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信仰

2022-08-14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信仰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日期:2012-04-09 作者:卓新平 来源:文汇报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卓新平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信仰论坛”的讲演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卓新平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

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中国自古就有将道德诚信作为信仰的诉求,比如民间的“关公崇拜”就是诚信、仗义的“神化”,只可惜关公崇拜在重物而没有精神情操的氛围中也出现了嬗变,现在多把关公敬为“财神”,其原来的价值意义蕴涵却已被人们所遗忘。正是在这种道德及意义危机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找寻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如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又重提“雷锋精神”、重塑“公民雷锋”形象;广州和武汉联手上演《信仰》之剧,以文艺形式让信仰重新登上当代市民社会的舞台;甚至关公崇拜也被有识之士以“申遗”方式,谋求其返璞归真。

信仰究竟是什么呢?“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这样的诗句作答。在此,我想从信仰理解、信仰分层、信仰包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信仰问题,以信仰呼唤来求信仰回归。

信仰理解

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研究思想文化问题,不能绕过对信仰的关注评说。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反映出人类在认知和实践上的超前把握及决定,体现出人追求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境界。其中“信”为认知上的超前性和超理性,“仰”则是行动上的超越性和敬畏性,指往上的、超然的、折服的心态及相应的行动选择。信仰虽然可能有神秘性因素,但更多体现敬佩、推崇和神圣的境界。

信仰被视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涵括面较宽。信仰以向往、憧憬、追求甚至自我牺牲、奉献的态度及方式表达出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业、理想或幻想,对某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执著和信守。信仰是对尚不能肯定之事物的肯定,对不可知的“强知”。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们对信仰的不同理解,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认为信仰乃为宗教所独有,只有被信仰的对象具有神圣性、精神性和超越性才值得“信”且“仰”,任何世俗理念、个人、物体、主义或理想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另一种则认为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有更宽泛的蕴涵。西方社会多强调信仰的宗教意义,却也没有断言信仰只有宗教这种唯一形式。《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在解释belief时将之译为“信仰”,其定义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可以说,信仰与信念、信赖、理想密切关联,甚至就包含这些内容,其所指既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为世俗的。与之相似,中国的《辞海》在解释“信仰”时也持上述宽泛之态,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这里,宗教和“主义”可同为信仰的对象。

按照第二种理解,信仰是一种涵盖较广的概念,可以包括宗教又多于宗教,涉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多层面内容,通常被人视为“是人对一种事物,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人性观,甚至是对一种虚幻的世界观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源于现实的更高的心理追求和实践努力的方向。是与信念和理想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由此来看,信念可以包含在信仰之内,信念中虽暗含未知、猜测和神秘的因素,但其作为人们把握世界之独特方式的基本观念,却被相关人群视为确信或坚定的理想。因此,信仰具有前瞻、远眺、希望、渴慕的因素,它虽无现实中的确定性,在相关人群中却有心理上、情感上的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将持一种开放态度,涵括神圣与世俗两大层面。而且,从对信仰根本特点的理解出发,人们也理应发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商讨、探究的空间。

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显然,这其中也有对尚无法获得答复之问的“自答”、“自解”。人们在此意义上通常也将信仰视为“未来学”范围,指出其认知特征即对“未知”、“未来”的前瞻、预设、断言、宣称。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是极为复杂和漫长的,有着求知本性的人类与生俱来就在不断探索、询问,而其答案在留给后人后也仍在不断调整、完善。用有限的认知去谈论无限的世界,用局部存在去把握整体,这就进入了信仰的领域。在此,信仰和

2 科学乃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宇宙的无限性,科学探索会永无止境、永在途中。信仰关涉未来学、预测学,是人的精神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前瞻功能。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信仰分层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一般而论,信仰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两大层面,其中世俗信仰从“此岸”、“今世”的角度关注人类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对之表达一种追求、坚信和确认;宗教信仰则设定一种终极神圣或终极实在的存在,认为一切,包括未来均在这一超然神圣存在的把握、掌控之中,人们对其认知、信仰则多为神秘化的形式,但同样也并不排斥理性认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样,信仰的存在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或领域,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或跨信仰沟通自然也大有可能、大有作为。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人们在政治信仰中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党派、“主义”和政治主张。政治信仰因为其此岸性而彼此关联密切,多有交融互渗;不过政治信仰的排他性也非常明显,不同政治理念、信仰间有着非此即彼的尖锐斗争,甚至往往不可调和、妥协。尽管如此,政治信仰中仍有对话的空间和实践。一种政治信仰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往往是综合、继承的结果。政治信仰表面的排他性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内在的互渗性、关联性甚至共构性。

