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伦理学论文

2022-04-2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动画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门类,是人类精神外化的产物,具备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无论是对于创作者本身,还是对于创作的过程,伦理的介入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动画的传播过程中,作者伦理观念通过动画这一载体进行传播,以达到道德教育、文化交流的目的。

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伦理学论文 篇1:

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

【摘 要】在所有的动画艺术短片之中,表现一定的哲理和哲学思考的影片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类影片往往将人类高度抽象的哲思,演绎成生动活泼的故事;或者,将一般的生活现象高度的抽象画、象征化、荒诞化,从而使观众能够从中感悟到某种哲理。

【关键词】思维;艺术;方法

0.前言

我们对于民族艺术传统了解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动漫工作者的艺术气度与创作胆识.这一点不言自明,自中国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依托民族艺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高峰《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牧笛》等之后,近二十年来,中国动画越与世界接轨越显得平庸,在审美上越没有自信,罕有佳作。这种尴尬局面的造成除了有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外,再有就是新一代的动画从业者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已是相当陌生。由于对民族艺术传统了解的欠缺,就隔断了我们千年来延绵不断地从生活中获得艺术创作力量的源泉。

使得我们不得不去被动地抄袭日美的动漫形象、动作方式甚至是故事的结构方式。这种抄袭的结果往往是学其糟粕,弃其精华,使得我国的动画最多只是二流的仿制品。并不是说日美动漫没有优点可以借鉴,只是要强调日美动漫是在符合他们特定的审美习惯、地域特点与制作方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和需要的艺术方向不明确的话,盲目一把抓来用上就毫无意义。所谓的民族艺术传统其实就是历代的艺术家们是如何从生活中发现与提炼出动人的、有趣的艺术作品的宝库。这宝库中,有各种各样的现成的方法、技巧、形象、构造供我们汲取。前辈的艺术家气度疆域之广,眼光之智慧,观察之生动,对材料之敏感都会提升我们的水准,增添我们的自信。如果我们把握了这种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形象、动作及故事的源泉,我们就有了自信的慧眼,才可能准确、平等地学习与借鉴,选择与取舍。就不会一切都跟别人学舌了,我们的作品才具有了“真善美”中的最重要的基础“真”,有了“真”,艺术的“善与“美”的扩展才可能实现。

尤其注意体会汉代艺术家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对于形象的概括与主动变形的把握和处理,这对于我们的动画和漫画创作的价值非常大。有了这种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对于形象的概括把握和处理,我们的笔下就会出现非常有活力的、有力量的引人注目的造型形象,而有了吸引人的造型,我们的作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现今这个美国日本造型概念占领大家脑海的时期,汉代画像石艺术对于我们的启发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我们所拥有的巨大宝藏。由于这些作品都是那么的独特与外向,所以不再加以附言,观者可以尽自己的体会去发挥它的妙处,那样会自有一番天地的。

1.机械主义

主观主义和机械主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某些人不能灵地对待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工作,总是以某一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从而造成了让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这些人自己也往往因此而失去了个性、成为机械生活的一个部分,更有甚者,是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维护主观主义和机械主义。动画片对这些人和现象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讽刺,其所使用的手法往往也是极其荒诞和夸张的。机械主义原是一种脱胎于伦理的哲理。如果要溯源,也许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那个时候,哲学、伦理学、神学都还没有分家。当时的伦理学和神学无疑都要求某种机械的信仰与执著。主观主义在当时还是一种非常前卫的思想。同今天完全不同,不过,在此似乎没有必要深究哲学的历史,因为这里仅是在最为最为广义的基础上讨论与哲学有关的问题。

