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减灾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2022-04-2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震减灾小学安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国家综合安全管理和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加大宣传培训,加强演练并完善应急预案,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设施,配备和改进必备设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安宁祥和的平安校园。

地震减灾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对中小学实施自然灾害 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 要: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来临时,学校是未成年人最密集、最難立即疏散的场所,中小学生的防灾意识淡薄,防灾、减灾、救灾与备灾能力差,因此从多方面展开对中小学生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学校、校外、家庭三个主体层面出发,提出开展系统灾害安全教育、强化政府管理与社会宣传以及形成合力以落实教育效果三种教育途径,以期使中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提高学生防灾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条件,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又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对中小学实施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一、 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开展系统的灾害安全教育

中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基础是向学生进行相关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避险能力和灾害安全文化素养。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该在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中发挥基础和关键作用。首先,学校应该设置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专业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安全文化知识以及基本的应急措施,并将其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体系中;其次,各科教师需要在课程的教学中渗透自然灾害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自然灾害知识和防灾避灾技能;最后,学校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活动,定期举行自然灾害的模拟实战演练,进而使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强化学生防灾意识,提高学生防灾逃生技能。

二、 我少年宫针对安全教育科学谋划,拓宽渠道,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的安全素养

(一) 邀请专家进行培训

少年宫长期开展“自然灾害专题知识讲座”“防灾减灾知识宣讲”“自然灾害知识竞赛”等活动,并送课到区内各学校。同时面向家长,举办免费安全知识讲座,目的是让家长转变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讲地震、海啸、洪水等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预防和应急措施,带孩子参观各类安全基地。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将来还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网络互动交流”的形式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

(二) 积极开展安全演练

各学校结合实际、结合事故发生规律和特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自救逃生演练活动。比如地震事件、恶劣天气事件等,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也必须放在实践中去运用,学生通过多次演练可以获得有关自然灾害知识经验,巩固逃生技能技巧,进而内化为自觉习惯。抓好灾害演练,练时多流汗,灾时少流血。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每逢“安全教育日”,少年宫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安全体验场所,带动全区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通过学科渗透、地方课程、班团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现场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以后,我们可以将“安全教育日”拓展为“安全教育周”或“安全教育月”,让安全教育在校园生根开花。

三、 发挥家庭教育内化功能,形成合力以落实教育效果

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内化的功能。因此自然灾害教育不能忽视家庭的重要作用,而是应该在学校基础教育、社会外部保障宣传的基础之上,强化家庭教育的有效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合力。家庭需要配合学校将自然灾害安全知识和技能融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参与学校自然灾害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环节,使学生将灾害安全知识与技能内化,提高面对自然灾害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校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更好地发挥实效,落实教育效果。

四、 发挥校外教育场所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一) 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由绿园区教育局牵头,在全区实施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将安全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学生在学校完成安全课理论部分的学习,实践体验课则在少年宫安全场馆进行。课改打通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沟通渠道,形成呼应、互联、互动的局面,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

(二)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既要上好面向全区中小学生的安全课程,又要兼顾全市乃至全省青少年儿童,大力普及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知识。少年宫研发了《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手册》《自然灾害知识学习评价手册(包含习题)》等系列宫本教材,大大提高了参观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 学习与娱乐相结合

自然灾害馆设有断裂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地球上近几百年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这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也让他们了解到灾难中人们的痛苦和绝望;地球模型旋转,全息投影震撼全场,揭示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地震体验平台给学生带来不同震级的真实感受,身临其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震后模拟现场,讲解员结合场景给学生们讲解地震逃生常识和震后自救知识;模拟火山喷发的全过程,从中了解火山爆发前的征兆及逃生方法;学习洪水、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的避险知识难免枯燥,场馆采用多媒体互动的游戏形式,与洪水赛跑失败后,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总之,少年宫的自然灾害教育馆设有多类声光电模拟平台,学生们逐一体验各种“灾难事故”,对自然灾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五、 总结

加强中小学生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回归生命本义的呼唤,更是培养学生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自然灾害的风险一直存在,提高中小学生的防灾意识与防灾避险能力至关重要,对中小学进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和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作为中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起点,并充分联合社会与家庭的力量,从而实现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让中小学生能从根本上具备识别灾害风险的能力,掌握防灾避险技能,最终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英.学校灾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其启示[J].灾害学,2015(01).

