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计划书范文

2022-06-25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建模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数学建模计划书范文

数学建模-减肥计划

数 学 建 模

姓名:林兴焕班级:轻化工程学号:109021210

5• 问题背景:在国人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不少自感肥胖的人纷纷奔向减肥食品的柜台。可是大量

事实说明,多数减肥食品达不到减肥的目标。医生

和专家建议,只有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才能

在不伤害身体的条件下,达到减肥并维持的目的。

故研究方向:建立体重变化规律的模型,并由此通

过节食和运动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

• 模型分析:人体重的变化是由于体内的能量守恒遭到破坏。人通过饮食吸收热量并转化为脂肪等,

导致体重增加。又由于代谢和运动消耗热量,引起

体重减少。以不伤害自身为前提,进行减肥。

• 模型假设:

1. 体重增加正比于吸收的热量,平均每8000kcal增

加1kg(1kcal=4.2kj);

2. 正常代谢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每周每公

斤体重消耗热量一般在200kcal~320kcal,且因人

而异;

3. 运动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且与运动形式

有关;

4. 为了安全与健康,每周体重减少不宜超过1.5kg,

每周吸收热量不少于10000kcal。

• 基本模型:

记第k周末体重为ω(k),第k周吸收的热量为c(k);

热量转换系数[α =1/8000(kg/kcal)],代谢消耗系数β (因人而异)

1.无运动情况下,体重的基本方程为ω(k+1)= ω(k)+αc(k+1)- βω(k),其中k=1,2, 3···

2. 增加运动时,只需把β改为β+β1,β1由运动

的类型和运动时间有关。基本方程为ω(k+1)= ω(k)+αc(k+1)- (β+β1)ω (k),

其中k=1,2, 3···• 减肥计划提出:我们制定一个减肥计划来讨论基本模型。BMI为体重指数。BMI定义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规定BMI在18.5~24为正常,24~29为超重,大于29为肥胖。

事例:某甲身高1.7m,体重100kg,BMI高达34.6.该人目前每周吸收20000kcal热量,体重长期不变。试为他按以下方式制定计划,使其体重降到75千克并维持下去

1) 在其不运动的情况下,安排一个两阶段的计划,

第一阶段:每周减肥1kg,每周吸收的热量逐

渐减少,直至达到安全的下限(10000kcal);

第二阶段:每周吸收的热量保持下限,减肥达

到目标。

2) 若要加快进程,第二阶段增加运动,重新安排

第二阶段计划。

3) 给出达到目标后维持方案。• 建立模型:

1) 先确定甲的代谢消耗系数β。

根据他每周吸收的热量c=20000kcal,体重ω=100kg代入 式子

ω(k+1)= ω(k)+αc(k+1)- βω(k)

ω(k)= ω(k+1) , β=αc/ω=20000*(1/8000)/100=0.25 每周每千克体重消耗热量为 20000/100=200kcal。从假设2知,甲的代谢消耗很弱,所以吃得多必将导致他变胖。

第一阶段 要求每周减少b=1kg,吸收热量减至下限cmin=10000kcal

即ω(k)- ω(k+1)=1 ,ω(0)- ω(k)=bk

代入ω(k+1)=ω(k)+αc(k+1) -βω(k)

得c(k+1)=(1/α)[β*ω(k)(b/α)*(1+βk)

根据α,β,b, cmin已知,有

c(k+1)=12000-200k≥ cmin=10000

得k ≤10,即第一阶段共10周,按照c(k+1)=12000-200k吸收热量,可使体重每周减1kg,至第10周末可减至90kg。

第二阶段 要求每周吸收热量保持下限cmin,由基本模型得

ω(k+1)=ω(k)+αcmin -βω(k)=(1-β) ω(k)+αcmin要得到减至75kg所需周数,可将上式递推得 ω(k+n)=(1-β)^n*ω(k)+αcmin[1+(1-β)+(1-β)^2+ (1-

β)^3+···+ (1-β)^(n-1)]= (1-β)^n * [ω(k)- αcmin/β]+ αcmin/β

已知ω(k)=90, α,β, cmin,求ω(k+1)=75,由上式得: 75=(0.975^n )* (90-50)+50

解得n=19,即每周吸收热量保持在下限,再过19周就可减至75kg。

2) 为加快进程,第二阶段增加运动。

经调查各项运动每小时每公斤体重消耗的热量:

