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2023-06-15

第一篇: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化印刷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印刷车间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 主要存在职业危害因素:

在机印车间主要有有机溶剂、噪声对人体存在危害。

二、 控制措施:

1、工程控制:注意通风,增加空气湿度。

2、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手套、耳塞。

3、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喝水。

三、 应急措施:

1、 有机溶剂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清水清洗。

吸入大量挥发物,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 眼睛接触,清水清洗后就医。

泄露时污染区人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火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露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砂土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储存场所,以待处理。

2、 噪声

噪声污染较为严重时应立即关闭产生噪声的机器设备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当物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控制泄漏进行通风,并及时回收和清理。

4、依一级保养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6、喷雾设备正常使用,降低空气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7、现场作业严禁用铁器敲打,以免产生火花,导致火情。

8、配好油墨需用二次容器接盘,以免流在地上,造成滑到。

9、工作完毕立即洗手。

第二篇: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编制要点

明确岗位及性质:

明确各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场所的危害因素、产生原因、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维护注意事项。

编写时参考以下资料:

一、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中,应有中文说明书,在醒目位置设置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二、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中,应有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均应编制相关操作规程)

2、范例(以涂装作业为例)

涂装作业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 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置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2、 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置,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3、 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4、 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置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5、 生产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1651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 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7、 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8、 涂装作业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

1、GBZ2的要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卫生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9、 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58的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第三篇:焊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锰铬氧化物、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等;物理因素:焊接弧光放电产生4000℃--6000℃高温;电焊电压380V,漏电电击。 职业危害

辐射、急性或慢性中毒、电焊工尘肺、电光性眼炎、噪声耳聋或听力损伤、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2.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警示牌。

3.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 ,并认真检查确保完好。

4.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10m;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5.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

6.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

7.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下落或下滑的措施。

8.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

9.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10.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

2)现场处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第四篇: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大生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总则

为了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有:粉尘、噪声、高温、硫酸、氢氟酸、氟硅酸、液碱、盐酸等。在生产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科室、分厂。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目录》; 《噪声作业分级》;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1)噪声

①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

机械声而产生的动力噪声。主要有破碎机、球磨机、造粒机、空压机等。 ②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③卫生限值

职业接触8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5dB(A) 职业接触4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88dB(A) 职业接触2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1dB(A) 职业接触1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4dB(A) 职业接触0.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97dB(A) 职业接触0.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0dB(A) 职业接触0.125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103dB(A) 但最高不能超过115 dB(A)

④主要涉及岗位:破碎岗位、球磨岗位、造粒岗位、空压机等。 2)氨

①产生原因:在盐酸吸收过程及输送过程中产生。

②危害程度: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胸;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

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③卫生标准

氨:PC—TWA 20mg/m3

4、职业病防护措施 1)防噪声措施

①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 ②蒸汽排汽口设置高效消音器。 ③各值班室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 ④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⑤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 ⑥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氨的防护措施

①工程控制:严加密封,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②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分清风向,抢占上风口。

③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④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⑤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⑥其他防护:作业现场严禁烟火、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5、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噪声

①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 ②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2)氨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就医。

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③吸 入: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 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就医。

④食 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立即就医。

第五篇:汽修厂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XXX汽车商贸有限公司

岗 位 职 业 卫 生 操 作 规 程

目录

一、总则

二、名词解释

三、喷漆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四、钣金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五、机电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总则

1.1为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治职业病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公司汽车维修车间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2在汽车维修、维护、保养过程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1.3本规程适用于XXX汽车商贸有限公司所属维修车间。

2名词解释: 2.1职业卫生

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2.2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粉尘。按粉尘的性质分为:无机性粉尘(inorganic dust, 含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organic dust,含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人工合成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mixed dust,混合存在的各类粉尘)。

2.3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continuous noise)和间断声(intermittent noise);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steady noise), 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steady noise);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

2.4生产性毒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各种毒物。

2.5工作地点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或作业地点。

三、喷漆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3.1喷漆工应清楚所用涂料和辅助材料的有毒有害成分及可能对身体造成的职业危害。

