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路径探索

2022-09-13

马克思主义自从来到我国之后, 就开始了其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历程。自从中共十七大提出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这一研究综述之后, 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了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 只有不断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才能更好的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涵, 只有明确了相关的概念的关系, 才能够准确的找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规律, 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涵

在新形势下, 要深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研究, 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熟悉和理解, 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逐渐内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事实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要是以两个方向进行发展的, 第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指导;第二是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高为新的理论, 进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把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 这样能够更好的指导中国化的实践, 从而创造出更加科学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其实就是通过多种路径和途径, 让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 从而能够用于指导自身的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 在每一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都不尽相同。例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注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哲学;然而在当前新形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注点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也可以向大众化发展, 然而这却不是唯一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面对不同群体的时候, 也具有不同的效果, 尤其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来说, 大众化的方式有可能比较容易掌握, 从而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好。除此以外,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主体不只是仅限于党校、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 而且也是大学生、大学老师以及理论水平较高的职工等做的。大部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时候, 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优惠政策当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他们对党的理论创新, 从平常的生活中就能够得到很多的感受;对于那些已经调休的老干部来说, 他们所经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转折,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而且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讲们可能会人们产生更大的共鸣, 所以在进行宣讲的时候, 需要更好的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宣讲效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但是,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对他们进行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只是能够让他们主动的、积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

实践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的重要标准, 人民群众在进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进行实践指导, 从而能够在生产、工作以及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就是在进行实践指导理论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从党的方针政策中获得实惠, 就要积极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实处, 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群众实现利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不同的表现, 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发挥理论宣讲的作用, 才能正确的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也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在新形势下, 为了能够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 只有不断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才能够好的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创新。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 并不是平行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服务, 只有具备良好的服务, 才能够更好的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得到快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内容,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和实践结合, 关心人民群众,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针, 把握当下时代发展的规律, 适应新时期中国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发展提供重要引导性作用, 使其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际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研究者们,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问题上普遍的认为,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指导中国社会的实现发展。当然, 所说的中国具体实际, 不仅包括了现实的革命、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建设,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以及弘扬等实际情况。理论作为现实的导向,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基本的特征, 其理论能够面对现实, 从而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术事业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不仅要格外关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营养, 而且还应该重视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 通过研究中国的传统而文化能够很好的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所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路径的关键, 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学者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过程中, 提出了很多多元化的思想。其中学者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候, 学者们主要分为四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进行研究,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的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建设, 才能更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从其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如果想要让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在中国传播, 拓展其传播的路径, 需要不断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方法, 只有这样, 才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的传播;从其行政学角度进行研究, 如果想要在实践上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需要建立健全各种政策只有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个观点是,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要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作品要能够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要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第三个观点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即在传播方式上, 需要立足于日常生活, 创新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表达方式上, 一定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众话语, 才能够更好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思想;在理论创建上, 需要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更好的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支撑;在引导方向上, 相关领导干部需要时刻的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 只有这样, 才能够更好的引导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四个观点, 如果想要不断的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只有不断的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所以, 通过相关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具体阐述, 一致认为, 只有从整体入手,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现实作用。所以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是行为示范、在一方面是制度保障。

通常所说的理论教育, 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 通过有计划的教学让人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在向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 才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向人们进行教育, 让理论的表达更加能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通常所说的行为示范, 就是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主体, 尤其是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的体会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 才能够把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标杆, 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通常所说的制度保障,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在内容、组织、执行以及方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的正常进行, 只有在相关规制度的保障下, 才能规范化、长期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来说,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只有科学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进行设置、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 才能够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行为制度的创建, 需要国家对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只有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才能够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如果想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只有在法律制度的保证之下, 才能够让理论教育长期有效, 所以,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够进行发展。

总而言之, 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 只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快速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大众化的发展, 这样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发展路径中, 需要全方面的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发展。

【相关链接】

卡尔·马克思, 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德语:Karl Heinrich Marx,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 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 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 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 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这是"精髓", 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德语:Karl Heinrich Marx,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在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中学毕业时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835年8月) , 大学期间, 成为青年黑格尔分子。

摘要:新形势下, 要不断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 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们熟悉和理解, 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逐渐内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统领中国化大众化的总要求, 此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依然是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它能够很好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服务, 而且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内涵进行说明,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从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化,路径探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郭国祥, 查超.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探索, 2014 (4) :24-28.

[2] 苏勋强, 程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富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 (6) :11-12.

[3] 鲁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9) :281-282.

[4] 王连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及其路径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2) :63-6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治25例分析下一篇:浅谈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