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机关党员作风建设

2023-02-21

第一篇:建设机关党员作风建设

机关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结合县直机关党建工作实际,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机关党员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机关党组织目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机关党员则表现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欠缺、党性观念不强。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不一,缺乏积极性。有的单位党组织重视了开展党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有的则认为抓党建工作影响本职工作,让党组织活动给行政事务让路,习惯于单纯行政管理办法管理机关;有的把党建工作作为“软指标”,做做样子,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离,党的工作毫无生气;一些党务干部认为做党务工作“无位无为无前途”,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激情和责任,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检查考核中,极个别支部甚至还表现出对党建工作“烦”的态度。

二是机关党组织活动匮乏,“三会一课”流于形式。“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是机关党支部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保持党的先进本色和

执政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些机关党组织却在“三会一课”制度建设上搞形式、做样子。有的在召开会议时,乏味地宣读一下文件和报纸就算完事,用老办法应付做作;有的逢场作戏、应付上级,用假记录、假材料蒙混过关;也有的不负责任地取消了党的各级、各类会议,随意省略了党组织的活动程序。在党课教育上,目前普遍存在党课内容缺乏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感染力不强。在党组织活动方面,形式单

一、老调,活动次数少,基本上是死水一潭,有的一年仅搞一次活动,甚至一年都不搞一次党的活动,有的在发展新党员时才无奈地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三会一课”制度的形式主义实施和机关党组织活动的严重匮乏导致机关党组织失去了核动力作用,机关党员出现了思想空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现象,丧失了党性观念和工作信心。

三是活动方式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机关党组织在抓党建与业务工作时找不到有效的结合载体,党支部活动要么“业务化”要么“娱乐化”,党员教育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党建工作仅是收缴党费等,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效果不佳,无法创出特色。

四是在工作机制上,支委会集体决策职能淡化。一些机关党组织把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理解为一人决策,在对党务工作的处理上,不开会、不讨论,不通报情况,也不征求党员的意见,而由机关党组织领导一人或者几人“一口定价”,随意简化和取消重要程序。

二、机关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机关党员队伍建设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党内工作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运行不力与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综合作用的结果,现就其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1、部分部门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关心不够、支持不力、思考不深,淡化和忽视机关党的建设,个别党组(党委)长期不研究、不过问机关党建工作,在落实党建责任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2、基层党务工作者放松了对机关党组织的日常管理。一些基层党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对机关党组织在实施“党的领导”上的特殊作用认识不够,在工作上盲目乐观、不思进取。有的党务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机关党员的素质普遍高,没有必要专门进行党课教育。”结果完全放松了对日常党务工作的管理。

3、机关领导“重业务、轻党建”,党的工作成了“配搭”。 机关党组织本是党在机关中的战斗堡垒,但是一些机关领导并不去这样看待,在他们看来,机关工作是硬性任务,党务工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东西,对工作政绩作用不大,可有可无。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他们放松甚至放弃了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组织的日常活动逐步减少,党内学习被取消,监督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抛到了九霄云外,形成了“重业务、轻党建”的工作格局,造成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极度不平衡,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严重下降,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失,机关党组织成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配搭”机构。

4、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使机关党员的党性观念减弱。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断深化,一些机关党员被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蚀,丧失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在行为上严重超越了党性原则的约束。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机关党组织举行活动时,他们总是摆架子、不配合,有的甚至对机关党的活动进行阻挠和抵制,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被严重削弱。

三、对解决机关党建工作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提高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要扎扎实实地落实“三会一课” 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要根据机关工作的特点丰富党课内容,针对机关业务和工作实际情况,组织机关党员经常性地开展学习、调研、讨论、分析等活动,为业务工作献计献策,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要赋予“三会一课” 制度新的内容和活力,通过“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强身健体”。

二、普遍开展“机关党员活动日”活动,把机关党务工作真正搞活。要根据机关党员的实际情况,从搞好机关业务工作的要求出发,灵活多样地开展“机关党员活动日”活动,要以征求群众和机关党外人士意见、党员轮流主持召开工作业务专题学习讨论、为机关工作提建议、相互谈心等实实在在的内容开展机关党员活动;要坚决摈弃单纯学文件、读报纸和发号施令的“教条主义”做法,用新内容和新方式丰富机关党的工作。

