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

2022-04-16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怎样引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校、家长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的思想。《科学》课程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怎样引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 篇1:

重燃小学科学书中“科学史”的生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每一册的课本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史信息,其独特的陈述视角和丰富的内涵是十分珍贵的教学资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与相联系的课文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让古今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赋予课堂人文教育色彩,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锦上添花。

关键词:科学史;科学素养;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史内容,有的穿插于课文当中,有的出现在单元资料库里,这些内容真实、带有历史色彩的科学史能给学生展现科学家的探索之路,揭示科学的真实面貌,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其阅读空间和认知思维。由于科学史的内容不在教学计划中,也不在考试范围内,很多教师并不会重视这一块内容,为了赶教学进度和抓学生成绩,多数会选择三言两语带过,亦或是直接忽略这一块的教学,蕴藏在科学史中的教育价值就被掩埋起来。多数科学老师认为,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科学史不过是些历史事件,根本无关紧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史包括了对这个单元科学知识的拓展、补充和一些科学家的事例,学生通过查阅和整理这些资料,不仅可以从其中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更好的理解科学,而且科学史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依托科学史开展人文精神教育,培养正确的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文关怀精神。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史中的人文精神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素质教育这一块内容。并且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重温他们探索真理的崎岖之路,感受他们为科学而献生的精神,在正常科学知识传授外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就科学史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展开论述。

一、重新定义科学史的地位,重视科学史的运用

小学科学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探究精神,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应逐步走出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学科重、难点知识上,把科学史也给利用起来。经粗略统计,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共有50处涉及科学史的内容,具体图表如下:

这些科学史内容包含了生物、化学、物理、地质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加以利用整合,诱导学生在原来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最后独立解决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科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这些延伸的知识和科学探究历史能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加以完善,但是很多资料库里的内容过于繁琐,直接拿来用会占用较长的课堂时间,需要我们精心剪裁,适当加工,提炼出精华部分融入教学过程中。要从科学史中提炼出精华部分,首先我们教师要立足课本,始终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删减,做到既能切合学生实际,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丰富科学课的内涵。

[案例]如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资料库》里的“火药的发明”一小节内容,解释了火药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这节内容可以作为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导入材料,给学生们观看火药发明的小视频,了解火药是古代人们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将硫磺和硝石掉在碳上产生剧烈反应后发现的,既然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那么今天我们也来试试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观察会有怎样的现象发生。加入火药的科学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能从火药发明的历史当中推敲出这节课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

二、归纳总结,提炼精华

科学书本里涉及的科学史内容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但不能原原本本的直接拿来使用,资料库里的内容大多篇幅较长,语句冗杂,直接拿来用不免会出现小材大用的现象,还会加重学生负担,浪费课堂时间。必须加以精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主要内容提炼出来,再呈现给学生。毕竟科学史并不等同于科学知识,在选择科学历史上要懂得筛选,过滤掉枯燥乏味艱涩难懂的历史,挑选出生动有趣、有一定启发性的科学故事;在科普资料的拓展中要选择与课文有联系,内容多元化的信息。提炼出来的精华根据学生的学情作调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展示给学生。

三、创设历史情境,重温科学道路之艰辛

科学家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捕捉一个个小小的现象,然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的发现这一整个艰辛过程光凭教师讲述,学生会有一种发现科学并不是特别难的错觉,很难体会到科学探究道路的复杂和崎岖。借助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这一过程,以故事的形式图文并茂地把它还原到课堂之中,很容易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导利,创设前人探究科学的情境,启发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用严谨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重温一遍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把科学历史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年科学家遇到的问题,学着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大胆假设,合理推理,最后理清得出科学结论的来龙去脉。经历这一整个探究过程后,学生也能领悟科学家发现真理并不是人们口中形容的类似“牛顿被苹果砸一下就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简单容易,相反科学的发现往往充满了艰辛。

