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论文

2022-04-3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很多医院均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医院信息化平台,有效糅合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医疗服务,建立相应的医疗服务管理方式。

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论文 篇1:

总额预付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形成机制研究

摘 要:为了探讨总额预付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形成机制,分析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变化,对已实施总额预付的医疗机构中70名专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开展一对一访谈,并将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经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按前提条件、行动策略和医疗服务结果的故事线构建总额预付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形成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揭示了其内在作用机制,外部的总额预付制度通过影响医院的资源投入或精细化管理手段,包括费用控制、住院日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行为,也通过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医疗服务行为,从而得到不同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這一结果为医保部门完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政策建议,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总额预付;公立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扎根理论

一、引言

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问题。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也面临着“看病贵”的问题。医疗费用攀升不仅加重了老百姓的疾病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穿底的风险。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各国纷纷进行了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由“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提出开展总额预付(Global Budget)。由于具有程序简便、实施成本较低,控费效果明显等优势,因此,在实施全民医保或社会医疗保险的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支付方式,包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李诗晴和褚福灵,2017)。2011年,我国开展以单体医疗机构为单位的总额预付试点工作,2012年,《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的意见》提出用2年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以上海为首,福建、山西、重庆等各地区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洪梅等,2016)。2017年,《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全面实施以总额预算为基础,结合多种支付方式,如按人头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按床日付费等,探索相适应的复合支付方式。总额预付作为一种基础预付制度,通过分析其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对后续开展按DRGs等复合支付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阶段,尽管国家要求进一步探索按DRGs付费方式,但由于其对医院信息化技术和疾病编码技术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30个试点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地区的付费方式还是以总额预付为主。因此,在总额预付背景下,探讨其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不同阶段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

国内外对总额预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行为的改变上,如医疗服务数量、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方面。研究表明实施总额预付后,不论是营利性质还是非营利性质医院都增加了诊断强度,通过增加服务数量、控制服务成本来实现目标收入,但也有部分研究持相反意见(Cheng 等,2009;Kan 等,2014;Mcknight,2007)。中国台湾地区在2002年实施了总额预付制度,研究基于2001-2004年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数据,通过使用断点回归法分析比较平均住院日、治疗强度和自付费用等得出,患者平均住院日、用药量和患者自付费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还基于台湾地区不同所有权类型的医院,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也得出一致判断,营利性医院和私营非营利性医院均增加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强度,以获取更多的医保收入(Cheng, Chen and Chang,2009; Kan, Li and Tsai,2014);基于德国医疗数据分析发现,总额预付制下医生会增加服务数量来实现目标收入(Benstetter and Wambach,2006),但对美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则发现,总额预付下医生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行为(Mcknight,2007)。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总额预付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我国台湾地区、OECD国家的经验表明,总额预付对医疗效率和质量存在负面影响,即增加了诊断强度,但没有改善患者的死亡率等医疗质量指标,故存在过度医疗等资源浪费现象(Tung and Chang,2010)。在预付制下,当医生没有逐利偏好时,理论上医疗保险能够通过预付金额的科学调整机制实现激励约束的帕累托最优效率;而随着医生逐利偏好的增强,其诊疗行为的医疗服务要素投入水平会逐渐降低,患者所得的医疗服务质量也会下降(栗成强等,2011)。但也有研究以全膝关节置换术为例,运用DID对比实施总额预付前后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的变化,发现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再次入院患者、并发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既实现了控费目标,也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Wayne 等,2020)。

由此可见,总额预付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且大多数研究均通过对比研究、数据分析来论证医疗服务数量、收入、效率及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直接或间接反映总额预付带来的影响,但内在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研究。此外,在总额预付实施背景下,医保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关系尚缺乏讨论。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实施总额预付的公立医疗机构的关键知情人士进行深入访谈,以期厘清内在作用机理。

二、总额预付内涵与研究方法阐述

(一)总额预付内涵

总额预付(Globe Budget)是指在一个预算周期内按一定方式分配给医疗服务提供方固定数量的预算额度,医疗服务提供方在额度内提供特定范围内的全部医疗服务,保证居民享受合理、可负担的医疗服务(洪梅等,2016;胡敏等,2013)。在该支付方式下,医保部门拥有对医保资金支出的绝对控制力,将医保基金池穿底风险转嫁给医疗服务提供方,使得医疗服务提供方更加关注在有限的预算内,如何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以获得最大利润(胡敏等,2013)。总体而言,总额预付制度坚持保基本、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原则,形成“年度总额预算,按月预付,过程监管,指标考核,年终清算”的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在医保额度确定方面,有3种常见的方法:一是历史法,每一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预算总额以过去历史1~3年统筹基金支出增长水平和经济发展等要素综合确定,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略有增加,不同地区增加的比例不同;二是按人头法,根据供方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综合考虑疾病类型、患者需求和医疗服务量;三是标准法,根据每个病例的平均成本制定价格标准,并确定医疗服务量(洪梅等,2016)。在费用结算方面,部分地区年度预算指标总额按规定剔除质量保证金后的余额平均分解到月,支付时扣除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和审计稽核系统等审核违规费用及月度指标考核不予支付的费用。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总额预付背景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变化机理,进一步明晰形成机制,并构建其理论框架和形成路径图,而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由下至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在没有理论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寻找事物内部的关联从而构建相关理论(陈向明,1999),将资料记录以及抽象的概念进行重组(李志刚和王迎军,2007),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既往研究鼓励国内质性研究学者运用扎根理论这一成熟的研究方法,以严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来解构定性资料,也常用于管理学领域(范培华等,2017)。因此,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最终建构有关理论框架。