《不同视角》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动画导演凡尔·考茨基的作品。这是一个同中国古代邯郸学步极其相似的故事。小木偶人走路有着自己的风格,活泼跳跃。胖子对他横加批评,小木偶人只得按照胖子的要求缓慢地重新走。但是他又碰到了小瘦子,瘦子对他也不满意,也要让他重走,小木偶于是往返于胖子和瘦子之间,终于,小木偶爆发了,他踢开他们走自己的路。这是一个同邯郸走路不同的结局,类似的作品还有关于抬驴的故事,一老一小赶着一头驴,有人认为应该老人骑驴,有人认为应该小孩骑驴,有人认为不能虐待动物,老少两人无所适从,最后只能抬着驴走。诸如此类 的动画告诉我们,不能机械的模仿他人,而要有自己的个性。前苏联的动画导演非奥多尔·西图卢克的作品《生活在框框》;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一个生活在机械教条中的人的一生。这部影片有七个段落:(1)生活伊始。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有幸福的童年生活,后来经历了战争,也曾对生活有着美好的理想和憧像,但是这些理想一旦与现实中的规定发生冲突,他马上选择放弃。影片使用了象征的手法,我们看到他在自己的四周围起了一个四方的框框。静态的照片表现出了那个时期的生活,当画面出现一位美女的时候。他手捧鲜花打算奉献,可是当他发现这样做碰坏了他四周的框框时。他马上扔掉了鲜花。修复了框框。(2)机会难寻。在框框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男主人公发现别人的框框大多比自己的粗大,上升的空位旱已被堵塞,他只能甘居底层,所有的文件都按照指示送往上下左右。久而久之,他发现某些资料的占有可以提供升迁的机会,于是如法炮制,果然上升了一层。他的框框也因此粗了一圈。并出现了花纹。(3)步步升迁。框框中人们生活的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合时宜者被无情淘汰。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明智地选择了对最上层的框框表示赞同。因此当有人被淘汰出局时,他便顶了上去。他的框框更宽大了。(4)人孰无过。这时,我们的男主人公对一名性感的女打字员发生了兴趣,但是这将危机框框的地位,他马上终止了同女打字员的交往,下滑的框框重新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前苏联动画导演妮娜索丽娜的影片《门》,是一部具有荒诞色彩的木偶片作品,她描绘了一栋居民楼的大门无法打开,人们为了进出各显神通,二楼的居民一跃而下,有的攀爬水管,有的乘坐自制升降箩筐、箱子等等。頂楼的姑娘要结婚,前来接人的小伙子却无法进门,新娘想借助气球下楼,结果被吹到楼顶的雕塑上,她抱着雕塑吓得大叫。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孩从底楼的窗口爬了进去,门从里边被打开了,新郎冲了进去。小孩在门口看着,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不从门口走,各自使用自己的方法上上下下。二楼的人跳上跳下,各种升降设备起起落落,就连从门口进去的新郎,也同新娘一起用一个绳子拴着的大箱子中降下。

2.总结

在所有这些具有哲理意味的艺术短片中,有的哲理性强些,有的弱些,但他们都通过某种艺术表达了自己对事务和自身的思考。这里所讲的显然不可能是世界上所有这类动画艺术短片的全貌和全部类型,而只可能是一个部分。

许多西方艺术家通过对本民族及它民族中的传统艺术进行学习研究,成功地发展了新的艺术方向,进而影响了其后艺术的发展。毕加索对于非洲雕刻的研究从而发掘出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对于博大深厚的汉代艺术,同样也有丰富的营养可以吸收。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影视动画经典剖析[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4.

[2]何春玲.动漫创作全接触[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出版社,2006.

[3]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刘磊 张元龙.经典动画影片赏析[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陈昌柱,王飙,王乔.动漫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张鼎一

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伦理学论文 篇2:

当代国产动画的伦理思考

摘要:动画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门类,是人类精神外化的产物,具备一定的道德教化功能,无论是对于创作者本身,还是对于创作的过程,伦理的介入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动画的传播过程中,作者伦理观念通过动画这一载体进行传播,以达到道德教育、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动画  伦理  创作  传播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动画及其衍生品凭借其文化魅力和不断增長的经济产值成为不少国家的文化支柱产业,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优秀的动画不仅能传达美的感觉,还可以培养道德情操,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正如康德著名的论断“美是道德的象征”一样,美的创造和鉴赏是高度发达的道德标准的象征。动画作品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准,必定含有一定的伦理价值观念。

一、动画和伦理的关系

传统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道德规范正确性的知识体系。“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组织、原则和规则。伦理最早出现于《乐记》中: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①古人认为“乐”是用来疏通人际关系的规则,人们认为,如果遵循传统的道德标准就会产生正确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一条带条纹的玉,是有条理和组织的。这种条理是人类关系中本就存在的一种关系,或是自然形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国外学者同样注重伦理的研究,并将其与设计进行结合,美国的巴巴纳克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设计伦理性的概念,他认为艺术设计需要遵循伦理规则,这有利于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可以使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朝着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动画作为艺术重要的一种形式,也应该遵循伦理规范。

