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2023-06-06

第一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长城中心小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语文素质,使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为繁荣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工作要求,在我县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大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促进师生成长进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吴起教育特色的“诵读之乡”。

二、活动原则

1、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的原则。通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经典的思想内涵,受到教育与感染,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美化生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伦理道德和文明素养,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原则。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以引导师生健康发展为宗旨。要通过学科教学、专业学习、课外拓展、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学习诵读。

3、坚持以实为本、注重常规的原则。各中小学校要明确开展诵读活动的最终目的,注重诵读活动的实效性。以经典诵读竞赛为契机,抓好常规诵读,精读细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注重从实际出发,挖掘本校优势,采取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并使其常态化,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参赛对象

长城中心小学在校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经典的现代励志诗文等。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安排

1、各班语文教师负责于5月19日上报所代班级诵读优秀学生(含组合)3-4名。

2、学校定于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节课集中在餐厅一楼进行初赛,选拨出11名学生(含组合)进行校内决赛;5月26日下午举行决赛,选3—5名(组合)参加全县的复赛。

(二)活动要求

1、紧扣主题。中华诗文诵读活动要紧扣“经典浸润人生”的主题,围绕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生命精彩等命题选择或创作诗文,古诗、现代诗不限。

2、形式创新。中华诗文诵读提倡形式创新,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师生可同台诵读,可个人诵读,也可集体诵读。

3、注重实效。通过诵读、解读经典诗文,使师生对生命的多彩,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责任,生命的伟大有更深、更多的理解。从而使师生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更加努力书写好自己的人生。

第二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波罗中心小学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以普通话为载体,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语文素质,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特举行本次活动。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大力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师生的人文底蕴和道德修养,促进师生成长进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二、活动原则

1、坚持以德为本、德智兼修的原则。通过开展诵读活动,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经典的思想内涵,受到教育与感染,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美化生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的思想感情,不断提升伦理道德和文明素养,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原则。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感染力强,以引导师生健康发展为宗旨。要通过学科教学、专业学习、课外拓展、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组织活动,指导学生

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学习诵读。

3、坚持以实为本、注重常规的原则。以经典诵读竞赛为契机,抓好常规诵读,精读细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注重从实际出发,挖掘本校优势,采取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并使其常态化,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三、参赛对象

波罗中心小学在校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经典的现代励志诗文等。

五、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安排

1、各班班主任负责于3月30日上报所代班级诵读优秀学生(含组合)3-5名。

2、学校定于4月5日下午在校园举行诗文朗诵赛。

(二)活动要求

1、紧扣主题。中华诗文诵读活动要紧扣“经典浸润人生”的主题,围绕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生命精彩等命题选择或创作诗文,古诗、现代诗不限。

2、形式创新。中华诗文诵读提倡形式创新,可穿插舞蹈、吟唱、书法等其他艺术样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

力,感染力。师生可同台诵读,可个人诵读,也可集体诵读。

3、注重实效。通过诵读、解读经典诗文,使师生对生命的多彩,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责任,生命的伟大有更深、更多的理解。从而使师生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更加努力书写好自己的人生。

2012年3月27日

第三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义马市二中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主持词

一、※(开场白)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合:大家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用普通话,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女:用普通话,诵读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

合: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迎国庆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展示义马二中丰厚的文化底蕴。

男:今天,学校领导也在百忙之中,亲临我们的比赛现场指导,他们是: 女:今天,我们特地邀请我们学校的领导做评委,他们是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光临的领导和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男:下面宣读本次比赛评分标准:

女:下面宣布比赛顺序:

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奖一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让我们用掌声预祝参赛选手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市二中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二、※下面请王虹校长宣布比赛结果

三、※下面请各位校长为获奖选手颁奖

四、※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今天,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诵读的成果,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 女: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汇凭吞吐。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合:“市二中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各班按顺序退场!