为尽可能收集相关的资料,避免受访者答非所问,本研究自行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并通过预调研进行修改完善。访谈提纲主要包括开展总额预付后医疗机构效率变化情况、质量变化情况、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调研结束后,由2名团队研究成员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逐字逐句转录,按照Glaser和Strauss扎根理论原则,对转录的原始材料进行阅读、编码、归纳、提炼,进而构建相关概念和范畴(Urquhart,2012;Wakeford,1969)。

为保证理论饱和,采用边收集边分析的方法,分阶段进行(曹元坤等,2019)。第一阶段,对关键知情人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持续对比分析法,梳理总结原始资料信息,判断信息的饱和程度。第二阶段,根据信息饱和程度,继续选择关键知情人士开展半结构访谈了解更加充分的信息,并及时梳理总结。循环往复,直至信息饱和,即受访者没有给出与该研究有关的其他有价值的新信息。为确保研究结果质量,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一定措施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对访谈提纲内容做统一的解释说明及提问方式,尽可能避免调查人员的主观偏见。其次,在资料分析过程中,由2名受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分别独立编码,并对比编码结果,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为了尽可能收集到高质量的访谈资料,2018年,在已实施总额预付制的18家医疗机构中,对深入了解总额预付的专家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包括公立医疗机构负责人、医务、医保、财务、人事、绩效等部门的行政人员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初始文本。访谈对象共计70人,其中医院行政人员49人,占70%;临床医师21人,占30%。

三、资料编码与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反复推敲,凝练出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信息,并将其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这要求编者在“自由思想”的指导下对所有隐性资料保持敏感性(Wakeford,1969;吴肃然和李名荟,2020)。本研究采用手工开放式编码,由于访谈资料篇幅较大,本研究仅展示部分开放式编码的结果。

1.识别标签和现象摘要。本研究在对原始的访谈资料反复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393个标签,这是范畴化的前提和基础。

2.范畴化。通过反复对比和分析,规范出初始范畴63个,用an表示,包括人员、设备、信息化、费用、成本、激励约束手段、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量、医疗服务能力等,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二)主轴性编码

主轴编码(Axial Coding)是在开放性编码之后,进一步发掘范畴之间的潜在关联,总结更高层次的主轴范畴(Wakeford,1969;吴肃然和李名荟,2020)。本研究将开放编码所得的63个初始范畴进行再次聚类,得到人力资源、硬件设施、信息化建设、政府支持、医疗服务能力等18个主范畴,用An表示(详见表2)。其中人力资源是被提及最多的范畴,包括人员的数量、结构、学历和配比,如医护比、医床比;费用控制次之,主要包括药占比/耗材比、处方上限、住院次均费用、例均费用、单病种限价、自费比的规定和科室医保费用上限,这些均是医院常用的控费手段。

(三)选择性编码

按照Strauss和Corbin所构建的“条件——行动/互动——结果”扎根编码经典范式(Paradigm Model),以“故事线”的形式,根据主范畴的相关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演化出核心范畴及构建相关的理论框架(Strauss and Corbin,1998)。国内学者进一步细化了理论构建框架,将其表达为“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李志刚和王迎军,2007)。根据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供过程,本研究采用Strauss和Corbin所构建的经典范式,从医疗服务的资源投入、医院与医生的互动、医疗服务结果三个过程来构建总额预付背景下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形成机制,共有7个核心范畴,用Bn表示(详见表3)。

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理论模型构建与阐述

通过上述的资料编码与分析,得到了总额预付下,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形成机制的初始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为进一步构建理论模型与概念框架提供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的政策环境因素、医院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精细化管理、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影响或决定着最终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涵盖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政策通过中观层面的医院内部资源配置和精细化管理来间接影响微观层面医疗服务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结果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具体的路径包括:(1)医疗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支持影响了医院的资源投入和配置,从而影响了医院的质量和效率。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财政的投入,硬件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疗收入受到医保总额的影响,且卫生行政部门会控制患者自费比例来保证患者利益,但由于医保额度普遍不足,医院用于硬件投入的资金不足,医院无法进行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医保额度不同,收治患者的疾病类型不同,对医疗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的需求也有差别。理想状态下,医保报销制度的设计和就医秩序要体现出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影响医疗机构收治患者的类型,以此来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2)总额预付制下,医院通过内部管理手段,如一些費用控制指标来影响医疗服务行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如通过对耗材比、药占比、住院次均费用、例均费用等的控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也是一种常用措施,最终都是通过医院精细化管理来尽可能增加留用的结余。为避免过分追求效率来导致医疗服务不足,质量不佳的情况发生,医院通过一些质量指标、质量检查来保障医疗服务质量。(3)医院内部管理大多是通过对科室主任或医生个人下达绩效考评指标,直接影响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但研究发现,这些控制指标也能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间接改变医疗服务行为,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的前提条件