动画是人类精神外化的产物,经常被用作道德宣传和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具备一定的道德指导功能。优秀动画作品中的人文和道德观念对受众起着积极向上的影响。然而,部分动画作品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存在“三俗”内容,忽略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给受众带来了消极堕落的影响。文明社会要向前不断发展,增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就必然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伦理精神,这样每一个社会成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热情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

总之,动画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可以更自由的表达伦理观念,对受众的伦理观念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动画作品的创作需要伦理的指导,以催生创作活力,引导创作方向。

二、动画创作的伦理体现

动画是建立在跨媒介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它相对于单一的媒介体裁,其表现形式较传统艺术更为自由,传递出的信息也更为丰富。优秀的动画作品有着引导观众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能力。动画的伦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创作者的伦理追求

动画作品不仅需要在技术上达到一个高度,更应在内容、思想上体现出动画创作者的专业艺术素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②动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其道德追求,是因为动画作品要同时具备“真、美、善”,“真”是艺术的内容,“美”是动画的形式。康德认为,在实践中,人们的动机是最重要的,并断言只有当人们出于尊重自己的义务而不掺杂任何利己意图时,才是“道德”,才是“善”——绝对的“善”。他关心的不是目前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是应该发生什么。从动画的角度来看,动画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或许没有人能做到康德所定义的绝对的“善”,但仍然应当把“善”作为动画创作所要体现的重要目标,要充分考虑动画创作过程中对“真”“善”的体现,注重动画作品对受众的影响。例如美国发行方准备在美国上映在世界各地备受好评的动画《海贼王》时,动画创作团队就对原版动画片做了调整,其中有画面涉及枪击、炸药、雪茄等场景,都将其替换为棒棒糖、玩具等,进行了许多处理。这些措施是因为动画创作者考虑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的受众,往往难以区分影视剧中的“恶”与“丑”,并且容易导致他们学习不良习惯的现象而做出的改变,这体现着动画创作者对“善”的追求。

(二)动画作品中的伦理基因

贺拉斯认为艺术具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才使得艺术在受众面前发散着灿烂的思想。随着动画受众群体的扩大,动画作品已经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观看动画作品成为影响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罗斯金也认为优秀的艺术具有“完善人的道德形式”的功能。当然道德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度除了取决于其宣传范围的广度之外,还与动画本身的内容有关。动画作品的思想就是动画创造者的思想,坚定反对伪科学、伪道德是十分重要的。就像2010届奥斯卡奖获奖电影《飞屋环游记》一样,它讲述了一个通过实现“梦想”来实现生命价值的故事。动画作品中三个人的梦想是三个人个体价值的体现,是自由的个体伦理表达,但三个人的价值追求方式具有道德差异。动画作品表达了正是社会造就了人性的多面的思想,卡尔和罗素展现出人性的和谐,穆兹是人性欲望的代表,同时揭示出人性的弱点及残酷。反观《猪猪侠1·魔幻猪猡纪》中的台词类似于“三个包子放桌面,一条鸡腿放旁边,稀里呼噜吃下肚,拉出粑粑四分钱。”动画作品中猪猪侠练习的武功名称由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也改为了“降龙十巴掌”,还充斥着许多与剧情毫无关联的无聊台词,这些剧情并不能很好的起到伦理教化作用,甚至容易为未成年受众培养不良习惯。

三、当代动画的伦理传播

从动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959,美国学者Edward Hall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跨文化传播是以文化差异和文化陌生化为基础的。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作品的内容必然包含本民族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的传递往往需要通过动画加工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关于对外传播习总书记曾指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③这需要善于借鉴国际通用概念范畴的表达,赋予它新的内涵。因为对于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陌生人的行为是不能预测、不能确定的,如果不能消除对陌生人的猜疑,就很容易对陌生人发生恐惧情绪。2015年5月,习近平进一步阐释了“新概念、新范畴”的含义,表达了“利用海外读者愿意接受的语言、易懂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的希望。如2009年推出的漫画《一个中国人的一生》通过讲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本漫画集也凭借其独特的故事表达,斩获了多项大奖并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十分受外国读者的喜爱。这本漫画集就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范本,也很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对外传播“既要客观地反映中国现实,又要符合国外表达习惯和话语体系”的要求和希望。