三、创新吐故纳机制,纯洁机关党员队伍。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

下社会情况逐步复杂化的特点创新吐故纳新机制;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勇敢地劝退那些不合格的机关党员,并为他们提供办理手续的便利条件;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发展新党员,严把入党员质量关,真正把素质好、党性强、业务精通、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机关工作人员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要严格控制入党人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机关党员吐故纳新工作,为逐步实现党员职业比例合理化做出贡献。

四、加强工作监督制度建设,为树立良好的机关党组织形象创造条件。要根据机关业务特点完善工作监督制度,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使机关党员自始至终处在民主监督之下;要在机关设立意见箱,广泛收集本机关党员和其它机关人员的建议;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支部工作评议制度,及时通报评议的情况。

五、建立机关党组织管理制度,强化领导者的工作责任。要结合机关党支部的工作实际,制订“三会一课”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严格的、科学的质量保证机制;要强化逐级督查制度,科学地、民主地、经常地督查机关党组织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民主考核激励机制,对措施实、效果好、作用发挥好的支部和优秀机关党员要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机关党支部要毫不留情地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的机关党组织领导干部进行问责。让科学的激励机制促进机关党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六、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一是给生活困难的党员予以关心和扶助,如因配偶下岗或无业、因本人或家人身患重大疾病等种种原因导致的经济困难,机关党组织

应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二是对机关党员心理上的困扰及时关注、加强疏导,特别是在年终考核、选任干部等特定时段,更要从正面引导入手,帮助党员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开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基层党支部书记既要亲历亲为,又要发动和带领所在党支部的党员积极参与,以更好地体现党组织的集体力量。

第二篇:如何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近日,市委副书记、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轩在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改进作风作为今年机关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机关干部争当好公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党员干部作风的好与坏,关系到执政党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更为更为迫切。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思想素质。要把加强干部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学习放在干部作风建设首位,切实抓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现行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组织部门要结合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中、长期学习培训计划,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大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警示教育,经常用反面事例教育干部,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加大机关制度执行力度。虽然办公室制定了有关学习制度、上下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保障管理制度等比较齐全的制度,但执行得不到位。对办公室党员要求不严,对少数同志偶有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公文处理不符合程序等现象也没有细加追究,特别是对少数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加之极个别党员自我要求不严,使政府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是建立和完善干部评价、使用、奖惩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绩效

考核制度,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党员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广大干部队伍中树立“凭实绩、看公论、重德才”的用人导向,引导干部干大事创大业。对不称职、不胜任和在重要岗位任职多年的领导干部进行交流和调整,切实走开党员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以此增强干部工作动力,达到改进机关作风的目的。

七一网.红岩论坛

第三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

——以广东河源市为例

内容提要:任何地方要把规划好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人,落实在人,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便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文结合河源实际,对如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这一问题作了探讨。文章首先指出当前河源市党员干部执行力缺失的表现,然后进一步分析影响执行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提升执行的素质能力,完善执行的制度保障,破除执行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机关作风

执行力

经过建市二十多年的发展,河源市面临加快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最近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市委提出了践行“三反”理念、发展“四新”产业的发展思路,对当前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全市发展美好远景做了规划,如何把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人,落实在人,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便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当前河源市党员干部执行力缺失的表现

从总体上讲,当前河源市各级机关干部队伍作风和执行力是好的,基本上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但

也有少数机关、部门及基层还存在着执行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六方面,影响了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持续健康发展。

1、执行力度不够大。表现为对制度执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制度“无用论”意识。有的把制度当“摆设”,满足于照转、照抄、照搬,简单的理解,被动的执行,把印发规定、开会布臵等同于落实,停留于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未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对工作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的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随便应付走过场。有的上有制度、下有应对,只图虚名、不求实效,蒙混过关。