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形成离不开医疗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其中,人力资源包括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学历等是否能够满足科室及医院发展的需求。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同医院、科室普遍存在人才招聘和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员数量不足、人才结构偏老龄化,科室人手短缺,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甚至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的外出进修培训受阻,影响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于坤等,2002)。硬件设施设备包括医院床位数、万元以上设备数及大型医疗设备数,床位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体量,医院的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会影响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服务的效率和诊断质量(于坤等,2002)。信息化建设水平,包括电子病历、办公系统和审核监管系统以及各系统互联互通程度,是高效率办公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依托(陈渝等,2017)。

医保总额预付背景下,各医疗机构的总额增幅有限,預付金额相对固定。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各医疗机构的医保总额普遍不足,存在超支现象,医保的回款滞后,因此,到每年的10月以后,医疗机构的资金紧缺,影响了医院后续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总额预付的结余留用机制对医疗机构的吸引力不足,医疗机构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硬件的改造升级。政府的支持,包括加大对医院编制的管理和财政支持。编办对医疗机构的核定编制影响了人才招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同时,编制影响了政府对医疗机构的人才的补助,对人力的投入程度。政府的财政支持一般用于医院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投入、对人才的补贴。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由于其功能定位和诊疗辐射范围不同,因此,医保总额核定和政府财政补助有差异,对医院医保超支的态度也不同。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医疗机构的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医院优先考虑自身的发展,冒着医保超支的风险来加强硬件的投入改造,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患者就医,提高未来的医保总额。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医疗机构,医保超支严重影响医院的运营和对患者的收治,医院为了控制总额而尽可能维持当前的资源投入,发展较慢,患者量进一步压缩,未来的医保份额持续减少,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拉大医保报销差距,引导患者合理流动是医保总额在顶层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也是影响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必要前提之一。

(二)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的行动策略

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院会通过一些考核指标来实现内部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虑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效率,具体包括费用控制、住院日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策略,从科室层面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当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曾国华等,2018;邵蓉等,2016)。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院的管理措施可以促进规范诊疗行为的发生,也可能诱导不规范诊疗行为的发生(陈超等,2006)。通过对上海、南京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临床医师反馈医院用“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上限”、“某项分类费用占所有费用的比例”、“住院天数限制”、“住院次均费用上限”等多元化措施来适应总额预付制,51.4%的医生认为在医保控费措施的影响下,收治非医保/异地医保患者有所增加,58.9%的医生认为收治重疑难患者有所减少,72.9%的医生反馈患者的就诊频率增加,说明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院会采取多元化的内部管理策略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邵蓉等,2016)。

部分医院会将医保资金风险转嫁给科室层面,甚至是医务人员个人身上,从而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医疗服务行为。如一些医院将医保审核扣款项目分配到责任科室和责任医生,医院承担40%的扣款费用,医生承担60%的扣款费用,导致一些医务人员容易出现服务不足,检查不足现象,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医保超支现象在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即使医保支付方式倡导结余留用机制,没有可以留用的结余作为激励,医务人员也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甚至由于医保超支,导致医务人员的薪酬无法按时发放,在年末减少收治患者也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整体绩效,导致医务人员薪酬减少。为避免医保超支,部分医院给科室下达预算指标,一旦超额,严重影响科室主任及医生的年终绩效考核。同时采取扣分制的绩效考核方式,某一项指标不达标,则扣5分,严重影响医务人员在年末评优晋升。医院这种将费用风险转嫁给医生个人层面的方式,导致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大,医生更倾向于采取相对保守的治疗方式,容易出现服务不足现象(陈超等,2006)。由此可见,医院内部管理措施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院不能过多地将总额控制的压力转嫁给医生个人。要始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医务人员回归治病救人的工作本质,始终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出发点。

(三)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结果

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疗机构出现的医疗行为包括:推诿/不推诿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减少检查和治疗或合理检查、治疗和用药、大门诊小住院。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医院会出现推诿患者,尤其是疑难患者的现象。尤其是每年接近年末时,医保费用超支,科室会推诿风险程度较高、病情复杂的患者,或者将这部分患者上转至医联体牵头单位的医院诊治。但也有部分医院认为公立医院要秉持着公益性的原则,以治病救人为首要考虑,推诿患者也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投诉,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部分医院将医保总额压力分解到科室,导致医生尽量避免开药和检查,以免超过规定的药占比、耗材比或者例均费用,出现负向医疗服务行为,会影响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部分医院在该支付背景下,通过规范化诊疗,如实施临床路径等,加大质量考核标准的控制,引导正向医疗服务行为,维持医院整体的声誉。当然,还有部分医院采取大门诊小住院的应对策略,大力开展日间手术,严格把控入院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医院的费用控制,但超过一定程度,则会影响患者利益,导致患者自费费用升高,医保可报销比例减少。