回顾好莱坞电影我们会发现,好莱坞电影使用流利的叙述、精美的图片和各种电脑特效来创建一个个图像,无不是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着美国伦理观念和“美国信念”。丹尼尔贝尔指出“美国信念”是“个人主义、成就和机遇平等”。迪士尼近年推出的《花木兰》,将中国著名女英雄搬上荧幕,通过东方文化的西方融合,采用了中国传统故事的文化背景,凭借花木兰的传统形象在亚洲地区的知名度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收益。经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花木兰》虽然是在讲述中国的传统故事,但经过迪斯尼的改编,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与“美国信念”不谋而合的。“Mulan”给西方观众带来了奇观和惊喜,同时也让东方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为新颖的“木兰”,其情节和西方伦理的体现,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花木兰》作品的成功可以看到迪斯尼動画中对各种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代表着这次跨文化传播的成功。

同样日本动画界酷爱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进行变异创作的事件也体现着跨文化传播。改编后的情节如唐僧的女性化变异和孙悟空谈恋爱等情节的处理,在中国被认为是有悖中国佛教的伦理情节的,但这却是日本创作者将日本佛教文化加入其中的结果。日本对《西游记》的改编就是将日本传统文化、现代思想以及作家个性等元素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新的“西游”情节的过程。也正因这种改编创作,日本的“西游”动画在中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在争议中也一定程度地传播着日本的佛教文化和伦理观念。2010年后,大陆的“西游”动画电影有《火焰山历险记》《大圣归来》等代表作,虽然也是对传统“西游”的改编,但都以表现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念为主,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宗教规范。新世纪的“西游”动画与万籁鸣先生的“西游”动画相比,弥合了不同民族、国家的伦理差异,也体现着习近平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

四、结语

艺术作品本应是体现着我们的共有经验,将经验的本质表现在作品中。动画作品也是如此,动画创作者将自己对生命、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理解和思考,倾注在动画作品之中,将自己的创作理念通过动画情节显现出来,使动画作品有了生命,受众产生共鸣。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观在艺术创作中具有天然的优越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动画需要遵循伦理,伦理不仅不是动画创作的负担,还是好的艺术作品不变的内在法则。所以体现着优秀伦理观点的动画作品更容易走上成功的道路,同样为我国的文化传播提供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明确伦理在动画作品中的体现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动画从业者为今后的动画创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精神指导。

注释:

①纪良纲: 《商业伦理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第 22 页。

②顾超,梁江歌:《论当代动画片的伦理评价》,载《伦理学研究》2017年第6期,第131页。

③陈力丹:《“一带一路”下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几个面向》,2016年1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71页。

作者:熊明 卫子煜

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伦理学论文 篇3:

审美权利和审美伤害

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一种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美学,不仅仅抽象地谈论人性、人的审美存在,而且还要具体研究人的审美化存在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具体的落实。个体的幸福已不再是仅仅让人填饱肚子,穿上衣服,不仅仅能够让人“活着”,而且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有诗意,有滋味,有光彩。这里的“尊严”、“诗意”、“滋味”、“光彩”,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关乎人的审美化生存问题。

今天的人的生存方式越来越向都市化靠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市化是今天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和生存境遇。无论是外在的行为、起居,还是内在的情感、感知,都受到都市化的决定、制约、规范。美学上升为都市化生存的显在性层面。植根于都市的审美方式有着与传统社会建立在土地之上的田园风光、小桥流水、平沙荒漠、千里草原等等不同的诗情画意。都市里以人类设计建造/创造为核心的美是流光溢彩的,是由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公园、绿地、广场、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等等人造设施构筑的。它的美是人工的,炫耀的,壮丽的,光彩夺目的,气势恢宏的。然而,正因为如此,失范的建筑、低劣的设计、凌乱的布局、拥挤的楼房等等只能带来负面审美效果的都市构架,便会对人的感知和心理造成加倍的伤害。城市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容纳尽可能多元和复杂的元素,巨大的都市、庞大的建筑物和个人生活空间的狭小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本来就会形成压迫感。因而负面的审美对人的伤害便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真实的,深切的,长久的。它戕害审美感官,凌辱审美知觉,降低审美趣味。它把人不是如席勒所言朝上拉升,而是向下扯拽,甚至使人性扭曲,道德失范。

