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2022-04-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为了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相互融通,深入地进行了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首先,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联系;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重要性;然后,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实践策略。

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1: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导致企业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探索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构建;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家,占工商注册企业的99.6%。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在近几年的年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所占份额达60%左右。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巨大压力下,这些企业为城镇人口提供了至少75%的就业机会。可见,在大力发展经济、应对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要使这支生力军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完善,尤其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通过职业培训,满足员工正当的精神需求,促使他们认同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为企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当前,职业培训又被赋予了鲜明的现实意义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开始于2008年底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笼罩下,成长并壮大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的我国中小企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挫。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成为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不无担忧地透露了一系列数据: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出现了岗位的净减,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全国有约300万人失去工作岗位。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强烈冲击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如何拿出卓有成效的实际举措,帮助中小企业在挫折中经受考验,顺利渡过金融危机?这个问题时刻在拷问着每一个有责任的有识之士,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加快技术更新,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生产向知识密集型生产过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有效的职业培训。因此,构建一个能保障职业培训持续有效进行的职业培训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要素分析

企业的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以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的非学历性短期教育和训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职业培训工作得以科学、有序、持续、有效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是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只有在一个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内,各组织、各机构、各部门、各人员才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职业培训工作才能走入正轨,在帮助企业迎接机遇和挑战,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健康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职业培训体系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多部门的复杂系统。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体系是国家总的由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而组成的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下,企业内部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所构成的系统。在企业里,一个科学、合理、健全的职业培训体系是在政府指导和干预下,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中心,依托其他机构和部门而形成的稳定、有序、高效的多类型、多层次、开放式的总体。企业职业培训体系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适应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调整和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的素质结构,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与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推行培训、考核、竞赛与使用、定级、表彰及相应待遇相结合,从而确保企业职业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市场化。

具体来说,企业的职业培训体系在类型上主要包括新员工导向培训(即通常所说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应用新技术培训、管理开发培训、创业培训等;在层次上包括高级培训、中级培训和低级培训;在组织机构和部门上包括专门的培训部门(如职业培训部、职工培训中心、职业培训集团等)、与之有关的其他部门(如企业高层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尽管数量庞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力量,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身上与生俱有的“小作坊”烙印、“家族式”管理方式和诸多因素导致其经济实力较弱,资金短缺。企业无暇或根本无心进行职业培训,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开发技术能力差,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甚至面临淘汰。这次不期而遇的金融风暴摧毁的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企业只有重视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总体文化素质、技术技能水平和对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在创新中稳固、发展和壮大。那么,如何才能统筹规划,构建一个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职业培训体系呢?

构建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设想

(一)政府扶持鼓励,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不仅仅是企业本身,作为负载着一定社会职责和使命的社会系统,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需要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需要政府支持和全社会关注。

我国现有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了中央政府在整个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中央政府通过有关管理机构掌管着职业培训的组织、管理、监督、政策法规制定、课程审核评价的大权,直接制约着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培训,特别是政府投入有限的中小企业的职业培训应该完全由市场经济规律支配,由劳动力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应干预。但是,殊不知,处于国家体制核心地位的政府对职业培训所持的理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职业培训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完善。尤其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经济机制尚不完备、劳动力市场尚不成熟的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对企业职业培训体系构建所具有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即便在一些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职业培训始终都是政府力争介入和干预的重点领域。事实上,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通过建立职业培训新机制,大力推进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由政府主导推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的多层次、开放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就已经在政策上明确了政府的主导地位。

