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论文

2022-04-25

小编精心整理了《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其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且其传播力受到影响,社会舆论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相关单位以融合创新为发展思路,借助融媒体优势,不断地探究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新策略,为其坚守舆论主阵地,巩固在新闻领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为开创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础。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论文 篇1: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民生节目来源于公众生活,是民众与政府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制作节目过程中,应该明确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在融媒体时代下,信息渠道不断扩展,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内部的管理机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报道,扩展节目的流通渠道,确保电视民生节目的时效性、真实性,促进民生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论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提高了整体的社会质量,融媒体时代下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依然存在,同时手机、电脑等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移动终端也在不断发展,群众获取新闻的方式逐渐变得多样化。因此,民生节目要明确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主动与群众沟通,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确保整体节目的灵活性,时效性,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现状

融媒体时代给传统的电视节目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电视民生节目需要不断转换自身定位,主动迎合市场变化,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积极引入新媒体,突出就业创业、家庭生活、醫疗健康等专题性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满足不同受众的多元化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民生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作人员要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融合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打造双向的交流平台,解决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完善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播出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特点

多样化

在融媒体背景下,观众获得信息的渠道逐渐丰富而多样化,融媒体时代下的民生节目与传统的民生节目相比,趋于精准化、多样化、便捷化。将民生信息细化为医疗、教育、科技、金融、就业等不同板块,从而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促使整体的民生节目呈多样化发展,从而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及时性

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的民生节目一样,时效性是确保新闻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大多以录播的形式,相对而言时效性较差,制作过程长、新闻的价值性较低。而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台可以借助自媒体或者是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通过后续的跟踪和报道,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层次性。

互动性

民生新闻节目大多取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民生节目观众都可以通过直播连线或者反馈留言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同时,在融媒体时代下,人民群众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身对事件的态度、意见,可以与主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整体节目的互动性,从而扩大整体节目的影响力。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同质化现象

电视民生新闻大部分是由本地电视台直接报道的,相对而言内容较为局限,短时间内虽然能够获得本地区受众的青睐,但从长期来看,由于信息选择面较窄,局限于本区域内琐碎的新闻信息,信息较为闭塞,不利于打造节目品牌。此外,当下信息流动渠道增多,民生节目的排版形式以及选题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立足于本地进行深入探究,没有体现出地方的特色性。

缺乏互联网思维

当下,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手机、电脑、平板为主的媒介,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刊。但部分节目缺乏风险意识和拓展渠道能力,在题目选材和制作形式中仍按照传统的形式,在对新媒体进行运营管理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整体改革效果并不明显,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

未能充分体现民众意识

目前,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更希望能够看到医疗、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新闻,政治类新闻也应该立足于本地生活,呈现出本地居民的价值取向与生活需求。如何在现有节目基础上,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成为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关键。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对策分析

构建全面的创新机制

创新是民生节目发展的基础,因此,节目制作人员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整个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制作理念,挖掘当地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热点事,改变传统的制作理念,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实现从小民生到大社会的转变。下面主要介绍如何实现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全面创新。

观念创新

良好的制作观念是节目成功的基础保证。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该首先定位节目类型,综合考量自身平台的优点,在处理新闻过程中应该确保电视媒体自身的操守,严格遵守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整合多种节目形式进行创新,大胆改革,及时发展,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切入点。

内容创新

内容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基础骨架,制作人员在选择内容时,应该着眼于整个周边地区或者是热门地区的新闻信息,放大自身格局,以点对面对报道内容进行划分,及时调整内容结构。在内容设置时应该综合考虑节目的针对性,快速定位目标人群,确保信息的精准推送,分时段播出关于医疗、教育、金融等不同板块的民生新闻,对后续发展情况进行更新,形成有层次化的电视节目。同时,要坚持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跟踪报道,借助多个平台,提高自身电视品牌的影响力,为后续节目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形式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因此,作为媒体人员应该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把握好舆论阵地。新闻从业者要从大局出发,兼顾百姓的日常生活,将日常中的小事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处理民生新闻时要避免过度娱乐,确保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例如,电视民生新闻在报道精准扶贫和建设新农村的新闻时,应该整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查看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新农村建造等具体层面,借助真实的一线报道,使当地人民明确自身生活的变化,使民生新闻真正生活化、客观化,实现从小民生到大社会的转变,不断提高观众的认同感。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媒体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媒体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台词功底,审美能力,拍摄技巧,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图片编辑,视频剪音能力。民生节目聚焦于一线群众的真实生活。因此,作为媒体人要明确自身作为社会监督者的角色与地位,达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向上传达百姓的真实生活诉求,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国家的各项政策,平衡双方关系。