2、执行动机不够纯。表现为对制度执行避重就轻、遇事唯利是图、遇责争功诿过。有的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对各项制度只取所需,敷衍塞责,热衷于迎来送往和“面子工程”。有的认为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实行政府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土地市场招拍卖等“阳光工程”,会造成“肥水留往外人田”,丢了部门的权力和损害了小团体的利益。有的搞“弹性”操作,对易循的执行得紧、对难循的执行得松,对自己有利的执行得紧、对自己无利的则执行得松。有的对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结果把问题由小拖大,矛盾由简单拖复杂。有的执行制度拈轻怕重,有利则干, 2

无利则推。有的事情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只收费,不管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互相扯皮、漠不关心。

3、执行速度不够快。表现为对制度执行疲沓、工作推进缓慢、工作被动应付。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习惯于行政命令和政策性管理,使现有的法律制度未能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有的执行党委政府政令敷衍应付,作风疲沓,不推不动、推也不动,工作主动性差,工作效率不高。有的甚至投机取巧应付差事,出勤不出力。当一项制度执行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参与配合时,有的部门、单位左推右挡,找客观原因,要么不愿参与,要么不愿负责。

4、执行能力不够强。一些同志错误认为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会得罪人。表现为决而不行,对制度执行等待观望。有的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执行制度力不从心。有的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工作,缺乏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在乎、不过问、不检查、不落实。有的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缺乏化解矛盾的底气,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对发展机遇认识慢,对制度法规理解慢,对新生事物接受慢,推动发展动作慢,该抢的项目抢不到,该争的资金争不来,该建的工程建不起,贻误了发展时机。

5、执行标准不够高。表现为思想消极、执行等靠要。有的党员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暮气有余、朝气不足,在困难和风险面前,畏难情绪严重,不敢啃“硬骨头”。有的部门、单 3

位干部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对本职工作难以为计,力不从心。还有的部门、单位干部甚至党员干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没钱、没权、没地位,而产生见异思迁、厌倦其职的思想和情绪。有的干部习惯于按部就班、怕冒风险,缺乏敢闯、敢试、敢争取的勇气和胆识。

6、执行办法不够多。表现为对制度的执行,我行我素、无动于衷、不作为乱作为。有的习惯于“老套路”,习惯于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处理问题,习惯于用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矛盾。有些制度虽有三令五申,但仍然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影响执行效率。有的凭个人好恶情感行事,臵政令政纪而不顾,我行我素;有的则唯我独尊,藐视政令,或拖着不办、或顶着不办、或就是不办。

二、影响执行力的原因分析

一是观念陈旧影响执行力。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无可否认,当前我国的一些法律还不健全,还不完善,导致制度执行效力不足。但更多的是很多同志主观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如我们河源市地处粤东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欠”,突出表现在思想上的“欠解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尤其是在建市20多年来,党员干部的思想也在不断解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相比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河源市的解放思想的力度和程度还很是远远不够的。表现在每次大的思想解放,河源市都相对滞后,从而积累 4

了较多的历史“欠账”,与发达地区落下了不小的距离。山区干部主要是“等、靠、要”依赖思想比较突出。如过分依赖省和发达地区的扶持,没有制度创新、主动创业;“地理环境决定论”观念重,死守资源过日子;害怕市场竞争,不肯开拓市场创大业;轻视知识、人才和创造,教育发展落后,人才队伍建设乏力;法制观念和依照市场规则办事意识淡薄,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欠缺,企业诚信度不够。这些深层次的思想根源,是制约着各级执行力提高的主观因素。

二是渠道不畅影响执行力。执行渠道是否畅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行力水平。顺畅的执行渠道,可以产生最小程度的执行磨擦和最大限度的综合执行力。而在执行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倒宝塔型”的组织结构,极易使基层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发生“管涌”现象,有的重复劳动、有的顾此失彼、有的难辨轻重。加之执行监督环节虚化,好人主义盛行,就导致很多制度难落实,走形式、走过场。这是制约执行效能提高的现实根源。