不言而喻,完全听命于市场经济、由市场驱动的职业培训体系既是不现实的,又是不可能健全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权力优势,在政府主导推进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中,既重视整个社会大的体系建构,又同等关注构成整个体系结构的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管理、监控和评价,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诚然,政府的这种主导作用和干预行为同我们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政府在明确和发挥自身在企业培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时,至少在两个方面能有所作为。首先,重视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的舆论宣传。目前,针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管理者达成共识。虽然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政府的提倡、宣传、行政干预和法律保障能够作为一种外部强化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最终形成习惯,加深理解,改变观念,重视职业培训并积极参与进来。其次,政府要通过政策法规来加强行政干预和法治管理。现在,不少企业和求职者缺乏参与职业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因之一就是许多岗位并不需要培训,职业门槛形同虚设。所以,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建立职业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以及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监控严格把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施强制职业培训制度,规定企业员工必须经过相应的职业培训才能上岗和晋升。要求一定规模、一定数量员工、一定产值的企业必须单独或者联合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政府对此严格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政府应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科学规划国家的职业培训发展计划并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相关问题。政府应协调各方矛盾,为中小企业提供、筹措和加大投入,并保证职业培训的专项资金以及减免税收和提供服务等。如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进行培训的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服务,鼓励学校和社会机构与中小企业合作,降低其培训成本。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使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真正实惠,有效地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调动中小企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促使他们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二)企业积极主动,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职业培训领域中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或者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出发,把员工视为企业的成本而非宝贵的人力资源,与员工有关的除生产所需之外的消费,尤其是无法立竿见影地创造利润的教育培训费用,都被视为企业的负担;或者认为员工自然能胜任工作,不必培训;或者担心员工培训后另谋高就,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或者觉得自身条件有限,资金、场地、师资都缺乏,无法进行培训等等。要构建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首先必须澄清诸如此类的错误认识。我们应该让企业管理者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培训理念,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提升人力资本的一项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把员工的职业培训置于企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视并加快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协调体系内部关系作为企业内部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所构成的系统,职业培训体系涉及企业诸多的机构、部门和人员,只有这些分别承担不同职责、分享不同权利的各个部门及其人员都能在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团结合作地开展工作,企业的职业培训体系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应该科学管理和调控整个培训体系的组织机构。要高度重视主要承担培训任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建设和发展,将其视为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推动者,其他部门和人员都应支持和配合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诸如制度配套、经费投入、场地和设备落实、师资选拔、考核以及奖惩实施等都能得到保障,职业培训体系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行。

科学开发培训课程培训课程体系是职业培训体系的核心,因而构建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关键是重视开发和建设职业培训课程。当前,中小企业的培训课程开发主要着眼于向员工传授特定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与一般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是,企业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员工态度的培养。课程开发者应做好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密切关注和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同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培训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要求,充分考虑受培训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年龄结构、个性和能力,开发出内容更接近于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有助于企业和员工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课程。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企业培训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培养和改变员工的心态。这部分课程的内核就是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训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人数少、历史短等诸多原因,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打造和建设,客观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构建培训体系时,应重视企业文化课程的开发。开发者应该提炼和突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信念,并阐述以此为主旨的企业文化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及敬业、开拓、竞争、参与、理解等职业态度,使其在思想观念上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愿意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人文氛围能潜移默化、长期深刻地影响员工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无疑是保障企业职业培训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构建中小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成企业减岗 城镇失业率创三年来新高[EB/OL].http://news.qq.com/a/20090310/000919.htm.

[2]董福荣.构建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2006,(6).

[3]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雷小波(1965—),女,湖南长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作者:雷小波

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2:

对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探索

摘 要:为了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相互融通,深入地进行了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首先,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联系;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重要性;然后,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融通

作者简介:王洪生(1971-),男,江西广丰县人,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王珂(1973-),女,江西德兴县人,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尽管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下,通过考大学的方式最后实现分配工作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由于在办学条件上无法和普通高校相比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无法摆脱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因此,导致高职教育的活力不足,缺乏生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承担技术服务、教育培养以及科学研究任务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社会上只关注学历教育,但是对职业培训的关注度不足,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强职业培训,将兩者紧密地融通起来,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职业培训的办学规模,使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得以体现。

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之中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M Tessaring对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提出了未来两者共同的发展的趋势。H Smith提出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联合的新模式,并且分析了澳大利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模式。JJW Powell分析了欧洲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模式,并且对比较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赵世强研究了成人高校职业培训发展问题,提出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办学思路,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能够确保成人高校的健康发展。刘钧杰深入地剖析了德国职业培训的先进做法,并且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职业培训的实施策略。杨文明提出高职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优势,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戴春禄提出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通过职业培训扩展办学规模,增加服务面,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并且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屠群锋辨证地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且提出了高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从而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顺利发展。罗玲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发挥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李丰桐依据澳洲TAFE的办学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应该转变,面向社会进行职业培训,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吴丽旋认为应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并且提出了“资源同享、联合培养”的职业培训模式。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出,职业培训已经得到了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探索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联系