例如,新闻媒体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整体节目制作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完整性、真实性的原则,深入报道新闻事件,避免带入自身的主观情绪。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保证整体形式的轻松易接受,避免报道过于沉重,尽量采取简单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解读热点问题,避免大规模的陈词滥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电视民生新闻以人民生活为核心,制作人要明确市场走向,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融入一些网络热点词汇,以降低节目的严肃感,增加节目的生活化色彩。同时,电视民生新闻目可以邀请人民群众到节目中做客,表现出自己对不同事件的意见,增强整个节目的亲和力。

例如,电视民生新闻要积极与各类行政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专业的一手资讯,面向特定的人群进行转播,吸引不同需求的群众收听自己的节目,增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将单一类似的节目形式转向为就业、创业、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等专题性内容,实现精准帮助、精准服务。同时,制作人要明确受众自身在生活中的各种诉求,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走入群众,明确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实现民生事件与国家信息的融合,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电视民生节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该抓住机遇,明确市场的要求,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公众号平台,提高自身节目的影响力度,明确人民的真实诉求,树立民生品牌意识,不断提高整体节目的制作质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胡庆亮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论文 篇2:

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及其技术的深入发展,电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且其传播力受到影响,社会舆论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相关单位以融合创新为发展思路,借助融媒体优势,不断地探究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新策略,为其坚守舆论主阵地,巩固在新闻领域中流砥柱的地位提供保障,也为开创电视时政新闻传播新局面奠定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已经走上了由简单相加到实际相融的道路,在内容、渠道、管理、平台等方面都进行着融合。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当前媒体环境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有效加持,新闻内容从采编到生产再到传播,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主流媒体中时政新闻的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时政新闻生产者均积极进行变革,寻找未来发展之路。

一、时政新闻特点

时政新闻是向受众传递国家和世界政治生活中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时政新闻应具备真实性和及时性,以满足受众的真相探知需求[1]。时政新闻涉及国家大事、世界要闻和民生,在强调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要求准确传递内容。与此同时,该类新闻带有浓厚政治色彩,要求通过正确解读事实帮助受众形成正确认知,发挥引导和教育群众的作用。此外,时政新闻应体现亲民性,密切关注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想法和需求,与群众建立稳固的关系,确保主流媒体新闻信息能够顺利被群众接收。长久以来,广播电视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过于强调真实性、政治性等属性,却忽视了新闻的亲民性要求。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政新闻报道弊端日渐凸显,最终导致新闻传播受到了局限。

二、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媒体环境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传播平台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等使得普通人也有了发声的机会,他们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还可以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话语权被分割。此外,新媒介生产的新闻信息呈现碎片化、轻松化、娱乐化,这种信息呈现方式显然更适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而时政类新闻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生产的主打内容,一直以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广大受众面前,时政新闻的这种形象与风格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群体对于信息获取方面的需求。[2]在当今这种新旧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受到了非常大的调整与冲击,亟须进行变革与发展,以便有效解决其遭遇的传播困境。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3.1注重运用多元渠道开展全媒体报道