这些负面的影响,阿诺德·伯林特称之为“负审美”(negative aesthetic),包括审美侵害(aesthetic offence)、审美疼痛(aesthetic pain)/审美伤痛(aesthetic hart)、审美剥夺(aesthetic deprivation)等等。

我这里试图探讨现代化都市化生存中负审美的一些表现方式、它们的深层理论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审美权利(aesthetic right)。以此概念为核心,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为基础,探索一条解决都市化生存中负面审美问题的途径。

审美权利、审美剥夺与审美侵害

审美剥夺这一概念包含一个假设:人人都有审美的需求并且人人都有审美的权利。由于某种原因,某些人的审美需求被压抑了,剥夺了。

正如启蒙学者的假设人有天生的自由权利,我们假设人都有审美需求——这种假设基于人类的历史文化根源和自然生物基础。从自然性(生物性)根基来看,大量研究表明各种动物从鸟类到陆上爬行动物到深海鱼类,都有审美化趋向。那些色泽艳丽、声音婉转的鸟儿更能吸引异性并得到更多的交配机会。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但这里我们更愿意强调的是,审美需求更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在生物性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实践—历史和文化特性。世界各民族从它的早期起源就开始了审美的历程,人类审美的历史与人类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对于个体来说,爱美、求美、审美、享美,也是人的天性。

遗憾的是,人的这种天性往往被剥夺,被压抑,有时候被扭曲,被畸形化。对于大多数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的平民来说,审美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被压抑,被剥夺,被遮蔽,被扭曲。这种剥夺、压抑、忽视、遮蔽、扭曲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有时候,一场荒唐的政治运动就可以把全国百姓的审美需求剥夺掉,像管理军队一样管理百姓。甚至吃什么饭(“闲时吃稀,忙时吃干”),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等等具体琐碎的生活细节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那些胆敢违反规定的人,穿件花衣服、烫个头发什么的,便冠以“生活作风问题”的罪名,轻则办“学习班”(实则是剥夺人生自由),重则游斗,收监。如今,这种荒唐的政治性审美剥夺已经不存在了,但实际的审美剥夺仍然每天都在发生。表面上看,人们可以随自己的心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仍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平民来说,对于在高房价压力下求生的都市工薪阶层来说,对于那些甚至连本来微薄的薪酬都需要去讨要、还往往讨不到、往往因此被毒打、被迫害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审美需求同样也是被遮蔽、被剥夺了的。马克思曾希望在未来社会,人们可以为了兴趣而工作,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至少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已然异化,工作就是谋生,很难把工作与审美结合起来,把工作变成一种审美。

从短时间看,剥夺一个人的审美需求似乎并没有像剥夺他的粮食和饮水那么严重,那么致命。但是,从长远来看,从人身心的健全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这种深层次需求来看,这种审美剥夺的后果同样是严重的。人需要用两条腿走路,被剥夺了审美机会和审美权利的人,等于是被锯掉了一条腿——使人成为人的精神之支撑,成为跛脚,不但变得难看,行走不便,而且他的生命形成了巨大的缺陷。某些境界他永远无法达到,永远失去了进入某些高层次生命境界的权利。由于被剥夺精神性生存层面,他的生命只剩下了动物性,从人退化为动物。

如果说审美剥夺是人的审美权利的一种缺位和丧失,则审美侵害便是对审美权利的一种扭曲与侵犯;如果说审美剥夺是审美的一种“被空缺”,则审美侵害是审美的一种“被扭曲”、“被降低”。正如某些低劣的教育是对智商的侮辱,低劣的审美设计、环境或艺术也是对审美感知的凌辱。审美剥夺导致感性枯竭,生命萎缩;审美伤害和审美疼痛导致精神疾病和心理的扭曲变形。

生活中人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来到都市的某一公共场所,比如购物中心或广场、公园,你只想买点东西,或是放松一下心情。但当你一进入这个场所,便听到阵阵强烈的音乐声。那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放的CD,或是公园里某些人在跳舞、唱歌。质量低劣的音响、内容低俗的乐曲、高分贝的声响让你感到难以忍受。你那对音乐十分敏感的听觉感到极不舒服,你被那强烈的声波震得心跳加快,血流加速。你购物的兴致荡然无存;你休闲放松的心情完全被毁掉。而且,你无处逃避,无法逃避。因为声音是一种具有侵犯性的元素,是一种包围着你的“环境”。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你避无可避,退无可退,逃无可逃。这,便是审美侵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审美暴力。它虐待的是你的身体与心灵。也就是说,你的感官受到伤害,精神受到凌辱。