义马市二中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一、评分项目及相应分值(共100分)

1、仪表形象:(10分)服饰大方、自然、整齐、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2、语言表达:(30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3、态势神情:(20分)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4、朗诵效果:(30分)脱稿朗诵,要有感染力,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5、时间要求:(5分)时间为5分钟内。

6、创意:(5分)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或其他富有创意的形式。

二、评分原则:

比赛中,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参赛队的最终得分。赛后按最终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即得相应的获奖等级。

义马市二中迎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分表

第四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中华诵·传经典”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二外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馥莉书香。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中华诵·传经典二外高一学生经典朗诵大赛”现在开始。

(女)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

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今天的到会的领导嘉宾,他们是:

同时今天比赛的评委老师。他们分别是:

(女)中国情怀、世界眼光,二外的学子从不会忘记肩头的重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二

外的学子从不忘历史的铿锵,透过百年的风霜,我们依稀听见先贤对我们的呼唤,那

一句“中国少年当自强”回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耳旁。请欣赏开场节目《少年中国

说》。大家欢迎。

(男)是啊,我们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我们肩负着中国的梦想,穿过历史的眼眸,我

们书写着经典的新篇章。下面请欣赏来自高一(

)的诵读《》

(女)感谢( )浪同学的精彩朗诵,下面请欣赏来自高一(

)的节目《

》 „„

(女)在评委老师和计分同学紧张统计分数的时候,我们一起来欣赏由我们亲爱的语

文老师们所带来的节目《

(男)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

)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

结束语

(男)无悔的青春,无限的梦想,求学时光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无悔的青春,无限的梦想,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中华颂·传经典”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

第五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井冲中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特举行“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二)通过诵读经典,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亲近经典诗文的理念,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一生对经典文化的向往。

(四)通过诵读经典,促进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开发而不断提高的。让学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环境”的读书活动,要精心组织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愉悦学生的稚嫩心灵,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制定诵读方案,选择诵读内容,每天专门安设经典诵读时间。各年级有所侧重,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和习惯,八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和能力,九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创造性。

2.展示诵读成果。学校对各班学生的诵读成果进行展评,既促进了经典诵读的经验交流、体验共享,又促进学生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3.开展师生共读活动。鼓励教师与学生共阅一本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书信往来、课余聊天、网络对话、查阅笔记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或寻找学生阅读中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

1 4.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学生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5.举行古诗文诵读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情。

四、活动过程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三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经典诗文诵读工程”。诵读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规定篇目以及校本课程中的推荐篇目和学生的互荐篇目。

五、活动措施

(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的诵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诸如《朱自清散文选》、《呐喊》、《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推荐与自选相结合。教育部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背诵古诗的篇目,教材规定了要求背诵的经典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另外教师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中选择适宜学生诵读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经验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的经典诗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和互荐书目,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灵活地徜徉在学海与书山之中。

(二)科学进行活动评价: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班级和学校三个层次的活动水准进行评价,评价中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多主体。通过评价对阅读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

1.制定学生诵读比赛细则。制定各类比赛的评分细则,比赛中还可采用评委 2 现场打分和点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获奖学生给予相应的表彰。

2.制定学校诵读活动评估细则。从全校学生参与诵读人数、投入诵读的时间、诵读的范围和内容、方法和习惯、认知与体验等诸多方面,制定评估细则。通过观察、坐谈和阅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对学校组织诵读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估,积累经验,改进不足。

六、活动时间:2015年9月21日至9月30日

七、参赛要求:

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比赛,每班最多三个节目(两个个人,一个集体)。诵读篇目自选(课内外优秀经典诗词均可),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2-4分钟,如需配乐请自备。

八、活动组织

1、组织领导:井冲中学教务处。

2、奖项设立

集体奖:按名次颁发奖状

3、评委

记分算分员:

附:评分标准及办法:

1、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

2、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分)

4、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

5、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4分)

6、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

7、计分办法: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有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

井冲中学 2015年9月21日

3、诵读时脱稿,朗诵熟练,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姿态大方。(1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下一篇:综合实践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