免出现垫付工程的情况,防控经济风险。第六,考虑对设计、建造、施工、收款等风险通过保险方式进行转移,并在报价中考虑保险成本。对EPC合同进行评估审核不仅能够进一步筛查合同风险,同时还可以就合同中的细节与业务再次进行商议,合理报价。最后,需要组建专业的谈判团队,重视合同谈判的策略和技巧,尽量将合同风险防控在签署前。

(三)优化合同履行管理

综合分析当前的实际情况发现,海外EPC项目的招投标和合同签订分别由独立的部门管理,因此,关于投标交接手续问题要及时处理,在合同签订之后,投标人员需要及时将相关的数据资料转交至合同管理部门和项目执行部门处,并将重大风险及注意事项通过合同交底会的形式重点进行宣贯,方便相关人员详细了解合同情况以及规划合同执行。EPC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都是由承包企业负责,为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和资金损失以及合同风险,企业可以选择边设计采购边施工的方式,及时解决施工问题和项目合同风险。海外EPC项目涉及多类合同,如施工设计、采购设备、运输、保险等,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另外,企业需要加强对履行EPC合同过程的监督控制,尤其是履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在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组织的法务部门负责监督控制,及时调整合同履行。

(四)EPC合同风险评价

对EPC合同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通过评价确定风险形成原因、影响程度,从而制定准确的风险应对措施。关于EPC合同风险评价工作企业具体可以采取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德尔菲法、贝叶斯网络等数学模型进行准确评价。评价EPC合同风险最关键的是识别和确定风险指标体系,严格遵守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主要从海外EPC合同风险中的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五个方面入手确立指标。

(五)EPC合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企业管理EPC合同风险的有效措施,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关于风险转移,企业可以通过分包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移至分包组织,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例如,承包商企业可以将海上工程中技术复杂的项目分包至专业组织,将合同风险分散转移。风险回避则是在评估和识别之后,在发现EPC项目合同风险之后,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在确定风险超过且可承受范围之外,则选择放弃原定建设计划或者调整合同条款内容的方式回避风险。例如业主对工程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技术标准,承包商企业根据自身能力估算是否可达到该标准,若是无法达到则与业主协商调整双方可接受的技术标准。另外风险自留方式则需要承包商企业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科学的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能力;第二,按风险层级预留对应比例的不可预见费,作为风险储备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外EPC项目的合同风险管理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中之重,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合同风险的管理,掌握合同风险形成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EPC合同风险,全面促进提升海外EPC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学军.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經济导刊,2020,28(08):232.

[2]尚应斌.海外EPC项目的财务风险及控制策略[J].管理观察,2019(33):167-168.

[3]韩雷.海外EPC项目合同法律风险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6):49-50.

[4]温智,李哲,李月皎,张晨.海外EPC项目投标阶段风险分析和管理[J].当代化工,2018,47(04):779-783.

作者:蔡淳鹏

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 篇2:

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分析

摘要:合同管理贯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是实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目标的基础,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概述,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出发,论述如何保证了工程建设项目按照科学的管理手段顺利进行。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市场的日益完善,现代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用功能高且多样化,工程建设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合同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承揽工程的重要管理环节,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事业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建设工程项目合同概述

建设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合同管理直接为工程总目标和建筑企业总目标服务,保证工程总目标和建筑企业总目标的双重实现。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证工程三大目标的实现,即确保整个工程所预期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及工程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通过科学严谨的合同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能严格履行合同责任,进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一个成功的合同管理需要合同各方面能互相协调,在工程结束时使双方都达到各自的目标。解决工程问题要求公平合理,符合国际与国内惯例。

二、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法律环境不好。首先是承包人对市场调查不够,在可选择的招标工程中,对某些工程的特点、性质、规模、业主资信状况、市场状况和竞争者状况等了解不够,不加选择,有标就投。其次是未全面了解发包人对招标工程的难度、对承包人的资质要求以及中标后的合同风险等。再次是未对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进行认真分析、仔细审查。另外,我国建筑业合同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漏洞可钻;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执法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合同未依法订立,导致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2、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我国《合同法》明文规定: 建设工程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先施工再补签合同的情况,就使得这一法律规定流于形式,由于工程项目复杂,风险因素极多,为有效控制风险,这种情况应该坚决避免。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分包合同中总承包人和各专业分包人之间,及各分包人之间的合同界面不清,责、权、利不明确。

