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对比鉴赏

2022-09-02

第一篇:古典诗歌的对比鉴赏

诗歌鉴赏中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教案

在平时的鉴赏过程中,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现实中因为人们常把对比、衬托连用,有人便误以为对比和衬托是一回事。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一、什么叫衬托?什么叫对比?

衬托:诗歌创作中,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二者的比较:

同:对比、衬托都有两种事物 异:两种事物地位不同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主要事物,两者主次分明。

对比是通过双方强烈的反差,共同突出主题或思想,两者不分主次。

三、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1、找出用于对比(衬托)的双方 2、分析双方关系

突出一方的是衬托,

不分主次,造成强烈反差的是对比。 3、注意双方隐现、类属:

对比:双方出现,类属相同。

衬托:主体可以不出现,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

课堂训练:

一、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找出双方:

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

2、分析关系:不分主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答案】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拿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

1 现在“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二、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分析本词的艺术手法。

【答案】本词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来进行反衬。在梦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境写得繁华热闹,反衬出梦醒后的悲哀和凄凉。表达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以及现实中的亡国之痛 。

三、准确指出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乐景衬哀情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哀景衬哀情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乐景衬乐情

四、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zhāo)为子推。

注:孟云卿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在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寒食节是用来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的。在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而是吃冷食。

请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答案】本诗使用了反衬(乐景衬托哀情)的手法。首句一个“满”字描绘出了江南二月百花竞发的美好景象,景物虽好,但作者却贫居他乡。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把下文所说的“堪悲”之情衬托得更加强烈。流露出作者客居他乡,生活困窘的无奈和辛酸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之情。

五、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

2 要说明。(4分)

【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无人知道外边寒)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感叹王朝兴衰(惟有树长生) 。

六、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案】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七、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出雄劲勇猛的猎鹰形象 。为下片个人期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情怀的抒发做了铺垫。

八、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解析】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白梅。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第二句用“混芳尘”的桃李反衬白梅不同流俗的高洁性情;三四句写梅的报春,体现其奉献精神。诗人通过衬托,塑造白梅这一形象,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九、

谢亭送别

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3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得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总之, 对于这两种表现手法, 需要加以细心的区别,只有抓住其本质特征,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决胜高考考场。

第二篇:诗歌对比鉴赏训练题

(一)比较阅读描写庐山瀑布的两首诗和苏轼评价它们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虚云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 帝遣银河一律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

1. 根据诗歌意象填空。(3分)

李白诗中的“紫烟”,即徐凝诗中的“ ”。 徐凝诗中的“落泉”,即李白诗中的“ ” 李白诗中的“银河”,即徐凝诗中的“ ” 2.苏轼诗对李徐二诗作了评价,试指出苏轼对二诗的看法,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2分)

2.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等”字和一个“惜”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三)读下面两首诗和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诗寻觅春天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在诗中找出相关诗句来。(2分)

2.说说二诗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

(四)阅读两首《相见欢》,按要求答题。

相 见 欢

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 见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簪缨”指代什么?“几时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试比较两首词在风格上的差异。(3分)

(五)阅读王维《杂诗》二首,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抒写了怀乡思亲之情。请从抒情主人公身份的角度作简要说明。(2分)

2.诗

(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抒情主人公只问“花”而不问“人”,和其他,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运用上有什么作用? 答:语言风格上:

句式运用上:

(六)阅读王冕咏梅的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与桃李混芳尘”中“混”是“混同”的意思,是说白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墨梅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

2.墨梅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未眠。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这两首诗在写作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

2.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两首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写出其中一个方面。(4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崖州,今海南岛海口市。李德裕,唐武宗时的宰相,唐宣宗时被贬到崖州。

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3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如杜甫《春夜喜雨》,“喜”字就是“诗眼”。“诗眼”可在诗题中,也可在诗句中,《过三闾庙》一诗的“诗眼”是 字。(1分)

2.“沅湘流不尽”这种写法,与《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3.从写作技巧方面简要点评“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这两句诗。(2分)

(十)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苏轼《赠刘景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感情?

2.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苏轼诗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十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湖北卷)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诗歌比较鉴赏参考答案]

(一)1.虚云

飞流

白练

2.从苏轼诗可以看出,苏轼先肯定了李诗,后否定徐诗,一句“古来惟有谪仙词”可看出苏轼对徐诗的全盘否定。(2分)整体来讲,李诗想象奇特,意境飞动,气势磅礴;徐诗虽有夸张,却无奇思妙想,气势不如李诗充足,但也不是如苏轼所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2分)

(二)1.《约客》所涉及的是黄梅时节(夏季),描写的景物有雨、蛙等;《雨晴》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主要景物有花间菱、叶、蜂、蝶等。

2.《约客》主要通过交待时间“过夜半”和描写细节“闲敲棋子落灯花”,突出一个“等”字;《雨晴》则主要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和“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描写,突出一个“惜”字。