在中国社会所常论及的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即一种政治信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员不要有信仰,这实际上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理想追求都否定了。我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信仰,我们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实现,但现在尚未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不少共产党员为其信仰而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虽然看不到其信仰的实现,却已表现出对其“信”之坚定和在“仰”之行动上的忘我,体现出这种政治信仰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在政治信仰层面上有一定的排他性,其信仰的坚贞就包括对其所持信仰的专一和坚守。不过,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间仍然可以对话和交流,在特定时机甚至可以相互包容和共同合作。各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团结合作代表着人类政治民主的积极发展。

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信仰也绝非一家独成,马克思是犹太人,同时也是19世纪的德国

3 人,其思想精神有着明显的犹太教、基督教文明传统积淀,也反映出德国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有着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渊源。所以说,政治信仰尽管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对同一层面的信仰和其他层面的信仰仍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保持着对其民族精神的信仰和追求,犹太民族就具有与神立约的契约精神、期待“复国救主”的救赎精神、忍受磨难痛苦的赎罪精神和精明睿智的“选民”精神;视为信仰的民族精神还包括理性思辨、执著严谨、社会批判的德国民族精神;崇尚自由、追求民主、欣赏浪漫的法国民族精神;冒险创新、稳健有序、规范优雅的英国民族精神;群体至上、直率顽强、欧亚融通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等。这些民族信仰有些与宗教信仰相关,有些则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有些民族以其信仰来维系,保持其血缘关系、血脉传承的纯洁,守护其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存在,而有些民族则以其信仰来形成新的族群观念,淡化原本多元各异的民族或部族来源。此外,民族信仰在有些民族中被高扬、凸显,在有些民族中却成为沉潜、内在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信仰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信仰的这种一统观念自远古以来就已经用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所表达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所折射的民族图腾之凝聚观念。此后,这种“渊源共生”、同根同源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英国也曾有政治家在谈到文化信守时强调,可以“失去印度”,但不能“忘掉莎士比亚”。相关的文化或文化认同及共识也可以超出国土、跨越国界,有更为宽阔的辐射和影响,在政治信仰各异的处境中仍能达到文化信仰的相同。例如有海外华人曾提出,基于“文化中国”的理念来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实现文化上的“同情共感”、“同体共爱”,达到“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文化信仰保持了一种内蕴的精神力量和外延的包容涵括。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

4 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其参与敬拜的形式即有建构性的团体组织,也有弥散性的个人自我。而且,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及国家中,多种宗教并立共在、各自发展也是铁的事实。宗教信仰关注宇宙的始终、人类的死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困境和迷惘,而其回答往往是彼岸的、来世的、超越的、超脱的,其真与实多会深藏在其虚无缥缈、似非而是的表述、暗示或引导之中。故其学问亦为“神学”或“玄学”。

宗教信仰的产生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人们可将之分为三类,一为绝对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二为二神以上之多神论的宗教信仰,三为抽象、升华而似乎呈现为“无神”的宗教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宗教信仰的生成板块都在亚洲,而且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宗教基本上是这些源自亚洲、传到全球的宗教信仰体系。因此,亚洲的“宗教性”、亚洲人的“信仰”特性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理,主张、推崇信仰包容,促成信仰融合,作为亚洲文化核心地区的中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要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信仰之间的排斥和纷争,在亚洲地区及亚洲宗教中格外突出,这也使化解冲突、和谐共存成为亚洲宗教信仰理应体现出的时代新兆、未来远景。

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宗教关联密切,有着复杂交织。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架空,缺失关键内容。

信仰包容

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

信仰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包括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等领域之内和其各领域之间,但实际上也都只是取得了相对成功。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