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量体现了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和效率。医院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疗服务量和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还与医疗机构所处的市场份额有关,受患者转诊率、与周边医院的竞争情况、交通便捷度以及医院及科室知名度等因素影响。在调研中也发现,在市场中份额较大、医院影响力较大的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付对其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医院为尽可能扩大下一年度的医保份额,不会将控费的压力转嫁到科室或医生个人层面,不轻易将扣款的项目转移到医生层面。相反,本身市场份额较小、影响力较小的医疗机构,受经济冲击较大,很难不考虑医院后续的发展,因此采用比较严格的费用控制指标,将控费压力转移到科室或医生个人层面,在增加医务人员额外的工作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也会使医务人员过多追求指标达标情况,过分追求效率而出现医疗服务质量问题,过分控费的背景下也会使医疗机构总额被压缩,医院的生存空间更加有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总额预付背景下,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集中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缺乏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通过对18家公立医疗机构70名关键知情人士的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以“前提—行动策略—结果”为故事逻辑线,阐述了总额预付如何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正向引导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人力资源、硬件设施、信息化建设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的必要前提,医保总额与政府财政支持会影响医院医疗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原则上,医保制度与政府财政要以功能定位为基础,以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第二,医院内部的管理手段和绩效激励措施,如费用控制、住院日控制、成本控制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物质与非物质激励,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的中间环节,即行动策略;第三,正负向医疗服务行为、医疗服务量和医疗服务能力是上述过程产生的结果,最终呈现为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决定医疗机构可持续性发展程度;第四,宏观的总额预付政策通过中观层面的医院内部管理和资源配置来影响微观层面的医疗服务行为,或者通过影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不同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总体而言,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扎根理论深入剖析了政策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作用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也为在此背景下医疗机构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鉴于总额预付制度背景下,医疗服务提供者容易出现负向医疗服务行为这一不利影响,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合理确定医保总额预付制度。现阶段医保总额预付是以单体医疗机构为单位,根据历史三年数据作为测算依据,但各医疗机构为争抢医保份额而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基于此,一些地区通过区域内的总额预付机制或人头总额预付制度,以医疗联合体或医共体为依托,将区域内的医保资金打包给医联体牵头单位,由牵头单位进行资金分配与管理,上下联动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以更好地进行费用控制,避免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恶性竞争医保资金。第二,采用复合医保支付方式。单一的医保总额预付制度作为一种预付制具有良好的费用效果,但是仍属于粗放式的支付方式,医疗机构可操作性不强,不确定性增加,控费的内生动力不足。当前,国家鼓励发挥多种付费方式的联合作用,通过更加具体和可操作化的组合支付方式或考核方式来发挥医保基金的引导作用。第三,合理确定医院内部管理措施。部分医疗机构将费用控制风险转嫁到医师个人层面,制定多样化、严格的绩效控制指标约束医师的行为,并与薪酬、绩效、职称晋升相挂钩,导致医务人员在现有政策背景下,利用信息不对称,寻找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医疗服务行为,出现推诿患者、尤其是疑难重症患者等情况,损害患者的利益。因此,医院层面要构建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科学合理地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医务人员提供正向服务的内生动力,始终以患者健康需求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曹元坤、张倩、祝振兵等,2019:《基于扎根理论的团队追随研究:内涵、结构与形成机制》,《管理评论》第11期。

[2] 陈超、李妮娜、孔令斌等,2006:《临床医生诊疗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9期。

[3] 陈向明,1999:《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

[4] 陈渝、路洋、张枝子等,2017:《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医疗电子病历系统采纳与扩散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第6期。

[5] 范培华、高丽、侯明君,2017:《扎根理论在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中的运用现状与展望》,《管理学报》第9期。

[6] 洪梅、杨柳、孟月莉等,2016:《我国总额预付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第5期。

[7] 胡敏、陈文、茅雯辉,2013:《服务购买视角下医疗保险总额预付的内涵和机制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9期。

[8] 李诗晴、褚福灵,2017:《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经济问题》第12期。

[9] 李志刚、王迎军,2007:《继承式裂变创业的扎根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0] 栗成强、代涛、朱坤,2011:《支付方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6期。

[11] 邵蓉、唐吉锋、施孝金等,2016:《总额预付制下医保费用管理措施对医疗服务行为影响》,《中国医院管理》第7期。

[12] 吴肃然、李名荟,2020:《扎根理论的历史与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13] 于坤、曹建文、傅華等,2002:《影响医生处方行为的因素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第2期。

[14] 曾国华、蒋翠珍、吴雯雯等,2018:《总额预付制对医疗供给行为的作用效应研究述评》,《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9期。

[15] Benstetter, F. and Wambach A., 2006, The Treadmill Effect in A Fixed Budget System,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5(1):146-169.