[案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第八课《探索宇宙》,在讲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中图文并茂地给学生观看了科学家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理想进行艰苦奋斗的资料,人类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先后有14名宇航员殉职,在观看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视频时,学生们脸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科学探索之路的险峻。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巴甫洛夫曾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人类的整个科学历史都是在不断自我纠正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科学家质疑前人的结论,通过探究去验证其是否正确,再对其进行推翻和修改,渐渐完善它。怀疑精神是当下学生普遍欠缺的一种品质,当我们把科学知识的构建之路再现给学生,学生自然会关注科学家探索真理过程的戏剧化,也就领悟科学家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书上写的不一定全对,老师讲的更不可能都对。在科学面前,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真理。课本里有不少内容是讲述科学家如何质疑原先的知识,再进行纠正和补充,借助这些科学史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是非曲折,科学谬论的不断修正,科学知识并不是永远不变的。

[案例]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提出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的各种假说这一过程中,我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具体重现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告诉学生一个现象是可以有很多种解释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后人会不断推翻或颠覆前人的观点,任何一个科学观念的更新都离不开对旧知识的质疑。

五、挖掘人文精神,树立科学价值观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科学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不少事迹蕴含了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通过展示这些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进程,可以使学生懂得作为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品质: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等。塞内加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事迹,体验探索真理过程的艰辛,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中激励、鼓舞学生。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史中的人文精神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素质教育这一块内容。

1.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下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与人相处时难免自私、娇气。利用科学史内容宣扬科学家们也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取得成就,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别人,帮助别人,达到一个共同进步的目标。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但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小组内成员必须齐心协力,互相坦诚对待,养成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对小组负责的意识。可以用科学家通过合作发现真理的故事来感染学生,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的。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也强调:“没有相互之间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2.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学生身上最缺就是坚持,往往在开始做某件事的时候很认真,干劲儿十足,但只有三分钟热度,一段时间后因为没有足够的毅力去坚持而放弃。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在科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难能可贵的坚持,这也是他们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平时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少学生遇到困难,失败了几次就叫苦连天,寻求老师帮助;一些孩子不爱写作业,每次被老师谈话后只能坚持几天按时完成作业,时间一久不写作业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妨在教学中加入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事迹,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案例]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节课《电和磁》,我们可以用奥斯特实验的故事作为导入,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将导线靠近一个小磁针,通电的瞬间发现小磁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奥斯特并没有放过这一小变化,究竟是什么现象呢?我们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大胆猜想,作出假设,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这个实验。最后我给学生看了奥斯特的介绍视频,问道:“奥斯特能对一个现象坚持做三个月的实验,你们也能像他那样做一件事情坚持很久吗?”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家身上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通过这种形式的导入,不但大大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增加了学生对科学史的理解。

3.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资料库里有许多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例如牛顿、奥斯塔、达芬奇等的故事,把他们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促使他们崇尚科学,敢于质疑,勇于抛弃陈旧的思想和观念,不满足于眼下,不断改革和革新。小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细心呵护它,能使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创新意识,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成长、发展成能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

[案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沉和浮》,这个单元的资料库中讲述了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辨别王冠是否掺入了白银的故事。我用卡通图的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并在阿基米德如何想出判断方法、想出了什么方法这里巧设疑点,作下铺垫,让学生自行猜想,发挥想象力,体验科学家勇于探索、发明创造的历程,从内心深处崇敬科学家、学习科学家的精神。

六、拓展科学史资源

除了在科学课上利用科学史来提升课堂效率外,可以将科学史融入学生平时的学习当中去,在教师读书角里放置一些科普读物,鼓励学生阅读科学故事、科学报刊,课后多查阅科普资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接触和学习,学生能更好的喜欢科学,理解科学,崇尚科学。如在上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可以利用班队课时间给同学们观看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污染事件,例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科学书本中涉及了大量的科学史内容,在每个单元最后也都安排了资料库,想必编写者是想科學教师将它活用起来辅助课堂教学。科学史中蕴藏着巨大的教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不仅可以拿来与课堂进行整合,增大课堂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从思想、精神等方面影响学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大建,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J],素质教育论坛,2015.33

[2]伍春莲,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育人作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4

[3]郑逸爽,中学生物科学史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5.7

[4]陈维,依托生命科学史开展人文精神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5.6

作者:张华

怎样引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 篇2:

对《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摘 要: 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校、家长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的思想。《科学》课程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科学课程 科学素养 教学思考