三是利益驱使影响执行力。在许多情况下,一些部门、单位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淡薄,遇事首先考虑本部门、本单位小团体利益,而臵全局工作而不顾。尤其是条块、部门、行业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均、利益不均的落差,也给一些部门、单位提供了萌生逐利观念的气候环境。这是导致执行难到位,构成影响执行力的利益根源。

四是经济基础薄弱影响执行力。由于河源市经济总量小,财政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财政投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十分有限,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与经济发展的水平,财政支持的能力还有较大矛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行力,构成影响执行力的经济根源。

五是体制机制不顺影响执行力。客观的说,当前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中心工作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奖惩机制的有效性、评先评优的公认性、项目指标的可行性都还存在着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同时,目前部门、单位普遍存在的忙闲不均的状况,也给部门、单位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这些多年来形成的问题,凸显机制体制不畅不活的弊病,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机制体制根源。

三、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对策探讨

执行力源于企业管理,并不断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扩展,它是指把思想、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力度和能力。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就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和工作部署,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命令,从而实现预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制度再好、决策再好、思路再好,若没有强有力的执行 6

都是纸上谈兵。加强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一是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行理念,培养创优的执行意识。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执行上见高低,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要真正吃透政策精神,明确上级意图,体察人民愿望,把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遵守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意识。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执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良好风气,促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大事来抓,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一切从政行为都必须依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三是要要树立“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培养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说干就干,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一项一项执行到位,把各个重点项目一项一项推进到位,把各项工作一项一项落实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提升执行的素质能力。一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的素质,提升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提升协调各方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的能力,提升促进自主创新、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升坚持公平正义、依法行政办事的能力。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勤奋学习,加强知识积累, 7

思想才会不断丰富,执行力才会不断提升。二是要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要坚持执行手段的合法性。没有执行就没有作为,但是执行绝不是乱作为,执行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要以政策为界限。依法行政是健康发展的轨道,是通向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由之路。如何坚持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应对突发性事件,是党员干部执行力建设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资源开发及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法律按政策办事,决不能因执法不规范、执行政策走样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而引发事端。三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制度。任何一个领导干部都不能享有对制度约束的豁免权,要把执行和维护制度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增强带头学习制度、模范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以尊重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的示范行为,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崇尚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良好氛围的形成。

3、完善执行的制度保障。一要健全工作责任制。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保证反腐倡廉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坚决依据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以保证反腐倡廉法规制度落到实处。二 8

要强化目标责任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健全和强化工作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要健全主体明确、职责清楚、权责对等、量化具体的岗位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倒排目标计划,加强目标考核,把执行力强弱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要完善激励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量化每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本,坚持业绩导向,严格绩效评价。要改进绩效评估方法,把党委、政府内部考核和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的评估办法结合起来。四要严格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健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问责体系,把问责始终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对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力,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单位和部门,坚决问责,责令整改,严肃查究。五要建立党员干部工作效能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合理运用测评结果,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领导干部察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在执行的操作力。

4、破除执行的主要障碍。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党员干部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事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不能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二是要主动增强大局观念。党员干部要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放到整个地方甚至更大的背景下去思考、去谋 9

划,要真正做到个人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三是要坚决破除部门利益壁垒,理顺部门关系,强化部门职责,减少推诿扯皮,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机制。四是要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党员干部要把坚决执行作为遵守政治纪律的重要体现,作为自觉的行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反对自由主义,坚决避免在执行中走样、跑调,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加强监督检查。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少制度形同虚设,主要是制度出台以后,缺乏对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导致执行落空。要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努力使法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2、史全新,《强化执行力全面抓落实——县级党政机关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河南日报2006年10月20日。

3、姜桂莲,《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思考》,邢台日报2008年10月22日。

4、周志坤、张启、李强、赵杨,《五个“倒逼”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 南方日报 2010年1月6日。

5、中共平湖市委、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暨执行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2011年2月17日。

第四篇: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及实践思考

关爱党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直机关党工委创新机关党员关爱服务工作,探索推进“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突出品牌规划导引,着力文化凝聚渗透,强化机制建设保障,积极打造党内关爱服务特色品牌,构建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准确的定位:挑战转化机遇