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历程来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彼此相互促进的。学历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提高理论水平,能够促进促进高职院校学术水平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为学历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并且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不仅仅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是为社会提出职业培训的主要场所。职业培训不断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学历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必须依靠学历教育的先进成果,并且依靠完善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所必须具备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都需要得到学历教育的紧密配合,如果没有学历教育的支持,职业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以及培训场所上遇到较大的困难,从而导致了职业培训的不全面性。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设施的改善,从而为职业培训提供有利的支撑,并且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理论研究水平和科研实力,从而能够使高职院校圆满地完成社会所赋予的服务功能。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都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能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可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从而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从而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产业结构的巨大转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重大调整以及具备较高职业能力人才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需要高职院校不仅应该加强学历教育教育,而且应该提高职业培训的力度。国家相应地出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具备高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相应国家的号召,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从而能够为工作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可以缓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充分地体现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责任。高职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高职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并且将职业资格证的培训引入课程体系之中。高职院校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以外,还进行了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这正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在教学设备、教学队伍、教学技术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实力,这些资源为高职院校进行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从使高职院校不仅能够完成高职教育的学历教育,而且能够进行有效地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进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专业建设,不仅有利能够提高学历教育教育的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原则

(一)高职院校应该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提高学历教育的层次。目前,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顺应这个发展动向,进行职业培训的改革。在为社会技术工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应该通过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提高技术工人的学历层次,加强技术人员理论水平的教育,在专业培养计划的设置上不仅应该关注技术工人的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应该通过学历教育提高技术工人的文化素质,从而使技术工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应该保持一致。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开展将职业培训融合到了学历教育之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里的应用型人才不仅仅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是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好的文化修养以及发展潜力的人才。社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的对象,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不仅应该加强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力度,而且应该关注培训对象的通识教育。根据以往的经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不能保证专业完全对口,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提高培训对象专业技能,另外还应该增强培训对象的职业拓展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加強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融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课程互设,还应该确定高职院校各专业的通修课程,从而能够体现专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融合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职业培训的力度

高职院校在学历教育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和企业积极沟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高职院校和社会培训市场相比仅仅具有学历教育的资源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比较薄弱,在激烈的职业培训市场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地利用自身学历教育的优势,开拓市场,不断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并且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提出一些其他社会培训机构无法开办的职业培训项目。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和企业进行密切地合作,由高职院校提供职业培训场地,由企业提供先进的培训设施和培训软件,从而能够开发出一个功能全面、实施先进、教学水平较高的职业培训平台。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的时候,应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体,不过分地追求利润,通过不断地完善使职业培训逐步地壮大起来。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和中职学校、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积极地配合,优势互补,从而能够提高职业培训的水平,使社会对对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给予充分地认可。

(二)提高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通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毕业生,这类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从而无法使职业培训达到预计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形成企业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交流的体系,一些来自于企业的教师在评职中遇到的困难,任教几年后又回到了企业,因此一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不愿意来高职院校从事职业培训。此外,高职院校的工资待遇不如企业的工程技术的工作待遇,因此,使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高职院校必须完善人事制度,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保障体系使一些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入到高职教育中来,从而能够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实力。此外,高校和企业应该选派职业培训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从而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地为职业培训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进而可以顺利地完成高职院校进而使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能够顺利地融通。

(三)不断加强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设

职业培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体现,然而,由于管理体系的缺陷,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分别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门管理。这种管理体系导致了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沟通不畅。高职院通常会认为学历教育才是自己的主要任务,而把职业培训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历教育占据了较多的教育资源,而职业培训仅仅能使用较少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高职院校尽管对职业培训逐步地重视起来,但是在职业培训的管理和办学上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从而不利于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健康发展。从就业的方面来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相辅相承的,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终身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高职院校应该遵循这个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职业培训在专业建设上的重要地位,从制度上确保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从而使高职院校能够拥有先进的教学和培训设备,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学和培训的师资队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从事的学历教育,因此在学历教育上形成了集教学、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体系,把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体系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有利于职业培训的发展。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应该依靠学历教育的优势,不断树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地推动高职院校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培育优势专业,并且使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顺利地融通。

参考文献:

[1]何明辉.浅谈企业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

[2]韩嫣.英国大学生职业培训对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借鉴研究[J]. 成人教育, 2011(12).