笔者于2015年6月从凯里学院物电学院物理学专业毕业后,考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新民小学从事《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几个月教学,以及对部分農村小学科学课程的调查研究发现,锦屏县农村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老师没有注重自身的科学素养。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忽视,科教设施的缺乏及科技氛围的淡薄等,都限制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促使家长、学校改变陈旧观念,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及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未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从1995年开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政策和文件,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普及法》第十四条明文规定:“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1]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通过科学探究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科学兴趣,使之真正发挥学习的原动力。”[2]虽然相继颁布了各种政策和文件,但在偏僻的乡镇、农村并没有切切实实地落实好,也没有受到重视。通过分析,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课程教师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

现在民族地区农村科学课程师资的基本情况是中年教师多,年轻师资较少。因此,大多数教师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并不了解,对科学事物的接触不多,很多科学现象自己不能说清楚,更不能向学生做出科学的解答。教师不会使用科学仪器,科学实验就没法进行。教师的科学素养较低,无法做到以身作则,正确教导,再加上对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做到正确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还缺乏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意识,没有深刻领会到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性,以至于根本不重视关于这方面的发展与培养。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交流滞后,对科技信息的接收较少,对于现今的科技教育没有深刻理解。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读完学校所开的一般课程即可,只要会读书写字就可以,对于孩子们科学教育方面的发展不重视,不在乎,甚者不认同,认为是浪费精力、时间等,正是他们的这种看法与理解严重影响学生们科技教育的发展与培养。农村科学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的现状,农村的教学手段落后,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教育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和一张嘴的原始状态,教师教得没劲,学生学得费劲,严重影响学生接受学习。农村科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应让学生深入自然,贴近自然。此外,增强农村师资力量,农村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学科不全,农村教师学习和职称相对于县城要偏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乡村教师的工作量大,生活环境差。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师是学生眼中的模板,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本身与外界接触就少,信息量很少,很多时候都是听老师介绍,按老师说的去做,同时对老师说的确信不疑。如果老师的科学素养不高,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缺少科学性,那么影响是不可想象的。老师要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科学的解答。要想教会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老师自身就要做好学科学、用科学的榜样。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很重要,这样教师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教信息,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养成科学思想、科学做事的好习惯。

二、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中小学教师开发课程,提倡校本课程开发,提倡大课程、小教学,因此新时代的科学课程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农村地区有很多科学课程资源,而且拥有一些独特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虽然农村小学科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不同的地方,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其他地区的科学教学资源,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利用当地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教学资源,为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好基础。通过对本地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调查了解,充分挖掘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并进行教学利用,可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加深认识、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同时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对促进他们技能的发展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都有好处。如“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活动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询问,了解随着工厂的大量兴建、植被的肆意破坏对当地的地形地貌造成哪些影响,以及这些变化对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学生通过参与调查,积极参与讨论,借助那些看得见、听得到的材料,便会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科学教师只要用心挖掘,就可以比较容易找出课本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这样,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了,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环境知识,强化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如上五年级科学课“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雨如何影响土地,然后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土地现状,让学生清楚了解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给我国带来的危险,让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我国的土地资源。

三、引起各种教育力量对《科学》课程的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目前,部分学校、学生家长还认为科学课程是“副科”,平时教学期间个别教师向《科学》课程老师“要课”上数学、语文等课程。科学教育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含义,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不是个人重视,而是家长、教师、学校、政府共同重视,特别是教师,他们是培养青少年具备良好科学素质的主力军。除课堂教学外,他们可以引导学生科学阅读,就是阅读科学文本,包括科学普及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进行辅导或教学来促进的科学学习。通过科学阅读对儿童的科学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成效:通过故事身人性化、可亲近性的特征,使学生可以更接受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课程的学习,更利于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养成;透过科学读物中文字与图画内容,学生以先前科学概念,对文本提供的信息再建构及不断形成正确的、完整的科学概念,这就是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这种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广泛的统整的科学阅读之上的。学校与家长是学生学习的坚实后盾,只有得到学校与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学生才会放开手去做。很多物质上的条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满足才能实现,老师才有条件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发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精神方面也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尽可能不限制学生的科教发展。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学校、家长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的思想,让学校家长正确认识到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学生科学素养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生的发展关乎着农村的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影响今后农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