都市化生存中,审美侵害是全面的,不仅仅是听觉,而且包括视、听、味、触在内的所有感知。

拿视觉来说。都市里林立的高楼极大地升高了“视平线”——视线可触之线际。而且,这些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不仅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一样——楼房越盖越高,越盖越古怪,从高度、体积到形状均给人以巨大的压力。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一般说来再也无法看见地平线,甚至无法把视线稍微往远处延伸一点。视野可触之地,四面八方均是巨大的现代化建筑材料构成的各种建筑。行走在都市里,人犹如现代化时代的新的井底之蛙,再也跳不出都市这个“巨人怪兽”之“井”。同时,那些密集而体积庞大的建筑给人的心理压力和审美侮辱也是巨大的。建筑师们为了张扬个性,不惜拿都市里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作为自己的“艺术”理念的实验品;而决策机制的缺陷,长官意志垄断,也使得一些低劣的建筑或公共设施设计堂而皇之、理不直而气却壮地在各城市登场亮相,一再考验人们的视觉神经,污染人们的视线。一些形状奇怪的建筑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各个角落纷纷冒出。它们成为都市的“新地标”——有时候,却是可笑的、粗鄙的、丑陋的“地标”。

光侵害可能是都市化生存中审美侵害最明显的。实际上,光侵害首先是对视觉的实际损伤,同时也是对视觉的侵害,更是对视觉审美的凌辱。当巨大的反光建筑材料矗立在面前,任何角度都无法逃避其庞大的身影时,都市人的眼睛便只能被笼罩在这种光源之下。强烈的反光刺痛眼膜,眼睛对颜色的反应被降低。长时间的这种强刺激也导致大脑的损伤,因为光刺激通过视觉神经传导到大脑。当大脑长久处于这种强烈的信号之下,它对光与影、色与线的敏感都将大为降低。于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知觉力逐渐下降,慢慢地,对于那些纤细和暗淡的色彩失去感知,对于大自然和艺术中极为丰富多彩的色调失去判断。只有那些强烈、粗犷的色与线才能唤起其感知。人们的世界变得粗糙、生硬、丑陋。

现代都市里的审美伤害远远不止视觉与听觉。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于嗅觉的伤损,坚硬的水泥地面和高跟鞋对于脚的伤害,有害气体对于健康的侵蚀,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对审美知觉的一种消减和伤害,也是对审美权利的侵犯。“虽然污染由于其对健康和环境的有害后果(adverse effect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而在伦理学上受到了谴责,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形式的污染也包括对知觉的戕害(perceptual insult)并导致审美损伤(aesthetic damage)。尖锐的声音,有害的空气,过度的光线刺激,拥挤的人群都导致审美和身体的双重损伤(aesthetically as well as physically damaging)。”[1 ]

审美权利和审美知觉

审美权利问题看起来是个社会美学问题,因为它涉及“权利”(right),而任何权利问题都是在某种关系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生的。单独的个体不存在权利问题。上面所谈到的审美侵害,也主要是从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影响来谈的。但事实上,审美权利不仅涉及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还涉及审美知觉和审美心理。因为任何审美活动都是通过审美知觉来进行的,无论是积极审美(positive aesthetic)还是消极审美(negative aesthetic)。