[2]王丹阳.中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研究——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高璐璐,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市绿园区少年宫。

作者:高璐璐

地震减灾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2: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减少学生伤害

【摘要】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是国家综合安全管理和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但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该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健全体制,加大宣传培训,加强演练并完善应急预案,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础设施,配备和改进必备设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安宁祥和的平安校园。

【关键词】学校 安全教育管理

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关联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将2006年10月11日第17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减灾始于学校”。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师生安全。国家减灾委、教育部、民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近年来,文县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文县境内山大沟深、交通极差,暴雨、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进入春季,正是各类地质灾害多发期。农村学生离开家长监护在县城上学,路途乘车无法监控,夏天去大河、水库游泳较多,冬天用电和木炭取暖增加了隐患,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色情、暴力不健康内容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安全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管理者对安全教育管理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有的仍存侥幸心理,只是将责任层层下压给了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而一线工作的老师在教学任务和安全责任指标的双重压力下难以招架;宣传教育不普及,缺少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的安全常识;校舍建设规划选址不当,建筑质量达不到防灾标准要求,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演练不够,大多数学校的应急预案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学生和老师都缺乏实际演练;资金投入不足,设施不完善,用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经费有限。

面对问题,必须搞好以下工作,才能构建安宁祥和的平安校园。

一、要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关系到数以万计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县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学校和少年儿童在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面前是防范能力最差,是最易遭受危害的人群,学校和少年儿童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对学校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国家综合安全管理和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切实负起责任,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学生避灾自救能力,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抓紧抓好。

二、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使减灾、自救、互助的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一是使安全管理、灾害风险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要将安全教育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增加灾害风险教育的内容,编写专门教材,安排专门老师和专门课时进行学习,保证教学内容和时间。二是加强对教师培训。每所学校应配备一名具有公共安全和减灾专业知识的教师,负责本校安全教育管理和培训工作,加大对教师全员培训力度,使他们切实掌握有关知识。三是开发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教育形式,采用知识讲座、教育园地、班会课、安全课、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在学生中普及公共安全管理知识。编制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公共安全管理知识科普读物、张贴画、动漫课件进行宣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室、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普及公共安全管理知识;要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少先队等学生组织,采取征文、绘画、演讲、文艺节目、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公共安全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活动。四是要扩大宣传范围。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体群众的环保意识、公共安全意识,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校舍规划和建筑质量管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要严格按照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规划,选址要从安全方面综合考虑,要请专业部门的人员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坚决避免在有安全隐患和灾害高危地区新建校舍。校舍建筑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标准,一定要完善避灾、减灾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全面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高校舍抗灾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体制。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并不单纯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光靠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县上应组织教育、公安、消防、运管、城建、质检、安检等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综合负责全县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公安机关应该建立主要时段校园巡逻守护机制,在校园门口一定区域划设隔离区,设置减速带,禁(暂)停区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标示,切实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公安机关与城管执法大队、食药局、工商局、文化局、教育局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对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旅店、小卖部、小吃摊点、娱乐场所等进行清理整治和规范,创建文明、有序、整洁、安全的周边环境。继续推行派出所民警兼任各辖区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建立完善校园内部安全防范机制:辖区派出所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督促学校(幼儿园)配齐安保人员和必要的安防设备;学校必须建立门卫值班室,校园警务室,配备必要的安防设备,也可以成立护校队,建立联络员制度,抽调专人负责联络、协调、配合和指导全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应明确责任、各司其责、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构建安宁祥和的校园。

五、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平时演习和演练,积累实际经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求助应急预案》等预案,结合学校所在地环境、灾害规律、学生特点,制定和完善学校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降低灾害风险。县上管理部门要加强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检查。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等方面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每学期应组织活动2-3次,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防震救灾教育,普及抗震救灾知识与技能,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把师生安全教育与防震减灾科普、应急避险演练有机结合。

六、加大投入,完善制度,推动我县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深入开展。

为了使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政府应专题研究,拨付专项资金,购置完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设施、设备;学校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加强对校舍、安全设施的投入。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管理示范学校”的创建和评比活动,总结好的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强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向深入。

作者:杜蕻

地震减灾小学安全教育论文 篇3:

减灾兴川 童心同行

防灾减灾教育馆是儿童接受灾害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将儿童减灾放在首位,使孩子们在新颖的设施和快乐的游戏中培养减灾意识,学习减灾技能。不仅如此,该馆还突破场地限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利用“减灾移动小课堂”将知识和技能带到更多儿童身边,打造“普洛特”项目品牌,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其中,编排由孩子们参演的防灾减灾舞台剧,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让“萌娃”将减灾知识深植心中。

“地震来了怎么办,躲什么地方安全?有哪些自救的方法呢?”