总之,小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他们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他们个人教学质量的高低、国家未来科技的兴衰等都与他们科学素养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科学课程改革中明确把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从小加强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法普及法[S].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作者:杨正权 林宜玉

怎样引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 篇3:

“下水作文”的呈现形式和使用策略

摘 要:“下水作文”的呈现形式包括口头式、成篇式、片段式、向导式、矫正式、提纲式等六种形式。“下水作文”要在呈现时间、呈现对象、呈现程度、模仿与创新、扶与放等方面讲究策略,力求科学高效。

关键词:下水作文;呈现形式;使用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下水作文”是指教师就布置给学生写作的题目和学生一起所写的,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指导性、激励性,对自我具有反思性、专业成长性作用的作文。教师写“下水”作文,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的写,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能在指导、批改、讲评时,抓住关键。教师“下水”,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写作的技巧,更多的是写作规范、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思路。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时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安排材料、叙述事实、论证道理等。经常“下水”的教师,与学生共同耕耘,共尝艰辛,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合作,这样就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就会增多,学生崇拜教师、信任教师,便会自然而然地模仿教师,其写作兴趣就会逐步被激发出来,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升。

“下水文”的呈现形式:

1.口头式作文

这类作文,虽不用动笔撰写,但也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要与书面作文下同样的功夫。只有打好腹稿,才能向学生娓娓道来。这类作文不仅能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不可小觑,但切忌信口开河,没有章法。

2.成篇作文

这是“下水作文”中常见的,即整篇的书面式或口头式作文。这类作文对学生写作在总体上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3.片段式作文

这是与成篇式作文相对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不是成篇的,而是片段的,或是开头,或是结尾,或是文中某一段落,或是一些简短的过渡句段等,这是“下水作文”十分必要的一种形式,因为学生在写作中的欠缺、错误或疏漏往往是表现在局部的。总之,片段作文,应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局部”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示范。

4.向导式作文

这类“下水作文”是在学生动笔写作前,教师对他们进行写作指导的作文。做此类作文,要求教师对当时某篇作文写作的规定和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写作状况有全面透彻的了解。教师要预见到学生在写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差错,通过示范作文使学生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作文中的差错;还要着眼于引导一些写作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师可写一些具有创新特色的范文,以激励这些学生写出一些具有新内容、新形式的好文章。总之,这类作文应对学生写作起到良好的向导作用。

5.矫正式作文

这类“下水文”是针对学生作文中的突出问题,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写作的矫正式作文,是教师用于评改学生作文所做的,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整篇,以片段为主。写作前,教师要对学生当时所写的作文,特别是一些存在明显偏差或错误的作文有清楚、具体的了解,写成后的作文要能对纠正学生突出的、共性的问题起到示范性作用。这类作文应能使学生懂得本篇作文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自觉扬长避短。

6.提纲式作文

顾名思义,此类“下水文”就是教师仅仅列出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给学生以启发和示范的作文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提高“下水”作文的效率,培养学生作文写提纲的习惯,帮学生打开思路,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下水作文”的使用策略:

1.“下水文”要注意呈现的时间

心理学认为,刺激能引起个体心理反应,但具有时效性,个体需要刺激越强烈,其心理反应越强。教师“下水文”作为刺激物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有时效性。因此,把握好“下水文”呈现时间,可以增强“下水文”的时效性。“下水文”呈现有以下几种时间:第一,在学生写草稿之前。这一类重点在突破选题,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但要避免学生形成依赖性,不积极主动思考。呈现的“下水文”要写得简略一些,多留些空间给学生;第二,在学生完稿之后。目的是与学生草稿形成对照,重点在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描述事物,表达思想。它能针对学生草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这一类“下水文”可详写,但要避免学生盲目地跟随其后;第三,在学生定稿之后。学生一般定稿之后,其作文的需要急剧减弱,此时呈现“下水文”,学生已无多大兴趣。因此,这种情况尽量少用。另外,教师“下水文”呈现在作文讲评之时。这一类一般是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上述第二种情况有类似之处。以上几种情况其指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教师教学时要酌情交替进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什么时间、何种形式,教师要心中有底。