融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是能够通过多种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闻传播中丰富传播方式和内容表现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通过新闻内容与传播方式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让权威媒体发布的重量级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让传统党报时政新闻传播更加具有即时性。例如,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两会”报道中,与以前受众只能通过第二天的报纸了解会议内容相比,手机APP、微博等媒体的应用,让受众能够随时了解会场内容,实现了新闻发生与传播同步。另一方面,新媒体在党报时政新闻方面的广泛运用,包括动漫解读、短片介绍等表现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时政新闻以文字为主的表现形式,在保证新闻报道内容客观、权威的同时,也让报道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3.2重塑采编流程,实现多端传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不同媒体在信息形态、传播渠道、速度等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想要扩大时政新闻的覆盖面,还应加速媒体融合,通过重塑新闻采编流程实现新闻多端传播。为做到将全媒体资源盘活,还应确立精简、紧密的新闻采编流程,保证新闻采访、报道等工作高效开展。从新闻产品形态、制播协调、节目对接等各方面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做好节目生产管理和评价打分,保證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实现节目融合传播。为此,需要面向不同新闻制播版块建立相应的采编播小组,根据不同媒体特性进行新闻采访报道和运营。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应体现主流媒体的特色,通过现场连线等方式采访新闻,并采取不同的报道模式,通过不同平台多元呈现新闻内容。在融媒体环境下,坚持对重大时政新闻进行集成策划,合理确定新闻数量的同时,保证新闻质量,借助抖音账号、微博账号等宣传和经营新闻产品,最终可以获得稳定的粉丝群体,不断提高时政新闻关注度。

3.3强化新旧媒介融合,提高传播影响力

所谓媒介融合,就是新媒介与旧媒介的共同融合,尽管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媒介发展势头正处于兴盛之势,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媒介所积攒下的资源与受众群体,因此融合传播背景下,时政新闻在传播方面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重视新旧媒介融合的强化,进而全面提高其传播影响力。[3]一方面,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入驻新媒体平台,抓住年轻受众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话语权和传播主动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中老年群众这些传统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体,仍然要满足他们的需求。综上所述,要将传统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权威阵地,将新的时政新闻媒介作为其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与途径。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改变以往新闻的制作方式和思路,要站在舆论引导和受众体验的角度去更好地探索制作此类新闻的要领和精髓,确保电视时政新闻能够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同时,电视时政新闻要正确面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创新,利用先进理念、技术和形式推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增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实现传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雪香.融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J].记者观察,2021(21):88-89.

[2]李亮.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提升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1(12):96-97.

[3]马春龙.融媒体时代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力的方法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20-21.

作者:李函晨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引导力的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和普及到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新闻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借助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媒体融合正向纵深发展。本文对电视时政新闻的基本现状进行探讨,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时政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政新闻;传播力;引导力

一、前言

互聯网、信息化技术等快速发展,新媒体野蛮生长,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转型和创新。对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电视时政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和创新仍旧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视时政新闻内容、格式相对固定,要求严格,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力和引导力亟待强化,有必要革新其传播方式,强化传播引导效果。

二、电视时政新闻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给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时政新闻受到先进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影响,面临着社会民众提出的更高要求,各个电视台的创新发展中,要对时政新闻更加重视,发挥出时政新闻应有的传播和引导作用,同时这也是电视时政新闻肩负的重要责任。要将电视时政新闻作为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重要的沟通平台,在新媒体环境的强烈冲击下,积极革新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目前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这要求各电视台明确未来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

三、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编排工作不合理

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编排工作作为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时政新闻的整体质量和效果,是时政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现阶段电视时政新闻编排工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时政新闻编排工作中,个别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时政新闻的价值和时政新闻发展的精髓缺少正确、全面的认知,对时政新闻的基础性价值和作用重视不足,导致时政新闻编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较低。另外,由于时政新闻编排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导致时政新闻整体的创新性不足,时政新闻整体效果单调、不新颖,对于民众缺少吸引力,降低了人们对时政新闻的关注[2]。

(二)时政新闻内容单一

在新闻行业中,时政新闻报道占据着关键的位置,是新闻行业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形式和内容单一的问题,时政新闻的内容较为枯燥,通常会议新闻占据了大部分的时政新闻报道时间,整体的时政新闻内容吸引力和感染力较差,对于民众来说缺少观看的兴趣,时政新闻的传播质量和效率不高。另外,受众的地域、年龄、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均对时政新闻的传播和引导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总体来看时政新闻的效果仍旧有较大的上升空间[3]。

(三)报道流于表面

时政新闻指的是宣传、报道和监督各个新闻事件,现阶段我国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对宣传和报道新闻事件较为重视,却忽视了时政新闻的监督作用,时政新闻报道流于表面,缺少深刻的时政新闻报道,更难以发挥时政新闻的监督功能。时政新闻报道停留在事件表面,导致民众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度和注意力不足,缺少来自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受。时政新闻报道成了形式化的报道,监督作用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内,时政新闻的传播和引导效果有待提高。