3.2喷漆工开始作业前应首先按照GB/T 11651的要求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如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橡胶手套、护发罩、防静电工作服、防冲击眼护具等。溶剂型涂料与辅助材料的调配不应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应在专用调漆室进行。使用涂料量较少时(一般少于50 kg),允许在工作现场调配。工作场所只允许存放少量的涂料与辅助材料,但不应超过一个班的用量。 3.3使用溶剂型涂料与辅助材料和粉末涂料的场所,作业人员不应使用铁质工具及撞击能产生火花的其他工具;不应使用打火机等发火设备;不应在水泥地面拖动、滚动桶装物品;不应使用稀释剂及易燃溶剂擦洗地坪、衣物等。

3.4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的涂料与辅助材料送回调漆室或存入密闭容器中。不能继续使用的涂料与辅助材料及其包装容器,应集中堆放,及时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3.5 作业人员应将使用的涂料与辅助材料容器加盖封闭存放,不应无序乱堆;应随时将粘有涂料等易燃物质的棉纱、抹布等物放入带盖的装有阻燃液体的金属箱(桶)内,当班清除,不应乱抛、乱放;应及时清理工作场所的废物、漆垢等,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 3.6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工作场所。不应在工作岗位饮食。

3.7喷漆工应定期轮岗。

3.8一旦发生职业卫生事故,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少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的涂料收集在密封的容器内,用砂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或肥皂水、洗涤剂刷洗。对使用过的洗液应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对使用过的吸附物应送环保部门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刺激加深(发红、发疹等),应立即进行医治。

眼睛接触:立即用水洗眼睛,如眼睛刺激加深或持续,应立即进行医治。

吸入:立即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处,如症状与体征继续出现,应立即进行医治。

食入:立即饮用微温水、引吐、洗胃,就医。

四、钣金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钣金工从事焊接作业需持证上岗,开始工作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再进入维修场所,并根据维修工序的特点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应做好呼吸、眼部、及皮肤防护。作业人员应具有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能力,了解个体防护用品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上岗时应穿戴好个体防护用品。

进行二氧化碳保护焊、切割等操作时,应佩戴焊接眼面防护具、焊接服、 焊工防护手套、防尘口罩(供气式防尘面罩)、耳塞(或耳罩)、防冲击眼护具;

进行打磨操作时,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手套(棉纱/乳胶)、防冲击眼护具;

进行机动车整形(使用介子机)操作时,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冲击眼护具;

进行抛光操作和装卸轮胎操作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防冲击眼护具;

进行废溶剂(稀释剂)、废油液转运操作时,应佩戴橡胶耐油手套、防冲击眼护具。

2、工作前要将工作场地清理干净,以免其他杂物妨碍工作,并认真检查所用的工具、机具技术状况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

3、进行校正作业或使用车身校正仪时应正确夹持、固定、牵制,并使用适合的顶杆、拉具及站立位置,谨防物件弹跳伤人。

4、使用焊机时,必须事先检查焊机接地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启动程序开机使用。

5、焊补油箱时,必须放净燃油,彻底清洗确认无残油后敞开油箱盖谨慎施焊。废油应倒入指定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流或倒入排水沟内,防止废油污染。

6、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硬物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顺序摆放整齐,不得随地堆放。

7、发动机过热时,不得打开水箱盖,谨防沸水烫伤。

8、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座位以及地毯,并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车间内不准吸烟。

9、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角木将前后轮塞稳,然后用安全凳按车型规定支撑点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在车底作业。

10、修配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件或更换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作业和检查调试。

11、起动发动机前,应先检查各部件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加足润滑油、冷却水,置变速器于空档,轻点起动马达试运转。严禁车底有人时发动车辆。

12、作业人员不应在产生粉尘、有毒物质等危害的区域饮水、进食和休息,不应穿工作服进入餐厅等非作业场所。

五、机电工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5、工作中所有拆除的电线要处理好,带电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6、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大小必须合乎规定标准,选择开关时必须大于所控制设备的总容量。

7、工作完毕后,必须拆除临时地线,并检查是否有工具等物品漏忘在设备内。

8、检查完工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9、发生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粉质灭火器或黄砂扑救,严禁用水扑救。

10、工作结束后,必须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段时应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仪表等随之撤离,原有防护装置随时安装好。

11、操作地段清理后,操作人员要亲自检查,如需进行送电试验一定要和有关人员联系好,以免发生意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土木工程下一篇:志愿者服务的活动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