这里的积极审美和消极审美为阿诺德·伯林特提出的概念。前者指传统意义的审美活动,它导致的审美的正价值,如美丽、善良、勇敢、坚强、乐观等等,它通常与道德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审美导致道德的提高,如康德所言,美是道德的象征。但是,在现代化生活中,审美并不常常导致正面的结果,产生正价值。它也有可能产生负价值。比如,前述审美侵害(aesthetic offence)和审美伤痛(aesthetic hart)便是一种负的审美价值。它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却只会对审美知觉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现代都市常见的一种景象,在污染的空气下,落日会变得又红又大,显得很是“好看”。人们赞赏:“哇,好美!”但其实,此时之“美”并非真正的美,它是非自然的,病态的,负面的。当人长久地习惯于欣赏这样的“美”时,人们的审美知觉力会被引向一种不健康的方向。人们会对此产生“美感”,会从内心里欣赏这样的美。但这正是审美知觉受到伤害的表现。当人们习惯“欣赏”这类病态之“美”后,被损伤、被扭曲、被误导的知觉便不再有能力去接受、理解、欣赏、享受那些积极的、正面的审美价值。正如一个人,当他习惯于欣赏那些低俗的“艺术品”(某些流行音乐、通俗绘画、通俗小报上的“文学作品”、冗长的肥皂剧等等),他的感知/鉴赏力便停留在这个层面,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无法欣赏那些真正经典、深刻的艺术品,那些需要调动全部的知觉力与理解力、投入全部的身体与心灵的真正的艺术品。当一个人习惯于那些粗制滥造的儿童漫画或动画时,他对绘画的感知便以那些粗糙的线条和色块为限,那些古典的艺术杰作不再能唤起他的愉悦与欣赏。一个听惯流行音乐的耳朵往往也会排斥交响乐或歌剧。这时候,人的审美知觉是被遮蔽、被损伤、被降低,甚至被扭曲的,人类精神上的某些领域他再也无法进入;生命中的某些境界他无法达到;心理上的某些体验他根本无法得到。这些领域、境界与经验可能是他根本无法想象的。这便是审美知觉的损伤与剥夺。因此,审美剥夺与审美伤害最终其实是对人的审美知觉的毁损。

从社会层面来讲,审美权利是一个历史和实践概念,是在现代社会和文明社会里才变得突出的一个问题。当基本的生存权尚未得到保障时,审美权利是不可能真正受重视的,也不可能被现实地讨论。只有当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社会的主要问题从解决生存问题上升到解决生存质量层面,即从“如何活”上升到“活得怎样”之后,审美权利才会被提出来。另一方面,审美权利也只有在都市化的生存方式下才变成一个现实问题。当人们从广袤的乡村汇集到高楼密集的都市之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逼仄。生存空间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促逼的空间对审美知觉的侵蚀、磨损与消耗。如前所述,在拥挤不堪、建筑密集、机动车川流不息、废气包围的都市里,无论是视觉、听觉还是其他感知,都受到侵蚀、消损,产生审美侵害、审美伤痛和审美剥夺。审美侵害和伤痛导致审美知觉的损伤或扭曲,审美剥夺导致审美知觉的短缺。因此,在一个处处充满审美伤害和审美剥夺的社会里,审美权利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如果要更加细化审美权利,则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说。从内部方面来说,审美权利体现在通过教育建构审美心理和审美知觉。从外部来说,则体现在建构一个有利于发展审美知觉的生存环境。

心理结构本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先天性的生物和遗传基础,有社会—历史和人文环境的浸染熏陶,更有教育、训练、培养的作用。实践美学强调审美心理是历史—文化—实践的结果,强调“经验变先验”,通过社会历史实践和教育来建构、培养、塑造个体的心理本体。其中,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培养审美知觉是关键。审美知觉正是在对艺术的阅读、理解、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建构的。因此,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对于审美知觉的构成是关键因素,也是审美权利的一种体现。

心理本体具体说来就是情本体。情本体是内在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人类历史实践走向后现代社会,“经验变先验”、“心理成本体”的具体体现。情本体作为一种美学—伦理学概念,同样也可以有向外和向内两个维度。向外,它奠定人际间、人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的爱与敬畏;向内,则是通过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培养审美知觉力和艺术鉴赏力,提高审美知觉的敏感性。因此,审美权利概念内在地包括在实践美学的情本体概念之中。审美权利的落实,从个体层面来说,在于心理本体(情本体)的塑造与确立;从社会层面来说,在于改造城市的审美设计和空间布局,构建起美的都市,提供审美的生存环境。

通过内外两个方面,拒绝审美剥夺,反抗审美侵害,由此,真正落实每个人的诗意而审美的生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想。

参考文献:

[1]Arnold Berleant, Sensibility and Sense——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Human World, Exeter, Imprint Academic, 2010, U.K., pp.162-163.

作者:徐碧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研究论文下一篇:核算管理医院全成本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