记表中热量消耗γ,每周运动时间t,利用增加运动

后的基本模型,其中β’=β+β1, β1=αγt,即 ω(k+1)=ω(k)+αc(k+1)-(β+ αγt )ω(k) 试取β1=αγt=0.003,即γt=24,则β’=0.028 所以由上式带入已知条件

得n=14,即若增加 γt=24的运动(每周跑步3.5小时、每周跳舞8小时或自行车10小时),就 可将第二阶段时间缩短为14周。

若要维持75kg的体重,最简单的方案是找出每 周吸收热量保持某常数c,使ω(k)不变。 由式子

ω(k+1)=ω(k)+αc(k+1)-(β+ αγt )ω(k) 得ω=ω+αc-(β+ αγt ) ω

得c=(β+αγt)ω/α

因此,若不运动得c=15000kcal;

若运动,则c=16800kcal

• 模型分析:

通过减肥模型可以看出,当β由0.025变为β’=0.028(变化约为12%),减肥时间就从19周减到14周(变化约为25%)。

可见通过改变β1,即改变运动的形式与时间,是个相当不错的减肥方式。

如果你想运动减肥,每项运动时间应超过30分钟。

第二篇:数学建模工作计划

一.工作感想

来到建模也差不多二个来月了,对建模投入了许多感情,但感觉这样的协会还不是我想要的。因为在这些日子以来,我感觉协会没有那种家的感觉。所以我希望下个学期,学姐学长们能带领我们建模协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 工作建议

1. 强烈建议大家做好协会的宣传工作,不然我们有些活动及项目则无法顺利的开展。这当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比如:部长们向学校做出一些申请,而我们委员们也要在各自的班上做好宣传工作。

2. 加强建模委员及会员的素质和管理,并在这些人中挑出优秀的人选来培养为下一届的部长。

3.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协会需要开展一些有意义、娱乐型的活动,比如:趣味知识竞赛、大风吹、踩报纸、一起出去吃喝玩乐…等等。

4. 由于大一也要选择一部分参加建模比赛,所以希望能把建模的宣传工作做到位,当然,这不仅仅要学长学姐们带领我们做好这些相关工作,而且作为委员的我们也要在自己的班上做好宣传工作,并督促同学们早日去组建团队以及做好一些参加比赛的事情。

5. 由于协会资金有限,所以需要找一部分同学去拉赞助,因为有了资金后,我们才能开展一些有价值的活动。当然,这前期也还要麻烦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才能完成。

6. 多请些有名的教授向大家讲授一些建模的有关讲座。为保证到的人数,协会应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无故缺席的人超过三次将踢除本协会。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具体措施还需要学长学姐们商量下。

三.工作希望

希望下个学期的建模搞得有声有色,在这里我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美好。

网络工程1101

人力资源部

陶林华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材简析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31人,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很积极,但学生之间的差距较明显,两级分化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于五年的数学知识掌握的扎实,计算正确,具有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后进生落下的内容较多。

五、方法措施

1. 改进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 改进百分数的教学,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毕业班教学计划

2.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3.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计划

4.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5.小学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6.小学数学第3册教学计划

7.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8.小学数学第8册教学计划

9.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例文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

学计划

小编精心推荐: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请关注工作计划栏目!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

正,学习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

一次实践活动。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习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习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执教的班级是二年级一班,共有19名学生,男生6名,女生13名。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课堂常规、行为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都经过了一定的训练,但由于我们是新成立的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来自东胜区和伊旗四小的孩子,书写规范,课堂常规良好。来自村小和矿区小学的孩子各方面都显得弱一些。其中有三个孩子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有两个男生,上课时小动作特别多,注意力很难集中,还有四五个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书写极不规范。大部分学生对一年级学习的计算很不熟练,计算的速度很慢。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法渗透。教师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数学毕业班教学计划

2.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3.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计划

4.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计划

5.小学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6.小学数学第3册教学计划

7.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8.小学数学第8册教学计划

9.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例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危化品专项总结范文下一篇:审理室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