5 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其最新进展之一,就是“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活动的开展。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共同利益而寻找共同点”,其基本共识在于承认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特征、传统和做法,所以应该承认和尊重不同信仰传统所共有的价值,形成相关的共同原则,并使之成为人们得以在多样化基础上团结起来的“共同点”。仅就宗教而言,宗教信仰所指导、规范的社会实践标准和伦理规范不一定就与社会政治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必然矛盾、相悖;宗教信仰之思曲折地反映出人的现实需求和追求,因而其向往的真、善、美、圣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可以与社会需要的真理、完美、和善及神圣求同、共在。

信仰包容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及需求,关系着人类的信仰如何承担文明共存的责任,有效完成其时代任务的重大课题。对此,宗教信仰和其他任何层面的信仰并未达其完善或理想之境,但已看到沟通、和解和融汇的希望。所以,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中必须包括并积极推动人类信仰层面的深刻反思,并将这种反思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实,在信仰追求中,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把握、欣赏或警惕的是这一过程。信仰所问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从何来”、“人往何去”,其实很难找到真实、准确的答案。实际上,“人从何来”,不知道,也不需要弄清楚;“人往何去”也不知道,同样也不需要说明白。而人在来去之间的过程则可以知道,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从其来与去之间的过程才能回答、解释“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关注信仰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信仰者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重视,是其今生今世而不是什么“彼岸”之“神”。探讨有“神”、无“神”,弄清“唯心”、“唯物”,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问题,而并非社会存在论问题。从纯学术层面可以继续不断探究这一问题,但在社会政治层面则可以对之扬弃、超越。

综合信仰的哲学宗教理解和社会政治理解,信仰说到底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即有没有信仰文化,其内涵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中国有着久远、深厚的信仰文化,中国是一个与神圣结缘的国度,中华民族的信仰情结亦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因此使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没有无限分离的距离。尽管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却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中国的圣人崇拜比不少宗教中的圣徒崇拜多了人文的内容、社会的蕴涵。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

中国信仰的核心,无论在其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之中,都体现出其追求“大一统”即整体共在的这一奥秘,都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社会独特、持久的整体性和一统性传统及其发展惯性的注重和神圣化。中国社会体制在世界政治史范围中乃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超稳态、持久型的“大一统”社会,其旺盛生命力,源于中国社会所持守的“海纳百川”、“多元通和”的圆融、共构精神,它要求一种神圣的“大同”世界,纵令有异也需达到不同而和的共融,这为今天中国社会政体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奠定了基础。当中国突出并实践“斗争”哲学时,社会则基本处于混乱、动荡的状况之中,其结果是人人自危,信仰丢失,就连其倡导、实践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大一统”政治及文化理念的持守,既需要求同存异,也允许和而不同。在当前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氛围中,人们希望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却没有丢掉“大一统”共在的共识。其维系及坚持乃是中国

6 信仰文化的力量,这种坚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之魂。为此,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这种信仰对话、信仰包容,则可使中华更美好,世界更和谐。