[16] Kan, K., S. Li and Tsai W., 2014, The Impact of Global Budgeting on Treatment Intensity and Outco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 14(4):311-337.

[17] Mcknight, R., 2007, Medicare Balance Billing Restrictions: Impacts on Physicians and Beneficiarie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6(2):326-341.

[18] Shou-Hsia Cheng, Chi-Chen Chen and Wei-Ling Chang, 2009, Hospital Response to A Global Budget Program under Universal Health Insurance in Taiwan, Health Policy, 92(2-3):158-164.

[19] 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20] Tung, Y. and Chang G., 2010, The Effect of Cuts in Reimbursement on Stroke Outcome, Stroke, 41(3): 504-509.

[21] Urquhart, C., 2012, Grounded Theory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Sage Publications.

[22] Wakeford, J., 1969,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Soc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3(2):c269-270.

[23] Wayne, W., Nequesha M. and Ethan R., et al., 2020, Comparing Outcomes for Femal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atients Under Global Budget Revenue, Orithopedics, 44(2):e266-e273.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dical Service in Public Hospital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Globe Budget: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Tao Hongbing and Zhuo Liju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責任编辑 郝 伟

作者:陶红兵 卓丽军

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论文 篇2:

基于智慧医疗和互联网结合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创建

摘要: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很多医院均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医院信息化平台,有效糅合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医疗服务,建立相应的医疗服务管理方式。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医院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并分析了该平台运行中的软件架构以及相关功能,分析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在医院的运行流程,构建了医联体服务系统以及网站诊疗服务体系,对当前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智慧医疗;互联网技术;医疗信息化平台;医联体服务

随着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改革,很多医院不断探索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在医院内部构建相应的发展平台,在医院内部管理过程中构建了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当前医院医疗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当前很多医院工作过程中已经探索构建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对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1.互联网智慧医疗医院信息化建设概述

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以及人们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当前医院管理服务工作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医疗服务需求,为此要求医院不断加强并优化自身的管理服务方式,与当前医院综合服务改革需求相结合,不断革新医院原有的工作模式。强化医院发展模式中的技术驱动,有效利用傳感器技术,促进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从而基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内部构建系统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以人为核心的闭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同时加强居民健康安全管理,对此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医疗信息服务方式。

医院医疗管理服务工作构建过程中,构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的工作方式,对用户构建了系统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将居民个人信息输入其中,构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对用户建立电子管理档案,对患者治疗工作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同时不断拓展多项医疗管理服务体系。当前很多医院在工作过程中均构建了智慧医疗体系,包括慢性病管理、信息数据存储与收集等,其中智慧医疗服务管理的重点为慢性病患者治疗之后的家庭管理,对患者构建了与医疗人员的沟通方式,患者可以通过智能APP与医院联系,使得医疗人员能够通过视频了解患者当前病症表现情况以及恢复情况,从而对患者制定相应的医疗改进方案,不断拓展多种医疗服务体系。

2.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总体设计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服务体系之中,构建针对医院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利用医疗服务技术创新医疗服务管理模式,由此实现对医院各项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对患者提供实时化的健康医疗管理服务模式。针对医院具体的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医疗信息化平台,利用云端对患者精准提供多种类型的医疗服务。利用云端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打破原有医疗系统之间的壁垒,在移动终端上对患者提供多种类型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患者预约等服务需求。

利用软件对患者进行数据共享,在信息化平台中构建相应的软件框架,建立平台软件框架,包括权限管理、分发服务等内容。对患者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APP,以此实现对各项医疗管理服务的有效整合,构建系统的权限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分发服务与不同应用业服务器之间的有效对接。从硬件与软件层面优化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此保证网络连接的畅通,在构建无线终端时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避免出现信息泄露。优化对患者的医疗管理服务,对患者提供就诊IC卡,用户通过刷身份证能够显示自身的身份信息。

3.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与实践

3.1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方式

为此当前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中对患者创建了一体化的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机制,针对医院各项工作构建分级诊疗机制,加强对医院各项业务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提升对业务框架的利用率,将医院运行中的各项数据输入至医院信息平台之中,并构建对医疗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各项医疗服务信息的共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求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患者需求相结合,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相应的医疗服务信息,搭建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良好沟通桥梁。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公众号线上缴费方式,在患者初次就诊时即对其构建管理档案,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表现情况以及治疗信息等,促进医院加强对相关医疗信息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不断探索对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医疗管理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就诊服务需求。