[3]周青.现代企业培训理念对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3).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王洪生 王珂

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职业培训的思考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职业培训做到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需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来开展职业培训,在开展职业培训的时候借助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培训者的实力,不断创新培训产品,强化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帮助培训者提升自我竞争力,这样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  职业培训  思考

从培训的对象来说,职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对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开展训练和教育,促进劳动者的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员工通过不定期系统化的职业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劳动者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更好的平台,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1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对职业培训的思考

1.1 当前我国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多地是学历教育,是对职工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这是传统思维下对职业培训的定位。按照一般理解,职业培训的对象是企业普通员工,企业员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职业培训,这样员工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在职职工作为职业培训的对象,他们因为已经参加了工作所以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基础,参加职业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接受更加系统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强化自身的工作技能,以更多地渠道来增加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使得员工在当前日趋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职业培训工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培训机构的主动工作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出击获取市场上的培训需求。这样就使得培训技工在培训组织安排出现盲目性,没法组织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在培训课程安排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就是因为职业培训的对象都有工作,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难以全身心地参加职业培训活动。同时,职业培训政府主管部门在具体实施职业培训工作的时候,没有结合职工的实际需要,使得职工对职业培训在心底具有抵触情绪,造成培训效果的不佳。在当前学院参加职业培训,但是很难获取到自身所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使得员工都是以别的方式获取能够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知识技能,这样就造就了教和学之间的矛盾。

1.2 “互联网+时代”下对职业培训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给职业培训工作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职业培训机会的增多最为典型的就是互联网下的职业培训,员工可以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这是互联网时代下职业培训的最好礼物。互联网时代以其强大的数字化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这样即使海量般的信息也能得到快捷的传递。互联网技术当前已经深入地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行各业,使得职业培训的形式更加多元化,突破了以往那种只能集中起来的培训的模式。与传统的职业培训方式相比,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性、开放性和即时性,使得职业培训的形式多元化、成本更低、效果更明显。互联网技术下的职业培训的互动性、简约性,这是传统技术不能相比的。在互联网时代,职业培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产业版图被缩写,这样就对传统行业的发展和组织重构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这里面职业培训行业也是深受影响。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成本低和全天候性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中解决实际性的问题,促进培训行业发生质的改变。

2  当前“互联网+”职业培训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职业培训行业要积极适应互联网思维的变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高速发展。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培训机构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职业培训机构面对竞争,要积极思考如何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培训行业的高效发展。对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职业培训组织首先要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的考虑,职业培训的需求是什么,哪些人需要职业培训,职业培训者的刚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是什么。第二,职业培训机构能够以何种方式获取到自身良好发展的资源。第三,在互联网时代下,职业培训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以培训的高产能来对职工自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培训行业以高质量的培训效果与优质需求的客户实现匹配。要积极思考以哪种方式来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出现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后,企业要更好地考虑职业培训需求与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深度匹配,实现在企业内部的职业培训工作的更好开展。

3  当前“互联网+”时代促进职业培训发展的建议

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培训要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积极地借助和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更好地满足职工在新形势下自我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向学员讲授符合时代需求最新的理论知识。职业培训在职业设计的时候,要适当地融入“互联网+”的有关内容,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全天性的培养,这样就能为劳动者提供终生性和全面性的培训服务。与此同时,职业培训要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这样就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政府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对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改造,职业培训工作要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最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高度融合到各个行业,职工要实现自我转型和自我发展,就需要利用职业培训来提升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培训工作紧紧结合培训者的具体需求,在培训的时候注意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高效办学,强化培训工作的质量。培训组织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自我改造提升,强化对培训讲师的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定期化的培训工作,为企业打造优秀的培训讲师。也可以由培训机构直接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员工职业培训服务,让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先进的工作技能,不断强化工作技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也是对人力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和科学配置的一个过程,互联网技术将使得人力资源配置效果实现质的提升。同时,互联网时代下使得人力资源的培训和需求在匹配度上更高,解决了劳动市场上不对等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促进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所以职业培训工作要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培训内容,实现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伟才.关于互联网+时代职业培训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5(21):78-79.

[2] 谢晋宇.企业培训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 余凱成,程文文,陈维政,等.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马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研究论文下一篇:视觉符号设计教学教育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