第二篇:传统的道德信仰,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

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的发展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不过,并非任何一种曲折都与前进呈正相关性,更不是曲折本身就意味着进步。人类历史上曾遭受过重大的挫折,经历过漫长的道德黑暗期。如,欧洲曾放弃了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而接受基督教,中世纪四五百年的宗教统治造成了漫漫的道德黑夜;近现代在全盘否定基督教,以个人主义的实用信仰来代替价值信仰后,又导致了新的精神荒芜,迄今仍让人看不到道德精神复苏的迹象。因此在宗教信仰与道德信仰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就离不开真正洞悉历史必然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当下的中国,克服倒退性、 萎缩性的道德信仰危机,消极的宗教信仰,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任何道德都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在阶级关系还存在的时代里,受制于领导集团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道德信仰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为道德信仰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政治保证。不论是从道德的超越时空的全人类性或普世性上看,还是从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上看,道德都是利益的反映,体现了一定利益集团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声明自己的理论具有阶级性。它之所以有敢于标明自己理论阶级性的政治勇气,是因为它的无私性,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学说,是关于劳苦大众自我解放的学说。合理的道德对社会和个体都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价值和意义。以此为根据道德的信仰化便是道德存在的特有方式,个体合理的道德信仰便既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条件又是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的重要前提和主要标志,社会合理的道德信仰是人类文明的表征。第二,马克思主义确保了道德信仰的科学性。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对社会邪恶的道德控诉即价值批判。然而,单纯的道德呐喊,其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和不能持久的。道德化的批判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才是真正有力的。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唯有建立在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方是可能的。道德信仰作为对终极目标的虔敬之情,本身就具有非理智性和非逻辑性的一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哲学世界观的引导,难免陷入盲目性、 蒙昧性乃至反理性的宗教信仰泥潭。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强大指导力量不仅来源于其道德的力量,更来源于其科学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精神,确保了其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正确揭示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性根基,使社会主义道德既由于有其现实的社会存在基础而避免流于抽象与空乏的永恒道德的梦呓,又由于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人文根基和道德发展的总趋势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使我们能够第一次正确而全面地估价道德对社会和个体的功能和意义,免却滑入唯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之两极;同时,使个体在确立自己的道德信仰时能够自觉地投身到人民群众的道德生活实践中去,避免过去所难以避免的独善其身的狭隘性和唯心主义的心性修炼路径。

第三篇:中国人的信仰

在论坛里看到“儒、释、道——中华民族信仰之本”这种题目,不禁一笑。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功利的世俗社会,谈不上什么“信仰”。能沾上点边儿的,就是从远古传承至今的祖先崇拜,基本观念就是认为人死变鬼,得子孙血食供养,可以庇护家族,即所谓“事死如生”,儒家就是从这一祭祀活动的职业司仪派生出来的。“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能分享给祖先上供的腊肉是很荣耀的,对于古代的侯王士大夫而言,祖先宗庙不保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情。但在现代社会,要家家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恐怕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了。

儒家的理想是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天下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修身、齐家做起,而修身就要首先正心、诚意。儒家建议统治者做仁、孝的表率,以礼仪规范和社会伦理来约束臣民,从上至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重义而不争。这种伦理思想在百经之首的易经中有充分的体现,阳爻代表君父,阴爻代表臣妾,以阳爻居上、居阳位,阴爻居下、居阴位为吉,认为阳健而阴顺是天理法则,逆之则凶。但儒家对经济方面并没有什么有建议性的见解,不外乎开源节流、使民以时而已。

正统的儒家对佛学是持排斥态度的,认为是西夷无君无父的邪说,会扰乱世道人心,譬如韩愈这样的大儒就是灭佛的急先锋,甚至认为佛学之害甚于杨朱之学。佛学是建立在古印度婆罗门教转世轮回的独特世界观基础上的,这一点与儒、道、乃至西方基督教等思想完全不同。佛教其实也称不上一种真正的信仰,因为它根本没有所谓的“神”,佛陀不过是有大智慧大愿力的觉悟之人。佛教认为一切色都是无常,一切相都是虚罔,认为通过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修行可以跳出轮回之苦,甚至反对一切固有的概念、思想,是彻底的虚无论者。世尊明确地对门人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就说连世尊传授的佛法本身都是虚无的,世上并不存在所谓绝对真理,世界上也根本无世人可度,而在于人心的自度。“布施万亿,不如得四偈语”,看到那些烧香叩头以求健康富贵的俗人,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世尊是不是也想拿板砖拍他们。

道家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出世的学说,道德经五千言,一部分讲“道”的属性,一部分讲修身,一部分讲处世,而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治理邦国。老子在作道德经的时候恐怕也有希望统治者行己之道以得大治的热切期盼。庄子比较不着调,却得意洋洋地用那么多寓言来自我标榜,也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嫌疑。道家主张“贵身”,目的在于长生久视,而佛教主张“无我、舍身”,目的在于涅磐,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道家对社会建设的建议很简单、也很深刻,三个字:“不折腾”(英文:buzheteng),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都是基于此。但老子之道非圣人不能行之,这不是推卸责任的不作为。老子最后自己也感叹道:“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道家之说其实也是养生、修身、治国的建议而已,谈不上信仰,后世的所谓五斗米道、天师道等等不过是蛊惑愚民的术数而已。诸子百家,说白了就是当时知识分子求职的自荐信,用来忽悠人事经理,好赏个饭辙。真正不考虑经济问题而寻求彼岸绝对真理的大牛,吾未见其有也。