3.2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运作流程

智慧医疗服务模式中,对患者提供联动医疗就诊服务方式,对患者提供线上门诊服务模式,对患者提供线上预约挂号、预交费等,优化对患者的医疗管理服务。在医院内部构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并与医院增值医疗服务体系进行联动,加强对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服务模式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从而探索构建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圈。患者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线上预约,并构建线上门诊服务方式,在医院信息服务系统中开具检查单,结合对患者的最终检查结果,制定预约时间以及治疗方案。

在患者就诊之后,对患者提供随时查看病例记录的信息服务,包括患者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对患者构建电力病历,构建常规管理方式,对患者提供电子信息服务模式。在智慧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中,对患者提供角色管理方式,加强对各项医疗服务信息的有效整合与分析,管理员按照不同的类别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构建对异地预约挂号服务信息的有效管理,平台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构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协调管理机制,患者对治疗信息进行确认之后,医院结合信息化平台中的相关信息安排相应的治疗服务。

3.3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功能设计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对患者构建线上线上结合诊疗服务体系,对患者提供长期挂号检查服务,针对常见疾病与不常见疾病构建分别的处理方式,针对常见疾病构建常规化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常见疾病,对患者构建线上会诊方式。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中,对患者提供个性化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提供多种管理服务方式,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现对各种分散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医院各项信息存储工作,在医院内部构建大规模存储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各项医疗信息的高速传输与管理,独立存储医院信息,针对医院各项管理信息构建智能服务架构。对医院管理构建线上线下诊疗服务模式,对医院管理构建医患多方共赢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构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患者通过扫码下载并登录医院官当APP,医生对患者开具处方,对患者提供在线支付方式,对患者构建有效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患者在接受服务之后,对医院服务模式进行评价,给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改良提供动力。结合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患者预约专家,此种管理方式在慢性疾病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了对患者的有效诊疗方式。

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构建患者与医疗人员之间的有效联系方式。患者利用机智能导诊功能,构建与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医疗人员对患者提供就診建议,嘱咐患者治疗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可以在信息平台中完成缴费,在平台中对患者提供意见箱,患者可以针对此次诊疗活动打分并提出意见。通过智慧医疗管理服务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当前医疗服务体系相结合,对患者构建全流程服务模式。通过医患移动医疗平台的构建,对医疗服务人员构建了诊疗辅助工具,对患者提供多种服务模式,对传统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进行补充。结合医院移动APP在医院管理中构建云端服务,构建云端管理服务方式,对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方式。

当前医院医联体服务包括网络协作门诊以及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在系统管理过程中构建了多种业务服务模式,构建医生诊室终端,优化对患者的诊疗服务体系。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门诊工作之中,对患者构建在线专家服务模式,患者在平台之上即可与在线医生进行沟通,从而对患者提供门诊服务,

在线专家能够调阅患者的就诊记录,分析患者当前病情症状表现,并与患者构建在线沟通方式,结合患者本身意愿等,对患者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因此当前网络协作门诊系统的构建与运用对患者的门诊治疗提供了便捷的诊疗服务模式。在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构建网络协作门诊服务方式,对患者提供医联体服务,在运行过程中加强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以协作医院为主要的倡导单位,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会诊。针对难以诊治的患者,联合其他专家的力量,对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吸纳其他医学专家对疑难病症治疗的意见。因此通过协作门诊平台,收集多个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患者提出建议性医嘱,以此提升对患者诊疗方案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地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4.结束语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医院逐渐探索构建了信息化的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并在医院内部构建了系统化的管理框架,在医院内部构建了一种系统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促进了医院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当前医院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之一,更好地与当前信息网络服务工作相结合,充分满足了患者个性化医疗服务工作开展的需要,是医院各项工作不断优化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五洋.云计算的医疗器械检测信息化平台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21):164-165.

[2]王莹.浅析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平台系统构建和完善[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9):191-192.

[3]沈君姝,朱宁,黄明,曹新志.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医疗设备零备件储备共享模式应用思考[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1,25(03):366-369.

[4]郭东辉,李沁,潘永洁,刘雨雯,孔伟强,程安琪.沈阳市加快发展社区医疗产业的对策建议——基于信息化平台打造城市医联体[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3):71-72.

[5]魏星.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7):31-33.

作者简介:

