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

2022-09-13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设 ,初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但就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父母外出,孩子由祖父母照管这样的形势来看,农村学生的良好习惯只能依赖课堂教育,因此,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自立自理的习惯

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自立性要强得多。在城市,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需要家长接送,这与城市交通也有极大的联系。但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就要坚强许多,基本不用家长接送。

即便如此,在教学中还要强调,自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仅有自立还不够,还要养成生活自理的好习惯。在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上册中,第一篇就是“我上学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教育学生如何走进校园,在校园里要遵守哪些规范,像听到铃声就要进教室,不能迟到,也不能下课铃没有响起就跑出教室。教师教学时要注意,不能照本宣科,因为一年级小学生初进校园,到处都是陌生的,一时难于适应,也许连课本都弄混了。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

比如,有些学生才开始上学,上厕所人多他要等很久才能上,常常没轮到他又要上课;有的玩疯了,下课忘了上厕所,上课让他不要随便外出,他们很可能就会尿裤子。因此教师首先要告诉他们,下课后先上厕所,然后再玩;虽然上课不能随便走出教室,但上厕所可以请假。这样在老师的关怀下,学生觉得老师可以亲近,以后对这门课就会产生兴趣。

这个“我上学了”还教育孩子如何与新伙伴相处,如何平安回家。教师就要顺势教育他们懂得谦让,注意交通安全。这样也为他们以后如何与人合作打下基础。在交新朋友方面,不能光顾自己,要懂得和别人分享,帮助别人。

这一课看似很短,但其中包含的道理不是几节课就能上完的,应当要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讲故事的方式,详细和学生说明,才能让学生掌握要点。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一句古训 , 在现实生活中 , 规矩也处处存在,不过现在叫规则。对于家在农村的小学生而言,对于规则远不如城市小学生熟悉。因为城市小学生从小就耳渲目染,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而农村孩子对于交通规则大多都不清楚。而由于和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生活中的一些有关规则的事情常常因为大人的溺爱而忽视,这样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矫正,因此在小学中就要及早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就有一篇《我与规则做朋友》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各种规则,从游戏规则开始,循序渐进地提到家庭生活规则、学校规则、社会生活规则,这些规则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遵守规则也是文明的象征。课文中除了提到各种场合需要遵守的规则之外,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有规则,并且用图文的形式描述了没有规则的可怕场景。

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家庭生活规则, 能够主动帮助家里进行整理,归类,这样也学会了简单的家务。对于公共场合的规则,也要教会他们注意排队、有礼貌等,虽然在农村很少有排队的情况,只有在城市才会出现,但教师一定不可对此疏忽,因为他们以后还会去城市排队,只有培养好他们的良好习惯,长大后才会成为有修养的公民。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空间要大得多,一些规则在农村学校可能不存在,但对规则的学习其实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保持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定一些规则, 教师作为监督人监督他们的遵守情况。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习惯

目前,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都变得无忧无虑,对身边的事情一点不关心,没有他们的父辈那样具有勤劳、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要培养孩子们勤劳朴素的习惯,不一定要他们去干农活,穿破衣服,而是要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物品是怎么来的,以此来培养他们关心别人、了解社会、学会感恩的品格。

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就有一篇《生产与生活》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农村生活状况,知道粮食和水果的来历,还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在工业方面,特别提到了电视机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有工人的付出,还有无数科技工作者的钻研,才使得电视越来越符合人们的要求,方便人们的生活。

在教学这一课时,不仅要了解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更是通过不断学习得来的,更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品来之不易,不能随便浪费。农村孩子对于农产品的来历比较熟悉,那就要引导他们思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优劣,激发他们好好学习,为以后建设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学习这一课主题有好几个方面, 包括了解生活中的产品来历,学会珍惜,知道社会变化需要科技力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语

学生的习惯养成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渗透, 尤其对于农村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仅仅依靠上课教育还不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要时时提醒,处处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初教学改革后开设的一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并符合社会性发展的新课程,它建立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大小事件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家教基本缺失,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只有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来进行。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农村,学习习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九龙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营销策略研究下一篇:对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有效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