“火警电话多少,你会打报警电话吗? 身上着火怎么办?”

“一条床单、两根竹竿,就能做成了一个简易担架。‘自制担架’好简单哦,我也学会了!”……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办《西游新编(减灾版)》儿童剧首演和一场“‘普洛特’你来我館特训综合版”,让前来观演和体验学习的众多亲子家庭兴奋不已、拍手叫好。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未来防灾减灾事业的生力军。“孩子比成人更敏感、更具可塑性,防灾减灾要从娃娃抓起。”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深谙其理。自开馆以来,他们就把儿童减灾放在首位,注重增强少年儿童的减灾意识,将减灾基因植入儿童血脉中,采取常态性“场馆体验+现场培训”,“普洛特”品牌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活动,“减灾移动小课堂”进校园活动,探索性举办减灾儿童剧排练、巡演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有效提升了场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场景1:“如果楼层里面发生了火灾,首先要弯腰捂鼻快速逃离现场。还要选择安全通道,不能坐电梯。”“如果是地震来了,要躲在构造坚固的洗手间、三角区域,或者坚固的桌子底下,还要用枕头护住头部。”……5月12日,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参观体验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时,纷纷自豪地用童稚的声音告诉四川卫视记者。

依托场馆开展科普教育,成为一种常态

“妈妈,快过来呀,这个地方好漂亮,好好玩呀!”一名小朋友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儿童体验区兴高采烈地叫喊着。

大飞机、小火车、公交站、红绿灯、儿童滑梯……萌萌的展区设计,让前来参观体验的小朋友乐翻了天。

一群小朋友在减灾馆科普辅导员的指挥下,有序地在模拟飞机上练习“安全降落”;另一群小朋友围着漂亮的科普辅导员阿姨学习“心肺复苏”;还有的小朋友在“安全社区”,聚精会神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嘴里不时念叨着“红灯停,绿灯行……”

“在学校里给孩子们讲安全教育,讲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明显成效,但只要一来减灾馆,不用提要求,孩子们就自然会跟着科普辅导员学习,事半功倍!”一名小学教师曾兴奋地向现场的科普辅导员讲,还不停地邀请辅导员去学校开展科普活动。

“奶奶,下次还要带我来玩!”一名小朋友依依不舍地离开“儿童体验区”,并扯着奶奶的衣角央求道。

这些真实情景,时常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呈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来了就不想离开?

走进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一股浓浓的儿童减灾元素扑面而来。减灾馆共有“序厅”“ 感受灾害区”“认识灾害区”“历程展区”“防灾自救展区”“儿童体验区”等6个展区。场馆设计之初,多个展区都嵌入了儿童减灾元素,幻影博士、动感影院、地震体验等特色项目,结合声光电的现代展示手段,综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时刻“圈粉”可爱的萌宝们。洋溢梦幻般童话色彩的“儿童体验区”,更是小朋友们学习减灾知识技能的“儿童乐园”。

在“儿童体验区”,减灾馆结合多媒体互动平台,模拟了一个由“安全社区”“火灾体验”“安全降落”“小火车剧场”“报警急救中心”“安全课堂”等项目组成的安全社区,让小朋友们在新奇欢快的玩耍中,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危险隐患,掌握避险自救方法,从而提升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玩中学,学中玩。”这是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儿童减灾科普遵循的基本教育原则。几年来,场馆充分发挥儿童“爱玩”的天性,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性、娱乐性,开展讲座时兼具操作性、互动性,着力将减灾元素融入科普中,让孩子们玩得舒心,学得开心。

场景2:“胸外按压每秒频率两次,一分钟达到100至120次。”来自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科普辅导员俯下身子,两手掌相向相叠,指头交叉,向下按压着模型人偶,一边讲解施救要领,一边示范着“心肺复苏”技能,二三十个小学生团团围住科普辅导员,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神情专注,充满好奇。这是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小分队走进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传授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一个片段。

“减灾移动小课堂”进校园搞科普,成为一道风景

“地上躺着的假人是用来干什么的?”