葛庆伟,1986.12,男,汉,天津人,硕士,天津市胸科医院中级职称,主要从事软件工程、项目集成。

王瑞,1985.6,男,汉,天津人,大学本科,天津市胸科医院网络工程师,主要从事医疗信息化建设。

作者:葛庆伟 王瑞

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论文 篇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推行医疗服务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成向医防融合模式的转型,而关键就在于,建立起跨越专业界限及传统组织的协作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本文以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健康管理作为着手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主要载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基层机构;医疗卫生;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应用效果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社会主要的疾病负担,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逐渐增加,推动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完成向整合模式的转变。无论是基本医疗,还是公共卫生服务等,均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范围内容,虽然两者在工作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但在功能、阶段方面均具有一定差异,使得在患者就诊时无法形成一体化的全程管理模式,特别是对于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健康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医防脱节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难以实现有效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提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群众满意度造成不利影响,最终阻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和发展[1]。自2018年后,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文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防融合激励机制、服务模式、信息化应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推动我国医防融合服务模式的发展。同时,卫健委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出家庭医生团队的独特优势,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以强化医防融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一、我国对医防融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自医防融合这一概念产生依赖,我国各地均对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云南省在医防融合方面,针对高血压防治方面,创建了一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即“行政疾控专病”,同时创建出“医院疾控基层”的分工协作机制,还积极将基层临床医师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护士等采取合作,以家庭医生团队的形式,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拓展出疾病防治管理的新方式[35]。如深圳市宝安区在医防融合方面,由慢性病防治院牵头开展,充分发挥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各个方面如必备药物配备、培训支持等建立起完善机制,将门诊与随访相结合,实现对高血压患者的新型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如湖南省怀化市针对医防融合的要求,积极建设慢性疾病医防融合管理的新模式,做到明确诊断、适宜处方、基本药物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如安徽省构建的医防融合管理新模式,就是组织1名县级医生、1名乡村医生和1名村级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团队进行签约履约,且签约群众可享受8项医疗优惠政策,如住院报补提高5%、门诊报补提高10%及免费远程门诊等。其次,安徽省将一部分医保资金纳入到疾病预防经费中,以激发各级医生对履约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医防深度融合。从我国各地对医防融合服务模式的探索过程来看,无论是哪个地区,均在宏观层面对医防融合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但较少有地区对基层机构的医防融合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因此,进一步推进基层机构的医防融合,以提高基层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是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未来发展探索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6]。

二、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构建

纵观我国各地区对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开展的“五融合”健康管理模式最为适用且新颖,五项融合包括队伍融合、管理融合、绩效融合、服务融合及信息融合,已形成医疗与公共卫生互相促进的新型工作机制,本文现对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阐述,希望该模式可为全国各地区在探索医防融合模式方面提供实际经验借鉴。

(一)队伍融

实现“队伍融”,主要依靠对组织架构的重新构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原有8个科室进行重组,形成现在的6个科室,并依据合并原则,将药剂科与医教科进行融合,合并为医教药剂科,并将服务中心原有的公共卫生科撤销,将该科室工作人员分流至其他科室,如预防保健科及全科医学科等。其次,在全科医学科中设立10个家庭医生小组和3个家庭医生团队,依据高血压、糖尿病等社区划分情况,由其为重点人群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承担门诊服务,负责住院医疗服务等。同时,在预防保健科设立1个家庭医生团队及3个家庭医生小组,分别对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妇儿科门诊及肺结核患者等提供医疗服务[7]。此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为科室下设的各个团队配备共享成员,如上级专家、中医医师、社区干部、志愿者和药剂师等,以协助小组成员实施相关工作,以形成新的组织架构。

(二)管理融

实现“管理融”,主要依靠对职能分工的调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医防融合成立起专门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党支部干部等,由领导小组对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改革全权负责,统筹相关绩效分配、组织架构即流程设计工作等,建立起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其次,在领导小组中,中心副主任任命为副组长,协助主任开展相关工作,而其他科室人员则负责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落实。在管理融方面,通过对领导小组的职能分工进行调整,让各成员不仅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还分管部分医疗工作及行政后勤工作等,以真正促进医防融合。

(三)绩效融

实现“绩效融”,主要依靠对医防考核进行整合,团队或小组中核心成员的绩效均包括两个部分,即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在绩效指标设计方面,医疗服务部分的绩效设置了出院人次、门诊人次、预约诊疗、患者满意度及上门出诊等指标,而公共卫生部分的绩效指标则包括规范化管理率、知晓率、签约率和满意度等。在绩效考核方式方面,采用三级考核体制,由中心对科室或团队进行考核,由科室或团队对小组进行考核,由小组对成员进行考核;其次,采取交叉考核方式,科室或团队之间的交叉考核所得分值用于其绩效核算,而科室或團队的内部逐级考核所得分值则用于对小组或成员进行绩效核算。此外,采用自主分配方式,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监管下,给予家庭医生组长、团队长及科室负责人对人事、分配权的充分尊重[8]。

(四)服务融

实现“服务融”,主要依赖于对就诊流程进行再创造。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起2室3站6区,其中2室指的就是,慢性疾病门诊室及家庭医生工作室,其中前者由上级专家及全科家庭医生组成,负责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优先就诊和转诊,而后者则负责门诊、医疗服务及各个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并开展签约履约服务。3站指的就是设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站、健康体检服务工作站及妇幼保健工作站,家庭医生助手负责在工作站为患者提供登记、挂号等服务,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如项目宣传、筛查、建档和随访等,所有来院就诊的患者均需经过工作站,才能够进入到家庭医生工作室进行就诊,或接受免费体检、预约接种等医疗服务,以便于健康管理服务成功覆盖至6区,包括医技区、接种区、签约服务区、住院区、门诊区及中医区,彻底突破传统的挂号后就诊再就医的服务流程。