3、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匮乏。合同管理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缺乏自我保护、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意识。

4、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管理手段落后。主要包括法律意识淡薄;对承发包主体资格的审查缺乏深度;管理措施不配套;缺乏依法查处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威性;部分企业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一些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仍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合同的归档程序、要求没有明确规定。

三、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渐渐的感到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就当前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举措:

1、避免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根据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职责划分,公司项目分管经理负有对工程项目履行合同的监督职能;项目经理具有全权代表工程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合同的执行职能。由于过去没有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具体职能,结果造成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多头管理,往往因为公司领导对项目经理工作干涉过多,直接影响了项目经理对项目实施进程有序合理的控制。尤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理业主变更问题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样不仅增加了项目组很多工作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程序;在工程结算时,由于没有用户书面确认的变更文件,用户不承认变更引起工作量和费用的增加,为公司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2、通过谈判完善合同。合同双方都希望签订一个有利的、风险较少的合同。但在工程过程中许多风险客观存在问题是由谁来承担。减少或避免风险是承包合同谈判的重点。合同双方都希望推卸和转嫁风险通过合同谈判来完善合同条文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合同中予以详细、具体的规定防止以外风险。第二,使风险型条款合理化力争对责权利不平衡条款、单方面约束性条款作修改或限定防止独立承担风险。第三,将一些风险较大的合同责任推给业主以减少风险。第四,通过合同谈判争取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承包商权益的保护性条款。

3、合同中应明确工程项目付款方式、付款日期及中止工程项目的条款。为了切实维护公司的自身利益,在工程项目合同中应明确、详细的列出工程付款方式和付款日期,应明文规定建设单位付款要开具银行信用证,作为保证按期付款的有效措施。另外,在合同中应有中止工程项目的条款,如承包人在某些条件下(业主破产、不能按期付款等)有权中止工作;如果承包人不能按期履行合同,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及承包人破产等,用户同样有权中止承包方的工作,解除雇用关系,以便双方各自维护一方的利益。

4、完善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出现保险范围内的风险造成财务损失时承包商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赔偿。一般在合同文件中业主都已指定承包商投保的种类并在工程开工后就承包商的保险做出审查和批准。通常承包工程保险有工程一切险、施工设备保险、第三方责任险、人身伤亡保险等。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工程保险制度,充分保障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降低风险。

工程建设人才管理

5、加大工程管理建设。人才主要的管理内容是对从业人员的结构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控制。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工程建设人才综合素质偏弱,尤其是国际化素质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职业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较弱、流动频率高等问题;从专业技能水平上看,创新意识缺乏、观念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人才数量及其缺乏。因此要在建设项目运营初期就要从人才选择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的水平水涨船高。

四、结束语

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和使用方应该建立全过程的、系统的、动态的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原则,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可操作的业务流程,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才能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肖军.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J].安装,2006年第 6 期:6-8.

[2]浅谈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内蒙古石油化工资讯,2006年版

作者:温华明

化工项目合同风险管理论文 篇3:

我国企业国际承包工程绩效管理模式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现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区域多元化,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承包的项目大型化,大型对外承包企业实力增强。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越来越受关注,国际承包工程已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国际承包工程; 质量; 进度; 成本

国际工程承包历年来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营业份额一直占据世界总额的88%左右,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更进一步深入发展,国际间交流日益密切、国际间合作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因此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在国际承包工程领域内也开始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一、国际工程的发展现状

国际工程承包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包含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多个方面,并涉及到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劳务输出、国际服务贸易等多个层面。一般而言,国际工程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分项” 工程承包、“交钥匙”工程承包、 “半交钥匙”工程承包及“产品到手”工程承包。这其中主要是根据招标方的不同要求及需要以及建设方的技术管理能力及水平进行类型的确定,但总体而言,以上类型都不同程度的涵盖了以下内容:建筑项目的咨询、工程设计等技术服务;材料、设备的采购、动力提供;施工、安装、试车;人员培训,保证业主的后续管理;建成项目的管理、指导、供销等。鉴于国际工程承包涉及面广、建设周期漫长,对承包方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能力、防范风险能力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属于国际技术和服务贸易的范畴,因此,在该领域一直是传统欧美企业居于统治地位。