(三)1.白诗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诗是“除非问取黄鹂”。

2.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二诗作者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四)1.六朝民歌中常用“丝”谐音“思”,李煜也用丝来比喻愁思。“剪不断,理还乱”,表现了愁思纷繁和难以排解。“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苟且的愤懑和斥责。

2.虽然两首词的词牌都是“相见欢”,格律一样,但各自所表现的感情却完全不一样,风格也有很大差异。“离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抽象的感情,李后主却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无言”又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西楼见月,夜已深沉,孤影徘徊,不能入寐,其人浓重的愁绪跃然纸上。全词表现得哀婉动人。朱词则通过“夕阳”“大江”“悲风”等意象,寄托了词人的国破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感情激越,语尽而情意悠悠不尽,有豪放之风。(能回答“婉约”“豪放”可给2分,能运用词中句子分析,得3分)

(五)1.诗

(一)是在家人(或女方)询问船家有无离家人(或男方)的来信;诗

(二)是离家人(或男方)向来客询问自己家中的情况。

2.诗人选取典型细节,用借代手法,以“花”代指亲人和家中的一切,问“花”是表达思亲还乡之情,这样写,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

3.语言风格上,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句式运用上,以文句结尾,可见对亲人急切的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六)1.白梅具有不与桃李争高低,更不愿与其为伍的清高品格。墨梅具有高洁、清秀、淡雅、朴素的特点。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都是借梅花抒怀写志,袒露了自己的襟怀,表达了自己的节操与抱负。

(七)1.都写了春天的早晨的景色,如夜雨、啼鸟、落花等,以及人们在春天早上迟起的情景。(景和事各1分)

2.如王诗以动写静,着力于视觉形象;孟诗由静入动,诉之于听觉感受。王诗绘彩着色,以形写意;孟诗纯用白描,重在写意。王诗着眼于空间景物的抒写;孟诗则着眼于时间过程的描写。(只要写出一处,意思对即可。仅写出一首诗的特点不给分)

(八)1.《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 2.《山房春事》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登崖州城作》是即景抒情——通过登城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别,但抒情方式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

(九)1.“怨”。

2.相同。(1分)都运用了“起兴”(或“比兴”、“兴中带比”、“兴”)的手法。(2分) 3.这两句诗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写眼前之景,其实,言外自有一种悲凉之气。(或:后两句写眼前日暮风起,枫林萧萧,情寓景中,为屈子传哀怨之声,空际传神,不着迹象,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慷慨之气。)

(十)1.韩愈写的是早春,能摄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苏轼诗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写景,又咏物喻人。

2.“残菊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相对,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这里菊花残了,枝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最后一句,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诗人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语浅情遥,耐人寻味。

(十一)(1)高诗通过“雪净”、“月明”等景,表现将士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

李诗通过“似雪沙”“如霜月”,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

(2)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联想。

李诗恰切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写出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十二)(1)和风细雨

(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3) 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

第三篇:诗歌鉴赏之 对比手法教案范文

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重难点: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梳理探究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作简析。

《越中览古》一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

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

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一、知识结构梳理:(10分钟)

高考考纲

1、考纲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解释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设题方式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1 方法探寻

典例精析1: 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yè管弦。

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步骤三)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探究学习1: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步骤三)

探究学习2:

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吴融的这首《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 ”,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令人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 ,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 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 ”,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 ,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 ,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2

李约《过华清宫 》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答: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而两首诗体现的都是对玄宗皇帝沉迷声色而误国的讽刺与鞭挞。

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 (5分钟)

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 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基础训练

(8分钟)

问:本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的幌子。

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五、练习作业:(2分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gòu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宠妃杨贵妃之死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与谴责的分量。

2、课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龌龊wò chuò: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思考: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开头两句对比,将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与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对比,用“不足夸”“思无涯”直抒心情,表现了作者金榜题名后内心说不尽的畅快。

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用夸张手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第四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 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作品的形象

2、鉴赏作品语言

3、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寒冷、寂静(或:冷峭)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谒金门(唐??冯延巳)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第五篇:中英诗歌中描写秋天的对比(英文)

the Poem Comparison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s 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 and litterateu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works of the author Fan Zhongyan are of uniqueness with exquisite insight from the politician’s point of view. We can feel it by reading his poems and learning the history at his age. The poem actually represents patriotism of the general and soldiers for their country and determination that sacrificed themselves at any tim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motherland. Meanwhil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emotion of soldiers’ miss to their families when they were in the army far away from the country. The first part of the poem depicted a gloomy picture by the descriptions of views they camped where land was wild and dreary. However, soldiers within deep love for the country and their families defensed enemies at any time. It also implied emotion of soldiers’ love for the home.