中文的“信”字是指言出必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有利于我者则用之,有害于我者则舍之,这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其他民族所谓“信仰(belief)”是指未见而先信,是无条件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本没有此类信仰的土壤。正是这种功利的态度培养了中国人兼容并包的精神,汉明帝夜梦金人东来,恐怕也没有追究该金甲神人的国籍的意思。

第四篇:弘扬优良传统坚定正确信仰

弘扬优良传统 坚定正确信仰(学习论坛) ——学习宣传《苦难辉煌》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启示

不断坚定信仰,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最近,国防大学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以学习宣传中宣部、中组部推荐的金一南教授撰著的《苦难辉煌》一书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回顾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重温党的优良传统,使大家深刻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执著坚定的忠诚品格和变革图强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了传承优良传统的信心和决心。学习宣传《苦难辉煌》,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信仰是前进的旗帜。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在坚定政治信仰、铸牢精神支柱上下功夫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用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对个人来说,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政党来说,信仰是凝聚和鼓舞全体成员的精神旗帜;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信仰是不断发展、实现振兴的精神动力。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追求。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之所以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它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奋,最终战胜强大敌人、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坚如磐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许许多多的革命者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无论面对强大凶狠的敌人还是面对极度艰难的环境,都能够做到坚忍不拔、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歌,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通过学习《苦难辉煌》,大家无不为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所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感到震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党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的问题。有的党员对一些错误思潮警惕 1

性不高,有的党员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有的党员在诱惑面前败下阵来,有的党员甚至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怀疑。信仰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可以说,个别党员在信仰方面的危机是当前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忧患。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基础工程抓起,确保广大党员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在信仰问题上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这不仅关系党的作风形象、关系党的执政根基,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当前,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高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六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立场,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应充分挖掘利用党史军史蕴含的精神资源,帮助大家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强国富民的深刻道理;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

忠诚是执政的根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在铸牢信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念上下功夫

忠诚,是对特定对象执著坚定、尽心竭力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规范。对一个政党来说,忠诚是对其成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我们党的党章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这里的忠诚,就是要求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永远对党襟怀坦白、高度负责,为了党的事业甘于牺牲奉献。可以说,党员对党的忠诚是由我们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是我们党在推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中赢得的。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正是从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受到教育,看到了党的伟大,看到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因而更加信党、爱党,自觉听党的话、跟党走。

忠诚,在战争年代意味着流血甚至付出生命。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忠诚之歌。今天,仰望历史的天空,一张张面容依旧鲜活,

一个个事例依然感人至深。我们学习宣传《苦难辉煌》,就是要让大家深刻感悟像李大钊、罗亦农、向警予、夏明翰、张太雷等一批批革命者的忠诚之魂:为了追求真理,面对流血牺牲,正气凛然、义无返顾;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铁心向党;面对利益得失,坦荡无私、顾全大局。他们是我们这个党、这支军队、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用忠诚之光照亮了革命胜利的道路。通过重温这些英雄事迹,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对党无比忠诚、对真理无比热爱、对事业无比坚定的高尚情怀,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增强了对党的忠诚。

必须看到,党员对党忠诚既是过去我们党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毋庸讳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不良习气在党内有所滋长。比如,有的党员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党员丧失原则、趋炎附势,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明显;有的党员弄虚作假,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满嘴空话、大话、套话;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都与对党不忠诚、党性不纯洁有关。大量事实警示我们,党员不注重党性修养、对党不忠诚,就容易在思想上蜕化变质,脱离人民群众,甚至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当前,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培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新时期党性修养的重大课题来抓,使党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广大党员对党的真挚感情,切实做到像儿女对待父母一样保持真心、真诚、真爱,不讲假话、不表虚情,不做任何有损党的声誉的事;深入开展以爱党、信党、跟党走为主题的党课教育,特别要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罕见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事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进大家对党中央的信赖;加强党性党风教育,整肃不良风气,培育追求真理、敢讲真话、愿听真话的良好氛围,切实使广大党员干部忧党之所忧、急党之所急,使全党上下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创新是事业的呼唤。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品格上下功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部中国革命史,也是一部勇往直前、变革创新的历史。我们大力学习宣传《苦难辉煌》,就是要引导广大