面对机关党建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党内关怀战略思想,积极对接本级机关党员多元化新诉求,切实构建关爱文化建设合力,突出三者联动并抓的精准定位,努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一是系统谋划,把上级党组织关爱关怀政策落实到位。注重教育传承,有针对性地强化党内关爱关怀传统教育,把党员关爱文化建设列入机关党建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关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重学习领悟,对新形势下党内关爱关怀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特别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强化党内关怀关爱工作的战略性决策,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工作条例》提出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充分的研讨,明确“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心;注重创新载体,增强做好机关党内关爱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总结提炼我区机关党内关爱工作传统,注入时代特征,突显地域特色,系统规划和推进“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精心设计了红黄蓝“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LOGO,一方面,代表重点开展困难扶助、健康关爱、文化关怀“三位一体”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寓意,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助力,推动打造七彩的机关生活。

二是无缝对接,把本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关爱诉求摸准。针对新时期党内关爱工作的形势任务,我们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要求,也充分把握时代特征和区域特点,准确了解机关党员干部的具体期待和诉求,摸准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诉求的特殊性、多样性、差异性。从我区实际看,建区来的30余年间,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变。中青年干部党员逐步成为机关干部的主体,学历高、知识新、眼界宽,思想活跃。从需求结构看,机关党员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层次有质的飞跃。总体上看,物质压力、生活压力减轻,但工作压力、发展压力加大,随着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机关党员干部对“幸福工作”内涵有了新理解,对“幸福工作”标准有了新期待,对“幸福工作”形式有了新认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外,更追求精神的富足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因而,扶弱、扶贫、扶困等工作已不是当前关爱工作的重点和重心。相反,机关干部党员对及时而经常性的思想保健、政治保健、品德保健、能力保健、精神保健等有

极大的需求,为关爱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尊重和突出机关党员的主体地位,承认党员干部关爱需求的个性化差异,积极把握党员干部需求的多元性规律、特殊性规律、差异性规律,切实满足党员干部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确保无缝对接机关党员的实际诉求。

三是积极作为,把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工作基础条件夯实。以走在前列的勇气,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领导,把机关党内关爱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奠定良好的关爱工作基础,具体做到“四有”、“两保证”。“四有”即:一有组织网络,进一步理顺了区级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区直机关党工委与群团组织关系,建立健全了76家区级机关党组织协调联动网络,确保党内关爱工作全覆盖;二有活动策划,按照“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形成了具体工作的策划方案和办法措施,努力形成一个好的规划和工作策略,使关爱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三有典型示范,各基层机关党组织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特色”要求,建设小品牌分品牌,形成“三原色”文化建设品牌工作体系,并从中培育一批品牌典型。四有检查激励,加强对各基层机关党组织日常关爱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开展特色性工作评比,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两保证”即:推进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保证,认真落实浙委办﹝2008﹞63号和市甬党办﹝2009﹞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县(市、区)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充实了班子力量,确保本级工委专职班子成员多于兼职班子成员;及时指导机关基层党组织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及时指导9个乡镇、街道相继成立了机关党委或党总支;统筹调配经费,强化资金的支撑保证,根据工作需要落实必要的经费,使机关党建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积极的探索:创新助推转型

结合机关党组织职能定位,高擎关爱大旗,着力品牌导引,创新推进“三原色”党员关爱文化建设,注重在继承中突破,注重在扬弃中转型,积极打造“魅力娘家、温馨娘家、快乐娘家”,把机关干部党员凝聚在“娘家人”的周围。

一是细处入手,创新关爱环境文化建设。集思广益,凝聚关爱共识,把“三原色”机关党员关爱文化建设,纳入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区实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总结提炼,提出了“以运动强健体魄、以真情温暖人心、以艺术陶冶情操、以行动促进健康”的品牌宗旨,作为关爱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积极塑造区域特色的关爱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党建与文化的融合,管理与服务的融合;细化内容,丰富关爱环境,推出运动健康系列、帮扶关爱系列、陶冶情操系列三大类关爱文化建设系列,积极开展身体健康、体育活动方面活动,每半年组织一次身体健康或者心理健康方面讲座,落实帮贫解困、帮扶关爱,切实开