二、我国企业的国际承包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国际承包工程是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及国名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而得以经历了起步阶段(1978~1982年)、稳步发展阶段(1983-1989年),从而在1990年以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同时随着2002年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更进一步深入、国际交往合作日益密切,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整体实力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简称ENR)统计的全球做大的225家建设承包商体现了国家和企业在工程领域中的竞争力,能够入榜的企业毫无疑问都是顶尖的工程承包商。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有四十余家企业稳定在ENR的权威排名中,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2.企业营业份额不断增长

在起步阶段,我国企业主要是处于低端及分包市场,营业份额非常小,但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由最初的0.59亿美元到2005年首次超过100亿美元,直至2011年的1034.2亿美元,已占到国际工程市场的35%的份额,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3.市场呈现多多元化格局

国际工程具有多层面、环节众多、周期漫长、国际经营环境复杂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更高,因此多元化的市场有利于企业进行多方位的选择。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承包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市场也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主要体现在业务领域从最初的交通、建筑工程扩展到电子通讯、水利水电、石油化工、制造业、环保、矿业开采等多重领域,同时也从最初的亚非市场逐步渗透到欧洲、北美、拉美等新兴市场。

三、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遇到的困难

尽管我国企业在国际承包工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面临着诸多困难,对企业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国际工程市场的萎缩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尚未消除,欧债危机又再次给世界经济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危机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投资市场的低迷,资金的短缺造成很多在建的商业项目及配套工程停摆,国际工程市场不可避免出现负增长。

2.企业技术、融资能力及管理水平还需提高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日益呈现大型化、复杂化的特点,因此各国政府均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即采取公开化的招标方式由总承包商进行EPC、PMC等“交钥匙”工程方式或BOT、PPP等带资承包方式以达到业主的要求,因而产业分工体系更加深化,因而要求企业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优势。欧美企业具有技术专利、资金充裕、管理先进、经验丰富的优势,与之相比,我国企业在以上方面还待增强。

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障碍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深度发展、贸易顺差的扩大,国际上针对我国企业的贸易保护措施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伴随着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这些都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造成了障碍。在国际工程领域,贸易壁垒集中体现在汇率波动、政府补贴、投资限制、国内成分要求、税收歧视、人员限制等,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阻碍了中国公司进入他国公共工程市场。因而在很多项目投资上受到极大限制,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进一步拓展。

四、构建有效的国际工程绩效管理机制方案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构建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明确企业目标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文化

企业目标的明确是建立在员工对目标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建立在“人”的竞争基础之上,员工作为复杂的“社会人”,有着生理、安全、情感、认同、价值实现等多重需要,企业的组织文化中包含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员工的共同使命感,良好的组织文化形成能够对企业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把员工个人价值同企业核心价值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国际工程建设的特点、不同的建设阶段要求,企业应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设定,并据此进行相应的人员定岗,对各岗位进行工作要求的确立,通过明确的工作目标设立,按照公正、公開的原则,对员工的业绩和行为设立明确的标准、对岗位职责进行详细的描述、对工作进行科学量化、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定位,重点考核员工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敬业态度等以及员工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从而达到将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工作表现相结合,促进员工内部良好沟通与合作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有效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3.加强员工激励控制环节建设

制度的建立需要具有激励性,但由于企业国际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同时企业内部微观环境也会随着经营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针对国际工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紧密控制,从而避免员工产生不满、不稳定、不良心理,对企业的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五、结语

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形式,包含了国际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范畴,我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外派劳务人员不断增加。针对海外员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国别及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不同人员的性别、年龄层次及个性心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中国的广大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定性的角度对国际工程的绩效管理提出了一些实际性的分析,对于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工程实际开展中影响绩效管理的一些其他因素如人员技术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水平等,限于篇幅,文中未作定量的分析及实证,在此一并作为说明。

参考文献:

[1] 韦延成.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分析[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04)

[2]薄卫彪.基于KPI的绿色建筑项目绩效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0(03)

作者:郑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论文下一篇: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