(四)时政新闻的主体单一

通过对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时政新闻的主体较为单一,时政新闻应拓展除会议新闻以外的更多主体,这样才能够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扩大观众的覆盖面、强化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是目前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以会议新闻作为时政新闻的主体,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质量提升,以会议新闻为主的时政新闻报道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观众对时政新闻的兴趣不高[4]。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时政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业务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编辑自身的素养能力,记者编辑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业务素养,直接影响着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效果,因此要求记者编辑具备较强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时政新闻涵盖了多个专业的知识内容,因此为了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应立足于新媒体环境给时政新闻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积极组织和开展对时政新闻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强化时政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激发时政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组建起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时政新闻编辑报道团队,实现协调生产,创新和发展时政新闻的新模式。结合时代发展下用户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打破传统的时政新闻工作理念和思想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分析和探析受众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提高时政新闻的适应性,满足更多用户的时政新闻信息需求[5]。

(二)创新时政新闻的采写思路和表达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应正视自身的缺点,打破传统纸媒时政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采写思路和表达方式。加强对时政新闻自身价值的关注,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实时性和及时性效果,强化时政新闻报道对于公众的吸引力,拓展更加广阔的时政新闻覆盖空间。实现多样化的时政新闻表达方式,选择恰当的标题,在标题中凸显时政新闻的重点,体现出较强的时政新闻标题概括性,保证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文风新颖,时政新闻内容客观、准确。要合理控制时政新闻报道的篇幅内容,尽可能采取短句、短篇幅的形式,满足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时政新闻信息的要求,实现时政新闻更好地传播,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引导效果。

(三)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模式

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对时政新闻的实际需求,创新多角度、多思维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实现多个层面的信息融合,提高时政新闻传播方式的灵活性,挖掘时政新闻的价值,深化时政新闻的主题效果,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关注时政新闻稿件传播的细节和记录性,加强时政新闻标题和中心内容之间的关联,保证时政新闻语言精悍,提高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精练性。以尊重大众需求为原则,紧扣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优势,丰富时政新闻的信息来源,促进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6]。

(四)借助先进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创新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应借助先进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发挥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平台的优势,提高时政新闻的影响力,促进时政新闻的更好传播,实现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大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探究,融入多媒体功能,实现多样化的时政新闻传播模式,在多媒体平台增加与受众的沟通和交流,扩大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强化时政新闻的引导效果,实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作为广电新闻工作者,应打破传统的时政新闻理念和思想,准确掌握时政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提高时政新闻的价值,从丰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中选择适合时政新闻报道的方式[7]。

(五)强化监督功能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周期性较短的热点、焦点问题,社会人们的需求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此背景下的时政新闻报道应提高自身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强调时政新闻的创新,发挥时政新闻的监督作用,提高反应速度,结合社会上的信息需求变化和要求,强化时政新闻的功能。不仅要将传播时政新闻信息作为工作重点,更要在此基础之上担负起监督时政时事的重任,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工具发挥时政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与受众开通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积极展开互动,收集和分析受众对时政新闻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真正使时政新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立足于大众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监督和制约,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推动现代化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建设[8]。

五、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电视时政新闻行业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应积极进行时政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革新,创新时政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开发和设计多元化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实现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发挥时政新闻传播和引导的作用,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磊.新媒体环境下党报时政新闻传播力研究[J].中国报业,2020(11):66-67.

[2] 许丹婷.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做好时政新闻的策略[J].传媒论坛,2020,3(07):35.

[3] 顏湘容.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传播策略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1):145-146.

[4] 翟凌云.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客户端的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01):18-19.

[5] 姜璐.新传播环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建设[J].传媒论坛,2019,2(22):10.

[6] 徐博海.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2(12):27-28.

[7] 郭欣.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5):237.

[8] 范江虹.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时政新闻传播力和引导力的策略探析[J].电视指南,2018(03):123-124.

作者简介:张一弛(2001—),女,湖南长沙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作者:张一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热量计量收费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