展“重大病患住院、意外天灾人祸、家庭贫困有难、退休人员、家庭矛盾报告”等“五个必访”,开展艺术欣赏、收藏欣赏、文学欣赏、综艺欣赏和品味生活等活动,倡导干部自我修身养性,提高综合人文素质,提升生活品味。浸润渗透,营造关爱氛围,结合集中办公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活动室、图书室硬件建设水平,在机关党员活动室、走廊、办公室、各党支部活动室,通过悬挂关爱LOGO、书法、书画等形式,彰显关爱理念,体现组织关爱,同时倡导“组织帮助、个体自助、同侪互助”理念,大力弘扬关爱文化核心价值观。二是着眼内化,创新关爱行为文化建设。领导示范,注重组织与基层互动,经常性开展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与普通党员广泛的沟通谈心活动,区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字我加压,每年至少走访三分之一以上机关党组织单位,听取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与具体诉求;组织推动,强化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依托各机关党组织和机关团工委、妇工委、工会工委等各类力量,建立摄影、文学、篮球、网球、棋牌、音乐舞蹈等10个协会,打造特色协会组织品牌,开展各类特色性活动,着力文化产品和载体阵地建设,举办了《机关摄影》、《机关生活》等内部刊物,精心组织策划活动,不断丰富关爱工作的品牌内涵,成为机关干部党员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典型引领,打造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在号召机关干部开展向爱心标兵蒋红、先进模范标本胡建东等学习活动的同时,创新服务手段,广泛开展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做到“集体注册,全员参与”,定期开展各类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办好事办实事。

三是长远考量,创新关爱制度文化建设。突出机制为本,实施长效管理。(1)建立健全思想关怀机制。建立党内谈心制度,及时了解机关党员思想动态、政治愿望和情感诉求,开展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普通党员与普通党员之间“一对一”、“面对面”谈心活动,对有思想困惑的党员从精神上引导、感情上慰藉、心理上疏导,化解思想疙瘩。落实“六必谈”活动,在“工作变动时、受到表彰或处分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群众有不良反映时、退休时”,基层党支部与党员开展谈心活动,加强了解、沟通思想、增进团结。(2)建立健全工作关怀机制。注重落实好党务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畅通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有效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和教育培训制度,使党员经常接受理论、政策或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领;实施表彰激励制度,建立创先争优的激励机制,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定期评选表彰先进,加强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激励党员“争先创优”积极性,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建立健全生活关怀机制。着眼于基层党员干部生活方面的实际需求。

生活方面的需求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有身体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目前我们成立的机关分会和开展的“三原色”健康行动方案,虽然是机关工会层面上的,实际上同样也党内关怀方面的工作。

三、成功的实践:旗帜彰显形象

“三原色”关爱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深化丰富了机关文化建设,深化推进了和谐机关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开创了区域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把握内在规律,着力关爱工作的品牌化,增强了科学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摒弃了传统关爱工作的实践缺陷,摆脱了旧有内容简单叠加和自然延伸的路径桎梏;“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着力于品牌的运营和管理,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机关党员关爱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认清规律,前瞻规划,创新方法,品牌导引,成为北仑机关党建工作的一块靓丽品牌;“三原色”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拓展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路,初步实现了党建与文化的融合,管理与服务的融合,推动了传统党内关爱工作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积极尝试和成功实践。

二是契合发展诉求,着力关爱工作的时代化,增强了实效性。在工作理念上,党内关爱文化建设突出人文关怀,重视机关党员干部的需要诉求,积极打造管理与服务的双赢平台,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和落实机关党员的主体地位,着眼培养培育机关党员的发展诉求,在组织设计上以人为中心,在活动开展中主张调动基层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基层党的建设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要求上,注重切实增强机关党务工作者角色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围绕打造“娘家人”的要求,确保做到思想贴近、感情融入、行动同向、工作深入,用真心、付真情、敢真抓,推进关爱型党组织建设,培育机关关爱氛围。