(五)信息融

实现“信息融”,主要依靠对智能建设的强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全区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公共卫生服务、电子病历和家庭医生签约等系统,其次,还覆盖了全市统一的医保结算、预防接种和药品采购管理等系统,此外,还配备了全国统一的传染病直报系统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且自动配备了医学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智能体检及远程会诊等系统。目前,居民在中心就诊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身份证等方式,全程完成体检,体检结果可自动录入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以初步实现信息融合。

三、完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的建议

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知晓率及满意度等均有着重要意义。医防“五融合”模式不仅促进了基层全科医生的角色定位转变,还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的服务量,以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初步形成,不仅患者满意度提高,职工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911]。但是,该种健康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处,如智能信息建设仍然滞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外部政策支撑不够等,限制了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由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完善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

(一)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创新和优化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模式,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借鉴医保系统全国联网共享经验,同时结合异地办卡结算等功能,从国家层面对医疗卫生的数据规范及功能标准进行统一,并统一对具有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各地依据本地实际医疗卫生情况,在各项基本功能基础上,开发出符合当地现状的补充功能,以实现以国家基本功能为基础,加入地方特色功能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并将普遍适用的功能补充上升为国家基本功能,以实现对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全面记录在不同医疗机构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而电子健康档案,完善预约挂号、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门诊信息查询、检验结果查询及健康状况评估等自助服务功能,同时对信息归纳与共享进行完善,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医护人员依托电子健康档案提供线上服务的工作量进行量化处理,并开展绩效评价制度,以引导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有效应用[12]。

(二)完善能力评价标准

自2018年以来,我国卫健委在全国各地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用的能力评价标准,符合基层实际情况,且与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属于新型评价体系的一种。此外,建议增加有关医防融合方面的考核指标,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分级,可分为甲级、乙级及未评级3个不同级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等级评审创建活动,助力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防融合建设和发展。

(三)推进卫生健康大融合

前文介绍的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模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医防融合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为强化基层机制构建作出了有价值的尝试。从实践过程中来看,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防融合固然非常重要,但仅有内部实现医防融合远远不够,还需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医防融合,尤其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防融合。其次,应当对各地医共体的建设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以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协调作用,在县级层面开展全周期、全过程及全方位的医防融合实践。同时,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如医保制度、人社保障及财政支持等,加强县域范围内医共体的协同作用,着力推进分级诊疗服务的建设和发展,以发挥出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各种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如妇幼保健、县级疾病控制及精神卫生等实际作用,推动医疗服务于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实现融合,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制度。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强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的建设活动不应当成为盲点。要求加强对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的教育和培养,最大限度提高其数量及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其次,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提高技术人员的配置标准,并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以机构编制数为依据,对职称数进行调整,以核定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提供有利条件[13]。

(五)探索网络云服务

为实现医防融合,需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为居民提供云上服务,不仅为签约居民通过网络练习医生进行咨询提供便利,还有助于慢性疾病的用药指导、按期随访及健康教育等管理工作实施,为居民提供一体化医防融合服务,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逐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14]。

四、结语

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防融合,我国各地均进行了有益探索,以“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最为典型,通过队伍融、管理融、信息融、绩效融及服务融,实现由全科医生团队统揽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以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该种医防融合模式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还能提高居民获得感与满意度,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借鉴“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能力评价标准、推动信息化建设、探索网络云服务途径及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推动医防融合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庆锋,王培席,马文军,等.基于校政协同与医防融合的“全科医学+”医共体的构建与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5):705708,804.

[2]周驰,杜莹莹,崔月颖,等.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以浙江省为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7):539543.

[3]付旻,曹易,童翔,等.“武汉市全面提升基层医防融合能力”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2):3033.

[4]钟宇,刘露霞,聂小旭,等.基于“签、约、服”三环节的医防融合式家庭医生工作室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183822.

[5]赵璇,于梦根,于亚航,等.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型改革中基層运行环境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1):3743.

[6]苏明亮,王士泉,李伟.基于主动健康访问技术的医养结合智能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9,40(6):3135.

[7]于梦根,赵璇,李惠文,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医防整合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01):4651.

[8]王显君,唐智友,杨文梅,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五融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39243929.

[9]张朝阳,俞鸯,陈静宜,等.基于基本卫生保健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06):441445.

[10]杜庆锋,王培席,马文军,等.基于校政协同与医防融合的“全科医学+”医共体的构建与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5):705708+804.

[11]于梦根,袁蓓蓓,孟庆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合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06):2228.

[12]王俊,朱静敏,王雪瑶.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的融合协同:理论机制与案例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20,34(06):703711.

[13]罗乐宣,李创,陈瑶,等.PCIC框架下深圳市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12):713.

[14]李创,罗乐宣,周海滨,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深圳市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12):2024.

作者:胡民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BIM技术设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民办院校大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