“心肺复苏是按肚子吗?”

“绳索打结用来干什么?”

“隔壁的老奶奶晕倒了是不是因为吃了肥皂?”

“我要用乐高修一个又大又坚固的房子!”

……

5月7日,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周首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小分队来到成都市武侯区百花小区幼稚园,通过心肺复苏、绳索打结、“毛毛与亮亮”宣教片、乐高玩具、“科学搭建”等活动,给孩子和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防灾减灾教育课。而孩子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也展示出他们对防灾减灾科普的旺盛好奇心。

利用固定场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毕竟辐射有限,如何有效利用场馆科普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成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自开馆以来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经过摸索和实践,“打造‘减灾移动小课堂’进校园上门服务”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地震灾区芦阳二小操场上,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辅导员带领学生们载歌载舞跳起了当下时兴的“海草舞”,嗨翻了现场!每次“减灾移动小课堂”进校园,她们都会事先组织学生通过歌舞进行热身互动,减少陌生感,增加亲和力,这样科普宣传工作就更加容易开展。

“地震蹲、地震蹲,地震蹲完洪水蹲。”“老师,他蹲错了,旁边的女生才是雾霾!”为让学生对灾害有基本的了解,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辅导员带着学生们玩起了“灾害蹲”游戏,气氛非常热烈。青羊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课堂里,科普辅导员们利用孩子们喜欢“萝卜蹲”游戏,创新性融入自然灾害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灾害蹲”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灾害,学习防减灾知识。

“遵循教育规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这是我们的宗旨。截至目前,‘减灾移动小课堂’走遍了成都及周边的小学和幼儿园。”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馆长吴勇征介绍说,“不仅如此,我们的‘小课堂’还延伸到地震灾区和边远山区,让更多的儿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以‘教会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宣传教育模式,拓展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传播广度和深度。”

如今,“减灾移动小课堂”已成为天府大地的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

场景3:履带车、动力电风扇、自动控制车……一个个元件组装出各式科技作品,尤其是安装程序后的自动控制车,能够在悬崖边提前停车。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的小朋友阿合里古兴奋地说:“太好玩,太有趣了!长大后,我也要研制这些先进的东西!”今年2月,来自凉山州的40余名彝族孩子参加“走出大山看世界”公益游学活动,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通过“贝尔机器人”防灾减灾志愿者的指导,兴致勃勃学习体验普洛特计划“你来我馆”特训项目的“科学搭建”活动。

打造防灾减灾宣教品牌,树立一种导向

策划造影响,品牌出效应。为扩大防灾减灾影响力,让更多的家庭来了解,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参与其中,四川省防灾减灾馆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强化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减灾文化品牌项目。自2016年5月,全省首个防灾减灾亲子活动品牌——“普洛特(Protect)计划防灾减灾宣教志愿者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以三个系列为支撑:一是亲子家庭与减灾专家面对面探究防减灾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你来我讲”课堂,二是设置具有互动、体验、模拟、试验、挑战性的“你来我馆”特训,三是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日”“世界地球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等近10个主题日、重要纪念日开展全民参与的普洛特主题活动。

活动中,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还集思广义,不断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思路,推动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和志愿者积极响应,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开展。现已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天廷救援队、成都市义工联合会等多家单位和社会组织合作成立专业救援志愿队,并和各大中小学校开展长期合作,鼓励学生寒暑假期间主动走进场馆进行志愿服务。

应社会各届的强烈要求,省减灾馆两年来举办活动近200余场次,参与观众2万人次以上,服务志愿者4000人次。“萌宝火灾大逃生”“地震逃生”“涉水安全”“心肺复苏”“儿童防拐骗”“科学搭建”等系列创新性活动陆续展开,受到亲子家庭和社会各界的追捧。2017年,全国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该项目作为四川民政系统唯一的救灾类公益项目,斩获了“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殊荣。