三是融入机关生活,着力关爱工作的内源化,增强了针对性。与传统的党内关爱工作相比较,机关党内关爱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使传统扶贫帮困转型为关爱服务文化建设的系统推进,融入了机关生活,具有开放式、互动式的特点,通过全方位渗透,全过程关注,不仅有物质帮助,更重视精神需要和精神满足和职业发展,是一种互动文化;强调自助,也强调共建互动互促,通过打造和谐文化、快乐文化、活力文化,积淀文化底蕴,重视赋予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了“开门纳谏”活动,征求党员、干部、人才最迫切、最希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解决针对性问题,形成了品牌的认同感;通过开展了机

关党员“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的能力、及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品牌的精神文化。

四是整合内外资源,着力关爱工作的体系化,增强了合力性。在推进实施“三原色”党内关怀工程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理顺协调关系、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充分应用文化的特性,树立固化党组织形象标识,着力推进关爱工作的体系化,整合了区级工委、机关内部、机关外部的三个层次的资源,增强机关党建互动,由党工委“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工作形式改变为各基层组织与党工委互动的工作局面,初步凝聚了各方力量。在关爱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建立了扁平式组织机构,以变科层制管理机构为扁平化服务组织,特别是10个协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为全覆盖关爱服务组织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建立了资金共同投入和支撑保证工作理念;建立了机关党组织甚至包括有关企业参与,合力初步构建;建立了系统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内容的格局,初步形成了文化建设整体推进的特色性工作体系。

五是服务中心工作,着力关爱工作的制度化,增强了长效性。着力继承突破,既吸收亦扬弃,进一步发扬我们党的良好传统,吸收以往党内关爱工作的精髓和我区好的做法经验,创新关爱方式、方法,从以往单纯靠组织救济转变为互动救助、被动生活救济转变为主动关怀助、"输血"救济转变为"造血"救助,对党员实行分类关爱,坚持文化关爱为主,救助救济为辅,注重增强造血功能,丰富关爱内涵,扩大关爱外延,逐步形成党内关爱的长效机制。初步效果看,“三原色”党员关爱文化建设,是基层党务工作的“润滑剂”,是基层机关工作者的“减压器”,是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打造和谐机关,营造和谐的机关生态,推进和内化机关作风建设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成效,初步实现了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品牌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载体、新方式。

第五篇:加强税务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它是党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涵盖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作为国税机关来说,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做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心系群众、服务广大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台州两个社会发展。

一、当前国税系统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现状调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出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决策,这对于加强国税系统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前国税系统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现状,抓住问题的基本脉络,我们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调研。通过调查,我们对当前国税系统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积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客观的认识。应当看到,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国税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局提出的“团结奋进创改革大业,规范执法树国税新风”的形象工程建设要求,以“带好队、收好税”为宗旨,大力推进国税“党建、人才、文化、平安”四项工程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办法和制度,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指导和加强国税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征管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税机关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和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职能部门,由于工作对象和内容直接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整,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势必要直接反映到党员干部队伍中来,从而使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国税系统近几年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改革不断深入,使得一些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国税工作任务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台州市国税系统的实际来看,近几年国税干部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执法意识、工作态度和利益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各种问题明显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已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苗头: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个人主义和特权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有所动摇。二是在规范执法方面与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尽管ctais征管软件推行后自由裁量权缩小,透明度增加,但有章不循、有纪不依、执法不公等现象仍有发生,执法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些单位尚未根本解决,思想作风建设不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针对性不强、方法手段滞后等问题普遍存在。四是一部分同志明显缺乏责任心、事业心,精神状态萎靡,不思进取,工作拖拉、推诿、滞后,办事效率低下,处理涉税事项“慢作为”,得过且过混日子;少数干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浏览股市行情等,这些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国税事业的发展,妨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五是一些党员干部讲待遇、提要求的多,讲奉献、比贡献的少,特别是当前在部分党员干部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逐渐淡化。六是主动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实。以上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国税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决定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切实研究解决如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二、加强机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思想作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探讨,找准着力点,探索新机制,这样才能取得成效。针对当前国税系统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面临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和改进。