The second part depicted the different life in the army and resolution to protect the country. Meanwhile, it reflected soldiers’ wish to come home earlier after the defense war. Viewing from the whole poem, bleak prospects and vivid images reflected the situation what the author saw and heard, even experienced, and expressed inner emotion in soldiers and himself. Keats’ famous poem To Autumn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with all great poems, its greatness can only really be justified by one’s experience of the poem; but by looking at details of the way the poem is composed and structured, and the important themes the poem addresses, one can come to understand why one has, or ought to have, certain experiences in reading it. "To Autumn" is one of the last poems written by Keats. His method of developing the poem is to heap up imagery typical of autumn. His autumn is early autumn, when all the products of nature have reached a state of perfect maturity. Keats opens his first stanza by addressing autumn, descriping its abundance and its intimacy with the sun, with whom autumn ripens fruits and causes the late flowers to bloom. In

the second stanza, the speaker describes the figure of autumn as a female goddess, often seen sitting on the granary floor, her hair “soft-lifted” by the wind, and often seen sleeping in the fields or watching a cider-press squeezing the juice from apples. In the third stanza, the speaker tells autumn not to wonder where the songs of spring have gone, but instead to listen to her own music. At twilight, the “small gnats” hum among the "the river sallows," or willow trees, lifted and dropped by the wind, and “full-grown lambs” bleat from the hills, crickets sing, robins whistle from the garden, and swallows, gathering for their coming migration, sing from the skies. Firstly,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me. The poem politely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ory emotion between soldiers’ patriotism and strong wish to come home by depicting the bleak views of the battlefield, thus it gave expression to the author’s taciturn patriotism. n both its form and descriptive surface, To Autumn s one of the simplest of Keats’s odes. There is nothing confusing or complex in Keats’s paean to the season of autumn, with its fruitfulness, its flowers, and the song of its swallows gathering for migration.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of this poem lies in its ability to suggest, explore, and develop a rich abundance of themes without ever ruffling its calm, gentle, and lovely

description of autumn. “To Autumn” is concerned with the much quieter activity of daily ob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 In this quietude, the gathered themes of the preceding odes find their fullest and most beautiful expression. Secondly, they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 about autumn. The Chinese poem created a scene which was stagnant and stagnant. Wild goose flied away, sunset came, frost covered the ground, solders’ eyes full of tears. All of the articles here are lifeless. Autumn in Keats’s ode is a time of warmth and plenty, but it is perched on the brink of winter’s desolation, as the bees enjoy “later flowers,” the harvest is gathered from the fields, the lambs of spring are now “full grown,” and, in the final line of the poem, the swallows gather for their winter migration. The understated sense of inevitable loss in that final line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moving moments in all of poetry; it can be read as a simple, uncomplaining summation of the entire human condition. Despite the coming chill of winter, the late warmth of autumn provides us with ample beauty to celebrate: the cottage and its surroundings in the first stanza, the agrarian haunts of the goddess in the second, and the locales of natural creatures in the third. We are able to experience these beauties in a sincere and meaningful way.

Thirdly, they have different structure. The Chinese poem include two parts in which the exact number of words is the same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exact sentence in the poem. The first part emphsised on depicting the scene while the second part payed attention to express emotion. The whole poem touches by its realness. To Autumn is written in a three-stanza structure with a variable rhyme scheme. Each stanza is eleven lines long and each is metered in a relatively precise iambic pentameter. In terms of both thematic organization and rhyme scheme, each stanza is divided roughly into two parts. In each stanza, the first part is made up of the first four lines of the stanza, and the second part is made up of the last seven lines. The first part of each stanza follows an ABAB rhyme scheme, the first line rhyming with the third, and the second line rhyming with the fourth. The second part of each stanza is longer and varies in rhyme scheme: The first stanza is arranged CDEDCCE,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nzas are arranged CDECDDE. Lastly, they used different rhetoric. The Chinese poem mainly used two kinds of rhetoric. “Wild goose flied away and didn’t want to come back”. This sentence used personification to reflect depressing scene surrounded the camp and implied

soldiers’ eagerness to come home after battle. The second sentence “We can not come home before we complete our assignment” used a story to express their inner patriotism for the country and that they had no choice but to fight with the enemy. In to Autumn, autumn is personified and is perceived in a state of activity. In the first stanza, autumn is a friendly conspirator working with the sun to bring fruits to a state of perfect fullness and ripeness. In the second stanza, autumn is a thresher sitting on a granary floor, a reaper asleep in a grain field, a gleaner crossing a brook, and, lastly, a cider maker. In the final stanza, autumn is seen as a musician, and the music which autumn produces is as pleasant as the music of spring — the sounds of gnats, lambs, crickets, robins and swallows. In to Autumn, the metaphor is developed; the sense of coming loss that permeates the poem confronts the sorrow underlying the season’s creativity. When autumn’s harvest is over, the fields will be bare, the swaths with their “twined flowers” cut down, the cider-press dry, the skies empty. But the connection of this harvesting to the seasonal cycle softens the edge of the tragedy. In time, spring will come again, the fields will grow again, and the birdsong will return.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感动流泪的综艺节目下一篇:股东更名章程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