党员干部通过重温我党我军历尽苦难取得辉煌胜利的革命历程,从中领悟革故鼎新、变革图强的创新精神。在那个异常艰苦的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指挥原则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中国工农红军逐步摆脱敌人重兵围堵,从挫折走向胜利。特别是在伟大的长征中,各路红军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纵横穿插、巧妙迂回,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创造出许多灵活用兵、机动歼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一个个精彩之笔。我党我军历史上创造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无不体现了我党我军所独有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再次说明,创新精神不仅是我们在战争年代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同样是我们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任务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尤其要把蕴含其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贯穿于新的发展实践,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实践发展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当前,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品格。因此,我们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上了多少课、读了多少书、开了多少会,而必须致力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积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敢闯敢试、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推动工作,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子孙的业绩。

第五篇:妈祖文化及其信仰|万灵宗教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妈等。妈祖的两大部将,是为妈祖察、听世情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相传妈祖俗姓林,出生于中国福建省莆田湄洲岛。自北宋开始受人建庙膜拜,逐渐传播到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分,并向海外的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传布。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是妈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高峰。此外,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深,各地华埠(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南洋天地宫。乃至于欧洲和美洲也开始有了妈祖庙。

妈祖的影响力由湄州岛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对于华人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信仰源起

妈祖的生卒年与家世,史料中有多种传说:

一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据此,妈祖身前是一个女巫。文中并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竿为旋舞状,俄获安济„„」船员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于是路允迪返国后上奏朝廷请封,诏赐顺济庙额。

二南宋李丑父《灵惠妃庙记》:“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

三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灵异”。

四(明)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于宋元佑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

五(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机,预知祸福。宋元佑间遂有显应,立祠于州里”。

六(清)杨峻《湄州屿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

七(清)《长乐县志》:“相传天后姓林,为莆田都巡简孚之女,生于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祸福。室处三十载而卒。航海遇风祷之,累着灵验”。

八《莆田九牧林氏族谱》则记载妈祖是晋安郡王林禄的第二十二世孙女。

从南宋到清代,绝大多数史料公认天妃姓林,生于湄州屿,自幼有异能。具体生日,虽只见于《东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妈祖信徒奉为妈祖生辰,举行庆典。

学者研究指出,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神的代表。

妈祖文化及其信仰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妈等。妈祖的两大部将,是为妈祖察、听世情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相传妈祖俗姓林,出生于中国福建省莆田湄洲岛。自北宋开始受人建庙膜拜,逐渐传播到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分,并向海外的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传布。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是妈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高峰。此外,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深,各地华埠(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隆天宫。乃至于欧洲和美洲也开始有了妈祖庙。

妈祖的影响力由湄州岛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对于华人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信仰万灵宗教许大师

妈祖的生卒年与家世,史料中有多种传说:

一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据此,妈祖身前是一个女巫。文中并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竿为旋舞状,俄获安济„„」船员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于是路允迪返国后上奏朝廷请封,诏赐顺济庙额。

二南宋李丑父《灵惠妃庙记》:“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

三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灵异”。

四(明)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于宋元佑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1]”

五(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机,预知祸福。宋元佑间遂有显应,立祠于州里”[2]。

六(清)杨峻《湄州屿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

七(清)《长乐县志》:“相传天后姓林,为莆田都巡简孚之女,生于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祸福。室处三十载而卒。航海遇风祷之,累着灵验”。

八《莆田九牧林氏族谱》则记载妈祖是晋安郡王林禄的第二十二世孙女。

从南宋到清代,绝大多数史料公认天妃姓林,生于湄州屿,自幼有异能。具体生日,虽只见于《东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妈祖信徒奉为妈祖生辰,举行庆典。