如今,不少学生对“你来我讲”课堂、“你来我馆”特训、普洛特主题活动都能耳熟能详,夸其“喜闻乐见,富有时代感,很有吸引力”。为拓展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传播广度,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又正式策划启动了“防灾减灾小小讲解员”活动项目,让小学生经过专业培训成为科普讲解员,让防减灾科普知识通过少儿之口传播开去,将灾害科普教育覆盖到更多群众。

场景4:孙悟空遇见女娲娘娘,得知人间正经历地震、火灾等自然灾难,师傅唐僧与师弟猪八戒、沙僧危在旦夕,需孙悟空前去救援。凭借女娲娘娘所赐《地震自救宝典》《火灾逃生寶典》《家庭减灾宝典》三部宝典,孙悟空成功完成救援任务,师徒四人还将防灾减灾知识传遍各地……这不是动画片,而是由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主办,救助儿童会、成都市拉手公益基金协办,众多专业机构给予指导的减灾儿童剧《西游新编(减灾版)》。

排演防灾减灾儿童剧种,根植减灾文化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儿童对科普教育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除了吸引力较强的游戏、互动科普活动外,还有哪些新颖、有趣的形式吸引儿童,让他们主动参与防灾减灾?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领导和员工们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用当下流行的舞台剧形式,也许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一名曾参与四川省首届少儿网络公益春晚的减灾馆员工的建议得到大家认可。

2018年元旦,一场以防灾减灾救灾主题作为关键板块的“四川省首届少儿网络公益春晚”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演艺厅精彩亮相。晚会中,由两名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员工主演的防减灾主题话剧《家园》受到一致好评,不少观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该话剧根据汶川地震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对真人真事进行艺术升华,加上腾讯、爱奇艺、成都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让全民减灾意识得到增强。

点子促行动,恰逢好机遇。为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四川省民政厅策划发起,携手省文化厅,拟编排一部减灾科普儿童剧,省减灾馆被确定为儿童剧的创作指导、采购和演出主管单位。在与创作编排单位进行沟通衔接的过程中,一个成立“减灾儿童剧团”的构想逐步成熟。

3月31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和两家爱心文化企业合作创办的四川防灾减灾儿童剧团在蓉成立。当日,自编的首部减灾儿童剧《西游新编》正式启动小演员招募,海选百名少儿参加减灾“种子计划”,在父母的带领下,100多名5至12岁的萌娃从蓉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部“减灾安全意识宣导剧”,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是一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纯儿童功能型戏剧,打破了成人带领孩子演出的传统模式,演员全由海选的儿童组成。为培养儿童减灾意识,省减灾馆将防减灾科普知识与儿童艺术表演相结合,从分析人物到人物造型以及每一句台词的处理等都让孩子参与其中,细细揣摸,在“玩”中学,在“演”中学,把减灾基因遂渐植入儿童血脉。

6月2日,儿童剧《西游新编(减灾版)》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举办的“减灾兴川,与我‘童’行”活动中成功上演。台上小演员精湛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台下观看的萌宝们,他们不时捧腹大笑,不时手足舞蹈,前来观看家长也纷纷拿出手机,录制起小演员们萌萌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防减灾意识在潜移默化地在每个人心中打下烙印。

多家单位合作,历时三个月精心创作而成的《辛朵地震求生记》更是精彩纷呈。该剧以大地震为背景,讲述灾难来临时,三个孩子在困境中自救、互救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儿童音乐剧,更是一部科幻十足的防灾减灾科普教材。针对儿童的成长特点、知识结构,该剧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讲解地震知识,巧妙地将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精彩的故事情节中,让孩子们在潸然泪下和开怀大笑里记住自救、互救知识,体会灾难的无常与人性的美好。

5月8日、9日,《辛朵地震求生记》连续在四川省歌舞剧院上演。每次演出,剧院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赞声不断。

两部减灾儿童剧的成功上演,更加坚定了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撒播减灾种子、根植减灾文化、增强“减灾兴川”行动的信心。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馆长吴勇征称:“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防灾减灾儿童剧院,形成以剧院为载体、以巡回演出为辅助的‘公益+商业’模式,推动减灾剧目创作演出的可持续发展,拓展防灾减灾科普的宣传广度和深度。”

作者:李兵 何光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无形资产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创新思维下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