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2022-09-12

艺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但是, 由于高中音乐课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 学生和家长不太重视, 于是就出现了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等现象的发生, 所以, 我觉得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音乐教师应当如何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与大家交流。

1 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指出: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 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 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 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 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特征, 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 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 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 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积极调整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 构建教师丰富的精神世界, 全面平衡文化素质。教学要体现对学生的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 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应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带领学生去赏听音乐、品味绘画、阅读文学、观摩戏剧等等, 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

2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 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 “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这就是说, 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 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 使学生自强不息, 努力学习。学生对所学科目或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时, 积极性就会高涨, 效果好;反之, 则无精打采, 效果也差。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音乐课尤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 高考压力是每一位高中生都不可避免的, 繁重的学习任务、严格的学校管理, 使得大部分学生把音乐课作为放松课、休闲课。我们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愿望, 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那么对学生再有用的东西学生未必会接受, 那么音乐课将会在枯燥的说教中失去意义。所以, 我认为上好音乐课, 兴趣是关键。

3 以教材为根本,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高中音乐教材以欣赏课为主, 学生实践课较少, 这在基础教育较好的城市学校实施起来要顺利一些, 但在一些基础教育较弱的地区实施起来要困难一些, 所以笔者认为因地制宜, 多让学生参与各类演出实践活动。有必要从实际出发, 安排一些实践课。而对于实践教学, 我认为最大的激励应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表现欲、自信心和被认可感与成功感, 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 都是在一定的演出场合和一定的听众面前获得的。因此, 积极组织各种小组、班级、校级演出队面对家长的演出, 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多“亮相”、多“展示”, 满足其表演欲、提高其自信心, 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很有必要。

4 升华音乐课, 育人很重要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佳动力, 兴趣激发为音乐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如果只强调兴趣, 会使学习停留在浅层次上, 就不能把兴趣上升为爱好和习惯, 不会形成他对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 更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从而影响他将来的发展。所以兴趣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提升。音乐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育人方面有着很大的可开发性。当代的学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他们喜欢动而不喜欢静;反对因陈守旧而爱思考探索;追求娱乐, 而难以接受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因此, 音乐实为学生最乐意接受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如自孔子以来被无数哲人所推崇与长期实践所证实的“移风易俗莫于乐”, “礼乐治天下”, “寓教于乐”, 这样一些真理,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一些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及对一些优秀音乐家的了解, 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教育他们, 即便将来当不上博士生, 成不了爱因斯坦, 也要做一个“下岗不哭的工人”、“科学致富的农民”、“重质量守信用的商贩”、“见义勇为的公民”、“焦裕禄式的公仆”、“雷锋式的战士”, 成为自立于社会、奉献于人民的高素质人材。

5 创造性动的教学方法

“动”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活动起来, 不是消极被动地去听, 而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亲自实践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音乐活动, 能够激发同学们收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 扩大了他们学习和欣赏的范围, 丰富了课余生活。在课堂上, 让学生按交响乐队的位次坐好, 每人胸前贴上乐器名称, 配合指挥, 当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乐器演奏时, 就要按自己代表的乐器作模仿表演。这种方式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 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美,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天地, 是学生流连忘返的美的乐园, 是最充满魅力的地方。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 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创造性”教学也必将在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伟大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音乐,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 激发人们情感的一门艺术, 它通过耳朵, 作用于人们的心灵, 唤起视觉的联系和想象的表现。只要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研究,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 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认真分析, 巧妙设计, 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 切实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就能让音乐课堂充满魅力。

摘要:音乐51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是各阶段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音乐课欣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凭借和空间。本文是笔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 对高中音乐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思考。在高中音乐课的欣赏教学中尝试运用听、想、动的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课,艺术素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分析及对策建议下一篇:新升本科院校开放性实验指导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