学者研究指出,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神的代表。

妈祖生平

关于妈祖的生平来历,方志记载或民间传说甚多,惟内容并不一致。「台湾省通志稿」略谓:「相传在五代末年,福建莆田湄洲屿林惟悫第六女名默娘„„在廿八岁那一年殁为海神,灵爽昭着,并获得历代的封赐。」其中载述较详者为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载云:「按天后,莆田湄洲人。宋都巡检林愿女,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十三日诞。从幼能知休咎,布席海上济人;人称神女。雍熙四年(西元987年)九月九日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厥后人常见其衣朱衣,飞腾海上,因建庙祀之,且并祀于其乡之地名红螺者。」

由众多的史料与传说中,大概可描绘出妈祖本名林默娘,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湄洲屿人,祂的祖先原居河南,代代都是显宦,始祖林披一共生了九个儿子,聪明且方正自恃,在唐朝宪宗时代,各授州刺史,而受后人钦仰尊称为「唐九牧」。九兄弟中,林蕴拜命邵州刺史,所生子孙代代做过高官。至第七代孙保吉改文为武,后周世宗拔擢他为统军兵马使;当时天下纷乱,保吉不忍兵燹杀伐,弃官隐于湄洲小屿。自此而后,世世就变为湄洲屿人。保吉逝世后,他的儿子林孚承袭世爵,官至福建总督,政声载道,却不重仕途,未几辞官返乡,悠游于山水间。林孚单生一子,叫做林愿,别名惟悫,官至都巡检,后来告老,在湄洲隐居,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林愿为人敦厚朴实,乐善好施,乡里尊称为「林善人」。

妈祖是林惟悫的第六女,出生时就有灵异现象。林愿娶王氏为妻,原已生下一男五女,男名洪毅,如名大娘、二娘、三娘、舜娘、痴娘。惟悫夫妻痛感一子单弱,且长男洪毅身体虚弱,朝夕焚香祈求佛祖再授一男,以光大林姓宗祧。据说未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三日傍晚,从西北方有一道红光,射入林惟悫家中,林年人王氏腹中的胎儿,突然开始蠕动,不久即生下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来。生了女孩虽然失望,但因生产时红光射入,且房内有馥郁异香,故对第六女也颇怜爱,取名「九娘」,但生后一个多月,仍不曾出声哭过,所以又叫她「默娘」。

默娘自幼颖悟且喜静思,与一般小孩不同。据「莆田县志」记载,林默娘于

四、五岁时随父乘船到浙江定海普陀山,默娘看到观音神像后,精神受到奇异的感召,有了预知休咎的能力。八岁入塾启蒙,过目成诵而辄解奥义,且闻一知十,宛如神童。十岁时倾心于佛陀,喜欢朝夕焚香诵经礼佛,亳无倦容,其举止一点也不像十岁的小女孩,在她那窈窕的仪容中,有种令人不敢冒犯的严肃。默娘因仪态娴静,容貌秀丽,举止端庄,既孝顺父母,复敬爱兄姊,十三岁时在家乡湄洲屿已颇有名气,而受乡里人所夸赞。

某日,一老道士玄通来到林家化缘,默娘不嫌老道士衣衫褴,依然邀其入室,敬献香茗,施拾钱财。老道士大为感动,且见其生性卓异,乃对默娘说:「我看你出生以来,就具有佛性,你应该把你的这副慈悲心肠,去拯救世人才对。」说罢,授以「玄微秘法」。经老道士教授后,顿悟一切经典的真义。妈祖精研典诀、兵书和剑法,训练自己成为文武双全的才女。十六岁时,有一天与女伴在庭院休憩,忽然有神人手执铜符(或说天书),从古井中冉冉升起,诸女伴以为妖怪作祟,吓得魂不附体,一哄而散。仅默娘一人跪下叩拜,神人将「铜符」交给默娘后,升空而去。她潜心钻研「铜符」的灵妙,学得一身法术,用「铜符」驱邪压煞,消灾解厄,治病济世。