一般来说,“矫正式下水文”宜使用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批改时会发现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可针对这些问题写矫正式下水文,让学生体悟,让学生模仿,发现自己作文的问题,又找到矫正的思路。“片断式下水文”可根据需要在作后批改和讲评时使用,根据学生作文最需要突破的点,写几个片断给学生示范,以解决学生作文的局部问题。“提纲式下水”宜使用在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他们有所启发。向导式“下水文”和成篇式“下水文”宜在习作前呈现,给学生提供一个“遣词造句、选择材料、落实要点、谋篇布局”的范例。当全班学生都感到某篇文章难写、茫然无措时,老师应当“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水”时就“下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

2.“下水文”要注意呈现的对象

目前,对“下水文”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是“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另一种“下水文”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前自己撰写的文章,不但要体现本次习作的要求,而且应明显高于学生的写作水准,为学生提供习作的优秀范例。笔者认为这两种定义都有它的合理性,强调教师“下水文”的撰写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要体现本次习作的要求。但也有它的欠缺性,没有明确指出教师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下水文”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水平,在什么情况下要明显地高于学生。据笔者多年实践认为:低年级或学生习作水平较低的班级,教师的“下水文”要“浅”,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以减轻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给学生一个善良的错觉——我努力一下,赶一赶,追一追,也可以达到老师的水平。而对于高年级或习作水平较强的班级,教师的“下水文”就要“深”些,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把“优美语言、习作技巧、习作重点难点、习作要求、情感体验”等有效地融于“下水文”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典型范文,要让学生惊呼,要让学生叹服,要让学生深信跟这位老师学作文是没错的。

3.“下水文”要注意呈现的度

学生所学范文的来源应该是多方面的,语文课本中的名家名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读者》《散文》等优秀报刊上的文章,都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范例,都是写作可以借鉴和吸收的素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文章的科学性、文学性、艺术性等诸多方面远远超过教师所作的“下水文”。学生还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技能和激发自己创作的灵感。因此,我认为“下水”要适量,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在有个性的表达中学会创新,不能一味强调“下水文”的作用,而忽视了经典和美文的功效,不可打开了“模仿门”,又关闭了“阅读门”。“下水文”的呈现是为了突破学生作文难以逾越的障碍,需要则给,给则有用,大可不必“狂轰滥炸”,喧宾夺主。

4.“下水文”的使用要注意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下水文”示范模仿性功能促使学生从范文入手,通过模仿写出接近或类似范文的作文。但也要防止学生囿于“下水文”而不越雷池半步,不能因为有范文模仿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剪裁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训练。我们把教师“下水文”视为“规范动作”,把创新视为“自选动作”。我们固然不反对和排斥模仿借鉴,但不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因为再出色的语文教师恐怕也写不出各种风格的文章,我们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迸发出灵感与创造的火花。在学生掌握了“规定动作”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自选动作”。教师所需要做的是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鼓励,而不是用“下水文”去限制学生的思维,因为创新才是根本。

5.“下水文”的使用还要注意“扶”和“放”的关系

“下水文”的作用是在学生跨越写作的“沟沟坎坎”时能作为拐杖“扶一把”,以解决遇到的困难,但教师不可能作为拐杖扶学生一辈子,学生最终要纵横千里,驰骋人生,“扶”是方法和手段,“放”是方向和目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高广阔的写作空间”。

6.“下水文”写作更要注意量力而行

每一位语文老师未必都有写好“下水作文”的能力,老师是具体的人,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具备“下水”的能力也不符合客观实际。苛求“下水”能力不强的老师“下水”,恐怕勉为其难。如果教师“下水”的水平不能明显超过学生,那么不但不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反而损害了威信,甚至成为学生的笑柄。与其让他们写出没有灵感的、四平八稳的文章,倒不如不动笔,留下这份空白,不要去污染它。作文讲评课也可以激活思维、激发兴趣,其效果不亚于“下水文”。因此教师用心去批改、品味学生的作文,上好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我们提倡具备“下水”的能力,但也需要有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能力,具备品评学生作文的能力,具备引导学生端正学风的能力。

作者:明学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论文下一篇:创新改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