(一)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夯实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加强作风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加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通过深入动员、专题辅导、心得交流,深入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党章》、《公务员法》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读本》,学习省市领导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讲话,紧密联系实际,从根本上增强党员干部的“五种意识”

,即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命的意识、作风建设刻不容缓的意识、作风建设重在真抓实干的意识、作风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和作风建设务必常抓不懈的意识。通过持续努力,形成与国税工作的历史重任相适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政治上必须合格,立场上必须坚定,坚决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切实解决“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

“工作图什么”等问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不为名利所动,不为贪欲所累,不为灯红酒绿所迷,心甘情愿地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努力做“三个代表”的忠实践行者。

(二)领导要认真带头,在作风建设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争做作风建设的表率。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不仅包括抓典型、树标兵,而且包括领导者、教育者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他们的言行是对普通党员干部起积极引导的最好的榜样示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是下属行为的风向标,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至关重要,惟有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才能为下属树立榜样,当好示范,才能以充足的底气,理直气壮地抓好所在单位的作风建设。在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中,“一把手”无声的行动胜过豪言壮语和空洞说教,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才能真正引导广大干部树立良好作风。一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不断加强新知识学习,开阔自身视野,提高工作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工作的要求。二要做务实干事的表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改革创新和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三是做团结共事的表率。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共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四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常常思考自己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这一问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三)紧密结合实际,把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贯穿到具体工作中。现在,对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表现,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不仅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党的先进性无法体现,而且会导致党的执政地位的动摇。这就要求我们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作为国税系统的党员干部,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干,会抓落实。坚持心里装着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应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评判作为“第一标准”,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主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理念:国税系统自身的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离开企业的发展,国税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定位:国税部门的职责是为国聚财、为民执法,利用税收经济杠杆,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此,国税部门的工作,应当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三是指导思想:国税部门是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业务性强,工作要求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进一步明确“服务经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纳税人”的指导思想,按照“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面向”的思路开展工作,即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面向企业优服务,面向管理促发展,面向群众树形象。四是接受监督:国税机关是税收法律的执法者,执法者同时也要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自觉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坚持“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作风,在政府、企业和纳税人心目中树立起新形象。

(四)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作风建设转变,为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要下功夫抓好关乎学习、思想、工作、领导、生活和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各项制度的制定、梳理、完善和落实。一要深化机关“学习日”制度,进一步健全落实中心组学习、副科以上干部读书会、专题辅导课、党员每月论坛、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绩效考评制度,在学习形式上,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二要强化领导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定,重点完善下基层蹲点调研、结对帮扶、民主决策、督办落实、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推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三要完善正确的用人制度,好的干部作风,来源于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通过完善领导干部的使用制度,营造优者上庸者下的良好风气。通过完善中层干部的交流制度,增强干部工作的活力。通过完善一般干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完善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制度。作风建设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关注人的内心世界。人教部门要通过定期走访、谈话等形式经常听取干部的想法和建议,了解干部的思想,关心干部的生活,关注干部的成长,充分发挥作风建设主体的能动性。五是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岗位绩效考核制、服务承诺制等机关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制度和规定,理顺机关职能,规范运行机制,着力在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上下功夫。国税部门要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对首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明确的界定,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以内的,要及时、准确地予以办理;对于手续不全或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必须向办事人说明需要补充的材料,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推诿。要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替代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失责行为者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效能建设有关规定的要严肃给予告诫和处分。

(五)建立科学高效的督查运行机制,强化纪律监督力度,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加强对机关作风的经常性督查,是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督查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确保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一要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更好地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以及特邀监察员、效能和行风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采取不定时、不定向的方式,对监督检查对象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予以通报。二要扩大督查的视野,既要督查干部八小时工作中的表现,也要督查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使干部真正做到台上台下一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样,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样。三要依靠群众舆论的监督力量,通过走访纳税企业、召开行风监督员及服务对象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设立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作风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四要确保督查的成效,要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敢于动真格,把督查的结果同干部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作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整改,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节青年教师演讲稿下一篇:教师节发言稿教师代表