默娘除具有治病、驱邪的神异能力外,最让村人敬佩的是她的拯溺神力。湄洲渔民靠讨海为生,难免有遭遇大风大浪的时候,覆舟溺毙的海难时有所闻。但有些遇难脱险的人,回忆在落水恍惚间,看到一名穿红色衣服的少女,驾一张竹蓆,在海上救起溺水者,得救的人回家后,才知道家人求过默娘拯救。默娘也常施法术使得风浪平静,俨然成为讨海人的守护神,遂为称为「神仙女」或「龙女」。相传某年秋天,默娘的父兄一起出海捕鱼,她则在家织布,母亲王氏见她坐在织机前发呆,连叫几声毫不回应,于是生气打了她一巴掌,默娘「啊」的一声,竟捶胸顿足地哭说:「刚才父兄在海上遇险,我正在海上救助,当一只手拉着父亲,口里咬着哥哥的衣服,您打了我,我一惊喊,哥哥就落海了„„。」次日一早,父亲果然流着眼泪,带着哥哥的噩耗回来。不过对照默娘的家世,她的父兄不太可能会以打鱼为生,此传说的可能性几为零。

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987年)的重阳节,当时默娘廿八岁,在林香诵经后,禀告家人拟趁重九攀登湄峰,散散喧嚷的尘寰,她登山如履平地,身手矫健,眨眼间衣袂飘飘钻入云端,随着仙女升天而去。另有一说谓默娘在救父孝行中,得道升天成神。后来地方人士在湄洲屿默娘得道处,为她建立一座庙宇,这便是妈祖庙的起源,此后妈祖时常显灵,每当舟船遇风海潮汹涌时,舟上的人祈求默娘保佑,如在桅樯上或风浪中出现「妈祖火」的红光,即表示默娘已在暗中护佑他们,即可安然脱险。妈祖成神后,莆田县的人对她极其信仰,称为「通贤灵女」。

祖传妈祖说法

神话传说中的妈祖,是位雍容聪慧的单身女性,因而产生有觊觎她的姿色或爱恋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亚于希腊神话。

其一是千里眼与顺虱耳觊觎妈祖的姿色而逼婚,相传千里眼及顺风耳是商朝暴君纣王的兄弟,于周武王伐纣的桃花山之役战死后化为厉鬼,所以二人长得裂嘴獠牙,十分骇人。有一次妈祖路过桃花山,此二人见妈祖丰满厚实的风韵,竟向妈祖逼婚,后来与妈祖相约决战,无奈两兄弟法力差一截,被妈祖降服成为驾前的男仆。

第二个传说是妈祖与大道公吴本有过一段情史,吴原是医术高超的医生,尤其是「点龙眼、医虎喉」闻名杏林,但却无法治愈自己头上的疥疮,故头上经常戴着七星冠遮羞。妈祖是童女成神,而大道公则是童男升仙,两人异化神仙后相遇于灵宵,大道公见妈祖慈悲优雅并花容月貌,顿生爱慕之心,妈祖则对于忠厚济世、年轻英俊的大道公亦有好感,两人日久生情便论及婚嫁,于是大道公择定吉日良辰,派出八抬花轿前去迎娶妈祖,但迎亲途中,妈祖见母羊生产的情景与痛楚,惧怕婚后将有相同的遭遇,遂决定不嫁,吩咐轿夫转头回去。正在等待新娘到来的大道公听到消息,当然恼羞成怒而大兴问罪之师,但妈祖的道行实在太高,大道公对她无可奈何,婚事只好就此作罢。但从此大道公对妈祖怀恨在心,故每年农历的三月廿三日,当妈祖打扮得花枝招展过生日,接信徒供奉的这天,大道公便施法下起一阵大雨,把她的华服淋湿,脸上的铅华洗尽,既可泄恨又能减少宵小对妈祖的窥伺。而妈祖虽决定不嫁大道公,但对他仍不忘情,所以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大道公生日出巡时,便兴起大风吹掉他头上的七星冠,使其癞痢示众,让漂亮的女子对他失去兴趣。

每年的妈祖生时,总要下阵子雨;大道公生时便要刮刮风,历年不爽。网友们可以留心看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

妈祖传说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而《天后志》与《天妃显圣录》则分别记载了多则传说与显圣之事迹。

一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二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三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四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沈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沈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沈没,船中人免难。

五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祟,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六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虯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七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万灵宗教许少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下一篇:中共党员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